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1课3练”:第十三章第二节内能(课前预习随堂练习达标练习,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全册13.2内能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13.2内能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5f7672b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e4.png)
九年级物理全册13.2内能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内能》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描述的现象中,是利用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天冷时,人们通过相互搓手让手发热B.冬天,用热水泡脚变得暖和C.将铁丝反复弯折,弯折处发热D.钻木取火2.如图所示,塞子从试管口跳出,是由于水蒸气对塞子做了功,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A.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化学能转化为内能C.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只有内能的转移3.下列实例中,用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用热水袋暖手,手的温度升高B.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C.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D.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4.如图所示,瓶内有一些水,用带孔的橡皮塞把瓶口塞住,向瓶内打气一会儿后,瓶塞跳起,在瓶塞跳起的过程中,下列关于瓶内气体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对瓶塞做功,气体的内能减少B.瓶塞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减少C.气体对瓶塞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D.瓶塞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5.下列利用改变内能对外做功的设备是()A.洗衣机B.柴油机C.收音机D.电视机6.下列各图所列举的事例中,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对试管加热,管内水温升高B.冬天搓手,手会变暖C.从滑梯滑下,臀部发热D.迅速压下活塞,筒内气温升高7.将一高温物体与一低温物体接触达到相同温度(两物体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则有()A.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大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B.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C.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一定大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D.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8.甲、乙两杯水温度各为40℃、8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加热才能使水升温B.甲杯中水的内能一定比乙杯中的小C.乙杯中水的温度降低,水的内能一定减小D.甲杯中的水分子运动一定比乙杯中的剧烈二、多选题9.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B.正在沸腾的水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增加C.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D.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内能会减少10.如图是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刻物体分子动能比t2时大B.t2、t3时刻物体内能相等C.t3时刻物体内能比t2小D.t4时刻物体分子动能为零11.下列现象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烧红的铁块会慢慢变凉B.放进冰箱冷冻室的水变成冰块C.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气缸内气体的温度升高D.用手来回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温度升高12.如图所示,有关这个小小蒸汽轮机的说法正确的是()A.酒精燃烧将内能转化为化学能B.水吸热发生了汽化现象C.蒸汽的内能转化为轮子的机械能D.能的一个重要的应用是可以用来做功13.如图所示,给试管里的水加热,水沸腾后,水蒸气推动活塞迅速冲出试管口,水蒸气在这个过程中()A.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水蒸气对外做功B.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在试管口变成白色的热空气C.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在试管口变成白色的烟雾D.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水蒸气在试管口液化成小水滴14.(多选)甲乙两个物体发生热传递,甲物体温度升高,乙物体温度降低,最后两物体温度相同,在这个过程中甲物体内能增加了100J.那么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物体的热量也增加了100JB.乙物体放出100J的热量,含有的热量减小100JC.乙物体的内能减小了100JD.热传递后甲乙两个物体的内能一定相等三、填空题15.如图所示,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的玻璃筒底部,放入一小团干燥的棉花,用力将活塞迅速下压,玻璃筒内的空气温度升高,空气的内能______(填“增加”或“减少”),空气的内能是通过______ 方式改变的;筒内的棉花由于温度升高到着火点而燃烧,棉花的内能是通过______ 方式改变的.16.金庸曾描述一种武功“寒冰掌”:发功时伸出手掌,罩在杯口,杯中水即可结成寒冰(假设降到-5℃).根据物理知识,此时手掌温度应______ (填“低于”“等于”或“高于”)-5℃,按常理这种武功是 ______ (填“可能”或“不可能)练成的.四、实验探究题17.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热传导热可以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这种现象叫做热传递.热传递的方式有三种:传导、对流、辐射.下面来介绍传导.如图所示,用凡士林在金属棒上粘几根火柴,然后用酒精灯给金属棒的A端加热.可以看到,离A端最近的火柴先掉下,然后其它几根火柴依次掉下,离A端越远的火柴掉下得越迟.这表明,热是从金属棒温度高的一端沿着金属棒传到温度低的一端.热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沿着物体传到温度低的部分,叫做传导.各种物质都能够传导热,但是不同物质传导热的本领不同.善于传导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不善于传导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金属都是热的良导体,瓷、木头、棉花等都是热的不良导体.(1)只要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存在着______ 差,就会有热传递现象发生.(2)热传递的三种方式是: ______ 、对流和辐射.(3)把钢勺和瓷勺同时放在热汤里面,钢勺柄很快就烫手,瓷勺柄很久也不烫手.这是因为 ______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第2节《内能》同步练习答案和解析【答案】1.B2.A3.A4.A5.B6.A7.B8.C 9.BD 10.AC 11.CD 12.BCD 13.D14.ABD15.增加;做功;热传递16.低于;不可能17.温度;传导;钢是热的良导体,瓷是热的不良导体【解析】1. 解:A、天冷时,人们通过相互搓手让手发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B、冬天,用热水泡脚变得暖和,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符合题意;C、将铁丝反复弯折,弯折处发热,是对铁丝做功增加了铁丝的内能,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D、钻木取火,属于摩擦生热,是克服摩擦力做功增加了物体的内能,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不符合题意.故选B.(1)热传递是能的转移过程,即内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能的形式不发生变化;(2)做功实质是能的转化过程,做功的过程中能量的形式变了,是能量的转化过程.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两种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的判断,知道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是能量转化的过程,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是能量的转移过程.2. 解:在该过程中,水蒸气把软木塞冲开,是水蒸气对木塞做功,即消耗了水蒸气的内能,变成了瓶塞的机械能,故是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木塞的机械能的过程.故选A.判断清楚该过程中消耗了那种形式的能,进而产生了那种形式的能是解决该题的关键.能正确的判断出能量的转化是解决该题的关键.3. 解:A、热水袋的温度高,用热水袋取暖,内能由热水袋转移到手,属于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符合题意;B、锯木板时锯条发烫,克服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不符合题意;C、两手互相摩擦时手发热,克服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不符合题意;D、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对铁丝做功,铁丝弯折处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做功主要有摩擦生热和压缩气体做功,做功实质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实质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是从一个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其实质是内能的转移.解决此类问题要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过程是能量的转移过程,而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4. 解:向瓶内打气,瓶塞跳起时,在瓶塞跳起的过程中,瓶内气体对瓶塞做功,气体一部分内能转化为瓶塞的机械能;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用力打气,对瓶内气体做功,瓶内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压强增大;继续打气,当瓶内气体压强大于大气压强,瓶塞跳起,水蒸气对塞子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瓶内的水蒸气液化形成小液滴,出现水雾.本题考查了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小;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5. 解:A、洗衣机的主体是电动机,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A错误;B、柴油机属于热机,是利用内能对外做功的设备;故B正确;CD、收音机和电视机是利用电磁来工作的设备,不存在内能做功现象;故CD错误.故选B.