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说课稿
《安塞腰鼓》说课稿(精选13篇)
![《安塞腰鼓》说课稿(精选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0fc23cc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57.png)
《安塞腰鼓》说课稿(精选13篇)《安塞腰鼓》篇1【说教材】教材分析:《安塞腰鼓》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本单元的主题为“民风民俗”,是教育孩子们对祖国的民风民俗有个直观的了解,通过学习,感受祖国的地大物博。
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爱戴之情。
本课是一篇抒情性很强的文章,课文主要通过作者对安塞腰鼓场面、鼓声、后生们、舞姿等方面的描述,表现了安塞腰鼓磅礴大气的、壮阔的生命力之美。
遵照“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学习文中的排比句式仿写句子,感受安塞腰鼓的壮美与大气。
3、能学习作者的“抓住典型场景叙述”的方法,并且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中加以运用。
4、能积累、背诵课文中的优美句子。
情感目标:能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体会出安塞腰鼓所散发出的生命力之美。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体会出安塞腰鼓所散发出的生命力之美。
3、能积累、背诵课文中的优美句子。
教学难点:1、能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体会出安塞腰鼓所散发出的生命力之美。
教学具准备:《安塞腰鼓》【说教法】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六年级学生的语文素养,特别是考虑到我们的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我对这篇课文的的教学采取了“以读为主,读中求悟,”的方法,让学生通过不同方式的读,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安塞腰鼓的壮阔之美和文章语言文字的优美。
我对第二课时的处理是这样的:.首先,精心设计导入。
我以安塞腰鼓的视频片段导入课文,让学生了解到安塞腰鼓这一“天下第一鼓”的迷人的魅力。
然后以国庆节天安门广场安塞腰鼓表演的视频让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从而随着我一起走入了课文。
学生在浓浓的壮阔的氛围中,极富兴趣地去课文中去找寻有关段落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通过对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出安塞腰鼓的场面美、后生美、舞姿美、鼓声美,让学生一直在这样的情境中进行整篇文章的学习。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安塞腰鼓说课稿【精选3篇】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安塞腰鼓说课稿【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95b048f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0a.png)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安塞腰鼓说课稿【精选3篇】【安塞腰鼓教学设计,安塞腰鼓说课稿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表现出来的生命中奔腾的力量和阳刚之美。
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
2、理解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在文章中的作用。
3、练习听力,初步理解文章主旨。
4、学习写作宣传标语和解说词。
教学重点:朗读训练。
理解排比、反复修辞手法的样式和作用。
写作宣传标语和解说词。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领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
教学手段:多媒体powerpoint工作环境暴风影音工作组件教学步骤:一、导入。
教师: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大家都看了吧?今年的春晚节目种类很多,有歌舞、相声、小品、魔术、杂技、手影戏等等,但是准备时间最短,表演效果最好,参加演出的明星阵容最大的一个节目是诗朗诵《温暖2014》,朗诵做为一种艺术形式,其感染力丝毫不亚于歌舞,其震撼力有时更远超过歌舞。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段朗诵,来体会一下朗诵这种艺术的魅力,也从整体上感知一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安塞腰鼓》。
二、课文朗诵。
1、教师播放《安塞腰鼓》朗读视频。
学生感受朗诵的艺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我们从刚才的朗读中是不是感受到了一种奇伟磅礴的气势。
这篇文章写得也好,文字给人的感觉是排山倒海而去的,每一个字都如鼓槌一般敲打在我们的心上。
下面让我们自己来读一下。
2、学生自由朗读,声音要大,选一段准备展示。
3、学生个别读,教师做点评、指导。
人数控制在3~4人,如没有学生朗读静态段落,教师可进行提示。
(朗读指导内容:四部朗读法:1、大,大而不喊;2、慢,慢而有情;3、快,快而不乱;4、稳,稳而有度。
简单解释:大,就是读的声音要大,即使读错了,也要大大方方的读出来,这样别人才可能给你指点。
大而不喊,不要扯开喉咙,要让听到的人知道你在读课文。
慢而有情,要体会文章所蕴含的感情,是高亢还是低沉,是欢快还是悲伤等等。
快而不乱,讲究把文章读熟。
稳而有度实际上是前三点之后的总结,是一种效果。
《安塞腰鼓》说课稿
![《安塞腰鼓》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4b0fcb7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e0.png)
《安塞腰鼓》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安塞腰鼓》。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这七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安塞腰鼓》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中华民风民俗”,所选的五篇课文,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安塞腰鼓》是一篇气势磅礴的抒情散文,作者刘成章通过对安塞腰鼓表演场面的描写,展现了西北汉子的豪迈与激情,歌颂了蓬勃向上的生命力量和阳刚之美。
这篇课文具有以下特点:1. 语言优美,节奏感强。
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排比、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使语言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2. 场面描写生动,富有画面感。
作者通过对安塞腰鼓表演的动作、声音、色彩等方面的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安塞腰鼓的震撼力。
3. 主题深刻,富有思想内涵。
课文通过对安塞腰鼓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力量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能力,但对于散文这种文学体裁的理解和欣赏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
此外,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他们对安塞腰鼓这种民间艺术形式可能会感到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和学情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生字词,了解安塞腰鼓的特点。
