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数字基带传输技术仿真实验)
基于matlab的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仿真实验设计

基于matlab的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仿真实验设
计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仿真实验设计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2.通过Matlab仿真来研究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性能特点;
3.实际操作,掌握Matlab对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内容
1.设计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仿真模型,包括信源、调制器、信道、解调器、接收端等模块;
2.模拟实现数字信号的采样、量化、编码等过程;
3.采用常用的调制方式,如BPSK、QPSK、16QAM等,进行调制处理,并观察不同调制方式下的信噪比和误码率的关系;
4.在传输过程中引入噪声,观察噪声对信号传输质量的影响;
5.实现误码率的计算和信噪比的测量;
6.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合适的信号处理算法,提高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性能。
三、实验步骤
1.根据实验要求,设计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仿真模型,包括信源、调制器、信道、解调器、接收端等模块;
2.实现数字信号的采样、量化、编码等处理过程;
3.采用常用的调制方式(如BPSK、QPSK、16QAM等),进行信号调制处理;
4.在传输过程中引入噪声,并观察噪声对信号传输质量的影响;
5.实现误码率的计算和信噪比的测量;
6.根据实验结果,设计合适的信号处理算法,提高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性能。
四、实验结果
1.实验结果应包括调制方式、误码率、信噪比等参数;
2.根据实验结果,评估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性能,提出改善方法。
五、实验总结
1.总结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2.分析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性能特点,包括误码率、信噪比等;
3.掌握Matlab对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方法。
实验2 基带信号传输实验

沈 阳 工 程 学 院学 生 实 验 报 告实验室名称:通信实验室课程名称:数字传输技术 实验名称:基带信号传输实验 实验日期:2015年11月25日 班级:通信132 姓名: 张翼 学号:2013312211 指导教师:何思远 成绩:一、实验目的1. 理解基带信号传输的原理。
2. 掌握使用MATLAB 语言进行带限信道中二进制基带信号传输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在带限信道中,信号传输的频带宽度是有限的。
根据信道传输函数的不同,数字信号通过信道之后可能产生符号间干扰,称为码间串扰。
当信道的传递函数满足奈奎斯特第一准则时,数字信号通过带限信道之后将不会产生码间串扰。
设发送滤波器为)(ωT G ,物理传输信道为)(ωC ,接收滤波器为)(ωR G ,则带限信道的总传递函数为:可以证明,在高斯白噪声条件下,当发送滤波器)(ωT G 与接收滤波器)(ωR G 匹配的时候,即)()(*ωωR T G G =时,通信性能将达到最佳。
在实际的通信系统中,通常将带限信道的总传递函数设计为具有升余弦频谱特性,称为滚降滤波器。
滚降滤波器)(ωH 满足:相应的冲激函数)(t h 为:其中,α为滚降系数,0 <α< 1。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1. 根据码间无串扰准则和滚降滤波器的原理,用一个脚本文件(Script File)来实现二进制基带信号传输的功能。
分别设计滚降滤波器和普通滤波器,并比较基带信号在无噪声混入和有噪声混入的情况下通过两种滤波器后的结果。
滚降滤波器的滚降系数为0.4,码速率为1000bps。
普通滤波器为巴特沃思低通滤波器,截止频率为fc=600Hz,阶数为10阶。
仿真的采样速率为10KHz,输入数字信号为双极性的随机数字冲激串。
提示:仿真中加入噪声,可使用data=data+0.1*randn(1,length(data))实现,修改加入噪声的方差系数即可改变所加入噪声的大小。
2. 实验结果中要求画出如下图形:滚降滤波器的时域和频域特性图形,输入滤波器的数字冲激串图形,滚降滤波器输出波形以及形成的眼图,普通滤波器输出波形以及形成的眼图。
数字基带仿真实验通信系统综合实验报告

