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菜的烹调方法
热菜的烹调工艺有几种
![热菜的烹调工艺有几种](https://img.taocdn.com/s3/m/d84dfc7c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2d.png)
热菜的烹调工艺有几种
热菜的烹调工艺有以下几种:
1. 炒菜:通过快速翻炒,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和营养,使菜肴丰富多样。
2. 炸菜:将食材浸泡在油中,炸至表面金黄酥脆,使菜肴外酥里嫩。
3. 煮菜:将食材放入热水或汤中,煮至食材熟透,保持其滋味。
4. 焖菜:将食材加入调味料中,用小火慢慢炖煮,使菜肴入味且口感软糯。
5. 烧菜:将食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汤或调味料,用大火煮烧,使菜肴汤汁浓厚。
6. 蒸菜:用蒸锅将食材蒸熟,保持食材本身的营养和口感。
7. 煎菜:将食材放入加热的平底锅中,用少量的油或黄油煎炒至表面金黄,使菜肴色香味俱全。
8. 烤菜:将食材放入烤箱或烤炉中,用高温烘烤至表面焦香,内部保持嫩滑。
这些烹调工艺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相互结合,创造出各种不同的菜肴口味和风
格。
热菜烹调技法
![热菜烹调技法](https://img.taocdn.com/s3/m/a73224f3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19.png)
热菜烹调技法(一)烧的技法烧,就是原料经过炸、煎、煸、炒、蒸、煮等初步加热后再加汤和调料进一步加热成熟的一种烹调方式。
烧适用于制作各种不同原料的菜肴,是厨房里最常用的烹饪法之一。
烧主要分为红烧、干烧两类。
1、红烧。
原料经过初步热加工后,调味须放酱油,成熟后勾芡为酱红色。
红烧的方法适用于烹制红烧肉、红烧鱼、四喜肉丸等。
红烧要掌握的技法要点是,对主料作初步热处理时,切不可上色过重,过重会影响成菜的颜色。
下酱油、糖调味上色,宜浅不宜深,调色过深会使成菜颜色发黑,味道发苦。
红烧放汤时用量要适中,汤多则味淡,汤少则主料不容易烧透。
2、干烧,又称自来芡烧。
操作时不勾芡,靠原料本身的胶汁烹制成芡,如烧鳗鱼、鲴鱼即用此法。
干烧菜肴要经过长时间的小火烧制,以使汤汁渗入主料内。
干烧菜肴一般见油不见汁,其特点是油大、汁紧、味浓。
干烧要掌握的技法要点是,上色不可过重,否则烧制后的菜肴颜色发黑;干烧菜要把汤汁烧尽。
3、白烧、酱烧、葱烧等。
除了上述红烧、干烧以外,还有白烧、酱烧、葱烧等常见烧法。
白烧不放酱油,一般用奶汤烧制。
酱烧、葱烤与红烧的方法基本相同,酱烧用酱调味上色,酱烧菜色泽金红,带有酱香味;葱烧用葱量大,约是主料的1/3,味以咸鲜为主,并带有浓重葱香味。
(二)炸的技法炸是油锅加热后,放入原料,以食油为介质,使其成熟的一种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加热的原料,一般要间隔炸两次,才能烹好。
炸的技法要领是,油量要多,对一些老的、形状大的原料,下锅时油温可低一些,炸的时间可长一些。
用炸的方法,烹制好的菜肴具有口感香酥、脆嫩的特色。
家庭厨房常用的炸的方法有清炸、干炸、软炸、酥炸、加面包粉炸等多种。
1、清炸。
原料不经过挂糊上浆,用料料拌好后即投入油锅旺火炸制。
清炸主料外面没有保护层,必须根据原料的老嫩、大小来决定油温高低。
主料质嫩或形状较小的,在油温五成热时下锅,炸的时间要短,炸至约八层熟时捞出,待炸料冷却后再下锅复炸一次即成。
如果用较长时间在油中一次炸成,就会失去炸料中的水分,使变得干枯,不能达到外脆里嫩的效果。
热菜常用制作方法
![热菜常用制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9a917ddd15abe23482f4d2a.png)
热菜制作一般分为炒、爆、熘、炸、烹、煎、溻、贴、瓤、烧、焖、煨、焗、扒、烩、烤、盐焗、熏、泥烤、汆、炖、熬、煮、蒸、拔丝、蜜汁、糖水、涮。
1、炒:是最基本的烹调技术,是应用范围最广的一种烹调方法。
炒分为生炒、熟炒、滑炒、清炒、干炒、抓炒、软炒等。
炒字前面所冠之字,就是各种炒法的基本概念。
生炒:生炒的基本特点是主料不论植物性的还是动物性的必须是生的,而且不挂糊和上浆。
熟炒:熟炒原料必须先经过水煮等方法制熟,再改刀成片、丝、丁、条等形状,而后进行炒制。
熟炒的调料多用甜面酱、黄酱、酱豆腐、豆瓣辣酱等。
熟炒的主料无论是片、丝、丁,其片面厚,丝要粗,丁要大一些。
滑炒:滑炒所用的主料是生的,而且必须先经过上浆和油滑处理,然后方能与配料同炒。
清炒:清炒与滑炒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不用芡汁,而且通常只用主料而无配料,但也有放配料的。
干炒:干炒又称干煸。
就是炒干主料的水分,使主料干香酥脆。
干炒和生炒的相似点是原料都是生的,不上浆,但干炒的时间要长些。
抓炒:抓炒是抓和炒相结合,快速的炒。
将主料挂糊和过油炸透、炸焦后,再与芡汁同炒而成。
抓糊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鸡蛋液把淀粉调成粥状糊;一种是用清水把淀粉调成粥状糊。
软炒:软炒是将生的主料加工成泥茸,用汤或水澥成液状(有的主料本身就是液状),再用适量的热油拌炒。
成菜松软、色白似雪。
2、爆:就是原料在极短的时间内经过沸汤烫或热油速炸(也有用油温较高的底油速炒的)再与配料同炒,迅速冲入兑好的芡汁快速颠炒。
