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藏评价
第二章油气藏评价
原始地质储量:是指已发现资源量的部分,是根据地震、钻井、
测井和测试,以及取心和液体取样等取得的各项静动态资料,利用确 定参数的容积法计算的油气地质储量。
原始可采储量:又称为总可采储量或最终可采储量,它是在现代工
业技术条件下,能从已探明的油气田或油气藏中,可以采出的具有经 济效益的商业性油气总量。
驱油机理: 油层岩石和流体的弹性膨胀,地层压实
生产特征: 1、压力下降; Pe 2、产量下降;
3、气油比稳定。 Qo
Pe
采收率: 1%~10%,
Qo
平均3%。
R
R
第二节 油气藏驱动类型及其开采特征
二、溶解气驱动
形成条件: 驱油机理:
1、无气顶;
2、无边底水或边底水不活跃; 3、 Pi≤ Pb。 溶解气膨胀
• 油藏评价的目的,实际上就是进一步落实上 道工序提交的探明储量,为下道工序编制 开发方案做准备.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实 现了勘探开发一体化,大大缩短了解勘探 开发的距离。反之,如果做不到上述三点, 油藏评价就没有意义。
一、油藏的压力系统
第一节 油藏温压系统
1、有关地层压力的概念
原始油层压力(Pi): 指油层未被钻开时,处于原始状 态下的油层压力。
压力系数(ap):指原始地层压力与同深度静水柱压力之 比值。
( ap=0.9~1.3,常压油藏;ap>1.3,异常高压油藏) 压力梯度(Gp): 地层海拔高程每相差一个单位相应的压
力变化值。
第一节 油藏温压系统
一、油藏的压力系统
1、有关地层压力的概念 油层折算压力(Pc):为了消除构造因素的影响,把已测出的
产水量 井动态 原油采收率
第二章_油气藏评价
•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理解油藏评价有三个关键点。 一是进一步落实储量,就是把石油控制储量上升 到探明储量,达到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可动用的 程度。其目标动用程度要达到90%以上。落实储 量必须符合新的储量规范,其核心是井控程度, 比如岩性油藏井控程度大约是每平方公里1口井。 落实储量必须具备满足SEC准则,也就是说被井 证实的可采储量,而可采储量与当时的油价挂钩, 达到经济可采储量的条件。落实储量必须经得住 DM公司的评估,按SEC准则,突出剩余经济可 采储量,进行储量评估和价值评估,预测今后资 源的价值、成本和利润。
地温级度: 指地温每增加1℃所需增加的深度值,单位 为m/℃。 地温梯度与地温级度互为倒数关系,地温梯度更常用。
第一节 油藏温压系统
一、油藏的温度系统
油气藏的温度系统:指由不同探井所测静温与相应埋深的关系图,
也可指静温梯度图。
油气藏的静温主要受地壳温度的控制,而不 受储层的岩性及其所含流体性质的影响。因
第二节
油气藏驱动类型及其开采特征
四、水压驱动
水驱油藏生产特征
特征 变化趋势
储层压力
地面气油比 产水量 井动态 原油采收率
保持较高程度
保持较低值 见水较早,数量逐渐增加 一直生产到高含水 35%~75%
第二节
油气藏驱动类型及其开采特征
五、重力驱动
形成条件: 1、油层比较厚、倾角大;
2、渗透性好;
3、开采后期
(1)油藏压力:油藏压力不断缓慢衰减,压力保持水平高 于一般衰竭式开采油藏,压力保持程度取决于气顶体积与油 区体积的比值。 (2)产水量:不产水或产水量可忽略不计。 (3)气油比:气油比在构造高部位的井中不断升高,当膨 胀的气顶到达构造高部位井时,该井气油比将变得很高。 (4)最终采收率:气顶驱机理实际上是前缘驱替,采收率会 比溶解气驱大得多,预测采收率为20%~40%。 (5)井的动态:气顶膨胀保持了油藏压力,同时使井筒中 液柱重量降低,因此气顶驱比溶解气驱自喷时间更长。
