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情绪智力现状调查研究

合集下载

情绪智力测试实验报告

情绪智力测试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情绪智力,又称情商,是指个体适应性地知觉、理解、调节和利用自己及他人的情绪的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情绪智力在个人成长、人际关系和职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为了解个体在情绪智力方面的表现,本研究设计了情绪智力测试实验,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评估个体的情绪智力水平。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我国大学生在情绪智力方面的总体水平;2. 分析不同性别、年级、专业等群体在情绪智力方面的差异;3. 为提高我国大学生情绪智力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取某高校大学生1000名为实验对象,其中男生500名,女生500名,涵盖不同年级、专业。

2. 实验工具:采用《情绪智力量表》(EIS)进行测试,该量表包括三个维度:情绪知觉、情绪理解、情绪调节。

共包含30个题目,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计分。

3. 实验步骤:(1)向实验对象介绍实验目的和流程,确保其了解并同意参与;(2)向实验对象发放《情绪智力量表》,指导其填写;(3)回收问卷,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总体水平分析:对1000名大学生的情绪智力得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大学生在情绪智力方面的平均得分为3.28(1-5分),说明我国大学生在情绪智力方面总体水平较好。

2. 性别差异分析:对男生和女生的情绪智力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男生和女生在情绪智力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

3. 年级差异分析:对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学生的情绪智力得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级学生在情绪智力方面无显著差异(F=0.89,p>0.05)。

4. 专业差异分析:对文科、理科、艺术等不同专业学生的情绪智力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不同专业学生在情绪智力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

五、实验结论与建议1. 结论:我国大学生在情绪智力方面总体水平较好,但仍有提升空间。

2. 建议:(1)加强大学生情绪智力教育,提高其情绪智力水平;(2)关注不同群体在情绪智力方面的差异,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3)培养大学生自我情绪调节能力,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4)鼓励大学生参加心理健康活动,增强其心理素质。

情绪智力的实验报告(3篇)

情绪智力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简称EI)是指个体识别、理解、管理和调节自己及他人情绪的能力。

近年来,情绪智力在心理学、管理学和教育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

研究表明,情绪智力对个体的人际关系、职业发展和心理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本实验旨在探讨情绪智力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为提高个体情绪智力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目的1. 探讨情绪智力与人际关系之间的相关性。

2. 分析情绪智力在人际关系中的具体作用机制。

3. 为提高个体情绪智力水平,促进人际关系和谐提供实证依据。

三、实验方法1. 被试:选取60名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其中男生30名,女生30名,年龄在18-22岁之间。

2. 实验工具:(1)情绪智力量表:采用王登峰编制的情绪智力量表,包括自我情绪识别、情绪理解、情绪调节和情绪管理四个维度。

(2)人际关系量表:采用社会关系量表,包括亲密关系、友谊关系和职业关系三个维度。

3. 实验步骤:(1)对被试进行情绪智力量表和人际关系量表的施测,收集数据。

(2)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情绪智力与人际关系之间的相关性。

(3)根据相关性分析结果,进一步探讨情绪智力在人际关系中的具体作用机制。

四、实验结果1. 情绪智力与人际关系的相关性分析:(1)情绪智力总分与人际关系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532,p<0.01)。

(2)情绪智力的四个维度与人际关系三个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

2. 情绪智力在人际关系中的作用机制分析:(1)自我情绪识别与亲密关系呈显著正相关(r=0.415,p<0.01),说明个体对自身情绪的识别能力越高,其亲密关系越好。

(2)情绪理解与友谊关系呈显著正相关(r=0.382,p<0.01),说明个体对他人情绪的理解能力越高,其友谊关系越好。

(3)情绪调节与职业关系呈显著正相关(r=0.456,p<0.01),说明个体对情绪的调节能力越高,其职业关系越好。

大学生情绪状态调查及应对方式研究

大学生情绪状态调查及应对方式研究

大学生情绪状态调查及应对方式研究一、大学生情绪问题调查分析1.1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对象为某大学500名大一新生,其中男女比例大致相等,年龄分布在18-20岁之间。

1.2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匿名的形式向调查对象发放问卷,通过学校通讯录随机筛选样本。

1.3 调查内容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个体基本信息、情绪状态的自我评价、情绪问题频率、症状表现及应对方式等方面的问题。

1.4 调查结果对500份问卷的分析显示,大学生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情绪问题。

约有40%的学生表示自己经常感到焦虑,30%的学生感到压力很大,20%的学生觉得孤独,10%的学生有抑郁情绪。

在症状表现方面,有的学生出现失眠、食欲改变、疲劳等身体上的问题,有的学生出现情绪波动、情绪低落等心理上的问题。

二、大学生情绪问题的应对方式研究2.1 积极应对学业压力大学生普遍感到学业压力大,尤其是新生适应大学生活所带来的压力。

对此,学生可以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包括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避免拖延和分心,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时寻求帮助等。

适当的课余活动和社交活动也能帮助缓解学业压力,让学生有更好的学习状态。

2.2 加强心理调适许多大学生因适应新环境、面对新挑战而产生焦虑、紧张等情绪问题。

加强心理调适对于缓解这些情绪问题至关重要。

大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心理辅导课程、自我调节技巧学习、参与团体辅导活动等方式来提升心理素质,增强抗压能力。

2.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习惯对情绪状态有着直接的影响。

大学生应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合理的饮食结构,适量的运动,避免过度疲劳,学会放松自己,寻找情感支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利于维持情绪的稳定。