数字基带仿真实验通信系统综合实验报告目录实验一数字基带仿真实验 (1)一.实验目的 (1)二.实验设备与软件环境 (1)三.实验内容 (1)四.实验要求 (2)五.实验原理 (2)1.差错控制编码的基本原理 (2)2)CRC码编码的基本原理 (3)2. 跳频的基本原理 (4)六.实验结果 (7)1.基带包的差错控制技术 (7)2.跳频扩频实验 (10)3.加密解密实验 (18)七.思考题 (20)实验二通信传输有效性和可靠性分析实验 (22)一.实验目的 (22)二.实验设备与软件环境 (22)三.实验内容 (22)1.性能仿真 (22)2.数据速率 (23)3.文件传输 (23)四.实验要求 (24)五.实验原理 (25)1. 停止等待协议基本原理 (25)2. 连续ARQ协议基本原理 (25)3. 检错重发ARQ协议基本原理 (26)六.实验结果 (26)1. 性能仿真 (26)2.数据传输速率的分析(点对点通信): (30)七.思考题 (36)实验三无线多点组网实验 (38)一.实验目的 (38)二.实验设备与软件环境 (38)三.实验内容 (38)四.实验要求 (39)五.实验原理 (40)1. 计算机通信网的相关知识 (40)2. Ad hoc网络 (41)3. 路由选择 (42)六.实验结果 (43)七.思考题 (45)实验四语音传输实验 (48)一.实验目的 (48)二.实验设备与软件环境 (48)三.实验内容 (48)四.实验要求 (49)五.实验原理 (49)1. 基带信号编码的基本原理 (49)2. SCO链路和ACL链路的异同 (50)3. 随机错误和突发错误 (51)六.实验结果 (52)2.蓝牙语音链路建立和断开的过程 (59)七.思考题 (61)实验一数字基带仿真实验一.实验目的1. 了解汉明码、CRC码的基本原理。
2. 了解跳频、扩频的基本原理。
3. 了解常规和公开密钥密码体制的工作原理。
实验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仿真研究

试验三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仿真研究一、试验目1.观察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中各模块信号波形, 深入了解奈奎斯特第一定理;2.观察发送端和接收端眼图, 了解眼图在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中作用;二、试验原理(一)、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模型前面我们介绍数字基带信号常见码型形状常常画成矩形, 而矩形脉冲频谱在整个频域是无穷延伸。
因为实际信道频带是有限而且有噪声, 用矩形脉冲作传输码型会使接收到信号波形发生畸变, 所以这一节我们寻求能使差错率最小传输系统传输特征。
如图1所表示一个经典数字基带信号传输系统模型。
图1 数字基带信号传输系统模型图图1中, 基带码型编码电路输出是携带着基带传输经典码型信息δ脉冲或窄脉冲序列}{a, 我们仅仅关注取值: 0、1或±1; 发送滤波器又叫信道信号形成网n络, 它限制发送信号频带, 同时将}{a转换为适合信道传输基带波形; 信道能够n是电缆等狭义信道也能够是带调制器广义信道, 信道中窄带高斯噪声会给传输波形造成畸变; 接收滤波器作用是滤除混在接收信号中带外噪声和由信道引入噪声, 对失真波形进行尽可能赔偿(均衡); 抽样判决器是一个识别电路, 它把接收滤波器输出信号波形)(t y放大、限幅、整形后再加以识别, 深入提升信噪比; 码型译码将抽样判决器送出信号还原成原始信码。
(二)、基带传输中码间串扰数字通信关键质量指标是传输速率和误码率, 二者之间亲密相关、相互影响。
当信道一定时, 传输速率越高, 误码率越大。
假如传输速率一定, 那么误码率就成为数字信号传输中最关键性能指标。
从数字基带信号传输物理过程看, 误码是由接收机抽样判决器错误判决所致, 而造成误判关键原因是码间串扰和信道噪声。
码间串扰定义: 因为系统传输特征不良或加性噪声影响, 使信号波形发生畸变, 造成收端判决上困难, 所以造成误码, 这种现象称为码间串扰。
发生码间串扰时, 脉冲会被展宽, 甚至重迭(串扰)到邻近时隙中去成为干扰。
通信原理实验2数字频带传输系统实验

实验2 数字频带传输系统实验一、实验目的掌握数字频带传输系统调制解调的仿真过程 掌握数字频带传输系统误码率仿真分析方法二、实验原理数字频带信号通常也称为数字调制信号,其信号频谱通常是带通型的,适合于在带通型信道中传输。
数字调制是将基带数字信号变换成适合带通型信道传输的一种信号处理方式,正如模拟通信一样,可以通过对基带信号的频谱搬移来适应信道特性,也可以采用频率调制、相位调制的方式来达到同样的目的。
1.调制过程 1)2ASK如果将二进制码元“0”对应信号0,“1”对应信号tf A c π2cos ,则2ASK 信号可以写成如下表达式:()()cos2T n s c n s t a g t nT A f tπ⎧⎫=-⎨⎬⎩⎭∑{}1,0∈n a ,()⎩⎨⎧≤≤=其他 0T t 01s t g 。
可以看到,上式是数字基带信号()()∑-=ns n nT t g a t m 经过DSB 调制后形成的信号。
其调制框图如图1所示:图1 2ASK 信号调制框图2ASK 信号的功率谱密度为:()()()][42c m c m s f f P f f P A f P ++-=2)2FSK将二进制码元“0”对应载波t f A 12cos π,“1”对应载波t f A 22cos π,则形成2FSK 信号,可以写成如下表达式:()()()()()12cos 2cos 2T n s n n s n nns t a g t nT A f t a g t nT A f t πϕπθ=-++-+∑∑当=n a 时,对应的传输信号频率为1f ;当1=n a 时,对应的传输信号频率为2f 。
上式中,n ϕ、n θ是两个频率波的初相。
2FSK 也可以写成另外的形式如下:()()cos 22T c n s n s t A f t h a g t nT ππ∞=-∞⎛⎫=+- ⎪⎝⎭∑其中,{}1,1-+∈n a ,()2/21f f f c +=,()⎩⎨⎧≤≤=其他 0T t 01s t g ,12f f h -=为频偏。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实验报告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实验报告数字基带传输系统实验报告引言: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是现代通信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各个领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一个基带传输系统的模型,来研究数字信号的传输特性和误码率等参数。