爆的特点是旺火速成。
所用原料多以有韧性的肚头、鸡肉、鸭肉及瘦的猪肉、牛肉、羊肉等。
爆一般都先将原料进行刀工处理。
主料上浆时不可过干,以防遇热成团。
爆制时的烫、炸和爆之者要紧密衔接,不能脱节。
爆,一般可分为油爆、芫爆、酱爆、葱爆、汤爆、水爆等。
油爆:油爆就是用热油爆炒。
油爆有两种烹制方法,一种是主料不上浆,用沸汤烫一下即刻捞出控水,放入热油中速炸,炸后再与配料同炒,继之冲入兑好的芡汁速炒;另一种是主料上浆后,在热油锅中速炒,炒散后,控去部分油,下入配料,冲入芡汁速炒。
热菜的烹饪制作方法与步骤
![热菜的烹饪制作方法与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1a055763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36.png)
热菜的烹饪制作方法与步骤热菜是很多人在冬天的时候都会制作的,因为每一种好吃的热菜都是经过细细的烹饪方法与技巧制作出来的,那么对于好吃的热菜应该如何烹饪呢?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热菜的烹饪制作,希望能帮到你。
热菜的烹饪制作菠萝咕噜肉食材:里脊猪肉500g、菠萝150g、彩椒适量、洋葱适量、姜适量、蛋清适量、盐适量、胡椒粉适量、淀粉适量、番茄酱适量、米醋适量、白砂糖适量做法:1)准备原料。
2)里脊肉切花刀。
然后切成大拇指甲盖大小的块。
3)切好的里脊,用盐、胡椒粉、姜丝、蛋清腌渍十分钟,彩椒和洋葱切肉块大小的片,淀粉准备好。
4)肉均匀地沾上淀粉,抖掉多余的淀粉备用。
5)入八成热油锅定型捞出复炸一次。
6)炸好的肉团备用。
7)锅里放油,炒彩椒和洋葱菠萝块。
8)均匀上油后放一汤匙番茄酱,半汤匙米醋,一茶匙盐和一茶匙白糖,搅拌均匀。
9)放半碗水化开番茄酱,熬一下至粘稠。
10)放入肉团,迅速翻炒均匀。
11)出锅放点鸡精即可。
酱烧鸭腿食材:鸭腿3个、豆豉酱1勺、葱结1个、姜1块、蒜6瓣、八角2个、干辣椒1勺、花椒1勺、米酒3汤匙、老抽1/2汤匙、盐1/2茶匙、鸡精1/2茶匙做法:1)准备原料。
2)鸭腿划三刀,半勺花椒和水和鸭腿一起放入锅里煮开,继续煮1分钟让血沫出来。
洗净沥干备用。
3)锅里放油,放入鸭腿煎两面金黄。
捞出备用。
4)油全部倒掉,锅里沾的油,小火煸炒豆豉酱,花椒,辣椒,蒜。
出香味。
5)兑水,加老抽,米酒,葱结,姜片,煮开。
6)放入鸭腿。
7)大火滚开,小火烧40分钟。
调入盐,鸡精。
8)大火收微干即可。
热菜烹调技法在凉菜中的应用一、“汆”在凉菜中的应用汆是以水(或鲜汤)为传热媒介的一种烹调技法,在凉菜烹调中占有重要地位。
运用这种烹调技法可以制成风味迥异、丰富多彩的佳肴,将“汆”用在凉菜中可为凉菜增添新感。
豆板酥原料:新鲜豆板150克,雪菜60克,味极鲜酱油、鸡粉、盐、蒜粒、红椒粒各适量。
制法:1、将新鲜豆板放入锅中,用热水煮约20分钟,捞出用冷水冲凉待用。
热菜的制作方法
![热菜的制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84368b8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a7.png)
热菜的制作方法热菜是指在烹饪过程中需要加热烹调的菜肴。
无论是家庭自制,还是在餐馆中供应,热菜都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会介绍一些常见的热菜的制作方法,供您参考。
1. 红烧肉材料:•猪肉五花肉500克•料酒25毫升•姜块3片•葱段3根•冰糖适量•生抽适量•老抽适量•盐适量•清水适量制作步骤:1.将五花肉切成厚度约为2厘米的块状。
2.将切好的五花肉块放入锅内,加入足够的水,烧开后将五花肉块焯水捞出,冲洗干净备用。
3.锅中留少量底油,加入姜块和葱段煸炒出香味。
4.将焯水后的五花肉块加入锅中,煎至两面金黄。
5.倒入适量的料酒,炖煮片刻,去腥味。
6.在锅中加入适量的生抽、老抽和冰糖,调味。
7.慢慢加入清水,水量要稍微高出五花肉块,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
8.炖煮1小时左右,直到肉块变得软烂入味,汤汁收浓即可。
2. 麻婆豆腐材料:•嫩豆腐300克•牛肉末100克•辣豆瓣酱30克•豆瓣酱15克•姜末10克•蒜末10克•料酒适量•鸡精适量•盐适量•淀粉适量制作步骤:1.将嫩豆腐切成小块。
2.牛肉末用料酒腌制片刻。
3.热锅冷油,放入蒜末和姜末煸炒出香味。
4.加入腌制好的牛肉末煸炒至变色。
5.加入辣豆瓣酱和豆瓣酱炒匀。
6.加入适量清水,煮开后放入豆腐块。
7.煮沸后加盖焖煮片刻。
8.豆腐煮至入味后,用淀粉勾芡,加入适量盐和鸡精调味即可。
3. 宫保鸡丁材料:•鸡胸肉200克•葱白段适量•干辣椒适量•花生仁适量•姜末适量•蒜末适量•料酒适量•酱油适量•白糖适量•鸡精适量•盐适量•淀粉适量•清水适量制作步骤:1.将鸡胸肉切成丁状。
2.热锅冷油,加入葱白段、干辣椒、花生仁、姜末和蒜末炒香。
3.加入切好的鸡丁煸炒至变色。
4.加入适量的料酒炒匀。
5.加入适量的酱油和白糖,调味。
6.加入适量的清水,炖煮片刻。
7.水炖至快要收干时,勾芡加入适量盐和鸡精调味,最后撒上花生仁即可。
4. 麻辣香锅材料:•牛肉片100克•猪肉片100克•鸡胸肉片100克•白鱼片100克•鱼丸适量•干豆腐皮适量•土豆适量•青椒适量•红椒适量•藕片适量•豆皮适量•虾仁适量•腐竹适量•郫县豆瓣酱适量•辣椒粉适量•干辣椒适量•黄豆芽适量•葱姜蒜末适量•酱油适量•盐适量•鸡精适量•白糖适量•味精适量•食用油适量制作步骤:1.将各种肉类、鱼类和蔬菜切成片状备用。