2.4 寻求专业帮助对于一些特别严重的情绪问题,大学生应主动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帮助,以免情况恶化。

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医生等都可以提供专业的帮助和支持。

2.5 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不良也是导致大学生情绪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大学生情绪智力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

大学生情绪智力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

大学生情绪智力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现代社会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

情绪智力作为一种重要的心理特征,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研究大学生情绪智力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一、情绪智力的定义和特征情绪智力,又被称为情商,是一个人管理和应对情绪的能力。

它包括对自己情绪的认知、理解和表达,以及对他人情绪的感知和处理能力。

情绪智力涉及自我意识、自我调节、自我激励等多个方面,对于人际交往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压力、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成为他们面临的主要挑战。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大学生中高风险或患有心理问题的比例逐年上升,这需要我们深入研究情绪智力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以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三、情绪智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1. 情绪智力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情绪智力的发展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有效地应对生活和学业中的压力。

拥有情绪智力的人更有可能积极应对挫折和困难,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2. 心理健康对情绪智力的提升作用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大学生更容易保持情绪稳定与平衡,从而有助于提升情绪智力水平。

心理健康问题的存在往往会消耗个体的情绪能量,导致情绪智力下降。

3. 情绪智力与心理健康的双向关系情绪智力和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和影响的关系。

情绪智力的提升能够促进心理健康,而心理健康问题的存在则可能影响个体的情绪智力水平。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心理健康的培养和维护,以提升大学生的情绪智力水平。

四、情绪智力的培养与心理健康的促进1. 培养自我意识和情绪管理能力大学生应该学会倾听自己的内心声音,关注自己的情绪变化,并学会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来管理情绪。

这包括情绪放松训练、情绪表达和情绪调节等技巧的培养。

2. 增强人际交往与情感支持良好的人际交往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情感支持和情绪共鸣,缓解内心的压力和焦虑。

适当的交流和沟通有助于释放情绪,并得到他人的支持和理解。

护理专业大学生情绪智力现状研究

护理专业大学生情绪智力现状研究

护理专业大学生情绪智力现状研究【摘要】本文旨在研究护理专业大学生的情绪智力现状,探讨影响因素并提出提升策略。

通过对护理专业大学生的情绪智力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大部分学生情绪稳定而智力水平较高。

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和自我管理能力。

为了提升护理专业大学生的情绪智力,应该加强心理辅导和情绪管理培训。

情绪智力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人际交往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的结论为护理专业大学生应注重提升情绪智力,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情绪智力与学业表现的关系,并提出更具体的培训方案。

这一研究对提高护理专业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竞争力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护理专业大学生,情绪智力,现状研究,调查,因素,提升策略,重要性,启示,展望,结论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护理专业大学生情绪智力现状研究旨在探讨护理专业大学生在情绪和智力方面的表现与现状。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健康领域的不断壮大,护理专业逐渐成为备受青睐的专业之一。

护理专业学生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和较高的智力水平,以应对复杂的医护工作和与患者之间的情感交流。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压力的增加,许多护理专业大学生在情绪和智力方面面临着种种挑战和困扰。

有些学生可能面临学业压力过大、人际关系紧张、情绪波动较大等问题,影响其学习和生活质量。

一些学生可能在认知能力、逻辑思维等方面存在局限,影响其在护理工作中的表现和发展。

通过对护理专业大学生情绪智力现状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在这两个方面的表现和问题,为未来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

这也有助于增强对护理专业大学生情绪智力发展的关注与重视,提升其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1.2 研究目的护理专业大学生情绪智力现状研究旨在深入了解当前护理专业大学生在情绪智力方面的表现与状态,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探讨影响其情绪智力的因素,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和提升方法,以及阐释护理专业大学生情绪智力在学业和职业上的重要性。

大学生情绪状态调查及应对方式研究

大学生情绪状态调查及应对方式研究

大学生情绪状态调查及应对方式研究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

在高强度的学习和生活压力下,大学生的情绪状态变得不稳定,很容易出现各种情绪问题,如抑郁、焦虑和情绪波动。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情绪状态,并探讨有效的应对方式,本文将进行相关研究。

一、调查内容本次调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1. 大学生的情绪状态,包括抑郁、焦虑、情绪波动等;2. 大学生的生活压力来源,包括学习压力、人际压力、职业规划等;3. 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包括积极应对、消极应对等。

二、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本校的大学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共1000人。

三、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根据调查内容编制相关问卷,随机抽取被调查者进行填写。

四、调查结果1. 大学生的情绪状态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情绪状态普遍比较不稳定,抑郁、焦虑和情绪波动的情况比较常见。

具体来说,有45%的被调查者表示经常感到压抑和沮丧,30%的被调查者表示经常感到焦虑和不安,25%的被调查者表示经常情绪波动较大。

2. 大学生的生活压力来源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生活压力来源主要包括学习压力、人际压力和职业规划等。

其中,学习压力是最大的压力来源,有60%的被调查者表示学习压力非常大;其次是人际压力,有30%的被调查者表示人际关系非常复杂;职业规划方面的压力相对较小,只有10%的被调查者表示感到较大的职业规划压力。

3. 大学生的应对方式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应对方式主要包括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

其中,积极应对的方式有50%的被调查者采用,包括寻求帮助、调整心态、寻找自我等;消极应对的方式有30%的被调查者采用,包括逃避、抱怨、失眠等;还有20%的被调查者采用其他方式。

五、应对方式研究针对上述调查结果,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方式来缓解大学生的情绪状态呢?具体如下:1. 积极应对积极应对是有效缓解大学生情绪问题的重要手段。

