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的经典名句
道德经经典名句及解释大全
![道德经经典名句及解释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cb50ce18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7d.png)
【导语】《道德经》⽂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治国、⽤兵、养⽣之道,⽽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意深奥,包涵⼴博,被誉为万经。
下⾯是®⽆忧考⽹分享的道德经经典名句及解释⼤全。
欢迎阅读参考!【篇⼀】道德经经典名句及解释 1、上善若⽔,⽔善利万物⽽不争。
【解释】:最善良的品性如同⽔⼀样,⽔是天地间善的极致,给万物提供滋养,⽽⾃⼰却安居其下⽽不与之争。
⽔是⽣命的源泉。
这⾥⽤⽔⽐喻上善者的⼈格。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记中写道:“做⼈应该像⽼⼦所说的如⽔⼀般。
没有障碍,他向前流去;遇到堤坝,停下来;堤坝出了缺⼝,再向前流去。
容器是⽅的,它成为⽅形;容器是圆的,它成为圆形。
因此它⽐⼀切都重要,⽐⼀切都强。
” 2、不⾃见,故明;不⾃是,故彰;不⾃伐,故有功;不⾃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解释】:不只看到⾃⼰,便能更明了世事;不⾃以为是,反⽽能更彰显⾃⼰;不⾃我夸耀,反⽽能成就功业;不⾃⾼⾃⼤,所以能长期有所长进;因为不争,所以天下都难与之争。
“不争”被道家视为⼀种天道⾃然准则,它实际上是⼀种以不争为争的君⼦之术和处世之⽅。
3、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故能长⽣。
【解释】:天地长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其不是为⾃⼰⽽⽣存,所以能够长久⽣存。
天地不⾃⽣,故能长⽣,⽼⼦以天地体现⼤道之品格⽽昭⽰⼈类社会。
4、飘风不终朝,骤⾬不终⽇。
【解释】:狂暴的飓风刮不⼀早晨,倾盆⼤⾬下不⼀天。
⽼⼦主张“希⾔⾃然”,即少施教令是合于⾃然的。
飘风、骤⾬不能持久,故尔:*是不会持久的。
5、五⾊令⼈⽬盲,五⾳令⼈⽿聋,五味令⼈⼝爽,弛骋⽥猎令⼈⼼发狂,难得之货令⼈⾏妨。
【解释】:五颜六⾊使⼈眼花缭乱,五⾳(铿锵)使⼈听觉不敏,五味悦⼝使⼈⼝味败坏,驰马打猎使⼈⼼发狂,珍贵的财物使⼈偷和抢。
“五⾊”、“五⾳”“五味”本⾝是⼈类⽂化的组成部分,⽼⼦并⾮主张禁欲,⽽是反对纵欲。
老子道德经中的名句警句
![老子道德经中的名句警句](https://img.taocdn.com/s3/m/7b2bfe49b0717fd5370cdcbb.png)
老子道德经中的名句警句老子道德经中的名句1.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2.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3.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
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4.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5.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6.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7.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8.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为道。
9.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0.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11.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12.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13.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14.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5.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
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16.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
17. 道势术,以势养道,以术谋势。
有道无持,道乃虚空,有恃无道,其恃也忽。
欲动天下,当动天下之心。
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18.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19.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20.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老子道德经经典句子1. 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2.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道德经经典名句50句
![道德经经典名句50句](https://img.taocdn.com/s3/m/6f3e9355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2c.png)
道德经经典名句50句摘要:1.道德经概述2.道德经经典名句50 句简介3.道德经经典名句50 句详解3.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3.2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3.3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3.4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3.5 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3.6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3.7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3.8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3.9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3.10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3.11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3.12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3.13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3.14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3.15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3.16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3.17 爱国治民,能无为乎3.18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3.19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3.20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3.21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3.22 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3.23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3.24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3.25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3.26 故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3.27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3.28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3.29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3.30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3.31 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3.32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3.33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3.34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3.35 故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3.36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3.37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3.38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3.39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3.40 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3.41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3.42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3.43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3.44 故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3.45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3.46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3.47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3.48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3.49 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3.50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正文:道德经是我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著作,是道家学派的经典之一。
道德经中的经典名句
![道德经中的经典名句](https://img.taocdn.com/s3/m/fd16b4f90b1c59eef8c7b4d3.png)
道德经中的经典名句道德经中的经典名句1、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2、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慾,绝学无忧。
3、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4、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更多老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5、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6、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7、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8、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9、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10、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於贵生。
11、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
12、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3、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14、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
