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五年级下册交响童话《彼得与狼》教学设计
《彼得与狼》教学设计

《彼得与狼》教学设计《彼得与狼》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的故事内容和音乐特点。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分析、表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欣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故事内容。
2. 教学难点:分辨不同乐器所代表的角色,感受音乐的表现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交响童话的概念和特点,介绍《彼得与狼》的故事背景和音乐元素。
2. 欣赏法:播放《彼得与狼》的音乐录音或视频,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3. 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等元素,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故事内容。
4. 表演法: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表演来感受音乐的表现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和氛围。
提问学生:这段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引出课题:《彼得与狼》。
2. 讲授新课介绍交响童话的概念和特点。
讲解《彼得与狼》的故事背景和音乐元素。
播放《彼得与狼》的音乐录音或视频,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3. 欣赏分析引导学生分析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等元素,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故事内容。
提问学生:音乐中出现了哪些乐器?它们分别代表了什么角色?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
4.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表演来感受音乐的表现力。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然后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旋律进行表演。
可以让学生分组表演,然后进行评价和总结。
5. 课堂总结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多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
6.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再次欣赏《彼得与狼》的音乐录音或视频,感受音乐的魅力。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篇关于《彼得与狼》的音乐评论。
音乐欣赏《彼得与狼》教学设计

音乐欣赏《彼得与狼》教学设计第一篇:音乐欣赏《彼得与狼》教学设计音乐欣赏《彼得与狼》教学设计《彼得与狼》选自湘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九课《音乐中的故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听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让学生分辨西洋乐器小提琴、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圆号、定音鼓等乐器的音色,能说出乐器所塑造的音乐形象。
能力目标:通过听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学生熟悉交响童话中人物的音乐主题,并能哼唱彼得的主题。
情感目标:通过听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学生知道音乐也能讲故事,从而喜欢交响童话,并能从故事中得到一定的启发教学重难点:听辨西洋乐器小提琴、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圆号、定音鼓等乐器的音色,感受并体验乐器音色刻画出来的人物和动物的性格特征,能说出乐器所塑造的音乐形象,哼唱彼得的音乐主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发声训练二、认识故事人物,熟悉描写它的音乐。
师:同学们喜欢听童话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交响童话故事,名字叫《彼得与狼》。
这是由俄国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创作的。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放幻灯片)。
这个故事和以往的故事不同,它是用音乐来讲述的,这样的音乐体裁就是交响童话。
(幻灯片介绍交响童话)。
在这个故事中有七个主人公,每个主人公都有他们各自的音乐,你想完全明白这个故事,就一定要先知道这些音乐。
下面我们赶快来认识一下这七个主人公吧。
(出示课件,七个人物的头像,并播放它们的相关音乐)三、欣赏《彼得与狼》师:一天清晨,在一个美丽的森林中,七个主人公相遇了,于是发生了下面的事:少年彼得与他的好朋友鸟儿一起玩耍,家中的小鸭子在池塘嬉游,与小鸟争吵。
小猫趁机要捕捉小鸟,被彼得阻拦。
爷爷后来吓唬他们说狼要来了,把彼得带回家。
不久,狼真的来了,吃掉了小鸭子,还躲在树后要捉小鸟和小猫。
彼得不顾个人安危,在小鸟的帮助下套住了狼尾巴,将它拴在树上,爷爷和猎人赶来把狼抓进了动物园,下面让我们赶快来听听音乐是如何讲这个故事的。
五年级《彼得与狼》音乐教案

彼得与狼
教学目标:
能说出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的故事梗概,并与同学交流自己的听后感;积极参与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的各种听赏活动,能听辨出交响乐中每个角色的音乐主题及说出相应的乐器名称。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各种乐器的音色及不同的表现手法所表现的不同人物形象和故事情景。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听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1、听人物主题音乐
(1)初听人物音乐主题,让学生根据音乐主题的特点猜猜有哪些音乐人物。
(2)让学生说出自己对哪几个音乐主题的印象最深,并说出原因。
(3)用听辨的方式,加深学生对人物音乐主题的感受。
小鸟——欢快活泼;小鸭——笨拙可爱;小猫——机警敏捷;
猎人——矫健敏觉;大灰狼——凶险残暴;彼得——聪明勇敢;
老爷爷——老态龙钟,喋喋不休。
2、整体聆听,了解音乐故事的梗概。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说说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的故事,并选一个代表上台表演,评一评谁说得最好,谁是本班的“故事大王”。
3、分段赏析
(1)听赏第一部分——“在草地”
讨论:彼得心情如何,他与小鸟的关系怎样?小鸟的叫声由什么乐器模仿?
(2)听赏第二部分——“大灰狼来了”
模仿小鸭和大灰狼的叫声和动作。
小鸭被吃掉时,你听到了哪几种乐器演奏的声音?
(3)听赏第三部分——“英勇抗敌”
讨论:如果你是彼得,你将如何组织你的组员采取什么方式营救小鸭呢?
4、小结:任何貌似强大的敌人都不可怕,只要团结起来,勇敢而机智地和它斗争,就一定能胜利。
彼得与狼教学设计

