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哲学生活唯物辩证法复习资料

高中政治哲学生活唯物辩证法复习资料

唯物辩证法一、联系观1、联系的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它事物联系着(事物之间);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事物内部);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整个世界)方法论:坚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2、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自在事物先于人类产生,是客观的;人为事物是人类实践的产物,也是客观的。

(人为事物的联系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活动才能形成,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方法论: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PS: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

方法论:我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方法论: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反对只看到那些直接的、表面的和眼前的联系,而忽视那些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忽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中间环节。

4、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1)相互区别:①含义: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②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2)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①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

②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③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

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方法论: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辩证法9、辩证法 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辩证法9、辩证法 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的教案射阳县陈洋中学一、考点: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二、知识梳理:1、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和根本观点【重点分析】1、正确理解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的对立;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的对立。

而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则是根本分歧,这主要是因为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首先,它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

辩证法承认矛盾,就必然承认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联系,主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相反,形而上学否认矛盾,也就必然否认事物的普遍联系,主张用孤立的观点看世界。

其次,矛盾的观点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

辩证法承认矛盾,就必然承认事物的发展,主张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形而上学否认矛盾,也就否认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只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或者否认事物的内部矛盾,因而看不到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把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归结于外力的推动。

总之,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究其根本原因,关键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2、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1)要学会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切忌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2)要特别注意防止和克服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和绝对化。

(3)正确对待个人成长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4)正确观察和分析形势,学习和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3、为什么说坚持辩证法和坚持唯物主义是统一的?(1) 它们研究的对象是统一的,即客观世界。

只不过两者研究的角度不同,唯物论要说明世界的本质“是什么”,辩证法则要进一步回答世界的状况“怎么样”。

两者相互渗透、不可分割。

(2)唯物论离不开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唯物论是坚持辩证法的唯物论,它全面地联系地、发展地解决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同时充分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高中哲学唯物辩证法知识点

高中哲学唯物辩证法知识点

唯物辩证法(部分应记的)一、唯物辩证法的主要内容(高度概括):二个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三个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二、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根本对立的:唯物辩证法对世界的认识,世界是联系的整体、世界是发展的、世界充满着矛盾。

因此,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形而上学基于它对世界的理解,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它们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是,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内部矛盾);唯物辩证法是对前面的肯定,形而上学是对前面的否定。

三、基础知识㈠联系的观点1.联系的定义: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方法论: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2.表现(结论):⑴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⑵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⑶孤立的事物是没有的。

[方法论: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3.联系的特征:⑴客观性:①定义: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②表现: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③[方法论:①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②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创造条件,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通过实践加以实现。

]④诡辩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离开事物的真实联系,抓住事物的表面相似之处,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

⑵多样性:①定义:由于事物之间的联系条件不同,形成的联系结果也不同,既联系的多样性。

②表现: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等;③[方法论:用联系的观点的看问题,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具体分析客观联系。

]㈡发展的观点1.发展的趋势:⑴发展的定义:事物的向前、向上、向好的方面、向进步的方向运动的趋势。

[方法论:坚定前途是光明的。

]⑵表现:整个世界是发展的:自然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人的认识是发展。

高考政治唯物辩证法知识点

高考政治唯物辩证法知识点

高考政治唯物辩证法知识点高考政治唯物辩证法知识点如下:发展观1、【发展的普遍性】: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与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方法论)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关系】:事物发展事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方法论)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

3、【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事物的发展史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方法论)积极做好量的积累;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矛盾分析法---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以上矛盾原理对用的方法论均属于矛盾分析方法。

★创新1、【辩证的否定】: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联系的环节。

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辩证的否定实质是扬弃。

(方法论)-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方法论)①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②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1)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2)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3)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高考政治唯物辩证法知识点必背内容:1、【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和能动的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1、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事物发展。 (第一章)

1、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事物发展。 (第一章)

一、辨析题1、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事物发展。

(第一章)答: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中根本对立的发展观,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是否承认事物是发展的,只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表现之一,它们对立的焦点是承认矛盾及矛盾是发展的动力和否认矛盾及不懂矛盾是发展动力观点的对立。

2、唯物主义是可知论,唯心主义是不可知论错误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根据其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来划分的。

而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是根据其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不同回答来区别的。

②唯物论者是可知论者,如果说唯心主义都是不可知论者就是片面的。

在哲学史上,大多数唯心主义哲学家都承认世界是可知的,如黑格尔这样一些唯心主义者。

只有少数哲学家才是不可知论者3、掌握适度原则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事物的度。

(第一章)这一观点是不对的。

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这一哲学范畴启示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

