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黄埔生牺牲惨重北伐中陨落的将星

合集下载

中共十位牺牲在共和国建立前的军事天才

中共十位牺牲在共和国建立前的军事天才

中共十位牺牲在共和国建立前的军事天才蔡申熙徐向前曾对中国工农红军杰出指挥员、军事家蔡申熙给予高度评价:“蔡申熙同志是红十五军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对鄂豫皖红军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不仅具有战略家的胆识和气度,而且在历次战役战斗中机智果断,勇猛顽强,因而在红四方面军中有很高的威望。

”蔡申熙,原名蔡升熙,1906年生,湖南醴陵人。

1920年入县立中学读书,积极参加进步学生运动。

1924年春入孙中山的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军政部陆军讲武学校,后转入黄埔军校第1期学习。

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

毕业后留校教导团工作。

曾参加平定广州商团叛乱和讨伐军阀陈炯明的两次东征。

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先后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营长、第20军团长。

1927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

后任起义军第11军第24师参谋长,南下途中参加了会昌、三河坝等战斗。

起义军在广东潮汕地区失利后,他转赴广州。

同年12月参加广州起义,任广州市公安局局长。

后到上海,在中共中央军事部工作。

1928年起任中共江西省委军委书记、吉安东固地区游击队第1路总指挥。

曾率部攻克峡江县城,配合湘赣边区的革命武装斗争。

1930年初,蔡申熙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军委书记,不久被派赴鄂东南阳新、大冶和蕲(春)黄(梅)广(济)地区领导游击斗争。

他来到阳新后,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集中当地分散游击的武装力量,于同年10月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15军,任军长。

红15军组建后,蔡申熙率部东进皖西,攻克太湖县城,后经英山、罗田等地,于12月到达鄂豫皖苏区,参加第一次反“围剿”。

1931年1月红15军与红1军合编为第4军后,任第10师师长、中共鄂豫皖特委委员兼军委副主席,率部参加磨角楼、新集、双桥镇等战斗。

他指挥机智,作战勇敢,身先士卒,在一次战斗中右臂被敌机枪子弹击中,负伤致残。

同年5月,鄂豫皖中央分局成立,蔡申熙为分局委员,并任彭杨军事政治学校校长。

他言传身教,贯彻教育训练与实战要求相结合的教学方针,主持办学4期,为鄂豫皖苏区培养了大批军政干部。

功勋卓著却被张国焘屈杀的军事家许继慎

功勋卓著却被张国焘屈杀的军事家许继慎

功勋卓著却被张国焘屈杀的军事家许继慎作者:谢浩来源:《党史博采·纪实(上)》 2020年第6期许继慎是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是中央军委认定的36名军事家之一。

他毕业于黄埔军校一期,在北伐战争中担任过国民革命军第4军叶挺独立团第2营营长、第25师73团参谋长、第11军第24师72团团长等职,在战斗中多次身负重伤,屡立战功。

1 930年春,他被派到鄂豫皖苏区,任中国工农红军第1军军长,参与整编鄂豫皖边武装力量,领导取得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巩固和扩大了鄂豫皖苏区。

周恩来称赞他:“政治上很强,很能打仗,他把叶挺独立团的战斗作风带到了红四方面军。

”文/谢浩东征讨逆,他加入敢死队许继慎,原名绍周,字谨生。

1901年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县土门店的普通农民家庭。

他年少时代非常聪明、活泼,文思敏捷、善谈好友,深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

1920年,许继慎考入安庆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

不久转入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当时五四运动正开展得如火如荼,他经常与爱国学生一起商讨救国良策,参与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1921年4月,他在安庆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成为第一批团员之一。

1921年6月,旨在向反动的安徽省政府要求增加教育经费的爱国运动爆发了。

时任北洋军阀安徽督军倪嗣冲对爱国学生的要求置若罔闻,对学生进行血腥镇压,造成了“六二惨案”。

为了揭露军阀的丑恶罪行,许继慎和同学们一起上街游行,张贴标语,散发传单,组织演讲队宣传。

工人、商人也罢工罢市,支援学生斗争。

在学生运动和群众运动的震迫下,安徽反动政府终于接受了学生的要求,提高了一倍多的教育经费,“六二运动”取得了胜利。

这次运动之后,安徽学生联合会加强了领导,以团组织为核心进行了改组和扩大。

经过改选,舒传贤任会长,周骏任副会长,许继慎担任常务委员兼联络部长。

此后,许继慎一如既往参与爱国救亡运动,后来被反动政府注意,所以他就和一些进步学生逃往上海。

在上海期间,他进入上海大学旁听,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深感中国革命必须建立革命武装。

过早陨落的七大将星(精)

过早陨落的七大将星(精)

1930年1月,调任由赣西南地区红军合编的红六军军长。

1930年7月,红六军改编为红一军团三军后,继任红三军军长。

在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三次反“围剿”战斗中,多次率部取得重大胜利。

1931年9月15日,在吉安东固附近的六渡坳遭敌机扫射而身负重伤后,壮烈牺牲。

刘志丹将军刘志丹: 1903年出生于陕北保安县。

1925年秋,赴广州入黄埔军校第四期,翌年秋毕业后回西北冯玉祥部队任第四路军党代表兼政治处主任。

1927年夏国民党反共后,刘志丹转入地下活动,秘密动员西北军一部于1928年5月在渭华发动起义,建立工农革命军,他担任了起义的军事委员会主席。

1932年初,他将所部改编为红军陕甘游击队,年底正式建立红二十六军。

至1935年春,陕甘红军发展到5000余人,占领了六座县城,并在二十多个县内建立了根据地政权。

此时,南方苏区已相继失败,各主力红军被迫长征,陕甘苏区虽然人口不多且十分贫瘠,却成为全国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

由于保存下这块革命的落脚点,红二十五军和红一、二、四方面军都长征到达这里,党中央也最终把大本营放在陕北。

1935年8月,徐海东等率红二十五军到达陕甘,与当地红二十六、红二十七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刘志丹任副军团长兼参谋长。

11月初又并任命他为新成立的红二十八军的军长。

1936年春,红军东征山西攻打中阳县三交镇时,他亲临前沿观察。

敌晋绥军阵地上有一挺机枪正猛烈扫射,刘志丹探出上身用手指着说,要把它缴下来向陕北苏区献礼。

不幸,那挺机枪射来的子弹打中了刘志丹左胸,牺牲时年仅33岁。

左权将军左权:1905年出生于湖南省醴陵县。

1923年考入广州陆军讲武学校,次年转入黄埔军校,成为该校第一期学员。

黄埔一期毕业后,他被选派到苏联学习,回国后,先后参加了反“围剿”战斗,并率部参加了长征。

历任中国工农红军军长、政委、第一军团长等。

抗日战争时期,任和八路军副总参谋长。

1942年5月25日,在十字岭反"扫荡"突围中,为掩护总部和地方机关及人民群众安全突围,左权将军始终和负责最后掩护的连队在一起,正当左权将军在十字岭上对撤出战斗作最后部署检查时,突然一颗炮弹打来,落在他身旁,左权将军中弹牺牲。