大学生可通过以下方式积极应对:(1)寻求帮助。

大学生情绪智力提升对策研究

大学生情绪智力提升对策研究

大学生情绪智力提升对策研究摘要: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各个岗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更是对人才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个人如果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不被淘汰,除了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之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维持和谐人际关系的能力,而后者就是我们说所的情绪智力。

卡耐基的成功理论认为,一个人一生的成就少部分归属于智力,大部分归属于情绪智力。

关键词:情绪智力;现状;提升对策一、情绪智力理论概述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EI)这一术语最先是由美国新罕布和耶鲁大学心理学家梅耶(Mayer)和沙洛维(Salovey)于1990年提出,吸收了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思想,重新解释了情绪智力这个概念并提出了较系统的理论。

他们提出的是“情绪智力”这一术语,描述对情绪的认知、评估和表达能力,思维过程的情绪促进能力,理解与分析情绪、获得情绪知识的能力以及对情绪进行成熟调节的能力[1]。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纽约时报专栏作家丹尼尔·格尔曼(Daniel Goleman)在总结了大量有关理论和实验报告的基础上对这一概念作了进一步完善和推广,1995年在他撰写的《情绪智力》一书中,根据以往的理论,对情绪智力理论作了更全面、系统的阐释[2]。

梅耶和沙洛维在对EI进行了10年研究之后,于1996年对EI的内涵作出了一定的修改。

修订后的EI概念包涵四个方面的能力:即情绪的认知、评估和表达能力、思维过程的情绪促进能力、理解与分析获得情绪知识的能力以及对情绪进行成熟调节的能力。

1.情绪智力与情商的辨析一些热衷研究情绪智力的学者在谈到“情绪智力”和“情商”时常把二者相混淆。

概念的混淆不利于探究本质问题,需要对情绪智力和情商进行辨析。

心理学界普遍认为,情绪智力是作为与一般智力相对应的一个概念而存在的,是一种社会智力。

与一般智力一样,情绪智力是一个含义广泛的、由若干因素组成的概念群,是一种整体的或综合的能力,心理成分比较复杂。

护理专业大学生情绪智力现状研究

护理专业大学生情绪智力现状研究

护理专业大学生情绪智力现状研究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护理专业在中国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护理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和挑战,因此情绪和智力素质的发展对于他们的学业和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通过对护理专业大学生情绪智力现状的研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以期对护理专业大学生的情绪智力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二、研究背景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对护理专业大学生情绪智力发展的重要性和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然后,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某大学护理专业学生的情绪智力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了解他们在情绪管理、问题解决和智力发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2. 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是本研究的主要方法。

通过设计适合护理专业学生的调查问卷,对样本进行调查和分析,得出学生情绪智力现状的客观数据。

还采用了访谈等方式对个别学生进行深入了解,获取更为真实和详细的信息。

四、研究结果分析1. 学生情绪智力现状的整体分析问卷调查显示,大部分护理专业学生在情绪管理方面表现较为成熟和稳定,能够有效地处理压力和情绪波动,但仍有一部分学生存在情绪过于激动或缺乏情绪表达的问题。

在问题解决能力方面,大多数学生能够较好地解决实际问题,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智力发展方面,大部分学生表现积极向上,但也有少数学生在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上存在较大差异。

2. 引发问题和原因分析在情绪管理方面,一部分学生存在情绪波动较大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学业压力和实习工作带来的心理压力较大,缺乏有效的情绪管理技巧和自我调节能力。

在问题解决能力方面,一些学生存在解决问题过于片面和缺乏创新思维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学习方式和思维模式的局限,缺乏实践和团队合作的机会。

在智力发展方面,一些学生存在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主要原因是学习动机和兴趣的不同,以及学习方法和环境的影响。

五、改进建议和措施1. 加强情绪管理培训针对学生存在的情绪波动和压力问题,学校和专业建议开设专门的情绪管理课程或心理健康指导,通过情绪管理培训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情绪管理机制,提高应对压力和挫折的能力。

大学生情绪状态调查及应对方式研究

大学生情绪状态调查及应对方式研究

大学生情绪状态调查及应对方式研究大学生是一个处于成长阶段的群体,面临着诸多的心理压力和情绪波动。

了解大学生的情绪状态和寻找有效的应对方式,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大学生的情绪状态调查和应对方式研究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大学生情绪状态调查1. 调查目的大学生情绪状态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的情绪状态,包括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体验频率、时长和强度等方面,为进一步研究大学生情绪状态的影响因素和应对方式提供依据。

2. 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设计问卷,包括情绪频率、时长和强度等方面的量表,向大学生群体进行调查。

(2)个别访谈:选择一些情绪波动较大的学生进行深入访谈,了解他们的情绪体验和触发因素。

3. 调查内容(1)情绪频率:调查大学生在一周中不同时间段的情绪频率,如每日的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体验情况。

(2)情绪时长:调查大学生不同情绪状态的持续时间,如每日的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时长。

(3)情绪强度:调查大学生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情绪强度,如高兴、悲伤、焦虑等情绪体验的强烈程度。

4. 调查结果分析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大学生不同情绪状态的比例、时间分布和强度分布等信息。

并对大学生情绪状态的特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二、大学生情绪状态的应对方式研究大学生面临着来自学业、人际关系、生活压力等方面的情绪困扰,需积极寻找适合自己的应对方式,以保持情绪的稳定和健康。