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内能和机械能的相互转化,利用内能来做功就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内能的利用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6. 解:A、对试管加热,管内水从酒精灯火焰上吸收热量水温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故A正确;B、冬天搓手,手会变暖,是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故B错误;C、从滑梯滑下,臀部与滑梯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臀部发热,摩擦生热这是利用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故C错误;D、迅速压下活塞时,对筒内气体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筒内气温升高,因此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D错误.故选A.做功与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过程.本题考查了改变物体内能方式的判断,知道内能改变过程中发生的是能量的转化还是能量的转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7. 解:将一高温物体与一低温物体接触达到相同温度,由于不知它们的初始温度,故无法判定温度的高低,故CD错误;则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放出的热量等于放出的热量,故B正确,A错误.故选:B.热量是指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只有在热传递过程中才能提到热量.区分温度、热量、内能,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的表现来认识:宏观的温度的升高是指微观的分子运动更剧烈;宏观的物态变化是指微观的分子间作用力变化;内能是指二者之和.8. 解:A、用酒精灯加热使杯中水的温度升高,这是用酒精灯给水传热,是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用搅拌器不断地搅拌使水温升高,这是将水运动的动能转化成了水的内能,是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错误;B、内能的大小除了与物体的温度有关外,还和物体的质量有关,故B错误;C、乙杯中水的温度降低,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减慢,水的内能一定减小,故C正确;D、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乙杯中的水分子运动一定比甲杯中的剧烈,故D错误.故选C.(1)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2)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温度和质量有关;(3)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和状态有关;(4)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本题是一道热学综合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内能、热传递的条件及改变物体内能方法的理解,是中招的热点,热学的难点.9. 解:A、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所以0℃的物体也有内能,故A错误;B、正在沸腾的水质量不变,温度不变,但吸收热量,所以内能增加,故B正确;C、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故C错误;D、同一物体,质量相同,温度降低,所以内能减小,故D正确;故选BD.(1)一切物体都有内能;(2)(4)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和状态等因素有关;(3)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要特别注意: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但是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物体吸热、温度不一定升高,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10. 解:A、由于分子的运动快慢和温度有关,t1时刻温度比t2时刻温度高,所以t1时刻物体分子动能比t2时大,故A正确;BC、t2时刻物体内能与t3时刻的质量相同,温度相同,但是t3时刻比t2时刻放出的热量更多,所以t3时刻的内能小,故B错误,C 正确;D、t4时刻物体温度为零,但其分子仍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具有内能,故D错误;故选AC.(1)首先掌握晶体在凝固过程中的特点: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但不断放热,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叫做凝固点;(2)分子运动的快慢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3)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和状态等有关;(4)任何物质的分子总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内能不可能为零.此题考查了晶体在凝固过程中的特点及图象的分析,同时考查了对内能的理解及分子运动与温度的关系.11. 解:A、烧红的铁块会慢慢变凉,铁块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是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B、放进冰箱冷冻室的水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是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C、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压缩燃气做功,使气缸内燃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是利用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符合题意;D、反复折铁丝时,人对铁丝做功,机械能转化为铁丝的内能,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符合题意;故选CD.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是能的转移过程,即内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的过程;做功实质是能的转化过程.本题考查了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注意二者的区别:传递过程属于能的转移,做功属于能的转化,属于基础题目.12. 解:A、酒精燃烧后化学能转化为内能,通过热传递传给水,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B、水吸热温度升高,发生了汽化现象.故B正确,符合题意;C、蒸气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正确,符合题意;D、内能应用可以是加热物体,也可以是做功,故D正确,符合题意;故选BCD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燃烧是把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蒸气对外做功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能的转化要知道一些常见的例子,改变内能的方法:热传递和做功是完全等效的.13. 解:给试管里的水加热,水沸腾后,水蒸气推动塞子迅速冲出管口,在这个过程中,水蒸气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在试管口液化成小水滴.故选D.(1)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2)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气体降低温度可以液化.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就是内能和其它形式能的转化,物体对外做功,内能转化成机械能,内能减小,温度降低.14. 解:A、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用“增加”来修饰,故A说法错误;B、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用“含有”来修饰,热量是一个过程量,故B说法错误;C、只有甲、乙两物体间发生热传递时,甲物体内能增加了100J,说明乙物体的内能减少了100J,故C说法正确;D、不知道二者的温度与质量,无法判断热传递结束后,甲乙两物体的内能情况,故D说法错误.故选ABD.热量是指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不能用“含有”“增加”“减少”来修饰;内能是一个状态量,可以用“具有”“含有”来修饰,但不一般不能用“吸收”“放出”来修饰.本题主要考查了在热传递过程的描述中,一些说法的规范性的判断,是我们平时不太在意的.我们应该用规范的物理语言来描述物理现象与规律,增加严谨性.15. 解:迅速向下压活塞,活塞会压缩空气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这是通过做功的方法增大空气内能的;当温度达到棉花的燃点时,棉花就会燃烧,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棉花的内能的.故答案为:增加;做功;热传递.迅速向下压活塞,活塞会压缩空气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棉花的燃点时,棉花就会燃烧,通过此实验可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进行分析解答,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16. 解:发功时伸出手掌,罩在杯口,杯中水即可结成寒冰(假设降到-5℃).根据物理知识,此时手的温度应低于-5℃,此时才能发生热传递,手吸收水的热量,使水结冰,按常理这种武功是不可能练成的,因为人的温度在37℃.故答案为:低于;不可能.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间存在温度差.此题考查了热传递的条件难度不大,认真分析即可.17. 解:(1)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两个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在热传递过程中能量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一直继续到温度相等时为止.(2)由材料可知,热传递的方式有三种:传导、对流、辐射.(3)钢是热的良导体,善于传导热,瓷是热的不良导体,不善于传导热,所以把钢勺和瓷勺同时放在热汤里面,钢勺柄很快就烫手,瓷勺柄很久也不烫手.故答案为:(1)温度;(2)传导;(3)钢是热的良导体,瓷是热的不良导体.(1)热传递实质是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或者是从一个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必须有温差.(2)热传递的方式有三种:传导、对流、辐射.(3)根据热的不良导体和热的良导体的定义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本题的答案都在材料里面,只要认真阅读,不难解答.。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章节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章节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6fe820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81.png)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章节练习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关于粒子与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破镜不能重圆,主要是因为分子间有排斥力B.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核是有结构的C.原子、电子、原子核是按照由大到小的尺度排序的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恒星也是运动的2.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加热(不计热量损失),如图是A和B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和B升高相同的温度,A吸收的热量较多B.加热相同的时间,B吸收的热量较多C.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1∶2D.B物质更适宜做机车发动机的冷却液3.《舌尖上的中国》聚焦普通人家的家常菜,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中华饮食之美,如图所示是一盘我们冬天特别爱吃的莴笋炒腊肉.对烹制过程中所含的物理知识,认识正确的是()A.炒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B.冬天腌制腊肉需要较长的时间:说明分子在低温下没有做无规则的运动C.放入锅中爆炒:主要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莴笋和腊肉的内能增加D.上桌时散发出浓浓的香味:由于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4.小军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比较水和植物油的吸热能力,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倒入水和植物油(满足实验需要的条件)。