中共百战将星谢振华

中共百战将星谢振华

谢振华(1916——),原名谢振伴,1916年9月出生在江西省崇义县上堡乡甲子村。

世代贫穷,以耕种山地竹木为生。

由于官家、地主残酷压榨,催租逼税,全家劳累一年,仍得不到温饱,刚满十岁的谢振华不得不去替地主家放牛。

由于受地主的压迫和凌辱,激起谢振华的愤慨,他一怒之下把地主家柚子树上硕大橙黄的柚子扯落满地,又把地主家菜地里的瓜苗全给毁掉。

1928年春天,朱德、陈毅和中共湘南特委领导发动的湘南暴动,声势浩大,鼓舞人心,直接影响到毗邻的崇义山区,为崇义革命的兴起,播下了火种。

崇义山区,早在南昌八一起义前后,就有中共地下组织,谢振华的父亲那时就是秘密党员。

湘南暴动失败后不久,一位身穿长衫,头戴礼帽的年轻人来到谢家。

这位年轻人操湖南口音,彬彬有礼,和谢振华的父亲如兄弟,是湘南暴动中有声望的领导者之一,正被敌人通缉追捕的谢焕文。

谢焕文住在谢振华家,组织农民,准备再次发动农民武装暴动。

父辈们的革命活动,强烈地影响着激励着幼年的谢振华,使他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打土豪分田地、消灭地主武装、建立苏维埃政权等革命口号,牢牢地印在他幼小的心灵中。

1929年的夏天,谢振华的家乡成立了暴动队。

他的父亲当上了上堡暴动队队长,率领农友们在上堡和附近的几个乡竖起暴动大旗,成立了农民协会,开展了打土豪分田地、消灭乡政府反动民团、焚烧毒害人民群众的鸦片烟等革命活动。

穷苦的劳动人民,喜气洋洋,敲锣打鼓,鸣放鞭炮,张贴革命标语,演文明戏,还十分威风地押着地主恶霸戴着高帽子游街。

崇义和赣南地区的反动派,被这一革命形势所震惊,他们纠集反动势力,疯狂地进行反扑。

年仅十二岁的谢振华,受暴动队和父亲的指派,也投入了革命武装斗争的行列。

1929年7月,他第一次执行到古亭镇侦察敌人保安团动向的任务。

古亭镇驻扎着赣州地区数百人枪的民团武装,由当地反动土匪头子胡凤章和地头蛇周文山直接掌握指挥,又有赣州军阀马昆的支持。

这支反动民团武装,实力雄厚,随时都能发动突然袭击,对暴动队威胁极大。

建国前牺牲的二十位中共高级将领

建国前牺牲的二十位中共高级将领

建国前牺牲的20位中共高级将领叶挺: “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中国人民解放军1955年授衔时,陈毅对叶剑英感叹说:“若是叶挺同志还在,就该有两个叶帅了!”叶挺被誉为“北伐名将”,屡建奇功,威名远扬。

他在陈炯明炮轰广州总统府时率部苦战,保护孙中山和宋庆龄脱险。

孙中山对他十分感激,叶挺却从不把此事挂在嘴上。

他精于练兵,长于野战。

攻平江,战汨罗,夺汀泗,袭贺胜,破武昌,他率领的独立团打遍两湖无敌手,赢得“北伐先锋”和“铁军”称号。

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叶挺连续参与领导南昌、广州两次起义,对于执行党的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方针和创建人民军队,作出了重大贡献。

千古奇冤,皖南事变。

1941年1月在皖南新四军军部被国民党军队围攻的危急关头,毛泽东致电决定新四军由叶挺指挥。

叶挺率军血战。

兵败之际,叶挺提出,以一身而赎部下。

在狱中,蒋介石亲自劝降。

叶挺作《囚歌》以表心志:“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1946年3月4日经中共中央努力交涉,叶挺终于获释,并被批准重新入党。

可惜壮志未酬身先死。

1946年4月8日,叶挺奉命赴延安参加中央整军会议。

午后2时许,叶挺乘坐的飞机在山西省兴县黑茶山遇雾,触山焚毁。

叶挺不幸遇难。

叶挺去世后,周恩来在发表的悼文中说:“希夷(叶挺字希夷)!你是人民队伍的创造者。

北伐抗战,你为新旧四军立下了解放人民的汗马功劳。

10年流亡,5年监牢,虽苍白了你的头发,但更坚强了你的意志……”左权一代名将血洒太行山左权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场上牺牲的最高将领。

周恩来称他“足以为党之模范”。

朱德赞誉他是“中国军事界不可多得的人才”。

长征后他率部夜战山城堡。

一场没有枪声的战斗打得敌将丁德隆从此只谈佛经、不论军事。

在抗战时期,他出任八路军副参谋长参与指挥百团大战、黄崖洞保卫战,立下赫赫战功。

他是黄埔军校一期天之骄子,才华横溢智勇忠诚,牺牲的时候才25岁

他是黄埔军校一期天之骄子,才华横溢智勇忠诚,牺牲的时候才25岁

他是黄埔军校一期天之骄子,才华横溢智勇忠诚,牺牲的时候才25岁黄埔军校是近代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学校,这所学校是国共合作时期创办的学校,其影响之深远,作用之巨大,培养了一大批后来的将领,可以说是刚成立之初没有人能预料到的,尤其是黄埔军校第一期,更是群星闪耀,很多都在后面的战争中独当一面,包括开国元帅徐向前、开国大将陈赓以及国军的胡宗南、杜垏明等等,而在黄埔一期的毕业生中有一位最为闪耀的明星,这就是黄埔三杰之首的蒋先云。

有志青年1902年,蒋先云出生于湖南省新田县,父亲是清末的秀才,大哥蒋先烈是同盟会的元老,因参与反袁活动被捕入狱,宁死不屈,后被黎元洪杀害,因为大哥的影响,少年时代的蒋先云刻苦学习,1917年的时候15岁的他越级考入湖南省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当时是由老师推荐以免费生的身份正式入学,在湖南第三师范学校学习的时候,蒋先云经常关心时事和政治,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接触了新文化新思想,成为当时衡阳的风云人物。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蒋先云在湖南第三师范带头发起组织“学友互助会”,团结当地的进步同学,并且创办杂志《嶷麓警钟》提倡科学和宣传新文化,同时还和夏明翰一起到长沙参加毛主席组织的湖南学生联合会成立大会,聆听了毛主席的演讲,回到衡阳后他们成立了湖南学生联合会,带领学生积极参与革命活动。

蒋先云之后积极参与毛主席组织的一系列活动,包括参加驱逐军阀张敬尧运动、设立“文化书社”衡阳分社、效仿新民学会成立革命组织“心社”等等,并且在1921年冬由毛主席介绍光荣的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奔赴江西开展工人运动,并且出任湖北省总会付委员长兼工人纠察队总队长。

进入黄埔军校学习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孙中山先生在广州成立黄埔军校,当时共产党员可以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蒋先云因为出色的能力被毛主席推荐投考黄埔军校,1924年5月,在1200名考生中蒋先云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黄埔军校学习,成为黄埔军校第一期的状元郎。