(2)学习本文的修辞手法,体会语言的表现力。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安塞腰鼓的魅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2)通过分析课文,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3)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安塞腰鼓所蕴含的生命力量和民族精神。
(2)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
《安塞腰鼓》 说课稿
![《安塞腰鼓》 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025870a9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d8.png)
《安塞腰鼓》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安塞腰鼓》。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安塞腰鼓》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文章出自当代作家刘成章之手,它以激情澎湃的语言,描绘了安塞腰鼓这一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展现了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人们蓬勃的生命力和豪放的精神风貌。
文章的语言极具感染力,大量运用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句式丰富多样,节奏明快有力,营造出了强烈的艺术氛围。
同时,文章的主题深刻,通过对安塞腰鼓的描写,不仅展现了民间艺术的魅力,更传达了对生命和力量的赞美,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内涵。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能力,但对于散文这种文学体裁的理解和把握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具有较强的表现欲和求知欲,但对于西北地域文化和安塞腰鼓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可能了解较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感受文本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帮助他们理解文中的深刻内涵。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积累文中的重点字词,如“狂舞”“闪射”“火烈”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节奏美和语言美。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品味、赏析等方式,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
(2)学习本文运用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的写作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理解安塞腰鼓所体现的生命力量和民族精神,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反复朗读,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弘气势和力量美。
(2)品味文中的语言,学习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2、教学难点理解安塞腰鼓所蕴含的生命意识和民族精神。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朗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节奏和情感。
《安塞腰鼓》 说课稿
![《安塞腰鼓》 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ba00c1b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b1.png)
《安塞腰鼓》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安塞腰鼓》。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安塞腰鼓》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民俗文化”,旨在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不同地域的民俗风情,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安塞腰鼓》是一篇气势磅礴、节奏明快的散文,作者刘成章通过对安塞腰鼓表演场面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表达了对陕北高原人民蓬勃生命力的赞美之情。
这篇文章语言简洁有力,大量运用排比、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营造出强烈的节奏感和画面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能力,但对于这种富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文章,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他们对于陕北的民俗文化了解较少,对于文中所表达的情感也需要进一步引导和体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品味语言来感受安塞腰鼓的魅力,同时补充相关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文中的生字词,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2)学习作者运用排比、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描写场面的方法,并能进行仿写。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
(2)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安塞腰鼓所展现的生命力量和陕北人民的豪放热情。
(2)培养学生对民俗文化的兴趣,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安塞腰鼓的特点。
(2)品味文中精彩的语言,学习修辞手法的运用。
2、教学难点理解安塞腰鼓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生命意义,体会作者的情感。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朗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安塞腰鼓的气势和节奏。
《安塞腰鼓》 说课稿
![《安塞腰鼓》 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f05eedb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77.png)
《安塞腰鼓》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安塞腰鼓》。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安塞腰鼓》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民俗文化”,旨在引导学生关注民俗,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价值。
这篇文章以其磅礴的气势、铿锵的节奏和浓烈的生命意识,展现了陕北高原上独特的民间艺术——安塞腰鼓。
作者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激情的赞颂,让读者感受到了安塞腰鼓所蕴含的力量和魅力。