第二章 油气藏评价
地温梯度: 指地层深度每增加100m时,地层温度增高的
度数,单位为℃/100m。
地温级度: 指地温每增加1℃所需增加的深度值,单位 为m/℃。 地温梯度与地温级度互为倒数关系,地温梯度更常用。
第一节
油藏温压系统
一、油藏的温度系统
油气藏的温度系统:指由不同探井所测静温与相应埋深的关系图,
也可指静温梯度图。
第一节
油藏温压系统
一、油藏的压力系统
2、原始油层压力的确定
通过压力梯度曲线,可解决的问题: (1)地层压力可以通过回归得到。 (2)可以通过压力梯度的大小判断地层液体类型。 (3)可以确定油水、油气界面。
油藏压力(原始条件)
p0
p
D
pi=p0 + GpD
p0: 余压
pi=p0 + GpD
•判断流体类型
第二节
油气藏驱动类型及其开采特征
四、气压驱动
影响气顶驱动采收率的因素: 1、原始气顶的大小 2、垂向渗透率 3、原油粘度 4、气体的保持程度 5、采油速度 6、倾角
油 藏 压 力 废弃压力
m=3 m=2
m=4
采收率
第二节
油气藏驱动类型及其开采特征
五、重力驱动
形成条件: 1、油层比较厚、倾角大;
2、渗透性好;
我国东部地区各油气田的静温梯度约为 3.5~4.5 ℃/100m。
第二节
油气藏驱动类型及其开采特征
驱动方式:油层在开采过程中主要依靠哪一种能量来驱油。 目的:了解油藏动态特征,预测未来生产动态。 有六种基本驱动能量——驱动方式: 1、岩石及流体弹性驱 2、溶解气驱 1、驱替效率最低 2、采收率5%~25%;
2、产量下降; 3、气油比稳定。
《油气藏评价》PPT课件
有六种基本驱动能量——驱动方式:
1、岩石及流体弹性驱 1、驱替效率最低
2、溶解气驱
2、采收率5%~25%;
3、气压驱动
3、采收率20~40%;
4、水驱动
4、采收率35%~75%;
5、重力驱动
5、采收率80%;
6、复合驱动
6、比溶解气高,比水驱低。
第二节 油气藏驱动类型及其开采特征
一、封闭弹性驱动
形成条件: (1)油藏无边底水或边水不活跃; (2)Pi>Pb。
井底流动压力(Pwf): 油井正常生产时测得的井底压力。
第一节 油藏温压系统
一、油藏的压力系统
2、原始油层压力的确定
(1)井口压力推算法
Pi=a+GDD
式中:
Pi ——原始地层压力,MPa; a ——关闭后的井口静压,MPa; GD——井筒内静止液体压力梯度,MPa /m; D ——埋深,m。
井筒内的液体静止梯度,由下式表示:
油层折算压力(Pc):为了消除构造因素的影响,把已测出的 油层各点的实测压力值,按静液柱关系
折算到同一基准面上的压力。
一、油藏的压力系统
第一节 油藏温压系统
目前油层压力(P): 在开发后某一时间测量的油层压力。
一般用油层静止压力(Pws)和井底流动压力(Pwf)来表示。
油层静止压力(Pws):油井生产一段时间后关闭,待压力恢复 到稳定状态后,测得的井底压力值。
p0: 余压
pi=p0 + GpD
•判断流体类型
1.0g/cm3 水
GP 0.5~1g/cm3 油
g
<0.5g/cm3 气
•确定流体界面
p
po p0o Gpo D
《油气藏评价》ppt课件
.
油气藏评价
• 该当指出,假假设油藏的产量低于重力驱油率时,那么会产生比较好 的重力驱动效果。反之,假设油藏的产量大于重力驱油率时,那么会 降低重力驱动的效果。在重力驱动条件下,油藏最高的产量,可由下 式近似地加以确定:
〔1-8〕
式中:
Qo— 重力驱的最高产量,m /d;
D — 埋深,m 。
实践资料阐明,由于地壳温度遭到构造断裂运动及其岩浆活动的影响,因此, 不同地域的静温梯度有所不同。比如,我国东部地域各油气田的静温梯度约为 3.5℃~4.5℃/lOOm;中西部各油气田的静温梯度约为2.5℃~3.5℃/100m。油气 田的静温数据,普通在探井进展测井和测压时,由附带的温度计丈量。
.