1. 学习情绪的调节方式(1)规划学习时间: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保证每天有固定的学习时间,避免超负荷和拖延症。

(2)培养学习兴趣:选择感兴趣的专业和课程,通过与同学的互动和探讨,激发学习的乐趣。

(3)合理分配学习任务:针对每门课程的难易程度,合理分配学习任务,避免过度学习或忽视重点。

2. 社交情绪的调节方式(1)培养友谊:与朋友、同学之间保持良好的互动和交流,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获得支持和理解。

(2)寻找心灵的归宿:加入社团组织、参加志愿者活动等,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共同追求目标,增加归属感和满足感。

护理专业大学生情绪智力现状研究

护理专业大学生情绪智力现状研究

护理专业大学生情绪智力现状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护理专业大学生情绪智力是指护理专业学生在处理情绪和认知问题时所表现出的智力水平。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医疗模式的转变,护理专业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护理工作本身的特点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较高的情绪智力。

当前大部分护理专业大学生普遍存在情绪管理不当、情绪波动较大、认知水平偏低等问题。

护理专业大学生作为未来医疗领域的中坚力量,其情绪智力水平的不足将直接影响到其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甚至可能给患者带来安全隐患。

对护理专业大学生的情绪智力现状进行深入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改进和提升措施,对于提高护理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专业大学生情绪智力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影响护理专业大学生情绪智力的因素,提出针对性的提升对策,并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为今后护理专业大学生情绪智力提升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护理专业大学生情绪智力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提升护理专业大学生情绪智力水平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通过深入分析大学生情绪智力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加深对护理专业大学生情绪智力相关问题的认识,为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职业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

本研究旨在为护理专业大学生情绪智力的提升提出可行性建议,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的压力,提高情绪智力水平,全面发展自身潜能,为未来的护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3 研究意义护理专业大学生情绪智力的调查研究在当前的教育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护理专业学生的情绪智力水平直接关系到其未来在护理工作中的表现和发展,对提升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护理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因此了解护理专业大学生情绪智力现状并探讨提升对策,对满足社会需求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对护理专业大学生情绪智力的研究,还可以为相关教育部门提供参考,优化护理专业教育课程,培养更具有综合素质和情绪智力的护理人才。

大学生情绪智力现状调查研究

大学生情绪智力现状调查研究

V0 . 6,No 2 12 .
M a c , 2009 rh
大 学 生情 绪 智 力现 状 调 查 研 究
王莉 萍
( 运城 学 院 教育与心 理科学系 , 山西 运 城 0 4 0 ) 4 0 0
摘 要 : 研 究 采 用 我 国学 者 自主 编 制 的 大 学 生 情 绪 智 力 问 卷 , 山 西 省 5 0名 本 科 大 学 生 的 情 绪 智 力 进 行 了 本 对 0
s x a p ca y d e t h n v n d v l p n ft e it r a a t r . e n s e i t u O t e u e e e eo me t h e l co s d l o n n f
Ke r s:ol g tde t m o in nelg n e;s x dier n e;s ecat die e c y w0 d c l e su n ;e t alit l e c e o i e f ec p il y f r概 念 的界定 也 已达成 共识 , 即智 力是个 体 顺 利 完成 某 种 活 动所 必 须 具备 的 心理特征 。但 在 测 量 应 用方 面 人 们 发现 , 体 的智 力 个 测验得分 并不 能有 效 地 预测 个 体 的实 际表 现 , 响个 影 体实际表 现的心理特征 并 不仅 仅是 认知 智力 这一 种成 分 。正是 在这样 的背 景 下情 绪 智 力 概念 应 运 而 生 , 对 其概念界 定 、 理论模型及 测量应用 的研究也迅 速升温 。 目前对 于情 绪 智 力 的研 究 主 要存 在 两 种 学派 , 一 种是 以 Mae 和 Slv y 主导的学 院派 , 情绪 智力 yr a e为 o 将 纳入智力 的家族 并 坚 持科 学 量 化 的道 路 , 即能 力模 型 (bly d 1 向 ; aitmo e 取 i ) 另一种是 以戈 尔曼 、 巴昂 为代 表 的 实务派 , 预测成功作 为 导 向 , 图在传 统智 力 以外 找 将 试 出能够预 测 成 功 的所 有 重 要 因素 , 即混 合模 型 ( x d mi e mo e 取 向o3 d1 ) [ 能力模 型取 向包括 的是行为 的特性和 自 1 我觉察 到的能力 , 是通 过 自评 的方 式进行 测 量 ; 混合 而 模型取 向关注 的是 实 际 的 能力 , 由最 高成 就 测 验进 行 测量 。此 外 , 东西方文 化 下 的情 绪 表达 、 解 和反 应有 理 定 的差 异 , 因此情 绪 智 力 的研 究 和 应用 更 应 关 注文 化差异 的问题 。对 于情绪 智力 的结 构及 测量 的方 法都 应从本 土化研 究 的思 路 出发 , 展 适合 于 中 国人 的情 发 绪智力理 论和量表 。对此 我 国学者 正进 行着 不懈 的探 索和努力 , 但相关 的研究 仍处 于萌芽阶段 。 本 文 以情 绪智 力 的能 力模 型取 向为理 论 背 景 , 从 能力 范畴来界 定情 绪 智 力 , 为情 绪 智 力 是人 顺 利 完 认 成某种 活动 所需 具 备 的情 绪性 的心 理特 征 。 ] L 以我 国 2 学 者编制 的大学 生情 绪 智 力 问卷 为 工 具 , 分析 山西 省 大学 生情绪 智力 的 现状 水 平 , 为学 校 开展 心理 健 康 教 育 和预防心理危机 提供依据 。

