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沪科版中考物理总复习章节试题
备战2023届沪科版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中考真题精选]-第四章多彩的光(实验题)3
![备战2023届沪科版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中考真题精选]-第四章多彩的光(实验题)3](https://img.taocdn.com/s3/m/75ba08f0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e1.png)
(1)表面粗糙的纸板应_______立在水平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纸板 A 射向镜面上 的 O 点,在纸板 B 上呈现出反射光束,以 ON 为轴,把纸板 B 向后翻折,纸板 B 上反 射光束消失,由此可初步得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______; (2)把纸板 B 翻折至能呈现反射光束的位置后,让纸板 A 上的入射光束绕 O 点顺时针 转动,此过程中反射角的大小变化情况是______; (3)若将图中纸板整体以底边 EF 为轴向后旋转 45°后,纸板 B 上______(选填“能”或 “不能”)呈现出反射光束,纸板 A 上的入射光束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平面镜 中成像。 3.(2022·广西贺州·统考中考真题)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中,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表:
8.(2022·山西·统考中考真题)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
(1)用透明玻璃板替代平面镜是便于确定像的___________和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2)如图所示,将玻璃板___________放置在水平白纸上,把点燃的蜡烛 A 放在玻璃 板的前面,能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再拿一支与 A 完全相同的蜡烛,竖立着在玻 璃板后面移动,直至与 A 的像完全重合,此现象说明___________。 (3)想要判断蜡烛 A 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你的办法是___________。 9.(2022·湖北随州·统考中考真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有如下操作: (1)实验前,小刚利用“平行光聚焦法”(如图甲所示)粗略测出凸透镜的焦距。焦距 越小,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越_____(选填“强”或“弱”);
(2)实验前,调节“F”光源和光屏的中心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是为了使像呈现在 ___________; (3)实验主要步骤:①保持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不变,换上不同焦距的凸透镜,调节 “F”光源到凸透镜的距离,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分别记录焦距、物距和像的高度; ②保持___________到凸透镜的距离不变,换上不同焦距的凸透镜,调节光屏到凸透镜 的距离,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分别记录焦距、像距和像的高度; (4)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物体的高度 H=5.0cm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中考复习测试卷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中考复习测试卷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 B.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C.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它们是相对静止D“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成功时,它们是相对静止2.乒乓球运动中蕴含着许多力学知识。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球拍对乒乓球的作用力大于乒乓球对球拍的作用力 B.乒乓球在空中运动时,仍受球拍的作用力 C.球拍击球时,只改变了乒乓球的运动方向 D.乒乓球惯性小,所以容易来回抽杀3.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高声”呼喊才能让远处的人听见。
这里的“轻声”和“高声”是指声音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频率4.以下措施不能达到减弱噪声目的的是()A.摩托车的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B.机场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C.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D.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5.关于以下成语中的“影”,形成的光学原理相同的是()(1)形影不离;(2)湖光倒影;(3)毕业合影;(4)立竿见影;(5)杯弓蛇影A.(1)(2)B.(3)(5) C.(3)(4) D.(2)(5)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利用这个成像规律可以制成()A.投影仪 B.照相机C.放大镜 D.近视镜7.下图中画出了光线射到空气与水的界面处发生折射和反射的四幅光路图,其中正确的光路图是()A B C D8.下列四个事例中,其中与另外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A.人对拉力器的作用力可使弹簧伸长 B.杆对台球的作用力可使台球由静止开始运动C.守门员对足球的作用力可使运动的足球静止D.拦网队员对排球的作用力可使排球改变运动方向9.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对地面施加一个压力,同时地面对它产生一个支持力,关于压力和支持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都属于弹力B.它们方向相同C.它们作用点相同D.它们三要素完全相同10.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B.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C.密度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 D.密度与物体的温度无关11.如图3所示,将一个普通的乒乓球轻轻放人漏斗中,用电吹风从管口向上吹风,那么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球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大B.球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小C .球不会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大 图3D .球不会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小12.用图示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在木块上加放砝码B .保持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C .使木块侧放减小接触面积D .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13.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14、你身体上接近50mm 长度的是A .拇指指甲的宽度B .拇指的长度C .肩膀的宽度D .头发丝的直径15.用滑轮或滑轮组提起同一重物如图8-110所示,其中机械效率最高的是( )16、筷子是中国和其他部分亚洲国家特有的餐工具。
2025年沪科版物理初三上学期复习试题及答案指导

2025年沪科版物理初三上学期复习试题及答案指导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在下列单位中,哪个是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A. 米/秒 (m/s)B. 千米/小时 (km/h)C. 厘米/秒 (cm/s)D. 英尺/秒 (ft/s)【答案】A 【解析】国际单位制(SI)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因此,速度的单位为米每秒(m/s)。
2、当一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B.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C. 牛顿第一定律不适用于该物体D. 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可以不为零【答案】B 【解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如果一个物体静止,则它要么不受外力作用,要么所受外力相互抵消,即合力为零。
因此,正确选项为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
选项A并不总是正确,因为物体可以受到多个力的作用而这些力互相平衡;选项C错误,牛顿第一定律适用于所有惯性参考系中的物体;选项D错误,如果物体静止,没有外力作用或外力相互抵消的情况下,其加速度也必为零。
3、当一个物体在水中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B. 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C. 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