在语言表达上,文章大量运用排比、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使语言极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同时,其句式长短交错,节奏明快,营造出一种强烈的艺术氛围。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能力,但对于这种具有浓郁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文章,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他们可能对安塞腰鼓这种艺术形式缺乏直观的感受,对文中所表达的深层情感和文化意义也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挖掘。
不过,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于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兴趣。
通过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直观的视觉和听觉体验,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的重点字词。
(2)学习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描写场面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品味、赏析等方式,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和独特魅力。
(2)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会安塞腰鼓所展现的生命力量和民族精神,激发学生对民俗文化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化品位。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安塞腰鼓的特点和魅力。
《安塞腰鼓》说课稿
![《安塞腰鼓》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4b4eb16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4b.png)
《安塞腰鼓》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安塞腰鼓》。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安塞腰鼓》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文章通过对安塞腰鼓表演场面的描写,展现了西北黄土高原上人们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特征,表达了作者对高原生命的热烈赞美,对民族文化的深厚情感。
这篇文章在语言上独具特色,大量运用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气势磅礴,节奏明快,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同时,文中生动的描写和独特的视角,也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写作借鉴。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但对于像《安塞腰鼓》这样具有浓郁地域文化特色和独特语言风格的文章,理解起来可能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他们可能对安塞腰鼓这种艺术形式缺乏直观的感受,对文中所表达的情感也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体会。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品味语言来感受文章的魅力,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能力。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积累文中的重点字词,如“亢奋”“羁绊”“蓦然”等。
(2)学习作者运用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进行描写和抒情的方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反复朗读,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
(2)通过品味语言,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安塞腰鼓所展现的生命的力量和激情,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体会作者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
(2)品味文中精彩的语言描写,学习修辞手法的运用。
2、教学难点(1)理解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感受安塞腰鼓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生命意义。
《安塞腰鼓》说课稿7篇
![《安塞腰鼓》说课稿7篇](https://img.taocdn.com/s3/m/4f7cf6d5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bc.png)
《安塞腰鼓》说课稿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讲话致辞、报告体会、合同协议、策划方案、职业规划、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eport experience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career planning,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安塞腰鼓》说课稿7篇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安塞腰鼓》说课稿7篇安塞腰鼓说课稿第一名,供大家参阅。
《安塞腰鼓》 说课稿
![《安塞腰鼓》 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bda8b9a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6e.png)
《安塞腰鼓》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安塞腰鼓》。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安塞腰鼓》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以“民俗文化”为主题,所选的文章涉及节日、戏曲、舞蹈等多种民俗文化形式,旨在引导学生关注民俗文化,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安塞腰鼓》是一篇气势磅礴、节奏明快的散文,作者刘成章通过对安塞腰鼓表演场面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歌颂了生命中奔腾的力量和阳刚之美。
这篇文章语言富有节奏感和表现力,大量运用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使文章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经过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但是,他们对于民俗文化的了解相对较少,对于文中所描绘的安塞腰鼓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可能缺乏直观的感受。
此外,文中大量的修辞手法和独特的语言表达对于学生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感受安塞腰鼓的魅力,帮助他们理解文中的语言和情感。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与技能目标(1)积累文中的重点字词,如“狂舞”“闪射”“火烈”等。
(2)学习本文的修辞手法,如排比、反复等,并能够体会其表达效果。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安塞腰鼓的节奏和气势。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反复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朗读能力。