自进入黄埔军校学习后,蒋先云成为名副其实的学霸,在所有考试科目中都夺得第一的成绩,成为黄埔军校史上的奇迹,1924年冬,蒋先云从黄埔军校毕业的时候,毕业考试依旧名列第一,与陈赓、贺衷寒并称“黄埔三杰”。

他是战争年代战场牺牲最高级别军事将领,黄埔高材生,人称飞将军

他是战争年代战场牺牲最高级别军事将领,黄埔高材生,人称飞将军

他是战争年代战场牺牲最高级别军事将领,黄埔高材生,人称飞将军中国人民解放军自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建军以来,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涌现出许多文韬武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事统帅,更有大量身经百战,斩将擎旗,功勋卓著的高级将领。

然而,在众多的众多将帅中,享有“军事家”称号的可谓凤毛麟角,仅有36人。

在土地革命时期,有无数优秀的红军将领牺牲在战场上,其中级别最高的36位军事家之一,当属红三军创始人、军长黄公略。

黄公略,湖南湘乡人,毕业于黄埔军校高级班,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13师4团党代表、红5军第2纵队纵队长、湘鄂赣边境红军支队支队长、红5军副军长、红6军军长、红1军团第6军军长等职。

在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三次反“围剿”中,坚决执行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指挥红3军英勇作战,屡建战功。

在龙冈战斗中击退国民党军第18师的连续进攻,在富田战斗中歼灭敌军第28师等部,在老营盘战斗中歼灭敌军第9师独立旅。

1931年9月15日,率部参加方石岭追击战,歼敌第52师等。

黄公略善于总结经验,通过一年的游击作战,他将化整为零、昼夜伏击、避实就虚、声东击西等游击作战方式从理论上进行升华,写成了一本《游击战术》的小册子。

这是红军第一本游击战术理论专著,开创了游击战争及人民战争理论的先河,为根据地的游击战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经验。

对于黄公略的赫赫战功,1930年主席赋词《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赞曰:“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

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对黄公略的功绩作出高度评价,可见对他的信赖和倚重。

不久,红六军改编为红三军,黄公略任军长,从此,黄公略率部屡建奇功,他奔袭浏阳文家市,歼敌三个团和一个营,开创了运动战的第一个大胜利;攻打长沙,力主在猴子石歼敌,取得了红军第二次攻打长沙的唯一胜利;尤其龙冈设伏,全歼国民党军第十八师,活捉了中将师长张辉瓒,成为诱敌深入争取大胜的典范。

为共和国牺牲的十位军事天才

为共和国牺牲的十位军事天才

中共十位牺牲在共和国建立前的军事天才1.蔡申熙(1906——1932)蔡申熙徐向前曾对中国工农红军杰出指挥员、军事家蔡申熙给予高度评价:“蔡申熙同志是红十五军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对鄂豫皖红军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不仅具有战略家的胆识和气度,而且在历次战役战斗中机智果断,勇猛顽强,因而在红四方面军中有很高的威望。

”蔡申熙,原名蔡升熙,1906年生,湖南醴陵人。

1920年入县立中学读书,积极参加进步学生运动。

1924年春入孙中山的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军政部陆军讲武学校,后转入黄埔军校第1期学习。

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

毕业后留校教导团工作。

曾参加平定广州商团叛乱和讨伐军阀陈炯明的两次东征。

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先后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营长、第20军团长。

1927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

后任起义军第11军第24师参谋长,南下途中参加了会昌、三河坝等战斗。

起义军在广东潮汕地区失利后,他转赴广州。

同年12月参加广州起义,任广州市公安局局长。

后到上海,在中共中央军事部工作。

1928年起任中共江西省委军委书记、吉安东固地区游击队第1路总指挥。

曾率部攻克峡江县城,配合湘赣边区的革命武装斗争。

1930年初,蔡申熙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军委书记,不久被派赴鄂东南阳新、大冶和蕲(春)黄(梅)广(济)地区领导游击斗争。

他来到阳新后,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集中当地分散游击的武装力量,于同年10月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15军,任军长。

红15军组建后,蔡申熙率部东进皖西,攻克太湖县城,后经英山、罗田等地,于12月到达鄂豫皖苏区,参加第一次反“围剿”。

1931年1月红15军与红1军合编为第4军后,任第10师师长、中共鄂豫皖特委委员兼军委副主席,率部参加磨角楼、新集、双桥镇等战斗。

他指挥机智,作战勇敢,身先士卒,在一次战斗中右臂被敌机枪子弹击中,负伤致残。

同年5月,鄂豫皖中央分局成立,蔡申熙为分局委员,并任彭杨军事政治学校校长。

他言传身教,贯彻教育训练与实战要求相结合的教学方针,主持办学4期,为鄂豫皖苏区培养了大批军政干部。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作者:陈啸铮来源:《神州民俗》2017年第08期[摘要]“黄埔三杰”,“一杰”牺牲在北伐战场上、“一杰”成为国民党复兴社的核心成员、“一杰”成为共产党解放军的大将。

“黄埔三杰”迥然不同的人生际遇,正是近30万黄埔学生三种截然不同的历史命运的典型代表,它真实折射出中国现代史跌宕起伏、中国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进程。

[关键词]“黄埔三杰”人生际遇;黄埔学生;历史命运说起黄埔学生,就不能不提到“黄埔三杰”。

在黄埔军校一期,流传着“蒋先云的笔、贺衷寒的嘴、陈赓的腿”之说,此三人并称为黄埔三杰。

被誉为“黄埔奇才”的蒋先云,字湘耘,别号巫山。

1902年8月生于湖南新田。

早年参加“五四运动”,1921年相继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国共产党为,并很快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工人运动领袖。

1924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黄埔军校。

在校期间,蒋先云任中共黄埔特别支部第一任书记,发起创建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并任主席,在《中国军人》上发表革命军事文章8篇,在广州民国日报上发表多篇反帝与宣传革命、反对独裁文章,成为黄埔军校最有影响力和威望的学生。

蒋先云深得时任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的赏识,是蒋介石最得意之学生。

1925年,蒋先云同样以第一名成绩毕业,被选派到黄埔教导一团一连任党代表,后调任蒋介石侍从参谋。

北伐战争开始后,蒋先云任北伐军总司令部机要秘书。

“北伐文告,多出其手”。

不久后,蒋先云担任补充第五团团长,授陆军少将军衔。

蒋介石叛变革命后,蒋先云高呼:“昔日校长,今日校贼!”“蒋贼不除,世无天日!”1927年5月28日,蒋先云担任二次北伐军第一纵队第二十六师七十七团党代表兼团长,在河南临颍作战时不幸英勇牺牲。

