鹅足区肌腱止点的形态学特点及其意义
有一种膝盖疼痛,叫鹅足肌腱炎(滑囊炎)
有一种膝盖疼痛,叫鹅足肌腱炎(滑囊炎)(若不想看全文,请直接观看加粗字体)鹅足是什么鬼?鹅足(Pesanserinustendon)是缝匠肌、股薄肌、半腱肌三块肌肉之腱性部分在胫骨近段内侧的附着点,外形类似鹅足,故称鹅足。
鹅足肌腱群︱由缝匠肌、股薄肌、半腱肌的三部分肌腱组成滑囊是什么鬼?滑囊通常是由可分泌滑液的滑液膜所形成的囊状构造,其外侧通常包围着网状血管群,主要分布在骨头和肌肉或肌腱之间、身体表面经常会摩擦到的地方、及肌腱通过骨头突起处,例如肩膀、手肘、臀部和膝盖等等,它们对附近经常滑动的肌肉和肌腱,在活动时可能发生的碰撞和压力提供了润滑缓冲的功用。
另外还有些滑囊被称做「反应性滑囊」,与正常分布的生理性滑囊不同处在于,它们的分布没有固定的位置,只有在过度摩擦使用、受外力撞击或感染发炎时才会逐渐成形变大。
而鹅足滑囊,就是指位于鹅足的一个浅层滑囊,它覆盖膝关节胫骨突起的内侧,在这个神似鹅足的肌腱群(大腿半腱肌、缝匠肌、以及股薄肌合并的肌腱)之下(如下图)。
这一部分的炎症我们称为鹅足腱囊炎(鹅足肌腱炎或鹅足滑囊炎)鹅足肌腱群︱其功能是防止行走、跑步时下肢往外旋转炎从而来?滑囊的作用是使肌肉和肌腱在反复运动的区域得到润滑。
这些滑囊被覆的滑膜分布有血管网,可以分泌滑囊液。
过度使用或错误使用这些滑囊就会出现炎症,增大。
滑囊的炎症会导致囊液分泌增加,表现为滑囊肿胀。
于反复应力的作用,如过度的摩擦力和不必要的压力反复作用,造成此处产生无菌性炎症,鹅足炎或鹅足腱囊炎。
那么对于跑者来说,跑步运动怎么会带此炎呢?由于大腿半腱肌、缝匠肌、以及股薄肌合并的肌腱这三条大腿内侧肌肉共同终止于上胫骨突起的内侧,他们所掌管的动作,就是大腿的内收与向内旋转等动作。
一种情况,膝关节做屈、伸和旋转等动作过度,经反复、长期、持续的摩擦和压迫,使鹅足腱囊劳损导致炎症。
还有一种情况,跑者脚踢蹬之后,如果让鹅足部的肌肉在放松的状态下甩向空中,就会拉扯肌肉与肌腱。
不一样的半腱、半膜肌
不一样的半腱、半膜肌我们都知半腱肌和半膜肌是腘绳肌的一部份,它们的运动功能也是相同的(如图),都可以在屈膝的情况下内旋膝关节,但是它们对膝关节的作用也是一样的吗,其实是不一样的。
首先看半腱肌,半腱肌在半膜肌的后部,止于胫骨内前侧的上1/4位置,和缝匠肌、股薄肌三条肌肉共同形成鹅足肌群,是膝关节非常有效的屈肌和内旋肌。
鹅足肌群是内侧副韧带的加强版,也是最有效的膝关节内侧动态稳定肌(外侧是髂筋束),可以抵抗膝关节的外旋和外翻作用力。
那半膜肌了,从图上可以看出它在半腱肌的上后部,所以它使膝关节屈曲和内旋力矩比半腱肌(鹅足肌群)小很多,所以在屈膝时更多是半腱肌(鹅足肌群)在负责内旋和膝关节的运动和动态中的稳定,那半膜肌起什么作用了呢?半膜肌的作用有以下几点:首先它的止点就很有特点,如果大家对肌肉解剖了解深一点的话,就知道半膜肌有多个止点,包括胫骨内侧髁后部,腘斜韧带、内侧副韧带、膝盖后方关节囊、腘肌肌膜以及内侧半月板后缘。
半腱肌的腱鞘结构类似一只张开的手掌,将股骨内髁、胫骨平台后内侧角连接在一起。
由于骨性结构特点膝关节在屈伸时,股骨外侧髁在胫骨平台内活动相对于内侧髁是不稳定的,而事实上膝关节的在屈曲的时候,是以内侧髁间结节作支点进行轴向旋转(膝旋内、旋外),半膜肌为这个旋转轴的活动提供了重要稳定性!为膝关节的内、外旋动作提供很好的运动条件。
膝关节屈曲时,半月板向后移动,半膜肌收缩可以向后拉动内侧半月板后缘(外侧半月板被腘肌拉向后侧),并拉动后关节囊,防止半月板和关节囊受到挤压而出现的屈曲受限,从而引导膝屈曲运动滑顺进行。
屈膝时外侧半月板后缘被腘肌收缩往后外拉动,但是由于腘肌与半膜肌的筋膜连在一起上下的邻居关系(图),半膜肌紧张会将腘肌往上拉,影响腘肌的力量和张力,所以很多因为腘肌导致屈膝时外侧半月板卡压而屈膝受限的人,和半膜肌有很大关系。
在伸膝时,即使不考虑半膜肌肌力的牵拉,通过它的肌腱和腱鞘强大的扩展结构的紧张,它可以提供膝关节后内侧侧的稳定。
每日一肌:半腱肌和半膜肌
每日一肌:半腱肌和半膜肌
概述:
半腱肌和半膜肌均为腘绳肌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位置相邻,结构相似。
二肌均跨越髋膝关节,所以对髋关节和膝关节稳定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半腱肌位于大腿后内侧的皮下,其深面为半膜肌,为三角形阔肌,该肌下部的肌腱圆细而长,故名半腱肌。
半膜肌位于大腿后内侧皮下,半腱肌的内侧,为梭形肌,该肌上部的肌腱是扁薄的腱膜,几乎占了该肌的一半,故名半膜肌。
起止点:
起点:坐骨结节
止点:半腱肌止于胫骨干上端内侧面(鹅足腱)
半膜肌止于胫骨内侧髁后面
神经支配及血供:
神经支配:坐骨神经(L5-S2)
血供:臀下动脉,股深动脉穿支
功能:
近固定:使小腿在膝关节处屈曲和旋内,小腿伸直可使大腿后伸
远固定: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
损伤原因:
1:急性损伤,激烈运动
2:慢性劳损,长期久坐