油气藏评价
储量评价
• 油气勘探的主要目的,是在己发现或未发现油气田的地域, 寻觅新的油气田或油气藏,储量评价那么是油气勘探的重要 成果。本节内容将涉及到油气资源与储量的分级分类、计算 方法和年度剩余可采储量、储采比的计算等内容。
• 一.油气资源与储量的分类分级 • 资源是一个广义的物质名词。它是人类在地球上赖以生存
对于气藏来说,在其投入开发之后,由于消费井的消费,呵斥地层 压力的下降,因此,对于具有边底水的气藏,其主要驱动机理为,边 底水的驱动,以及气藏本体内天然气和储层岩石与束缚水的弹性膨胀 作用。对于没有边底水或边底水不活泼的气藏,其主要驱动机理为定 容耗费式驱动。在一样的地质条件下,定容耗费式气藏的采收率会比 水驱气藏要高出一倍左右,而且水驱愈活泼,那么对气藏采收率的影 响愈大。由于气藏的驱动机理比较简单,本节主要讨论油藏的驱动机 理和驱动类型。
.
油气藏评价
一.天然水驱
在原始地层条件下,当油藏的 边部或底部与宽广或比较宽广的 天然水域相连通时,在油藏投入 开发之后,由于在含油部分产生 的地层压降,会延续地向外传送 到天然水域,引起天然水域内的 地层水和储层岩石的累加式弹性 膨胀作用,并呵斥对油藏含油部 分的水侵作用。天然水域愈大, 浸透率愈高,那么水驱作用愈强。 假设天然水域的储层与地面具有 稳定供水的露头相连通,那么可 构成到达供采平衡和地层压力略 降的理想水驱条件。天然水驱, 又可以根据油藏的类型和油水分 布的产状,划分为边水驱动和底 水驱动。在图1-4上给出了一个 具有有限边水油藏的剖面图和俯 视图。
油气藏评价
井筒内静止流体的压力梯度,由下式表示:
(1-2)
式中:ρ —井筒内静止流体的密度,g/cm
由(1-2)式可以看出,压力梯度与地下流体密度成正比,即流体密度小的气顶部分,比流体 密度大的含油部分或边水部分,具有较小的压力梯度,而且压力梯度乘以100即为地层流 体密度。因此,可以通过压力梯度的大小判断地层流体类型,并确定地层的流体密度。同 时,代表不同地层流体直线的交点处,即为地层流体的界面位置。在图1-2上给出了我国 涠洲10-3油田的压力梯度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由压力梯度的直线交会法,所得到的油气 和油水界面的位置具有实际意义。
油气藏分,而未钻遇油水界面时,可由下式测算油水界面的位置:
(1-5)
当一口探井打在含油部分,另一口探井打在含水部分,两者均未实际钻遇油水界面时, 可由下式测算油水界面的位置:
(1-6)
式中:
Dw — 打入含水部分水井的深度,m; piw — 水井的原始地层压力,MPa;
油气藏评价
图1-2 涠洲10-3油田的压力梯度图
油气藏评价
• 对于一个具有多层油水系统的油田,由于不同层位的边底水矿化度比较接近,地层水 的密度也基本相同,因而,各油层可以形成统一的静水压力梯度线,并用于确定不同 层位的油水界面位置。含油部分的压力梯度线,若偏离静水压力梯度线愈大,即两直 线的夹角愈大,则表明油藏的含油高度愈大。油藏不同位置的压力系数(原始地层压力 与静水压力之比),由下式表示:
油气藏评价
油气藏的驱动类型
对于油藏来说,假若仅用天然能量开采,而不进行人工注水或注 气保持地层压力的话,则称为一次采油。根据自然地质条件,一次采 油可以利用的天然能量和驱动机理有:天然水驱、气顶气驱、溶解气 驱、重力驱、压实驱和液体膨胀驱。对于一个实际开发的油藏,不可 能只有一种驱动机理作用,而往往是二种,甚至是三种驱动机理同时 作用。这时油藏的驱动类型称为综合驱动。应该指出的是,在综合驱 动条件下,某一种驱动机理占据支配地位,不同驱动机理及其组合与 转化,对油藏的采收率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对于气藏来说,在其投入开发之后,由于生产井的生产,造成 地层压力的下降,因此,对于具有边底水的气藏,其主要驱动机理为, 边底水的驱动,以及气藏本体内天然气和储层岩石与束缚水的弹性膨 胀作用。对于没有边底水或边底水不活跃的气藏,其主要驱动机理为 定容消耗式驱动。在相同的地质条件下,定容消耗式气藏的采收率会 比水驱气藏要高出一倍左右,而且水驱愈活跃,则对气藏采收率的影 响愈大。由于气藏的驱动机理比较简单,本节主要讨论油藏的驱动机 理和驱动类型。
第二章 油气藏评价
原油采收率
35%~75%
问题:一个开始靠天然能量开发的油 田(有边底水),注水如果不及时会 怎么样?