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原理和应用。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搭建一个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模型,并通过实验研究以下几个方面:1. 了解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结构;2. 研究数字信号的传输特性,如传输速率、带宽等;3. 分析误码率与信噪比之间的关系;4. 探究不同调制方式对传输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由发送端、信道和接收端组成。
发送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通过信道传输到接收端,接收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
在传输过程中,信号会受到噪声的干扰,从而引起误码率的增加。
三、实验步骤1. 搭建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模型,包括发送端、信道和接收端;2. 设计不同的调制方式,如ASK、FSK和PSK,并设置不同的传输速率和带宽;3. 测试不同调制方式下的误码率,并记录实验数据;4. 分析误码率与信噪比之间的关系,探究不同调制方式对传输性能的影响。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一系列的数据,并进行了分析。
我们发现,随着信噪比的增加,误码率逐渐减小,传输性能逐渐提高。
同时,不同调制方式对传输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
例如,ASK调制方式在低信噪比下误码率较高,而PSK调制方式在高信噪比下误码率较低。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了解了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研究了数字信号的传输特性和误码率与信噪比之间的关系。
同时,我们也探究了不同调制方式对传输性能的影响。
通过实验,我们对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应用和优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六、实验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向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方法可以进一步改进,实验中的噪声模型也可以更加精确。
通信原理实验数字基带传输仿真实验

通信原理实验数字基带传输仿真实验本文记录的是一次通信原理实验,具体实验内容是数字基带传输仿真实验。
这个实验旨在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数字基带传输的基本原理、信号调制和调制解调的方法,并通过仿真实验加深对数字基带传输的理解。
实验步骤:第一步:实现数字基带信号的产生。
我们采用MATLAB编写代码来产生数字基带信号。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选择产生脉冲振幅调制(PAM)、脉冲宽度调制(PWM)、脉冲频率调制(PFM)等各种调制方式。
第二步:实现数字基带信号的传输。
我们可以通过MATLAB编写代码,将数字基带信号在传输媒介中进行仿真。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选择传输介质为AWGN信道、多径信道等,通过加入信噪比、码元传输速率、波特率等参数来模拟不同的传输环境。
第三步:实现数字基带信号的调制。
我们采用调制器进行数字信号的调制。
常见的数字调制方式有AM调制、FM调制、PM调制等。
此处我们选择了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调制来进行数字基带信号的调制。
第四步:实现数字基带信号的解调。
我们采用解调器来实现数字基带信号的解调。
常见的数字解调方式有包络检测法、抑制互调法等。
此处我们选择了直接判决法来进行数字基带信号的解调。
第五步:实现数字基带信号的重构。
我们通过将数字基带信号解调后还原成原始信号进行数字信号的重构。
此处我们需要通过MATLAB代码将解调后的数字信号还原成原始信号,并绘制出波形图进行对比分析。
实验结果:通过对仿真实验的分析,我们得出了一些结论。
首先,不同的数字基带信号相对应不同的调制方式,比如我们可以选择PAM调制来实现计算机通讯中的以太网传输。
其次,数字基带信号的传输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信道的噪声、信噪比、码元传输速率、波特率等。
第三,数字基带信号的解调方式有很多种,我们需要根据传输环境的不同来选择最适宜的解调方式。
最后,数字基带信号的重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能够让我们了解数字基带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所带来的信息损失和失真情况。
数字基带传输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通信原理实验名称实验一:数字基带传输技术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实验完成时间: 2014年 10 月 28 日一、熟悉实验平台二、数字基带传输系统实验1. 实验目的1.了解几种常用的数字基带信号。
2.掌握常用的数字基带出书码型的编码规则。