D. 物体不受浮力作用。
【答案】B 【解析】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当一个物体在液体中处于静止状态时(即悬浮或者漂浮),它所受的浮力等于其自身的重力。
如果浮力大于重力,物体会向上加速运动;如果浮力小于重力,则物体会向下沉。
只有当两者相等时,物体才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4、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时,若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下面哪一个公式正确描述了这一情况?A. 力× 距离 = 力× 距离B. 力 + 力臂 = 力 + 力臂C. 力× 力臂 = 力× 力臂D. 力 / 力臂 = 力 / 力臂【答案】C 【解析】杠杆的平衡条件,也称为杠杆原理,表述为:当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作用在杠杆上的各个力对支点的力矩之和为零。
沪教版物理中考试卷及答案指导

沪教版物理中考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动滑轮和定滑轮有以下区别:A、动滑轮是可以移动的滑轮,而定滑轮是固定不动的滑轮B、动滑轮可以省力,而定滑轮不能省力C、动滑轮和定滑轮都可以省力,但动滑轮省力效果更好D、D、动滑轮和定滑轮可以省距离2、以下关于热力学定律的描述正确的是:A、热力学第一定律说明了一个封闭系统内能量的转化和传递是守恒的B、热力学第二定律说明了热机效率不可能达到100%C、热力学第三定律说明了绝对零度是可能达到的D、热力学第四定律说明了系统的熵在自发过程中老是增加的3、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5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B、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5NC、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D、物体的速度一定为零4、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恒力F作用,经过一段时间t后,物体的速度达到v。
则下列关于这个过程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物体所受的加速度a为v/tB、物体在t时间内通过的距离s等于1/2at^2C、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等于质量m乘以加速度aD、物体在t时间内所受的合外力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量5、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
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保持不变6、关于电磁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B、长波比短波在空气中传播的更慢C、电磁波不具有能量D、电磁波由振荡电流产生7、题干:在下列情境中,不属于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将冰块放在室温下,冰块融化B、对汽车发动机进行加油,发动机转速提高C、用手捏紧一个橡皮球,橡皮球变热D、冷水在阳光下被晒热,水温升高8、题干:关于速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B、速度的单位是m/sC、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越快D、物体速度为0时,加速度也为09、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沪科版物理中考试卷及解答参考(2024年)

2024年沪科版物理中考仿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在下列各种物体中,质量较大的是()A. 一张普通的课桌B. 一个苹果C. 一辆自行车D. 一本物理课本2、儿童洗澡水的温度通常控制在38℃左右,这是因为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稍高于人体温度,这样感觉很暖和。
若用比热容为4200J/(kg·℃)、初温为25℃的水来加热到38℃,水的质量应为多少?A. 1kgB. 2kgC. 3kgD. 4kg3、三个电阻阻值相同,分别为 R₁、R₂、R₃,将它们并联接入电路中,则通过每个电阻的电流 I₁、I₂、I₃的关系为:A、I₁ = I₂ = I₃B、I₁ < I₂ < I₃C、I₁ > I₂ > I₃D、无法确定4、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气体在膨胀过程中压强减小,则该过程是:A、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B、体积增大,气体对外界做功C、体积减小,气体对外界做功D、体积增大,外界对气体做功5、在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电磁感应现象的是()A. 电动机的运转B. 探头靠近闭合电路时指针偏转C. 发电机发电D. 磁悬浮列车6、一根均匀的电阻丝被折成四个电阻丝连接,其总电阻变化为原来的()A. 1/4B. 1/2C. 1/8D. 1/167、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浮力都是由水产生的B.在不同的液体中,浮力的方向会不同C.只有固体才能受到浮力的作用D.浮力的方向与重力的方向相反8、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C.燃料的热值越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D.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9、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在平坦的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恒定的水平推力F,物体的质量为m。
在推力作用下,物体经历时间t后速度达到v。
在此过程中,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f。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以下哪个选项正确描述了物体受到的摩擦力?A、f = mv/tB、f = mv^2/tC、f = mgtD、f = (v^2 - u^2) / (2t) 10、在匀强磁场B中,有一个电子以速度v平行于磁场方向运动。
沪科版物理中考试题及解答参考(2025年)

2025年沪科版物理中考仿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以下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光的反射现象一定是可逆的。
B、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速度不会改变。
C、光的折射现象中,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总是在同一平面内。
D、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比在水中快。
2、关于下列物理量的单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N。
B、时间的单位是秒,简称s。
C、密度的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简称kg/m^3。
D、功率的单位是瓦特,简称W。
3、在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D、力可以无限增大4、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两个力作用,一个向东,一个向西,这两个力大小相等,那么这个物体:A、一定处于静止状态B 、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C 、可能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D 、不可能处于静止状态5、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彩虹是由光的折射和色散现象形成的B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C 、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工作的D 、光的反射现象在自然界中的例子是透镜成像6、下列关于力的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另一个物体也一定对它施力B 、力的单位是牛顿,表示力的强度C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得越快D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但不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7、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力的作用效果只与力的大小有关;B.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力的作用;C. 物体受到的重力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D. 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8、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以初速度(v 0)沿水平面滑动,在摩擦力作用下停下来。
如果水平面的摩擦系数为(μ),那么该物体滑行的最大距离(s )可由下面哪个公式计算?A.(s =v 022μg )B.(s =v 02μg) C.(s =v 0μg )D.(s =v 02g )9、在下列物理现象中,不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 水中的鱼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B. 海市蜃楼C. 从水中看岸上的物体颜色变淡D. 投影仪将图像投射到屏幕上 10、关于电流的形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电流的形成是自由电子在导体中做无规则运动B. 电流的形成是自由电子在导体中做定向运动C. 电流的形成是导体中的正电荷在导体中做定向运动D. 电流的形成是导体中的负电荷在导体中做无规则运动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1、关于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速度越大,其加速度也一定越大。