第十章热菜烹调
![第十章热菜烹调](https://img.taocdn.com/s3/m/e3317f1c4431b90d6c85c73c.png)
第十章热菜烹调煎,是用中火或小火、中油温,将加工成糊状或饼状的原料,煎成一面或两面酥黄。
有的菜如煎蛋、煎茄子蛋、番茄蛋可直接成菜,有的菜如椒盐虾饼、合川肉片等则要与炸、炒、熘、烧等。
其它烹调方法配合。
煎菜原料是否码芡,依据菜肴要求而定,主料下锅后,先煎一面,至色黄酥脆时,再翻面煎制。
成菜后一般具有外酥内嫩的特点。
如属煎烧一类的菜肴,其特点则为外绵软内细嫩。
椒盐虾饼原料鲜虾500克、熟火腿50克、慈姑50克、猪肥膘150克、糖醋生菜200克调料蛋清豆粉65克、川盐1.5克、料酒10克、味精l克、胡椒粉l克、香油l克、椒盐味碟1个、化猪油250克(耗50克)切配鲜虾用手挤成虾仁。
猪肥膘、慈姑洗净,与火腿均分别切成如黄豆般大的颗粒。
然后,加入虾仁、蛋精豆粉、精盐、料酒、胡椒粉、味精调匀成馅。
烹恻炒锅置中火上,用少许油制锅后,放油50克,烧热后,将馅用调羹舀入油锅,摊咸每个直径约4厘米的圆饼,逐个摊完,煎至鹅黄色时,将其余化猪油倒入锅内,使之淹没虾饼,逐渐漫炸透,炸熟后滗去余油,淋上香油起锅人盘,镶上糖醋生菜,随带椒盐味碟上席。
六、锅贴煎,是用中火或小火、中油温,将加工成糊状或饼状的原料,煎成一面或两面酥黄。
有的菜如煎蛋、煎茄子蛋、番茄蛋可直接成菜,有的菜如椒盐虾饼、合川肉片等则要与炸、炒、熘、烧等其它烹调方法配合。
煎菜原料是否码芡,依据菜肴要求而定,主料下锅后,先煎一面,至色黄酥脆时,再翻面煎制。
成菜后一般具有外酥内嫩的特点。
如属煎烧一类的菜肴,其特点则为外绵软内细嫩。
椒盐虾饼原料鲜虾500克、熟火腿50克、慈姑50克、猪肥膘150克、糖醋生菜200克调料蛋清豆粉65克、川盐1.5克、料酒10克、味精l克、胡椒粉l克、香油l克、椒盐味碟1个、化猪油250克(耗50克)切配鲜虾用手挤成虾仁。
猪肥膘、慈姑洗净,与火腿均分别切成如黄豆般大的颗粒。
然后,加入虾仁、蛋精豆粉、精盐、料酒、胡椒粉、味精调匀成馅。
烹恻炒锅置中火上,用少许油制锅后,放油50克,烧热后,将馅用调羹舀入油锅,摊咸每个直径约4厘米的圆饼,逐个摊完,煎至鹅黄色时,将其余化猪油倒入锅内,使之淹没虾饼,逐渐漫炸透,炸熟后滗去余油,淋上香油起锅人盘,镶上糖醋生菜,随带椒盐味碟上席。
西餐热菜烹调工艺
![西餐热菜烹调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d229d2a3998fcc22bcd10d51.png)
例3:薄猪肉片米兰式(Piccata of Pork Milanese )
例4:柠檬黄油煎鸡胸肉(Stir-fried Chicken Breast with Lemon & Butter)
10
一、煎(PAN FRYING) 6.热菜煎制工艺实例
26
一、温煮(POACHING)
4.工艺流程
原料→刀工成型→调味→入锅 温煮至熟
27
一、温煮(POACHING) 5.热菜温煮工艺实例
例1:煮大三文鱼(Poach Large Salmon)
例2:煮龙利鱼柳(Poach Sole Fillet)
例3:白酒汁煮龙利鱼柳(Poach Sole Fillet with White Wine Sauce)
17
三、炒(SAUTE)
1.炒的特点
炒制的菜肴都具有脆嫩鲜香 的特点
18
三、炒(SA料多为制质地鲜 嫩的动物性原料(如里脊肉、 外脊肉、鸡肉)及部分蔬菜 和部分熟料(如米、面制品)
19
三、炒(SAUTE)
3.操作要点
(1)炒的温度范围在150~195℃。 (2)炒制的原料形状要小,而且 刀口要均匀。 (3)炒制的菜肴加热时间短,翻 炒频率要快。
例3:吉列鸡(Cutlet Chicken)
16
二、炸(DEEP-FRYING) 5.热菜炸制工艺实例
例4:维也纳牛肉(Escalope Viennese )
例5:马尔泰式吉列炸羊排(Deep-fried Mutton in Cutlet Maltaise Style)
例6:炸吉列虾(Shrimp Cutlet)
热菜烹调工艺
![热菜烹调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07d27cf469eae009591bec97.png)
热菜烹调工艺
7. 烩
烩是将多种易熟或经初步熟处理的小型原料一起放入 锅内,加入鲜汤、调味料,用中火加热烧沸后,再用湿 淀粉勾芡的成菜工艺过程。成菜具有原料多种、汁宽芡 厚、色泽鲜艳、菜汁合一、清鲜香浓、滑润爽口等特点, 如烩四宝、烩鸭舌掌等。
热菜烹调工艺
2. 爆
爆是指将原料制成花形,先经沸水稍烫或油划、油 炸,然后直接在旺火热油中快速烹制成菜的工艺过程。 爆的菜肴具有形状美观、脆嫩清爽、亮油包汁的特点。 适宜于爆的原料多为具有韧性和脆性的水产品和动物 肉类及其内脏类原料。
热菜烹调工艺
3. 炸
炸是将经过加工处理的原料,放入大油量的热油锅 中加热使其成熟的一种烹调方法。炸的特点是火力旺、 用油量多。炸的应用范围很广,既是一种能单独成菜 的方法,又能配合其他烹调方法共同成菜。
5. 熘
熘是将切配后的丝、丁、块等小型或整形原料,经 滑油、油炸、蒸或煮的方法加热成熟,再用芡汁粘裹 或浇淋成菜的一种烹调方法。熘的菜肴一般芡汁较宽。 熘因操作方法和技巧上的不同,可分为炸熘、滑熘和 软熘。
热菜烹调工艺
5. 熘
( 1) 炸熘又称脆熘、焦熘、烧熘等,是将切配成 形的原料,经腌渍入味,再挂糊、拍粉或不挂糊,先 蒸至软烂,然后放入热油锅内炸至外香脆酥松、内鲜 嫩熟软,最后浇淋或粘裹芡汁成菜的工艺过程。常见 的如炸熘鱼条、焦熘肉片、焦溜丸子(见图4 5)等。
热菜烹调工艺
1.2以水为导热体的烹调方法