3.掌握CPLD实现码型变换的方法。
2.实验内容1.观察NRZ码,RZ码,AMI码,HDB3码,CMI码,BPH码的波形。
2.观察全0码或全1码时各码型的波形。
3.观察HDB3,AMI码的正负极性波形。
4.观察AMI码,HDB3码,CMI码,BPH码经过码型反变换后的输出波形。
5.自行设计码型变换电路,下载并观察波形。
3.实验仪器各功能模块(实验箱)20M双踪示波器一台频率计(可选)一台连接线若干2.实验原理二进制码元的数字基带传输系统参考使用模块:信号源模块、码型变换模块、信道模拟模块、终端模块。
该通信系统的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二进制码元的数字基带传输系统该结构由信道信号形成器、信道、接收滤波器以及抽样判决器组成。
这里信道信号形成器用来产生适合于信道传输的基带信号,信道可以是允许基带信号通过的媒质(例如能够通过从直流至高频的有线线路等);接收滤波器用来接收信号和尽可能排除信道噪声和其他干扰;抽样判决器则是在噪声背景下用来判定与再生基带信号。
基带信号是代码的一种电表示形式。
在实际的基带传输系统中,并不是所有的基带电波形都能在信道中传输。
例如,含有丰富直流和低频成分的基带信号就不适宜在信道中传输,因为它有可能造成信号严重畸变。
单极性基带波形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再例如,一般基带传输系统都从接收到的基带信号流中提取定时信号,而收定时信号又依赖于代码的码型,如果代码出现长时间的连“0”符号,则基带信号可能会长时间出现0电位,而使收定时恢复系统难以保证收定时信号的准确性。
归纳起来,对传输用的基带信号的主要要求有两点:(1)对各种代码的要求,期望将原始信息符号编制成适合于传输用的码型;(2)对所选码型的电波形要求,期望电波形适宜于在信道中传输。
数字基带传输 实验报告

数字基带传输实验报告数字基带传输实验报告1. 引言数字基带传输是现代通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以便在传输过程中进行传输。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实验平台,探索数字信号的传输特性和相关参数的测量方法。
2. 实验设备和方法实验所使用的设备包括信号发生器、示波器、传输线等。
首先,我们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连接到传输线的输入端,然后将传输线的输出端连接到示波器,以便观察信号的传输效果。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会改变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和幅度,以研究其对传输信号的影响。
3.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记录,我们发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对传输信号的带宽有着直接的影响。
当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增加时,传输信号的带宽也随之增加。
这是因为高频信号具有更多的频率成分,需要更大的带宽来进行传输。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幅度对传输信号的幅度衰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当信号发生器的输出幅度增加时,传输信号的幅度衰减也随之增加。
这是因为高幅度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容易受到噪声和衰减的影响。
4. 数字信号的传输特性数字信号的传输特性是指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失真情况。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信号的失真主要表现为幅度衰减和相位偏移。
幅度衰减是指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幅度减小的现象,而相位偏移是指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相位发生变化的现象。
这些失真现象会导致信号的质量下降,从而影响通信系统的性能。
5. 数字信号的传输参数测量在实验中,我们还对数字信号的传输参数进行了测量。
其中,最重要的参数是信号的带宽和信号的衰减。
带宽的测量可以通过观察传输信号在示波器上的频谱来进行,而衰减的测量可以通过比较信号发生器的输出幅度和传输信号的接收幅度来进行。
通过测量这些参数,我们可以评估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性能,并进行相应的优化。
6.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数字基带传输的原理和特性。
我们发现信号的频率和幅度对传输信号的带宽和幅度衰减有着直接的影响。
通信原理软件仿真实验报告-2-数字基带系统

西安邮电大学《通信原理》软件仿真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实验二数字基带系统院系: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班级:通工学生姓名:学号:(班内序号)指导教师:报告日期:2013年5月8日实验二数字基带系统●实验目的:1、熟悉仿真环境;2、掌握数字基带信号的常用波形与功率谱密度;3*、掌握奈奎斯特第一准则与码间干扰的消除;4*、掌握眼图及其性能参数。