2025年沪科版中考物理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5年沪科版物理中考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力只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 两个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不能产生力的作用C.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D. 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受到力的作用2、在以下哪个情况下,机械能是守恒的?()A. 一个气球以恒定速度上升B. 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匀速直线运动C. 一个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到地面上D. 没有外力做功的系统3、一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半径为R,质点在圆周上的速度大小为v。
则质点在极短时间内发生的向心加速度a的大小为()A、(vR)B、(v 2R)C、(2vR)D、(v 22R)4、一个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为s,初速度为(v0),末速度为(v),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v‾)为())A、(s2t)B、(s+v0+v3)C、(s+v0+v2)D、(v0+v25、下列关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传播速度变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B、光从水中垂直射入空气中,传播速度变小,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C、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传播速度变小,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D、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传播速度变小,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6、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以下哪个操作可能导致实验结果出现较大误差?A、确保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以消除摩擦力的影响。
B、记录小车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计算平均速度。
C、使用轻质细线连接小车和砝码,以减小空气阻力。
D、在实验前校准测力计,确保其读数准确。
7、在物理学中,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只能在空气中传播B、光的传播速度是恒定不变的C、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小D、光沿直线传播,但在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会改变方向8、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物理量,关于电阻的说法错误的是()。
沪科版物理中考试卷及解答参考

沪科版物理中考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关于电流方向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自由电子移动的方向B. 电荷的移动方向C. 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D. 负电荷的移动方向2、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B.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C.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的趋势方向相反D. 只有两个物体接触并且有相对运动时才存在摩擦力3、题干:一个物体在水平桌上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分别是(F1=10N)向右斜上,(F2=15N)向左斜下,(F3=5N)向右斜下。
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合力多大?A.(5N)B.(10N)C.(15N)D.(20N)4、题干:关于机械波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波长越短,频率越高B. 波长越长,频率越低C. 波速越快,波动能量越大D. 波的传播方向仅沿着波的平衡位置5、以下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错误的是:A、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物体不受力时,可以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C、物体受到平衡力时,其运动状态一定不变D、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总是相同6、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向右的推力F,同时受到一个向左的摩擦力f,物体开始向右运动。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的推力大于摩擦力B、物体所受的推力小于摩擦力C、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等于推力D、无法确定物体所受的推力和摩擦力的大小关系7、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接触的物体之间才会产生力的作用B、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方向总是垂直向下D、物体的质量越大,其惯性越小8、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表示把1千克水加热升高1摄氏度需要吸收的热量是4.2×10^3焦耳,同样的1千克冰在加热到1摄氏度时,需要吸收的热量会()A、更多B、少C、一样多D、无法确定9、以下关于声音特性的描述,正确的是:A. 声音的音调与振动频率无关B. 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距离无关C. 声音的音色是由声源的材料决定的D. 声音的传播速度在空气和水中是相同的 10、在下列事例中,不属于利用光的反射原理的是:A. 镜子成像B. 平面镜用于改正仪容C. 潜望镜观察水面情况D. 照相机拍摄景物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1、下列关于物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水在100℃时沸腾,此时水的沸点为100℃。
沪科版物理中考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年)

2024年沪科版物理中考仿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B. 只要物体振动就能产生人耳可以听到的声音C. 通过回声定位,蝙蝠可以在黑夜中避开障碍物D. 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受温度的影响2、关于力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力的作用效果只与力的大小有关B. 力的作用总是成对出现,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 两个物体之间没有接触就不可能有力的作用D. 力只能改变物体的形状,不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能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这是光的衍射现象。
B、水面上反射出的白光在水中形成了彩虹,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C、夜晚,站在月光下可以看到地面上有光斑,这是光的反射现象。
D、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体的像比物体本身要小,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4、关于声音的特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无关。
B、响度与声源距离无关。
C、音色是区分不同发声体的重要依据,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无关。
5、在光滑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以速度(v0)开始运动,在不受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物体的速度将如何变化?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先增大后减小6、当一束光线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会如何变化?A. 折向法线B. 远离法线C. 方向不变D. 无法确定7、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彩虹的形成是光的折射现象B、日食是地球在月球和太阳之间时,月球遮挡了太阳光C、全息照片是利用光的干涉原理制成的D、光的反射现象中,入射角等于反射角8、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B、太阳能热水器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C、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D、风力发电机将风能转化为电能9、一个小球从斜面上由静止开始下滑,不考虑空气阻力。