分别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同时加热,用温度计测量它们的温度,用停表记录加热的时间。
加热5min后,水中温度计的示数为40∶,植物油中温度计的示数为5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求水和植物油的质量相等B.只要求水和植物油的初始温度相同C.加热5min,水吸收的热量比植物油吸收的热量少D.水的吸热能力比植物油的吸热能力强5.甲、乙两物体的质量和初温相同,把甲投入一杯冷水中,热平衡后水温升高Δt。
把甲取出后,再投入乙,热平衡后水温又升高Δt,不考虑甲、乙、水三者与外界的热量交换。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十三章 内能 第二节 内能 同步训练题 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十三章 内能 第二节 内能 同步训练题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91546f10661ed9ac51f31c.png)
第十三章内能第二节内能1. 下例事例中,属于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内能的是( )A、地球外的石块,坠入地球的大气层,成为流星B、凉鸡蛋泡在热水中温度升高C、两手相互摩擦,手心发热D、锯木头时,锯条变得烫手2. 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机械能越大,具有的内能就越多B、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也没有内能C、运动的物体有动能但没有内能D、火红的铁块具有内能,冰冷的冰块也具有内能,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3. 关于温度、热量、内能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B、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热量大。
C、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能一定增加。
D、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降低,它含有的热量就减少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C、热量总是从含热量多的物体传到含热量少的物体D、物体的内能越大,含有的热量越多。
5. 物体的内能是指( ).A.物体做机械运动所具有的能B. 物体中个别分子运动所具有的能C.物体内分子定向移动所具有的能D.物体内无规则运动的分子所具有的能的总和6. 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设飞机在高空飞行时,机舱里一罐饮料的内能为E1,飞机停在机场后,这罐饮料的内能为E2.若饮料的温度不变,则E2等于E1B. 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多C. 温度高的物体具有内能, 温度低的物体不具有内能D.0℃的水变成0℃的冰,温度不变,所以内能不变7. 我们发现一根锯条的温度升高了,则可以确定( ).A.一定是对它做了功B. 一定是对它传了热C.可能对它做了功,也可能对它传了热D.不可能同时对它既做了功,又传了热8. 关于热量的概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温度越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越多B. 随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热量减少C.高温物体比低温物体含有的热量多D.只有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才可能吸热或放热9. 以下的日常生活事例,通过做功来增加物体内能的是( )A.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气筒发烫B.放进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温度升高C.点燃的爆竹腾空而起D.用水壶烧水,水蒸气将壶盖顶起10. 判断正误(1)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 ).(2)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3) 物体吸收了热量内能一定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4) 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11.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和 .12. 如图,金属勺子放在热汤中,温度升高,内能(增加;减少)13. 如图,食品放入电冰箱,温度降低,内能(增加;减少)14. 如图,在太阳的照射下,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温度升高,内能(增加;减少)15. 一块冰(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热,温度(升高;不变;降低),内能(增加;不变;减少)。
2020_2021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13.2内能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2020_2021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13.2内能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d95d8079ec3d5bbfc0a7454.png)
第十三章内能第2节内能1.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当物体运动速度增大时,其分子动能随之增加B .当物体被举髙时,其分子势能随之增加C .0℃以下时,物体分子既不具有动能也不具有势能D .物体的分子总是在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分子具有动能【答案】D【解析】AB、构成物体的分子总是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物体的内能与机械能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故AB错误;C、0∘C以下物体依然具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
故C错误;D、分子动能就是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时具有的动能。
故D正确。
2. 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0℃的冰块的内能为零B .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的内能多C .物体的温度降低,则物体的内能减少D .体积大的物体的内能一定比体积小的物体内能多【答案】C【解析】A、因为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所以0∘C的冰块具有内能,内能不为零。
不符合题意。
B、在物体的状态和质量一定时,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的内能多,没有前提条件不能判断内能的大小。
不符合题意。
C、物体确定,质量和状态确定,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符合题意。
D、体积大的物体质量不能确定、状态不能确定、温度不能确定,内能不能确定。
不符合题意。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内能一定就越大B .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C .比热容与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D .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答案】D【解析】A、内能与质量并不是线性关系,也不成正比,内能的影响因素不只质量。
故A错误;B、由于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有关,所以只知道温度的关系,不能确定内能的大小,故B错误;C、比热容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热量无关,故C错误;D、改变内能的方法有两个:做功和热传递,故D正确;4. 小册在家煮汤圆,有关煮汤圆过程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刚从冰箱冰冻室取出的速冻汤圆没有内能B .汤圆内能增大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来实现的C .汤圆在煮的过程中体积变大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D .汤圆煮熟关火后水不再沸腾是因为为水分子停止运动【答案】B【解析】A.任何物体都有内能,故A错误;B.汤圆内能增大是通过吸收热量来实现的,属于热传递,故B正确;C.汤圆在煮的过程中体积变大是因为分子间的距离变大了,故C错误;D.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关火后水不再沸腾是水不吸收热量,水要想沸腾必须要吸热故D错误.5.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温度在0℃以下的物体没有内能B .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C .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D .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答案】D【解析】A、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即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故A错;B、晶体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保持不变,故B错;C、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故C错;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故D正确.6. 关于温度、热量、内能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B .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热量多C .物体的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一定减少D .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答案】C【解析】A.说法错误,影响内能的因素不仅有温度,还有质量、状态等;B.说法错误,热量是指在热传递的过程中,内能改变的多少,是过程量,不说含有;C.