中共中央刊物《向导》198期发表《悼蒋先云同志》一文;周恩来则亲自主持蒋先云的追悼大会,国民革命政府追赠其为中将军衔。

被称为国民党复兴社四大台柱、“十三太保”之一的贺衷寒,原名贺忠汉,字君山。

1900年1月生于湖南岳阳。

抗日先锋黄埔六期姚子青,及其全部壮烈殉国的六百壮士

抗日先锋黄埔六期姚子青,及其全部壮烈殉国的六百壮士

抗日先锋——黄埔六期姚子青,及其全部壮烈殉国的六百壮士今日上海宝山区的临江公园,松柏苍翠.游人络绎,是一处景观独特的游赏之地。

曾记否1937年“八一三”抗日战争中,它是淞沪会战的重要战场,是黄埔六期生姚子青营长和他600弟兄洒血捐躯的埋灵之地(因尸骨无存)。

当年他们孤城喋血与宝山共存亡的英雄事迹,已升华为后代子孙心目中的常青松柏,皎皎日月,永不磨灭的巍巍丰碑,垂范历史的民族骄傲。

1937年在国共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推动下,于是年8月7日,国民政府南京国防会议作出全面对日抗战的决定。

中国人民总动员,地无分南北,人不分老幼,有力出力,有钱出钱,齐赴国难。

8月11日,驻扎在武汉的国民革命军十八军九十八师奉命调赴南京担任卫戍,青年军官姚子青是这个师二九二旅五八三团第三营少校营长。

13日午后船抵南京下关时,日寇已在上海发动攻击。

闸北、虹口、杨树浦一线和我军发生激烈战斗,战况激烈。

姚子青的同乡、黄埔军校一期同学,二六四旅旅长黄梅兴便于14日在八字桥阵地不幸中弹牺牲。

那几天,由于我军预有防备,英勇抗击,日本海军陆战队死伤枕藉,日援军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大将重新部署兵力,恃其飞机大炮立体战的优势,企图在长江口沿岸强行登陆,突破我方防线,从侧面兜袭我军后路,一举占领上海。

我方为了加强防务,8月20日,命令卫戌南京的九十八师兼程驰援淞沪前线。

师长夏楚中派二九二旅五八三团防守长江口沿江阵地,遏止日军登陆。

8月23日,罗泾、小川沙、狮子林先后失守,登陆日军随即向宝山县城、罗店、浏河方向分进合击,情势危殆。

旅长方靖鉴于宝山县城乃江海门户,战略地位重要。

狮子林在其西北,相距10余里,吴淞炮台在其南,仅隔10里,现在南北两处均已不守,地处贴江边沿的宝山便孤悬暴露,三方受敌。

方旅长斟酌再三,决定派黄埔军校六期毕业现任五八三团第三营营长姚子青前往接防。

姚营长一向报国有志,忠诚信守,有独当一面的指挥能力。

他在受命时回答说:“子青守土有责,誓与宝山共存亡,请旅长放心。

北伐战争中的模范革命军人——曹渊

北伐战争中的模范革命军人——曹渊

北伐战争中的模范革命军人——曹渊作者:张瑞安来源:《党史文苑·纪实版》 2014年第9期张瑞安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在国共两党的合作下,国民革命军于1926年7月进行了北伐。

北伐军采取了“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正确战略方针,加上各界民众的支持,一路高歌猛进。

1926年9月,北伐军兵临武昌城下。

武昌是军阀吴佩孚的老巢和发迹地,武昌丢失,则吴部必将陷入覆亡的境地。

为保住其军阀统治,吴佩孚倾尽所有,亲临督战,下令“退却者杀无赦”。

而对北伐军来说,如不能拿下武昌,则无法北进,进而会导致北伐功亏一篑。

所以,双方都拼尽了全力,战斗异常激烈。

国民革命军几次冲锋均告失利,部队伤亡惨重。

关键时刻,叶挺独立团第一营挺身而出,营长曹渊组织敢死队,身先士卒,率先登上城墙。

遗憾的是,就在曹渊向叶挺团长写战斗报告时,头部不幸中弹,壮烈牺牲。

青年时期就埋下了革命的火种曹渊,原名俊宽,字溥泉,1902年生于安徽寿县曹家岗,家中十几口人仅靠几亩薄田度日,生活极其艰难。

曹渊幼年随其二哥曹少修读书。

曹少修是个爱国的热血青年,面对西方列强的铁蹄蹂躏和旧中国政府的腐败无能,他愤而投身革命以挽救国家的命运。

曹少修在日本留学期间,加入了同盟会,积极宣讲救国救民的真理,并在辛亥革命时期参加了推翻清政府的一连串战役。

后来袁世凯窃国弄权,曹少修又义无返顾地追随孙中山,参加了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

失败后,袁世凯的爪牙将曹家的房屋付之一炬,从此,曹家流离失所。

受二哥革命思想的影响和教育,加上恶势力对家庭的迫害,青年时期的曹渊心里已经埋下了革命的火种。

1919年冬,曹渊考入芜湖的免费工读学校,半工半读,平日十分勤奋,积极参加各种劳动。

看到曹渊如此,有同学问:“你不觉得辛苦吗?”他回答说:“举世图快乐,谁辛苦?无数亿万人呻吟挣扎于轧轧机声间,汗血流干,尚不能获一饱,我等较之,无异天堂矣,且青年劳苦尚畏惧,更何言牺牲乎?”曹渊头脑冷静,善于分析问题,每遇大事挺身而出,敢作敢为,热心社会活动,深得同学们的拥护,被推举为工读学校代表,并参加了芜湖学生联合会。

长征路上牺的最高将领邓萍

长征路上牺的最高将领邓萍

长征路上牺牲的最高将领邓萍邓萍(1908-1935),1908年出生于四川省富顺县。

1930年,邓萍出任红3军团参谋长,兼任红5军军长。

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开始长征后,邓萍协助红3军团军团长彭德怀,指挥部队担任右路前卫,掩护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主力实施转移。

1935年,邓萍在指挥红3军团先头部队攻占遵义城的战斗中,不幸被敌人子弹击中,壮烈牺牲,年仅27岁。

简历长期与邓萍并肩战斗的彭德怀曾说:“邓萍这个人是值得纪念的!”他深情地追忆道:“从平江起义到井冈山斗争,从江西苏区转战到长征途中,直到他牺牲前,我们一直在一起工作,互相配合得很好。

邓萍对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忠心耿耿,作战指挥沉着果断,英勇顽强,是一个很有才干的优秀军事干部。

”邓萍,1908年生,四川富顺人。

1926年底考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在校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转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秋被派到国民党军湖南独立第5师第1团(团长彭德怀)从事兵运工作。

在该团秘密组织成立中共党支部和团委,任书记。

1928年7月参与组织领导平江起义,任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参谋长、中共红5军军委书记。

参加领导开辟湘鄂赣苏区。

同年冬和彭德怀、滕代远率红5军主力到井冈山,参加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1930年6月邓萍任红3军团参谋长。