为了维持事物正常发展,必须保持事物原有的度,为了促进事物发展,又必须超出事物原有的度,要适时抓住时机,促进事物的质变。

4、否定就是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

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否定既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又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5、有用就是真理。

(第二章)答:此说法是错误的。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真理的本质特征不是有用,而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相一致。

“有用就是真理”,是主观真理论的一个典型。

实用主义者把“有用”和“真理”完全等同起来,从根本上否认了客观真理的存在。

高三政治《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知识点复习新人教版

高三政治《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知识点复习新人教版

高三政治《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知识点复习新人教版唯物辩证法(联系、发展、全面、矛盾的观点)→形而上学(孤立、静止、片面、否认矛盾的观点)联系的普遍性含义1.一切事物和周围事物联系着。

2.事物内部各部分、要素相互联系。

3.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的看问题。

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联系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陷入主观随意性和诡辩论。

联系的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

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为转移。

整体和部分关系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1.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

2.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帅着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中处于被支配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1.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2.部分离不开整体,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离开整体就不成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1.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的结果。

2.要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系统优化的方法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1.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

(1+1>2)2.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发展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自然界是发展的。

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公共基础知识之政治知识: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3篇

公共基础知识之政治知识: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3篇

公共基础知识之政治知识: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3篇公共基础知识之政治知识: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1公共基础知识之政治知识: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政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政治知识则是了解和认识政治现象和政治制度的基础,它不仅仅关乎个人对政治发展趋势的把握,更牵涉到整个社会对政治形势的判断和决策。

因此,作为公共基础知识之一的政治知识是每个公民必须要掌握的。

在政治知识中,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个极其重要的概念。

唯物辩证法是一种理论方法,它主张一切事物都是处在不断变化、发展和运动之中的。

与之相反的是形而上学,它强调的则是事物的固定性和稳定性,认为某一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不可改变的。

那么,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分别是指什么,它们在政治知识中的意义又是什么呢?首先,唯物辩证法所强调的事物的“变化、发展和运动”对于政治现象的理解和掌握具有重要意义。

政治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随时处在发展变化中的。

因此,只有通过唯物辩证法能够更好地理解政治现象,预判政治的未来发展趋势,从而在政治上做出更为明智的决策。

另一方面,形而上学则认为某一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固定不变的。

对于政治知识而言,形而上学的观点往往会导致政治学习者只看到个别现象,而忽略了其中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变迁。

这样,就会导致我们对于某一政治现象的认知不够全面和深入,许多细节和重要因素都被忽略了。

在政治知识中,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别还可以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唯物辩证法所强调的是事物的矛盾运动,而形而上学只关注于单一事物本身。

其次,唯物辩证法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联系,形而上学则认为每个事物都是独立的个体存在。

这些差异,决定了唯物辩证法更适合于对于政治现象的分析和解释,而形而上学则往往会阻碍对于政治现象的真正理解。

总之,在政治知识学习和实践中,我们需要熟练掌握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概念和运用场景。

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1.下列表述, 1.下列表述,符合辩证法思想的有 下列表述 动中有静, 是亦彼也, 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②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对症下药, 因时制宜, ③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④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①②③ B.①②④ 2.下列看法中 下列看法中, 2.下列看法中,符合辩证法的有 A.是亦彼也 是亦彼也, A.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B.不登高山 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 不登高山, B.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 之厚也 C.和谐 和谐, C.和谐,就是美和善 D.在纯粹的光明中 就像在纯粹的黑暗中一样, 在纯粹的光明中, D.在纯粹的光明中,就像在纯粹的黑暗中一样, 什么也看不见
2.联系 2.联系 (1)二者同属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 (1)二者同属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 辩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都是辩证唯物主义的 重要组成部分。 重要组成部分。而辩证唯物主义是由辩证的唯物 论和唯物的辩证法、 论和唯物的辩证法、辩证唯物的认识论三部分组 成。
(2)二者相互渗透 (2)二者相互渗透 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学说中,唯物论是基础, 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学说中,唯物论是基础, 辩证法是核心。 辩证法是核心。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充满了丰富的辩证法 思想,如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 思想,如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正确揭 示 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辩证法的思想又是建立在唯物论的基础之上 即在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基础上, 的,即在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基础上,进一 步 揭示了物质世界联系和发展的原因、 揭示了物质世界联系和发展的原因、状态和发展 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必须加强社会建设和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健全党委领导、 必须加强社会建设和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健全党委领导、 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要以扩 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 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发展社会事 业为着力点,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关系, 业为着力点,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关系,认真解决人民 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NEXT (1)上述材料是如何坚持唯物辩证法矛盾观点的?(8分 上述材料是如何坚持唯物辩证法矛盾观点的?(8 (1)上述材料是如何坚持唯物辩证法矛盾观点的?(8分) ①材料既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 的巨大成就,又看到当前存在的诸多问题, 的巨大成就,又看到当前存在的诸多问题,坚持了一分为 二的观点。(用矛盾主、次方面原理答亦可) (2分) 二的观点。 用矛盾主、次方面原理答亦可) (2分

