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北京大学西方哲学史2015真题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大学2015年西方哲学史真题解析
一、名词解释(5×8=40):
1.德行即知识(参见2015年高分讲义第三章历年真题,2003年真题)。
2.流溢说(参见2014年真题)。
3.波菲利问题(参见2015年高分讲义第三章历年真题,2002年真题)。
4.能动的自然与被动的自然(参见2015年高分讲义第十一章“考点预测”之论述题)。
5.上帝是人的本质(参见《西方哲学史》费尔巴哈章节)。
二、简单题(25×2=50)。
1.柏拉图的分有说的困境(参见2015年模拟试卷3之论述题《试论《巴门尼德篇》中对于“分有说”批判》)。
2.贝克莱的物质观(参见2015年高分讲义第十五章历年真题——2001、2006年真题《贝克莱为什么说“物质或有形实体是矛盾概念”?》()。
三、论述题(30×2=60)。
1.笛卡尔的“我思”与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观的比较(参考2015年高分讲义第五章与第十三章)。
2.康德的一段论述材料,进行分析。——其内容是通过对“自在之物”<物自体>、“时间”和“空间”等范畴的论述,表明他先验唯心主义的立场。这个立场不同于以莱布尼茨为代表的先验实在论,也不同于以贝克莱为代表的唯心主义经验论。(参见2015年高分讲义第十七章历年真题——2004、2009年真题)
【真题解析】
一、名词解释。
1.德性即知识。
【参考答案】苏格拉底将“认识你自己”作为自己的哲学原则。他认为,哲学的真正对象不是自然而是人自己,即认识人自身中的善。以此,他要求人们首先研究人自身,通过审视人自身的心灵的途径研究自然。他认为人的心灵内部已经包含着一些与世界本原相符合的原则,主张首先在心灵中寻找这些内在原则,然后再依照这些原则规定外部世界。而对苏格拉底而言,认识人自己就是认识心灵的内在原则,亦即认识德性。
所谓“德性”是指过好生活或作善事的艺术,是一切技艺中最高尚的技艺。他认为这是一种每个人都能够学会、或可以确定地知道的原则。在此意义上,他把德性等同于知识。他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一个人自称知道一件事是善的,但又不去实现这件事,这恰恰说明,他实际上并未真正知道这件事的好处(善),他并没有关于这件事的知识。相反,一个人知道什么是善,必然会行善,知道善而不实行善是自相矛盾的,因而是不可能的。苏格拉底提出“德性就是知识”的主要目的,在于强调知行合一,真善一体的道理。可以说,苏格拉底的道德实践就是对“德性就是知识”的最好注释。
2.流溢说。
【参考答案】古希腊新柏拉图主义学说。普罗提诺把“太一”生成其他本体的过程叫做“流溢”。“流溢”并不是主动的创造,创造是一种外求的活动,但“太一”却是完满自足的,“因为它既不追求任何东西,也不具有任何东西,更不需要任何东西,它是流溢的,流溢出来的东西便生成其他本体。”或毋宁说,流溢是善(“太一”)的自然流淌,普罗提诺说,物满自溢,这个道理甚至连无生命的事物也要遵从。另外,流溢是无损于自身的生成,正如太阳放射出光芒无损于自身的光辉一样。“太一”通过“流溢”生成“理智”和“灵魂”,这样便产生了普罗提诺的三大本体。这种流溢说影响了某些基督教神学家和泛神论者,在印度哲
学中也有类似的学说出现。
3.波菲利问题。
【参考答案】共相性质的问题是12世纪的经院学者激烈争论的焦点。公元3世纪的柏拉图主义者波菲利在《亚里士多德范畴篇注释》中提出了关于共相性质的三个问题,它们是:“①共相是否独立存在,或者仅仅存在于理智之中?②如果它们是独立存在,它们究竟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③如果它们是无形的,它们究竟与感性事物相分离,还是存在于感性事物之中,并与之一致?”波菲利问题经由波埃修引进经院哲学,成为12世纪经院哲学争论的焦点。
4.能生的自然与被生的自然。
【参考答案】“能生的自然”指上帝作为被创造事物的本原。上帝与被创造事物的关系是无限的、永恒的存在对有限的暂时事物之间的关系,上帝、无限者为能生的自然,被创造物和有限事物为派生的自然。据传第一个在这个意义上使用“能生的自然”一词的,是阿威罗伊,但他没有使用“能生的自然”这个词。第一次把这两个词组联系起来使用,把能生的自然理解为创造的原则或上帝,而把派生的自然理解为上帝的创造活动的结果的是法国博韦的万桑。后为布鲁诺转用,并赋予新意。布鲁诺把产生者的宇宙叫做能生的自然,把被产生的宇宙叫做派生的自然。以后斯宾诺莎的哲学也采用这个概念来说明宇宙的运动变化与发展。认为神即自然界,即万物的本质;并把永恒的无限的本质与暂时的存在物,或永恒的本质和由这个本质的必然性所产生的万物区别开来,前者为能生的自然,后者为派生的自然。
“派生的自然”指作为本原的上帝所创造的事物。布鲁诺用以指由物质自身的运动、变化、发展产生的世界是充满各种事物的世界。根据他的“万物有灵论”或“生机论”,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与发展并不借助于外力,而是物质自身的内出产生的,物质自身产生万物,派生的自然即指这种自身动力所产生的世界。从其能动的世界来说则称为能动的自然。能生的自然与派生的自然是辩证的统一。斯宾诺莎哲学也以同样意义使用这个概念。认为由自然界(神)的自因而产生运动,这种自然界的运动、变化与发展表现为现象世界,从自然界的现象世界来看就是派生的世界。从自然界能动状态看则是能生的自然。能生的自然与派生的自然是辩证地统一的。
5.上帝是人的本质(参见《西方哲学史》费尔巴哈章节)。
【参考答案】德国费尔巴哈用语。指对象与人的本质力量之间内在联系的一种方式,即人的内在本质在外在对象上的实现出来。在《基督教的本质》一书中提出。认为宗教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上帝就是人在幻想中把自己的本质构造为一个外在对象的结果。提出人的本质的一般的(非宗教的)对象化应该是人的理性本质(想象、表象、见解、意志和心等)与人的感性本质(欲望、爱、情感等)通过外在对象实现出来。对象不论性质如何,与人的关系和距离如何,只要成为人的理性或感性的对象,就能反映或表现人的本质。由此费尔巴哈把对象化的思想同审美联系起来,认为人是无限的、自由的,他的对象所显示的性质也是无限的、自由的,当他在对象上直观到自己的这些本质时,便会产生激动和愉悦。由此提出“音乐是感情的独白”,认为人们在音乐中听到的是自己的心声。
二、简单题。
1.柏拉图的分有说的困境。
【参考答案】柏拉图在《巴门尼德篇》中,借老年巴门尼德和少年苏格拉底的对话,揭示了自己“分有”说面临的困难(少年苏格拉底距巴门尼德之后还有约半个世纪的时间,两者的对话当然不是历史事实)。这场对话是柏拉图依据爱利亚派和理念论的分歧而建构出来的。他与爱利亚派分歧的焦点并不是理念型相是否存在,而是理念型相是否被可感个体所分有?爱利亚派否认理智对象的可分性,否认个别的、运动的事物存在;柏拉图承认这些事物对理念的分有,因此承认它们一定程度的存在(巴门尼德把“少年苏格拉底”的学说归结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