7月,湖南军阀何键派3个旅分3个梯队进攻平江。

邓萍分析了进攻之敌的弱点,提出集中兵力,打敌先头部队的作战方案,被军团总指挥彭德怀采纳。

红3军团在瓮江地区以伏击战法,将敌第1梯队大部歼灭,并乘胜追击,击溃敌第2、第3梯队,于27日攻克长沙城,邓萍任长沙警备司令。

他组织部队镇压残余反动分子,迅速恢复了社会秩序,并宣布成立省苏维埃政府。

在长沙期间,红军扩大七八千人,筹款40万元,解决了被服、医药等方面的困难。

由于国民党军集中重兵反攻,红军为保持主动,于8月6日撤出长沙。

随即,红3军团在平江长寿街整编,邓萍兼任红5军军长。

8月,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红3军团与红1军团组成红一方面军。

10位抗战殉国的国军上将

10位抗战殉国的国军上将

10位抗战殉国的国军上将10位抗战殉国的国军上将:多在80年代被追认烈士核心提示:他们浴血奋战,前赴后继,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壮丽的篇章。

其中,仅上将就有十人血洒疆场。

虽然未能看到日寇败亡,但他们英勇抗战的业绩与伟大的抗日战争联系在一起而永远熠熠生辉!“男儿欲报国恩重,死到疆场是善终!”这是李家钰上将的铮铮誓言,也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人的报国宏愿。

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上,有10位上将血洒疆场,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光辉的名字和英勇的事迹。

谨以此文,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

1937年日寇大举入侵中国,在民族危亡之际,国共两党共赴国难。

除极少数败类临阵逃脱外,国民党军在正面战场同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他们浴血奋战,前赴后继,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壮丽的篇章。

其中,仅上将就有十人血洒疆场。

虽然未能看到日寇败亡,但他们英勇抗战的业绩与伟大的抗日战争联系在一起而永远熠熠生辉!佟麟阁:报国敢云天职尽,立身当与古人争冯玉祥将军在《模范军人》中这样评价佟麟阁:“他是一个极诚笃的基督徒,能克己,能耐劳,从来不说谎话,别人都称他为正人君子。

平素敬爱长官,爱护部下,除了爱读书,没有任何嗜好。

”佟麟阁是西北军中有名的儒将。

他仪表文雅,性格恬静,深沉之中不乏果断。

佟将军注重学习,淡泊名利,每次操劳完军务总喜欢阅读些书籍,并以日记形式不断反省。

一些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人常被他请到军中讲学。

1937年,佟麟阁升任二十九军副军长,驻守在北平南苑。

七七事变后,二十九军上层军官徘徊于战和之间,犹豫不决。

身为副军长的佟麟阁力主抗战,他慷慨陈词:“中日之战不可避免,二十九军首当其冲。

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

荣辱系于一人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应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同时,他发出命令:凡有日军进犯,坚决抵抗,不得后退一步!7月28日拂晓,日军对南苑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守军仅5000余人,但佟麟阁毫不畏惧,命令部队誓死坚守,战斗异常惨烈。

卢徳铭

卢徳铭

共和国早早陨落的将星人物简介卢德铭(Lu Deming):我党年轻将才2009年度自贡骄傲卢德铭,1905-1927,又名继雄,字邦鼎,号又新,四川自贡人,1905年军人卢德铭6月9日出生于四川自贡双石乡狮子湾。

1921年,卢德铭考入成都公学。

中学学习期间,卢德铭开始接触《新青年》等进步书刊,接受马克思主义。

面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军阀连年混战,卢德铭决心学习军事,以武力打倒列强和军阀。

1924年春,卢德铭考入黄埔军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校期间曾受到孙中山入学面试和“全校学员要以德铭为学习楷模”的表彰。

1925年毕业后,留校在政治部组织科当科员,曾参加讨伐军阀陈炯明的东征。

1925年11月,调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叶挺独立团连长,北伐战争中参加汀泗桥、贺胜桥和攻克武昌等战役,屡建战功,后升任第1营营长、第73团参谋长,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即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团长。

1927年8月2日,卢德铭率警卫团前往南昌参加起义。

未赶上南昌起义,遂转移到江西修水与平江、浏阳农军会合,参加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任总指挥。

(毛泽东任前敌委员会书记)后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师长。

9月9日,卢德铭率警卫团参加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并任起义部队总指挥。

秋收起义受挫,在9月19日的文家市前委会议上,毛泽东主张放弃攻打长沙,把起义军转移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

沿罗霄山脉向南转移的主张。

卢德铭支持毛泽东的意见,对于会议统一思想,起了重要作用。

会议经过激烈争论,最后通过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同年9月25日起义军向井冈山进军途经江西萍乡芦溪山口岩时,遭国民党军伏击,在掩护部队突围时英勇牺牲。

卢德铭牺牲时,年仅22岁。

毛泽东痛惜不已:“还我卢德铭!给我3个师也不换”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幼年经历卢德铭,出生于四川宜宾一个较富裕的家庭。

幼年时被父母送进当地的一家私塾接受军人卢德铭启蒙教育,14岁进入白花高等小学堂读书,两年后考入成都公学(中学)。

励志小故事:淞沪会战殉国的十五位国民革命军将领

励志小故事:淞沪会战殉国的十五位国民革命军将领

淞沪会战是抗⽇卫国战争中规模、战⽃最惨烈的战役。

1937年8⽉13⽇爆发,11⽉12⽇上海被占领结束。

⽇军投⼊20万⼈,死伤4万余⼈;我军投⼊70万⼈,死伤30万余⼈。

我国虽然战败了,但是打破了⽇本3个⽉征服中国的狂妄计划。

⼀、黄梅兴(1897-1937年),⼴东平远县⼈。

毕业于黄埔军校⼀期,陆军第9集团军第88师第264旅少将旅长。

8⽉14⽇下午6时许,264旅进攻爱国⼥校⽇军堡垒时,黄梅兴在⼋字桥附近被⽇军迫击炮弹击中殉国,时年40岁,⼀同殉国的还有旅部参谋主任邓洸中校及通讯排官兵30余⼈。

黄梅兴是淞沪会战中第⼀位殉国的⾼级将领,国民政府追授陆军中将。

1957年,中华⼈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黄梅兴为⾰命烈⼠。

⼆、蔡炳炎(1902年~1937年),安徽合肥⼈。

黄埔军校第⼀期毕业。

陆军第⼗⼋军六⼗七师⼆0⼀旅少将旅长,淞沪会战爆发时率部扼守罗店⼀线阵地。

8⽉27⽇凌晨,蔡炳炎亲率⼀个营及特务排向⽇军冲击,下达命令:“本旅将⼠,誓与阵地共存亡,前进者⽣,后退者死,其各禀遵。

”⾼呼:“吾辈只有两条路,敌⽣,我死!我⽣,敌死!”鏖战中,蔡炳炎不幸胸部中弹殉国。

国民政府追授陆军中将。

1985年,安徽省⼈民政府追认蔡炳炎为⾰命烈⼠。

三、路景荣(1902年--1937年),江苏武进⼈,黄埔四期毕业,第98师583团上校团长,8⽉15⽇开始参淞沪会战,9⽉8⽇升任98师少将参谋长。

9⽉10⽇,路景荣亲上⽕线督战,中弹殉国,年35岁。

同⽇牺牲的还有583团正副团长等官兵600余⼈。

1983年,中华⼈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路景荣将军为⾰命烈⼠。

四、杨杰(1895-1937),河北容城⼈。

黄埔四期毕业。

淞沪会战中,陆军⼀军⼀师⼀旅副旅长杨杰少将,奉命率部扼守西塘,战况异常惨烈。

10⽉11⽇晚,⽇军冲破我军阵地,上级询问战况,将军答:“尚能⽀持,不须后援”。

⾔毕,亲率预备队前去逆袭,不幸⾝中数弹,壮烈殉国,年41岁。

向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国军将领致敬!向所有在抗战中为国捐躯的战士致敬!

