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检测工作程序
公共场所现场检测采样作业指导书

公共场所现场检测采样作业指导书1 目的规范公共场所现场检测采样的方法,保证现场仪器检测和微生物采样工作顺利进行。
2 合用范围合用于公卫科公共场所现场仪器检测和微生物采样。
3 引用标准《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T18204.1~18204.30-2000《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技术规范》GB/T17220-19984 职责4.1 现场检测人员按规范进行仪器检测和微生物采样,做好检测及采样记录,并按时送检。
4.2 复核人员对检测结果进行复查审核、签名。
4.3 现场检测负责人将资料归档。
5 工作程序5.1 检测前的准备工作5.1.1 采样前应根据公共场所的经营范围和规模,制定检测方案。
检测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单位名称、联系电话、地址、检测项目、空气质量检测点数目、公共用具样本量、样品采集方法、现场采样操作的质量控制、样品保存和运送等。
5.1.2 检测采样前应对现场检测人员进行培训,熟悉仪器性能及合用范围,能正确使用检测仪器。
5.1.3 在工作开展前,应对检测仪器状态进行检查,确认正常后方可使用。
出发前检查所带的仪器电源和性能是否正常,采样工具是否齐全。
5.2 现场检测5.2.1 现场检测至少2人,并持有效采(抽)样员证,由被检单位人员陪同进行检测。
5.2.2 检测点的选择5.2.2.1 空气质量(包括物理因素)的检测点(以下简称检测点)应选择公共场所人群时常活动,且停留时间较长的地点,且不能影响人群的正常活动。
5.2.2.2 检测点应考虑现场的平面布局和立体布局。
通常情况下应按平面布局检测出三个数据,取其平均值。
5.2.2.3 检测点应避开人流通风道和通风口,并距离墙壁0.5-1m远,高度0.8-1.2m。
5.2.2.4 确定检测点时可用交叉布点,斜线布点或者梅花腔布点的方法。
5.2.3 检测点数目进行空气质量检测时,应按照公共场所不同性质、规模大小、人群时常停留场所分别设置数量不等的检测点。
5.2.3.1 旅店业表1 旅店业客房采样客房间数≤100>100采样点数(个)客房数5~10% 客房数1~5% 采样高度(米)0.8~1.2 0.8~1.2检测项目物体表面项目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霉菌、酵母菌空气检测项目空气细菌总数、温度、湿度(三星级及以上需检测)、风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醛、可吸入颗粒物、照度、噪声(A)、新风量。
现场试验检测管理办法

现场试验检测管理方法第一章总那么第一条为加强经理部现场检测管理,标准现场检测工作,特制定本方法。
第二条本方法中现场检测包括:工程地质原位测试〔动力触探、静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等〕,路基压实质量检测〔Evd、Ev2、K30、孔隙率检测等〕,锚杆拉拔试验,贯入法一天强度检测,混凝土回弹、钻芯检测,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测试,孔底沉碴厚度检测,静载试验,桩基低应变检测、超声波检测,雷达检测,混凝土裂纹宽度,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等凡需持试验仪器到施工现场进展的检测;不包括第三方检测。
第三条本方法适用于经理部各总队、工程试验检测中心、工地试验室。
第二章各方职责第四条总队职责1.向试验检测中心现场检测组或工地试验室提出现场检测申请,填写委托单。
2.做好现场检测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3.配合试验检测中心现场检测组或工地试验室进展检测。
4.总队自行进展的检测并出具报告的工程有:贯入法1天强度检测、锚杆抗拔力、泥浆性能、压实系数或孔隙率、K30检测、混凝土拌合物性能、隧道防水板焊接质量气密性检测等。
5.总队应配备根本的现场检测仪器包括:贯入法强度检测仪、钻孔取芯机、泥浆测试仪、灌砂筒、环刀、压力泌水仪、含气量测定仪、水灰比测定仪、测温设备、隧道防水板焊接质量气密性检测设备等。
6. 对根本的现场检测填写现场检测记录,并出具报告。
试验报告编号以总队为单位进展编号,除技术负责人签字、加盖检测章及CMA章外,其他工作均由总队完成。
检测报告交两份到检测中心或工地试验室存档〔一份是签字齐全未盖章的;另一份是签字、盖章齐全的〕。
同时总队要负责此类试验报告在武广梦龙即时通的填报工作。
7.每周四上午及每月最后一个星期四上午向试验检测中心或工地试验室上报总队自行检测次数〔二、七总队向试验检测中心现场检测组上报〕,以便试验检测中心或工地试验室及时汇总并上报。
第五条试验检测中心现场检测组职责1.负责二、七总队的重型动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Evd、Ev2检测、混凝土回弹、钻芯检测,混凝土裂纹宽度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负责一至八总队的孔底沉碴厚度检测、静载试验、桩基低应变检测、超声波检测、雷达检测、静力触探;负责出具现场检测报告。
ISO17025:2017现场检测和校准工作程序