沪科版中考物理总复习章节试题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导学案第二章《运动的世界》编写人:张强姓名一、复习目标:1.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2.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如:秒表、时钟、手表等)测量时间。
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
会选用适当的工具(如:直尺、三角板、米尺、卷尺等)测量长度。
3.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二、基础知识及方法:1.长度的单位:长度的基本单位是,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1km= m;1m= dm= cm= mm=μm=nm。
▲2.长度的测量: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使用前,注意观察刻度尺的、和。
使用时,尺要沿着所测的直线,不利用磨损的,读数时视线要及垂直。
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的下一位。
测量结果由和组成。
▲3.时间的基本单位是,通常在实验室中用_________测量时间。
▲4.机械运动:物理学把物体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不变、沿着_ 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5.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物理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由单位和________单位组合而成的,写作______,读作__________,可用符号“m/s或m..s-1”表示。
日常生活中速度的单位还常用km/h,1m/s= km/h。
▲6.速度的计算:从速度公式v=变形得到公式s=、t =。
解题时要注意(1)公式中的v、s、t三个物理量必须是同一物体在同一运动过程。
(2)三个物理量的单位要对应,如速度单位用m/s,路程、时间单位应该分别用和。
三、体验中考:1.(09·龙岩)北京奥运会盛况通过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向全世界转播,这里的“同步”是指卫星()A.及赛程同步B.及电视实况转播车同步C.及地球自转同步 D.及运动员同步2.(05·龙岩)小说《镜花缘》中,宝云问奶公家乡有什么趣闻,奶公说:“前几天刮了一阵大风,把咱家一口井忽然吹到‘墙’外去了。
”如图1,奶公选择的参照物是()A.房屋 B.大树 C.石头路 D.篱笆墙3.(04·龙岩)2004年4月25日,连城冠豸山到深圳航程为750km,飞行时间50min则其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m/s;若飞机以这样的平均速度飞行4s,则飞行路程为m。
2024年沪科版中考物理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沪科版物理中考仿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在下列关于光的传播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为3×10^8 m/sB、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变,但传播方向可以改变C、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略小于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D、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2、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状态B、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状态C、物体的运动状态只有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才能保持不变D、物体的运动状态只有在不受非平衡力作用时才能保持不变3、题目: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5秒末的速度为10m/s,则物体的加速度为:A. 2m/s²B. 5m/s²C. 8m/s²D. 10m/s²4、题目: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合力为0N。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速度一定不变B. 物体的加速度一定不变C. 物体的质量一定不变D. 物体的摩擦力一定不变5、下列关于光的传播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C、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D、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慢6、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B、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不能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D、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但不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7、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体积成正比B、物体在液体中越深,所受浮力越大C、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与物体在液体中的速度有关D、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8、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则物体在前(t)秒内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at2)A、(s=12B、(s=at)at)C、(s=12at3)D、(s=129、在下列关于波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波峰是波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点B、波谷是波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点C、波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平面内D、波峰和波谷都是波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点 10、关于光的干涉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干涉条纹是明暗相间的B、干涉条纹间距与光的波长成正比C、干涉条纹间距与光的频率成反比D、干涉条纹间距与光的传播速度成正比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1、题目:以下关于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和规律,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物体惯性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沪教版物理中考试卷与参考答案

沪教版物理中考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在下列物理量中,属于基本物理量的是()A、速度B、加速度C、质量D、时间2、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哪个图象能正确表示其运动状态?()A、位移-时间图象斜率不变,表示速度不变B、速度-时间图象斜率不变,表示加速度不变C、加速度-时间图象斜率不变,表示速度不变D、位移-时间图象斜率不变,表示加速度不变3、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不断减小,因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B、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因为速度和质量都不变。
C、物体的重力势能不断增大,因为物体的高度在增加。
D、物体的加速度为0,因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4、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将越来越大,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
B、物体的速度将逐渐减小,因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C、物体的加速度将逐渐减小,因为重力的分量越来越小。
D、物体的速度将保持不变,因为受到斜面的支持力。