向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国军将领致敬!向所有在抗战中为国捐躯的战士致敬!
石作衡 中将 赖传湘 中将 李翰卿 中将 朱世勤 中将 戴安澜 中将 王风山 少将
胡义宾 少将 周 复 中将 彭士量 中将 许国璋 中将 孙明瑾 中将 卢广伟 少将
王剑岳 少将 陈济恒 中将 史蔚香复 少将 齐学启 少将 高志航 少将 张数桢 少将
尉迟凤岗 少将 吴国璋少将 庞泰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将 赵锡章 中将 方叔洪 中将 萨师俊 上校
刘桂五 中将 陈钟书 中将 扈先梅 少将 周 元 少将 李必蕃 中将 杨家骝 少将
范筑先 少将 徐积璋 少将 李国良 中将 张胥行 中将 王禹九 少将 唐聚五 少将
马玉仁 中将 钟 毅 中将 燕鼎九 少将 张雅韵 少将 蒋志英 少将 谢晋元 少将
王竣 中将 梁希贤 少将 陈文木已 少将 寸性奇 中将 陈忠柱 少将 金崇印 少将
张本禹 少将 梁鉴堂 少将 姜玉贞 中将 杨 杰 少将 刘家麒 中将 郑廷珍 中将
庞汉木贞 中将 秦 霖 中将 官惠民 少将 刘眉生 少将 吴继光 少将 夏国璋 中将
饶国华 上将 萧山令 中将 朱 赤 少将 高致嵩 中将 姚中英 少将 李兰池 少将
易安华 少将 司徒非 少将 刘震东 中将 王铭章 上将 范廷兰 少将 杨 怀 少将
向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国军将领致敬!向所有在抗战中为国捐躯的战士致敬!_誰會來愛窩_凤凰
2007-07-07 08:59:47 向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国军将领致敬!向所有在抗战中为国捐躯的战士致敬!
张自忠 上将 李家钰 上将 郝梦龄 上将 唐淮源 上将 陈安宝 上将 王甲本 中将
武士敏 上将 冯安邦 上将 佟麟阁 上将 吴克仁 上将 黄梅兴 中将 蔡炳兴 中将
毛岱钧 少将 胡文臣 少将 赵渭冰 少将 邹慕陶 少将 黄启东,少将 林英灿 少将

将星陨落(九十二):姚中英少将

将星陨落(九十二):姚中英少将

将星陨落(九十二):姚中英少将姚中英(1898—1937),字若珠,广东平远县人。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出生于广东省平远县大柘镇墩背村的一户农民家庭。

因父母早亡,十余岁便沦为孤儿,由叔伯抚养成人。

自幼饱受贫寒之苦,在校聪颖好学,勤奋努力,在家热爱劳动。

1924年中学毕业后,他目睹袁世凯窃国,军阀混战,帝国主义势力横行,于是来到广州追随孙中山进行民主革命,以打倒帝国主义及北洋军阀,考入黄埔军校第2期学习。

1925年2月,广东革命政府举行第一次东征,讨伐陈炯明叛逆军。

在校学习的姚中英毅然参加黄埔军校学生军东征,讨伐陈军的林虎、李易标残部。

他作战勇敢,深受上峰的赏识。

东征结束后,姚中英复进黄埔军校深造,后考入北平陆军大学学习,毕业后转回广东,在陈济棠部下任独立第一师第二旅第六团任中校团副,后调任广东燕塘军校任上校教官。

陈济棠下野后,在余汉谋部下任第四路军教导旅上校参谋长。

1937年“七七事变”时,姚中英任陆军第156师团长。

他听到日寇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消息,愤怒万分,当即上书军事当局,表达自己及部下誓死救国、杀敌立功的决心。

为了排除后顾之忧,专心杀敌,他把妻子儿女送回平远乡下居住。

送回乡后,只在家居住两日,便急着要返回部队,亲人们都挽留在家多住些日子。

他慷慨陈言,劝说家人:“如今国难当头,我作为军人,不能躲在家里,只有赶走了日本侵略者,国家才能和平安定,亲人才能团圆。

”淞沪会战爆发后,姚中英率部由广东韶关开拔,奔赴上海抗日前线,参加淞沪会战。

姚中英凭借简陋的工事和落后的武器,冒着日军陆、海、空猛烈炮火的轰击,率部顽强地阻击敌人。

1937年10月,他以作战有功晋升为邓龙光的陆军第83军第156师少将参谋长。

会战失利后,移防镇江。

1937年11月5日,日本侵略军在杭州湾登陆,淞沪局势急转直下,我方守军陆续撤离上海。

中国守军被迫向吴福线和锡澄线既设阵地转移。

日军在攻占上海、无锡后,分三路向国民政府首都南京进犯。

我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牺牲的10位黄埔一期生

我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牺牲的10位黄埔一期生

我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牺牲的10位黄埔一期生1924年,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孙中山先生创办了黄埔军校,这所军校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是大名鼎鼎,它不仅为国民党培养了大量的优秀将领,也为我党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将领,在革命的道路上,我党很多毕业于黄埔的将领们过早的牺牲,早早的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聊聊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牺牲的10位黄埔一期生。

1、蒋先云蒋先云,黄埔三杰之首,入学成绩和毕业成绩都是全校第一。

蒋先云是湖南新田人,1921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黄埔军校,在校期间受到时任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的青睐,称赞他“是个将才”,毕业后留校担任了蒋介石的秘书。

蒋先云蒋先云参加了两次东征和讨伐陈炯明的战斗,北伐战争开始后,蒋先云受党组织委托担任北伐军总部秘书,兼补充团第5团团长,参加了攻打九江、南昌的战役。

1927年5月,武汉国民政府决定继续北伐,蒋先云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11军26师77团团长兼党代表,率部北上河南,5月28日在攻克临颍城的战斗中英勇牺牲,时年25岁。

2、王尔琢王尔琢,湖南石门人,1924年与郑洞国一同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时任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非常赏识王尔琢,不久就在周总理的介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担任了二期和三期学生分队队长和党代表的职务。

参加了平定商团叛乱的战斗和二次东征。

王尔琢1926年,王尔琢跟随部队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8月1日参加了南昌起义,任起义部队第十一军第二十五师第七十四团参谋长。

起义军南下后王尔琢与朱德、陈毅率领余部转战于闽赣粤湘边界,1928年湘南起义后与朱德、陈毅等人一起率领部队上了井冈山。

井冈山会师后,王尔琢被任命为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参谋长兼第28团团长,协助朱、毛指挥了五斗江、草市坳和龙源口等战斗,成为红军早期最优秀的将领之一。