以水为菜肴烹饪时热量传导体的烹调方法主要有烧、 扒、焖、炖、煨、煮、烩、汆、涮等,是烹饪中运用 极为广泛的烹调方法。因为水加热时的最高温度只有 100 ℃,烹饪原料在受热时是逐级由外向内成熟的。 因而用水为导热媒介的烹调方法一般需要较长的加热 时间,其中有的烹调方法甚至需要几个小时,乃至十 几个小时。成菜则具有软滑、酥烂等特点。
热菜
![热菜](https://img.taocdn.com/s3/m/fdc06de66294dd88d0d26b24.png)
• • • •
• 特点: • 注意事项:
烩菜
主料:白菜500g、豆腐400g、粉条200g、五花肉馅100g、海带丝 100g。 配料:马蹄50g。 调料:盐10g、白糖5g、酱油20g、鸡蛋1个、葱姜各10g、香菜5g、 味精3g、料酒10g、胡椒粉5g、淀粉10g、猪大油50g。 制作方法: 1、将白菜选叶撕成大片,豆腐切成厚片,粉条用温水泡开,海带丝 煮熟,五花肉馅加盐,马蹄粒,葱姜水,鸡蛋液,干淀粉,搅打上 劲待用,葱姜切片。 2、将五花肉馅炸成直径2cm的丸子,其它主料分别焯水。 3、锅内放猪大油,下入葱姜,海带丝,料酒,耗油,酱油炒香,加 鲜汤,下入豆腐,丸子,白菜后炖 20分钟后加入粉条、盐、胡椒粉, 味精,调好口味装碗,撒上香菜段即可。 特点:汤色酱红、白菜软烂。 注意事项: 1、海带丝要先炒,去腥味。 2、五花肉馅要搅打上劲,炸丸子的油温要控制在六成热。
凉菜
• 腌韭菜 • 腌圆白菜
• 主料:牛腩10斤。 • 配料:土豆6斤。 • 调料:葱、姜各1斤、料酒0.4斤、郫县豆腐将1.5斤、耗油 0.5斤、酱油0.5、香菜0.5斤、花椒0.1、大料0.05斤、桂皮 0.05斤、盐0.2斤、白糖0.3斤、味精0.05斤。 • 制作方法: • 1、将牛腩洗净、切成2cm的方块并淖水;土豆切成滚刀块, 葱、姜切成末,香菜切成段。 • 2、锅中放油,将郫县豆瓣酱炒香出红油,放入葱姜末、耗油、 酱油、料酒、花椒、大料、桂皮和牛腩块炒出香味,然后加 水、白糖、大火烧开打出浮末,小火烧2小时(或用高压锅压 25分钟),烧熟后捞出花椒、大料和桂皮,放入土豆、盐、 烧到土豆熟烂。大火收汁放入味精、出锅撒上香芹段。 • 特点:口味咸鲜,肉质软烂: • 注意事项: • 1、牛腩一定要烧熟烂。 • 2、豆瓣酱、牛肉都要炒香。 • 3、防止土豆烧至过碎。
西餐烹调基础 第九章 热菜制作
![西餐烹调基础 第九章 热菜制作](https://img.taocdn.com/s3/m/4696074e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a8.png)
4. 成品标准
小牛排色泽深褐,外部肉质发紧,略有些干,内部肉质较松软,水分含量 高,牛肉的香味和少司中蘑菇的香味突出。
5. 制作要点
(1)煎小牛排时,煎锅的温度一定要达到 150 ℃左右。 (2)把小牛柳分切后,要用拍刀从肉的横切面把肉拍松。 (3)在煎或扒制牛羊肉之前,要征求顾客意见,按顾客要求控制肉的成 熟程度。 (4)如无特殊需求,制作西餐冷、热菜时基本上不使用甜的葡萄酒。
554
十、扒
扒是把加工成形的食物进行调味后,放入扒炉加热,使食物表面形成网状
的焦纹并成熟的烹调方法。用扒烹调食物的特点是烹调用时短(3~10 min),
食物的成熟度以顾客或菜肴出品的要求为准,食物水分和营养成分会有所流
失;烹调出的食物外焦里嫩,网纹鲜明,略带焦香味。扒制食物时操作要点
如下:
1. 扒炉温度要控制在 220~250 ℃,否则食物的表面不易形成网状焦纹。
1. 烤箱温度要在 150~250 ℃,并应根据需要随时调节烤箱温度。
556
2. 烤制时不可经常开启烤箱门,以避免热气泄漏使食物受热不均匀。 3. 烤制肉类食物时,要定时向食物上淋烤制肉类食物时其流出的汁,这样 可避免烤好的食物外表太干,同时还能增加食物香味。 4. 有些食物在烤制之前要进行初步热加工。 5. 烘烤之前要在烤盘上刷少量的油脂,以避免食物与烤盘粘连。 6. 应选用肉质鲜嫩、质量一流的肉类原料。 7. 烤制好的食物应静置片刻,待食物稍凉后再切配。
563
二、维也纳式煎猪排
1. 出品量
出品量为 10 份,维也纳式煎猪排如图所示。
2. 原料用量
猪通脊(外脊)1.7 kg,清黄油 200 mL,鸡 蛋 200 g, 面粉 50 g, 面包糠 200 g, 盐20 g,白胡 椒粉 5 g。
以油为传热介质的烹调方法
![以油为传热介质的烹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9fb9aab336c1eb91b375d74.png)
操作要领
1、熬糖时欠火或过火均不易出丝,应防止翻砂和熬煳。 2、油炸主料和炒制糖浆最好同步进行,均达到最佳状态 后将两者结合在一起。若事先将主料炸好,糖浆热而主 料冷,便会加速糖浆凝结,拔不出丝或出丝效果不佳。 3、主料如是含水量多的水果,应挂糊浸炸,以避免因水 分过多造成拔丝失败。
热菜的烹调方法 油烹法
炸、烹、熘、拔丝
油烹法
• 油烹法是指通过油脂把热能以热对流的 方式传递给原料,将烹饪原料制成菜肴 的烹调方法,炒、爆、炸、熘、烹、拔 丝、挂霜等。
炸
定义:将经加工后的烹饪原料,放入具有一定温 度的多量油中,使其成熟的烹调方法。
• 制品特点:香、酥、脆、嫩、软。
• 制法种类:清炸、松炸、干炸、软炸、酥炸、 卷包炸等。
操作要领1、主ຫໍສະໝຸດ 炸制(滑油)时,应注意油温的控制,油温过高过 低都会影响菜肴的质量。 2、调配的调味清汁,应视主料的多少来配制。 3、烹汁的量要恰到好处,也就是主料刚好将汁吃尽为宜。
操作要领
1、应根据主料含水量的高低灵活应用糊或浆或粉的稀稠。 2、要控制好油温。 3、芡汁的浓度及剂量应既能挂在主料上,又能呈流懈状 态,分布于主料四周。
• 演示菜肴:拔丝蜜橘
小结
• 怎样正确掌握不同菜肴的油温变化?
