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语言和思维的脑机制..

合集下载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思维和语言的关系是国内外学术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各种观点各执己见,莫衷一是。

其实,二者的关系非常复杂,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重要的区别。

(一) 思维和语言的联系思维和语言虽是两种现象,但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从思维的特点来看,思维和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

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

思维之所以能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和概括的反应,是因为语言具有间接性、概括性和社会性等特点。

否则,人的思维,特别是抽象思维就难以进行。

因此,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手段、思维的工具。

但是,语言不是思维的唯一工具,也不是交流思想的唯一手段。

人们还可以利用其它符号和表象来思考,用手势、表情来表达思想。

幼儿在掌握语言以前,可以用形状、颜色、声音来思维。

聋哑人丧失了语言,可以借助于手势、表象等进行非语言的思维。

2.从思维的内容和结果来看,人的高级思维和语言是不可分离的。

思维以语言为客观刺激物,特别是刺激物不在眼前时,语言就成为思维活动的有效刺激物。

思维借助于语言、词来实现。

但语言也离不开思维,语言要依靠思维的内容和结果予以充实、发展。

如果语言不被人们所运用,语言就成为纯粹的物质外壳。

只有当语言的那些物质形式被思维内容和结果予丰富起来时,语言才能成为一定对象的符号和具有一定意义的标志。

3.从思维的种系发展历史来看,思维和语言是同步发生的。

思维和语言都是在劳动创造人的过程中同步产生的。

即“已经形成的”人的思维和“已经形成的”人的语言是同步发生的,并且互为存在标志,否则,便不是人的社会性思维,也不是人的真正语言。

4.从思维的个体发展历史来看,思维和语言也是密切联系的。

儿童思维的发展表明,儿童掌握语言的过程,也是抽象思维发展的过程。

抽象思维是借助语言实现的。

5个月的儿童,能根据颜色和形状区别物体,能对事物进行较低级的概括,但这仍然属于动作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

只有在儿童2岁左右掌握语言之后,抽象思维才逐渐发展起来。

《普通心理学》课程标准

《普通心理学》课程标准

《普通心理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教育学专业教学计划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它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它为学生提供心理学最一般知识,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奠定基础,是心理学、教育学专业学生的入门课程。

本课程主要研究行为控制与调节、人的心理特性、活动与发展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完整、系统地掌握普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心理学各分支的发展与应用情况。

特别是对心理学有关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动机、情绪、能力、人格等基础知识有所了解和掌握,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目标1.知道《普通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性质、地位和独立价值。

知道这门学科的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学科进展情况。

2.使学生从系统论的角度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理解心理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建立普通心理学的知识结构,为进一步学习其它心理学奠定基础。

3.学会用心理学的知识理解和分析人的心理,帮助学生加深对心理现象及规律的认识,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心理观。

4.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效率,为将来从事教育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这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学会四个层次。

这四个层次的一般涵义表述如下:知道———是指对这门学科和教学现象的认知。

理解———是指对这门学科涉及到的概念、原理、策略与技术的说明和解释,能提示所涉及到的教学现象演变过程的特征、形成原因以及教学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掌握———是指运用已理解的教学概念和原理说明、解释、类推同类教学事件和现象。

学会———是指能模仿或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地完成某些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操作任务,或能识别操作中的一般差错。