密级SECRECY:版次ISSUE:代替SUPERSEDE:符合ISO/IEC17025:2017的检测和校准实验室程序文件ISOIEC17025:2017 文件编号现场检测和校准工作程序(共 9 页)此处可填写实验室名称此处可填写实验室英文名称发文单位 DESIGN DEPARTMENT:编制 PREPARE:审校 CHECK:审定 EXAMINE:标审STANDARD:批准APPROVAL:现场检测和校准工作程序1 目的为了规范现场检测校准工作过程,保证现场检测工作各个环节正常、有序地进行,确保检测结果及时、准确、有效。
2 范围适用于本实验室开展的所有现场检测、校准工作的管理与过程控制。
3 引用文件CNAS-CL01-A025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校准领域的应用说明要求、标书和合同评审程序记录控制程序人员控制程序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检测、校准工作程序结果报告程序4 术语现场校准本文件中的现场校准是校准实验室的校准人员携带测量标准及必要的辅助设备到实验室固定场所之外的场所实施的校准。
在有些国家称为出差校准。
可开展现场校准的项目,通常具有以下特点:a) 测量标准可携带、运输,并可在较短时间内安装使用;b) 实验室的校准人员需要出差到客户现场实施校准;c) 实施现场校准的场所的环境和设施满足校准要求,并具备校准所需的工作条件。
现场校准一般应由客户提供满足校准条件的场所。
现场校准使用的测量标准,应在完成现场校准工作后返回实验室固定场所。
当实验室在客户所在地设立固定的工作场所,配置和使用测量标准,开展校准活动时,应按多地点实验室管理和申请认可。
5 要求5.1 职责5.1.1 综合管理部负责组织对实施现场检测、校准人员进行必要培训,对实施现场校准的人员的培训应包含确保现场校准可靠实施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如测量标准的包装、运输要求,现场校准工作条件的确认等。
以及组织、安排与管理现场检测任务,并负责识别、消除潜在利益冲突。
作业场所职业卫生检查程序

4.2 听取陈述和申辩
在公布检查结论前,应听取用人单位对当 前检查结论的陈述和申辩。检查组应当充 分听取用人单位的意见,对用人单位提出 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记录、复 核。用人单位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 成立的,检查组应当采纳。
4.3公布检查结果 在离开检查地点之前,检查人员应与用人单位召开
确定专家协助下进行检查是必要的,可以请其他部门的技术专 家协助进行检查。并要使内部和外部专家协调他们的活动,协 助检查人员进行检查。 检查人员的着装应满足用人单位的安全要求。如:生产场所禁 止穿高跟鞋,易燃易爆场所要求穿着防静电服等。
1.5装备准备 装备准备是集齐本次检查需要的技术和工作手段的活动。
确定重点检查内容:根据用人单位的职业 卫生常见问题、以往的检查记录和本次检 查的目的来确定检查的重点内容。
文书准备是根据本次检查需要,集齐将可 能需要填写的空白文书和已经填写完成的 文书的活动。主要包括:
——企业须知; ——现场检查记录; ——询问笔录; ——勘验笔录; ——抽样取证凭证; ——整改指令书; ——强制措施决定书; ——先行登记保存证据通知书; ——检查清单; ——用人单位以往的检查记录等。
3.3实施检查 3.3.1现场检查活动 人员构成 检查组构成人员包括: ——检查人员; ——用人单位代表; ——用人单位职工代表或工会代表。 当用人单位代表不在作业场所时,应该由
其指定的现场代表临时代替,并负责答复 检查人员关于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的询问。
3.3.2 检查活动实施 检查活动的实施包括如下过程: ——听取汇报,通过听取该现场负责人的口头解说来获得检查基本信
无异议情形应遵守以下签字确认要求: ——双方均需签字确认; ——应逐页签字确认; ——有涂改处应进行签字确认。 有异议情形应该遵守以下签字确认要求: ——当被检查人或被询问人对笔录内容有异议时,可在笔录上说明理由并由双方签字确认; ——如果被检查人或被询问人拒绝签名的,由2名以上检查人员在笔录上签名,注明被检查
检验检测过程控制程序