彼得与狼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湘版音乐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九课《彼得与狼》。
教学目标:(1)积极参与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的听赏活动,能听辨出代表各种角色形象的音乐主题,并说出相对应的乐器名称。
(2)在听赏活动中,理解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的故事内容,体会主要角色的形象特点。
(3)在听辨、分析的过程中,感受交响童话的魅力。
3.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生能主动听辨出各种乐器,理解它们的音色特点;教学难点是在听赏活动中理解故事发展的情节,体会各种角色的形象特点。
教学准备:钢琴、PPT课件、头饰、枪、红领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请同学们一起听赏一首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静听)【设计意图】以静听的方式理解人物音乐主题,让学生在仔细聆听《彼得与狼》中人物介绍时,充分感受各种角色形象及音乐特点。
(二)新课讲解1.请同学们打开书,再次听赏一遍乐曲,听一听乐曲中都有哪些乐器?【设计意图】通过听的方式让学生对乐器有初步理解和理解。
2.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理解演奏音乐主题的乐器及角色形象。
【设计意图】感受乐器音色特点,并理解人物相关联。
3.请同学们完整聆听乐曲,说一说乐曲中都有哪些角色形象。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乐曲中的故事情节。
4. 交响童话故事里面,肯定有你所喜爱的角色,刚好故事王国要招聘《彼得与狼》的话剧演员,同学们想不想表演,我们一起看一看招聘启示吧。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进一步感受各种乐器音色特点和人物形象。
5.现在我们来实行招聘考试吧,老师期待你们精彩的表现,让我们走进第一关。
第一关:给人物排排队。
(分段播放音乐,给人物排序号)【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将音乐主题与人物形象相对应,此环节,让学生自主选择完成闯关任务。
第二关:辨一辨。
认真听乐器的音色。
听听播放的乐器音色及音乐主题。
请同学们将乐器名称与相对应人物音乐主题用线连一连。
【设计意图】让学生们熟认乐器并感受乐器音色特点,并与人物相关联。
《彼得与狼》教学设计

《彼得与狼》教学设计《彼得与狼》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的故事内容和音乐特点,掌握不同乐器所代表的角色形象,能够听辨出不同乐器的音色。
2. 过程与方法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分析、表演等方式,学生能够提高音乐感知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同时也能够体会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了解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的故事内容和音乐特点,掌握不同乐器所代表的角色形象。
2.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能够听辨出不同乐器的音色,并通过音乐表现出角色的性格特点。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授法:讲解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的故事内容和音乐特点,帮助学生理解作品。
2. 欣赏法欣赏法:播放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音乐的魅力。
3. 分析法分析法:分析不同乐器所代表的角色形象,以及音乐与故事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4. 表演法表演法:让学生分组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表演来表现音乐的情感和故事的情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导入: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猜测音乐中所表现的动物形象。
引出课题:《彼得与狼》。
2. 讲授新课讲授新课:介绍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的作者、创作背景和故事内容。
播放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的音频,让学生边听边思考以下问题:音乐中出现了哪些乐器?不同乐器所代表的角色形象是什么?音乐是如何表现角色的性格特点和故事情节的?组织学生讨论以上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作品。
再次播放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的音频,让学生仔细听辨不同乐器的音色,并说出它们所代表的角色形象。
让学生分组扮演不同的角色,根据音乐的情感和故事的情节进行表演。
3. 巩固练习巩固练习: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听辨出其中所使用的乐器,并说出它们所代表的角色形象。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9课《彼得与狼》教案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9课《彼得与狼》教案一. 教材分析《彼得与狼》是一首著名的交响童话作品,由前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创作。
本节课选自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通过学习这首作品,让学生了解交响乐的基本知识和表现手法,感受音乐与故事情节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想象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交响乐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彼得与狼》这首作品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他们熟悉并欣赏这首作品。
此外,学生对故事的认知和想象力也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彼得与狼》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知道交响童话的概念。
2.培养学生对交响乐的欣赏能力,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音色。
3.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与故事情节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了解《彼得与狼》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知道交响童话的概念。
2.分辨不同乐器的音色,感受音乐与故事情节的紧密联系。
3.运用想象力,理解音乐所表现的故事情节。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彼得与狼》的创作背景、作者及交响童话的概念。
2.示范法:播放《彼得与狼》音频,让学生分辨不同乐器的音色。
3.引导法:引导学生想象音乐所表现的故事情节,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4.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音乐与故事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彼得与狼》音频和视频资料。
2.准备交响乐相关知识PPT。
3.准备乐器模型或图片,方便学生分辨音色。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讲解《彼得与狼》的创作背景、作者及交响童话的概念。
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与故事情节的关系。
2.呈现(10分钟)播放《彼得与狼》音频,让学生边听边分辨不同乐器的音色。
教师适时解答学生的问题。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音乐与故事的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深入理解音乐所表现的故事情节。
4.巩固(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交响乐相关知识,了解不同乐器的特点和音色。
小学音乐《彼得与狼》教案