5、重力驱动
形成条件:
1、油层比较厚、倾角大; 2、渗透性好; 3、开采后期
重力驱动油藏开采特征曲线
Pe
Qo
Qo Rp Rp
Pe
t
6、复合驱动
最常见的驱动机理是油藏中
的水和自由气同时产生驱动 作用。 在复合驱动中有两种驱动力: (1)溶解气驱和弱水驱 (2)小气顶驱和弱水驱
资 源 量
探明储量
(一级)
未开发探明储量(II类)
地质储量
基本探明储量(III类)
控制储量
(二级)
预测储量
(三级)
1984~1988年我国油气储量分类分级情况: 潜在资源量 控制储量:在某一圈闭内预探井发现工业油气流后, 远景资源量 以建立探明储量为目的,在评价钻探阶段的过程中钻 推测资源量 了少数评价井后所计算的储量。其相对误差不超过正 已开发探明储量(I类) 负50%。 探明储量 未开发探明储量(II类)
层间非均质性和层间矛盾
辛 68-45
沙二133 沙二134
井 吸 水 剖 面
永3断块各小层渗透率 S251 S261 S272 S281
层位
永3 断块各小层采出程度
S251 S261 S271 S273 S282 S291 S293 S2102 S211 0 10 20 30 40 50 60
1984~1988年我国油气储量分类分级情况:
远景资源量
潜在资源量
总 资 源 量
推测资源量 已开发探明储量(I类) 远景资源量:是根据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资料 探明储量 未开发探明储量(II类) 统计或类比估算的尚未发现的资源量。它可推测今后 (一级) 油(气)田被发现的可能性或规模的大小,要求概率 基本探明储量(III类) 地质储量 曲线上反映出的估算值具有一定合理范围。 控制储量
第二章 油气藏评价
当仅有一口探井打到含油部分,而未钻遇 油水界面时,可由下式测算油水界面的位置:
Dowc D 100 pi p ws w o
当一口探井打在含油部分,另一口探井打在含水部分 ,两者均未实际钻遇油水界面时,可由下式测算油水界 面的位置:
Dowc
w Dw o Do 100 piw pio
当气顶的体积较小,而又没有注气的情况下,随着采油量的不断 增加,气顶不断膨胀,其膨胀的体积相当于采出原油的体积。 弹性气驱主要是靠气顶(气顶体积小)膨胀能量来驱油开采。弹 性气驱满足:1)有气顶;2)地层压力逐渐下降;3)靠气压驱动。 其开采特征表现为:1)地层压力下降快; 2)产量下降快;3) 气油比不断上升。
w o
第二章
油气藏评价
第二节 油气藏的温度系统
油气藏的温度系统,也是 油气藏评价的重要内容。 它既涉及到储层液体参数 的确定,也是计算油气藏 储量的重要参数。油气藏 的温度系统,是指由不同 探井所测静温与相应埋深 的关系图,也可称为静温 梯度图,如图2-3所示。
油气藏评价
应当指出,油气藏的静温主要受地壳温度的控制,而不受 储层的岩性及其所含流体性质的影响。因此,任何地区油 气藏的静温梯度图,均为一条静温随埋深变化的直线关系, 并由下式表示: T=A+BD (2-7) 式中 T—油气藏不同埋深的静温,℃; A—取决于地面的年平均常温,℃; B—静温梯度,℃/m; D—埋深,m。图 2-3 油藏的静温梯度图 实际资料表明,由于地壳温度受到构造断裂运动及其岩浆 活动的影响,因而,不同地区的静温梯度有所不同。比如, 我国东部地区各油气田的静温梯度约为3.5℃~ 4.5℃/100m。油气田的静温数据一般在探井进行测井和 测压时由附带的温度计测量。
jbs2油气藏评价
定义:单位面积内的原油储量
SNF N Ah 100 1 S wi o Boi
油气藏评价
4. 气田储量计算(容积法)
G 0.01AhS gi Bgi
G-气田的地质储量,104t;(地面的) Sgi-油层平均原始含气饱和度,小数; Bgi-原始的原油体积系数,表示为:
油气藏评价
一、油气藏类型及其模型
3.