● 仿真设计电路及系统参数设置:1、记录单、双极性不归零码的波形与功率谱密度;图1-1 记录单、双极性不归零码的波形与功率谱密度仿真电路时间参数:No. of Samples = 4096;Sample Rate = 2000HzRate = 100Hz;双极性码Amp = 10V;单极性码Amp = 10V,Offset = 10V;功率谱密度选择(dBm/Hz 1 ohm);2、记录单、双极性归零码的波形与功率谱密度;图2-1 记录单、双极性归零码的波形与功率谱密度仿真电路用于采样的矩形脉冲序列幅度1V,频率100Hz;脉宽0.005s(占空比50%);3、改变采样脉冲的占空比,观察并记录归零码波形与功率谱密度的变化;(仿真电路图同第2题)参数设置:①用于采样的矩形脉冲序列幅度1V,频率100Hz;脉宽0.009s(占空比90%);②用于采样的矩形脉冲序列幅度1V,频率100Hz;脉宽0.009s(占空比90%);4*、建立如下系统:其中图符4、5均为示波器;图符0为Rate = 100Hz,Amp = 10V的双极性不归零码;图符3为FIR低通滤波器,其参数设置如下:通带增益0dB,阻带增益-40dB;归一化最低截止频率10Hz/2000Hz = 0.005;归一化最高截止频率190Hz/2000Hz = 0.095;分别记录信源与信宿的眼图,建议时间参数如下:Start = 0.02s,Length = 0.05s;5*、改变FIR低通滤波器的归一化截止频率,观察并记录信宿眼图的变化;(仿真电路图同第4题)参数设置:①归一化最低截止频率10Hz/2000Hz = 0.001;归一化最高截止频率190Hz/2000Hz = 0.099;②归一化最低截止频率10Hz/2000Hz = 0.009;归一化最高截止频率190Hz/2000Hz = 0.090;。
3.2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仿真实验

课程名称:通信原理姓名:学号:班级:
实验名称:实验2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仿真实验
1 验证奈奎斯特第一准则
图 1
图1为验证奈奎斯特第一准则仿真系统。
图 2
图2为关闭噪声的情况,Sink 6为PN信号通过延时器后的波形,Sink 8为PN信号通过升余弦滚降低通滤波器和延时器后的波形,Sink 10为通过FIR低通滤波器后的波形,Sink 15为经抽样,保持和缓存后的波形。
图 3
图3为加入噪声后的各个分析仪器的波形,可见噪声会干扰源信号,导致接受到的信号发生错误现象。
2 眼图的观测
图 4
图4为观察眼图的仿真系统。
图 5 图4为输出波形。
图 6
图7
图5为经过图6设置后变换得到的图形。
眼图不清晰,信号受噪声干扰较大。
基带传输系统实验报告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实验名称:数字基带传输系统systemview 仿真 实验条件:systemview 仿真软件破解版,电脑实验原则:力求条理清晰,结构分明,层次紧致,尽量将应有的模块打包放入子系统,方便以后的模块修改,每个模块对其余模块全部是透明的,定义每个模块的需要设置的参数,根据其余模块或者整个系统对参数进行修改,任何一个子系统的控制用时钟信号都必须从外面引入,方便系统的参数设计!对每一个关键的部位加上应有的注释!实验模块:信源子系统,CMI 编码,CMI 译码,位同步子系统,帧同步子系统,帧复用解调模块!实验模块简介:① 信源子系统 : 将多路信号按帧的大小进行复用并加入控制帧,控制帧采用巴克码,方便在解调时对巴克码的识别.本实验中采用的是三路信号的复用,其中一路为巴克码!② CMI 编码: 用可变分频器的实现方法:一般分频器是通过计数器完成,计数器的范围为0~(N -1),这里N 为分频数。
当计数器达到(N -1)是地,对计数器进行复位,进入下一轮计数。
通过改变N 的大小,从而达到可变分频计数的目的。
对于可变计数器的输出,输出占空比为50%的方波信号。
这是通过判决电路实现的:当计数器计数小于N/2时输出为1,其它为0。
③ CMI 译码:根据CMI 码的特点,11与00表示1,用10表示0,这样可以用相邻的两位进行异或就可以得到原编码的的反码,然后取反就是!设计思路就是让相邻的两位异或就可以得到原来的数据!④位同步子系统:位同步子系统是根据相位加减设计的,当同步信息和码元不同步时,可以根据码元与同步信息是否超前或者滞后来决定是采取打开扣除门还是附加门来增加或者减少相位,来达到同步!⑤帧同步子系统:本模块可分为巴克码识别器及同步保护两部分。
巴克码识别器包括移位寄存器、相加器和判决器组成,而其余部分为同步电路保护部分.基带信号里的帧同步码无错误时(七位全对),把位同步信号和数字基带信号输入给移位寄存器,识别器就会有帧同步识别信号输出!⑥时分复用解调子系统:通过帧同步提取同步信息,并通过电路去除同步帧巴克码,然后再位同步信息作为时钟信号的前提下将两路数据信号分离开来,然后通过串并转换将信号转换为并行信号并输出!实验模块详细设计介绍信源子系统电路设计思路帧信息设计详细图时钟信号通过4分频和8分频以及16分频以后形成控制信号,用信号来控制三个8位选择器的选择输出!三个波形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出反相之后就可以形成000 001 010 011 100 101 110 111的八个信号选择八位选择器选择输出,八路信号选通输出的周期为8*e-6HZ从而达到了串并转换的目的!选择时钟有时钟信号1的八位组成!所以八位选择器的时钟频率为1/32*e+6HZ!三路信号的输出,从输入的时钟信号是八路选择器选通八路信号的时钟,这样可以保证三选一电路每次选通到下一次选通都可以使八路选择器进入一个新的循环!如上图产生的信号为10,11,00用来选通三路信号,时间刚好是上面加在八选一上面的八倍!当三路信号生成之后再经过一个八路选择器按相关方式选择输出三个信号中的一个,所需要的时钟频率必须为前面所产生的数据信号的长度,及控制时钟频率应该为1/32*e+6HZ!巴克码序列作为帧同步信号加到数据帧的最前面,用来做帧同步信号,本信源子系统中使用的巴克码是111001再在巴克码前面加一位保护码元0一起构成帧同步码元!在上述系统中使用的数据是自定义数据。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matlab仿真.