(2)分别播放各个角色的主题音乐,让学生说出演奏乐器。
探三:
第三关:你能唱唱彼得的主题音乐吗?
教师弹奏,学生跟唱彼得的主题音乐旋律。
展与用:
三、 拓展体验,丰富想象
师:我们班有那么多的优秀演员,为了奖励大家,老师要给你们变个小法术——
谢谢同学们!
我的研课记录
板书
设计
彼得与狼
(交响童话)
前苏联普罗科菲耶夫
测:
四、视听结合、检测评价
1.完整欣赏音乐动画《彼得与狼》,了解《彼得与狼》的故事。
2.学生分组完成角色、乐器的连线题。
五、评:
a.组内成员互评。
b.小组互评。
c.教师评价。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非常高兴与同学们一起欣赏了精彩有趣的交响童话《彼得与狼》,让我们知道团结就是力量,团结一致能打败一切!我们共同在音乐中认识了故事的角色、还了解了演奏这些角色的各种交响乐器。
(3)彼得的爷爷是个老猎手,他有点唠唠叨叨(播放爷爷的主题音乐)
(4)彼得和爷爷住的森林里,有一只凶猛的灰狼!(播放狼的主题音乐)
(5)森林远处传来猎人的枪声,原来猎人来了。(播放猎人的枪声,猎人行进音乐)
(6)看看谁最快记住了这些角色的主题音乐?(教师播放某主题,请学生说出角色)
探二:
第二关:聆听主题音乐,记住演奏乐器
1.师:《彼得与狼》是一个交响童话,它是用音乐来讲故事的童话。老师今天要在我们1403班招聘优秀的演员,一起参加交响童话的音乐活动。
2.幻灯片:招聘启示(明确招聘演员的要求)
3.招聘大闯关
探一:
第一关:听音乐记住童话故事的角色
五年级下册音乐《彼得与狼》教案

彼得与狼教学类型:欣赏课教学目的:1、复习木管乐器的知识,了解各种乐器的音色及其塑造的各种音乐形象。
2、巩固和运用医学过的乐器知识,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并发展他们对音乐的听觉及想象力。
3、使学生懂得只要我们团结起来,勇敢机制的斗争,就能战胜凶恶的敌人。
教学难点与重点:听辨各种乐器的音色及所表现的音乐形象。
教学方法:1、直观法。
2、听、讲、演、想相结合。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安顿学生情绪。
师:同学们,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音乐教室。
二、复习旧知(木管乐器):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西洋乐器中的木管乐器,请同学们想一想,木管乐器中都包括那些乐器?(长笛、短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教师用大屏出示木管乐器的图片。
师:他们都有哪些共同点?(管状按键的吹奏乐器,长笛、短笛为金属制,单簧管、双簧管、大管为木制)师:在音色上都有哪些特点?(长笛音色甜美,高音轻快活泼,人们把它比作乐队中的女高音;短笛、双簧管音色柔和、清悠最适合表现田园风光的旋律;单簧管音色光辉华丽,表现力极为丰满,善于演奏流畅、快速的乐曲;大管是低音乐器,适合表现诙谐、滑稽,塑造丑角形象。
)三、教师小结:同学们说得很准确,不同的乐器有不同的表现力。
在管弦乐队中不同的乐器演奏不同的音乐主题来代表不同的人物,也是根据它们的属性来表现的。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用乐器表现性格特征的故事------《彼得与狼》。
文学上把植物、动物拟人化手法的故事叫什么形式?(童话)音乐上把用乐器表现人物的故事叫交响童话。
教师板书:交响童话最新精品文档彼得与狼普罗柯菲耶夫交响童话:就是通过管弦乐器演奏音乐来叙述的童话故事。
《彼得与狼》是一部小型管弦乐队演奏的作品,它的作者是前苏联杰出的钢琴家、作曲家普罗柯菲耶夫。
普罗柯菲耶夫对儿童有特殊的感情,在他的作品中,有不少是专为儿童写的,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童话剧《对三个橙子的爱情》、舞剧音乐《灰姑娘》、歌曲《丑小鸭》都是享誉世界乐坛的。
小学音乐交响童话《彼得与狼》教案