油田开发模型
地质模型、油藏流体渗流模型、经验统计模型、经济评价模型 。
(1)地质模型:描述储层地质结构特征和油藏流体在三维空
间的变化及分布规律。是进行油藏经营管理的基础。 (2)渗流模型:气藏模型、黑油模型、组分模型。 地质模型与油藏开采过程中的具体渗流模型进行组合,即构成
定容封闭气藏可采储量计算:
气田储量计算(容积法)
Tsc 1 Pi Pa GR 0.01AhS gi T Psc Z Z a i
GR-定容封闭气藏可采储量,108m3;Pa-废弃压力,MPa; Pa/Za-废弃视油层压力,MPa;
油气藏评价
4.2 气田的地质储量丰度( Ωs)
油气藏评价
二、储量计算 3.1 地层原油中原始溶解气储量
4
Gs 10 N Rsi
Gs-溶解气的地质储量,108t;(地面的) Rsi-原始溶解油气比, m3 / t 。
油气藏评价
3.2 油田的储量丰度(Ωo)
定义:单位面积内的原油储量
o N A 100h 1 S wi o Boi
Tsc 1 Pi G 0.01hS gi T Psc Z i
4.3 气田的单储系数( SGF)
Tsc 1 Pi SGF 0.01S gi T Psc Z i
1油气藏评价
油气藏评价油气藏的压力系统油气藏的压力系统,是油气藏评价中的重要内容,对于每口探井和评价井,必须不失时机地准确确定该井的原始地层压力,绘制压力与埋深的关系图,以便用于判断油气藏的原始产状和分布类型,并用于确定储量参数和储量计算。
对于一个具有天然气顶和边水的油藏,在原始地层条件下,储层中的流体,将按其密度的大小,形成纵向的流体分布剖面图。
在图1-1上给出了一个具有边水油藏的剖面图,并在其含油水剖面上打探井5口。
其中的3口探井打在含油部分;1口探井打在油水界面上;另一口探井打在含水部分。
由这5口探井所测原始地层压力与中部深度绘成的压力梯度图,见图1-1右侧部分。
由压力梯度可以看出,含油部分与含水部分的压力点,分别形成斜率不同的两条直线。
而两条直线的交点处深度,即为地层油水界面的位臵。
图1-1 油藏的剖面与压力梯度对于任何具有气顶和边底水的油藏,或具有边底水的气藏,不同部位探井的原始地层压力与埋深的关系,可表示如下:(1-1)式中:pi—原始地层压力,MPa;a—关闭后的井口静压,MPa;GD—井筒内静止流体的压力梯度,MPa/m;D—埋深,m 。
井筒内静止流体的压力梯度,由下式表示:(1-2)式中:ρ—井筒内静止流体的密度,g/cm;由(1-2)式可以看出,压力梯度与地下流体密度成正比,即流体密度小的气顶部分,比流体密度大的含油部分或边水部分,具有较小的压力梯度,而且压力梯度乘以100即为地层流体密度。
因此,可以通过压力梯度的大小判断地层流体类型,并确定地层的流体密度。
同时,代表不同地层流体直线的交点处,即为地层流体的界面位臵。
在图1-2上给出了我国涠洲10-3油田的压力梯度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由压力梯度的直线交会法,所得到的油气和油水界面的位臵具有实际意义。
图1-2 涠洲10-3油田的压力梯度图 图1-3 油藏的静温梯度图 对于一个具有多层油水系统的油田,由于不同层位的边底水矿化度比较接近,地层水的密度也基本相同,因而,各油层可以形成统一的静水压力梯度线,并用于确定不同层位的油水界面位臵。
油藏评价技术规范