1928年8月,2营长袁崇全胁迫部下叛逃,王尔琢率领警卫排追赶时被袁崇全枪杀,年仅25岁。

将星早殒 中央红军五次反[围剿]中牺牲的师长们

将星早殒 中央红军五次反[围剿]中牺牲的师长们

将星早殒中央红军五次反[围剿]中牺牲的师长们
颜梅生
【期刊名称】《军事史林》
【年(卷),期】2011(000)009
【摘要】从1930年1 1月至1934年10月,蒋介石指挥国民党军对中央红军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围剿”.红军在前四次反“围剿”的大胜与第五次反“围剿”的
惨败中,共牺牲了9位师长.本文讲述的是来自他们中五位的故事.
【总页数】5页(P26-30)
【作者】颜梅生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为有牺牲多壮志新中国成立前牺牲逝世的51位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
2.三位红军悍将——记第三次反"围剿"中在兴国牺牲的红军师长
3.重庆籍红军军长王良:早殒的将星
4.早殒的将星——记重庆籍红军军长王良
5.通俗文坛上一颗早殒的星——毕倚虹评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色黄埔生牺牲惨重北伐中陨落的将星————————————————————————————————作者:————————————————————————————————日期:红色黄埔生牺牲惨重北伐中陨落的将星-历史论文红色黄埔生牺牲惨重北伐中陨落的将星文|周渝建立于20 世纪20 年代的黄埔军校为国共两党培养出无数名将。

在之后半个世纪的政治舞台上,他们叱咤风云,影响中国历史的走向。

然而黄埔也是一所诞生于烽火中的军校,它背负着国民革命之理想,孕育出国民革命军,东征北伐,开启民国史上的新纪元。

当人们对那些在抗日战争、国共内战中大放异彩的名将津津乐道时,或已不曾记起,在“ 以血洒花,以校作家”的大时代,还有一群怀揣着理想的年轻人,已将生命燃烧在梦开始的地方。

北伐前后殉职的红色黄埔生1926 年7 月北伐正式开始后,国民革命军中的共产党籍将领同样浴血前线,舍生忘死。

以黄埔一期生为例,“宁汉分裂”前牺牲在北伐前线的红色黄埔生就有胡焕文、洪剑雄、曹渊、张其雄、赵子俊、赵枬、黄再新,其中胡焕文与曹渊牺牲的记载较为详细。

胡焕文为国民革命军第4 军叶挺独立团第9 连连长。

据1928 年国民党“中央军校追悼北伐阵亡将士特刊”《黄埔血史》载,1926 年7 月10 日,独立团进攻醴陵,敌军唐福山部约一团之众凭险据守,又以强大火力为掩护,给攻方造成极大麻烦。

为尽快突破阵地,胡焕文率领尖兵于次日拂晓发起攻击,战斗中胡“身先士卒,向敌猛冲”,一举击溃前沿敌军。

但在追击过程中,因敌军认出胡焕文为北伐军官长,“遂以排枪向其恒射,先腿部连中二弹,鲜血淋漓。

仍指挥前进,若无事然,继伤肠部,又伤喉腔……我骁勇无前之胡焕文同志,遂于此役蒙荣誉之牺牲,而成为北伐战史中之烈士矣!”这一年,他刚满25 岁。

时任叶挺独立团第1 营营长的曹渊牺牲于武昌之役。

曹渊是在1924 年考入黄埔军校后加入中共的,毕业后,他担任黄埔军校教导一团连党代表、连长,先后参加第一、二次东征和平定杨刘叛乱诸役。

北伐战争打响后,曹渊随叶挺独立团一路北上,先后参与汀泗桥、贺胜桥诸役,直逼武昌城下。

9 月5 日,曹渊担任奋勇队队长,在惨烈的攻城战中壮烈成仁。

关于曹渊牺牲的说法有两种,第一种是战死前线说,此说法出自1928年《黄埔血史》的记载,其壮烈程度不亚于胡焕文,即:“攻城令下,君(曹渊)自荐任队长,进攻通湘门。

9 月5 日拂晓冒弹进城基,时城上炮火猛烈,爬城队伤亡无数。

君执笔作报告:谓现状虽危,但革命军,有进无退,我誓必牵我可爱同志达竖青天白日旗于城上之任务。

……未毕词,适梯已靠城,君跃进攀登,身中弹,不之顾,及梯顶,高呼:革命军万岁!中弹中要害,高呼之音犹未绝,而君遂与世长辞矣。

”另一种是死于营中说,这一说法是出自《周士第回忆录》。

据周士第说,9 月5 日,天刚破晓,曹渊给叶挺写战斗报告:“天已拂晓,进城无望,职营伤亡殆尽,现存十余人,但革命军人有进无退,如何处理,请指示。

曹渊。

”写完刚欲落笔,不幸头部中弹,“之间最后一笔,由纸的左下方向右下方竖拖了三四寸长”。

曹渊牺牲时的年龄与胡焕文一样,25 岁。

从东征到北伐,黄埔一期生中阵亡、被敌杀害、病殁者共计79 人,其中共产党籍的黄埔生为23 人,占29.11%。

结合所有黄埔一期生,中共学生所占17.23%的这个比例来看,红色黄埔生在国民革命时期的牺牲不可谓不惨重。

“黄埔之花”的凋零1927 年5 月28 日,河南临颍战场上硝烟弥漫。

临颍之战是宁汉分裂后,武汉国民政府决议继续北伐,继而与奉军之间爆发的战争。

上午8 时许,临颍城东传来激烈的枪声,时任国民革命军第11 军26 师77 团团长兼党代表的蒋先云率部向奉军发动冲击,在向官兵们喊出“英勇战斗,不怕牺牲!听官长指挥,与敌人拼命!只有前进,没有后退”的口号后,率部冲上前线。

战况异常惨烈,枪林弹雨中,蒋先云左足中弹,士兵要他退下火线救治,他却答:“脚伤了,没关系,还能骑马,我必杀退敌人。

”说罢解下自己的绑腿带包扎好伤口,随即跨上一匹醒目的白马,挥舞着指挥刀,向奉军火力最为密集的地方冲去……。

记录这一幕的,是蒋先云的学弟,时任77 团7 连连长黄克鼎,在他的记忆中,蒋先云跨马飞奔冲入敌阵后,数度受伤,人马俱扑,仍然高呼:“冲锋,向前杀去。

”当收到师长吴仲禧要他退下火线的命令时,他让传令兵回报师长:“我蒋先云不捉住敌人头目,不下火线。

”接着又跨上战马向前冲锋。

“炮弹片炸断了他的腰皮带,穿入腹腔,流血不止,他仍挺身奋力高呼:‘冲呵!杀呵!前进!前进……’” 25岁的蒋先云主动向着炮火最猛烈的地方冲锋,将生命之火燃烧殆尽。

蒋先云之死对国共两党皆产生了极大的震动。

因为他太过于优秀,是那个时代年轻人中的佼佼者。

1917 年,15 岁的蒋先云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后来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逐渐成长为湘南学生运动领袖,被毛泽东所看重。