3:坐骨神经卡压诱发损伤
临床症状:
1:屁股沟痛,严重的放射到膝关节后内侧
2:坐位站立大腿后面疼
3:膝关节内侧疼
4:膝关节内侧半月板损伤
6:不能负重,下蹲疼痛
7:腘窝偏内侧痛
8:鹅足滑囊炎
9:站立弯腰痛
10:膝关节不能伸直或是伸直膝关节痛11:X型腿
激痛点:。
膝关节后方肌肉及触诊——腘绳肌
膝关节后方肌肉及触诊——腘绳肌膝关节后侧的半腱肌、半膜肌及股二头肌统称为腘绳肌,由胫神经和腓总神经支配,是膝关节的主要屈肌,也有辅助伸髋功能。
他们所起的姿势稳定作用强于拮抗肌股四头肌,有助于臀大肌和腹直肌维持骨盆后倾。
01股二头肌股二头肌是最外侧的腘绳肌,它跨过髋关节和膝关节。
股二头肌长、短头在膝关节平面共同形成圆而粗的肌腱,经膝关节后外侧向下止于腓骨小头,并分出纤维至胫骨外侧髁和小腿前、外及后侧筋膜,形成腘窝外侧壁。
//附着点长头起点:坐骨结节短头起点:股骨粗线外侧唇止点:腓骨头和胫骨外侧髁//功能伸展髋关节外旋髋关节屈曲膝关节使屈曲的膝关节外旋//神经支配坐骨神经L5-S1//触诊股二头肌体位:受检者俯卧,膝关节微屈1、面向受检者大腿站在其一侧,用手掌扪及腘窝近端外侧边界;2、手掌向近端朝坐骨结节轻轻地滑动;3、沿股二头肌纤维深入臀大肌并止于坐骨结节的方向触诊;4、受检者轻轻抵抗屈曲和外旋膝关节,以确认正确的触诊位置。
02半膜肌半膜肌位于腘绳肌群的最内侧、在大收肌和半腱肌之间。
除了它在其坐骨结节起点远端处潜入臀大肌下方以外,其余均位于大腿后部的浅层。
像股直肌和股二头肌一样,半膜肌也是一个双关节肌,跨过髋关节和膝关节。
//附着点起点:坐骨结节止点:胫骨内侧髁的后内侧部//功能伸展髋关节内旋髋关节屈曲膝关节使屈曲的膝关节内旋//神经支配坐骨神经L5-S2//触诊半膜肌体位:受检者俯卧,膝关节微屈1、面向受检者大腿站在其一侧,用手掌扪及腘窝近端外侧边界;2、手掌向近端朝坐骨结节轻轻地滑动;3、沿股薄肌后内侧至大腿中部的肌纤维方向触诊;4、受检者轻轻抵抗屈曲和内旋膝关节,以确认正确的触诊位置。
03半腱肌半腱肌十分细长,位于股二头肌内侧及半膜肌的浅层。
半腱肌大部分位于股后区的浅层,但它在其坐骨结节,起点以远潜入臀大肌下方。
半腱肌形成鹅足腱的后1/3。
//附着点起点:坐骨结节止点:经鹅足肌腱至胫骨干内侧//功能伸展髋关节内旋髋关节屈曲膝关节使屈曲的膝关节内旋//神经支配坐骨神经L5-S2//触诊半腱肌体位:受检者轻度屈曲膝关节俯卧1、面向受检者股部站在其一侧,用手掌扪及腘窝近端内侧边界;2、手掌向近端朝坐骨结节处滑动;3、沿并行于股二头肌内侧的近端肌纤维方向触诊;4、受检者轻轻抵抗屈曲和内旋膝关节,以确认正确的触诊位置。
人体有一个地方叫“鹅足”,千万别让它发炎
⼈体有⼀个地⽅叫“鹅⾜”,千万别让它发炎⼈体有⼀个地⽅叫“鹅⾜”,千万别让它发炎⼭西省中医院⾻科话说“⼈⽼先⽼腿”,现在不同了,很多时候年纪轻轻就开始膝盖痛。
在医院拍了X光⽚似乎没什么问题,抽了⼏管⾎幸运的是也不考虑风湿......于是,医⽣看着你指着疼痛、还有些红肿的膝盖内侧,写下了五个字“鹅⾜滑囊炎”。
于是你蒙了:我⾝上怎么会有“鹅⾜”了?上⾯这个场景是我们在⾻科门诊常遇到的,也是今天的主⾓“鹅⾜滑囊炎”的⼀个基本的诊断思路——那就是,膝关节内侧炎性疼痛,同时要排除膝关节内的病变和风湿类疾病的可能。
您所拍的⽚⼦,所做的⾎检并不是⽆价值的,临床上很多疾病是需要诊断和排除诊断共同确定的。
医⽣想当然的⾃信和⼤意往往是临床误诊、漏诊的源泉。
前辈们经常会告诫我们,越是熟⼈越容易出错——“⾃⼰⼈还给我做这么多检查?⼀看就是XX病,把钱⽤在治疗上嘛”,很多噩梦就是从这⼀刻开始的。
【跑题了、跑题了】回到我们今天的主题:“鹅⾜滑囊炎”。
⼈的⾝上怎么会有鹅⾜呢?其实这个“鹅⾜”,既不是⾜,也不长在⾜上,⽽是长在膝关节的内侧。
来⾃⼤腿内侧的三条肌腱:半腱肌、股薄肌和缝匠肌共同落脚于膝关节内侧形成的联合区就叫“鹅⾜”。
不知道是谁最初起了这样的名字,确实很形象。
在鹅⾜肌腱与⾻⾯之间有⼀个滑囊,就叫“鹅⾜肌腱滑囊”。
鹅⾜肌腱是⼈体膝关节的稳定系统,可以在跑步或者⾏⾛时,防⽌膝关节的外旋,也就是说防⽌像卓别林⼤师那样⾛路⽽过度地消耗膝关节。
但是,组成鹅⾜的三条肌腱有⼀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细⼜长,其中的“缝匠肌”有⼈体最长肌腱的美称。
细长就势必没有⼒量,却恰恰长在这么重要的地⽅,所以很容易形成牵拉伤⽽出现炎性疼痛。
典型的表现就是膝盖内侧的疼痛,半蹲位疼痛,运动、上楼梯及劳累后会明显加重。
所以“鹅⾜滑囊炎”是⾮常常见的,按压⼀下您的鹅⾜区就会发现这个问题。
以往,鹅⾜肌腱炎是⼀种纯粹的慢性劳损性疾病,以中⽼年多见。
但是⽬前的研究资料表明,它的发病趋势愈来愈年轻化,其中以球类运动员的发病率较⾼。
【膝关节常见疾病科普】鹅足炎的诊断与治疗
【膝关节常见疾病科普】鹅足炎的诊断与治疗鹅足炎的诊断与治疗a.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相关的解剖知识“鹅足”其实是“鹅足肌腱”(下文称“鹅足”)的简称,它位于胫骨内侧副韧带之浅层,由于3条肌肉——缝匠肌、股薄肌及半腱肌在胫骨上的联合腱组成,该联合腱呈三叉状,形如鹅足而得名。