小学音乐交响童话《彼得与狼》教案《小学音乐交响童话《彼得与狼》教案》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作业内容《彼得与狼》是一首音乐形象鲜明、曲调优美的优秀交响童话,通过本课教学,使同学们了解并掌握什么是交响童话,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引得辅导教学,引导学感受到作品中的音乐形象是如何通过不同的音乐元素来一步步表现出来的,从而感受到音乐艺术的表现魅力;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和故事情节的理解,使学生认识到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敌人,只要团结起来,机智勇敢的去战斗,正义一定战胜邪恶这一真理。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体会音乐表现手段在塑造艺术形象中的作用;2.通过本课教学,使同学们了解交响童话的相关知识;3.通过作品的欣赏,使学生认识通过不同的音乐元素表现的艺术形象,并简要分析其性格特征;4.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敌人,只要团结起来,机智勇敢的去战斗,正义一定战胜邪恶。
欣赏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教学中要以听赏为主。
教师的讲解、提示,力求简明、准确、生动、富于启发性。
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联想、想象让学生体会音乐表现手段在塑造艺术形象中的作用。
学生们音乐知识不断积累,对乐曲各种音乐要素的分析能力不断增强,本节课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及已有的音乐水准,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一、引导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想象力和观察分析力,让学生联想日常生活情景,结合音乐特定主题乐句及多媒体的引导,充分感受到天真活泼、机智勇敢的彼得;灵活欢快的小鸟;笨拙的小鸭;淘气的猫;唠叨的爷爷等生动的艺术形象。
充分体现出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二、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不同音乐形象的正确把握与解,通过对自己所喜爱的人物形象的选择,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小学音乐交响童话《彼得与狼》教案这篇文章共2164字。
彼得与狼音乐教案

彼得与狼音乐教案彼得与狼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乐团的组成和乐器的声音特点;2. 能够辨认出不同乐器的声音;3. 了解彼得与狼这个音乐作品的背景故事;4. 通过音乐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5. 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准备:1. 彼得与狼音乐欣赏音频;2. 彼得与狼乐团乐器音频;3. 彼得与狼音乐故事相关图片;4. 乐团乐器模型或图片;5. 彼得与狼角色扮演材料。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1. 向学生展示彼得与狼的封面图片,并提问:“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你们读过这本书吗?”2.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彼得与狼的了解。
步骤二:音乐欣赏1. 向学生播放彼得与狼的主题曲,鼓励学生全神贯注,仔细聆听。
播放完毕后,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感受。
2. 向学生介绍彼得与狼的故事背景,并与音乐进行关联,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含义。
步骤三:了解乐团乐器1. 向学生展示乐团乐器的图片或模型,并让学生猜测每个乐器的名称。
2. 播放乐团乐器的音频,让学生辨认出不同乐器的声音,引导学生谈谈每个乐器的声音特点。
步骤四:角色扮演1. 分发彼得与狼的角色扮演材料,让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
2. 学生们根据故事情节,选择合适的音乐进行配乐演奏,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步骤五:合作创作1. 鼓励学生分组,根据彼得与狼的故事情节,自己编写配乐,并尝试演奏。
2. 学生们可以选择不同乐器进行演奏,也可以使用身边的物品来代替乐器,让学生在乐器的声音中体验到合作与创造的乐趣。
步骤六:总结反思1. 结合学生的演奏和创作,分享每个小组的成果,并让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
2. 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收获,并谈谈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四、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多听音乐,培养音乐欣赏的兴趣;2. 组织学生进行乐器表演,展示自己的才艺;3. 邀请专业音乐人士来学校进行音乐讲座或演出,拓宽学生对音乐的视野。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9课《彼得与狼》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9课《彼得与狼》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彼得与狼》是一首经典的音乐作品,选自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9课。
这首作品以交响乐的形式,描绘了彼得与狼之间的故事,富有戏剧性和生动性。
通过学习这首作品,学生可以了解交响乐的特点,欣赏古典音乐的魅力,同时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作品有一定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但他们对交响乐的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对《彼得与狼》这首作品的背景和内涵可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交响乐的特点,感受音乐作品的表现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交响乐的特点,欣赏古典音乐的魅力。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3.通过学习《彼得与狼》,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作品的表现力,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了解交响乐的特点和构成。
2.引导学生感受《彼得与狼》这首作品的艺术魅力和表现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交响乐的特点和构成,介绍《彼得与狼》的背景和故事情节。
2.示范法:播放《彼得与狼》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欣赏和感受。
3.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4.实践法:让学生尝试分析音乐作品,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教材内容、图片、音乐等元素的课件。
2.教学视频:准备《彼得与狼》的音乐作品视频,以便学生欣赏和分析。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图片、卡片等道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简短的语言,介绍《彼得与狼》的背景和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播放《彼得与狼》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初步欣赏和感受。
在播放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地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关注交响乐的特点和构成。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挑选一首交响乐作品,尝试分析作品的特点和表现力。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9课《彼得与狼主题3》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9课《彼得与狼主题3》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彼得与狼主题3》选自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9课。
本节课以一部著名的交响童话作品《彼得与狼》为主题,通过学习主题3,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理解音乐与故事情节的紧密联系。
教材内容丰富,富有教育意义,适合五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作品有一定的欣赏能力。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交响乐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对交响乐有更全面的了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彼得与狼》这部作品及主题3的特点。
2.培养学生对交响乐的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通过学习主题3,培养学生对音乐与故事情节关系的理解。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主题3的旋律特点。
2.理解音乐与故事情节的紧密联系。
3.培养学生对交响乐的欣赏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作品背景、主题3的特点及音乐与故事情节的关系。
2.示范法:教师演奏或播放主题3,让学生感受音乐魅力。
3.互动教学法:分组讨论、合作演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视听结合法:播放《彼得与狼》片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音乐与故事的关系。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作品介绍、主题3旋律演示等。
2.音响设备:播放《彼得与狼》片段。
3.乐器:钢琴、小提琴等。
4.分组活动准备:乐器、乐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彼得与狼》这部作品及主题3的特点,激发学生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演奏或播放主题3,让学生感受音乐魅力。
同时,展示主题3的乐谱,让学生对旋律有直观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音乐与故事情节的关系,分享自己的感受。
合作演奏:每组选取一名代表演奏主题3,其他组员伴唱或演奏其他乐器,感受音乐合作的乐趣。
4.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主题3的旋律,让学生自主演奏或演唱,巩固所学内容。
最新音乐五年级下册交响童话《彼得与狼》教学设计