文件制修订记录1目的为使公司的检验检测工作有序进行,并处于受控状态,确保检验检测工作质量,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受理的所有类型的检验检测工作。
3职责公司受理检验检测业务、向各检测部门传递任务、发送检验检测报告、管理送检样品;检测部门确定责任检验检测员进行指定的检验检测工作、出具检验检测原始记录、编制检验检测报告并签字;检测部门负责人审核并签字、然后交授权签字人;授权签字人签发报告,交综合部盖章发送并存档。
4工作程序4.1业务受理4.1.1检验检测业务受理由综合部人员接待。
4.1.2接待人员需认真审核送检单位提交的送检资料。
接待中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应及时与公司有关人员联系,或向综合部负责人汇报。
4.1.3送检资料齐全时,接待人员应请送检单位代表认真填写申请(协议)书。
接待人必须对申请(协议)书的内容逐项进行审查,以保证后续工作不会有疑义出现。
同时,在申请(协议)书审查人和文件接收人栏中签字。
4.1.4接待人员应会同样品管理人员对样品进行验收,以保证能正常进行检验检测。
样品验收符合要求后,接待人员应开具《样品验收交接单》,一联交送检单位,一联随样品交公司样品管理人员,同时在申请样品接收人栏中签字。
当需由公司抽样时,按《抽样控制程序》执行。
4.1.5接待人员应根据检验检测收费管理制度开具《检验检测收费通知单》,按规定向送检单位收取相应的检验检测费用。
4.1.6凡未缴纳检验检测费用的申请,综合部不能将申请书输入计算机下达任务。
领取报告。
4.1.8符合要求的申请,综合部应由专人登记并及时输入计算机,填写《检验检测任务单》随同申请书交综合部主任。
4.1.9检验检测任务单由综合部主任签发。
4.1.10已办的申请书必须存放在安全的地方备查。
4.1.11检验检测任务单签发后,应及时送交相应公司接受。
4.2检验检测流程4.2.1公司负责人接受任务单后,应在相应栏中签字并署上接受日期。
对安排不妥的任务单及时和综合部协调。
职业卫生检测工作程序范本(2篇)