说法正确,物体的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一定减少;D.说法错误,物体的温度升高,也可以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7. 下列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 .0℃的冰没有内能B .冬天搓手取暖是利用做功来改变内能C .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D .物体的机械能越多,其内能就越多【答案】B【解析】A.任何物体都有内能,0∘C的冰也有内能,故A错误;B.冬天搓手,克服摩擦做功,是利用做功来改变内能,故B正确;C.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热量不是状态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故C错误;D.机械能是物体由于机械运动而具有的能,内能的大小与机械能的大小没有必然联系,故D错误.8. 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热机消耗的燃料越多,效率就越低B .热传递中温度总是从热的物体传给冷的物体C .0℃的水变成0℃的冰,温度不变,内能减小D .火箭使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它含有的热量多【答案】B【解析】A.任何物体都有内能,0∘C的冰也有内能,故A错误;B.冬天搓手,克服摩擦做功,是利用做功来改变内能,故B正确;C.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热量不是状态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故C错误;D.机械能是物体由于机械运动而具有的能,内能的大小与机械能的大小没有必然联系,故D错误.9. 在如图所示事例中,不属于做功改变内能的是()A .甲图:冷天搓手取暖B .乙图:空气被压缩时内能增大C .丙图:烧水时水温升高D .丁图:下滑时臀部发热【答案】C【解析】A.冷天搓手取暖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空气被压缩时内能增大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烧水时水温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D.下滑时臀部发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只有C符合题意.10. 端午节是我国人民的传统节日,节日当天有吃粽子的习俗。
九年级物理人教版全一册课时练《13.2 内能》试卷含答案解析(2)
![九年级物理人教版全一册课时练《13.2 内能》试卷含答案解析(2)](https://img.taocdn.com/s3/m/c2cc3175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bc.png)
九年级物理人教版全一册《13.2内能》课时练一、单选题1.内能是一种常见的能量形式,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C的水不具有内能B.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多C.静止的物体不具有内能D.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2.关于一定质量的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的内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B.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C.内能越大,含有的热量就越多D.温度为0℃时,它可能没有内能3.下列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块没有内能B.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C.物体内能改变,其温度不一定变化D.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4.小芳迅速向上拉注射器的活塞,注射器内密封的气体温度降低,如图所示。
此过程密封气体的()A.内能增加B.分子动能增大C.分子热运动速度减小D.活塞机械能转化为气体内能5.将热水倒进玻璃杯中,玻璃杯会变热,是因为()A.水将温度传给了玻璃杯B.水含有的热量减少C.玻璃杯增加了内能D.当它们温度相同时,内能也相同6.物体M和N是同种物质,已知M的温度为0℃,N的温度为﹣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的内能为0B.M和N之间不会发生热传递C.M的分子运动比N更剧烈D.M的内能一定大于N的内能7.在下面事例中,由于热传递使物体内能减少的是()A.阳光照射下,海边的沙子温度升高B.用打气筒打气,气筒壁发热C.水沸腾时,水蒸气将壶盖顶起D.食物放入冰箱内温度逐渐降低8.用铁锤连续敲打铁块,铁锤和铁块的温度都升高了,这是因为()A.铁锤对铁块做功,铁块传递热量给铁锤B.铁块对铁锤做功,铁锤传递热量给铁块C.它们互相传递热量D.它们互相做功9.寒冷的冬天,人们的手常常会感到冷。
如左下图所示小丽用热水杯取暖,小卓用搓手取暖。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小丽和小卓改变手的内能的途径分别是()A.热传递、做功B.做功、做功C.做功、热传递D.热传递、热传递10.桌面上有一个电热杯,下列操作中能使电热杯的内能减小的是()A.往电热杯里装热水B.往电热杯里装冰块C.用纸反复摩擦电热杯D.把电热杯通电加热二、填空题11.煎鸡蛋时,能闻到鸡蛋的香味儿,这是_____现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2内能》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2内能》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dba74e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71.png)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2内能》测试题及答案1. 下列各图所列举的事例中,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从滑梯滑下,臀部发热. B.冬天搓手,手会变暖C. 给试管加热,水温升高D. 迅速压下活塞,筒内气温升高 2. 高空的冰晶在下落过程中变成了雨滴,这说明A. 它的内能减小了B. 它的内能增加了C. 它的内能没有发生变化D. 以上三种说法都不正确3. 在下列事例中,物体内能减少的是A. 金属汤勺放进热汤后变得烫手B. 放入电冰箱中的食物温度降低C. 一块 0∘C 的冰全部熔化成 0∘C 的水D. “神舟七号”飞船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表面升温4. 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B. 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C. 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D. 一块 0∘C 的冰没有内能,它的分子不会运动5. 质量不同的物体,温度越高,说明物体 A. 热量就越多 B. 内能一定多 C. 分子热运动快 D. 体积一定大6. 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海边昼夜温差比沙漠中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沙子的比热容大B. 海波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变,内能不变C. 端午佳节煮熟的棕子散发出诱人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 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最后不见了,这是一种升华现象7. 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瓶内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下压活塞,硝化棉燃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迅速向上抽活塞,硝化棉也能燃烧B. 通过此实验可以验证热传递能改变物体的内能C. 硝化棉燃烧,是因为活塞与玻璃筒壁摩擦生热使空气的温度升高D. 硝化棉燃烧,是因为下压活塞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筒内空气的温度升高8. 成都正以新发展理念创建公园城市,让市民可以出门见绿意,抬头望雪山。
对下列美好生活场景的分析,正确的是A. 春天,蒲江品茗春茶暖;热茶暖手,是通过做功改变手的内能B. 夏天,龙泉戏水浸心凉;水比岸边石头凉,说明水的比热容小C. 秋天,新都赏桂满城香;花香袭人,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D. 冬天,郫都望雪西岭上;山顶积雪常年不化,积雪的内能为零9.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热运动时具有的和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3章 内能练习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3章 内能练习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19a5a8cf52d380eb63946da8.png)
广东省南雄市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3章内能练习(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广东省南雄市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3章内能练习(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广东省南雄市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3章内能练习(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13章《内能》一.选择题(28分)1.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春天柳枝摇曳 B.夏天荷花飘香C.秋天落叶纷飞 D.冬天瑞雪飘飘2.汽车的正常运行除了要加油外,还需要加水,水作为冷却剂有其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水具有()A.较低的凝固点B.较大的比热容 C.较小的密度D.较高的沸点3.由c=,关于同一物质的比热容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C.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D.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4.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来改变内能的是()A.给冷水加热 B.压缩空气温度升高 C.下滑时臀部发热 D.搓手取暖5.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 B.用煤气炉给水加热,水的温度升高C.把蔬菜放进冰箱,蔬菜的温度降低 D.在阳光照射下,公园里石凳的温度升高6.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块内能为零 B.温度低的物体一定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小C.运动的物体一定比静止的物体内能大 D.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7.炎炎夏日,气温节节上升,温度计内水银柱慢慢升高,此过程中水银的()A.质量变大B.密度变小C.内能变小D.比热容变大8.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越多,放热一定越多 B.温度相同的物体,其内能一定相等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要吸收热量 D.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其内能一定增加9.用相同的加热器对质量相同的两种不同液体加热,吸收相同热量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升高相同的温度,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多 B.加热相同的时间,乙液体升高的温度高C.用甲液体作汽车的冷却剂效果更好 D.用乙液体作汽车的冷却剂效果更好10.