(2)通过品味语言,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安塞腰鼓所展现的生命力量和阳刚之美,激发学生对民俗文化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感受生命的活力和激情。
四、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1、教学重点(1)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安塞腰鼓的特点和作者的情感。
安塞腰鼓说课稿6篇
![安塞腰鼓说课稿6篇](https://img.taocdn.com/s3/m/46d854be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ab.png)
安塞腰鼓说课稿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讲话致辞、报告体会、合同协议、策划方案、职业规划、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eport experience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career planning,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安塞腰鼓说课稿6篇下面是本店铺分享的安塞腰鼓说课稿6篇安塞腰鼓公开课一等奖说课,以供借鉴。
《安塞腰鼓》说课稿实用19篇
![《安塞腰鼓》说课稿实用19篇](https://img.taocdn.com/s3/m/22739346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5a.png)
《安塞腰鼓》说课稿实用19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述职报告、心得体会、工作计划、演讲稿、教案大全、作文大全、合同范文、活动方案、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job reports, insights, work plans, speeches, lesson plans, essays, contract samples, activity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安塞腰鼓》说课稿实用19篇导语设计导语设计导语设计导语设计导语设计导语设计导语设计导语设计导语设计简介安塞的位置,出示腰鼓图片简介。
《安塞腰鼓》说课稿(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安塞腰鼓》说课稿(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e76f949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ac.png)
《安塞腰鼓》说课稿(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安塞腰鼓》说课稿(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安塞腰鼓》说课稿(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一、教材解读本课程教材选用《安塞腰鼓》这首民间音乐作品进行学习。
这首音乐作品源自中国陕西省安塞县的民俗活动中,在传承和演绎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这是一首极具地方性特色的音乐作品,它充分展现了陕西民间音乐的风貌,也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安塞腰鼓》的历史、来源及音乐特点2)学习鉴赏《安塞腰鼓》的表演形式及表演要点3)初步学习钢琴演奏技巧2、能力目标1)能够通过理解和鉴赏,感悟民间音乐的魅力2)培养全面的音乐鉴赏能力,提高音乐鉴赏和表演的水平3)提高学生的钢琴演奏技巧,进一步掌握基本的音乐技能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的热爱和兴趣2)促进学生对陕西民俗文化的认识和发现3)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表现力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学习《安塞腰鼓》的表演形式及表演要点2、学习钢琴演奏技巧,并进行实际演奏四、教学步骤1、导入播放一段《安塞腰鼓》的表演视频,让学生感受其独特的节奏和韵味,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讲解通过10分钟左右的讲解,介绍《安塞腰鼓》的历史、来源及音乐特点,让学生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鉴赏播放一遍《安塞腰鼓》的录音,让学生近距离聆听其各个部分的演奏技巧,带领学生认识各个乐器的名称及演奏方法。
4、学习讲解《安塞腰鼓》的表演形式及表演要点,让学生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表演轮廓。
5、实践学习钢琴演奏技巧,并进行实际演奏,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基本的音乐技能。
6、总结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点评,将学生的体验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归纳,确保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五、教学手段1、多媒体投影仪2、钢琴3、录音机4、视频设备六、教学评估1、通过对学生的实际演奏进行评估,检验学生掌握《安塞腰鼓》的演奏技巧。
2、通过课堂思考和讨论,检验学生对《安塞腰鼓》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安塞腰鼓》 说课稿
![《安塞腰鼓》 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ee482e7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43.png)
《安塞腰鼓》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安塞腰鼓》。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安塞腰鼓》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出自当代作家刘成章之手,文章通过对安塞腰鼓表演场面的描写,展现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陕北高原人民粗犷、豪迈性格的赞美,以及对蓬勃生命力的歌颂。
这篇文章语言气势磅礴,节奏明快,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在句式上,大量运用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同时,文章的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是一篇适合学生学习语言表达和写作技巧的佳作。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经过了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但是,他们对于一些较深层次的情感和文化内涵的理解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此外,对于文章中丰富的修辞手法和独特的语言风格,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引导和分析才能真正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些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理解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积累好词好句。