5、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产生力的作用至少需要两个物体B、力的作用效果只有两种: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D、物体间相互接触不一定有力的作用,物体间不接触也可以有力的作用6、关于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越大,物体运动越快B、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速度大意味着位移大C、速度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速度大意味着路程长D、速度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速度越大,物体运动的方向也越快7、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B、物体的动能随时间增加C、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减小D、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8、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增大B、物体的加速度随时间减小C、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增大D、物体的势能随时间减小9、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速度增加,波长变短C、光的反射定律适用于所有光的反射现象D、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不会发生折射 10、关于能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能量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但可以相互转化B、在热传递过程中,能量总是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C、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D、机械能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物理过程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1、下列关于声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340m/sB. 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时,利用了声传递信息C. 人们通过乐器发声时的响度和音调,来区别不同乐器的发声D. 拨动绷紧的橡皮筋,橡皮筋“嗡嗡”作响,这是通过固体传播声音的2、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运动速度、物体的温度、物体的状态都有关系B. 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比温度低的物体多C. 燃料的热值越大,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D. 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三、填空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基本单位是牛顿(N)。
沪科版物理初三上学期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2025学年)

2024-2025学年沪科版物理初三上学期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的传播速度在空气中比在水中快B、所有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出声音C、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D、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2、下列哪个现象属于光的反射?A、太阳从东方升起B、镜子里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像C、手电筒发出的光可以照亮前方D、太阳光穿过树叶形成光斑3、在物理学中,如果一个物体在1秒内速度从0增加到了10米/秒,则该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少?A. 5米/秒²B. 10米/秒²C. 15米/秒²D. 20米/秒²4、若有一段导线通过电流强度为2安培,在1分钟内通过此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是多少?A. 60库仑B. 120库仑C. 240库仑D. 360库仑5、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3秒内通过了9米。
则物体的加速度为:A. 1 m/s²B. 2 m/s²C. 3 m/s²D. 4 m/s²6、一个物体从高处自由落体,落地前1秒内的位移是15米。
则物体落地时的速度为:A. 15 m/sB. 20 m/sC. 25 m/sD. 30 m/s7、在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
如果一个物体受到1牛顿的力作用,则表示:A. 物体的质量为1千克。
B. 物体的速度每秒增加1米。
C. 物体在地球表面受到的重力为1千克力。
D. 当该力作用于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时,产生的加速度为每秒每秒1米。
8、一个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当没有外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将会:A. 减速直至停止。
B. 加速前进。
C. 继续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D. 改变方向。
9、在下列关于光的传播特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但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会发生折射。
2024年沪科版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指导

2024年沪科版物理中考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关于光的描述,正确的是:A、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比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快C、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5 km/sD、光在透明介质中传播时,速度总是等于真空中的速度2、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只有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才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其运动状态不会改变C、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D、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3、下列关于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水中快。
C、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幅无关。
D、声音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无关。
4、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B、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C、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但方向相反。
D、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可以形成彩色光带,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5、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加速运动,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状态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逐渐减小,加速度逐渐增大B、物体的速度逐渐增大,加速度逐渐减小C、物体的速度逐渐增大,加速度保持不变D、物体的速度逐渐增大,加速度逐渐增大6、下列关于光的折射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B、光从水中进入空气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C、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D、光从水中进入空气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7、在下列关于光的传播特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为3×10^8 m/sB、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C、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速度会减小,但传播方向不变D、光在透明介质中传播时,速度与介质的折射率成正比8、关于力的概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但不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物体受到的力越大,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得越快D、力可以使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但不能使物体由运动变为静止9、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加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B、物体的加速度与时间成正比C、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D、物体的速度与位移成正比 10、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两个相互垂直的力F1和F2的作用,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最新-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浮力部分部分》试题沪科版精品