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15、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6、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7、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18、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道德经经典名句长句
![道德经经典名句长句](https://img.taocdn.com/s3/m/5499d6f7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af.png)
道德经经典名句长句道德经,又称《老子》,是中国古代道家学派的经典之作,由春秋末期的哲学家、思想家老子所著。
这部作品以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视角,阐述了宇宙自然和社会人生的深刻道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人生智慧。
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这是道德经开篇的第一句,也是最为人熟知的一句话。
这句话的意思是,“道”如果可以用语言来表达,那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同样,“名”如果可以用文字来描述,那就不是真正的“名”。
老子以此表达了他对“道”的理解,即“道”是一种超越语言和文字的存在,它是无法用言语来完全表达的。
二、“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这句话是道德经中对“善”的最高赞美。
老子将“善”比喻为水,因为水能够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
这种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正是老子所倡导的“善”。
三、“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这句话揭示了美与丑、善与恶之间的辩证关系。
老子认为,当所有人都知道什么是美,那么丑陋就产生了;当所有人都知道什么是善,那么不善也就出现了。
这表明,美与丑、善与恶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
四、“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这句话揭示了福祸相依的道理。
老子认为,好事和坏事是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的,没有绝对的好事,也没有绝对的坏事。
这就提醒我们,无论在顺境还是逆境中,都要保持平和的心态,正确对待生活中的起起伏伏。
五、“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这句话表达了老子对知识和语言的理解。
他认为,真正有知识的人是不会轻易说出自己的知识的,而那些总是夸夸其谈的人往往并没有真正的知识。
这句话告诫我们要谦虚谨慎,不要轻浮炫耀。
六、“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这句话体现了老子的人生观。
他认为,成功之后应该淡泊名利,回归自然,这才是顺应天道的做法。
这句话启示我们,要懂得适时放下,才能获得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七、“吾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道德经》名言欣赏_出自《道德经》的经典名言
![《道德经》名言欣赏_出自《道德经》的经典名言](https://img.taocdn.com/s3/m/6f7960c5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6a.png)
《道德经》名言欣赏_出自《道德经》的经典名言《道德经》是中华文化的浓重的一笔,里面有很多富有哲理的名言名句。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道德经》名言欣赏,欢迎大家阅读。
《道德经》名言欣赏【经典篇】1、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2、反者道之动。
弱者道之用。
3、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4、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5、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6、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7、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9、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10、胜人者力,自胜者强。
《道德经》名言欣赏【精选篇】1.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强者强、自足者副,强行者有志。
——《道德经》【译文】能了解别人的成为机智,能认识自己的才叫聪明。
能战胜别人只能说明有力气,战胜自己才叫强者。
知道满足者才感到自己富有,身体力行者说明他有远大的志向。
2.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道德经》【译文】祸啊,福就依傍着它,福啊,灾祸就隐含其中。
3.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道德经》【译文】天下的难事,必定发生于容易,天下的大事,必定起于细微。
4.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道德经》【译文】江海永远处于(百川)最低处,能纳百川,故能为河谷之王。
5.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辨,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道德经》【译文】诚实的语言不华美,华美的语言不诚实,善良的人不会花言巧语,花言巧语的人不善良;大智的人不杂博,杂博的人不智慧。
6.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7.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论语》【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研究学问,三十岁确立自己的理想,四十岁不为我所做的事情而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六十岁时无论听到什么,不用多加思考,都能领会其中的意思,并明辨是非。
道德经经典名句
![道德经经典名句](https://img.taocdn.com/s3/m/9a2c669fa8956bec0875e3b6.png)
《道德经》中的经典名句1、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老子《道德经》2、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道德经》3、善为士者不武。
善战者不怒。
善胜敌者不与。
善用人者为之下。
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之极。
——老子《道德经》4、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老子《道德经》5、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老子《道德经》6、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老子《道德经》7、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老子《道德经》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道德经》9、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老子《道德经》10、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子《道德经》11、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老子《道德经》12、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道德经》1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14、慎始如终,则无败事。
——老子《道德经》15、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老子《道德经》16、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老子《道德经》17、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老子《道德经》18、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老子《道德经》19、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老子《道德经》20、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老子《道德经》2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老子《道德经》22、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老子《道德经》23、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老子《道德经》24、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
——老子《道德经》25、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道德经经典名句及解释
![道德经经典名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d64bdc05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d6.png)
道德经经典名句及解释1、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解释:上天的运动变化规律不分亲疏,经常眷顾善于顺应天道的人。
2、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解释:正直的人像屈服,灵巧的人像愚笨,有口才的人像迟钝,指有真才实学的人不显露自己。
3、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解释:人说的话多,往往会使自己陷入困境,还不如保持虚静沉默,把话留在心里。
4、大器晚成;大音希声解释:最大的器具最后完成,最大的音乐没有声响。
5、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解释: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人。
坚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
不离失本分的人就能长久不衰。
6、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解释:天地的变化尚且不能长久,更何况是人呢?7、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解释:抛弃聪明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抛弃仁义,人民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抛弃巧诈和货利,盗贼也就没有了。
8、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解释: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
9、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解释:天下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胜过水。
弱胜过强,柔胜过刚,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是没有人能实行。
10、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解释:至高的品性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11、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解释:民众之所以难于统治,乃是因为统治者使用太多的智巧心机。
所以用智巧心机治理国家,就必然会危害国家;不用智巧心机治理国家,才是国家的幸福。
12、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解释: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非常大的器是不需要雕琢之工的;越好的音乐越悠远潜低,越好的形象越飘渺宏远。
13、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道德经里的经典名言并解释