职业卫生检测工作程序范本一、准备工作1. 调查资料在进行职业卫生检测前,需要调查相关职业场所的情况,包括人员数量、工作内容、使用的化学物质以及已存在的危险因素等。
这有助于确定需要进行的检测项目和具体方法。
2. 制定检测计划根据调查结果,制定检测计划,明确需要检测的项目和具体的检测方法。
同时,确定检测的时间和地点,并制定相应的工作安排。
3. 准备检测设备和试剂根据检测计划,准备相应的检测设备和试剂,并确保其有效性和可靠性。
对设备进行校准和保养,确保其工作正常。
二、现场工作1. 到达现场按照预定的时间和地点,前往职业场所进行现场检测工作。
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了解工作流程和安全事项,并确保个人防护措施的使用。
2. 检测空气质量首先进行空气质量的检测,包括有害气体浓度、烟尘、粉尘等污染物的浓度测定。
根据职业场所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仪器和方法进行检测,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3. 检测物理因素根据职业场所的情况,进行物理因素的检测,包括噪声、振动、辐射等。
通过使用合适的仪器和方法,对这些物理因素进行测量和评估,并记录相应的数据。
4. 检测化学因素根据职业场所使用的化学物质,进行有害化学因素的检测。
使用适当的仪器和方法,对化学物质的浓度、毒性等进行测定,并记录相关数据。
5. 检测生物因素对可能存在的生物因素进行检测,包括微生物、有害动植物等。
采用合适的方法和培养基,对可能存在的生物进行采样和分析,并记录相应结果。
6. 收集样本和数据在现场工作中,根据检测计划,收集必要的样本和数据。
对于需要进一步分析和评估的样本,进行正确的保存和标记。
三、实验室工作1. 样本分析将收集到的样本带回实验室进行相关分析和检测。
根据实验室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方法和仪器,对样本进行分析,并记录相关数据。
2. 数据处理和评估根据分析结果,对数据进行处理和评估。
对于超过安全标准的样本,进行风险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3. 撰写报告根据分析结果和评估,撰写检测报告。
[全]工地试验室检测工作程序
![[全]工地试验室检测工作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0820dfcb52ea551811a68701.png)
工地试验室检测工作程序一、检测工作开始前的检查程序1、检测人员对样品进行检查,确认其外观质量及尺寸是否符合相应的规程要求,记录检查情况。
2、检测人员对环境条件进行检查(如温度、湿度、振动等),记录检查情况。
3、检测人员对测试仪器、设备的准确度是否满足标准要求,是否在计量检定周期内,配件是否齐全,安装是否平稳等进行检查,并记录校准及检查情况。
4、检测人员应对被测件的安装方式、安装位置、联接方式进行检查,并记录检查情况(必要时)。
二、检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1、检测工作应严格按检测规程或检测实施细则进行,检测人员必须在熟悉相关规范、标准的前提下,从事检测工作,做到持证上岗。
2、加每项检测工作的人员一般不得少于两人(数据设有自动记录者除外),应由检测人员读数,记录人员复读记录,以防止数据在传递过程中发生差错。
3、因外界干扰(如停电、停水等)而中断试验,应采取以下措施,以保证检测质量不受影响。
⑴对可用其它非用电仪器设备进行检测的项目应立即改用。
⑵对无法改用的应采用备用发电机使检验继续进行。
⑶若遇停水,养护室即改用备用水槽进行温、湿度控制。
⑷对因停电、停水而影响检验项目质量时,应重新进行该项目的检验。
以上情况均应详细记录备查。
4、因检测仪器、设备故障而中断试验者,可用相同等级满足测试工作要求的代用仪器重新进行检验,无代用仪器、设备者,必须将损坏的仪器、设备修复,重新检定或校验合格后,才能继续试验。
5、因检验工作失误或样品本身原因,造成检验样品损坏,无法得出完整检测数据者,所有检测数据作废,重新抽样试验,必须完成全部检测项目,检验报告以第二次检测数据为准,不允许用两次检测数据拼凑检测报告。
6、检测过程中,如发生检测设备故障、被测件毁坏、人身伤亡等事故时,应保护现场,同时向试验室主任报告,待妥善处理后再进行检验。
7、检测工作结束后,全部检测数据应进行复核,确认无误,才允许对被测件做检后处理。
8、对非破坏性检测样品,要标明“试毕”字样。
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及工作程序(三篇)

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及工作程序安全生产是企业运营过程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因此进行定期的安全生产检查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和工作程序。
一、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安全生产检查是通过检查现场、询问工作人员、查阅文件资料等方式,全面了解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
下面列举了一些常用的安全生产检查方法:1. 现场检查法:进入现场实地考察,观察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工作环境和设备状况,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2. 文件资料检查法:查阅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记录、事故报告等相关文件资料,了解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生产情况。
3. 询问法:与工作人员进行面谈,询问他们对于安全生产的了解和措施的执行情况,了解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
4. 数据分析法:通过分析事故统计数据、安全巡查记录等,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进行整改措施。
5. 检查清单法:制定安全生产检查清单,按照该清单逐项检查,确保每个方面都得到关注。
二、安全生产检查的工作程序安全生产检查是一个系统的工作,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
下面是常用的安全生产检查工作程序:1. 制定安全检查计划:根据企业特点和工作实际,制定安全生产检查计划,确定检查的频率、范围和目标。
2. 召开安全生产检查会议:在检查前召开会议,明确检查的目的、要求和时间节点,并指定负责人和检查小组成员。
3. 进行现场检查:检查小组按照计划进入现场实地检查,仔细观察、询问,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4. 整理检查结果:将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整理成报告,包括问题描述、原因分析和整改要求。
5. 跟踪整改情况:对于发现的问题,指定责任人进行整改,并跟踪整改情况,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6. 撰写检查报告:根据检查结果和整改情况,撰写检查报告,详细描述检查过程、结果和建议。
7. 召开安全生产会议:根据检查报告召开会议,向相关部门和人员介绍检查结果和建议,并制定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8. 监督检查执行情况:对于报告中的问题和建议,进行定期的监督检查,确保整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现场检测工作流程