湘潭大学通信原理实验报告书课程名称:通信原理实验一: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MATLAB仿真实验二:模拟信号幅度调制仿真实验学生姓名:学号:班级:指导教师:王仕果2012年12 月实验一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MATLAB仿真一、实验目的:1、熟悉和掌握常用的用于通信原理时域仿真分析的MATLAB函数;2、掌握连续时间和离散时间信号的MATLAB产生;3、牢固掌握冲激函数和阶跃函数等函数的概念,掌握卷积表达式及其物理意义,掌握卷积的计算方法、卷积的基本性质;4、掌握利用MATLAB计算卷积的编程方法,并利用所编写的MATLAB程序验证卷积的常用基本性质;5、掌握MATLAB描述通信系统中不同波形的常用方法及有关函数,并学会利用MATLAB求解系统功率谱,绘制相应曲线。
二、实验内容1、编写MATLAB程序产生离散随机信号2、编写MATLAB程序生成连续时间信号3、编写MATLAB程序实现常见特殊信号三、实验原理:从通信的角度来看,通信的过程就是消息的交换和传递的过程。
而从数学的角度来看,信息从一地传送到另一地的整个过程或者各个环节不外乎是一些码或信号的交换过程。
例如信源压缩编码、纠错编码、AMI编码、扰码等属于码层次上的变换,而基带成形、滤波、调制等则是信号层次上的处理。
码的变换是易于用软件来仿真的。
要仿真信号的变换,必须解决信号与信号系统在软件中表示的问题。
3.1 信号及系统在计算机中的表示3.1.1 时域取样及频域取样一般来说,任意信号s(t是定义在时间区间(-∞,+∞)上的连续函数,但所有计算机的CPU都只能按指令周期离散运行,同时计算机也不能处理(-∞,+∞)这样一个时间段。
为此将把s(t按区间,22TT⎡⎤−⎢⎥⎣⎦截短为sT(t,再对sT(t按时间间隔Δt均匀取样,得到取样点数为:TNtt=Δ (3-1仿真时用这个样值集合来表示信号s(t。
显然Δt反映了仿真系统对信号波形的分辨率,Δt越小,则仿真的精确度越高。
通信原理_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仿真实验

一、基本原理: (1)数字基带信号传输系统的组成:
基带脉冲 信道信号
输入Biblioteka 形成器信道接收 滤波器
抽 样 基带脉冲 判决器 输出
噪声 (2)余弦特性滚降的传输函数:
同步 提取
TS ,
H () T2S
[1 sin
TS
2
( TS
)],
相应的冲激响应
h(t)为:0,
0 (1 )
统的总特性是确定的,故最佳基带系统的设计归结为发送滤波器和接收滤波器特性的选择。
二、仿真代码和图形: (1)绘制α= 0,0.75,1 时的升余弦滚降系统的时域和频谱图;
(2)随机产生周期 Ts=1s 的单位幅度单极性 RZ 和双极性 NRZ 信号,绘制信号的时域波形和 功率谱;
①单极性 RZ:
②双极性 NRZ 信号:
(3)(2)中产生的双极性 NRZ 信号通过 α=1 的系统后,绘制输出信号在示波器上显示的 眼图;
(4)绘制(3)输出的信号加入高斯白噪声信号后的输出眼图;
输入 n0=0.2,仿真图形如下:
(5) 若考虑最佳接收,接收端采用匹配滤波器,绘出基带信号,及相应匹配滤波器的冲激 响应波形,信号通过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 SNR 任选,绘制信号波形及匹配滤波器输出波形。
直流分量,不受信道特性变化的影响,抗噪声性能好。 (5)眼图:
指通过用示波器观察接收端的基带信号波形,从而估计和调整系统性能的一种方法。在 传输二进制信号波形时,由于示波器的余晖作用,使扫描所得的每一个码元波形重叠在一起, 示波器显示的图形很像人的眼睛,故名“眼图”。 眼图模型如下所示:
抽样失真
过零点失真
判决门限电平
对定时误差的灵敏度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仿真实现 设计报告

通信系统课程设计报告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仿真实现摘要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是通信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基带传输研究的意义在于现代通信系统中广义上的任一线性调制的频带传输系统均可等效为基带传输系统,即数字基带传输中本就包含了频带传输的一些基本问题。
同时,就数字基带传输自身而言,随着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也被越来越多的应用。
在基带传输理论学习过程中涉及到的信道编码、传输信道特性、接收滤波、抽样判决等环节存在较为抽象不易理解的问题,如果不经过实践环节,这些抽象的计算和变换难以较快的掌握。
MATLAB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工程技术数值运算跨平台语言,利用它的通信工具箱和可视化仿真模型库Simulink可有效实现通信系统的仿真。
Simulink可对动态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其可视化建模的特点尤其适合于通信系统仿真等工作。
关键词:Simulink;眼图;数字基带传输系统前言随着通信系统的规模和复杂度不断增加,统的设计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发展传的需要,通信系统的模拟仿真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