(吃货读者们放下你们的碗筷吧,本文不讲能吃的鹅足…)b.那么好好的鹅足怎么就发炎了呢?当我们在进行跑步、跳舞、球类等运动时,膝关节的反复屈伸活动会使得前述的组成鹅足肌腱的三块肌肉肌腱反复摩擦、挤压鹅足滑囊,使得鹅足滑囊产生无菌性炎症,从而引起了鹅足处的疼痛,严重者可有关节周围明显肿胀、关节活动受限。
有病友就要说了:“我是个肥宅(喜欢窝在家很少运动的很可爱的一类人),我平常很少运动的,怎么也得鹅足炎了呢?”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一些不正确姿势也会导致鹅足炎,比如长时间的下蹲,因此这样会到时鹅足肌腱长时间的紧张,同样可导致该滑囊的发炎。
对了,鹅足炎也常见于有膝退行性骨关节炎、体重较大的中老年女性以及扁平足患者,跟该人群下肢力线的改变有关。
c.有鹅足炎后我会怎么样?看到炎症我们最容易联想到的疼痛,所以毫不意外地鹅足炎会导致鹅足处,也就是膝盖内(下)侧的疼痛,呈刺痛样,可伴有肿胀,程度较轻的患者仅在行走以及上下楼梯时疼痛,严重者在静息状态下也会痛,甚至膝关节的屈伸活动也受限。
d.怎样才能诊断呢?体格检查:鹅足压痛(),呈针刺样,无放射痛,可触及包块,但无皮肤变红和肤温的升高。
麦氏征(-),髌韧带内侧压痛(-)。
辅助检查:X片和CT上一般无明显异常,MRI中可发现胫骨髁内侧水肿,触诊发现有包块者则还有囊性积液相。
鹅足炎一般需要和内侧半月板损伤进行鉴别,因为这两者都可有膝内侧的疼痛症状,但半月板损伤多有明显的外伤史,除了膝周疼痛之外还可有“咔哒咔哒”的关节弹响、交锁(膝关节屈伸到一半时被卡住了…),麦氏征(),内侧间隙应力试验(),病史较长者还会有因疼痛而减少运动继发的股四头肌萎缩。
鹅颈指
指伸肌腱损伤【概述】根据不同部位解剖结构,将其分为五个区。
Ⅰ区:末节指骨背侧基底部至中央腱抵止点之间。
Ⅱ区:中央腱止点至近节指骨中点(伸腱扩张部远端)。
Ⅲ区:伸腱扩张部远侧缘至伸肌支持带远侧缘;Ⅳ区:伸肌支持带深面。
Ⅴ区:伸肌支持带近侧缘至伸腱起始部。
伸肌腱损伤后,只要损伤部位有足够皮肤覆盖,所有的伸肌腱断裂均应一期缝合。
Ⅳ区修复时应将纤维鞘管切除,以减少粘连机会。
合并骨折的伸肌腱断裂亦可采用一期缝合。
伸肌腱周围疏松,含富有弹性的腱旁组织,血液循环丰富,有利于肌腱的愈合。
另一方面,手指背侧伸肌腱较薄,与关节囊和骨骼关系密切,皮肤下即为肌腱,尤其指伸肌腱的扩张部与手内肌紧密相连,功能上具有比较精密复杂的作用,故在修复肌腱或行腱移植时,必须精心细致,否则疗效不佳。
【治疗概述】1.伸肌腱止点断裂伸肌腱止点断裂多为戳伤、远侧指间关节突然屈曲而撕脱伸腱附丽点,亦可因局部切割伤所致。
表现为锤状指畸形,部分病人伴有撕脱骨折(图1)。
(1)开放伤清创后缝合肌腱,手指置于远侧指间关节过伸、近侧指间关节屈曲位,使伸肌腱松弛,用石膏或铝片夹板固定4~6周(图2)。
(2)闭合伤固定于上述位置4~6周,如撕脱骨折的骨折片大于关节面的1/3,常伴有远侧指间关节脱位,需早期手术,用拉出钢丝法或克氏针固定骨折片,外用石膏或铝片夹板固定。
(3)陈旧性损伤近端肌腱回缩,在断裂处形成瘢痕,肌腱变为松弛。
对功能影响不大者可不处理。
如对功能影响大,需手术处理:在远侧指间关节背侧做S形切口,翻开皮瓣,可采用切断瘢痕连接处,重叠缝合,或以终腱1/2片状腱瓣逆行翻转缝合于末节指骨基底,或取掌长肌游离腱片移植。
术后固定于上述位置4~6周。
陈旧性撕脱骨折时,如骨折片很小,可予切除,然后将肌腱固定于原止点处;如骨折块较大,应做复位内固定。
图1伸肌腱抵止部撕脱骨折图2复位后用石膏或铝片夹板固定2.伸肌腱中央束断裂屈指时,近侧指间关节背侧突出,该处易受损伤,常伴有中央束断裂。
鹅足区肌腱止点的形态学特点及其意义
鹅足区肌腱止点的形态学特点及其
意义
鹅足区肌腱止点是一种特殊的肌腱结构,它位于距膝关节最远的腿部肌腱之间,在腿部外侧较低的位置上。
它由三根肌腱组成,分别为外侧髁骨前屈半腱、内侧髁骨后伸半腱和支持腱。
三根肌腱的止点相互交叉,形成一个不规则的三角形,形状如鹅足,故而得名。
鹅足区肌腱止点的形态学特点是:1. 它由三根肌腱组成,分别为外侧髁骨前屈半腱、内侧髁骨后伸半腱和支持腱。
2. 三根肌腱的止点相互交叉,形成一个不规则的三角形,形状如鹅足,故而得名。
3. 三根肌腱由髁骨外侧腱末端止点向内侧腱末端止点延伸,形成一个对称的U形结构。
4. 三根肌腱的止点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并由髁骨后伸半腱和支持腱共同形成一个“V”字形结构,使肌腱形成一个空心的结构。
鹅足区肌腱止点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它把腿部肌腱分隔成不同的部分,使腿部肌肉和肌腱的活动协调有序,以避免拉伤或损伤。
此外,它也能有效减少肌肉和肌腱的损伤或过度拉伤,从而避免腿部肌肉和肌腱扭伤的发生,
增强腿部肌肉和肌腱的活动能力,提高腿部肌肉和肌腱的抗伤害能力。
什么是鹅足肌腱炎?