(3)学习作者运用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描写场面的方法,并能在写作中加以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品味、感悟等方式,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2)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安塞腰鼓所表现出的生命活力和力量之美,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弘扬民族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2)理解文中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的作用,学习作者描写场面的方法。
《安塞腰鼓》 说课稿
![《安塞腰鼓》 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b96a7751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76.png)
《安塞腰鼓》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安塞腰鼓》。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安塞腰鼓》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是一篇具有浓郁陕北风情的散文,作者刘成章通过对安塞腰鼓表演场面的描写,展现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赞美了安塞腰鼓所蕴含的蓬勃生命力和西北人民的豪迈气概。
这篇课文在教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同时,通过对课文语言的品味和赏析,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能力,但对于陕北的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可能了解较少。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了解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喜欢新鲜事物,但对于文章的深层内涵和情感的把握可能还不够准确和深入,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启发。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与技能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
(2)学习作者通过场面描写和多种修辞手法来表现安塞腰鼓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反复朗读,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品味文中精彩的语言描写,体会作者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理解安塞腰鼓所蕴含的蓬勃生命力和西北人民的豪迈气概,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勇于拼搏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体会作者对安塞腰鼓的赞美之情。
(2)学习作者通过场面描写和多种修辞手法来表现安塞腰鼓的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安塞腰鼓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涵。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1、教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播放安塞腰鼓的视频和音频,创设情境,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安塞腰鼓的魅力。
《安塞腰鼓》说课稿
![《安塞腰鼓》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91c4389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df.png)
《安塞腰鼓》说课稿《安塞腰鼓》说课稿(通用12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以下是本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安塞腰鼓》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安塞腰鼓》说课稿 1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安塞腰鼓》。
下面我就按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四个部分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及课文特点本单元选编了《社戏》《安塞腰鼓》《观舞记》《竹影》《口技》等几篇与文化艺术有关的文章。
这些文章从不同的方面向学生展示了各式各样的文艺形式,对于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开阔视野,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起到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
本文以铿锵磅礴的语言,张扬激荡的句式,瑰丽奇伟的想象,急促暴烈的节奏,用一个个宛如鼓槌的汉字,在那天地之间,雄浑厚重的黄土高原之上,为我们鼓荡起一场惊心动魄、惊天动地的安塞腰鼓,那生命滔滔的激流,仿佛汹涌的黄河夺路而出。
展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澎湃激扬的活力。
这样的文字对于新课标提出的要求学生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是极有帮助的,因为她充分展示了我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充盈着生命的渲泄与活力,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的影响是深广的。
同时,本文在写作上,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气势恢弘,有阳刚之美,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和穿透力。
对于习惯于学生腔的中学生来说,其冲击力是可想而知的。
2、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立上课前,我先请学生预习文章,提出本文他们已经知道了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并拟定出来,综合学生意见,依据新课程标准及本单元要求,结合本文特点,最终确定教学目标如下:(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
(2)学习本文形、神结合的语言,注重感悟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3)通过本文的学习,用中华民族生命律动的厚重阳刚之美熏陶感染学生,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
《安塞腰鼓》 说课稿
![《安塞腰鼓》 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ef2f847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29.png)
《安塞腰鼓》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安塞腰鼓》。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安塞腰鼓》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散文通过描绘安塞腰鼓表演的壮观场面,展现了陕北人民粗犷豪放、刚健雄浑的精神风貌。
文章语言气势磅礴,节奏明快,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在单元编排上,本文所在单元以“民俗文化”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关注民俗文化,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安塞腰鼓》作为本单元的开篇之作,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但对于民俗文化的了解相对较少,对于本文中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可能理解不够深入。