教学内容和要求表中的“√”号表示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要求层次。

本标准中打“*”号的内容可作为自学,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要求或不布置要求。

语言和思维

语言和思维

• 而句子以上的动态单位如语流、句群、Βιβλιοθήκη 落、篇章等都属于言语的研究范畴。
• 在此基础上呢就产生了众多的新的语言学 如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言语交际学 等等。
• 最后、区分语言的为语言的学习和研究提 供了一个模式就是,“言语-语言-言语” 的模式。
• 这是每个人学习语言的途径,其实也是我 们学习外语的一个有效的途径。学习任何 一门外语,往往都是充只言片语入手,模 仿外国人发音,这就是言语阶段;但是我 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一阶段,而是应该尽 量的去掌握该语言的系统,这就是语言阶 段。然而掌握一种语言的系统,并不是我 们的目的。我们应当运用这个系统去说和 写,这样就又回到了言语的阶段。当然了 这几个阶段之间不是截然分开的。
• 抽象思维主要依靠语言进行思维。广义的 思维包括各种思维,狭义思维专指抽象思 维。
• 思维分为三种:{1形象思维;2抽象思维}
• 1、直观动作思维。(做某一事的时候的思 维)
• 2、表象思维(不在现场,进行回忆)
• 3、抽象思维,就是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 的形式进行的思维。由于抽象思维运用的 是抽象理论,而不是具体形象,所以也叫 理论思维。
• 诠释:索绪尔认为:语言现象既是个人行为,又受社会的 制约,可以把语言现象统称为言语活动,言语活动又可以 分为“语言”和“言语”两个部分。语言是言语活动中的 社会部分,不受个人意志的支配,是社会成员共有的表达 观念的符号系统,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言语是言语活动 中受个人意志支配的部分,它带有个人发音和用词造句等 方面的特点。语言和言语这两个对象是紧密相连而且互为 前提的,要言语为人所理解,并且产生它的一切效果,必 须有语言;但是要使语言能够建立,也必须有言语。即言 语是语言的具体表现,而语言是从言语中抽象出来的。因 此,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语言而不是言语。

第7章 语言和思维的脑机制

第7章 语言和思维的脑机制


反定位派认为,言语同思维一样是整个大 脑的功能而不能仅限于局部。言语的发生 是大脑皮质各个部分所发生的信息整合的 结果,不可能是由一个个独立存在的“言 语中枢的功能”,语言思维障碍与大脑病 变范围大小有关。


语言思维活动既与脑的特定部位有关又 是整个大脑皮层协同活动(整合作用)的结果。 语言产生的三个阶段 感受阶段 脑内言语阶段 语言表达阶段
2、割裂脑病人的实验分析

在人类的认知活动中,大脑两半球间主要 通过胼胝体进行着信息交换和协同工作

美国加利福尼亚技术学院心理学教授司派 利是进行这类割裂脑研究的先驱,并因此 而获得1981年诺贝尔医学奖
对割裂脑人在下面三方面研究两半球功能的差异: 言语功能 形象思维能力 伴有情感性成分的认知活动 结果: 言语功能:左大于右 在形象思维能力方面:右大于左 在伴有情感性成分的认知活动方面:情感性信息 右半球为优势

语言:由词和语法规则组成的符号系统 言语:运用语言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过程
思维:利用语言表达的概念进行判断、推 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一种内 部语言的运用过程
二、言语知觉的认知理论

定位派认为,脑内存在语言功能特殊部位, 言语感觉与颞叶有关,诵读及书写则主要 与顶下叶和枕叶有关,从而正式提出了言 语中枢的概念。
四、言语思维和大脑两半球功能一侧化
1、正常人类被试的实验分析

大脑两半球功能一侧化:人脑两半球功能 的不对称性

介绍三个实验:证明了不同言语功能的大 脑一侧化
韦达试验


1949年Wada运用单侧注射法将异戊巴比妥 注入左侧或右侧脑动脉,选择性暂时麻痹 左脑或右脑,研究左右半球的语言功能 表明:左脑麻痹,言语表达能力短时间内 全部丧失,言语理解能力基本完好;右脑 麻痹,言语表达和理解能力几乎不受影响

浅谈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浅谈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浅谈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语言和思维之间到底谁决定谁?语言和思维究竟孰先孰后?或者是二者毫无关系各自独立,还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从语言的起源直到现在,思维和语言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哲学家、心理学家、语言学家探讨的核心问题之一。

长期以来,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一直被语言学界所关注,二者的关系从来就没有获得过一种圆满、充足的解释,因而成为不同语言学流派所关注的一个重点。

然而究竟是语言先于思维,还是思维先于语言;是语言决定思维,还是思维决定语言,迄今为止,学界尚无定论.本文将从语言与思维的含义、语言与思维的争论入手,通过对语言功能的反思及语言起源假说的再探讨来阐述语言与思维的同存共进关系。

一、语言与思维概述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符号系统;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利用它来互相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的目的;语言是同思维直接联系的,它是思维的工具,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社会之外无所谓语言”。

思维统指大脑的意识活动,是人类认识现实世界时动脑筋的过程,是指人们对客观对象进行概括分类,形成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过程和能力,思想是思维活动的结果。