在标准大气压下,1kg20℃的水吸收了3.78×105J的热量后,其温度为()A.80℃B.90℃ C.100℃ D.110℃11.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和铁块(C水>C铁),让它们放出相等的热量后将铁块立即投入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将从水中吸收热量 B.热量从铁传给水C.水和铁之间不发生热传递 D.水和铁之间发生温度的转移12.一杯酒精倒掉一半后,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比热容和热值都不变 B.比热容和热值都减为以前的一半C.比热容是原来的一半,热值不变 D.比热容不变,热值为原来的一半13.《舌尖上的中国2》聚焦于普通人的家常菜,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中华饮食之美.如图所示,通过煎、炒、蒸、拌烹调的四种美食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认识正确的是()A.煎: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比热容大B.炒: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藜蒿和腊肉的内能增加C.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使榆钱饭蒸熟D.拌:香葱和豆腐要拌着才能入味,说明分子没有做无规则运动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桶水的比热容比一杯水的比热容大B.水壶里的水烧开时,水蒸气把壶盖顶起,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用锯条锯木板时,锯条发热,锯条的内能增加D.糖放入水中,过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甜了,表明分子之间有引力二.填空题(30分)15.砂石的比热容为0。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第十三章第二节内能同步练习题 (含 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第十三章第二节内能同步练习题 (含 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82bd23783e0912a2162af7.png)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第十三章第二节内能同步练习(含答案)1物理学把“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请你根据这个意思,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CA.同一物体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B.同一物体温度越低,物体内能越大C.温度相同的同种物质,分子个数越多,物体内能越大D.温度相同的同种物质,分子个数越多,物体内能越小2.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从点滴做起.下列关于水的理解正确的是BA.0℃的水内能为零 B.水温升高,内能一定增大C.水变成冰后,体积变大、密度变大 D.30℃的水比20℃的水所含的热量多3下列关于内能和热传递的说法,正确的是DA.0℃的冰块没有内能B.运动越快的物体内能越大C.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是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D.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是从内能大的物体转移到内能小的物体4.在下列做功过程中,加有着重号的物体,内能逐渐减小的是BA. 砂轮磨刀具时,砂轮..的温度越来越高B. 暖水瓶中的热空气..将瓶塞冲出C. 在压缩冲程中,气缸内的气体..温度升高D. 电炉通电后,电阻丝...逐渐变红5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人类的生存及发展与水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当水的温度为0℃时,水的内能为0B.水的比热容比砂石、干泥土的比热容大得多,这是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的主要原因C.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增长,水资源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危机,我们一定要节约用水D.冬季的地窖里贮菜时,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以防止菜被冻坏6关于内能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一杯水和一桶水,若它们的温度相同,则他们的内能相同B.0o C的冰块没有内能C.冬天用热水袋“热水袋”暖手是用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D.汽油机做功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7.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 0℃的冰没有内能B.要使物体内能增加,必须使其吸收热量C.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D.物体的内能增加,它的温度不一定升高8.在炎热的夏天,人们都是让热粥变凉后才吃.热粥变凉过程中其内能的变化是AA.减小B.不变 C.增大 D.无法确定9.下列生活情景中,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DA .金属汤勺放在热汤中,温度升高B .冬季人们常用热水袋取暖C .食品放在冰箱中,温度降低D .铁丝被反复弯折,弯折处发热10.下列现象中哪一个是通过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 AA .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B .用煤气炉给水加热C .用热水袋取暖D .冬天站在太阳下的人会觉得暖和11.如图5所示,火柴头在火柴盒上轻轻划过就能擦燃,这是通过____________的方式改变了物体的__________能. 做功内12.如图11所示实验中,当塞子从试管口喷出时,水蒸气的 能转化成为塞子的 能。
【精品】九年级物理全册13-2内能随堂精练新版新人教版
![【精品】九年级物理全册13-2内能随堂精练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56565c06294dd88d0d26be7.png)
内能
1.关于物体内能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有内能,冰没有内能
B.水蒸气具有的内能一定比水具有的内能大
C.一杯水的温度越高,它具有的内能越大
D.一杯水放在高处比放在低处时具有的内能大
2.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如下图所示,其中属于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3.对于放在地面上的一块温度为-10 ℃的石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具有动能B.它没有机械能,也没有内能
C.它具有内能 D.它有机械能,没有内能
4.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如图所示,图是属于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图是属于利用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
(两空均选填“甲”或“乙”)
第2节内能1.C 2.B 3.C
4.甲乙。
2021新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课时同步练习:13.2 内能(学生版+解析版)
![2021新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课时同步练习:13.2 内能(学生版+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605fb57c482fb4daa58d4b61.png)
第十三章内能第2节内能一.选择题1.关于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桶水比一杯水含有的热量多B.物体温度越高,它的热量就越多C.物体内能越多,它具有的热量就越多D.热量等于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的改变量2.下列有关物体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0℃的冰没有内能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C.质量大的物体,内能一定大D.物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小3.如图所示,试管中盛有水,管口用橡皮塞塞住,用酒精灯加热,所发生的能量转化,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酒精燃烧产生大量热B.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C.试管内气体压强增大D.橡皮塞受到压力冲出4.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越高,具有的热量就越多B.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小的物体C.0℃的冰没有内能,1000℃的铁块具有内能D.物体不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也可能增加5.将“气压火箭”发射筒内充满气体,并在发射管外安装好纸火箭外壳。
如图所示,按下发射气阀,随着“砰”的一声响,火箭飞出,同时看到下端管口出现了明显的“白气”。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白气”是水蒸气B.“白气”是由于外界水蒸气吸热产生的C.发射筒内气体与外界气体发生热传递,内能增加D.发射筒内气体对筒身与纸火箭做功,内能减小6.两个物体接触后不发生热传递现象,说明它们一定具有相同的()A.温度B.密度C.质量D.比热容7.下列实例中,属于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把冰块放在鲜榨的果汁里,喝时感觉很凉爽B.电热水壶烧水,电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C.将一壶凉水放在炉火上加热使水温升高D.将一杯开水放在桌上,水温逐渐降低8.在如图的各事例中,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搓手,手变暖和B.加热水温升高C.压活塞,硝化棉燃烧D.滑滑梯臀部发热9.下列有关“温度不变”时,“内能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也不变B.液体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不变,内能也不变C.0℃的水凝固成0℃的冰时,温度不变,内能增加D.0℃的冰熔化成0℃的水时,温度不变,内能增加10.下列事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柴火烧水B.压缩空气发热C.冬天搓手取暖D.钻木取火二.填空题11.信阳毛尖深受人们喜爱,在炒制茶叶的过程中,通过加热翻炒使采摘的新鲜茶叶中的水分快速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便是制茶过程中的“杀青”,这是通过________的方法改变茶叶内能的,用开水冲泡后茶香四溢,人能闻到茶香,说明__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第二节内能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第二节内能同步练习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f9fa7cdd36a32d737581a6.png)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第二节内能同步练习含答案知识点内能1.下列有关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内能就是机械能B.物体的机械能越大,内能也越大C.0℃的冰块不具有内能D.任何物体都有内能2.仔细观察图中甲、乙、丙三杯水,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杯中水的内能最大B.乙杯中水的内能最大C.丙杯中水的内能最大D.乙、丙两杯中水的内能一样大3.分子因______而具有的动能叫做分子动能。