• 分别试述油烹法中炸、烹、熘、拔丝的 操作要领。
烹饪课件制作团队
• 陈学海 • 陈尚平 • 刘劲松 • 叶凯(计算机技术) • 洪晓勇
操作要领
1、应根据主料的大小、糊的种类调控油温。 2、灵活掌握火候。 3、视主料含水量的多少来调制糊的稀稠,以使 菜肴成品达到要求。
• 演示菜肴:高丽凤尾虾
烹
定义:将经过加工后的小型主料,采用炸制或滑 油的方法加热成熟,再放人调料或预先兑好的 清汁(不加淀粉)烹之并翻炒成菜的烹调方法。
热菜烹制流程
![热菜烹制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7be6aaba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5e.png)
热菜烹制流程
热菜烹制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准备食材:将所需的食材准备齐全,如蔬菜、肉类、调料等,根据菜品的需要进行切割、切片、切丝等加工。
2. 热锅热油:将锅加热,加入适量的食用油,待油温达到热的程度后,可以加入葱姜蒜等调味品炒香。
3. 烹调食材:根据菜品的要求,将切好的食材加入锅中翻炒。
不同的菜品有不同的烹调方法,如爆炒、煎炸、炒煮等,需要根据菜品的性质和特点进行操作。
4. 调味调料:在菜品烹调过程中,根据需要加入适量的盐、糖、酱油、料酒、鸡精等调料,调整味道。
5. 添加配料:根据菜品需要,可以添加一些蔬菜、豆腐、海鲜等作为配料,丰富口感和营养。
6. 煮制烹煮:在烹饪过程中可能需要加水进行煮制,保持菜品的湿润度和熟度,同时进行火候的掌握。
7. 装盘摆放:菜品烹制完成后,可以将其装盘摆放,注意菜品的造型和色彩搭配,使其更具美观。
8. 上桌享用:将烹制好的热菜上桌,供客人享用。
以上是一般热菜的烹制流程,每道菜品都可能有一定的独特步骤和技巧,需要根据具体菜品的要求进行操作。
热菜烹调方法爆
![热菜烹调方法爆](https://img.taocdn.com/s3/m/5381e42d1711cc7931b716e9.png)
热菜烹调方法爆爆是将脆性原料放人中等油量(油与原料的比例是二比一)的油锅中,用旺火高油温快速烹制的一种烹调方法。
爆菜的特点是脆嫩爽口,卤汁紧包原料。
爆的种类分为:1.油爆即用热油爆炒做菜,方法有两种:一是主料不上浆,只用沸水烫一下捞出,放人热油中速炸,炸后再与配料一起翻炒数下,烹人芡汁爆炒即成;二是主料上浆,投入热油锅中拌炒,油和料的比例基本相等,炒散后,捞出控去部分油,再下人配料,倒人芡汁,爆炒即成。
爆炒的原料多用小型的和鲜嫩的原料,如肉丝、鸡丁、虾仁等。
油爆菜的特点是:本色本味,并有葱、姜、蒜的香味,吃之脆嫩、清爽不腻,色泽油亮。
2.酱爆用炒熟的甜面酱、黄酱、酱豆腐爆炒主料和配料。
酱爆的主料一般要经过挂糊上浆,因为爆的原料均是较小较薄的炒、丁、丝,烹调时容易断碎;另一种方法是不挂糊上浆,主料是熟的,用热油煸炒之后,再加酱爆炒。
酱的数量一般与相当于主料的1/5为宜,炒酱用油的数量一般相当于酱的1/2。
酱爆菜肴的特点是:多为深红色,油光闪亮,味咸而有浓郁的酱香味。
3.葱爆用葱丝或葱块和主料爆炒。
主料不上浆挂糊,也不用开水烫,只用调料调好味,再加葱爆炒即成。
操作时,要求热锅、旺火、动作迅速,葱一塌秧即可出锅。
葱爆菜肴的特点是:主料无芡,色金黄,昧鲜咸,有浓郁的葱香味。
4.芫爆操作与油爆基本相同。
不同的是主料形状多是片、条、球、卷形。
芫爆要求热油、旺火、速成。
其原料强调选用质地脆嫩的,以便调味的汁液能较好地渗透。
调料除了香菜外,还用葱花、姜末、精盐、味精、绍酒等。
芫爆菜肴的特点是:色调雅致、质地脆嫩,爽口无芡,味咸鲜。
5.汤爆完全依靠汤的热度烹调菜肴。
主料要用质地脆嫩的生料,如鸡胗、猪肚等,用水焯一下,再用沸汤(鲜汤)冲熟。
汤爆要用味道鲜美的清汤,火候要适当,原料一变色即成。
汤爆菜肴的特点是:味道鲜美,清爽利口。
热菜烹调方法
![热菜烹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d2ff458bcd126fff6050b1f.png)
一、烹调方法的概念 烹调方法简而言之,就是制作各种菜肴的技法。
具体讲,就是将加工整理、切配成形的烹调原料, 通过综合加热和调味,制成不同风味特色菜肴的 操作(工艺)过程。 二、烹调方法的分类 中式菜肴烹调方法的分类,一般有按传热介质的 不同分类;按烹和调的运用情况分类;按冷热菜 式分类三种分类方法,具体介绍如下:
制)的过程而没有调味(调制)的过程。此类方法一般是 将原料烹制成熟后,随调味碟上席,供食用者自行调味 (蘸食)。具体方法数量很少,常见的以白煮、白灼等为 多,如白灼螺片、白灼活虾等。 此类方法多用于主食的制作,煮粥(饭)、蒸(馒头、米 饭)、烤(火烧、白薯)、烙(饼)等。 2、有调无烹法 是指在制作菜肴的过程中,只有调味(调 制)的过程而不需要加热(烹制),此类方法较少,多用 于冷菜制作,如生拌、生炝、生腌等。 3、有烹有调法 是指在菜肴的制作过程中,加热(烹制) 和调味(调制)结合在一起,综合运用的烹调方法。 此类方法种类繁多,用途最广,冷、热菜皆可。常用的有 炸、熘、爆、炒、烹、煎、塌、贴、烧、扒、熬、烩、炖、 焖、火靠 、汆、涮、煮、煨、蒸、烤、拔丝、挂霜、蜜汁、 卤、酱、冻、熏、熟拌等。
3、汽烹法 是指通过蒸汽将热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给原料, 将食物原料制成菜肴的一类方法。常用的具体烹调方法有 蒸、隔水炖等。
4、固体烹法 是指通过粗盐粒或砂粒等固体物质 将热以传导的方式传递给原料,将食物原料制成 菜肴的一类方法。常用的具体烹调方法有盐焗、 砂炒等。