唯物辩证法提纲

唯物辩证法提纲

唯物辩证法提纲[前言]1.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①联系的观点和孤立的观点的对立。

辩证法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主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处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之中;形而上学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夸大了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对立和区别。

②发展的观点和静止的观点的对立。

辩证法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主张事物不仅存在着量变,同时存在着质变;形而上学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或者绝对否认事物的运动、变化,或者把事物的变化仅仅归结为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③全面的观点和片面的观点的对立。

辩证法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主张整个世界是一个统一整体;形而上学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以偏概全。

④矛盾的观点和否认矛盾观点的对立。

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形而上学则否认矛盾,从而陷入用孤立、静止和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的泥淖之中。

是否承认矛盾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

2.唯物辩证法的科学理论体系①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有三条:其一,对立统一规律(又叫矛盾规律),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其二,质量互变规律,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其三,否定之否定规律,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③唯物辩证法包括一系列的基本范畴,主要有:本质和现象、内容和形式、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现实性和可能性,等等。

一、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一)世界的普遍联系1.联系的含义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2.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否认联系的客观性,会导致唯心主义。

3.联系具有普遍性①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外部联系)②联系的普遍性同时还指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之内部各要素、部分、环节也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主次矛盾辩证关系
相互区别: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
次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次要矛盾。
相互联系:A.相互依赖、相互影响B.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学会统筹兼顾。
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矛盾的特殊性
含义:矛盾的事物及其每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1.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2.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
3.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特殊性。
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2.道路是取曲折的原因
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有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
新事物产生初期有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人们对新事物认可有一个过程。旧事物开始时比较强大,顽强抵抗,扼杀新事物。
对未来充满信心,鼓励、支持和保护新事物成长
既要看到光明的前途,充满信心,积极进取。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敢于接受挫折和考验,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


辩证否定观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它是发展的环节,是联系的环节。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实质就是“扬弃”。
1.必须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2.要尊重书本,尊重权威。
3.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哲学第三单元Ⅳ-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哲学第三单元Ⅳ-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二、例题练习
1、在对2008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任务部署 在对2008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任务部署 2008 稳中求进” 好字优先”格外引人关注。 中,“稳中求进”和“好字优先”格外引人关注。 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稳”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进”是经济发展的 方向;相比“又好又快”的说法, 方向;相比“又好又快”的说法,“好”字如今 又被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从哲学上看, 又被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从哲学上看,体现了 A、联系是可以创造的 B、全面的、一分为二的观点 全面的、 C、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D、质变高于量变
(2)结合材料,从唯物辩证法角度,谈谈实施 结合材料,从唯物辩证法角度, 从紧货币政策的必要性。 从紧货币政策的必要性。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和变化发展的。 ①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和变化发展的。根据目前的经济 形势和物价状况, 形势和物价状况,适时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以加强宏 观调控,有利于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观调控,有利于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 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 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与特点, 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与特点,实施不同的货 币政策,才能有效解决通货紧缩或通货膨胀问题, 币政策,才能有效解决通货紧缩或通货膨胀问题,促 进经济稳定增长。 进经济稳定增长。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创新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辩证否定。 (1)创新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辩证否定。 新事物克服了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 (2)新事物克服了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腐朽的内 具备了旧事物不具备的积极因素,从这一意义上讲, 容,具备了旧事物不具备的积极因素,从这一意义上讲, 创新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是新旧事物的决裂。 创新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是新旧事物的决裂。旧事 物是新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 物是新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继 承和保留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从这一意义上讲, 承和保留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从这一意义上讲, 新旧事物之间又存在着必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新旧事物之间又存在着必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辩证否定既是发展的环节,又是联系的环节, (3)辩证否定既是发展的环节,又是联系的环节,是肯 定与否定、克服与保留的统一。 定与否定、克服与保留的统一。题目观点仅仅把创新理解 为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与克服, 为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与克服,而忽视了新事物对旧事 物的肯定与保留,是片面的,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物的肯定与保留,是片面的,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复习资料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复习资料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复习资料唯物辩证法(联系、发展、全面、矛盾的观点)→形而上学(孤立、静止、片面、否认矛盾的观点)重要原理内容方法论联系联系的普遍性含义1.一切事物和周围事物联系着。