现场检测工作流程现场检测是指在实际操作场所进行的检测工作,其结果直接影响着生产和工程质量。
现场检测工作流程是指在进行现场检测时所需遵循的一系列步骤和程序。
下面将详细介绍现场检测工作流程的具体内容。
1. 确定检测目的。
在进行现场检测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检测的目的。
检测的目的可能是为了验证产品的合格性,也可能是为了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不同的检测目的会影响后续的检测方法和流程,因此需要在开始检测之前进行明确的确定。
2. 制定检测方案。
根据检测的目的和要求,制定相应的检测方案。
检测方案应包括检测的具体内容、方法、设备和人员安排等。
在制定检测方案时,需要考虑到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准备检测设备和工具。
根据检测方案的要求,准备好相应的检测设备和工具。
检测设备可能包括测量仪器、试验设备、采样工具等。
在进行现场检测之前,需要对检测设备进行校准和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
4. 安排检测人员。
根据检测方案的要求,安排好相应的检测人员。
检测人员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操作检测设备和工具,确保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5. 进行现场检测。
按照制定的检测方案和安排的人员,进行现场检测工作。
在进行现场检测时,需要严格按照检测方案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需要注意安全问题,确保检测人员的人身安全。
6. 处理检测结果。
在完成现场检测之后,需要对检测结果进行处理和分析。
根据检测结果,对产品的合格性进行评定,或者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在处理检测结果时,需要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判断,确保得出正确的结论。
7. 生成检测报告。
根据检测结果,生成相应的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应包括检测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检测报告是现场检测工作的重要成果,对产品的合格性和工程质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8. 完善记录和归档。
在完成现场检测工作之后,需要对相关的记录进行完善和归档。
包括检测方案、检测结果、检测报告等内容。
现场监督检查工作程序规范

安建质监2006(06)号福安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治理商业贿赂行为及加强行风建设的几项规定(一)现场监督检查工作程序规范为执行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守则为提高监督工作水平,规范监督行为,提高工程质量,各在建单位质量行为和实体建筑质量符合要求,特制定本规定。
一、监督人员接到监理(建设)单位通知后应依据监督计划及承诺制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到达施工现场。
二、到达现场后,监督人员应重点抽查责任主体后质量行为和工程重点部位实体质量。
1、核实项目经理,施工员,总监及专业监理工程师是否在岗。
2、抽查关键部位隐蔽验收记录。
3、抽查检验批质量评定记录。
4、核查主要材料的进场记录及检测试验报告。
5、抽查关键部位的实体质量。
三、监督人员针应针对现场抽查情况,做好记录,并当场口头向施工、监督及责任方明,并于24小时内发出书面质量整改通知单,跟踪反馈。
四、监督检查中发现的严重违规的质量行为和影响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安全使用的质量缺陷、事故应及时报告站长。
五、严禁监督人员收受违约施工,监理方责任人的红包礼物及吃请。
(二)技术标准、规范档案管理制度为加强我站监督、检测工作的开展,确保监督、检测工作及时、准确、完整、客观,加强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的管理使用,制定本办法:一、派沈胜华专人管理本站技术标准规范文本档案。
二、对于涉及地基基础及结构安全使用内容的技术标准规范各项目监督员应人手一册,自行保管使用。
其他标准规范及图集的技术资料由保管人员集中保管,登记使用。
使用完毕后应及时返还保管人员,确保资料完整齐全。
三、资料保管人员应全面掌握我站技术标准规范等资料的目录、数量,及时根据实际需要补充完整所需技术资料。
保管人员应及时向站内使用人提供相关的技术标准资料。
如本站缺少资料时应马上上报站长,并负责收集购买。
四、未经站长批准,本站技术标准资料一律不出借或带离本站。
五、资料保管人员应对站内技术资料选册编号管理,以方保使用管理。
应及时做好资料的清洁、存放和防蛀工作。
工程现场检测工作程序