油气藏评价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油气藏评价的涵义、任务、程序、内容、方法及应提交的成果.本标准适用于大庆探区的油气藏评价及其成果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492 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SY/T 5367 石油可采储量计算方法SY/T 5615 石油天然气地质编图规范及图式SY/T 5842 砂岩油田开发方案编制技术要求开发地质油藏工程部分SY/T 5970 复杂断块油田开发总体方案设计技术要求SY/T 6021 石油天然气勘探工作规范SY/T 6041 石油天然气勘探效益评价方法SY/T 6098 天然气可采储量计算方法SY/T 6109 石油天然气储量报告图表格式SY/T 6510 稠油油田注蒸汽开发方案设计技术要求SY/T 6583 石油天然气探明储量报告编制细则DZ/T 0217 石油天然气储量计算规范Q/SY 179 石油天然气控制储量计算方法Q/SY DQ×××× 盆地评价技术规范Q/SY DQ×××× 区带评价技术规范Q/SY DQ×××× 圈闭评价技术规范3 油气藏评价涵义油气藏评价是从圈闭预探获工业油气流开始,直到探明整个油气田的全过程。
它以现代油气藏地质理论为指导,综合应用地震、井筒、试油、试采、分析化验和试验区开发动态等资料,对油气藏的构造、储层岩性、物性、微观特征,以及油气水分布等三维空间形态进行精细描述,查明油气藏类型、驱动类型、产能,完成油气探明(或控制)储量计算,论证油气藏开发的可行性,进行油气田开发方案设计。
油藏评价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油气藏压力、温度系统
油藏的温度系统
由于油藏在常温层以下,其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油藏的
温度随埋深的变化情况通常可用地温梯度和地温级度来表示。
地温梯度: 指地层深度每增加100m时,地层温度增高的 度数,单位为℃/100m。 地温级度: 指地温每增加1℃所需增加的深度值,单位 为m/℃。 地温梯度与地温级度互为倒数关系,地温梯度更常用。
保持较高程度
保持较低值 见水较早,数量逐渐增加
井动态
原油采收率
一直生产到高含水
35%~75%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4.气压驱动(gas cap drive)
驱动能量主要是气顶的弹性膨胀或人工注气能量。
形成条件: 1、有气顶;
2、无水驱或弱水驱; 3、 Pi= Pb。
驱油机理: 气顶气膨胀—前缘驱替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油气藏压力、温度系统
油藏的压力系统
1、有关地层压力的概念 原始油层压力(Pi): 指油层未被钻开时,处于原始状 态下的油层压力。 压力系数(ap):指原始地层压力与同深度静水柱压力之 比值。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油气藏压力、温度系统 地层压力
由上覆岩层(岩石骨架和流体)的重量而产生的压力称为地层压力。 其大小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4.气压驱动(gas cap drive)
影响气顶驱动采收率的因素: 1、原始气顶的大小 2、垂向渗透率 3、原油粘度 4、气体的保持程度 5、采油速度 6、倾角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油 藏 压 力 废弃压力
m=3 m=2
m=4
采收率
5、重力驱动(Gravity Drive)
油气藏评价
油气藏评价
一、油气藏类型及其模型 3. 油田开发模型
地质模型、油藏流体渗流模型、经验统计模型、 地质模型、油藏流体渗流模型、经验统计模型、经济评价模型 。
地质模型: (1)地质模型:描述储层地质结构特征和油藏流体在三维空 间的变化及分布规律。是进行油藏经营管理的基础。 间的变化及分布规律。是进行油藏经营管理的基础。 (2)渗流模型:气藏模型、黑油模型、组分模型。 渗流模型:气藏模型、黑油模型、组分模型。 地质模型与油藏开采过程中的具体渗流模型进行组合, 地质模型与油藏开采过程中的具体渗流模型进行组合,即构成 油田开发模型或称为油藏模拟模型。 油田开发模型或称为油藏模拟模型。