由于分子之间的______而具有的势能叫做分子势能。
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______(选填“所有”或“部分”)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内能的单位是______知识点物体内能的改变4.如图所示的各种情景,属于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5.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______和______。
例如,我们可以擦燃火柴,也可以______燃火柴。
6.发生热传递的条件:两个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______在热传递过程中能量从______物体传到______物体。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量的单位______7.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是______的。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______;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会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8.若外界对物体做了30J的功,同时物体又向外放热25J,则物体内能变化情况是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了______J。
9.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实验:用重锤连续敲打铁块,一段时间后,铁块能煎熟一个荷包蛋。
用重锤敲打铁块是通过______的方法改变了铁块的内能,被敲打后的铁块能煎熟荷包蛋是通过______的方法改变了鸡蛋的内能。
10.区别下列词语中“热”字的含义:(选填“温度”“热量”或“内能”)(1)“热水”“物体变热”中的“热”是指______(2)“热传递”“物体吸热”中的“热”是指______。
(3)“太阳能集热器”“摩擦生热”中的“热”是指______11.如图所示,烧瓶内盛少量水,用塞子塞紧后,用打气筒向烧瓶内打气。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1课3练”:第十三章第二节内能(课前预习+随堂练习+达标练习,含答案)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1课3练”:第十三章第二节内能(课前预习+随堂练习+达标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f06fda0975f46527d3e19e.png)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1课3练”:第十三章第二节内能(课前预习+随堂练习+达标练习,含答案)课前预习1.物质内部所有分子的动能与的总和,叫做物体的能.2.对于同一物体来说,温度越高,内能;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是区别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3.物体内能的改变(1)热传递:①条件:两物体温度 .②实质:能量的 .③现象:物质吸热时内能,放热时内能 .④热量: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的多少.(2)做功:①现象:物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外界对物体做功,内能 .②实质:内能与其他形式能的 .课堂练习1.用热水袋使身体变暖,是利用的方法使人身体的内能增加;给自行车打气时,打气筒会发热,这是通过的方法使打气筒的内能增加.2.下面四句话里“热”字表示什么物理量(选填“温度”“内能”或“热量”)①天气真热②摩擦生热③物体放热④电炉很热3.如右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 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棉花燃烧起来,说明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增大.4.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说法正确的是( )A.0 ℃的冰内能为零B.两个物体温度相同,它们之间就不能发生热传递C.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D.50 ℃水的内能一定比10 ℃水的内能多5.物体温度升高时,它的内能将()A.增大B.减小C.不变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6.下列实例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钻木取火B.两手相互摩擦使手变热C.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变热D.将食物放入冰箱内冷却达标练习7.如右图中所示,女孩呵气是通过方式取暖;男孩搓手是通过方式取暖.8.父亲节那天,小明给父亲启啤酒时,发现瓶口出现“白雾”,这是瓶内的气体冲出时,内能转化为能,使气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而产生的现象.这个现象说明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9.冰糖葫芦(如右图)是许多同学的最爱,其制作方法如下:将洗净的山楂穿在竹签上,然后将一定量的白糖放入锅中加热,利用的方法增加糖的内能,待白糖熔化成糖浆后,在山楂上蘸上糖浆,等糖浆热量(填“吸收”或“放出”)变成固态,冰糖葫芦就做好了.10.如右图所示,在气缸A中密封有压缩空气,B是一种被销钉K锁住的活塞,C是一个温度计.若活塞与气缸壁间没有摩擦,当把销钉拔出后,将看到的现象:(1)活塞将向运动;(2)温度计的示数将,因为 .11.如右图所示,在厚玻璃瓶内装入少量的水,然后在向密闭的瓶内打气,当塞子跳起时,瓶内会出现雾,这是因为瓶内的空气推动塞子时,内能,温度降低,使水蒸气成小水珠.12.在如右图所示事例中,不属于...做功改变内能的是()A.甲图:冷天搓手取暖B.乙图:空气被压缩时内能增大C.丙图:烧水时水温升高D.丁图:下滑时臀部发热13.寒冷的冬季,家用汽车的某些部位却在升温(如右图所示),下列现象中,通过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A.打开暖风车内温度升高B.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汽车水箱里的水温度升高C.放在阳光下汽车的顶部晒热D.刹车时,刹车片的温度升高14.如图所示,给试管里的水加热,水沸腾后,水蒸气推动活塞迅速冲出管口,水蒸气在这个过程中()A.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在试管口变成白色的热空气B.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在试管口变成白色的热空气C.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在试管口液化成小水滴D.内能增加,温度不变,在试管口液化成小水滴15.将肉片直接放入热油锅里爆炒,会将肉炒焦或炒糊,大大失去鲜味.厨师预先将适量的淀粉拌入肉片中,再放到热油锅里爆炒,炒出的肉片既鲜嫩味美又营养丰富,对此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温度升高,内能增加B.附着在肉片外的淀粉糊有效防止了肉片里水分的蒸发C.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内能增加主要通过做功实现的D.附近能闻到肉香体现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16.将装有酒精的金属管固定在桌子上,并用塞子塞紧.快速来回拉动绕在管上的绳子,过一会儿塞子跳起来,如右图所示.则()A.拉动绳子时,金属管温度升高,内能增加B.拉动绳子时,管内酒精温度升高,蒸发加快C.塞子跳起时,管内气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D.塞子跳起时,管内气体内能全部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17.四只相同规格的烧杯中装有水,水量及其温度如右图所示.关于四只烧杯中水内能的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b烧杯中水的内能B.c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d烧杯中水的内能C.a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c烧杯中水的内能D.d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c烧杯中水的内能18.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内能增大,一定是吸收了热量B.物体的内能增大,一定是外界对物体作了功C.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D.机械能增大,内能一定增大19.下列关于机械能和内能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增大物体的高度可以增大机械能,但不可以增大内能B.增大物体的速度,可以使物体的机械能和内能都增大C.物体的机械能可能为零,但内能不可能为零D.机械能和内能的单位都是焦耳,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20.小明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塑料瓶中装入一些细沙,瓶口用软木塞塞紧并在其中插入一支温度计,瓶外包一层泡沫塑料.手拿瓶子迅速上下抖动(注意沙子不要伤及温度计). 请你猜想一下,在多次抖动后,温度计的示数是否发生改变?说出你猜想的依据.13.2内能课前预习1.热运动分子势能内2.越大减小内能3.(1)①不相同②转移③增加减少④内能(2)①减少增加②相互转化课堂练习1.热传递做功2.温度热量热量内能3.内能4.B5.A6.D达标练习7.热传递做功 8.机械做功 9.热传递放出 10.右减小空气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11.做功减小液化 12.C 13.D 14.C 15.C 16.A 17.D 18.C 19.B 20.温度计的示数升高.手拿瓶子上下抖动,使瓶子里的细沙克服摩擦做功,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章节练习题-带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章节练习题-带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d5e466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a2.png)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章节练习题-带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现象中属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是()A.酒精擦在皮肤上能闻到酒精味B.脏水中有很多细菌在运动C.铁锅放久了会生锈D.阳光照耀下看见灰尘在空中飞舞2.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与搓手取暖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相同的是()A.扬汤止沸B.釜底抽薪C.钻木取火D.炙手可热3.如图示意了某种物质常见三种状态的微观模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状态时,分子的位置固定,不会运动B.甲状态时,物体的流动性最明显C.甲状态时,物体最容易被压缩D.甲状态和乙状态相比,甲状态分子间的引力更大4.在生产和生活中,常见有关“水的比热容大”的相关事例,以下事例中与这一性质无关的是()A.海边中午日照时沙子比海水温度高B.教室中洒水可以降低室温C.冬天暖气用水作为传热介质D.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液5.如图所示,图a表示一个中间系有棉线的铁丝圈浸过肥皂水后的情形,图b表示用手指碰破棉线右侧的肥皂膜后的情形.这个实验说明了()A.物体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B.分子间存在斥力C.分子间存在引力D.组成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6.依据如表中的数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物质比热容c/[J•(kg•℃)-1]水 4.2×103干泥土约0.84×103A.质量为1kg的干泥土,具有的内能约为0.84×103JB.质量为1kg的水,温度为1℃时,具有的热量为4.2×103JC.质量为1kg的水,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为4.2×103JD.质量相等的水和干泥土,吸收相同的热量,水温升高较多7.关于温度、热量、内能和机械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越高,具有的热量越多B.内能和机械能各自包含动能和势能,因此,它们在本质上是一样的C.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D.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8.图甲所示为一款新型水杯,将沸水倒入杯中,轻摇几下后,水温便可降至55℃左右,并能保温3小时。