最新音乐五年级下册交响童话《彼得与狼》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能听辩出交响乐中每个角色的音乐主题及说出相应的乐器名称。
2.情感目标:能说出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的故事梗概,与同学交流自己的听后感;在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逐步懂得“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就能战胜一切困难”的道理。
3.技能目标:能与同学愉快合作,边听音乐边尽情的表演。
二、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效地听赏音乐交响童话《彼得与狼》三、教学难点了解各种乐器的音色及不同的表现手法所展现的不同角色形象和故事情景。
四、教学过程(一)听音色分角色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班接到学校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表演一个交响童话剧《彼得与狼》。
这堂课由我担任总指挥,而参加策划、演出的小导演及演员均由招聘考试产生,希望同学们积极表现。
那么,到底要招聘哪些演员?1.招聘筹备(1)招聘人员——介绍角色同学们:要想当选可不容易,对导演和演员都分别有要求的,向同学出示招聘启示(二)(1)认识过程第一关猜——猜——猜A、听七段表现故事角色的音乐主题,猜一猜他们所表现的角色形象分别是谁,并按播放的顺序将角色名称写在答题卡上。
B、仔细看书上的乐器图片及听乐器的音响,并在书上用线将它与相应的角色连起来。
(公布答案后,做对了的同学,电脑里掌声鼓励)(2)复习过程第二关辨——辨——辨听辨所播放的各角色主题音乐,迅速选择音乐故事中小鸟、小鸭、小猫、老爷爷、狼、彼得、猎人分别是由哪种乐器(小提琴、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圆号、定音鼓、小提琴)演奏的。
(选导演)(3)再熟悉过程第三关演——演——演根据播放的人物音乐主题及旋律的特点,通过动作(一个动作或多个动作)、表情等将人物性格、特征大胆地表现出来。
(选演员)(二)讲故事同学们:我们已对故事中的角色形象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小鸟、小鸭、小猫、老爷爷、狼、彼得、猎人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作曲家又是怎样用丰富的音乐语言来描述这个故事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2023年《彼得与狼》音乐教案3篇

2023年《彼得与狼》音乐教案3篇《彼得与狼》音乐教案1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几种乐器的音色特点能感受不同乐器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
2、感受音乐旋律的改变和音乐中表达的情感。
活动打算:背景图片、人物图片、音乐CD活动过程:一、简洁介绍故事背景1、我们已经看过很多宏大的作曲家的作品了,今日我们要介绍的.是宏大的俄罗斯音乐家普罗科菲耶夫的交响童话。
听这个名字,知道是什么意思吗?这是普罗科菲耶夫特地为儿童创建的讲故事的交响乐,他用音乐给我们讲解并描述了一个很生动的故事。
二、交响童话:彼得与狼1、故事的主子公彼得是一个小学生,他住在漂亮的大森林里,听,他出来了。
(放音乐——关画面)感觉彼得是个什么样的孩子?音乐感觉光明开朗,彼得是个活泼机智的孩子。
放有画面的彼得音乐(ppt1)听得出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吗?小提琴(图片)音色优雅迷人,表现力非常丰富,既能演奏抒情的旋律,也能演奏光明的充溢技巧性的华彩乐段。
(观赏电子琴音色)2、我们再来听一段音乐,听听音乐中彼得出来玩了吗?(关屏,放ppt1和2的音乐)请幼儿发言除了彼得跟谁在玩呢?(单独听ppt2关屏)小鸟——原来是小鸟啊!(放ppt2)小鸟的音色——长笛(观赏电子琴音色)2、彼得与小鸟一起在森林里玩得快乐,突然森林里来了一只大灰狼。
1)大灰狼出现——停住,没有音乐,现在可以告知你们这个交响童话的名字就叫作《彼得与狼》。
彼得与小鸟遇到狼,他们会胆怯吗?怎么办呢?假如退缩的话,结果只有一个,就是被大灰狼吃掉。
只有想方法,才能应付大灰狼,彼得是一个聪慧英勇的孩子,我们来看看他和小鸟是怎么应付大灰狼的。
(放录像——无音乐)2)刚才彼得与小鸟合力套住了狼,你们觉得缺了点什么吗?音乐,你们觉得大灰狼应当用什么乐器?(幼儿泛讲)普罗科菲耶夫用了一个很适合大灰狼的乐器——圆号(图片)来表现凶狠的大灰狼。
(放录像——有音乐)加了这个音乐感觉怎么样?更加生动,狼的出现更加恐怖。
彼得与狼教学设计音乐课