初三物理总复习(浮力部分部分)一、基础知识(一)浮力的产生(二)阿基米德原理(三)计算浮力的方法(四)物体的浮沉条件(五)应用二、典型应用三、习题(一)掌握篇(二)提高篇答案【基础知识】:一、浮力的产生: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托起的力叫做浮力。
当一个正立方体浸在液体中处于某一位置A时,如图1所求,由于上,下两表面的深度不同,所受液体的压强不同,下表面受到的向上的压强大于上表面受到的向下的压强,从而使物体受到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这两个压力的差就是液体对物体的浮力。
物体处于位置B,则浮力就是物体受到的向上的压力。
浮力既是压力差。
二、阿基米德原理1、文字表述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数学表达式3、几点说明(1)本定律包含三点内容:①浮力的施力者和受力者;②浮力的方向;③浮力的大小。
(2)物体所受的浮力的大小只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及液体的密度有关,而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物体的质量、密度及物体的形状均无关。
(3)适用范围:本定律对于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都适用。
三、计算浮力的方法:1、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计算如果上下表面都与水面相平行的规则物体,且知道它的上、下表面在液体内的深度、上、下表面的面积及液体的密度,便可根据深度计算压强,再算出上、下压力差,即浮力来。
2、应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这是计算浮力的最基本的方法,只要和已知,或者可以由其他条件求得,即可利用进行计算。
3、利用平衡条件计算浮力(1)当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状态,只受重力和浮力,。
如果知道重力或根据其它条件求出重力,即可求出浮力。
(2)当物体在三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也可以利用三个力的关系求出浮力,例如,挂在弹簧秤上的物体浸入液体中时,(为物体浸在液体中时弹簧秤的示数)。
又如,漂浮在液体表面的物体,下面还挂着另一个物体,则物体受到的浮力,只要知道和由其它条件得到另一物对它的拉力,即可求出浮力。
沪科版物理中考试卷与参考答案(2025年)

2025年沪科版物理中考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所有颜色的光在水中的折射率相同C、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的频率会发生变化D、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中,光速都不变2、关于下列物理量的单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用符号“A”表示B、电功率的单位是千瓦,用符号“kW”表示C、电阻的单位是欧姆,用符号“Ω”表示D、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用符号“V”表示3、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3秒内通过的路程为12米,则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少?A、2 m/s²B、4 m/s²C、6 m/s²D、8 m/s²4、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力为5N,另一个力为3N,若物体保持静止状态,则这两个力的合力可能是多少?A、2NB、8NC、10ND、15N5、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前3秒内通过的路程为18米,则物体的加速度是()A. 2 m/s²B. 3 m/s²C. 4 m/s²D. 6 m/s²6、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1)和一个水平向右的力(F2),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已知(F1=5)N,(F2=10)N,则这两个力的合力是()A. 5 NB. 10 NC. 15 ND. 0 N7、在水平面上有一物体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突然撤去所有外力,该物体将会如何运动?A. 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B. 做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C. 立即停止D. 做加速直线运动8、某同学利用弹簧秤测量不同质量的物体所受重力大小,并发现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这直接体现了下列哪个物理量的关系?A. 质量与体积B. 力与加速度C. 重力与质量D. 密度与体积9、在下列关于物理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是米/秒。
沪科版物理中考试题及答案指导(2025年)

2025年沪科版物理中考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题干:以下关于物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摩擦起电是因为电子的转移,摩擦后的物体都会带上同种电荷。
B、磁铁的两端磁性最强,这两端叫做磁铁的磁极。
C、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
D、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因为声音是由电磁波传递的。
2、题干:在下列关于物理量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是米每秒(m/s)。
B、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是瓦特(W)。
C、密度是表示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³)。
D、压强是表示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单位是牛顿每平方米(N/m²)。
3、以下哪个选项描述了物理学中的牛顿第三定律?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作用在两个物体上4、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以恒定速度做直线运动,以下哪个选项描述了这个物体的加速度?A、加速度为零,因为速度恒定B、加速度为正,因为物体速度在增加C、加速度为负,因为物体速度在减少D、加速度不为零,因为物体受到非平衡力作用5、在下列物理量中,哪个物理量的单位是特斯拉(T)?A. 电流(安培,A)B. 电压(伏特,V)C. 磁感应强度(特斯拉,T)D. 电阻(欧姆,Ω)6、一个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力是10N向东,另一个力是5N 向北。
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和方向是:A. 5N,向东B. 15N,向东C. 15N,东北方向D. 5N,东北方向7、(1)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F,同时受到一个向左的摩擦力f。
物体静止不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重力等于摩擦力B. 物体的重力大于摩擦力C. 物体的重力小于摩擦力D. 物体的重力与摩擦力大小相等8、(2)在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以下器材中,用于改变电阻大小的器材是:A. 电池组B. 电流表C. 导线D. 不同规格的电阻9、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关于其受力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于重力C、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小于重力D、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相等 10、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密度有关C、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温度有关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颜色有关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1、以下关于物理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沪科版物理中考复习第二轮专题1 选择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
【解析】①初春,冰封的湖面解冻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融化过 程,融化吸热,故A不符合题意;②XXX,旷野里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 水珠,是液化过程,液化放热,故B符合题意;③深秋,路边的小草上结了一层霜是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是凝华过程,凝华放热,故C符合题意;④严 冬,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是物质直接由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是升华过程,升华吸 热,故D不符合题意;综合分析②③符合题意,故选B.
U滑
=
I UR
=UU滑R =12
VV=12,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
10
Ω 时,定值电阻的最大
I
阻值:Rmax=2R 滑 max=2×10 Ω=20 Ω,即定值电阻的最大阻值不能超过 20 Ω,结
合选项可知,ABD 不符合,C 符合.故选 C.