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全章练习(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全章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a5de5b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0c.png)
第13章《内能》专项复习第一节分子热运动(课时练)基础题:1.小明放学回家,刚打开家门就闻到了饭菜的香味,这是________现象,是由于饭菜经过加热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__________。
2.铁棒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_______力;铁棒也很难被拉伸,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_____力。
3.下列现象属于分子运动的是( )A.黄沙漫天B.花香四溢C.尘土飞扬D.大雪纷飞4.分别在冷水和热水中同时注入一滴墨水,5 s后的现象如图所示,该现象说明( )A.只有热水的分子在做热运动B.温度越低,分子运动越剧烈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D.扩散只能在液体中发生,不能在气体、固体中发生5.小明闻到烟味,对爸爸说:“你一吸烟,我和妈妈都跟着被动吸烟.”小明这样说的科学依据是()A. 一切物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B.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C. 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D. 有的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有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6.下图形象反映物质气、液、固三态分子排列的特点,正确的说法是( )A.甲是气态B.乙是气态C.丙是气态D.甲是固态拓展题:7.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B.水会结冰,是因为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C.“一人吸烟,众人受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将石块研磨成粉状,说明分子变小了8.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住测力计的读数。
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如图所示。
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A.不变,因为玻璃板重力不变B.变大,因为玻璃板沾水变重了C.变小,因为玻璃板受到了浮力作用D.变大,因为玻璃板与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分子引力第二节内能(课时练1)基础题:1.一块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冰水混合物的内能__________。
2.一块500 g的0℃的冰具有的内能_______(选填“不等于”或“等于”)它熔化成0℃的水时的内能,这表明物体的内能与物体所处的状态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第2节内能课时练带答案范文整理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第2节内能课时练带答案范文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14aede34d4d8d15abf234e65.png)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第2节内能课时练(带答案)第2节内能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单选题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低于0°c的物体不具有内能B.物体具有内能,也可以同时具有机械能c.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不一定具有内能D.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如图所示,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铁锅热得烫手B.暖风机开了,房间温度升高了c.棉被被晒得热乎乎的D.冬天,男孩通过搓手使双手变暖下面是小明同学“物理学习笔记”中的摘录,其中正确的是A.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热量上是等效的B.热量是由内能大的物体传给内能小的物体c.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D.温度越高的物体具有的热量越多下列情景对应的说法错误的是A.B.c.D.把烧热的工件放到冷水中,工件会凉下来,而冷水会变热,在这个过程中A.工件的内能增大,冷水的内能减小B.冷水的内能增大,工件的内能减小c.工件和冷水的内能都增大D.工件和冷水的内能都减小若A、B两物体之间没有热传递,正确的解释是A.两物体所包含的热量相等B.两物体的内能相等c.两物体的温度相等D.两物体没有接触,且都处在真空中如果物体的温度没有改变,则A.物体的内能一定没有改变B.物体的内能可能产生改变 c.物体一定没有吸热D.物体与外界都一定没有做功将装有酒精的金属管固定在桌子上,并用塞子塞紧,快速来回拉动绕在管上的绳子,过一会儿塞子眺起来,如图所示,则A.拉动绳子过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拉动绳子过程,管内酒精温度不变c.塞子跳起时,管内气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少管内气体机械能转化为塞子的内能,塞子跳起时D.将肉片直接放入热油锅里爆炒,会将肉炒焦或炒糊,大大失去鲜味.厨师预先将适量的淀粉拌入肉片中,再放到热油锅里爆炒,炒出的肉片既鲜嫩味美又营养丰富,对此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B.附着在肉片外的淀粉糊有效防止了肉片里水分的蒸发 c.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内能增加主要通过做功实现的D.附近能闻到肉香体现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0.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三者的关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c.物体温度不变,就没有吸热或放热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1.某同学由于粗心,将放在厨房中一个装有液化石油气的气罐打开后,忘记将其关闭,过一会整个屋里都闻到刺鼻的气味,这是现象;高速公路服务区司机把大货车停在水坑中,这是通过方式给轮胎降温.一块500g的0℃的冰具有的内能它熔化成0℃的水时的内能,这表明物体的内能与物体所处的状态3.冰箱冷冻室内水在结冰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北极圈爱斯基摩人的冰屋可拒寒风于门外,由于冰是热的不良导体,室内外之间几乎不能发生,同样冰屋内不允许生火取暖,否则冰屋就会成水.请你根据内能的定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在图中,甲杯中水量较少,乙、丙、丁杯的水量相同,比较各杯中水的内能的大小:杯中水的内能最大,因为两杯中水的内能不好比较,因为 .在高空飞行的子弹具有能、能,还具有能,子弹落地静止后这三种能不为零的是能。
人教版本物理初中九年级第十三章第2节内能同步学习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本物理初中九年级第十三章第2节内能同步学习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9497961ed9ad51f11df296.png)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第2节内能同步练习和答案第2节内能一、单项选择题1.对于物体的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B.做功能够改变物体的内能C.物体的内能增添,必定是温度高升了D.温度同样的1kg水和1g水,内能同样2.以下现象中,利用热传达的方式使物体内能增添的是()A.用锯据木头,锯条发热B.烧水时,水渐渐变热C.流星在大气层中高速着落,发出光和热D.儿童从滑梯上滑下,臀部有灼热感3.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甲图搓手取暖:利用做功的方式使手的内能增添乙图用热水袋取暖:是经过热传达改变物体内能丙图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内能增添,温度高升丁图瓶塞跳起:瓶内气体对瓶塞做功,瓶内气体内能增添4.一把勺子的温度高升了()A.它必定汲取了热量B.必定和其余物体发生了热传达C.它的热量必定增添D.它的内能必定增添5.对于内能和热量,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物体汲取热量,温度必定高升B物.体运动的越快,物体的内能越大C.同一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D.温度越高的物体,所含的热量越多6.对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正在沸腾的水的温度必定是B.物体温度高升必定是汲取了热量C.冬季搓手变暖是经过做功使手的内能增大D.汽油机做功冲程燃气的内能增添7.以下现象中,物体内能的改变是经过做功实现的是()A.划火柴,火柴焚烧B.给发热的病人测体温C.在酷热的夏季,在啤酒中放入一些冰块,啤酒变凉D.太阳能热水器水箱中的水被晒热8.与物体的内能相关的要素是()A.物体的运动速度B.物体的高度C.物体的运动速度和高度D.物体的温度9.对于热量,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1-/4A.热水比冷水含有的热量多B一.大桶水比一小桶水含有的热量多C.一个物体内能越多,含有的热量越多D.热量是热传达过程中内能的改变量二、填空题10.铁水很热,冷水很冷,但它们都有________能。
冬季搓手能够感觉暖和,是经过________的方式改变内能;用热水袋取暖,是经过 ________的方式改变内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新教材)13章第2节-内能-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新教材)13章第2节-内能-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f6636b1a37f111f0855b69.png)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新教材)13章第2节-内能-练习题及答案6.我们在实验室用酒精进行实验时,整个实验室很快就闻到了刺鼻的酒精气味,这是一种扩散现象。
以下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液体之间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息地运动C.温度越高时扩散现象越剧烈D.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着间隙7.密闭的房间里打开香水瓶的盖子,一会儿整个房间都能闻到香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越高,香味扩散得越慢B.若温度低于0℃,这个现象就消失C.这个现象能说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D.这个现象能说明分子运动是无规则的8.下列现象中,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A.尘土飞扬B.烟雾缭绕C.花香扑鼻D.余音绕梁9.电冰箱里的食物容易变干和相互“窜味”,请你从屋里角度分析,食物“窜味”属于现象,电冰箱里的食物主要是通过方式失去水分的。