此外,学生对于文章中豪放、激昂的语言风格可能需要一定的引导和品味。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的教材和学情分析,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文中的生字词,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2)学习本文运用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
(2)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陕北人民的豪迈气概,体会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2)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安塞腰鼓的气势和节奏。
(2)品味文中精彩的语言,学习修辞手法的运用。
2、教学难点理解文中蕴含的民俗文化内涵和作者的情感。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朗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气势美。
(2)问题引导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多媒体展示安塞腰鼓的表演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其魅力。
2、学法(1)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预习课文,解决生字词等基础知识。
《安塞腰鼓》 说课稿
![《安塞腰鼓》 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8011c47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fd.png)
《安塞腰鼓》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安塞腰鼓》。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安塞腰鼓》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是一篇具有诗意美的散文,作者刘成章以激情四溢的笔墨,描写了安塞腰鼓这一独特的民间舞蹈艺术。
文章通过对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震撼人心的力量等方面的描写,展现了陕北高原人民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特征,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力量的赞美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这篇课文在语言表达上独具特色,大量运用排比、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气势磅礴,节奏明快,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同时,文中的一些动词运用得极为精准,生动地展现了安塞腰鼓的独特魅力。
二、说学情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能力,但对于散文这种文学体裁的理解和把握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他们对于陕北的地域文化和安塞腰鼓这种艺术形式可能了解较少,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等手段进行补充和引导。
此外,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具有较强的表现欲和求知欲。
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积累文中的重点字词,如“狂舞”“闪射”“飞溅”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节奏美和语言美。
(3)学习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描写场面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品味、赏析等方式,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理解安塞腰鼓所蕴含的生命力量和民族精神,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四、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文章的节奏美和语言美。
《安塞腰鼓》说课稿12篇
![《安塞腰鼓》说课稿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9887bf00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de.png)
《安塞腰鼓》说课稿12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文档、教学教案、企业文案、求职面试、实习范文、法律文书、演讲发言、范文模板、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xperiences, job reports, work reports, resignation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speeches, lesson plan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安塞腰鼓》说课稿12篇《安塞腰鼓》说课稿1教材简析:《安塞腰鼓》是我国当代作家刘成章写的一篇抒情散文,安排在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民风民俗这一主题中。
《安塞腰鼓》的说课稿(精选20篇)
![《安塞腰鼓》的说课稿(精选20篇)](https://img.taocdn.com/s3/m/e524507a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4d.png)
《安塞腰鼓》的说课稿(精选20篇)《安塞腰鼓》的说课稿(精选20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
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安塞腰鼓》的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安塞腰鼓》的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安塞腰鼓》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本单元所学的五篇都是有关于文学艺术方面的内容,阅读这些可以提高文化素养,陶冶情操。
这一单元的重点是:要求通过朗读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让学生从修辞、写法、用词、句式等方面品味并积累优美的语言。
《安塞腰鼓》是一篇篇,优美的散文,以动人心魄的语言描写了安塞腰鼓表演的场面,让人感受到了强大的生命力。
学习本课可以学习语言品味的方法、体会排比修辞手法的作用、学习场面描写、布局的方法、体会短句是使用的妙处等。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士的有益启示,要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结合本带的重点和本课的特点,我给本课设计的目标是:一、品味语言题和安塞腰鼓的特点。
二、反复诵读体会作品的思想内容。
本文是一篇散文,对散文语言的赏析是散文阅读的核心,因此我把教学的重点你品味语言,体会安塞腰鼓的震撼美。
由于本文的写作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学生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把体会的思想内容作为教学的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根据本课的特点,为了完成本课的目标,解决重点突破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将用情景导入法、点拨法、诵读法等教学方法来进行本课教学。