19
8.将标有“3 V 3 W”字样的甲灯泡和“6 V 6 W”字样的乙灯泡接入电 路.若不考虑温度对灯泡电阻的影响,则对两灯接入电路后的情况判断错误的是
11
8.(202X汇川区模拟)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将重60 N的物体在10 s 内匀速提升了3 m,已知动滑轮重为10 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在提升重物的过程 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 )
A.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 B.绳子自由端拉力F的大小为30 N C.绳子自由端拉力F的功率为21 W D.所做的额外功为60 J
15
4.(202X汇川区模拟) 关于如图所示的几种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甲图中两个底面削平的铅块紧压在一起后能吊住重物,主要是由于大气压强 的存在
B.乙图中试管内的水沸腾后,水蒸气将软木塞推出,水蒸气的内能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导学案第二章《运动的世界》编写人:张强姓名一、复习目标:1.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2.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如:秒表、时钟、手表等)测量时间。
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
会选用适当的工具(如:直尺、三角板、米尺、卷尺等)测量长度。
3.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二、基础知识与方法:1.长度的单位:长度的基本单位是,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1km= m ;1m= dm= cm= mm=μm= nm。
▲2.长度的测量: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使用前,注意观察刻度尺的、和。
使用时,尺要沿着所测的直线,不利用磨损的,读数时视线要与垂直。
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的下一位。
测量结果由和组成。
▲3.时间的基本单位是,通常在实验室中用_________测量时间。
▲4.机械运动:物理学把物体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不变、沿着_ 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5.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物理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由单位和________单位组合而成的,写作______,读作__________,可用符号“m/s或m..s-1”表示。
日常生活中速度的单位还常用km/h,1m/s= km/h。
▲6.速度的计算:从速度公式v=变形得到公式s=、t=。
解题时要注意(1)公式中的v、s、t三个物理量必须是同一物体在同一运动过程。
(2)三个物理量的单位要对应,如速度单位用m/s,路程、时间单位应该分别用和。
三、体验中考:1.(09·龙岩)北京奥运会盛况通过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向全世界转播,这里的“同步”是指卫星()A.与赛程同步B.与电视实况转播车同步图 1C.与地球自转同步 D.与运动员同步2.(05·龙岩)小说《镜花缘》中,宝云问奶公家乡有什么趣闻,奶公说:“前几天刮了一阵大风,把咱家一口井忽然吹到‘墙’外去了。
”如图1,奶公选择的参照物是()A.房屋 B.大树 C.石头路 D.篱笆墙3.(04·龙岩)2004年4月25日,连城冠豸山到深圳航程为750km,飞行时间50min则其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m/s;若飞机以这样的平均速度飞行4s,则飞行路程为m。
四、课堂检测:1.关于参照物的选择,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必须选择地面上不动的物体才能作为参照物B.对于同一物体,选择的参照物不同,运动和静止的情况是相同的C.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但所选参照物不同,运动和静止的情况可能不同D.以上说法都不对2.节日期间从龙岩到连城冠豸山旅游,为测乘车时间采用的测量工具较恰当的是()A.摆钟B.秒表C.石英表D.日晷仪3.若以秒为单位,正常人心脏跳动的间隔时间约为()A.103B.102C.101D.1004.下列四个速度中,最大的是()A.750m/minB.15m/sC.36㎞/hD.425㎝/s5.如图3所示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木板的长度为㎝。
6.描述大海的“潮起潮落”这是以为参照物;“风儿像流水一样在花枝中穿行”这是以为参照物;“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以为参照物。
图37.学习物理必需关注生活中的有关物理量。
根据生活经验请完成下面的填空。
成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2 ;教室的宽度约为 m。
8.小明同学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他记录的数据是18.35㎝,数据中准确值是㎝,估计值是㎝,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9.小宇在体育考试中,50m跑的成绩是8.0s,他跑步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在4×100m 接力赛中,为保证交接棒顺利进行,交接棒时两运动员要尽可能做到________。
10.一位同学开始跑步,在第一秒内跑了2m,在第二秒内跑了3m,在第三秒内跑了4m,那么他在前3秒内的平均速度是。
11.如图4是探究小汽车在直线运动过程中任意三个过程速度的变化情况。
你认为小汽车做怎样的运动?说出你的判断根据。
图4九年级物理总复习导学案第三章《声现象》、第四章《多彩的光》(第一课时) 编写人:张强 姓名 一、复习目标: 1.知道声产生和传播条件。
知道乐音的三个特性。
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
知道防治噪声的三个途径。
2.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知道光的反射规律(三条:三线关系、两角关系)。
3.知道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四个关系。
二、基础知识与方法: 1.声音是由物体的 发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
▲2.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传播需要 ,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够传播声音,真空不能 。
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空气中传播速度 。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m/s 。
▲3.乐音的三个特性: 、 、 。
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________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 和距离发声体的 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的乐音的 不同。
声音的强弱以 为单位。
利用声音可以传递 和 。
▲4.减弱噪声的方法:(1)在 处减弱;(2)在 过程中减弱;(3)在 处减弱。