10.茶蛋赴鸡西人喜爱的食品,把鸡蛋放入用酱油和少量茶叶为主要佐料配制成的汤中煮成“茶蛋”,煮好的“茶蛋”,外壳和蛋清颜色都发生了明显交化,这主要是因为分的无规则运动使酱油中的色素分子到了鸡蛋里面;除此之外,茶蛋变成的速度要比用冷水腌制咸蛋快很多,这主要是因为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与有关。
11.把萝卜腌成咸菜通常需要几天,而把萝卜炒熟,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分钟。
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A.萝卜分子间存在空隙,易扩散B.盐分子与萝卜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C.炒菜时萝卜是运动的,盐分子更容易进入萝卜中D.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更激烈12.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B.破镜难圆,是因为分子间有斥力C.花香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尘土飞扬,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B.尘土飞扬,说明在不停地运动C.弹簧能够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空隙D.糖在热水中溶解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14.关于微观粒子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B.0℃所有物质的分子都停止了运动C.组成固体的分子式静止的D..固体和液体分子间没有空隙第二节内能基础知识练习:1.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的单位:。
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 第13章节 13.2 内能 练习试题(含答案) (2)
![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 第13章节 13.2 内能 练习试题(含答案) (2)](https://img.taocdn.com/s3/m/346513cb2b160b4e767fcfc4.png)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节 13.2 内能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A.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B.用煤气炉给水加热,水的温度升高C.把蔬菜放进冰箱,蔬菜的温度降低D.在阳光照射下,公园里石凳的温度升高2.木工师傅做家具时,来回拉动锯条锯木头。
锯条温度将升高。
该过程主要通过 BA.热传递使锯条的内能增加B.做功使锯条的内能增加C.热传递使锯条的内能减少D.做功使锯条的内能减少3.下列现象中,利用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AA. 木工用锯锯木条时,锯条发烫B. 烧开水时,壶盖被水蒸气顶起来C. 铁块放在炉火中烧红了D. 冬天,人们在太阳光下取暖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A.马路上尘土飞扬,表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C.手相互摩擦发热,是靠热传递来改变内能的D.同一物体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小5.小文在做“开水煮白菜”这道菜的过程中,有以下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CA.放一点盐,汤就有了咸味,说明分子只在液体中运动B.菜做好起锅时,清香扑鼻,说明分子只在高温下运动C.白菜的内能增加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实现D.白菜的内能增加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6.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一个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块浸有少量乙醚(乙醚极易挥发)的棉花,用力把活塞迅速下压,棉花就会立即燃烧。
根据该实验现象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D A.气体比液体更容易被压缩B.浸有少量乙醚可以降低棉花的着火点C.活塞迅速下压,乙醚蒸气液化放出热量,使棉花燃烧D.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会增加7.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BA.白行车轮胎放气时.气门嘴处温度会降低B.放进冰箱冷冻室的水变成冰块C.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气缸内气体的温度升高D.用手来回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温度升高8.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来改变内能的是AA.给冷水加热B.压缩空气温度升高C.下滑时臀部发热D.搓手取暖9.下列实例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BA.钻木取火B.用热水给袋装牛奶加热C.用”搓手”的方法取暖 D.用锤子敲打铁丝,铁丝发热10.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BA.在饮料中放入一些冰块,饮料变凉 B.划火柴,火柴被划燃C.柏油马路被阳光晒热 D.冬天,暖气使房间变暖11.下列过程中,属于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DA.用锤子敲打铁板,锤子和铁板都变热B.两手相互摩擦,手发热C.卫星进入大气层时外壳发热D.热水中放入冰块,水温下降12.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CA.反复弯折后,铁丝的温度升高 B.火车经过后,铁轨的温度升高C.用火炉烧水,水的温度升 D.两手相互搓揉,手掌发热13.下列事例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A.用力搓手时,手会发热 B.用液化气烧水做饭C.夏天在太阳曝晒下,水泥路面发烫 D.冬天把手插在口袋里会感到暖和14.某同学骑自行车下一长坡时,在途中由于车速过快,于是捏紧刹车,降低车速,保持安全速度匀速行至坡底,下车检查,发现刹车片发烫.有关此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A.刚下坡时,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B.匀速下行时,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C.匀速下行时,机械能保持不变D.刹车片发烫,是做功改变了内能16.下列实例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AA.流星穿过大气层时发热发光 B.冬天,嘴对着双手哈气C.汽油机的做功冲程 D.不锈钢汤勺放在热汤中17.下列现象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BA.冬天,暖气使房间变暖B.用锤子敲打钢板,锤子和钢板都会变热C.石头被太阳晒热D.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吸气冲程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A.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之间B.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C.只有做功才能改变物体的内能D.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19. 18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C.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D.温度相等的1kg水和100g水内能相同20.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常年平均气温是-2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2内能
课前预习
1.物质内部所有分子的动能与的总和,叫做物体的能.
2.对于同一物体来说,温度越高,内能;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是区别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
3.物体内能的改变
(1)热传递:①条件:两物体温度.
②实质:能量的.③现象:物质吸热时内能,放热时内能.④热量: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的多少.
(2)做功:
①现象:物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外界对物体做功,内能.
②实质:内能与其他形式能的.
课堂练习
1.用热水袋使身体变暖,是利用的方法使人身体的内能增加;给自行车打气时,打气筒会发热,这是通过的方法使打气筒的内能增加.
2.下面四句话里“热”字表示什么物理量(选填“温度”“内能”或“热量”)
①天气真热②摩擦生热
③物体放热④电炉很热
3.如右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 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棉花燃烧起来,说明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增大.
4.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说法正确的是( )
A.0 ℃的冰内能为零
B.两个物体温度相同,它们之间就不能发生热传递
C.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D.50 ℃水的内能一定比10 ℃水的内能多
5.物体温度升高时,它的内能将()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6.下列实例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钻木取火
B.两手相互摩擦使手变热
C.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变热
D.将食物放入冰箱内冷却
达标练习
7.如右图中所示,女孩呵气是通过方式取暖;男孩搓手是通过方式取暖.
8.父亲节那天,小明给父亲启啤酒时,发现瓶口出现“白雾”,这是瓶内的气体冲出时,内能转化为能,使气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而产生的现象.这个现
象说明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9.冰糖葫芦(如右图)是许多同学的最爱,其制作方法如下:将洗净的山楂穿在
竹签上,然后将一定量的白糖放入锅中加热,利用的方法增加糖的内能,
待白糖熔化成糖浆后,在山楂上蘸上糖浆,等糖浆热量(填“吸收”
或“放出”)变成固态,冰糖葫芦就做好了.
10.如右图所示,在气缸A中密封有压缩空气,B是一种被销钉K锁住的活
塞,C是一个温度计.若活塞与气缸壁间没有摩擦,当把销钉拔出后,
将看到的现象:(1)活塞将向运动;(2)温度计的示数将,因为.
11.如右图所示,在厚玻璃瓶内装入少量的水,然后在向密闭的瓶内打气,当塞子跳
起时,瓶内会出现雾,这是因为瓶内的空气推动塞子时,内能,温度降低,使水
蒸气成小水珠.
12.在如右图所示事例中,不属于
...做功改变内能
的是()
A.甲图:冷天搓手取暖
B.乙图:空气被压缩时内能增大
C.丙图:烧水时水温升高
D.丁图:下滑时臀部发热
13.寒冷的冬季,家用汽车的某些部位却在升温(如右图所示),下列现象中,通
过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A.打开暖风车内温度升高
B.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汽车水箱里的水温度升高
C.放在阳光下汽车的顶部晒热
D.刹车时,刹车片的温度升高
14.如图所示,给试管里的水加热,水沸腾后,水蒸气推动活塞迅速冲
出管口,水蒸气在这个过程中()
A.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在试管口变成白色的热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