什么是鹅足肌腱炎?什么是鹅足肌腱炎?鹅足肌腱炎是一种位于膝盖内侧和下方的疼痛。
通常情况下,局部疼痛有时会向上延伸到大腿内侧和后侧。
鹅足疼痛区在更严重的情况下,疼痛可以延伸穿过大腿前部区域或胫骨前方。
在这些情况下,疼痛通常非常强烈,并且疼痛在膝盖弯曲时会增加。
很多时候,这个区域非常敏感,就算只用手指划过皮肤,疼痛就会加剧。
患者将其描述为灼烧感或刺痛感。
夜间也会如此,另一个膝盖或者床单的摩擦会让我们有一种“我不知道如何放膝盖”的感觉。
为什么叫鹅足肌腱?鹅足,其实是大腿前侧缝匠肌,内侧股薄肌,后侧半腱肌三个方向的三条肌肉的共同肌腱汇合而成,因外形类似鹅足而得名,故称鹅足,也叫鹅足肌腱。
缝匠肌、股薄肌、半腱肌汇合在膝盖内侧的鹅足鹅足肌腱的功能缝匠肌、股薄肌、半腱肌共同执行2个功能:•屈曲膝关节,并且还具有内旋膝关节的作用•当我们站立、走路或者做任何活动时稳定膝盖,使膝盖不会过度旋转膝外翻导致鹅足肌腱过载此外,这些肌肉执行与膝盖无关但与臀部相关的其他功能:•缝匠肌作用于髋关节屈曲及大腿外旋外展•股薄肌具有内收、内旋髋关节的作用•半腱肌具有伸髋关节的作用谁更容易患上鹅足肌腱炎?鹅足肌腱炎比较典型的高发人群有:•跑步者:肌肉必须每一步都稳定膝盖。
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有一些因素导致在比赛过程中发生的生物力学的疼痛。
跑者膝盖部位的不当使用或过度的大腿内收动作、扁平足等容易患鹅足肌腱炎。
•中年女士:在这种情况下使疼痛持续存在的因素常常是超重和经常穿高跟鞋的缘故,这种情况下肌肉更难以稳定膝盖,如果膝盖必须支撑比实际应该更大的重量,那么情况会更糟。
•常做膝盖屈曲的人群:在这种情况下,肌肉必须不断稳定膝盖,过度使用容易造成鹅足肌腱炎。
在所有这些情况下,实际发生的是肌腱中存在过度的张力,导致内部和膝盖以下的疼痛。
同时,整个区域存在血液循环不足、缺氧、促炎物质和细胞废物的积累的情况。
检查与评估要进行的评估很复杂,你必须看看所有可能导致疼痛的结构,从腰部到脚部。
鹅足腱的组成
鹅足腱的组成
鹅足腱是水鸟腿部的主要结构和功能组成部分,也是水鸟脚的“旗帜”和“图腾”,其结构十分精细,在水禽的飞行和活动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鹅足腱由许多软骨组成,它们有不同形状,厚度和质地。
此外,它们也有像内皮一样的通风管,这使得水鸟的足部表层得到必要的供氧。
在鹅足腱的下面,还有一层皮肤,由一层脂肪层、一层绷筋膜层和一层膜状组织层构成。
它们起着支撑和保护腱肌的作用,以及减缓水鸟在水上活动的摩擦力。
水鸟的足踝是由数千个肌腱纤维和肩带节缝组成的,其中包括比较大的下肢肌系和比较小的肩对肩系统。
此外,还有上肢肌系,它们与上肢枝杆相连,可以促进水鸟行动、抬头、保护和控制上肢。
水鸟的足趾是一组比较小的复杂结构,它们不仅有内部的肌肉组织,还有把足踝和足趾支撑起来的软骨铰链。
它们还有许多细胞节段、贴紧皮肤以及密封以防外界污染的唇状结构,使水鸟能够在水面上精准的前进和定点游动。
总的来说,鹅足腱的组成十分精妙,它们有各自的功能,与下肢、上肢和足趾共同构成了水鸟腿部的复杂结构,为它们在水草类环境中活动提供了极大便利。
鹅足区肌腱止点的形态学特点及其意义
鹅足区肌腱止点的形态学特点及其意义目的通过对鹅足区3肌止点位置、排列关系, 及其表面的神经分布进行解剖学测量和分析,临床改良股薄肌腱、半腱肌腱自体移植的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选用69例经福尔马林防腐固定的成人尸体下肢标本,解剖观测鹅足区表面神经走行及肌腱排列关系。
结果鹅足区肌腱止点处排列成3种形态,腱蹼胫骨下界位于胫骨结节下缘以下(1.765±0.759) cm 处,半腱肌、股薄肌、缝匠肌距胫骨嵴内侧缘平均距离分别为(1.550±0.557)、(1.376±0.551)、(1.294±0.629) cm。
该区表面主要有隐神经及其发出的髌下支走行,在胫骨结节水平,隐神经主干和髌下支距胫骨嵴内侧缘距离分别为(7.071±0.696)、(4.033±0.991)cm。
结论熟悉鹅足区肌腱止点的形态学特点,可以改进该区域肌腱移植时手术入路,提高手术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利用鹅足区浅层附着的肌腱,即缝匠肌、股薄肌和半腱肌进行自体肌腱移植,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如进行跟腱及前后交叉韧带的修复等。
切取鹅足肌肌腱时通常采取膝关节前内侧切口暴露鹅足区,但由于目前对于鹅足3肌肌腱止点处解剖结构的报道较少,且与临床中所见有一定差异,导致临床工作者对于入路的选择及切口的长度以及相对位置,尚没有建立确定的标准。
熟悉鹅足区肌腱附着关系及其浅层结构分布,了解其形态学特点,有利于外科医生准确选取手术切口、充分有效地利用该部位肌腱。
本文着重描述鹅足区 3 肌肌腱止点的位置、排列方式及位于其浅表的神经分布,旨在为临床将其作为供体肌腱时的手术入路选择提供解剖学资料,从而提高手术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69 例经福尔马林防腐固定的成人尸体 ( 男性51例,女性 18 例,具体年龄不详)下肢标本,无手术及畸形。
1.2 方法尸体标本取仰卧位,沿大腿前正中线、胫骨嵴做纵行切口,内外上髁、内外踝平面做水平环形切口;清除皮肤、浅筋膜,并观察浅层神经及血管走行,之后完全暴露鹅足区肌腱。
膝关节疼痛当心“鹅足”在作怪
膝关节疼痛当心“鹅足”在作怪现在热爱运动的人是的越来越多了。
但是,有一部分人往往在跑步等活动后会出现膝关节内侧疼痛。
导致膝盖内侧疼痛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膝内侧韧带拉伤,或者关节炎等等。
在这些原因中还有一个部位常常会引发膝关节疼痛,同时在临床上也比较常见,那就是鹅足。
什么是鹅足?鹅足是膝关节内侧的一个腱膜样组织,因其形状酷似鹅掌,故得此名。
鹅足这一组织,它是由缝匠肌、股薄肌、半腱肌三个肌肉组成的联合腱膜。
这一组织与膝关节内侧副韧带之间的有一个浅层滑囊,称为“鹅足滑囊”。
鹅足炎、鹅足滑囊炎是怎样产生的?在我们的日常运动中,如长跑、马拉松、自行车、各种球类等等,由于膝关节会进行反复屈伸活动,常常导致缝匠肌、股薄肌、半腱肌肌腱充血、水肿,或因反复摩擦、挤压鹅足滑囊而导致滑囊的无菌性炎症,进而导致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