思维范围很广,大致分为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包括感觉、知觉、表象这些层次的带有形象的心理活动,比如在商店买衣服,回忆过去的同学等等这些都是属于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是在概念、判断、推理这些心理层次上进行的,概念的载体是词语,判断以句子为形式,推理涉及一组句子。

正是因为语言和思维含义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人们观察事物的角度的多样性,从而引发了思维和语言关系问题的争论。

二、语言与思维关系的争论语言学界有关语言与思维关系的争论归纳起来可分为以下四类:语言先于思维,思维先于语言,语言决定思维和思维决定语言。

以下是我们对这四种观点的简要概括.1.语言先于思维以法国哲学家E.B。

言语与思维的脑机制生理学心理学全解

言语与思维的脑机制生理学心理学全解
2.多巴胺受体亢进说
对意外死亡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脑生化分析表明,脑内多巴胺受体含 量高于正常人两倍之多。
3.多源病理学说
不只是脑内多巴胺递质及受体功能亢进的单一病源,而是含有多种神 经递质及其多种受体功能异常的多病源的复杂疾病。
6.传统分类法一般将语言产生障碍统称为( )失语症,包括语词发音、用语、语法和书写功能障碍等。
2、语言信息加工过程的初级阶段,并没有明显的半球一侧化现 象,在复杂联想功能中,左额皮层的优势效应才较为显著。
第四节 言语知觉的认知理论
人类言语知觉实际靠听觉和视觉协同工作, 是视觉和听觉信息并行处理的结果。
人类言语知觉机制有两种认知理论:
病人听不懂问题或指令,也看不明白文字。但是,病人 常常能相对流利地讲话,但是其内容往往没有意义。
比较二者以记忆:
Broca’s area :左额下回语言运动区。 受损伤出现语言产出障碍,称为运动性失 语症;
Wernicke’s area :颞横回的语言感觉 区。受损伤发生语言理解障碍,称为感觉 性失语症。
周边性失读症 中枢性失读症 获得性失读症 发展性失读症
失读失写症:不仅不能读出来,也不能写出来。
三、缄默症
病人意识不正常,情感和记忆空白。实际上是意识障 碍的表现。
大脑的言语功能是多个脑区域共同承担的。
言语功能
布罗卡区 维尔尼克区 联络区皮层 皮层下结构
基底神经节 丘脑底部
第二节 脑与思维(--思维的脑机制)
除书写困难称为的失写症(Agraphia)是左额中回受损伤所引起外,其 他类型语言产出障碍均被看成是Braca区受损伤所致。这类病人说话很 慢,似乎像初用外语讲话的人,边说边寻找单词,句子结构错乱或用 词不当,常常用一些零散的名词作为主题词,缺乏谓语的正常表达方 式。

语言和思维

语言和思维

人之所以成为万物之灵,是由于人有特化的语言中枢和抽象思维能力,而其他动物没有。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语言和思维的脑机制。

心理学对语言的定义是: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衣,是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

认知心理学认为,语言具有认知功能,因为,词汇本身就是对客观事物的抽象和概括,是抽象思维的开端。

因此,语言和思维的统一性就变得越来越引人注目。

第一节语言活动的神经基础一、脑内特化的语言区从环节动物到脊椎动物到灵长类动物,随着神经系统的逐步完善,动物的心理发展经历从感觉阶段到知觉阶段再到思维萌芽阶段的历程。

在神经系统的进化过程中,不仅其结构越来越复杂,而且其功能越来越分化,大脑各部分既分工又协作,这个关于大脑功能与结构的关系的理念一直贯穿本书。

现在我们就来回顾人脑内已发现的特化的语言区。

问:同学们能回忆起普通心理学学习过,而且我们在本课程第二章安排的神经解剖学基础中也曾介绍到的两个主要的语言中枢吗?布诺卡区和威尔尼克区。

问:这两个特化的语言中枢,是通过哪种生理心理学研究途径发现的呢?临床研究。

问:另一个生理心理学研究途径是什么?实验室研究。

1863年,法国神经病学家布诺卡发表了他的8例病例报告。

这些病人都因损伤左半球额下回后部而产生语言障碍,表现为说话困难。

病人能理解简单的语言,但不能组织合适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其语言障碍发生的程度与损毁区域的大小有关。