大学生情绪智力的测量学研究

大学生情绪智力的测量学研究

大学生情绪智力的测量学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的情绪智力已成为影响其学业成就、职业发展和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

情绪智力,即个体识别、使用、理解和管理自己及他人情绪的能力,对于大学生而言,不仅关系到他们的心理健康,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的适应能力。

对大学生情绪智力的测量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情绪智力的测量学问题,通过对现有情绪智力测量工具的梳理和评价,分析其在大学生群体中的适用性,并尝试构建适合大学生特点的情绪智力测量模型。

研究过程中,将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以期获得准确、可靠的研究结果。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情绪智力的概念进行界定,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梳理和评价现有的情绪智力测量工具,分析它们的优缺点及在大学生群体中的适用性;再次,结合大学生的特点,构建适合的情绪智力测量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其有效性和可靠性;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提升大学生情绪智力的建议和措施。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大学生情绪智力的培养和提升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同时也为情绪智力的测量学研究贡献新的力量。

二、文献综述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 EI)自1990年代初期由Daniel Goleman提出以来,已成为心理学、教育学、组织行为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热点。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心理健康和人际交往能力日益受到关注,大学生情绪智力的测量学研究也逐渐增多。

早期关于情绪智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定义和结构上。

Goleman (1995)将情绪智力定义为“识别、使用、理解和管理自己和他人情感的能力”,而Mayer和Salovey(1997)则提出了一个更为严谨的模型,将情绪智力分为情绪知觉、情绪整合、情绪理解和情绪管理四个维度。

这些定义和结构模型为后续的情绪智力测量提供了理论基础。

大学生情绪状态调查及应对方式研究

大学生情绪状态调查及应对方式研究

大学生情绪状态调查及应对方式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加快,大学生因课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压力等各种因素,容易出现情绪波动。

这些情绪波动,如果长期得不到及时解决,会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本文就大学生情绪状态调查及应对方式进行研究。

1、问卷调查对象本次问卷调查对象为北航、清华、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大学生。

(1)压力大,易感情绪低落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在面对繁重的课业和就业压力时,大部分人会出现情绪低落、无法集中精力学习等问题。

其中,女性学生情绪波动相对于男性更为明显。

(2)社交媒体对情绪有影响大多数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如微信,微博等,平时虽然能减轻一些压力,但是当听到他人的不幸遭遇后,会导致自身情绪波动。

(3)缺乏自我调节能力大学生在面对情绪问题时,部分学生并不能很好的进行自我调节,希望能有更好的倾诉渠道和帮助。

(1)运动通过适度的有氧运动能有效缓解情绪波动,增加体力和免疫力,提高学业表现。

(2)交友家族是人类的基本社会单位,也是每个人的情感寄托点。

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友谊关系,可以降低情绪波动,减轻压力。

(3)艺术发展文艺兴趣爱好,可以扩大交友圈,表达情感,在艺术中感受生活,缓解焦虑和压力。

(4)倾诉面对情绪困扰,学生可以寻找自己信任的亲友和专业人士,倾诉自己的心事,获得心理抚慰和建议。

(5)减少社交媒体时间少花时间在社交媒体上,适当的减少社交媒体的使用时间,分配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多与真实的世界联系。

(6)学习不断充实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在实现自己价值的过程中获得愉悦和充实感。

结论综上,大学生情绪问题不容忽视,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自我调节能力。

同时,学校也应加强心理咨询工作,为学生解决情绪问题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支持。

护理专业大学生情绪智力现状研究

护理专业大学生情绪智力现状研究

护理专业大学生情绪智力现状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护理专业是一个需要高度情绪智力的领域,而大学生作为未来护理人才的培养对象,其情绪智力水平对于其未来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当前并没有对于护理专业大学生情绪智力现状进行系统研究的相关文献。

有必要对护理专业大学生的情绪智力状况进行深入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其现状、影响因素和提升策略,为未来的教育和培训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2 研究目的护理专业大学生情绪智力现状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究护理专业大学生的情绪智力水平,了解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研究,可以帮助护理专业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和工作环境,提高其情绪管理能力和智力水平,从而更好地发挥个人潜力和提升专业素养。

同时,了解护理专业大学生的情绪智力现状也有助于学校和相关部门制定针对性政策和措施,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就业能力提升。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提高护理专业大学生的情绪智力水平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为护理专业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和未来工作做好准备。

1.3 研究意义护理专业大学生情绪智力的研究意义在于,护理工作需要具备高度的情绪智力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情况和挑战。

护理专业大学生作为未来的护理从业者,其情绪智力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其工作表现和职业发展。

深入研究护理专业大学生情绪智力现状,探讨影响因素并提出提高策略,对于培养具有优秀情绪智力的护理人才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对护理专业大学生情绪智力的研究,可以揭示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为相应的教育和培训提供依据和方向。

可以帮助学校和教育机构更好地设计培养计划,提升护理专业大学生的情绪智力水平,从而提高其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

研究护理专业大学生情绪智力还可以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参考。

通过总结结论和未来研究方向,可以为护理专业大学生情绪智力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和建议,推动该领域的发展和完善。

护理专业大学生情绪智力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正文2.1 护理专业大学生情绪智力概念解析护理专业大学生情绪智力是指在面对各种情绪困扰和挑战时,能够有效地运用智力和情绪管理技巧,保持情绪稳定,及时调整和应对情绪,以保证个人心理健康和工作效率的能力。

