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导学案(教师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老师》导学案(教师版)
学习目标:
1.结合文章内容与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形成乐观顽强的人生态度,树立热爱生命
珍惜生命的生活信念。
2.从刘老师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感悟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影响。
3.感受作者对心目中的刘老师的深切怀念和极度崇敬。
4.了解本文写作上的一些特点,掌握一些写作知识与方法。
第一课时
一、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识记疑难字词,完成下列题目。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抻.( chēn ):扯擎.( qíng ):举伫.( zhù ):久立撑.( chēng ):抵住
2.为下列多音多义字注音
胖 ( pàng)很胖奔(bēn)狂奔
( pán)心宽体胖(bèn)投奔
3.区分下列形近字
慨( kǎi)慨叹祥(xiáng)祥和
详(xiáng)详细
概( gài)气概佯(yáng)佯装
糊( hú)糊裱端( duān)端正
湖( hú)湖水湍( tuān)湍急
瑚( hú)珊瑚揣( chuāi)揣手儿
蝴( hú)蝴蝶瑞( ruì)瑞雪
煳( hú)烤煳踹( chuài)踹门
二、整体感知
1. 本文主要写了些什么内容?
【明确:(1)文章主要从刘老师的外貌、刘老师的教学和刘老师放风筝三个方面描写刘老师。
(2)文章还写了作者的感受,表现了刘老师对作者的巨大影响。】
2.理清文章的脉络,划分文章层次。本文分为几部分?
【第一部分:1-3段,触景生情,引出下文。
第二部分:4-13段,4-9写上课,10-13写放风筝。】
3.请你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刘老师上课和放风筝时的特点。
【上课时:乐观豁达,充满激情。
放风筝时:充满生命活力,热爱生命。】
3.怎样理解“用那双写了无数个粉笔字的手,放飞一架又一架理想的风筝”的含义。【这里的“风筝”已经不再是实指的风筝,而是引申了一个概念,他暗示我们,刘老师的顽强生命和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影响了作者的人生理想。】
第二课时
一、深入研读,思考内容
1.刘老师的形象有什么特点,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人品?
【顽强、乐观、执着,热爱生命,充满生命活力。】
2.画出写我的感受的句子,分析归纳“我”的感受。(提示:要找准关键的句子,如议论抒情的句子。)
3.回忆老师,不重点写老师教学和奉献,却大写老师和学生一起放风筝,这是为什么?
【因为老师身体残疾,缺了一条腿,通过放风筝,“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绳端”充分地表现了老师生命的顽强;放风筝后的满足与喜悦,可以看出老师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正是老师这种顽强的生命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的性格及精神感染了作者,才致使三十年后还不能忘怀。同时,这也是文章的主旨所在。】
4.文章细节赏析
【句段①:春天又到了。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天里尽情飘舞,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春天吹奏着生命之歌。而蓝天上,一架架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得无数的人仰望天穹,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品析:这一段是景物描写。突出了生命的活力,作者睹物思人,引出自己所想。
句段②:女娲氏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的泥巴变成人。只是有的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了,摔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了一条腿的。品析:这一段是刘老师对自己缺腿原因的解释。
句段③:当一天的功课做完,暮色还没有笼罩校园上空的时候,常常有成群的学生到操场上来看他放风筝。这时候,他最幸福,笑声朗朗,指着天上的风筝,同我们说笑。甚至于,有一次,他故意撒手,让天上飞舞的纸燕带动长长的线绳和线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向前飞跑。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绳端,喊着:”他终于气喘吁吁地“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抓住线绳,脸上飘起得意和满足的稚气。那天,他一定过得最幸福、最充实,因为他感到他生命的强壮和力量。品析:这一段是作者回忆刘老师和学生一起放风筝的情景。浓郁的诗情,给文章染上了强烈的抒情色彩。这种浓郁的诗情,既体现在文章的人物塑造上,也体现在文章的遣词造句上。】
三、检测落实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女娲.(wā)哽咽.(yè)酸涩.(sè)
2.将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挑出来并改正。
慷慨成词(陈)偏偏起舞(翩翩)笑声郎郎(朗朗)熬翔盘旋(翱)
3.选出下列各句中运用修辞方法不同的一句( C )
A、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飘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
B、一架架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得无数的人仰望天穹,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
C、燕子有一个剪刀似的尾巴。(比喻,其他是拟人)
D、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春天吹奏着生命之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