1874年,德国神经病学家威尔尼克报告了损伤位于听皮质和角回之间的颞叶上皮质也能造成语言障碍,表现为理解语言困难。

病人听不懂问题或指令,也看不明白文字,但能相对流利地讲话,但他自己也不理解自己说话的内容。

这类病人意识清晰,智能正常,与语言有关的外周感觉和运动系统结构与功能无恙。

所以,失语症不同于智能障碍,意识障碍和外周神经系统的感觉或运动障碍。

它是语言中枢局部损伤所造成的一类疾病。

我们刚才提到的病例中,损伤部位都在大脑左半球,是不是语言是左半球特有的功能呢?我们不能据此作简单的推论,尚需进一步的实验验证。

语言的生物学基础x神经系统的发生

语言的生物学基础x神经系统的发生
语言发育迟缓或语言障碍。
03
神经系统的发生与语言发展
儿童语言发展的神经基础
大脑结构
儿童的大脑在语言发展过程中经 历了一系列结构变化,包括突触 修剪、髓鞘形成和神经元重塑等 。这些变化优化了大脑对语言的
处理能力。
脑区激活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大脑的特定 区域会被激活,如颞上回、额下 回和顶叶等。这些区域共同协作
语言障碍的神经机制研究将关注不同类型语言障碍的病因、病理生理过程和神经影像学特征,为制定个性化的治 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这些研究也有助于发现潜在的语言障碍风险因素,为预防和早期干预提供支持。
人工智能与神经语言学
总结词
人工智能与神经语言学的结合将推动语言处理技术的 发展,实现更高效、智能的语言分析和应用。
神经系统对语言发展的限制与促进作用
神经系统对语言发展具有限制作用,同时也具有促进作用,个体需要克服限制因素,充 分挖掘神经系统潜力,以促进语言的发展。
语言与认知能力的关系
语言理解能力与认知的高低直接影响个体的认知推理能力,良好的语
言理解能力有助于提高个体的认知推理能力。
语言的生物学基础与 神经系统的发生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引言 • 语言的生物学基础 • 神经系统的发生与语言发展 • 语言与神经系统的交互作用 • 语言与神经系统的未来研究展望
01
引言
语言与生物学的关系
语言是一种复杂的生物现象,与人类 的生物学基础密不可分。
人类的基因、大脑结构和生理机制等 生物学因素对语言的形成和发展起着 至关重要的作用。
处理语言信息。
神经网络
语言能力的发展依赖于复杂的神 经网络,包括感觉运动网络、听 觉词汇网络和语音网络等。这些 网络在语言学习的不同阶段形成

儿童发展心理学

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一、儿童的概念:指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一段时间(如幼儿、小学生),一般指从出生到青年期,即从出生到17、18岁左右1、新生儿期(出生—1个月)2、乳儿期(1个月—1岁)3、婴儿期(1—3岁)4、学前期或童年早期(3—6、7岁)5、小学期或童年中期(6、7岁—11、12岁)6、少年期或童年晚期(11、12岁—14、15岁)7、青年早期(14、15岁—17、18岁)二、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内容1.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儿童学要探讨的问题是一个在生理上和心理新生儿是如何怎样一步步生长、变化和发展起来的)。

2.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主要回答引起儿童心里变化发展的原因)3.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虽然每个儿童的发展模式是相同的,但每个人的心理发展速度、发展到达的水平、行为特点是不一样的)4.探究不同环境对发展的影响(家庭、学校、社区等环境对儿童行为的影响)5.提出帮助和指导儿童发展的具体方法(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模式,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机制和原因,帮助儿童顺利的度过每个发展阶段三、关于遗传与环境的争论1、绝对决定论:遗传绝对论:创始人代表—高尔顿环境绝对论:创始人代表—华生2、共同决定论:代表人物:斯腾格赛尔—双生子爬梯实验:在不同的时间开始训练爬楼梯,最后达到的成绩是一样的,说明成熟前的训练不起多大作用。

观点:等待儿童能接受未来学习的水平的观点。

他认为影响发展的机制是生理上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变化过程。

还认为儿童发展有一定的内在生物进度表,他与一定年龄相对应。

3、相互作用论:代表人物:皮亚杰四、儿童发展的心理特点1、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2、儿童的主动性与被动性3、发展在时间上的稳定性或不稳定性4、不同情境的一致性五、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敏感期)”问题:关于心理发展是否有关键期,即是否有某个特定的时候机体最易学习某种行为反应,最早起源于动物心理学家劳伦兹。

