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套加工工艺分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很大方便。由于零件设计人员往往在尺寸标注中较多的考虑装配等使 用特性要求。而不得不采取局部分散的标注方法,这样会给工序安排与 数控加工带来很多不便,事实上,由于数控加工精度及重复定位精度都 很高,不会因产生较大的累计误差而破坏使用特性,因而改变局部的分 散标注法为集中引注或坐标式尺寸、标注是完全可行的。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 年 12 月(下)
轴套加工工艺分析wenku.baidu.com
工业技术
董 君 杨晓东 (齐齐哈尔二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
摘 要:本文从零件图的工艺分析、分析零件图纸中的尺寸标注、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零件毛坯的选择、零件的安装几个方面 探讨了实际生产任务中的轴套加工工艺。 关 键 词:轴套;加工工艺;分析
图 2 所示即为尺寸标注法,这是基本采用数控设备制造并充分考虑 数控加工特点所采取的一种设计原则。
3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 该零件的视图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位置准确,表达清楚;几何元 素之间的关系准确;尺寸标注完整、清晰。 3.1 尺寸精度 轴是轴类零件的主要表面,它影响轴的回转精度及工作状态。轴颈 的直径精度根据其使用要求通常为 IT6~IT9,精密轴颈可达 IT5。套的外 径精度相对于内径精度来说邀相对高一些。 该零件总长度为 125mm,Φ20 的槽上偏差为 0,下偏差为 0.08 精度 要求非常高。Φ30 外圆的上偏差为 0,下偏差为-0.02。最左端外圆直径为 30。上偏差为-0.07,下偏差为-0.02。套的总长度为 40mm。套的小径为 30,上偏差为 0.09 下偏差为 0。套与轴的配合处的公差为正负 0.06。 3.2 表面粗糙度的要求 根据零件的表面工作部位的不同,可有不同的表面粗糙度。例如, 普通机床主轴支承轴颈的表面粗糙度为 Ra1.6~6.3μm。随着机器运转速 度的增大和精密度的提高,轴类零件表面粗糙度值要求也将越来越小。 该零件表面粗糙度除了配合处的公差为 1.6μm,另外均为 3.2μm。 3.3 位置精度的要求 位置精度主要是指装配传动件的配合轴颈相对于装配轴承的支承 轴颈的同轴度,通常是用配合轴颈对支承轴颈的径向同轴度来表示。根 据使用要求,规定高精度为 0.001~0.005mm,而一般精度的轴为 0.01~ 0.03mm。 如图 2 所示,Φ30mm 的同轴度公差为 0.05mm,Φ30mm 的内径与 套的断面的垂直度为 0.02mm。 4 零件毛坯的选择 毛坯材料为 45#,强度、硬度、塑性等力学性能好,切学性能、没有经 过热处理、等加工工艺性能好,便于加工,能够满足使用性能。轴毛坯下 料长为 Φ50mm×128mm。套毛坯下料长为 Φ50mm×44mm。 5 零件的安装 根据零件的尺寸、精度要求和生产条件选择最常用的车床通用的 三爪自定心卡盘。三爪自定心卡盘可以自定心,夹持范围大,适用于截 面为圆形、三角形、六边形的轴类和盘类上小型零件。
1 零件图的工艺分析
图1 技术要求: (1)不允许使用纱布和锉刀修饰表面。 (2)未注明倒角 1×45°。 (3)涂色检查互配部分接触面积不得小于 60%。
图2 技术要求: (1)不允许使用纱布和锉刀修饰表面。 (2)未注明倒角 1×45°。 (3)涂色检查互配部分接触面积不得小于 60%。 轴套是各种机器中最常见的零件之一。数控车床加工的轴类零件 一般由圆柱面、圆锥面、圆弧面、台阶、端面、内孔、螺纹和沟槽构成,材料 为 45#。如图 2 所示的轴套配合件适合采用数控车床加工。通常轴类零 件上的圆柱面用于支撑传动零件(如带轮、齿轮等)和传递扭矩,圆锥面 有传递扭矩、高精度定心和装卸方面等特点,端面和台阶用来确定装在 轴上的零件的轴向位置,螺纹常用于轴或轴上零件的锁紧,沟槽的作用 是使磨削外圆或车螺纹时退刀方便,还可以对轴上的传动零件进行轴 向定位。加工如图 2 所示轴套配合件为该零件未进行热处理前的零件 工序图。 该零件属于轴套配合件。其主要技术要求为:不许用纱布锉刀修整 表面。左端 Φ30 的外圆对 Φ20 的槽的同轴度公差为 0.01mm,轴套内径 与外 径的 同 轴度 为 0.05mm,Φ30 的外 径 与 Φ48 外 径 的垂 直 度 为 0.02mm。 2 分析零件图纸中的尺寸标注 对数控加工来说,最倾向与以同一基准引注尺寸或直接给坐标尺 寸,这就是坐标标注法。这种标注法,即便于编程,也便于尺寸之间的相 互协调,保证设计、定位、检测基准与编程原点设置的一致性方面带来
参考文献 [1]吴宗泽.金属机械加工工艺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2]郭宗连,秦宝荣.机械制造工艺学[M].浙江: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 2008.
- 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