G-气田的地质储量,104t;(地面的) Sgi-油层平均原始含气饱和度,小数; Bgi-原始的原油体积系数,表示为:
原始油层压力,MPa; 地面标准压力, 0.101MPa; Pi-原始油层压力,MPa; PSC-地面标准压力,取0.101MPa; 地面标准温度, 293K; 地层温度, Tsc-地面标准温度,取293K;T-地层温度,K; 原始气体压缩因子。 Zi-原始气体压缩因子。
边水和底水 : 在含油边缘内的下部支托关油藏的水, 称为底水; 而在 边水和底水:在含油边缘内的下部支托关油藏的水,称为底水; 含油边缘以外衬托着油藏的水,称为边和底水。 含油边缘以外衬托着油藏的水,称为边和底水。 含油高度:油水接触面与油藏最高点的海拔高差。 含油高度:油水接触面与油藏最高点的海拔高差。
油气藏评价
二、储量计算 3. 油田储量计算(容积法) 油田储量计算(容积法)
N =100Ahφ(1 Swi )ρo Boi
;(地面的 地面的) N-原油地质储量,104t;(地面的) 原油地质储量, 油田的含油面积, A-油田的含油面积,km2; 平均有效油层厚度, h-平均有效油层厚度,m; 平均有效孔隙度,小数; Φ-平均有效孔隙度,小数; 油层平均原始含水饱和度,小数; Swi-油层平均原始含水饱和度,小数; 平均地面原油密度, ρ-平均地面原油密度,t/m3; 原始的原油体积系数。 Boi-原始的原油体积系数。
论述油气藏开发方案的经济评价原则
论述油气藏开发方案的经济评价原则
油气藏开发方案的经济评价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项目投资回收期原则:评估油气藏开发方案时,应首先考虑项目投资的回收期。
一般来说,回收期越短,表明项目利润越高,投资风险越小,经济效益越好。
2. 净现值原则:净现值是评估投资回报的一个重要指标。
它是指项目全部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差额折现后的总和。
如果净现值为正,表明项目收益大于投资成本,是值得推进的油气藏开发方案。
3. 内部收益率原则:内部收益率也是评估油气藏开发方案的重要指标。
它是指使净现值为零的贴现率,可以用来确定项目收益率。
内部收益率越高,表明项目收益越高。
4. 成本效益原则:成本效益原则是指评估油气藏开发方案时,应考虑项目的成本和效益之间的平衡。
即使项目预期收益较高,但如果投资成本过高,则项目成本效益不平衡,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
5. 风险评估原则:油气藏开发是一个高风险的投资项目。
在评估油气藏开发方案时,必须考虑各种风险因素,包括资源开发风险、市场销售风险、政策风险等,以评估投资的风险和回报潜力,选出最优的油气藏开发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力系数
pw pair w gD
pf pair w gD + C
C= >0, 超压 <0, 欠压
D
pw: 静水压力 pf: 地层压力
pair
p
•异常原因
砂层不连续
D
pw
流体不连通
D
pf
pf pw pair w gD
D
pf
pf pw pair w gD
第二节
油气藏驱动类型及其开采特征
三、水压驱动
刚性水驱的形成条件:
(1)油藏有边底水或注入水,且与边底水相连通。 (2)水层有露头,且存在良好的供水源,与油层的高差也大。 (3)油水之间没有断层遮挡。 (4)生产过程中地层压力基本保持不变;
(5)油藏是靠边底水或注入水驱动原油。
第二节
油气藏驱动类型及其开采特征
地温梯度: 指地层深度每增加100m时,地层温度增高的