5、电磁波烹法 是指依靠电磁波、远红外线、微 波、光能等为热源,通过热辐射、热传导等方式, 把热传递给原料,将食物原料制成菜肴的一类方 法。常用具体烹调方法有烤、微波等。
2)冷制冷吃法 冷制冷吃法是指在最后调味(调 制)阶段不再加热(烹制)而直接成菜的方法。 常用的主要有拌、炝、腌、渍、酒醉等。
热菜烹调方法炒
![热菜烹调方法炒](https://img.taocdn.com/s3/m/9359f55c763231126edb11e9.png)
热菜烹调方法炒炒是最基本的烹调技术。
一般是把原料放在热油锅内,用旺火翻拨变熟,加入调味品制作而成。
炒菜可分为下列几种1.生炒又称生煸。
其原料不论动植物都是生的,不需挂糊上浆。
炒时要用旺火,热锅热油。
单一原料可一次下锅。
多种原料要将质地老的先下锅,质地嫩的后下锅。
当主料下锅后,即用手勺反复拌炒,使原料在短时间内受热均匀。
待主料颜色变时,放入小料,再放调料,使主料浸透入味,最后放配料。
配料如果质地较老,可以先用另外的锅煸炒一下,并适当放入咸味原料。
生炒菜的口味要求鲜嫩、汁少,汁与料交融在一起。
其特点是:盘中有淡淡的一层薄汁,口味是咸中有鲜。
如果主料是植物的,应当含有蔬菜的清鲜气味;如果主料是荤素相配的,应当含有肉类的醇香,清爽利口。
2.熟炒将大块原料加工成半熟或全熟(加工方法有蒸、煮、烧),再经改刀切成丝、丁、片、条,然后再用旺火速炒,依次放人配料、调味品和少许汤汁,翻炒几下即成。
炒熟的原料大都不挂糊、上浆,但在起锅时,有的可勾芡。
熟炒除要求旺火热油之外,其调料用酱类较多,如黄酱、甜面酱、豆瓣酱、酱豆腐等。
配料多用含有香气的蔬菜,如柿子椒、蒜苗、芹菜、青蒜、大葱等。
熟炒原料丝要粗,片要厚,丁要大,条要粗。
由于调料多用酱类,所以熟炒菜的菜汁浓味厚,汁要紧紧包着主料、配料。
其特点是:略带汁芡,鲜香人味。
3.滑炒由一般炒法发展而来,一次加热改为两次加热,即滑和炒。
滑,一般叫油滑、拉油。
滑炒的原料要求新鲜质优,精挑细选。
猪、牛、羊肉和鸡、鱼虾等,要去皮、剔骨、剥壳。
肉类选用里脊和细嫩的瘦肉,鸡类选用胸脯肉,鱼虾选鲜活的为好。
在成形加工方面,以细、薄、小为主,如薄片、细丝、细条、小丁、小粒和细末;自然形态小的原料如虾仁,用原形;较厚的原料,要剞上花刀,这样才能保证滑炒菜肴的嫩度。
滑炒在刀工后,烹调前,一般都要进行上浆。
上浆要求细致,先用细盐、料酒腌渍一下,使其人味;再把蛋清调匀,放入腌渍的原料中调和均匀;在后加入淀粉,和手抓捏均匀,一直抓捏到粉浆把原料的表面全部包裹起来,才符合标准。
热菜烹调方法概念
![热菜烹调方法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e258afff4693daef5ef73dfb.png)
热菜烹调方法概念
1.烹调方法的分类
菜品制作的烹调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冷菜烹调方法,一般称为冷菜制作;热菜烹调方法,一般简称烹调方法。
2.热菜烹调方法概念
热菜烹调方法,就是把经过初步加工和切配成形的烹饪原料,通过加热和调味等综合方法,制成不同风味菜品的烹调工艺。
3.烹调方法的重要
(1)烹调方法的运用是整个烹调工艺的关键在制作菜品的全过程中,有多道工序。
从烹饪原料的购置、选择、存放、保管、烹饪原料的初加工(选料、分割、涨发干货、出肉等),烹饪原料的细加工(刀工工艺、配菜以及着衣工艺等),直到烹调方法的运用,装盘等工序,这些工序中,最为重要的、最为核心的就是烹调方法。
(2)烹调方法的运用水平决定着菜品的质量合格程度菜肴的滋味、质感、香味、色泽形态等诸方面是否合乎标准,取决于烹调工艺中的选料、刀工、调味、着衣、火候运用等。
其中最为主要的则是烹调方法的运用。
烹调方法的运用包括两个方面,一则为烹,即火候的运用;二则为调,则是调味的运用。
两者有机的结合,即是烹调方法的运用。
只有这样,才能烹调出色靓、香浓、味美、形秀、质优的不同风味流派的菜品。
(3)烹调方法的运用水平是衡量烹调技术水平高低的标准衡量烹调技术水平高低,主要是三大烹调技术的水平。
这三大技术就是刀工、勺工火候以及调味,而勺工与火候的运用于调味技术的结合就是烹调工艺技术。
热菜烹调方法焖
![热菜烹调方法焖](https://img.taocdn.com/s3/m/8ea5c1466edb6f1aff001fe9.png)
热菜烹调方法焖
是将经过初步熟处理后的原料放锅中,加适量的调味品和汤汁,盖紧锅盖,用小火长时间加热成熟的一种烹调方法。
焖的方法可使菜肴形态完整,不碎不烂,汁浓味厚,酥烂鲜醇。
用焖的方法制作菜肴,原料多用韧性较强、质地细腻的动物性原料,如鸡、猪肉、鱼等。
原料在焖制前的初步熟处理,应根据原料的性质和烹调要求决定,如焖鸡须煸、焖鱼须煎、焖肉须煮等。
焖制时所用的调味品不同,分为红焖、黄焖两种。
1.红焖一般是将原料加工成形、先用热油炸,或用温开水煮一下,使外皮紧缩变色,体内一部分水排出,外膘蛋白质凝固。
然后装入陶器罐中,加适量汤,水和调料,加盖密封,先用旺火烧开,随即移到微火,焖至酥烂人味为止。
主要调料除葱、姜、绍酒、白糖外,多放酱油。
焖菜要尽量使原料所含的味发挥出来,保持原汁主味。
如红焖羊肉:将羊肉洗净,切成长方块,放入盆内,倒入酱油,糖包、料酒煨15分钟,面粉炒成黄色。
锅内放植物油烧成四成熟,将煨好的羊肉块放入,炸成红色,捞起控净2小时,捞出成盘,拣葱姜,炒勺内放人番茄酱、白糖和炒好的面粉,熬成糊状,在羊肉上淋上香油即成。
2.黄焖又叫油焖。
把加工成形的原料,经油炸或煸成黄色,排出水分,放人器皿中,加调料和适量汤汁,如黄焖鸡块:将鸡洗净,去掉鸡爪,剁成寸半大的块,鸡头剁去嘴尖剖为两半,放人开水内烫后用凉水洗净捞出。