六、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于1882年撰写并出版了《儿童心理》一书。

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人类不仅在相互交际时需要语言,需要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通过语言了解别人的思维即使是在思维的时候,在形成思想的时候,在沉思默想的时候,也需要语言,离不开语言。

因此,语言不但是交际的工具,而且也是思维的工具。

思维活动,尤其是抽象思维活动,必须借助于语言,不能离开语言而单独进行。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观念是不能离开语言而存在的”。

人类思维的过程需要语言,思维的成果也需要语言表达出来。

比如我们认识客观世界,形成了概念,这种概念就需要运用语词把它包装起来,把它固定下来,展示出来,没有语言,没有句子,概念也就无所依托,推理也难以进行,思维恐怕也不存在了。

所以,语言在思维过程中具有很大的作用,既参与形成思想,又参与表达思想。

语言是思维最有效的工具,人们用语言进行思维,而思维则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

如果没有语言,思维活动不能进行,思维成果也无法表达。

所以斯大林说:“不论人的头脑中会产生什么样的思想,以及这些思想在什么时候产生,它们只能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在语言术语和词句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和存在。

”语言和思维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离不开语言,同时语言也离不开思维。

二者如影随形,谁也离不开谁。

一方面,没有语言,思维活动无法进行,思维成果无法表达,思维实际上就不可能存在;另一方面,语言作为思维的工具,只有具有思维活动,只有在思维过程中运用才有存在的意义,如果没有思维活动,无所谓交际和思想,语言工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没有必要存在了。

所以语言和思维是相辅相成的,二者各以对方为存在条件。

思维必须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哪里有思维活动,哪里就有语言活动。

语言和思维的密切关系还表现在,语言和思维是互相适应的,思维发展水平有多高,语言的发展水平就有多高。

我们不能想象,一个民族的语言十分发达,而思维水平却很低;我们同样不能想象,一个民族的思维水平很高,而语言水平很低。

语言思维功能的生理基础是什么

语言思维功能的生理基础是什么

语言思维功能的生理基础是什么一、关键信息1、语言产生的大脑区域布洛卡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威尔尼克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角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神经连接与传递神经元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神经递质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神经冲动传导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脑皮质功能分区听觉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视觉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躯体感觉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语言感知相关生理机制听觉感知机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视觉感知机制(阅读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触觉感知机制(手语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语言处理的左右脑分工左脑优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右脑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协议内容11 语言产生的大脑区域111 布洛卡区布洛卡区是语言运动中枢,位于大脑左半球额叶的后部。

它对于语言的生成,尤其是口语表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布洛卡区受损时,患者可能会出现表达性失语症,即能够理解他人的语言,但自己难以流利地说出完整、有逻辑的语句。

112 威尔尼克区威尔尼克区位于大脑左半球颞叶的后部,其主要功能是理解语言。

该区域受损的患者能够流利地说话,但所说的内容往往没有意义,也无法理解他人的语言。

113 角回角回位于顶叶和颞叶交界处,它在将视觉信息转化为语言信息以及语言的阅读理解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第六章 儿童语言的发展

第六章  儿童语言的发展

3、词义逐渐确切和加深

儿童在掌握各种不同词类的同时,所掌握的每 一个词本身的含义,也逐渐确切和加深。 妈妈概念的理解
儿童掌握的词汇有:


积极词汇:儿童既能正确理解又能正确 使用的词。 消极词汇:有时儿童虽能说出一些词, 但并不理解,或虽有些理解却不能正确 使用。
案例:


1、在超市买了一个西瓜,切开后却发现 没长熟,是生瓜。正当我暗自生气时, 小宝安慰我道:“把它放在锅里炒一下, 不就熟了吗?” 2、老公天天练哑铃,并把肌肉鼓起给顽 皮看:瞧,爸爸的肌肉硬不硬?他回头 问我:妈妈,我们都是鸡呀!怎么有鸡 肉呢?
小学生书面言语的发展过程



1、识字 识字是儿童掌握书面言语的基础。 汉字是由形、音、义三者构成的一个统 一体。 识字就是要认识每一个字的字形、读准 字音、理解字义。 识字教学的关键在于使小学生达到对字 的音、形、义三者的统一。
2、阅读