1921 年10 月,经毛泽东介绍并经中共湘区委员会审查,蒋先云与夏明翰、贺恕、蒋啸青、黄静源、屈子健一同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4 年5月考入黄埔军校后,蒋先云又深得校长蒋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来与军校党代表廖仲恺的赏识,廖仲恺甚至称赞他是“最可造就的人才”。

入校半年后,蒋先云果然不负众望,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成为最受瞩目的黄埔之花。

同时,蒋先云又是个信仰坚定的共产党员。

在黄埔从军期间,校长蒋介石对这位学生尤其钟爱,夸他是“黄埔奇才”,并屡次试图拉拢他,甚至不惜以高官相授,动员他脱离党籍。

但蒋先云不为所动,他以“头可断而共产党籍不可牺牲”作为回答。

尽管如此,蒋介石还是希望这名优秀的学生能留在自己身边。

北伐开始后,蒋介石任命他为北伐总司令部机要秘书,“北伐文告,多出其手”。

“四一二政变”后,这对师生因意识形态的对立,最终分道扬镳。

一个多月后蒋先云即牺牲在临颍战场。

蒋先云阵亡后,武汉国民政府为其举办了隆重的追悼会,黄埔师生皆为之痛惜。

但蒋先云的学弟黄伟斌(黄埔三期)在悲痛之余,却对这位优秀学长的死始终存在着疑惑。

他说:“我总是在想:‘掩蔽身体,发扬火力’这是士兵们都懂得的基本军事常识。

蒋团长时黄埔军校学生,在东征北伐中,也曾打了不少胜仗,难道连这一点都不懂吗?绝对不会的。

那么,他为什么要骑着大白马到最前线来这样带头打冲锋,以吸引敌军火力射向自己呢?我真是百思而莫其解!这问题团里有些同学也有同感。

”后来某天,黄伟斌与代团长孙天放聊到这个问题时,孙天放告诉他:“蒋先云最近想要寻死,曾和我说过两次。

因他在蒋介石身边当秘书时,蒋要他当师长,他不干。

自此以后,蒋对他就不如以前那样信任了。

而且,党内常有人说他为了个人升官发财,要投靠蒋介石了!虽然他再三解释、申辩,党内总有有人说他怪话。

啧有烦言,人言可畏。

他感到做人这样难做,思想上有这么一个大疙瘩解不开,就决只有一死,以了却一切……”蒋先云阵亡于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之际,带着悲观、矛盾甚至绝望的情绪选择死亡。

即使在90 年后的今天,这位黄埔骄子的陨落亦足以令后人扼腕叹息。

北伐军中的军阀式杀戮阳光之下必有阴影,即使是朝气蓬勃的北伐也不例外。

除了前线的牺牲,陨落于北伐中的另一部分高级将领的死因却是不甚光彩的内斗,甚至带有明显军阀倾轧的色彩,这也是国民革命军在招揽百军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阴暗面之一。

祸起萧墙导致高级将领死亡的事件几乎都集中表现在倒霉的黔军系统上。

1926 年北伐誓师后,贵州军阀袁祖铭是第一个响应革命的,当年8 月,其部黔军陆续改编为国民革命军,袁祖铭任北伐军左翼总司令,所辖4 个军、1 个直辖师和3 个直辖旅,参谋长为朱崧,前敌总指挥为王天培。

从黔军中尚存“旅”一级编制可看出,其部队虽易帜,但仍保持着军阀部队的风貌。

其实不仅是部队编制,就连指挥官也有浓浓的军阀特色。

当左翼军官兵在两湖战场连连获胜,吴佩孚调集大军南下之际,总指挥袁祖铭竟投机取巧,他蛰居常德,与吴佩孚暗通款曲,并以湘西为大本营,截留税收,私委官吏,广招散兵游勇。

最先侦知这一切的是第8 军军长唐生智,一方面,唐深知袁的动向的确为北伐军肘腋之患;另一方面,唐生智也是军阀出身,担心袁祖铭的野心会威胁到其在湖南的地位。

于是唐要求袁交出防地,但袁置之不理,唐遂下杀心。

1927 年1 月30 日,唐生智在常德设下鸿门宴,一举诱杀了左翼军总司令袁祖铭、参谋长朱崧、直辖师师长何厚光。

袁祖铭死后,左翼军直辖所部或被遣散,或被瓜分。

袁带出来的黔军一时群龙无首,各奔东西。

彭汉章率第9 军向武汉进发,王天培则沿江南下投靠蒋介石。

不幸的是,彭汉章进军汉口的途中遭唐生智部逮捕。

同年8月12 日,军事法庭认定彭汉章在军事行动中犯有杀人、掠夺之罪,在武汉处决,时年38 岁。

投蒋的王天培虽然得以继续统兵作战,但还是没有逃出倒在自己人枪下的宿命,他于1927 年9 月2 日被处决,时年39 岁,成为第一个被蒋介石下令枪杀的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

纵观以上几位倒霉人士,袁祖铭之死是事出有因,阵前通敌,取死怨不得谁。

彭汉章之死则属唐生智斩草除根之举。

唯独南下投蒋的王天培之死最为特殊,也争议最大。

名将王天培之死王天培是贵州天柱人,生于1888年,原名伦忠,字植之,号东侠。

年少时,因成绩优异而升入武昌第三中学。

其时,全国反清革命已是风起云涌,而武昌即将成为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的首义之城。

武昌起义爆发后,王天培被战时总司令黄兴委以重任,任命其为凤凰山要塞司令,说起来也算是个首义功臣。

到了护国战争时,王天培虽然只是一个营长,但却创造了以一营之寡胜一旅之师的奇迹,那一战袁军大败,敌旅长马继增自戕。

后来,在1921 年讨伐沈鸿英的战争中,王天培又再一次创造了以一团败敌一旅的辉煌战绩。

不过,真正对王天培生死产生重大影响的,还是其在黔军时期的种种错综复杂的关系。

王天培于保定军校毕业后,被北洋政府军部委派回贵州,在王文华黔军第1 团任见习排长。

之后,王天培一方面步步高升,与袁祖铭一起成为左右黔政的“保定系”头面人物。

另一方面,他也卷入了贵州暗潮汹涌的政治斗争之中。

他的长官王文华与何应钦同属“士官系”,何王两人私交甚好,并有姻亲关系。

1920 年,王文华在上海遥控何应钦等人发动“民九政变”,结束了军阀刘显世在贵州的统治。

政变虽取得成功,但还未等王文华回黔主政,他便被“保定系”首领袁祖铭派人刺杀于上海,何应钦也于不久后被驱逐出黔。

从这一角度来看,何应钦与王天培早就是敌人,且为不共戴天之仇。

北伐战争爆发后,王天培于湖南洪江誓师,率部出征。

战场上,第10 军经历恶战无数,自湖南新化首战告捷起,一路直下常德、澧州、藕池口、公安、石首、松滋、沙市、荆州、长阳、枝江、横堤、西各水、屋崖等重镇。

投奔蒋介石后,王天培率部攻打徐州,仅用14 天就将孙传芳和张宗昌纠集重兵死守的这座军事重镇攻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