传统的通信仿真技术主要分为手工分析与电路试验2种,但耗时长方法比较繁杂,而通信系统的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是介于上述2种方法的一种系统设计方法,它可以让用户在很短的时间内建立整个通信系统模型,并对其进行模拟仿真]2[。
数字信号的传输方式按其在传输中对应的信号的不同可分为数字基带传输系统和数字频带传输系统。
不使用调制和解调而直接传输数字基带信号的系统称为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虽然在实际使用的数字通信系统中基带传输不如频带传输那样广泛,但是,对于基带传输系统的研究仍然是十分有意义的。
1) 在频带传输制式里同样存在基带传输的问题(如码间干扰等),因为信道的含义是相对的,若把调制解调器包括在信道中(如广义信道),则频带传输就变成了基带传输。
可以说基带传输是频带传输的基础。
2) 随着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基带传输这种方式也有迅速发展的趋势。
目前,它不仅用于低速数据传输,而且还用于高速数据传输。
通信原理_数字基带传输实验报告

基带传输系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提高独立学习的能力;2、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学习matlab的使用;4、掌握基带数字传输系统的仿真方法;5、熟悉基带传输系统的基本结构;6、掌握带限信道的仿真以及性能分析;7、通过观察眼图和星座图判断信号的传输质量。
二、实验原理在数字通信中,有些场合可以不经载波调制和解调过程而直接传输基带信号,这种直接传输基带信号的系统称为基带传输系统。
基带传输系统方框图如下:基带脉冲输入噪声基带传输系统模型如下:各方框的功能如下:(1)信道信号形成器(发送滤波器):产生适合于信道传输的基带信号波形。
因为其输入一般是经过码型编码器产生的传输码,相应的基本波形通常是矩形脉冲,其频谱很宽,不利于传输。
发送滤波器用于压缩输入信号频带,把传输码变换成适宜于信道传输的基带信号波形。
(2)信道:是基带信号传输的媒介,通常为有限信道,如双绞线、同轴电缆等。
信道的传输特性一般不满足无失真传输条件,因此会引起传输波形的失真。
另外信道还会引入噪声n(t),一般认为它是均值为零的高斯白噪声。
信道信号形成器信道接收滤波器抽样判决器同步提取基带脉冲(3)接收滤波器:接受信号,尽可能滤除信道噪声和其他干扰,对信道特性进行均衡,使输出的基带波形有利于抽样判决。
(4)抽样判决器:在传输特性不理想及噪声背景下,在规定时刻(由位定时脉冲控制)对接收滤波器的输出波形进行抽样判决,以恢复或再生基带信号。
(5)定时脉冲和同步提取:用来抽样的位定时脉冲依靠同步提取电路从接收信号中提取。
三、实验内容1采用窗函数法和频率抽样法设计线性相位的升余弦滚讲的基带系统(不调用滤波器设计函数,自己编写程序)设滤波器长度为 N=31,时域抽样频率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o为 4 /Ts,滚降系数分别取为 0.1、0.5、1,(1)如果采用非匹配滤波器形式设计升余弦滚降的基带系统,计算并画出此发送滤波器的时域波形和频率特性,计算第一零点带宽和第一旁瓣衰减。
通信原理实验--数字基带传输仿真实验

数字基带传输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提高独立学习的能力;2、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学习Matlab 的使用;4、掌握基带数字传输系统的仿真方法;5、熟悉基带传输系统的基本结构;6、掌握带限信道的仿真以及性能分析;7、通过观测眼图和星座图判断信号的传输质量。
二、系统框图及编程原理1.带限信道的基带系统模型(连续域分析)✧输入符号序列――✧发送信号―― ――比特周期,二进制码元周期✧发送滤波器―― 或或✧发送滤波器输出――✧信道输出信号或接收滤波器输入信号(信道特性为1)✧接收滤波器―― 或或✧接收滤波器的输出信号其中(画出眼图)✧如果位同步理想,则抽样时刻为✧抽样点数值为(画出星座图)✧判决为2.升余弦滚降滤波器式中称为滚降系数,取值为, 是常数。
时,带宽为Hz;时,带宽为Hz。
此频率特性在内可以叠加成一条直线,故系统无码间干扰传输的最小符号间隔为s,或无码间干扰传输的最大符号速率为Baud。
相应的时域波形为此信号满足在理想信道中,,上述信号波形在抽样时刻上无码间干扰。
如果传输码元速率满足,则通过此基带系统后无码间干扰。
3.最佳基带系统将发送滤波器和接收滤波器联合设计为无码间干扰的基带系统,而且具有最佳的抗加性高斯白噪声的性能。
要求接收滤波器的频率特性与发送信号频谱共轭匹配。
由于最佳基带系统的总特性是确定的,故最佳基带系统的设计归结为发送滤波器和接收滤波器特性的选择。
设信道特性理想,则有(延时为0)有可选择滤波器长度使其具有线性相位。
如果基带系统为升余弦特性,则发送和接收滤波器为平方根升余弦特性。
由模拟滤波器设计数字滤波器的时域冲激响应升余弦滤波器(或平方根升余弦滤波器)的带宽为,故其时域抽样速率至少为,取,其中为时域抽样间隔,归一化为1。
抽样后,系统的频率特性是以为周期的,折叠频率为。
故在一个周期内以间隔抽样,N为抽样个数。
频率抽样为,。
相应的离散系统的冲激响应为将上述信号移位,可得因果系统的冲激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数字基带传输技术仿真实验