工程现场检测工作程序1目的为对现场样品进行检测,并保证现场检测的公正性,符合性,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工程现场检测工作。
3 职责3.1 检测项目负责人负责现场检测任务的组织。
3.2 检测人员负责现场检测工作。
3.3 质量监督员负责现场检测的监督。
4 工作流程4.1 接受检测委托任务4.1.1 委派工作4.1.2 综合管理办公室负责与委托方洽谈检测协议(合同),检测协议(合同)经公司法人代表(或授权人)签字批准后实施。
4.2 任务的组织4.2.1 根据工程现场检测项目的具体情况,技术负责人安排现场检测组人员并确定检测负责人。
4.2.2 检测负责人根据委托方的要求和目的,在对工程现场勘察、查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提出检测方案。
4.2.3 检测方案应根据承检项目的有关标准、规范、检测实施细则,并按照检测协议(合同)的有关内容和工程具体情况制定,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4.3 检测准备4.3.1 内部准备①有关检测文件,包括:协议(合同)或委托书以及客户提供的有关资料、现场记录表、作业指导书;②对携带的检测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的工作状态和检定状态进行检查;4.3.2 现场准备要求①须配备的电源、水源要求;②必要的道路平整要求;③环境设施应符合《环境条件控制和维护程序》和《试验环境安全措施程序》;④检测仪器设备应符合《量值溯源管理程序》。
4.4 现场检测4.4.1 检测的类别①现场只进行取样的检测;②现场得到检测数据,回来后对数据进行整理。
4.4.2 现场检测要求①现场围护要求: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对检测现场进行有效隔离,减少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对有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应作出明显警示。
②检测前应再一次检查设备和标准物质的性能和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同时应选择合适的场地,并检查温度、湿度、电源照明、环境噪声,并填写“现场记录表”。
检测工作结束后,必要时可对检测结果进行比对试验或采取数据修正措施。
当环境条件确实不能满足检测工作要求时,应当放弃检测并如实填写理由和有关情况,并及时向检测负责人汇报情况。
检测公司检验检测工作控制程序

检验检测工作控制程序1目的为加强对检验检测过程的控制、规范检验检测(包括现场检测)的工作秩序,监督检验检测的环境、样品、设备及人员的规范性,确保检验检测结果的科学、公正、准确性,保证所有检验检测工作的质量,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实验室开展的各类检验检测工作。
3 职责3.1市场业务部人员负责检验检测业务的接洽和协调;3.2实验室负责人负责检验检测工作的实施,检验检测人员负责样品的采集、处理和检验检测数据分析及结果报告,现场检验检测人员负责现场检验检测的实施和控制;3.3样品管理员负责样品的管理;3.4技术负责人负责检测方案和检测报告数据准确性的审核;3.5授权签字人负责检测方案和检测报告的批准;3.6质量管理部负责检测报告的发放,资料档案室管理员负责检测报告和原始记录的归档管理;3.7 检验检测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由技术负责人主持处理。
4 程序4.1检验检测业务受理4.1.1市场业务部人员负责一般检验检测业务受理,签订委托检验合同(协议),协议内容应包括:(1)委托检验产品的名称、规格型号、出厂等级,生产企业名称、生产日期、生产批号;(2)申请人名称、地址及联系方式;(3)委托仲裁检验的依据和检验项目;(4)批量产品仲裁检验的采样方式;(5)完成时间、检验费用;(6)违约责任及其他约定;(7)双方代表签章。
4.1.2委托检验对客户有要求的,其检验依据、检验方法、抽样方式、判定依据等均应按合同(协议)规定执行。
4.2 合同评审按《评审客户要求、标书、合同程序》进行。
4.3检验检测任务下达检验检测业务由实验室负责人分流并下达给各检验检测人员,检验检测人员根据检验检测协议或合同开展检验检测工作。
4.4样品的标识由样品管理员按《样品管理程序》进行样品标识。
4.5检验检测前的准备4.5.1各检验检测人员应在检验检测前选用合适的检验检测方法。
如需采用非标准方法时按《检验检测方法控制程序》组织方法确认并征得委托方同意后执行,检验检测结束后,所有非标方法的来源、方法确认记录及方法等资料应连同检验检测报告和检验检测原始记录一并存档。
现场检测仪表操作规程范本(2篇)

现场检测仪表操作规程范本1. 仪表检测前准备工作1.1 检查仪表是否正确连接电源,并确保电源供应稳定。
1.2 检查仪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如有损坏或故障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1.3 检查测量环境是否符合要求,确保无干扰因素。
2. 仪表检测操作步骤2.1 打开仪表电源开关,确保仪表处于待机状态。
2.2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模式和参数设置。
2.3 将待测样品或物体放置在适当位置,确保与仪表接触良好。
2.4 启动仪表测量程序,确保测量过程正常进行。
2.5 静待一段时间,确保测量结果稳定,并记录测量数值。
3. 仪表维护与保养3.1 每日检查仪表外观是否干净整洁,如有污垢应及时清洁。
3.2 定期对仪表进行校准,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3.3 注意避免仪表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低温或潮湿环境中。
3.4 定期检查仪表的电源线、控制线及信号线,确保连接稳固可靠。
3.5 注意定期更换仪表所需的耗材,如电池、滤芯等。
4. 仪表故障处理4.1 当发现仪表故障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通知相关维修人员。
4.2 在等待维修人员到达之前,应将故障仪表隔离,避免影响其他工作。
4.3 尽量详细记录仪表故障的现象、出现时间及相关操作过程,以便维修人员更好地诊断和处理故障。
4.4 在仪表故障得到修复后,应对仪表进行重新校准,并确保其正常工作。
5. 安全注意事项5.1 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误操作或违规使用仪表。
5.2 在进行测量时,应注意避免接触到高温表面或有辐射的物体。
5.3 使用电源线时,应注意线路的安全,避免过度拉扯或损坏。
5.4 避免将水或其他液体溅入仪表内部,以免损坏仪表电路。
5.5 注意仪表的防护等级和使用环境要求,避免在不适宜的环境中使用。
6. 总结本操作规程旨在确保仪表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若发现仪表故障,应及时通知相关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操作人员应遵循安全注意事项,确保自身安全和仪表的正常使用。
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实验室现场检测工作程序