另外,日常生活中某些不正确的姿势,如长时间保持下蹲姿势,也会增加鹅足张力导致鹅足炎或鹅足滑囊炎。
鹅足炎还常见于存在膝退行性骨关节炎、大腿较粗的中老年女性。
鹅足炎、鹅足滑囊炎会有哪些症状?胫骨内侧鹅足部位会出现疼痛,上楼梯、伸膝等活动时疼痛更为明显,活动后疼痛会加重,休息后疼痛可缓解,症状严重者会出现膝关节屈伸活动受限。
鹅足滑囊炎者会出现局部肿胀;鹅足部位压痛明显,X线检查表明无明显骨质变化,或可见轻度退变,膝关节内侧间隙变窄。
鹅足滑囊炎可以做哪些治疗呢?1、休息,减少活动,以免加重病情;2、药物治疗:可外用或口服消炎止痛药物,如扶他林等;3、理疗:酌情选用超短波、磁疗、半导体激光进行治疗,病程长且顽固的可采用冲击波治疗;4、局部注射:病情顽固的鹅足滑囊炎可采用局部注射的方式进行治疗;5、手术:对于那些病情反复发作,病程绵长难愈的患者,手术切除鹅足滑囊也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选项。
鹅足炎
鹅足滑囊位于缝匠肌、股薄肌及半腱肌的联合腱止点与胫骨内侧副韧带之间,由于三个肌腱有致密的纤维膜相连,形同鹅足而得名。
局部经常的反复小创伤,例如骑马、骑牲口等常是本病的病因。
鹅足滑囊炎(anserina bursitis)主要表现为膝关节内侧疼痛,局部有肿块,常可误诊为慢性关节炎、内侧半月板损伤、内侧副韧带损伤等。
一般可采用非手术疗法治愈,非手术疗法无效者,方采用手术切除,切除手术时应注意勿损伤联合腱、副韧带和关节囊。
鹅足pesanserinustendon是缝匠肌、股薄肌、半腱肌三块肌肉之腱性部分在胫骨近段内侧的附着点,外形类似鹅足,故称鹅足。
在其下与胫骨之间有一滑囊称鹅足腱囊。
由于反复应力的作用,如活动过多等,可造成此处产生无菌性炎症,称之为鹅足炎或鹅足腱囊炎。
治疗方法:1、首先就是要休息,避免继续走路多、跳广场舞或踢毽子2、刚发作的时候可以采用冷敷等办法减轻局部疼痛,一般每次10到20分钟3、慢性的疼痛可以采用家用理疗灯烤法减轻疼痛;4、口服非甾体消炎药,如扶他林、西乐葆、美洛昔康、芬必得等等;5、晚上睡觉时,膝关节下面垫枕头能够放松缝匠肌肌腱、股薄肌肌腱和半腱肌肌腱,从而减轻疼痛;6、肥胖的患者需要减轻体重;7、糖尿病的患者要及时控制血糖;8、老年人及慢性疼痛的患者要锻炼股四头肌肌力,以避免腿部肌肉出现费用性萎缩;9、保守治疗效果差的患者,建议打个封闭进行治疗。
很多患者闻封闭色变,其实也没必要,少量、短期的封闭治疗基本没有什么副作用,并且治疗效果还比较肯定;10、理疗,如超声波、经皮电刺激等方法对很多患者有效;11、若以上方法都不行,那么可以来进行鹅足滑囊病变的手术清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足底肌的名称、起止和作用
分群肌的名称起点止点作用内侧群拇展肌跟骨、舟骨拇趾近节趾骨底外展拇趾拇短屈肌内侧楔骨屈拇趾拇收肌第2、3、4跖骨底等内收和屈拇趾中间群趾短屈肌跟骨第2~5趾的中节趾骨底屈第2-5趾足底方肌跟骨趾长屈肌腱蚓状肌趾长屈肌腱趾背腱膜屈跖趾关节、伸趾间关节骨间足底肌第3~5跖骨内侧缘第3~5趾近节趾骨底和趾背腱膜内收第3~5趾骨间背侧肌跖骨的相对缘第2~4趾近节趾骨底和趾背腱膜外展第2~4趾外侧群小趾展肌跟骨小趾近节趾骨底屈和外展小趾小趾短屈肌第5跖骨底屈小趾 1.内侧群为运动拇趾的肌肉,共3块。
浅面并列的两块为拇展肌和拇短屈肌。
拇展肌位于足底内侧缘皮下,为羽状肌。
拇短屈肌位于拇展肌的外侧及深面,直接与第一跖骨相贴。
拇收肌位于深面,紧贴骨间肌。
2.外侧群为运动小趾的肌肉,共2块,小趾展肌在外侧,小趾短屈肌位于内侧。
3.中间群可分浅、中、深三层。
浅层叫趾短屈肌,位于足底腱膜的深面,远端分为4个肌腱分别至2-5趾。
中层为足底方肌(跖方肌),起自跟骨结节,止于趾长屈肌腱。
深层由浅向深排列着4块蚓状肌,3块骨间足底肌(骨间跖侧肌)和4块骨间背侧肌。
蚓状肌起于趾长屈肌各趾腱的腓侧,止于趾背腱膜。
骨间足底肌3块,分别起自第3~5跖骨内侧缘,止于第3~5趾趾背腱膜。
骨间背侧肌各以两头起自相邻跖骨相对缘,分别止于第2趾近节趾骨底的两侧和第3、4趾近节趾骨底的外侧。
足趾的收展运动以第二趾为中心,所以骨间足底肌使第3~5趾内收,而骨间背侧肌则使第2~4趾外展(第2趾向两侧侧动)。
康复治疗学专业人体运动学重点
精品文档.人体运动学:是研究人体活动科学的领域。
是通过位置、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描述和研究人体和器械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或在运动过程中所经过得过的轨迹,而不考虑人体和器械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功能解剖学:研究运动器官的结构是如何适应其生理动能的学科。
生物力学:研究生物体机械运动的规律,以及力与生物体的运动、生理、病理、之间关系的学科。
运动生物力学:研究运动中人体和器械运动力学规律的学科。
应力:指人体结构内某一平面对外部负荷的反应,用单位面积上的力表示,(N/cm2) 刚体:是由相互间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的许多质点组成的连续体,他有一定形状、占据空间一定位置,是由实际物体抽象出来的力学简化模型。
力矩:是力对物体转动作用的量度,是力和力臂的乘积。
阻力点:阻力杠杆上的作用点,是指运动阶段的重点、运动器械的重力、摩擦力或弹力以及拮抗肌的张力,韧带、筋膜的抗牵张力等造成的阻力。
他们在一个杠杆系统中的阻力作用点只有一个,即全部阻力的合力作用点为唯一的阻力点。
力偶:通常把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互相平行,但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一对力称为力偶。
梅脱:能量代谢当量。
每公斤体重从事1分钟活动,消耗3.5毫升的氧,其运动强度为1MET第三类杠杆:其力点在阻力点和支点的中间,又称速度杠杆。
人体的始发姿势:身体直立,面向前,双目平视,双足并立,足尖向前,双下肢下垂于体侧,掌心贴于体侧。
心脏的功能能力:指机体在尽力活动时达到的最大MET 值。
或者,在有氧范围内机体所能完成的最大强度活动的最大MET 值。
或者,心脏功能容量/体力功能容量,指体力活动的能力。