![道德经里的经典名言并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d0e4ac8d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f4.png)
道德经里的经典名言并解释《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所著的哲学作品,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以下是小编分享的道德经经典名句及解释大全。
欢迎阅读参考!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解释】:最善良的品性如同水一样,水是天地间善的极致,给万物提供滋养,而自己却安居其下而不与之争。
水是生命的源泉。
这里用水比喻上善者的人格。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日记中写道:“做人应该像老子所说的如水一般。
没有障碍,他向前流去;遇到堤坝,停下来;堤坝出了缺口,再向前流去。
容器是方的,它成为方形;容器是圆的,它成为圆形。
因此它比一切都重要,比一切都强。
”2.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解释】:不只看到自己,便能更明了世事;不自以为是,反而能更彰显自己;不自我夸耀,反而能成就功业;不自高自大,所以能长期有所长进;因为不争,所以天下都难与之争。
“不争”被道家视为一种天道自然准则,它实际上是一种以不争为争的君子之术和处世之方。
3.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解释】:天地长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其不是为自己而生存,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天地不自生,故能长生,老子以天地体现大道之品格而昭示人类社会。
4.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解释】:狂暴的飓风刮不一早晨,倾盆大雨下不一天。
老子主张“希言自然”,即少施教令是合于自然的。
飘风、骤雨不能持久,故尔:*是不会持久的。
5.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弛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道德经》经典名言名句
![《道德经》经典名言名句](https://img.taocdn.com/s3/m/87a006f2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de.png)
《道德经》经典名言名句《道德经》经典名言名句(精选120句)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名言吧,名言作为一种引导、激活、推动教学的手段,具有释疑解惑、点拨诱导、强化联系、深化认识的功能。
什么样的名言才经典呢?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道德经》经典名言名句,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道德经》经典名言名句篇1第 1 章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第 2 章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第 4 章锉其兑,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第 5 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第 7 章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第 8 章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第 9 章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第10 章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 11 章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第 14 章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第17 章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第 18 章国家昏乱,有忠臣。
第 22 章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23 章希言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第29 章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第30 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
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
第31 章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
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
言以丧礼处之。
杀人之众,以悲哀莅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第 32 章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道德经最经典的名句
![道德经最经典的名句](https://img.taocdn.com/s3/m/2cd5039f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42.png)
道德经最经典的名句
以下是一些被认为是《道德经》中最经典的名句:
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
2.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
3.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
4.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
5.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
6.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7.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
8.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
9.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
10.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
[道德经经典名句及解释]道德经经典名句
![[道德经经典名句及解释]道德经经典名句](https://img.taocdn.com/s3/m/8afe0fd8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b2.png)
[道德经经典名句及解释]道德经经典名句1.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强者强、自足者副,强行者有志。
——《道德经》能了解别人的成为机智,能认识自己的才叫聪明。
能战胜别人只能说明有力气,战胜自己才叫强者。
知道满足者才感到自己富有,身体力行者说明他有远大的志向。
2.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道德经》祸啊,福就依傍着它,福啊,灾祸就隐含其中。
3.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道德经》天下的难事,必定发生于容易,天下的大事,必定起于细微。
4.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道德经》江海永远处于(百川)最低处,能纳百川,故能为河谷之王。
5.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辨,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道德经》诚实的语言不华美,华美的语言不诚实,善良的人不会花言巧语,花言巧语的人不善良;大智的人不杂博,杂博的人不智慧。
6.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7.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论语》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研究学问,三十岁确立自己的理想,四十岁不为我所做的事情而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六十岁时无论听到什么,不用多加思考,都能领会其中的意思,并明辨是非。
七十岁我的道德修养到了一定的程度便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事,而不逾越法度规矩。
”8.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弟子规》早上要尽量早起,晚上要晚点睡觉,因为人生的岁月很有限,光阴容易消逝,少年人一转眼就是老年人了,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宝贵的时光。
9.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份下称家。
——《弟子规》穿衣服需注重整洁,不必讲究昂贵、名牌、华丽。
《道德经》经典名句
![《道德经》经典名句](https://img.taocdn.com/s3/m/26c7c0c7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11.png)
《道德经》经典名句摘抄500字
一、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二、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三、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士处下,与人为善,则乐无穷;处上而与人为善,则福无量。
修身以其道,达其心以理,依其自然以立。
四、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万物恃之以生,荣华贵之以为主。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莫若善道,善道莫大焉,万民所仰,不可不仰。
至道无以言,则天地莫之能容。
其可大观而不可穷也。
道德经名句
![道德经名句](https://img.taocdn.com/s3/m/b1e3229ebceb19e8b8f6ba48.png)
德经
39.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 物得一以生。 40.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41.明道若昧,进道若退,……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4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 45.大巧若拙,大辩若讷。46.祸莫大于不知足,……故知足 之足,常足。 48.为学日益,为道日损。56.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和其 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5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60.治大国,若烹小 鲜。 62.道者,万物之奥。63.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6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 于足下。 66.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67.我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69.祸莫大于轻敌,……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73.天网恢 恢,疏而不失。
《道德经》名句
兰亭书院Βιβλιοθήκη 道经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玄之又玄,众 妙之门。 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 后相随。 3.为无为,则无不治。5.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8.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9.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12.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16.至虚极,守静笃。17.信不足焉,有不信。 18.大道废,有仁义;智惠出,有大伪。21.孔德之容,唯道 是从。 22.夫唯不争,故天下莫与之争。 25.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字之曰道。……人法地,地法 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7.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28.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 辱。 29.圣人去甚,去奢,去泰。31.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 3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37.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道德经中的千古名句