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实验室现场检测工作程序1 目的对现场检测时的环境、样品、设备、人员等实施有效控制,保证现场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
2 范围适用于客户要求或必须到现场进行的抽样/检测工作。
3 职责3.1 各相关业务科(所)具体实施外部现场检测。
3.2 各相关业务科(所)质量监督员实施外部环境现场检测监督。
4 程序4.1 根据客户需要,各相关业务科室在审核满足工作环境的前提下,负责协调好具体安排,确定检测人员,并通知客户。
4.2 相关业务科室负责人同意后,携带“现场检测记录表”方可外出执行现场检测任务。
4.3 检测人员携带的仪器,必须配备专用的设备箱,运输中做好防震、防尘、防潮工作,对特殊的设备,应倍加小心。
4.4 现场检测的样品,检测人员直接与客户签订××PF01-07-01《检测协议书》。
4.5 现场采样需带回检测科室检测的样品,客户需到样品室签订××PF01-07-01《检测协议书》。
4.6 现场检测时,检测人员应根据计量规程或国家标准、技术规范,对检测时的现场工作环境进行检查,确定符合后,才能进行检测工作,并将环境条件记录在检测原始记录上。
4.7 在现场环境符合的情况下,检测人员还应对携带到现场的仪器状态进行检查;确认工作状态良好后,才能进行工作,检测工作结束后也应进行检查。
4.8 现场检测结束后,应按××PF01-24-01《现场检测记录表》的要求填写有关内容,并由委托客户有关人员签署意见,确定取报告方式。
4.9 无样品带回实验室的现场检测,由现场检测人员将资料交样品室,由样品室整理后出具报告;需带回实验室测试的样品,按××PF01-34《采(抽)样程序》进行。
4.10 样品室将××PF01-24-01《现场检测记录表》与检测人员出具的报告作为原始记录归档。
5 相关文件5.1 ××PF01-07《合同评审程序》5.2 ××PF01-17《设施和环境条件控制程序》5.3 ××PF01-30《仪器设备管理程序》5.4 ××PF01-34《采(抽)样程序》6 质量记录6.1 ××PF01-07-01《检测协议书》6.2 ××PF01-24-01《现场检测记录表》。
桩基检测外业现场检测工作程序

****************检测有限公司外业现场检测工作程序外业现场检测工作程序一、低应变检测1.低应变检测前,应检查仪器电量是否充足,仪器设备是否正常,提前通知建设方需要检测的每一根桩应凿除桩顶浮浆或松散、破损部位,并露出坚硬的混凝土表面,保证桩顶表面应平整干净且无积水。
2.低应变检测前,提前一天通知工程所在地区质量监督站、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具体负责人到现场,并准备好桩基平面图、基桩施工原始记录。
3.现场检测必须配备两名检测人员,采样前传感器用耦合剂与受检桩平整干净的表面连接,连接好一人敲锤、一人操作仪器进行采样。
4.检测完成后应把使用的检测仪器设备收好,完整带回公司。
二、静载检测(堆载)1.静载检测前,要求建设方保证场地的三通一平,确保静载检测使用设备顺利进场,告知建设方静载试验的具体桩号,并制作好桩帽、进行基坑开挖、准备静载检测使用的堆载用砂。
2.通知工程所在地区质量监督站、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具体负责人到现场,对整个检测过程进行监督。
3.试验现场周边设警示标志牌。
4.现场检测必须配备两名检测人员,静载试验前应安装好基准梁,把位移传感器安装在基准梁上,用高压油管把高压油泵和千斤顶接好,静载仪、高压油泵连接上电源调试正常后,规范要求进行检测。
5.检测完成后应把使用的检测仪器设备收好,完整带回公司。
三、静载检测(自平衡)1.静载检测前,要求建设方负责场地的三通一平,确保静载检测使用设备进场,通知建设方静载试验荷载箱焊接好、按要求放入基桩孔内(检测人员必须到现场指导焊接、安装)。
2.符合试验条件后,通知工程所在地区质量监督站、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具体负责人到现场,对整个检测过程进行监督。
3.现场检测必须配备两名检测人员,静载试验前应安装好基准梁,位移传感器,用高压油管把高压油泵和千斤顶接好,静载仪、高压油泵连接上电源,调试正常后按规范要求进行检测。
4.检测完成后应把使用的检测仪器设备收好,完整带回公司。
工程现场检测工作程序介绍