健康人,心脏的功能能量相当于最大吸氧量相应的MET 值。
稳定角:是中心垂直投影线和重心至支撑面边缘相应点的连线间的夹角。
是影响人体平衡稳定性的力学因素。
稳定系数:为倾倒力开始作用时稳定力矩与倾倒力矩的比值。
复合运动:人体的绝大部分运动包括平动和转动,两者结合的运动称为复合运动。
胫骨平台骨折解剖及疾病分型
胫骨平台骨折解剖及疾病分型胫骨平台大体外观:胫骨平台内、外侧平台和髁间隆起是构成胫骨平台的三个骨性支撑结构解剖胫骨平台骨折占老年人骨折的 8%,其中外侧平台骨折多见,占55%~70%。
胫骨平台主要由松质骨构成,骨皮质薄弱,其坚硬程度低于股骨髁。
因此,胫骨平台较股骨髁更容易受到损伤,是膝关节内骨折的好发部位。
外侧平台:外侧平台较小,关节面为三角形,中部微凸(冠状面和矢状面),后外侧有腓骨小头支撑。
(因腓骨小头的支撑作用,致使外侧平台多发生粉碎性或凹陷型骨折。
外侧平台发生劈裂骨折时,应力会作用在腓骨头、颈上。
如果应力超过腓骨头、颈的极限支撑强度,即可造成腓骨头、颈骨折)。
内侧平台:内侧平台较大,关节面为卵圆形,中部微凹(冠状面和矢状面),内侧副韧带附着于平台内侧平台下方。
内侧髁承重占膝关节的60%,软骨下骨非常厚实。
内侧平台和内侧关节面比外侧平台和关节面更坚固,且关节水平位置略低。
因此。
与内侧平台相比,外侧平台更容易骨折。
累及内侧平台的骨折通常为高暴力造成的损伤,多为劈裂骨折,经常合并膝关节骨折脱位。
在胫骨平台外侧向内髁置入螺钉时,应注意螺钉误入内侧平台的关节面。
内侧平台关节面较低、微凹陷,因此由胫骨平台外侧置入螺钉时,应注意螺钉误入内侧平台关节面。
胫骨髁间嵴:为内、外侧平台关节面中间的隆起部分,没有软骨覆盖。
髁间嵴前区:内侧半月板的前角附着于髁间嵴的前内侧,其后方有前交叉韧带止点附着,外侧半月板的前角附着于髁间嵴前区的后外侧。
髁间嵴后区:呈向后下10° 斜坡,内侧为内侧半月板的后角附着,其后方为后交叉韧带止点附着,外侧为外侧半月板后角附着。
胫骨平台骨折常伴随半月板前、后角损伤或者交叉韧带损伤。
胫骨平台周围的骨性标志:胫骨结节:胫骨关节面下方 2 cm 左右的一骨性突起,是髌韧带的附着点。
胫骨结节损伤后可造成伸膝功能障碍。
鹅足止点:在关节面下方,位于胫骨平台前内侧,是股薄肌、半腱肌和缝匠肌三者肌腱的共同止点。
鹅足腱的组成肌腱
鹅足腱的组成肌腱鹅足腱是一种重要的四肢腱膜结构,在人体肌筋膜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位于腿部和足部之间,可以帮助膝关节取得最大的稳定性。
鹅足腱也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减少动作时的脚底肌肉和关节的冲击压力。
鹅足腱由三个重要的肌腱组成:它们分别是假腱膜(鹅足胫膜)、脚后跟腱和足腱。
假腱膜(鹅足胫膜)是鹅足腱的最大组成部分。
它位于股骨末端和腓骨末端之间,在内侧和外侧各有一块,内侧分两条大肌向内缩组成,外侧由多条小肌组成。
这些肌腱以鹅足腱胫膜为基础,伸入内侧膝关节和腓骨,以及外侧髋关节和腿部肌肉,形成一个连接膝关节和髋关节的桥梁。
脚后跟腱是从膝关节伸出的最外侧肌腱,贯穿足腱,附着在足腱上方的脚后跟部位,以及距离足腱最远端的脚后跟突起外侧的脚后跟腱膜。
它的作用是维持足底肌肉和鹅足腱的稳定性,也可以帮助维持膝关节的活动程度。
足腱是通过足部肌肉连接到脚后跟的最外侧肌腱,位于膝关节和腓骨之间。
它们形成了一个下肢稳定系统,共同形成鹅足腱,维持膝关节的活动和受力,以及抗阻下肢活动时受到的外在力。
鹅足腱的结构非常重要,它不仅维持足部稳定性,还可以提高足部的力量。
不过,如果它受到外伤或过度拉伤,会导致鹅足腱受到损伤,影响足部活动,并可能出现疼痛症状。
因此,为保护鹅足腱,应该避免过度拉伤,尤其是膝部和足部肌筋膜系统极易受损伤的部位。
另外,运动前应进行热身,避免过度使用鹅足腱,以及及时进行恢复治疗,以保护鹅足腱和肌筋膜系统的健康。
总之,鹅足腱是非常重要的四肢腱膜结构,它对足腱的稳定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运动或活动中,鹅足腱结构可以提供动能,同时也为足部结构带来抗阻效果,维持关节稳定性。
恢复治疗,以及注意保护鹅足腱,是保护肌筋膜系统的重要前提和手段。
鹅足滑囊炎
鹅足滑囊炎膝关节内侧疼痛是常见的就诊原因-鹅足滑囊炎人群中既有中老年人,也有青壮年,自诉常在上楼梯时,以及弯曲,伸直膝盖时最为明显,而短暂休息后会改善。
岁数大的人群,我们首先考虑退化性膝关节炎,年轻爱运动的有些时候单纯的膝内侧痛,可能就是鹅足滑囊炎,“鹅足”在医学上属于一个解剖学名词,为缝匠肌、股薄肌和半腱肌的联合腱,形状酷似鹅足而得此命名,鹅足深面有一滑囊,它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主角,其发生了炎症,我们就叫鹅足滑囊炎。
鹅足滑囊炎是发生于膝关节内侧以疼痛不适感为主要症状的慢性劳损性病变,是由于膝关节进行反复屈伸活动,导致股薄肌、缝匠肌和半腱肌肌腱组成的联合肌腱充血、水肿,或反复摩擦、挤压鹅足滑囊而导致的滑囊无菌性炎症。
一般常见于中老年,往往合并有退化性膝关节炎,及有粗厚大腿的肥胖病人。
疼痛不适感常在上楼梯时加剧,以及弯曲,伸直膝盖时最为明显,而短暂休息后也会改善。
■局部解剖学鹅足(goose foot)指由缝匠肌、股薄肌和半腱肌的联合腱组成,由于联合腱是以三叉式⽌于胫骨近端前内侧面,三个肌腱之间有致密的纤维膜相连,形状酷似鹅掌而得名。
鹅足肌腱分为两层:表层为缝匠肌肌腱,下层为部分重叠的股薄肌和半腱肌肌腱。
这些肌腱的联合部分大约有4.5cm宽。
隐神经在缝匠肌后方沿膝内侧下行,该神经支配膝内侧和前侧。
膝内侧副韧带胫骨止点位于其深层。
滑囊是结缔组织中的囊状间隙,是由内皮细胞组成的封闭性囊,内壁为滑膜,内含有少量滑液。
一般位于关节附近的骨突与肌腱或肌肉、皮肤之间等摩擦力或压力较大的地方,主要作用是降低摩擦力和压力。
鹅足滑囊位于鹅足腱与胫侧副韧带之间,椭圆形,不与关节腔相通。
它的存在避免了活动时肌腱与内侧副韧带之间的互相摩擦。
■流行病学•鹅足滑囊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是通常发生于超重的中年女性;•由于解剖差异,女性较男性更常见,可能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相关;•也发生于长跑运动员及从事篮球等球类的运动员;•也可见于2型糖尿病患者。
鹅足滑囊炎