彼得与狼教学设计音乐课导语:音乐是一门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在儿童教育中,通过音乐的学习和创作,可以帮助孩子们提高音乐素养、培养审美情趣,增强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
本文将以经典音乐作品《彼得与狼》为教学内容,设计一堂富有趣味和互动性的音乐课,旨在激发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和创造力。
一、教学目标本节音乐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如下:1.了解《彼得与狼》音乐作品的背景和故事情节;2.学习分辨不同乐器的音色和特点;3.感受音乐的表达方式,培养音乐表演和欣赏能力;4.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音乐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故事。
二、教学内容和流程1.引入(10分钟)师生互动,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例如:你们听过哪些音乐?你们喜欢哪种音乐?为什么?然后引入本堂课的音乐作品《彼得与狼》,介绍它的背景和故事情节。
2.欣赏音乐作品(15分钟)放映《彼得与狼》的音乐作品,全班师生一起欣赏。
通过观察音乐作品的不同部分,指导学生感受乐曲中不同乐器的声音和特点。
例如:鉴赏爷爷的主题音乐是用哪种乐器演奏的?识别小鸟、猫、鸭子等不同角色的音乐特色。
3.分组活动:乐器对应(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种乐器的图片或名字,让学生根据音乐作品中不同角色的音乐特色,分析这些乐器的音色和特点,并与实际的乐器进行对应。
例如:小鸟的声音婉转清脆,对应的乐器是哪种?由学生小组展示并解释。
4.音乐角色扮演(2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音乐角色进行扮演,可以包括彼得、狼、猫、小鸟等。
学生需要根据角色的音乐特点和个性,用身体语言和面部表情,配合音乐进行表演。
可以播放音乐的不同片段,让学生在不同的音乐氛围下表演。
5.音乐创作(25分钟)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以自己喜欢的乐器、角色或情节为灵感,进行音乐创作。
可以使用简易乐器或身体打击物体,学生可以结合自己喜欢的音乐元素创作属于自己的小乐曲。
鼓励学生分享并表演自己的作品。
6.总结与反思(5分钟)回顾本堂课学习的内容和过程,每个小组表演自己的音乐创作。
《彼得与狼》教学设计

《彼得与狼》教学设计教学难点:篇一能听辩出演奏各角色的乐器。
听出不同的乐器所塑造的不同人物和故事情节。
教学目标:篇二1、了解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的故事内容。
2、能听辩交响童话中每个角色的音乐主题及说出相应的乐器名称。
3、通过音乐听赏活动感受交响童话的魅力。
《彼得与狼》教学教案篇三教学目标:1、通过听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让学生分辨小提琴、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圆号、定音鼓等乐器的音色,能说出乐器所塑造的音乐形象。
2、在活动过程中,指导学生熟悉交响童话中人物的音乐主题,说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并能哼唱彼得的主题。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和想象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理解的能力。
3、在音乐赏析过程中,培养学生对音乐童话的欣赏兴趣,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增强学习信心。
教学重难点:1、听辩各种乐器的音色,说出乐器名称以及各个乐器音色所刻画出来的人物。
2、说出各个角色的性格特征,并且哼唱彼得的音乐主题。
教学过程一、认识故事人物、演奏乐器师: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有趣的音乐小故事,这是现代著名的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它发挥了各种管弦乐器的特征,以自然音响的模拟和性格化音调的刻画,来描绘童话故事情节和角色的动态。
故事生动活泼,富有很深的教育意义。
师:故事中有一个小男孩,他的名字叫彼得,还有一只狼,这个故事叫?对了,就是《彼得与狼》。
在这个故事中除了彼得和狼还有谁呢?你们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出示主人公的图片)。
这几个主人公都有他们各自的音乐,你想完全明白这个故事,就一定要先知道这些音乐。
而且,在这个故事里有许多乐器参加,我们一起来看看,你认识他们吗?(课件出示:小鸟、小鸭子、猫、狼。
在动物下方出现乐器图片:长笛、双簧管、单簧管、三支圆号。
)--说说1 这些乐器的名称?二、欣赏音乐、探究新知1﹑师:作曲家为每个故事中出现的人物和动物创作了不同的音乐,我一下子分不清,到底哪种乐器是演奏哪个主人公的呢?请大家听了整个音乐故事了,帮我选出来好吗?!(连一连)彼得小提琴(弦乐)小鸟长笛鸭子双簧管猫单簧管老爷爷大管狼圆号猎人木管组猎人的枪声定音鼓 2﹑请同学们说出各种乐器的音色特征以及人物的性格特点。
交响童话《彼得与狼》教案设计