工程现场检测工作程序介绍
一、背景
工程现场检测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施工过
程中的各项工作进行检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以确保工
程质量符合要求。
二、检测对象
工程现场检测涉及的对象主要包括但不限于: - 土木工程:地基、支护结构、混凝土结构等 - 建筑工程:砌体、钢结构、防护设施等 - 电气工程:电气设备、输配电线路等 - 环保工程:废水处理设施、噪
声控制设施等
三、检测工作程序
1. 检测前准备
•安排专业的检测人员
•准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和工具
•确认检测任务和检测要求
2. 检测过程
•根据检测任务和要求,进行逐项检测
•采用合适的检测方法和工艺
•记录检测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和发现问题
3. 检测结果处理
•将检测结果进行评估和分析,提出建议措施
•将检测结果形成书面报告,报送相关部门和责任人
•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追踪,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四、注意事项
•所有检测工作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程和标准执行
•在进行检测前,必须对检测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在检测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护,尤其是在高风险区域
五、总结
工程现场检测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有效手段,只有通过科学规范的检测工作程序,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确保工程质量达标。
希望本文所述工程现场检测工作程序,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以上是关于工程现场检测工作程序的介绍,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谢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
通过对现场检测工作及设备设施和环境的控制,确保现场检测工作的全过程及现场用设备设施和环境处于受控状态之中。
2范围
适用于现场检测全过程及现场用设备设施和环境的控制。
3职责
由技术负责人主管,现场检测人员实施,其他人员配合。
4工作程序
4. 1现场检测人员接到《检测任务书》后,应做好下列工作:
a与仪器设备管理员办理现场仪器设备的借用手续;
b会同设备管理员检查相关仪器设备当前工作状态,检查合格方可带往现场;
c检查仪器设备、材料数量是否充分;
d检查仪器设备包装是否牢固,做好必要的防震措施;
e与委托(或代理)人取得联系,约定具体现场检测日期,并由委托(或代理)人通知见证人员到现场见证。
4.2检测人员到观场后,应会同委托代理人,见证人完善《检测委托书)》的填写与签字手续,并就检测频率、检测类等检测要求和检测方法与客户达成一致意见。
4. 3现场检测的安全措施应符合规定的要求。
4. 4现场检测的设施、环境条件应符合相应规范的要求。
4. 5现场检测中,由检测人员按相应规范和相应检测细则的要求填写相应的检测原始记录。
4. 6现场检测中,现场设施、环境条件的偏离应符合SY032-2004 《允许偏离文件控制程序》中规定的条款要求。
4. 7如由于现场设施、环境条件的偏离导致检测方法的偏离,应按SY023-2004《检测方法的确认程序》中有关条款要求办理确认手续,必要时,应暂停现场检测工作。
4.8现场检测后的处理
4.8.1由现场检测人员及时回收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及其废气物,并作安全处置。
4.8.2由现场检测人员会同设备管理员做好仪器设备的检查、入库工作。
4.8.3现场取回需居实验室检测的样品,按SY022-2004《检测工作程序》及SY031-2004《检测样品的处置控制程序》处置
4.8.4现场检测的原始记录、检测报告的制作与签发按《检测工作程序》相关条款执行。
5引用文件
5.1 GB/T 15481-2000 idt ISO/IEC 17025:1999《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5.2 SY022-2004《检测工作程序》
5.3 SY031-2004《检测样品的处置控制程序》
6记录
6.1 QR4.4-1《检测合同(委托单)》
6.2 QR5.4-4《任务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