护理专业大学生情绪智力现状研究

护理专业大学生情绪智力现状研究

护理专业大学生情绪智力现状研究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护理专业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护理专业是一项需要高度智力以及良好情绪管理能力的工作,因此对于护理专业大学生的情绪智力现状进行研究,对其未来发展和培训提供有益的参考。

1. 研究背景护理专业是一项需要高度负责和耐心的职业,对于护士来说,良好的情绪管理和智力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护理专业大学生的情绪智力现状可能会受到影响。

研究护理专业大学生情绪智力现状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2. 研究内容本次研究将对护理专业大学生的情绪智力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包括以下方面:(1)情绪智力水平的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和面试的方式,了解护理专业大学生的情绪智力水平,包括情绪管理能力、情绪智慧等方面。

(2)情绪反应与护理实践的关系:通过实地观察和访谈,探讨护理专业大学生在实践中的情绪反应与实践表现之间的关系,以及情绪对护理工作的影响。

(3)情绪智力的培训需求: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了解护理专业大学生对情绪智力培训的需求,以及他们对于目前培训水平的评价和建议。

3.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面对面访谈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设计问卷对护理专业大学生的情绪智力进行调查,了解其情绪管理能力、情绪智慧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面对面访谈和实地观察,深入了解护理专业大学生在实践中的情绪表现及其对工作的影响。

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形成综合的研究结果。

4. 研究意义本次研究的意义在于,可以为护理专业大学生的情绪智力现状提供客观的调查和分析,为护理专业大学生的培训提供科学依据。

对于护理专业大学生的情绪智力培训需求也可以提供重要的参考,为相关教育机构和企业提供改进和优化的建议。

5. 研究展望本次研究将在一定数量的护理专业大学生中展开,通过大样本的数据收集和深入分析,形成系统的研究报告。

未来还可以开展与本次研究相关的系列研究,深入了解护理专业大学生情绪智力现状的影响因素和培训机制,为护理专业大学生的发展和培训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高职大学生情绪智力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职大学生情绪智力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职大学生情绪智力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情绪智力’是指个体在识别、处理、表达和调节自身情绪以及他人情绪的能力。

高职大学生作为青少年的一个阶段,他们的情绪智力发展影响着他们在学业和社交等多个方面的表现,对于个体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深入研究高职大学生情绪智力状况对于帮助他们提高情绪智力水平具有现实意义。

二、研究问题与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职大学生情绪智力状况,从而为改进高职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参考。

具体研究问题如下:1. 高职大学生情绪智力水平的现状如何?2. 高职大学生情绪智力与个体心理健康、学习成绩、社交能力等方面的关系如何?3. 高职大学生如何提高自己的情绪智力水平?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研究方法进行。

步骤如下:1. 研究前期准备:查阅文献、了解相关理论知识,确定研究目的、问题、调查工具等。

2. 编制调查问卷:根据研究问题,撰写问卷,包括个人基本信息、情绪智力知识、情绪智力能力及应用、情绪智力自我评估等内容。

3. 问卷调查:选择一所高职院校进行问卷调查。

以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两个班级的学生作为样本,共计200份问卷。

4. 数据处理和分析:统计、分析问卷调查的数据。

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概括性分析。

5. 实地访谈:选择部分调查对象进行实地访谈,探讨其对情绪智力的认识、情绪智力与自身发展的关系、如何提高情绪智力等问题。

6. 研究报告:根据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提出改进高职教育、促进学生情绪智力发展的建议。

四、预期结果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职大学生情绪智力状况,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提高学生情绪智力水平,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职场和社会。

预期结果如下:1. 描述高职大学生情绪智力水平、相关因素和表现。

2. 探讨情绪智力与个体心理健康、学习成绩、社交能力等方面的关系。

3. 提出针对高职大学生的情绪智力培养模式和策略。

五、研究局限性与可行性本研究的局限性主要在于样本的局限性,该研究只选取了一个高职院校,因此研究结果的普遍性待进一步验证。

大学生情绪智力现状调查研究_王莉萍概要

大学生情绪智力现状调查研究_王莉萍概要

大学生情绪智力现状调查研究王莉萍(运城学院教育与心理科学系,山西运城044000摘要:本研究采用我国学者自主编制的大学生情绪智力问卷,对山西省500名本科大学生的情绪智力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结果表明:大学生情绪智力总体上表现出积极的趋势,但其内部各因素的发展不平衡,大学生的情绪智力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和专业差异。

关键词:大学生;情绪智力;性别差异;专业差异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9247(200902 0159 03Research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C ollege Students Emotional IntelligenceW ANG Li ping(Department of Education &Psychological Science,Yuncheng College,Yuncheng 044000,Shanx i,ChinaA bstract:T he questionnaire fo r college students emotional intelligence co mpiled by Chinese scholars is used in the re search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emotional intellig ence of 500students studying in colleg es and universities in Shanx i Province.It is indicated that their emotional intellig ence g enerally tends active,and there ex ist the distinct differences in the sex and specialty due to the uneven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l facto rs. Key w ords:college s tuden t;em otional intelligen ce;s ex difference;s pecialty di fference心理学和教育学界关于智力概念的界定也已达成共识,即智力是个体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