▲5.光的直线传播:光在 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在 的传播速度最大,近似等于 m/s ,光在其它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真空中的速度 。
▲6.光的反射规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 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在 的两侧; 等于 。
当入射光线垂直入射到反射面时,入射角为 ,反射角为 。
▲7.平面镜成像: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是 像,像与物体的 相等,像与物体到_____ 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位置的连线与镜面 。
▲三、体验中考:1.(09·龙岩)共和国六十华诞献礼剧《共和国摇篮》在革命老区龙岩拍摄。
剧中扮演老一辈革命家的特型演员除了要模仿扮演对象的动作形态,还得模仿他说话的 (选填“音调” 、“响度”或“音色”)。
2.(09·龙岩)图1中扬声器发声时小纸片上下跳动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
3.(06·龙岩)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图2中的入射光线,并注明入射角的大小。
4.(06·龙岩)“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所反映的物理现象是 。
5.(05·龙岩)下列现象属于光反射的是( )A.人影相随B.凿壁借光C.镜花水月D.手影游戏图1图2 30°图4四、课堂检测:1.当一个人向平面镜靠近时,他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C.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2.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反射定律来解释的是( )A.水中倒影B.影子的形成C.日食现象D.小孔成像3.下列活动中不能探究声音的发生与传播条件的是( )A.观察蟋蟀翅膀在摩擦振动时,能听见清脆的声音B.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些纸片在纸盆上,看到纸片不断跳动C.雨天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但闪电传播更快D.把一个小收音机用塑料袋密封后浸没在水中,仍能听到播音4.弦乐器在试音时都可以通过调节弦的松紧程度来调节声音,这么做主要是调节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5.(04·龙岩)在演示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老师先拿了一个与镜前相同的物体放在镜后,让它与镜前物体的像完全重合,这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 和确定出像的位置。
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 (填“控制变量”或“替代”)法。
接着老师又拿了一个光屏放到镜后承接物体的像,结果光屏承接不到像,这是为了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
6.太阳光斜射在平面镜上,会在墙上产生一个明亮的光斑,射到白纸上则不会产生光斑,这是由于光射到平面镜上会产生 反射;射到白纸上会产生 反射造成的。
7.渔民利用电子发声器把鱼引进网里,可见 是可以传播声音的;将耳朵贴在铁轨上会听到远处传来的火车运动的声音,这说明 也是可以传播声音的,而且 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要快。
8.上课时学生听到教师讲课的主要过程是:教师的声带 ,使空气产生 再使学生的耳膜 。
9.家长在客厅看电视,孩子在书房学习,家长为不影响孩子学习会调小电视的音量,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还会关上书房和客厅之间的门,这是在 减弱噪声,孩子会戴上耳塞,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
10.已知反射光线和平面镜的夹角为200,则入射角为 。
若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减少到300,则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
11.外科手术室使用的无影灯,可以避免手术时手及医疗器械由于光沿传播而产生黑影,这种无影灯是由 (填“一个”或“多个”)发光而较大的光源组成。
12.画出图3中的反射光路。
13.在图4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所给物体的像。
图3九年级物理总复习导学案第四章《多彩的光》(第二课时)编写人:张强姓名一、复习目标:1.了解光的折射的规律(三线的关系、两角的关系)。
2.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
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3.知道近视眼、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4.知道白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的。
知道光的三基色、颜料的三原色。
二、基础知识及方法:1.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在的两侧。
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时,折射角入射角;当光从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____ 入射角。
▲2.透镜:中央比边缘厚的透镜叫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作用;中央比边缘薄的透镜叫凹透镜,对光线具有作用。
▲3.近视眼矫正应配戴透镜;远视眼矫正应配戴透镜。
▲物体的位置像的性质像距v与焦距f关系应用实例在透镜两倍焦距之外f<v<2f在透镜的焦点到两倍焦距之间v>2f在透镜焦点内5.白光是由色光组成。
色光的三基色是、、。
颜料的三原色是、、。
▲三、体验中考:1.(09·龙岩)共和国六十华诞献礼剧《共和国摇篮》在革命老区龙岩拍摄。
摄像机的镜头是透镜。
拍摄时演员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
2.(09·龙岩)画出图1中折射光线的大概位置。
3.(09·龙岩)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让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2所示),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将物体放在点(选填“A”、“B”、“C”或“D”),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
图1 4.(08·龙岩)将一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在另一侧距透镜10cm处的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用这个透镜去观察小蚂蚁时,蚂蚁与透镜的距离应该 10c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图2水 空气图3 四、课堂检测:1.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折射角 于入射角(填“大”或“小”)。
2.在鸟语花香的季节里,漫步在湖边,观赏平静的水面下小鱼在树林倒影中游动,看到水中树林的倒影是光的 现象,看到水中的鱼的像是光的 现象。
3.一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 ,当物体距透镜45 cm 时,所成的像是___ __、_ __的_ _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