阅读是一种复杂的言语过程,它是从看 到的言语向说出的言语(出声的或无声 的)过渡。 (1)阅读的基本形式 阅读的形式有朗读和默读。 朗读比默读出现得早,朗读是默读的准 备条件,默读是阅读的高级阶段。
(二)多词句阶段(1.5岁—— 3岁)



这一时期可说是儿童积极的言语活动发展的阶 段。 按照我国心理学家的研究,可把这阶段儿童言 语的发展分为两个小阶段: 1、1.5岁——2岁——简单句阶段,掌握最初 的言语。 这阶段儿童所说的句子,主要缺点是: 句子不完整、简化,前后次序颠倒 。 这阶段儿童的言语中,各种词类都有了。主要 是名词和动词,约占70%。


1、语音知觉 研究发现出生10天的新生儿就能区分语 音与其他声音,对语音刺激非常敏感。 2-3个月的乳儿就能倾听周围人们发出的 声音。

从神经科学看思维的本质与机制

从神经科学看思维的本质与机制

从神经科学看思维的本质与机制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来看,思维是人类最为复杂的心理活动之一。

思维的本质和机制一直是科学家们探索的热点问题。

通过研究神经科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思维的本质和机制,为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思维的本质思维是指人脑对外界信息进行加工整合、推理和判断的过程。

作为一种心理活动,思维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综合性思维能够将大量的信息进行整合和归纳,在脑内进行复杂的加工和分析。

通过综合不同的信息,思维能够形成新的认知、新的见解和新的决策。

2.创造性思维能够创造新的观点和见解。

在人类漫长的智慧积累和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思维逐渐从单一的模式发展为多样化和创造性的模式。

3.推理性思维是通过推理和逻辑规律来分析和评估不同的信息。

推理的过程可以使我们从已有的信息中得出新的结论,或者根据已有的结论推断其他相关的结论。

4.记忆作用思维和记忆密切相关。

人类的思维过程往往依赖于记忆能力,通过记忆和回忆,我们能够对过去的经验进行加工和利用,从而形成新的思维。

二、思维的机制思维的机制涉及到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通过神经元的活动和相互连接来实现思维的进行。

以下是思维的主要机制。

1.神经元活动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通过神经元的电信号传递和化学信号传递,神经元之间能够进行信息的交流。

思维过程中,神经元的活动通过不同的神经途径进行信息的传递和加工。

2.神经回路神经回路是指多个神经元相互连接形成的网络。

在思维过程中,不同的神经回路负责不同的任务,如感知、记忆、推理等。

通过神经回路的活动,人脑能够进行高级的认知和思维活动。

3.脑区的分工不同的脑区在思维过程中承担不同的功能和任务。

例如,前额叶负责决策和规划,顶叶负责感知和空间认知,颞叶负责语言理解和记忆等。

不同脑区之间的协同活动形成了复杂的思维过程。

4.神经化学物质的调节在思维过程中,神经化学物质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例如,多巴胺参与了奖励和情绪的调节,乙酰胆碱参与了注意力和学习的调节。

言语产生的机理

言语产生的机理

言语产生的机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系统和机构的活动。

这个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
1.大脑的控制和调节:言语的产生起始于大脑皮层,这个区域的思维活动(即说话的意愿或反应过程)会引发一系列的神经冲动。

这些冲动会迅速传递到呼吸肌、喉和其他构音器官,这些器官是负责发声和构音的。

2.神经传递:神经冲动可能会同时传递给所有的肌肉或某些肌肉,这种模式在言语产生的过程中存在短暂时间上的重叠并产生相互影响。

例如,在声带发声的同时,发音器官进行相应活动,产生有具体意思的语音。

3.反馈机制:存在于相关关节、肌腱、肌肉的特殊感受器会将言语活动的信息不断传回到大脑。

这些信息中,一些是有意识的,一些是无意识的。

例如,听觉和知觉反馈在语言活动中起到关键作用,没有这些反馈,语言活动便无法完成。

4.肌肉协调:言语产生需要多个肌肉的协调运动,包括呼吸肌、喉、舌头、嘴唇等。

这些肌肉需要在大脑的控制下精确地协同工作,以产生清晰、准确的语音。

总的来说,言语产生的机理是一个复杂且高度协调的过程,需要大脑、神经、肌肉等多个系统的协同工作。

管理心理学论文(最新5篇)