2.事物内部各部分、要素相互联系。

3.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的看问题。

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联系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陷入主观随意性和诡辩论。

联系的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

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一切以时间、地点为转移。

整体和部分关系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1.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

2.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帅着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中处于被支配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1.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2.部分离不开整体,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离开整体就不成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1.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的结果。

2.要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系统优化的方法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1.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

(1+1>2)2.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发展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自然界是发展的。

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高考哲学知识点归纳(辩证唯物主义)

高考哲学知识点归纳(辩证唯物主义)

高考哲学知识点归纳(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一、辩证唯物论(一)物质1.哲学的物质概念:别依靠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事物独立于意识之外,别以人的意识所转移)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原理】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人的意识一开始算是社会的产物。

所以,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办法论】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动身,主观符合客观。

自然界是物质的(办法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具体表现。

物质知识物质的具体形态共同的特征,物质是永恒存在,而具体形态有生有灭)4.客观实在是相对意识来说,客观存在是相对主观而言。

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

5.人类社会的物质性:①从产生条件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进展的产物——劳动制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②从构成要素看:构成社会物质日子的基本要素即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基本上客观的——这些要素的客观性尤其是生产方式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③从变化进展看:人类社会变化进展的规律也是客观的。

④从意识起源看:人的意识一开始算是社会的产物。

6.对于世界物质性的几种讲法: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本源是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是物质的。

(二)运动1.运动与物质的关系:【原理】物质与运动别可分割。

运动是物质的全然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办法论】要求我们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

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

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原理】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临时的。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办法论】要求我们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别变论。

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

3.运动的含义: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4.静止的含义: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别状态。

《哲学与生活》期末考复习提纲三

《哲学与生活》期末考复习提纲三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考点一、唯物辩证法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的观点(源泉动力)3、唯物辩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1)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2)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3)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考点二、唯物辦证法的联系观点(第七课)★1、联系的含义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2、联系的特点——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及其指导意义▲联系的普遍性P54【原理内容】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如: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注意:联系是有条件的,不能说世界上的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联系的客观性P55【原理内容】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方法论要求】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规律,切忌主观随意性。

注意: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

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注意:联系是客观的,不能主观臆造。

如:“8——发”,“喜鹊叫喜,乌鸦报丧”——没有看到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的多样性P56-57【原理内容】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方法论要求】我们注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3、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含义: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

【原理内容】(1)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二者最根本的分歧
• 二者最根本的分歧就在
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 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 源泉。形而上学根本否 认事物内部的 矛盾的存 在,把事物变化的原因 归结为外部力量的推动。
辩证的否定观
• 肯定和否定的含义 • 肯定和否定的辩证关系
肯定和否定的含义
• 肯定是指事物保持自身存在的趋势; • 否定是指食物自身趋向灭亡、并转化为其它
辩证否定观和形而上学的关系
• 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是根本对立的。形而上学孤立地、片面地看待
肯定和否定,将肯定和否定割裂并绝对对立起来,在绝对不相容中思维。其 公式就是:肯定是不包含任何否定的绝对肯定,即肯定一切;否定是不包含 丝毫肯定的绝对否定,即否定一切。它们的做法是,要么全局肯定,要么通 盘肯定。 在明确辩证否定观的同时,也要明确逻辑否定的意义。辩证否定 讲的是事物的自身否定及其在意识中的正确反映;逻辑否定也是事物在意识 中的反映,是辩证否定在特定条件下的一个方面,是判断是非、正确与否的 抽象思维。两者不能混淆。比如毛泽东的著名的反动派既是假老虎,又是真 老虎的著名论断就是辩证的否定;而数学中的定理判断的正确与否,比如一 加一等于二而不等于三,就属于逻辑的否定。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 在人类认识史上,从来就
有关于世界的存在和发展 的两种不同的见解,一种 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即用 孤立的、静止的、片面地 观点看世界。另一种就是 辩证法的观点,即用联系、 发展、全面的观点看世界。
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分歧
• 联系与孤立的对立 • 发展与静止的对立 • 全面与片面的对立
事物的趋势。
如生物有机体中,遗传是肯定方面,变异则 是否定方面,同化是肯定方面,异化是否定 方面。
肯定和否定的辩证关系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主 要 方 面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AC
量变
根本性质改变:质变
曲折性
发展 前进性
①②③⑥
下列具有辩证法思想的是:
①否极泰来
②积劳成疾
③好事多磨
④断章取义
⑤邯郸学步
⑥统筹兼顾
⑦望梅止渴