交响童话《彼得与狼》教案设计一、引言交响童话《彼得与狼》是俄罗斯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创作的一部儿童音乐故事。
这部作品不仅旋律动人,还通过乐器的演奏来描绘不同角色,引发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
本文将设计一份教案,旨在帮助教师有效利用《彼得与狼》这一故事进行音乐教学。
二、教学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学生将能够:1. 了解《彼得与狼》故事的背景和结构;2. 熟悉乐器的声音和特点;3. 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概念;4. 能够通过听音辨识乐器,并演奏乐器对应的角色;5. 运用创意构思自己的音乐作品。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活动通过展示《彼得与狼》的海报或播放一小段音乐片段,引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2. 故事理解通过教师讲解或播放叙述版《彼得与狼》故事录音,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不同角色的特点。
3. 乐器认识介绍《彼得与狼》中各个角色所使用的乐器,如小提琴代表彼得,长笛代表鸟等。
通过播放乐器独奏片段,让学生听出不同乐器的声音和特点。
4. 角色与乐器对应在播放《彼得与狼》音乐时,要求学生辨识出不同乐器所代表的角色。
然后,安排小组活动,让学生分角色演奏对应的乐器声音,展示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
5. 音乐知识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音乐知识的学习,如音符的种类和音符的时值等。
通过互动游戏和练习,巩固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
6. 创作音乐作品鼓励学生用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想象力,创作属于自己的音乐作品。
可以分小组进行创作,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场景或角色进行表演并伴奏。
教师可提供一些音色合成器、打击乐器等帮助学生实现创作。
7. 展示和评价学生将自己的音乐作品进行展示,其他学生可以进行评价和提问。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表达,并给予肯定和建议。
四、教学评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对乐器的辨识和演奏准确度以及最终创作的质量来进行评估。
同时,可以设计一些小测验检验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拓展活动1. 邀请一些专业音乐人来学校进行讲座和演奏,让学生亲身体验交响乐的魅力。
小学音乐教案:彼得与狼

小学音乐教案:彼得与狼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彼得与狼》这首乐曲,让学生了解交响童话的概念,感受音乐与故事的结合。
2. 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理解乐曲中各种乐器所代表的角色,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1. 了解《彼得与狼》的创作背景及音乐特点。
2. 分析乐曲中各种乐器的表现手法,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与故事的融合。
三、教学难点:1. 理解乐曲中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及其在故事中的象征意义。
2. 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彼得与狼》音频、图片、乐谱等。
2. 教学乐器:钢琴、小提琴、长笛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彼得与狼》主题曲,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美感。
2. 简介《彼得与狼》:教师讲述《彼得与狼》的故事梗概,引导学生了解乐曲的背景。
3. 分析乐曲结构:教师引导学生聆听乐曲,分析其结构,了解各个乐章的主题。
4. 乐器介绍:教师分别演奏钢琴、小提琴、长笛等乐器,让学生感受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
5. 音乐与故事结合:教师讲解乐曲中各种乐器所代表的角色,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与故事的融合。
6. 欣赏完整乐曲:教师播放《彼得与狼》完整版,学生跟随音乐想象故事情节。
7.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乐曲中各种乐器的象征意义。
8.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聆听《彼得与狼》完整版,尝试分析乐曲中的音乐手法。
9. 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表现等方式,评价学生在本次课程中的学习效果。
10.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音乐作品分享,让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古典音乐,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六、教学延伸:1. 让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交响童话,选择喜欢的乐器表现故事中的角色。
2. 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活动,观看其他经典的交响乐表演。
七、课程总结:1.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乐曲《彼得与狼》的音乐特点及意义。
《彼得与狼》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