管理心理学论文(最新5篇)

管理心理学论文(最新5篇)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及空巢家庭的增多,空巢老人的心理问题,特别是孤独感成了影响我国空巢老人晚年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提出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宣传、继续弘扬“孝”文化传统、发挥空巢老人主体优势并构建完善的空巢老人身心健康服务体系等对策来帮助空巢老人克服孤独感。

关键词:空巢老人;孤独感;对策研究;精神慰藉。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和空巢老人的增加,空巢老人的生活照料、人身安全、精神慰藉、经济供养等问题也日益突出。

有研究发现,当前我国老年人存在着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其中孤独感是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影响老年人心理孤独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而空巢家庭的增多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笔者试着对我国空巢老人孤独感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对空巢老人身心健康的危害并提出合理建议,为解决空巢老人的孤独感问题提供指导和帮助,使他们能够安度晚年。

一、我国空巢老人孤独感现状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孤独是指一种被对自己和他人、群体有意义地融合的系统排斥在外时所产生的感觉;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孤独的形成不仅与个人的心理、生理因素相关,而且与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因素相关。

由于空巢老人缺少来自家庭的精神慰藉,精神文化生活得不到满足,其心理孤独感尤为严重。

上海的一项调查显示,60—70岁的老年人群中,有孤独心理症状的占到1/3左右;在8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这一比例达到60%。

由此可见,老年人的心理孤独感现状不容乐观。

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老人对孤独感并没有清晰的认识,不了解孤独感的表现和危害,尤其是男性老人。

这很可能与社会文化、社会角色期待有关,男性普遍被认为是不拘小节、心胸宽阔且能承受压力的,这种角色期望可能导致男性较少关注自己心理状态。

同时当意识到自己遭受孤独时,也很少有老人主动采取措施减轻或消除孤独。

老人普遍缺乏基本的心理健康常识,对孤独感产生的危害认识不足,特别是空巢老人普遍缺乏行之有效的消除孤独感的调节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传统的失语症研究
(一)涵义
• 失语症:是由于脑局部损伤而出现的语言理解和 产出的障碍。 • 感觉性失语症 :语言理解障碍造成的失语症称为 感觉性失语症。(听觉性失语症和视觉性失语症) • 运动性失语症 :语言产出障碍造成的失语症称为 运动性失语症。
(二)研究
(二)研究
1、运动性失语症 (Broca失语症) • 1863年,法国神经病 学家Broca 2、感觉性失语症 (Wernicke失语症) • 1874年,德国神经病 学家Wernicke 3、传导性失语症 • 弓形束受损
7、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
1996年,Jest和Carpenter等测量正常被试在 理解句子时由句子激活的神经组织的变化 左半球的激活显著大于右半球
三、脑内语言系统
Damasio(1993) 第一套:概念系统
• 位于两侧颞叶前部和中间部分,其功能是表达人与外界 接触时的所做、所见、所思、所感,并能对此进行归纳 分类
三、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1、思维与语言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割 • 雅格布森(1939)的实验 2、否定意见 3、辩证的观点
第二节 脑和语言
一、传统的失语症 研究 二、语言活动和大 脑功能一侧化 三、脑内语言系统 四、语言信息处理 的神经模型 五、语言功能的遗 传和进化
脑结构
• 表征物体、行为、事件和念头等。
2、意义性
• 有一定含义,可理解、交流。
3、生成或创造性
• 用无限的方式对有限的符号加以组合,生成无穷的意义。
4、结构性:
• 语言规语言的种类
1、对话语言
2、独白语言 3、书面语言 4、内部语言
(四)语言发展序列
不同水平: 学习发音——运用单个单词——把单词组合成句子 不同阶段: 出生—6个月:哭泣和笑声组成发音 6—18个月:牙牙学语,可说出3—50个词 18—24个月:把单词合并成句子 3岁:表达复杂的意思,掌握复杂的句式 4—5岁:说更长更复杂的句子,理解歧义句
二、思维
(一)概念
• 人们利用语言表达的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和解决 问题的过程。
(二)思维的特征
• 1、概括性:抽取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与联系 • 2、间接性:借助媒介或经验来认识客观事物 • 3、重组性:对已有经验的更新、重建等
(三)思维的种类
(三)思维的种类