大学生情绪智力调查研究与教育启示

大学生情绪智力调查研究与教育启示

一 、 研 究 方 法 (一 )研 究 对 象 和方 法
比 1990年 的要 完善 。在 后来 随着 人 类 的发展 与 学科 进步 ,于
本 研究选取随机抽 样的方法抽 取 了长春市 某大学 162名大
2000年又把情绪智力 的定 义订正为 :“一种领会情 绪的表达意义 学 生 ,发放 162份 问卷 ,有效数据 150份 ,剔 除 12份数据 。其 中
以及它们之 间的关 系的才能 与运用 以往 的学 识判断 和解 决问题 男 大学 生 68人 ,女 大学 生 82人 。平 均 年龄 20+1.498岁 (SD=
的才 能和用情绪 来促 成认识 活动 的才 能 ,而且 还得 出它是 交叉 1.498)。
认 知 系统和情感 系统 两个系统 的操作 ,还 常 常以整体 的模 式进
的 情 绪 ,促 进 情 绪 情 感 的发 展 能 力 ;感 知 情 感 和 情 绪 的 能 力 ;并 中还指 出了情绪智力包括人 的评价 、观察 和理解 的一些 能力 。
能调整与促进情 绪智力 的发 展 。”从 1997年梅耶和 萨洛维给情 绪 智 力 下 的定 义 中 我 们 可 以看 出 它 无 论 是 从 内涵 还 是 在 外 延 都
常大 的反 响 ,受到 了非常 多的人 的喜欢 ,推 动了情绪智 力这一概 1题者剔除 ,作 答有 明显趋势 和倾 向的剔 除。
念 的广 泛传 播 和 普及 。在这 本 书 中 ,丹 尼 尔 ·戈 尔曼 (Daniel
(三 )测 量 工 具
Goleman)将情 绪智力 定义 为 :“调控 冲动的情 绪 、理解 别人 在 内
学生的情绪智 力存在性 别差异 ,并且差异显 著 ,男性大 学生的情 绪智 力水 平显著低 于女性 大学生 ;在年级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情绪智力现状调查研究王莉萍(运城学院教育与心理科学系,山西运城044000) 摘 要:本研究采用我国学者自主编制的大学生情绪智力问卷,对山西省500名本科大学生的情绪智力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结果表明:大学生情绪智力总体上表现出积极的趋势,但其内部各因素的发展不平衡,大学生的情绪智力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和专业差异。

关键词:大学生;情绪智力;性别差异;专业差异 中图分类号:G 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9247(2009)022*******R esearch on the I nvestig 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Emotional I ntelligenceW ANG Li 2ping(Department of Educati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Yuncheng College ,Yuncheng 044000,Shanxi ,China ) Abstract :The questionnaire for college students ’emotional intelligence compiled by Chinese scholars is used in the re 2search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emotional intelligence of 500students study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Shanxi Province.It is indicated that their emotional intelligence generally tends active ,and there exist the distinct differences in the sex and specialty due to the uneven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l factors. K ey w ords :college student ;emotional intelligence ;sex difference ;specialty difference 心理学和教育学界关于智力概念的界定也已达成共识,即智力是个体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

但在测量应用方面人们发现,个体的智力测验得分并不能有效地预测个体的实际表现,影响个体实际表现的心理特征并不仅仅是认知智力这一种成分。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情绪智力概念应运而生,对其概念界定、理论模型及测量应用的研究也迅速升温。

目前对于情绪智力的研究主要存在两种学派,一种是以Mayer 和Salovey 为主导的学院派,将情绪智力纳入智力的家族并坚持科学量化的道路,即能力模型(abilitymodel )取向;另一种是以戈尔曼、巴昂为代表的实务派,将预测成功作为导向,试图在传统智力以外找出能够预测成功的所有重要因素,即混合模型(mixedmodel )取向。

[1]能力模型取向包括的是行为的特性和自我觉察到的能力,是通过自评的方式进行测量;而混合模型取向关注的是实际的能力,由最高成就测验进行测量。

此外,东西方文化下的情绪表达、理解和反应有一定的差异,因此情绪智力的研究和应用更应关注文化差异的问题。

对于情绪智力的结构及测量的方法都应从本土化研究的思路出发,发展适合于中国人的情绪智力理论和量表。

对此我国学者正进行着不懈的探索和努力,但相关的研究仍处于萌芽阶段。

本文以情绪智力的能力模型取向为理论背景,从能力范畴来界定情绪智力,认为情绪智力是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需具备的情绪性的心理特征。

[2]以我国学者编制的大学生情绪智力问卷为工具,分析山西省大学生情绪智力的现状水平,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预防心理危机提供依据。

一、方法 (一)研究工具 采用四川师范大学吴娟硕士编制的大学生情绪智力问卷。

整个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15,各因素的a 系数均在0.639~0.869之间,重测信度系数为0.75,具有较好的信度。

问卷内容效度由心理学专家评定,并通过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两种方法检验,表明问卷的结构效度较理想。

[3] 大学生情绪智力问卷的结构包括5个主因素,13个次因素,共61个题项,其中含6道测谎题,14道反向记分题。

问卷采用五级评分标准,要求被试按每个题项与自己的符合程度进行评价,从最符合到最不符合在5点问卷上作唯一选择,其中正向题按5~1计分,负向题按1~5计分。

最后统计各个因素上题项的平均得分,分析探讨大学生情绪智力的现状水平。

采取问卷调查中常用的以中点分(3分)作为分界点,以上为正向,以下为负向,同时结合因素间显著差异来对各因素的发展作相对比较和分析。

问卷中情绪智力的结构界定为5个主因素(F 系列),并将13个次因素(f 系列)涵盖其中:情绪知觉(F1):包括自我觉察(fl )、移情(f2)、情境知觉(f3);情绪评价(F2):包括自信心(f4)、适合性(f5)、预测力(f6);情绪表达(F3):包括表现力(f7)、感染力(f8)、反馈力(f9);情绪调控(F4):包括压力承受力(f10)、控制力(f11)、灵活性(f12);促进思维(F5):包括助益思考(f13)。