![道德经中的千古名句](https://img.taocdn.com/s3/m/a16f9e0a04a1b0717ed5dd7d.png)
《道德经》名言/名句/语录上善假设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老子《道德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老子《道德经》上善假设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道德经》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道德经》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
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
博者不知。
——老子《道德经》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老子《道德经》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老子《道德经》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老子《道德经》大方无隅,大器晚成。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老子《道德经》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老子《道德经》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道德经》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老子《道德经》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老子《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老子《道德经》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老子《道德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道德经》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老子《道德经》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老子《道德经》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
——老子《道德经》无为,无我,无欲,居下,清虚,自然——老子《道德经》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道德经》慎始如终,则无败事。
——老子《道德经》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德经中的经典名句
[标签:栏目] ,道德经中的经典名句
1、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2、道生之,德处之,物行之,事成之。
3、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
4、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5、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6、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7、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8、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9、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10、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11、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是谓玄德。
12、知人者智,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3、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14、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15、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
16、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宠为上,辱为下。
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为我有身,及我无身,吾有何患!故贵身于天下,若可托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若可寄天下。
17、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18、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
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19、天之道,利而不害。
人之道,为而不争。
20、水至柔而至刚,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水为百谷之王,善处其下也。
上善若水。
21、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2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2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
故有道者不处。
24、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无名之朴,亦将不欲。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25、生命,除了生命本身之外,一无所有。
26、江海所以能成为百谷之王者,以其善下。
27、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28、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故以智治国,国之贼。
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29、天地长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30、无为,无我,无欲,居下,清虚,自然。
31、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32、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33、言有宗,事有君。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34、道不可言,言而非也。
35、持而盈之,不若其以。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36、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37、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
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38、执大象,天下往。
往而不害,安平太。
39、企者不久,跨者不行,自见不明,自是不彰,自伐无功,自矜不长。
40、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41、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
42、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43、静胜躁,寒胜热。
清静为天下正。
44、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45、天无以清,将恐裂。
地无以宁,将恐废。
46、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47、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48、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49、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50、自知而不自见,自爱而不自贵。
51、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52、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53、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
54、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
55、道冲,而用之久不盈。
深乎!万物宗。
挫其锐,解其忿,和其光,同其尘。
湛常存。
吾不知谁子?象帝之先。
56、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57、柔胜刚,弱胜强。
鱼不可脱于渊,国有利器,不可示人。
58、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
59、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60、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6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62、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
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63、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64、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後相随。
恒也。
65、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故不可得而亲,不
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
故为天下贵。
66、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6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68、大方无隅,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隐无名。
大直若曲,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大辩若讷,大美若臭,大善若恶,大真若假,大忠若奸,大贤若痴。
69、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70、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71、俗人昭昭,我独若昏。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淡若海,漂无所止。
众人皆有已,我独顽似鄙。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72、师之所处,荆棘生焉。
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73、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74、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75、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76、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故不可得而亲。
不可得而疏。
77、大方无隅,大器晚成。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78、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79、故从事而道者,道德之;同于德者,德德之;同于失者,道失之。
信不足,有不信。
80、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8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