辩证法
联系 发展 全面 内因是事物发展根本原因 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 量变质变统一 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
形而上学
静止不03变的还是会 单击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变化发展的?
发展
核心、实质
矛盾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承认矛盾,用联 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相对立
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 否认矛盾,用孤立 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最根本的分歧: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 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Q2:为什么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内部矛
能动作用。 (3)辩证法也离不开唯物论。唯物论认为辩证法总的观点和规律应当是从客观物质世界中抽象出来的,而不是
在人的头脑中臆想出来的。
单击添加副标题
辩证法
形而上学 202X
VS
Q1:辩证法要 回答什么问题?
总特征、基本观点 辩证法:这个物质世界是
“怎么样”的呢?
这些物质的东西之
间彼是 此有 孤联 立系的的?还是 01 Part
添加标题
单击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02 Part
联系 添加标题 单击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这些物质的东西是
Part
添加标题
孤立 静止 片面 外因决定论 一点论、均衡论 激变论、庸俗进化论 循环论、直线论
补充:唯物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复习资料
唯物辩证法(联系、发展、全面、矛盾的观点)→形而上学(孤立、静止、片面、否认矛盾的观点)重要原理内容方法论联系联系的普遍性含义1.一切事物和周围事物联系着。

2.事物内部各部分、要素相互联系。

3.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的看问题。

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联系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陷入主观随意性和诡辩论。

联系的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

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为转移。

整体和部分关系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1.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

2.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帅着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中处于被支配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1.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2.部分离不开整体,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
部分离开整体就不成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1.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的结果。

2.要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系统优化的方法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1.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

(1+1>2)2.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发展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自然界是发展的。

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静止的看问题。

发展的状态:量变和质变1.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事物的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

没有量变做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又必然会引起质变。

3.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事物在新质基础上开始量变。

事物是不断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1.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反对急于求成、“激变论”。

)2.当量变达到一定的度的时候,要果断的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反对优柔寡断、“庸俗进化论”。

)发展
的趋势: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1.前途是光明的原因: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

旧事物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2.道路是取曲折的原因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有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

新事物产生初期有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

人们对新事物认可有一个过程。

旧事物开始时比较强大,顽强抵抗,扼杀新事物。

对未来充满信心,鼓励、支持和保护新事物成长既要看到光明的前途,充满信心,积极进取。

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敢于接受挫折和考验,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

发展的原因:内因外因(综合探究)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外因共同作用才能促成事物的发展。

在观察事物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内因,又要看到外因,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矛盾矛盾的含义及其关系矛盾:对立统一。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看问题既要看对立,又要看统一,要把二者结合起来矛盾的普遍性事事有矛盾。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

)时时有矛盾。

(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始终。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
决矛盾。

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分法、两点论、一分为二,防止片面性。

矛盾的特殊性含义:矛盾的事物及其每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1.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

(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2.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

(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

)3.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特殊性。

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即共性与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不可分割。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体现出来;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事物矛盾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从中国国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科学的工作方法。

)主次矛盾辩证关系相互区别: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

次要矛盾: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次要矛盾。

相互联系:A.相互依赖、相互影响B.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学会统筹兼顾。

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相互区别: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在事物内部处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对立:二者相互区别、相互排斥。

相互联系:统一:矛盾主、次方面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矛盾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看问题善于分清主流与支流,抓住事物本质。

创新辩证否定观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它是发展的环节,是联系的环节。

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实质就是“扬弃”。

1.必须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2.要尊重书本,尊重权威。

3.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4.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1.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

2.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

3.不崇拜任何东西,其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1.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
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

2.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歧根本分歧辩证法联系变化、发展全面承认矛盾,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形而上学孤立静止片面否认矛盾,否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