[3] (二)被试 在运城学院、大同大学、山西大学的不同院系本科二三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部分班级为调查对象,共调查500人,回收有效问卷451份。

其中:男生173人,女生278人;文科学生179人,理科学生161人,艺术类学生111人;二年级211人,三年级240人。

用SPSS11.5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探讨山西省大学生情绪智力的一般特点和群体差异。

收稿日期:2008212220 基金项目:运城学院院级科研项目(20060250) 作者简介:王莉萍(1976-),女,山西吕梁人,运城学院教育与心理科学系助教,硕士。

951 第26卷第2期2009年3月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 of T echnology (S ocial Sciences ) Vol.26,No.2March ,2009 二、结果 (一)大学生情绪智力的现状 表1为大学生总体情绪智力的平均得分和标准差。

大学生情绪智力总体表现出正向趋势,在各项得分中,除压力承受(f10)而外,均超过中点分(3分),总量表得分3.50,这反映了大学生情绪智力的现状和水平。

但在各次因素中,发展表现出不平衡。

其中最高的是移情(f2)、情境知觉(f3)和适合性(f5),而最低的是压力承受(f10)、控制力(f11)和感染力(f8)。

在五个主因素中,得分最高的是情绪知觉(F1),而得分最低的是情绪调控(F4)。

(二)大学生情绪智力的性别差异 表2为男女大学生在各因素及总量表上的差异。

男女大学生情绪智力总体上不存在差异,各主因素上也没有差异,但在次因素上仍存在性别差异。

男生在适合性(f5)这一因素上显著高于女生。

(三)大学生情绪智力的年级差异 表3为二三年级大学生情绪智力在各因素及总量表上的得分和差异。

结果显示:二三年级大学生在总体和各因素上都不存在年级差异。

表1 大学生情绪智力的平均分和标准差次因素主因素f1f2f3f4f5f6f7f8f9f10f11f12f13F1F2F3F4F5总表M 3.70 3.93 3.88 3.37 3.86 3.67 3.50 3.09 3.43 2.93 3.01 3.48 3.42 3.84 3.59 3.35 3.12 3.42 3.50 SD0.460.650.610.680.670.690.660.850.800.820.760.730.620.440.510.570.590.620.38表2 男女大学生情绪智力的差异次因素主因素f1f2f3f4f5f6f7f8f9f10f11f12f13F1F2F3F4F5总表T检验 1.26 1.77 2.040.510.183 1.210.170.890.130.620.46 1.160.07 2.260.200.480.600.070.44 注:3表示p<0.05。

表3 二三年级大学生情绪智力的差异次因素主因素f1f2f3f4f5f6f7f8f9f10f11f12f13F1F2F3F4F5总表T检验 1.050.65 1.56 1.640.72 1.080.600.870.320.120.890.490.47 1.33 1.640.610.600.470.94 (四)大学生情绪智力的学科差异 表4为各学科大学生情绪智力F检验和多重比较。

方差分析表明,在次因素自我觉察(f1)、情境知觉(f3)、适合性(f5)、预测力(f6)、表现力(f7)、感染力(f8)和主因素情绪知觉(F1)上存在学科差异。

经多重比较发现,在自我觉察(f1)次因素上,文科学生显著高于艺术类学生;而在感染力(f8)上,艺术类学生显著高于文科学生。

在情境知觉(f3)、预测力(f6)及情绪知觉(F1)主因素上均发现文科学生显著高于理科学生。

三、分析与讨论 对山西省大学生情绪智力的现状调查表明,大学生情绪智力总体表现出积极的趋势,但内部各因素的发展却不平衡。

这和国内类似的研究结果一致。

[324]但在各因素的表现特点上却有所不同,本研究中的五个主因素,得分最高的是情绪知觉,得分最低的是情绪调控,次因素移情、情境知觉和适合性的得分较高,而压力承受、控制力和感染力的得分较低。

说明当代大学生普遍能够换位思考,较好地理解他人。

对情境氛围的觉察能力较高,并能够在不同的场合中有得体的言行表现。

这表明当代大学生具有良好的文化礼仪素养。

而对于压力下保持平和心态、控制情绪及有效表现自我、通过自己的言行有效影响他人情绪的能力较低。

这可能与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有关,在集体主义文化氛围中,我们更可能从他人及集体的角度理解事物;更容易在集体中获得归属感而规避个人承担风险、面对挑战。

这说明学校的传统教育奉行从整体性、一致性的角度教育学生,追求千篇一律的人才模式。

而对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不够。

这提示我们应关注学生的个性教育,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各具特色的多样性人才。

表4 各学科大学生情绪智力的差异F检验多重比较(Scheffe)F检验多重比较(Scheffe)次因素f1 3.983文>艺术主因素F1 3.143理<文f2 2.08F2 2.96f3 3.843理<文F3 2.11f40.46F4 1.11f5 3.313F5 1.20f6 3.623理<文总分 1.85f7 3.323f8 3.743文<艺术f90.77f10 1.98f110.21f120.07f13 1.20 男女大学生情绪智力总体上不存在差异,各主因素上也没有差异,仅在适合性上男生显著高于女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