湖南中医药大学·王锋鹅足滑囊炎的诊断与治疗Anserine BursitisDiagnosis and treatment患者右膝下内侧疼痛2个月,X线示退行性变,用过膏药,效果无效,压痛点见图打叉处选自丁香园Anserine Bursitis •鹅足滑囊位于缝匠肌、股薄肌及半腱肌的联合腱止点与胫骨内侧副韧带之间,由于三个肌腱有致密的纤维膜相连,形同鹅足而得名,在深层半腱肌、股薄肌与胫侧副韧带间有一32mm×25mm大小的滑膜囊。
发病特点•多发生于中老年人,走路或患侧膝关节屈伸活动时疼痛,上楼梯时疼痛加重,鹅足局部有明显压痛点。
Anserine Bursitis •鹅足滑囊位于缝匠肌、股薄肌及半腱肌的联合腱止点与胫骨内侧副韧带之间,由于三个肌腱有致密的纤维膜相连,形同鹅足而得名,在深层半腱肌、股薄肌与胫侧副韧带间有一32mm×25mm大小的滑膜囊。
内容•生理解剖•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选择•康复治疗12453•鹅足滑囊位于缝匠肌、股薄肌、半腱肌的联合腱止点与胫骨内侧副韧带之间,该处肌腱排列紧密。
•滑囊的作用是使肌肉和肌腱在反复运动的区域得到润滑。
•滑膜分布有血管网,可以分泌滑囊液。
•鹅足局部肌腱互相嵌插,排列紧密。
•各个肌腱的起点、受神经的支配不同。
•长期反复活动,容易产生慢性劳损,而发生鹅足滑囊炎。
•对膝关节的稳定起到一定作用,并且有内收与内旋小腿的作用。
发病机制•在人的一生里,小腿的内旋与内收运动非常频繁,小创伤,长时间下蹲以及着凉都可以引发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腱被“拉松”,或将肌腱的附着点拉损伤,导致局部组织出现充血、渗出、水肿、机化等一系列以循环障碍和供氧障碍为主要病理变化的无菌性炎症,从而出现局部常常的反复肿胀,疼痛,影响膝关节的活动。
•膝关节活动范围大,受伤机会多,如直接打击、或屈伸扭转、或膝部反复摩擦劳损都可引起该滑囊充血,滑液渗出过多致肿胀等无菌性炎症;•鹅足滑囊区,肌腱互相嵌插,排列紧密,长期反复活动,易发生慢性劳损出血,机化而结疤,产生无菌性炎症,引起局部粘连,因“不通则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鹅足区肌腱止点的形态学特点及其意义
目的
通过对鹅足区3肌止点位置、排列关系, 及其表面的神经分布进行解剖学测量和分析,临床改良股薄肌腱、半腱肌腱自体移植的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
选用69例经福尔马林防腐固定的成人尸体下肢标本,解剖观测鹅足区表面神经走行及肌腱排列关系。
结果
鹅足区肌腱止点处排列成3种形态,腱蹼胫骨下界位于胫骨结节下缘以下(1.765±0.759) cm 处,半腱肌、股薄肌、缝匠肌距胫骨嵴侧缘平均距离分别为(1.550±0.557)、(1.376±
0.551)、(1.294±0.629) cm。
该区表面主要有隐神经及其发出的髌下支走行,在胫骨结节水平,隐神经主干和髌下支距胫骨嵴侧缘距离分别为(7.071±0.696)、(4.033±0.991)cm。
结论
熟悉鹅足区肌腱止点的形态学特点,可以改进该区域肌腱移植时手术入路,提高手术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利用鹅足区浅层附着的肌腱,即缝匠肌、股薄肌和半腱肌进行自体肌腱移植,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如进行跟腱及前后交叉韧带的修复等。
切取鹅足肌肌腱时通常采取膝关节前侧切口暴露鹅足区,但由于目前对于鹅足3肌肌腱止点处解剖结构的报道较少,且与临床中所见有一定差异,导致临床工作者对于入路的选择及切口的长度以及相对位置,尚没有建立确定的标准。
熟悉鹅足区肌腱附着关系及其浅层结构分布,了解其形态学特点,有利于外科医生准确选取手术切口、充分有效地利用该部位肌腱。
本文着重描述鹅足区 3 肌肌腱止点的位置、排列方式及位于其浅表的神经分布,旨在为临床将其作为供体肌腱时的手术入路选择提供解剖学资料,从而提高手术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69 例经福尔马林防腐固定的成人尸体 ( 男性51例,女性 18 例,具体年龄不详)下肢标本,无手术及畸形。
1.2 方法
尸体标本取仰卧位,沿大腿前正中线、胫骨嵴做纵行切口,外上髁、外踝平面做水平环形切口;清除皮肤、浅筋膜,并观察浅层神经及血管走行,之后完全暴露鹅足区肌腱。
自肌腱最上点以上切断肌腹,分离各肌腱,追踪肌腱至骨面附着点。
解剖过程中,保持各肌肌腱位置关系不变。
1.3 测量与统计
以胫骨结节下沿侧突起为原点,以胫骨结节侧嵴为 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此坐标系区域中观察鹅足浅层的神经血管分布,随后分别测量鹅足区肌腱在鹅足区附着区域上、下缘对应 X 轴与 Y 轴的坐标,测量上述肌腱长度。
所得数据经统计处理,以(x±s)形式表示。
2 结果
2.1 鹅足区肌腱的走行与位置关系
缝匠肌起于髂前上棘,向下斜跨大腿前面,经过收肌结节后方,在膝关节后侧角以上形成扁腱,从后下方绕上髁,至小腿前区成扇形附着;股薄肌起自耻骨、坐骨下支,于髌骨上缘平面形成长腱,先后与缝匠肌、半腱肌肌腱汇合,自下后方绕上髁,止于胫骨结节下缘平面处胫骨嵴侧;半腱肌起自坐骨结节,肌束向下
走行,在髌骨上缘平面形成长腱,自膝关节后侧角后下方绕行至小腿前面,形成蹼状腱板,附着于胫骨结节下方处胫骨嵴侧。
在解剖中观察到:缝匠肌肌腱与股薄肌肌腱在膝关节后侧角处排列较为紧密,股薄肌肌腱可镶嵌于包裹缝匠肌的深筋膜中,半腱肌肌腱则走行与二者后外侧;在鹅足区止点处三者位置关系为:从前向后、从上向下依次为缝匠肌、股薄肌、半腱肌;此外,部分标本(3/69)缝匠肌肌腱越过胫骨嵴,融合于对侧骨膜。
2.2 鹅足区肌腱排列方式的分型
根据缝匠肌肌腱覆盖股薄肌肌腱和半腱肌肌腱的程度不同,鹅足区肌腱在止点处的排列可分为以下3 型:I 型 ( 图 1A) 为缝匠肌肌腱不遮蔽股薄肌肌腱,43.48%(30 例),其中男 20 例,女 10 例;II 型(图 1B)为缝匠肌肌腱遮蔽股薄肌肌腱,但不完全遮蔽半腱肌肌腱,14.49%(10 例),其中男 7 例,女 3 例;III 型(图 1C)为缝匠肌肌腱完全遮蔽股薄肌、半腱肌肌腱,42.03%(29例),其中男 24 例,女 5 例。
2.3 鹅足区肌腱止点位置与肌腱长度的测量2.