实验要求:
1、学生按照实验指导报告独立完成相关实验的内容;
2、上机实验后撰写实验报告,记录下自己的实验过程,记录实验心得。
3、以电子形式在规定日期提交实验报告。
实验指导
1、单极性不归零码
单极性不归零码是一种最简单最常用的基带信号形式。
这种信号脉冲的零电平和正电平分别对应着二进制代码0和1,即,在一个码元时间内用脉冲的有或者无来对应表示0或者1码。
其特点是极性简单,有直流分量,脉冲之间无间隔。
生成单极性不归零码的MATLAB实现程序如下:
function y=snrz(x)
%本函数实现将输入的一段二进制代码编为相应的单极性不归零码输出
%输入x为二进制码,输出y为编号的码
t0=200;
t=0:1/t0:length(x); %给出相应的时间序列
for i=1:length(x) %计算码元的值
if x(i)==1 %如果输入信息为1
for j=1:t0 %该码元对应的点值取1
y((i-1)*t0+j)=1;
end
else
for j=1:t0
%如果输入信息为0,码元对应的点值取0
y((i-1)*t0+j)=0;
end
end
end
y=[y,x(i)];
plot(t,y);
%采用title 命令来实现标记出各码元对应的二元信息
title('1 0 1 1 0 0 1 0');
grid on;
axis([0,i,-0.1,1.1]);
在命令窗口中输入x的二进制代码和函数名,就可以得到所对应的单极性不归零码输出,如输入以下指令,将出现图1所示结果。
x=[1 0 1 1 0 0 1 0];
snrz(x)
图1 单极性不归零码
2、双极性不归零码
在双极性不归零码中,脉冲的正负对应着二进制代码的1和0,由于它是幅度相等极性相反的双极性波形,故当0、1符号等可能出现时无直流分量。
这样,恢复信号的判决电平为0,因而不受信道特性变化的影响,抗干扰能力较强,故双极性码较单极性码更有利于在信道中传输。
双极性不归零码的MATLAB实现程序如下:
function y=dnrz(x)
t0=200;
t=0:1/t0:length(x);
for i=1:length(x)
if x(i)==1
for j=1:t0
y((i-1)*t0+j)=1;
end
else
for j=1:t0
%如果输入信息为0,码元对应的点值取-1
y((i-1)*t0+j)=-1;
end
end
end
y=[y,x(i)];
plot(t,y);
title('1 0 1 1 0 0 1 0');
grid on;
axis([0,i,-1.1,1.1]);
在命令窗口中输入x的二进制代码和函数名,就可以得到所对应的双极性不归零码输出,如输入以下指令,将出现图2所示结果。
x=[1 0 1 1 0 0 1 0];
dnrz(x)
图2 双极性不归零码
3、单极性归零码
单极性归零码与单极性不归零码的区别是电脉冲宽度小于码元宽度,每个电脉冲在小于码元长度内总要回到零电平,即输入信息为1时,给出的码元前半时间为1,后半时间为0,输入为0时,与不归零码则完全相同。
单极性归零码可以直接提取定时信息,是其他波形提取位定时信息时需要采用的一种过度波形。
单极性归零码的MATLAB实现如下:
function y=srz(x)
%本函数实现将输入的一段二进制代码编为相应的单极性归零码输出
%输入x为二进制码,输出y为编号的码
t0=200;
t=0:1/t0:length(x); %给出相应的时间序列
for i=1:length(x) %计算码元的值
if x(i)==1 %如果输入信息为1
for j=1:t0/2
y((2*i-2)*t0/2+j)=1; %定义前半段时间为1
y((2*i-1)*t0/2+j)=0; %定义后半段时间为0
end
else
for j=1:t0 %如果输入信息为0
y((i-1)*t0+j)=0; %定义所有时间为0
end
end
end
y=[y,x(i)];
plot(t,y);
title('1 0 1 1 0 0 1 0');
grid on;
axis([0,i,-0.1,1.1]);
在命令窗口中输入x的二进制代码和函数名,就可以得到所对应的单极性归零码输出,如输入以下指令,将出现图3所示结果。
x=[1 0 1 1 0 0 1 0];
srz(x)
图3 单极性归零码
4、双极性归零码
它是双极性不归零码的归零形式,每个码元内的脉冲都回到零电平,表示信息1时,前半段时间为1 后半段时间为0,表示信息0时前半段时间为-1后半段时间为0,相邻脉冲之间必然留有零电位的间隔。
它除了具有双极性不归零码的特点之外,还有利于同步脉冲的提取。
双极性归零码的MATLAB实现如下:
function y=drz(x)
t0=200;
t=0:1/t0:length(x);
for i=1:length(x)
if x(i)==1
for j=1:t0/2
y((2*i-2)*t0/2+j)=1;
y((2*i-1)*t0/2+j)=0;
end
else
for j=1:t0/2
%如果输入信息为0,定义前半段时间为-1,后半段时间为0
y((2*i-2)*t0/2+j)=-1;
y((2*i-1)*t0/2+j)=0;
end
end
end
y=[y,x(i)];
plot(t,y);
title('1 0 1 1 0 0 1 0');
grid on;
axis([0,i,-1.1,1.1]);
在命令窗口中输入x的二进制代码和函数名,就可以得到所对应的双极性归零码输出,如输入以下指令,将出现图4所示结果。
x=[1 0 1 1 0 0 1 0];
drz(x)
图4 双极性归零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