1、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2、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3、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4、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5、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二、语言活动和大脑功能一侧化
(一)胼胝体的离断(裂 脑人 )
• Sperry速示实验
(二)两半球之间的解剖 生理学差异
• 1、N.Geschwind和 W.Levitsky • 2、S.Witelson和W.Pallie
(三)脑功能一侧化的研 究方法和结果
(三)脑功能一侧化的研究方法和结果
• 1、内容:组成这个模型的 区域包括Broca区、 Wernicke区,连接Broca 和Wernicke区的纤维―― 弓形束和角回,还包括接 受和加工语言的皮质感觉 区和运动区。 • 2、优缺点
(二)语言信息处理新模 型
2、优缺点
• 优点:该模型可以用来解释Broca失语症、 Wernicke失语症和传导性失语症 • 不足:
对于言语功能
• 70%的人以左半球为优势 • 15%的人以右半球为优势 • 15%的人左、右半球相等
4、分听实验
考察言语听觉功能的两半球不对称性 言语性刺激的听觉能力以左半球(右耳)为 优势的人居多。 音乐性刺激的分辨能力以右半球(左耳)为 优势者居多。
5、速示试验
考察言语视觉功能的两半球不对称性 注意以下几点:
• (1)为保证刺激投射到一侧半球,必须将刺激呈现于一 侧视野 • (2)呈现刺激的持续时间不能过长,不能超过200毫秒, 使被试者来不及眼动和形成双眼视野的变换 • (3)要求被试在侧视野呈现刺激物前必须看着注视点。
结果:
• 对文字性材料大多数人以左半球为优势 • 而对非文字的图形材料以右半球为优势
6、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PET) Peterson
4个水平 • (1)准备状态 • (2)语言感知活动 • (3)语言运动 • (4)词语联想 结果
结果
字形加工的脑区域主要集中在枕叶的前纹状区,向 前到颞枕边界; 字音加工激活初级听觉皮层以及与语言任务相关的 左颞顶皮层区。 在说出看到或听到的名词(语言运动)时,二者主 要激活左右半球的初级感觉运动区及左半球前运动 皮层。 在语言联想功能中,大脑额叶皮层,尤其左侧额下 回和两半球前扣带回血流量增加。
第一节 语言和思维概述
一、语言 二、思维 三、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一、语言
(一)概念
• 语言:是由词和语法规则组成的符号系统 。 • 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活动、 过程。
(二)语言的特征 (三)语言的种类 (四)语言发展序列
(二)语言的特征
1、符号性或象征性
第三节 脑与思维
一、思维的解剖学基础
• (一)顶叶和枕叶
顶叶和枕叶损伤,病人回发生明显的空间定位和识别 文字的障碍
• (二)额叶和颞叶
罗伯特(Roberts)1990年总结脑CT研究
二、大脑左右半球的思维功能与思维互补说
• (一)左右半球都具有思维能力 • (二)思维功能上的分工与协作(互补)
第四节 语言和思维障碍
一、运动性失语症 二、感觉性失语症 三、意义性失语症 四、命名性失语症 五、失算症 六、传导性失算症 七、失读症和失写症 八、混合性失语
视觉的传导通路
第二套:形成语言系统
• 主要部位为左半球外侧裂附近,包括Broca区和Wernicke 区。其功能是表达句法规则
第三套:概念和语言之间的介导系统
• 位于大脑的枕――颞轴线上,功能是接受概念,刺激脑 内选择使用词语
四、语言信息处理的神经模型
(一)Wernicke- Geschwind模型
1、过于简单 2、脑部位具有一定的代偿作用,过分强调 Broca和Wernicke等区域在语言功能中的作 用是不全面的。 3、有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语言可能有不同的 处理通路。
五、语言功能的遗传和进化
(一)语言具有遗传性 (二)语言学习具有关键期 (三)语言受后天社会生活环境的制约
1、观察法 2、裂脑人的实验研究 3、韦达(Wada)试验 4、分听实验 5、半侧视野呈现刺激(速示实验) 6、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PET) 7、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
3、Wada试验
麻醉药物阿米妥(sodium amytal)“阿米妥 “单侧颈动脉注射 考察言语运动功能的两半球不对称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