3.1 鹅足区肌腱止点位置(见表 1)
2.3.2 鹅足区肌腱长度
通过解剖观察测量,股薄肌腱长为(12.901±
1.888) cm(不含肌肉部分)、(20.214±3.284) cm(含肌肉部分),半腱肌腱长为(13.571±
1.619)cm(不含肌肉部分)、(2
2.914±1.689) cm(含肌肉部分),缝匠肌腱长为(7.031±1.662) cm。
2.4 鹅足区的神经与肌腱的位置关系
通过解剖观察发现,鹅足区域有隐神经及其发出的髌下支穿过,具体情况大致为(图 2):隐神经在缝匠肌肌腱与股薄肌肌腱间由深筋膜穿出,而髌下支在隐神经走行于胫骨结节上方段发出;隐神经则在发出髌下支后穿入缝匠肌继续下行,而髌下支向前下方走行,沿途发出数支分支,其中有 1~2 支穿入深筋膜,其余分支
则继续发出数支细小分支支配相应皮肤区域,最终止于胫骨嵴。
2.5 切口改良设计通过解剖学测量及统计,为避免损伤周围结构,同时最大程度切取肌腱,改良入路切口起点应位于距胫骨结节下方 3 cm,侧 2 cm 处,切口与胫骨嵴成50°角向近端延伸。
术中下肢保持 90°屈曲。
此外,由于鹅足 3 肌肌腱呈现 3 种的不同排列方式,提示在手术取半腱肌、股薄肌肌腱时,应当仔细观察肌腱分布状况,避免损伤缝匠肌肌腱(图 3)。
3 讨论
肌腱及韧带组织断裂是较常见的运动损伤,断裂后如不能及时有效的治疗,则转为旧性断裂。
腱性组织旧性损伤断裂部分被疤痕组织代替,且断裂距离较长,不适用于使用传统手术修复方法对其进行修复。
临床上利用自体半腱肌肌腱、股薄肌肌腱移植修复腱性组织旧性断裂,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Noyes 等的生物力学研究表明半腱肌肌腱和股薄肌肌腱可满足各种腱性组织所需的生物力学要求。
且该区肌
腱血供丰富,为多源性。
作为自体移植物具有易成活,移植难度较小的优势。
此外,据研究测量股薄肌肌腱、半腱肌肌腱平均长度,分别为 12.5 cm、14.1 cm,二者总长度可取到 26 cm,在长度上亦是非常理想的供体材料。
解剖清楚鹅足 3 肌肌腱所在区域的结构,对临床有效切取半腱肌肌腱、股薄肌肌腱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1 鹅足腱的止点及其应用
目前,移取鹅足肌肌腱时通常采取膝关节前侧切口暴露鹅足区,但切口的长度以及相对位置,临床工作者尚没有建立确定的标准。
我们在解剖中发现,鹅足 3 肌止点位置相对固定,半腱肌肌腱、股薄肌肌腱止点下缘距胫骨结节下缘垂直距离不超过 4 cm,距离胫骨嵴水平距离不超过 2 cm。
因此,手术移取半腱肌肌腱、股薄肌肌腱时,胫骨结节水平以下切口下缘应应在距胫骨结节下(1.765±1.518)cm(平均值±二倍标准差)处、在距胫骨嵴水平距离(1.406±1.199) cm(x±s)处为宜。
此外,虽然半腱肌、股薄肌长腱一般在髌骨上缘平面形成,但其在髌骨上缘平面以上尚有较长一段腱肌移行部分,我们通过解剖测量得出该部分肌腱长度约为 7~9 cm,在临床实践中亦可考虑将其作为供体移植。
3.2 鹅足区域神经分布及其应用
在胫骨结节水平以上,隐神经于缝匠肌侧深面穿出,后发出其分支髌下神经。
该区域的手术极易损伤上述神经分支,从而造成术后相应区域的感觉紊乱,甚至引起神经纤维瘤。
我们在解剖中观察到,在膝侧隐神经于缝匠肌肌腱与股薄肌肌腱间由深筋膜穿出,在其穿出深筋膜前,发出髌下神经,与已有研究观察到的结果基本一致。
为避免损伤周围结构,同时最大程度切取肌腱,根据解剖学测量统计,入路切口起点应位于距胫骨结节下方 3 cm,侧 2cm 处,切口与胫骨嵴成 50°角向近端延伸。
3.3 鹅足 3 肌肌腱排列方式及其应用
.
. 以往的研究对于鹅足区肌腱的描述较少,
高士廉等认为鹅足腱在鹅足处附着点呈前后排列。
但我们解剖中未发现明显的前后排列关系,而是在止点处形成蹼状腱板,基本呈上下线性排布,且 3肌附着点形成略向后方侧倾斜的弧线。
同时,鹅足3 肌肌腱呈现 3 种不同的排列方式。
提示在手术取半腱肌、股薄肌肌腱时,应当仔细观察肌腱分布状况,避免损伤缝匠肌肌腱,如遇缝匠肌遮蔽股薄肌肌腱和半腱肌肌腱的情况,则建议从胫骨骨骺下缘筋膜延伸处触摸、辨认半腱肌、股薄肌,并从止点稍远端向近端分离。
同时,宜将膝关节置于翻位,90°屈曲,以便于鉴别半腱肌、股薄肌。
此外,Nicholas 等报道半腱肌可能会有 2 块甚至更多肌腱的存在,这也提示术中应仔细辨别该肌肌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