炒勺内放人大油,在旺火上烧至七成熟,将鸡块炸成金黄色,捞出倒人炒锅,然后将酱油、精盐、葱、姜、大料、鲜汤加入,烧沸后,撇去浮沫,移到微火上,加盖约焖2小时左右(老鸡可更长些),直至酥烂人味后捞出,盛入盘内,去掉葱、姜、大料,原汤加湿团粉调汁,浇在上面即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热菜的烹调方法烹调方法就是把经过初步加工和切配成形的原料,通过加热和调味,制成不同风味的菜肴的操作方法,烹调方法是我国烹调技艺的核心,是历代事厨者宝贵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我国烹调原料取材广泛,各地菜肴的风味特点又不尽相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烹调方法极为丰富多采。
本章将对众多的烹调方法根据其烹调特点加以归类。
并详述常用烹调方法的操作要点。
烹调方法是做菜的方法。
由于我国地域宽广,各地物产和崇尚的口味各不相同,因此,各地做莱的方法也有较大的差异,各地对做莱方法所起的名字也不尽相同。
这就给我们学习烹调技术带来了困难。
但是,纵观各种烹调方法,它们又有许多共同共通之点,这就为我们将各种烹调方法归成系统提供了基础。
1.导热体是形成菜肴特色的前提热菜都有一个加热的过程。
以何种物料作为热量传导的载体,规定了菜肴将具有何种特色。
用于烹调的导热体大致有水、油、油与金属、气、盐等几种。
以水作为导热体能使菜肴软嫩或酥烂。
加热时,原料浸没于水中,原料如果是鲜嫩细小的,能保持其原有特色,老韧原料则能使之酥烂。
以油作为导热体,则能使原料滑嫩或香脆。
以油和金属同时导热,由于金属能传导较高的热量,能使原料在较短的时间里加热达到预定要求,使成菜脆嫩或干香。
气导热包括水蒸汽导热和热空气导热两种。
水蒸汽是水的变态,而且由于压力作用,温度还可比水的沸点高一些。
所以它也具有水导热使菜肴达到的特色,并且,原料加热时处于密闭的空间,不存在水的内外交流,所以能更好地保持菜肴的原汁原味,还能保持原料的形态不致有大的变化。
热空气导热原料受热脱水,干香味浓,质感鲜嫩或脆嫩。
盐导热时是将原料埋在炒热的盐堆里焖熟,它能使原料熟嫩或酥烂,原料埋入盐堆里时,总是以棉纸、玻璃纸等料包裹起来,所以原汁原味俱在。
2.加热特点是形成菜肴特色的关键菜肴嫩、酥、脆等还是质感上的特色。
具体形成每类菜肴色、香、味、形、质特色的,是加热特点。
而加热特点又是各烹调方法的代表性特征。
加热特点包括导热物体的数量(与原料之比)、火力大小和加热时间的长短。
相近的烹调方法在加热特点上显出很大的差异。
水导热有大小水量之分,大小水量中有中小火较长时间加热与小火长时间加热,旺、中火较短时间加热之别。
这些差别,体现在菜肴上,就会形成不同特色。
对应的烹调方法,分别是烧、焖、烩、氽、煮。
油、油与金属导热,也有中小油量与大油量之分。
中小油量再加上旺火速成对应的烹调方法是炒和爆;中小火慢制的是煎。
大油量加热,旺火并经高油温过程加热的是炸:中小火低温加热的是氽,高温下料,熄火加热的是油浸,气导热中水蒸气导热,并以中旺火加热的是蒸;热空气以中小火慢制的是烤。
盐导热始终以小火慢制的是盐火局。
3.操作特点是形成菜肴特色的原因操作特点包括使用工具,与菜肴特色是因果关系的辅助手段等。
如炸,根据操作中原料挂糊与否,分为挂糊类炸与清炸两类,又根据挂的不同糊致使菜肴具有的特点分为脆炸和酥炸两种。
烤根据所用炉灶分为暗炉烤和明炉烤。
第一节以油、油与金属作为主要导热体的烹调方法油和金属都能传递很高的热量,并且,油与金属在传导热量时,都具有排水性。
因此,它们在充当导热体时,除了能快速致熟原料,使原料鲜嫩爽脆外,它还能令原料脱水变脆,并带有特殊的油香和清香味。
它们的排水性,能使原料本味只会浓缩不会被冲淡;又使某些易溶于水或蒸汽的原料能保持其外形。
油与金属导热不可能令原料酥烂,但当它对已经酥烂的原料加热时,可能得到特有的酥脆质感。
以油作为导热体的烹调方法,正确识别掌握油温是共同的操作关键。
所谓油温,就是锅中的油经加热达到的各种温度。
要正确掌握油温,首先要能正确地识别各种程度不同的油温。
在实际操作时,不可能用温度计去测试油温,只能凭实践经验。
依据实践经验,油温大致可分为三类。
详见下表:时间内加热成熟,.调味成菜肴的一种烹调方法。
炒的原料都鲜嫩易熟,除自然小型者外,都须加工成片、丁、丝、条、球、末、粒、茸、浆等形态,这是用炒的方法,使原料在较短时间内成熟的先决条件。
以油作为主要导热体的,所用油量也不大,其与原料之比,约为2:1—3:1之间;油温一般也不高,在五成(约150℃)以内。
在以油导热使原料成熟之后,往往还有一个快速调味的过程。
炒的有些方法用油量极少,油能布遍锅底,略有多余即行,一般每500克原料用油i00克左右,最多不能超过200克。
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是油与金属同时作为导热体,而且热量的传导更多的是依赖金属锅底,油则除导热外主要起润滑和调味的作用。
炒菜的加热时间较短,原料脱水不多,因此成品鲜嫩滑爽,但不易入味,所以除了一些强调清脆爽嫩质感口味的蔬菜菜肴,一般都要勾芡。
2.炒的分类根据炒的加热特征,可分为滑炒和煸炒两种。
煸炒以油与金属作为主要导热体。
(1)滑炒滑炒以油作为主要导热经过精细的刀工处理或自然形态的小型原料,在温油锅内加热成熟,再拌炒入调味料,成菜滑爽柔嫩,卤汁较紧。
这种烹调方法就是滑炒。
滑炒是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炒法。
滑炒操作较为简便,也易于掌握,成菜滑嫩爽利,在饮食店的菜谱中占很大的比重,所以此法也是饭店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烹调方法。