《彼得与狼》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彼得与狼》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听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的片段,初步辨别出主人公彼得和动物朋友的有趣的音乐形象和不同的乐器的音色。
2、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鼓励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游戏、创编、表演。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师生共同学习,生生合作学习。
以多种方式来辨别各种角色所用的不同音色。
了解各种乐器的名称。
教学难点:能够初步辨别管弦乐的不同音色教学过程一、唱游课导入:今天老师要带领你们去进行一次快乐的音乐之旅。
1、好,让我们走进音乐《快乐击掌》,全体学生随音乐边跳边进场。
音乐中同伴间互相交流。
2、《镜子中的我》会让女孩子更加美丽、挺拔。
在音乐中来做芭蕾手位。
(主要是女孩子形体训练。
男孩子允许不跳)3、我们来乘上小火车。
(练声)5---6---7---1---。
呜-----美丽的牧场到了,你们听:好可爱的小动物。
(练声)小黄狗、小花鹿、小青蛙等的叫声。
1=D上升到1=F《小奶牛》要来表演节目了,我们可以为它(唱歌)(打节奏)小奶牛说:谢谢大家。
我们是好朋友。
二、欣赏:牧场好大啊。
牧场边的大森林里住着少先队员彼得和他的动物朋友,当然还有狼呐。
现在让我们去听一听、看一看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的片段。
在美妙的音乐旋律中来认识童话里的人物和动物以及观赏大自然的美景。
老师演示中音乐童话故事。
学生欣赏一遍。
2、好看吗?这个交响童话叫什么?里面的主人公是谁?主人公彼得是怎样的形象?请小朋友表演主人公彼得的形象。
要表现出勇敢、机智的少先队员的形象。
3、在音乐里分别出示小动物的片段。
学生创编动作。
4、作曲家在交响童话中,将不同的乐器表现不同的人物、动物。
5、老师提问:你们知道彼得的`形象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6、老师出示音乐游戏。
介绍并讲解:上面有哪些乐器?下面是谁?谁能玩这个游戏。
请两个小朋友上台来做游戏“点击”乐器,然后说出小提琴代表少先队员彼得。
长笛代表小鸟。
从音色中辨别人物和动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五年级下册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能听辩出交响乐中每个角色的音乐主题及说出相应的乐器名称。
2.情感目标:能说出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的故事梗概,与同学交流自己的听后感;在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逐步懂得“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就能战胜一切困难”的道理。
3.技能目标:能与同学愉快合作,边听音乐边尽情的表演。
二、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有效地听赏音乐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三、教学难点
了解各种乐器的音色及不同的表现手法所展现的不同角色形象和故事情景。
四、教学过程
(一)听音色分角色
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班接到学校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表演一个交响童话剧《彼得与狼》。
这堂课由我担任总指挥,而参加策划、演出的小导演及演员均由招聘考试产生,希望同学们积极表现。
那么,到底要招聘哪些演员?
1.招聘筹备
(1)招聘人员——介绍角色
同学们:要想当选可不容易,对导演和演员都分别有要求的,向同学出示招聘启示(二)
(1)认识过程
第一关猜——猜——猜
A、听七段表现故事角色的音乐主题,猜一猜他们所表现的角色形象分别是谁,并按播放的顺序将角色名称写在答题卡上。
B、仔细看书上的乐器图片及听乐器的音响,并在书上用线将它与相应的角色连起来。
(公布答案后,做对了的同学,电脑里掌声鼓励)
(2)复习过程
第二关辨——辨——辨
听辨所播放的各角色主题音乐,迅速选择音乐故事中小鸟、小鸭、小猫、老爷爷、狼、彼得、猎人分别是由哪种乐器(小提琴、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圆号、定音鼓、小提琴)演奏的。
(选导演)
(3)再熟悉过程
第三关演——演——演
根据播放的人物音乐主题及旋律的特点,通过动作(一个动作或多个动作)、表情等将人物性格、特征大胆地表现出来。
(选演员)
(二)讲故事
同学们:我们已对故事中的角色形象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小鸟、小鸭、小猫、老爷爷、狼、彼得、猎人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作曲家又是怎样用丰富的音乐语言来描述这个故事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1.全体同学看故事梗概动画。
2.分段熟悉:
(1)在草地上
提问:彼得的心情如何?他与小鸟、小鸭、小猫、老爷爷之间发生什么事呢?
(2)大灰狼来了
提问:大灰狼出场的音乐给人一种什么感觉?小鸟、小鸭、小猫分别作出了什么举动?
(3)英勇斗敌
提问:如果你是彼得,你会采取什么方法营救小鸭呢?那彼得采用什么方法战胜了大灰狼
(三)做表演
同学们: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对《彼得与狼》这个交响童话故事有了更深的了解,我相信你们的表演一定会很棒!
1.导演带领围成圈分组讨论。
(导演领取扮演用的部分头饰)
2.宣布奖励措施。
这堂课我们将评出最佳导演奖、最佳演员奖、最佳表演小组奖,希望同学们做表演时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积极表现。
3.听音乐做表演。
(老师现场指导、调控)
由导演指挥,静听故事里的朗诵稍停后,相应的演员出场表演,其余的同学做群众演员,人人参与。
(四)课堂总结
1.根据刚才表演情况评出最佳导演、最佳演员、最佳表演小组。
2.总结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