虽然新课程改革要求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但教师在教育课堂中的引领示范是不可或缺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课堂中我会在学生诵读和品味语言时给予学生适当的示范及方法的指导,从而规范他们的课堂语言,强化他们的阅读习惯。
为此本篇课文的教学,我将分两个课时进行。
《安塞腰鼓》 说课稿
![《安塞腰鼓》 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a7bba50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78.png)
《安塞腰鼓》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安塞腰鼓》。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安塞腰鼓》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所选的文章,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华美德以及时代对这些美德的呼唤。
《安塞腰鼓》这篇散文通过描绘西北“地域风情”这一角度,展现了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人民粗犷、豪放、热烈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
这篇文章语言气势磅礴,节奏明快,句式丰富多样,大量运用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形成了一种排山倒海般的语言气势,展现了安塞腰鼓的独特魅力。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能力,但对于这样一篇具有浓郁地域特色和强烈情感表达的散文,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他们可能对安塞腰鼓这种艺术形式比较陌生,对文中所表达的深厚情感和文化内涵也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体会。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积累文中的重点字词,如“亢奋”“羁绊”“戛然而止”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反复朗读,感受文章的语言节奏和气势。
(2)通过品味语言,理解安塞腰鼓所展现的生命力量和文化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体会其中所蕴含的生命活力和民族精神。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多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2)理解安塞腰鼓所展现的生命力量和民族精神。
2、教学难点感受文中强烈的情感表达,理解安塞腰鼓背后的文化内涵。
五、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和情感力量。
2、问题引导法通过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塞腰鼓》说课稿叙永县两河镇中学:周增剑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安塞腰鼓》是一篇具有诗意美的散文,文章以铿锵磅礴的语言,张扬激荡的句式,瑰丽奇伟的想象,急促暴烈的节奏,用一个个宛如鼓槌的汉字,在那天地之间,雄浑厚重的黄土高原之上,为我们鼓荡起一场惊心动魄、惊天动地的安塞腰鼓,那生命滔滔的激流,仿佛汹涌的黄河夺路而出。
展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激越澎湃的活力。
基于这个特点,这篇课文的教学主要内容是品味铿锵语句传达的勃发的生命激情,咏叹出的高原生命的热烈颂歌,民族魂魄的诗性礼赞,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2.教材的地位、作用新课标在实施目标中明确指出,要求学生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安塞腰鼓》是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本单元主要是通过体味作者对生活中艺术的体验和感悟以及由此而触发的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使学生在学习中进一步认识生命的力量和人生的价值,提高学生的素养,为今后学生阅读、欣赏、审美鉴赏打下基础。
《安塞腰鼓》这篇散文充分展示了我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充盈着生命的渲泄与活力,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的影响是深广的。
同时,本文在写作上,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气势恢弘,有阳刚之美,理解其对文章表达的作用,并通过写作训练让学生学会运用这些方法,对于习惯于学生腔的中学生来说,其冲击是巨大的。
本课在学生的审美体验、能力培养上,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教学目标⑴知识目标:学习排比、叠句手法,理解其作用;品味理解文中有关语句表达的深刻思想感情。
⑵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⑶情感目标:品味排比句式的节奏、气势与激情,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同时体会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底蕴。
[理论依据]此教学目标是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本单元的内容特点以及课文内容制定的。
4.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习朗读课文,学习排比手法及作用;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难点:理解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引导学生借助文字描绘再现形象领略意境。
[理论依据]本文既用写实的笔触描绘了气势磅礴的腰鼓表演,塑造了可触可感的艺术形象,又用更多的笔墨写意。
引导学生品读描绘形象、揭示内涵的排比句,从不同角度、层面感受安塞腰鼓的所宣泄的生命力量,并发表对课文的见解即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借助文字描绘再现形象领略意境是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1.教学设想安塞腰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
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像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飚,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个性。
豪迈粗犷的动作变化,刚劲奔放的雄浑舞姿,充分体现着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
在教学中从多维度、多层次为学生设置情境,重视学生的从文字中体会美好的意境,培养欣赏能力,并且从美好的意境中感悟人生,引发对人生的思考,合作讨论对人生的看法,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因此,把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作为本课的基本任务,发挥语文课堂具有的形象性、情意性、动态性等特点,把握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流动的过程,有机渗透生命情感的教育,使学生个性得到生动活泼的展示。
[理论依据]按照新课标的解说,语文教育的特点是人文性、实践性和民族性。
民族性则包含了汉字书写、语法结构、思想文化、表述形式等特点。
在教学中采用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设计原则:主动性原则、情境性原则、协作性原则、体验性原则,而设计教学方案。
2.教学方法基于本课的特点,以声感人是主线。