滑炒的原料大多数都须上浆。
除了极少数的几种,滑炒所用的原料都是鲜嫩的动物性原料,如鸡、鸭、鱼、肉、野味等,且都选用其中最嫩的肌肉部位。
这些原料又大多加工成丁、丝、片、粒等形态,扩大了与导热体接触的面积,在加热时极易流出水分而蜷缩变老,所以滑炒前多须上浆。
上浆适当与否,对成菜质量至关重要。
第一个过程:滑油——加热成熟上好浆的原料在温油锅中划散加热至断生或刚熟的过程叫滑油。
滑油的关键有四:首先,滑油前必须将锅洗干净,烧热,并用油滑过。
锅烧热,能使锅底的水分蒸发干净,用油滑过,可使锅底滑润,防止滑油时原料粘在锅底。
烧锅搪油时锅也不能烧得太热,否则原料入锅沉入锅底后骤遇高温,也会使原料粘结粘底。
倘若遇到锅已烧得太热甚至发红了,可以离火用油多搪几次,使锅壁冷却至适宜的程度。
第二,下料时要掌握油温的变化情况。
下料时的油温,其可变因素为:原料的数量、油的数量、火力的强弱,加上原料本身对油温的要求。
火力强,原料下锅时油温可适当低些,原料数量多,油温应高些;原料形体较大,或易散碎的油温应低些。
具体说来,容易划散、且不易断碎的原料可在四、五正确识别油温时,还必须注意火力大小、原料性质以及下料多少等因素。
1.根据火力大小掌握油温(1)旺火,原料下锅时油温应低一些。
因为旺火可使油温迅速升高。
如果原料在火力旺、油温高的情况下下锅,极易造成原料粘连、外焦里不熟的现象。
(2)中火,原料下锅时油温可偏高些。
因为中火加热油温上升较慢,原料下锅后降低了油温,因此实际达不到要求的温度,造成原料糊浆脱落,水分流失过多,、原料变老。
(3)在操作中,如发现火力太旺、油温上升太快时,应立即将锅端离锅灶,或在锅中加入冷油:使油温控制在适宜的程度。
2.投料数量多少掌握油温(1)投料量多的,下锅时油温应高一些。
因为原料本身是冷的,原料数量多,会使油温快速下降。
故油温高些下料,正好降到所需温度,保证了菜肴的质量。
(2)投料量少的,下锅时,油温可低一些。
原料量少,油温降得慢升得快,故下料时油温偏低些,下料后正好升到所需要的温度。
(3)油温还应根据原料质地的老嫩和形状大小,适当掌握。
在烹调时,以上这些关键不是孤立的,必须同时顾及灵活掌握,综合运用。
由于用导热体油的数量、温度以及火候的运用,直接与菜肴的特色成因果关系。
据此,我们将油、油与金属作为主要导热体的烹调方法分为炒、爆、煎、炸、氽、油浸六大类。
一、炒1.什么是炒炒是以油或油与金属为主要导热体,将小型原料,用中、旺火在较短大的原料如鱼片,则应在二至三成油温下锅;且最好能用手抓,分散着下锅。
一些丝、粒浆状的原料,一般都不易划散,有些又特别容易碎断,可以热锅冷油下料,如鱼丝、鸡米,芙蓉蛋液等。
第三,下料后要及时划散原料,防止脱浆、结团。
油温过低原料在油锅中没有什么反应,这时最易脱浆,应稍等一下,不急于用手勺去搅动,等到原料边冒油泡时再划散。
油温过高,则原料极易粘结成团,遇到这种情况,可以端锅离火,或添加一些泠油。
划散原料,那些不易碎断的,可用手勺动作可以快速一些,一般是在锅中划顺时针圆弧;那些容易碎断的,则要用铁筷子或竹筷子,动作要轻缓。
第四,划散的原料要马上出锅,并沥干油。
形态细小的原料不太容易沥净油,要用手勺翻拨几次。
倘若沥油不干净,很可能导致在炒拌和调味阶段勾不上芡,严重影响菜肴的质量。
第二个过程:炒拌——定味、定色、上光炒拌是滑油炒的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将经过滑油的原料与调味料拌和并勾芡。
滑油之后,原料已基本成熟,因此,炒拌的速度越快越能保证菜肴的嫩度。
炒的目的是定味、定色和上光。
除个别菜外,滑炒菜的口味主要由“炒”时调味决定。
所加调味的颜色实际上也是成菜的颜色。
勾芡则除了使调味汁粘附在原料上外,还可增加菜肴的色光泽。
炒拌的操作关键有三:首先,火要旺,速度要快。
火旺锅底热,能使淋下的芡汁快速糊化,颠翻后包裹原料表面,缩短“炒”的时间;并且,油遇热光色更好,底油或披油遇锅壁加温,使菜肴油光明亮。
第二,调味要准。
炒菜一般都是一次性投料,加加减减势必拖延“炒”的时间,所以投入调味料的准确性至为重要。
芡汁的包裹要均匀,厚薄、多少要恰当。
第三,许多滑炒菜在炒拌前先要煸香葱、姜、蒜(炝锅)或某些其它调料,这时用油不宜过多。
否则可使芡汁结团而包不住原料,其原因是过多的油阻隔了芡粉与水的接触而糊化不均匀,加上原料表面如裹上了过多的油脂,芡汁也较难包裹上去。
芡汁的厚薄多少与粉液(即淀粉与水的混悬液,行业中均称“湿淀粉”或“水淀粉”)中淀粉的含量多少有很大的关系,粉液过分稀薄或过分浓厚的粉液都可使勾芡把握不准。
此外,下芡后不及时翻拌或翻拌过分,也可影响勾芡效果。
“炒拌”时火力较旺,下芡后若不及时颠翻炒锅,粉液沉底便可能结团、粘底甚至烧焦。
下粉液后,一般要求翻六、七下,待芡汁包裹住原料即可淋上少量油(下底油的一般不再加淋油)出锅盛装。
若翻锅搅拌次数过多,尤其是淋上尾油后,极有可能将已包裹上原料的卤汁“剥”下来。
滑炒下芡的方式有三种:对汁芡、投料勾芡、勾芡投料。
对汁芡就是将所有需加的调料及粉汁一起放在小碗中搅匀,待原料滑熟,底油炝锅之后,倒入原料即泼入对汁,快速翻拌即成。
特点是一气呵成,速度最快。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所用原料不易散碎数量又不多的菜肴。
这种方法对投入对汁的准确性的要求最高,太多太少都无法补救。
投料勾芡,就是将滑熟的原料下锅后依次加调料、汤汁,烧开后淋下粉液勾芡。
下芡时汤汁要烧开,粉液要朝水泡翻滚处淋下——淋在汤水里,随后马上翻拌。
勾芡投料,就是先将所需调味料及汤汁加在锅里,烧开勾芡后再放入滑熟的原料。
这种方法多用于容易碎断的原料。
应注意下芡前味道必须调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