教学设计思路为:先从声像体验安塞腰鼓的魅力,再朗读进一步从文字上品味作者创造的意境,然后思考讨论从中领悟的对生命力和人生的认识并拓展训练。
因此,本文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为:创设情境、诵读指导、品味语句、讨论合作等,配以多媒体课件辅助。
其中以诵读、赏析、讨论为重。
课型为赏析合作式。
[理论依据]在这篇文章中,每一句“好一个安塞腰鼓”的出现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内涵、新的情景。
对学习《安塞腰鼓》而言,不断地诵读必定能带来精神的愉悦。
1.指导学生从朗读中感受音美、形美、意美。
又从更深的感悟中,准确掌握朗读的语速、停顿、重音,更能传情达意。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既向别人表述自己的观点,又能从别人那得到不同的信息,共同完成一定的目标。
懂得与人合作的意义,体验群体合作的成功感。
[理论依据]突出重难点,注重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和学习中的独特体验。
不求全,不求面面俱到,这也是符合新课程标准精神的。
3.教学准备⑴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安塞腰鼓的资料。
(可以是视频、音乐、文本等等。
)⑵教具准备:扫描仪、多媒体课件(A.安塞腰鼓的相关图片。
B.铿锵有力安塞腰鼓鼓声。
C.苍凉厚重的黄土高原上,后生们粗犷、动力十足的安塞腰鼓的大型演出。
D.《安塞腰鼓》wav朗读。
)[理论依据]为了拓宽课堂,实现生活、语文、课堂的对接,体现大语文观,实现综合性、探究性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㈠导入新课1.多媒体课件展示:A.安塞腰鼓的相关图片。
B.铿锵有力安塞腰鼓鼓声。
C.苍凉厚重的黄土高原上,后生们粗犷、动力十足的安塞腰鼓的大型演出。
2.请同学来描绘一下刚才所听到的安塞腰鼓鼓声、所看到的安塞腰鼓的表演;并让学生畅谈感受。
[设计意图]而本课导入,则从感受声音、欣赏表演开始,学生一下子便进入了中心地位,和同学们坐在一起,共同欣赏,创设了一种民主、开放、自由的学习空间,与本文的教学、学习思想符合。
㈡初读课文,整体感悟1.指定三位学生朗读课文。
2.播放wav音频朗读。
3.比较学生朗读和wav音频的不同之处,同时指导朗读方法。
4.请根据文中描述,对安塞腰鼓进行概述、评价。
好一个的安塞腰鼓!(空缺处可填词、短语、句子)5.整篇文章极富震撼力,文章中一个排比接一个排比,一个高潮连一个高潮,大家从中体味到了什么?A.这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
B.全文洋溢着一种阳刚之美。
C.表现要冲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渴望。
……[设计意图]铿锵激越的朗读能深深感染学生,许多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感情可通过读来悟出。
因此,教师应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并多让学生朗读。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要珍视学生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语文课程标准》㈢精读文章,感悟探究问题探究:对于这篇文章,你们想对哪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学生与老师的共同确定并板书出以下主要的小课题:(允许学生有别的小课题)1.对安塞腰鼓和当地地理关系、安塞腰鼓和当地农民性格关系的研究2.对本文语言的研究3.对本文主题思想的研究……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确定研究题目,自由组合成几个小组,合作探究。
这些小研究题目,要求学生一定要深入思考,结合全文,参照课后练习,集小组的智慧于一起,才能得到一个较为完美的答案,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就应当肯定。
同时,用扫描仪代替板书,将学生的研究成果展示出来,师生共同讨论评价。
[设计意图]在这一板块中,主要是采用“课题研究”策略。
在这几个课题的研究中,学生已经大体明了本文的写作特点、对安塞腰鼓也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对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底蕴也有了铭心的感受,而且,能够结合文章体味中华民族的历史与将来,增强民族自豪感。
㈣品读文章,赏析表达1.赏美图,配佳句——为了让大家对被誉为“天下第一鼓”的安塞腰鼓有更直观的认识,再让学生来看几组特写照片。
看后请各小组用课文中的文句与之相配并高声朗读。
对学生即时找出的句子进行简析。
比如:对排比句进行总结,说出对句子的理解。
示例:怎样理解“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声”?A.鸡啼预示天明,是新的一天的开始,是希望的象征。
B.这是以声衬静,用鸡啼反衬火烈的鼓声停止后大地的寂静。
2.说美点,品美韵——这篇文章美吗?美在哪里?⑴语言美。
课文多用短句来表现内容;大量运用排比,有句内、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排比,交错出现,连用许多。
⑵思想美。
如果学生没有找出下面句子,则提示学生仔细体味:①为什么说“多水的江南……,打不得这样的腰鼓”?引导学生可从自然环境、经济文化、人的思想境界等角度谈,言之成理即可。
亦可结合江南音乐《姑苏行》谈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
作者在歌颂这种阳刚之美的同时歌颂黄土高原,这正是贯穿全文的感情基调。
②文中“除了黄土高原,哪里再有这么厚这么厚的土层啊”是什么含义?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厚实的精神文化土壤,也是他风雨变迁的见证,引导学生从黄土高原的地域特点和社会历史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
③西北现在好像成了贫困落后的代名词,作者为什么这样歌颂西北汉子?西北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在今天,西北好像落伍了。
但那里的人民并没有因生活的贫困和环境的封闭而丧失希望,生命的能量就在这沉重的躯壳内奔突,终有一天会喷发。
这里的人们,这里的土地是有希望的。
落后是暂时的,只要生命还在期盼“搏击”,重生之日并不遥远。
④同学们认为本文的主旨是什么?从课文中找到依据。
歌颂生命力量歌颂黄土高原歌颂民族精神歌颂民族艺术⑶这篇文章美在,内容和形式(语言和思想)取得了完美的统一。
[设计意图]打破思维束缚,让每一个学生自由、充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
通过探究性、创造性、多角度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与批判等环节,拓展了思维空间,受到了情感熏陶,享受到了审美乐趣。
㈤熟读课文,整体深化在这一板块中,主要是将课内课外结合,将学生作文与课文结合,升华情感,渗透人文精神,实现能力的拔高与迁移。
1.说说现在你的新感受,或新的发现(问题)。
学生们将畅所欲言,在文章的比较中,学生将明白自己的得与失,提高写作的素养,同时又对本文的学习进行了梳理与巩固,远远胜过教师的讲解。
2.欣赏、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材料。
(用扫描仪将学生收集的文本材料进行扫描,直接投影在屏幕上。
对于学生的音乐、录相材料运用多媒体进行播放。
)[设计意图]学生们听到了粗犷雄浑的音乐,看到了引人入胜的材料,谈论着自己的收获。
对学生的影响和熏陶更深入了。
加之先进手段的运用,学生的成就感是非凡的,热情是高涨的。
五、说作业设计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其中一个,允许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另外,学生也可以自行设计作业题目。
1.探究题目:调查一下本地具有特色、具有文化内涵的民间艺术,写一篇文章。
2.写作提高:选一篇同样写音乐,生命或是黄土高原的文章,与本文比较分析,写出它们的相同、不同的地方。
(可先找资料学习写法。
)3.体验反思:当代中学生应该是什么样的?(可以举行辩论会,深入讨论。
)在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完成作业之后,在班上举行作品发布会,可邀请老师、学校领导参加,同学们展示自己的成果。
最后,在磅礴雄浑的音乐声中结束《安塞腰鼓》这篇文章的课堂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