度数,单位为℃/100m。
地温级度: 指地温每增加1℃所需增加的深度值,单位 为m/℃。 地温梯度与地温级度互为倒数关系,地温梯度更常用。
第一节
油藏温压系统
一、油藏的温度系统
油气藏的温度系统:指由不同探井所测静温与相应埋深的关系图,
也可指静温梯度图。
式中: ρ —井筒内的静止液体密度,g/cm3。
第一节
油藏温压系统
一、油藏的压力系统 2、原始油层压力的确定
(2)压力梯度曲线法 具有同一水动力系统的油气层是
一个连通体,油气层不同部位厚
度中点的海拔高度与相应的原始 压力值之间成一线性关系,此关 系曲线称为原始地层压力梯度曲 线。
油藏剖面与压力梯度图
第二节
油气藏驱动类型及其开采特征
四、气压驱动
影响气顶驱动采收率的因素: 1、原始气顶的大小 2、垂向渗透率 3、原油粘度 4、气体的保持程度 5、采油速度 6、倾角
油 藏 压 力 废弃压力
m=3 m=2
m=4
采收率
第二节
油气藏驱动类型及其开采特征
五、重力驱动
形成条件: 1、油层比较厚、倾角大;
2、渗透性好;
3、开采后期
生产特征:
Pe Qo
Qo Rp Rp
Pe
t
第二节
油气藏驱动类型及其开采特征
六、复合驱动
最常见的驱动机理是油藏中 的水和自由气同时产生驱动 作用。 在复合驱动中有两种驱动力: (1)溶解气驱和弱水驱 (2)小气顶驱和弱水驱
第二节
油气藏驱动类型及其开采特征
应注意:
(1)油藏中存在一种驱动方式是少见的,多数情况下
油气藏储量评价
二、储量的分类分级
石油资源/储量分类主要是根据各个阶段对油气藏的认识程度进行分类的。
1977年储量分级标准:(三级) 三级储量:待探明储量(预测):三口井以上发现工业油流,精度>50%
——进一步勘探的依据
基本探明储量(控制):探井、资料井、取心井参数落实, 二级储量: 精度>70% ——制定开发方案依据 探明储量(开发):第一批生产井(基础井网)参数落实, 一级储量: 有生产资料,精度>90%
第一节
油藏温压系统
一、油藏的压力系统
3、压力系统的判断
压力系统:也称为水动力学系统,是指在油气田的三维空 间上,流体压力能相互传递和相互影响的范围。 判断油气田内压力系统分布的常用方法有: 压力梯度曲线法: 用各油层或同一油层不同部位所测得的原始压力资
料,绘制成压力梯度曲线。如果绘制出的原始压力梯度曲线只有一条,
驱油机理: 气顶气膨胀—前缘驱替
刚性气驱: Pe= Pb (气顶很大
或人工注气)
弹性气驱:气顶体积较小,没注气
第二节
油气藏驱动类型及其开采特征
四、气压驱动 ——生产特征
刚性气驱 弹性气驱
油藏压力
Pe Qo R Qo
产油量
Pe
Pe Qo R Pe Qo R
气油比
Rp
气油比
产油量
油藏压力
t
t
第二节
油气藏驱动类型及其开采特征
油气藏的静温主要受地壳温度的控制,而不 受储层的岩性及其所含流体性质的影响。因
此,任何地区油气藏的静温梯度图,均为一
条静温随埋深变化的直线关系,由下式表示:
T=A+BD
式中:T—油气藏不同埋深的静温,℃; A—取决于地面的年平均常温,℃; B—静温梯度,℃/100m; D—埋深,m。
油藏的静温梯度图
我国东部地区各油气田的静温梯度约为 3.5~4.5 ℃/100m。
第二节
油气藏驱动类型及其开采特征
驱动方式:油层在开采过程中主要依靠哪一种能量来驱油。 目的:了解油藏动态特征,预测未来生产动态。 有六种基本驱动能量——驱动方式: 1、岩石及流体弹性驱 2、溶解气驱 1、驱替效率最低 2、采收率5%~25%;
第一节
油藏温压系统
一、油藏的压力系统 2、原始油层压力的确定
(1)井口压力推算法
Pi=a+GDD
式中: Pi ——原始地层压力,MPa;
a ——关闭后的井口静压,MPa; GD——井筒内静止液体压力梯度,MPa /m; D ——埋深,m。
井筒内的液体静止梯度,由下式表示:
GD =dPi /dD=0.01ρ
•压力系数
•高产
>1.2 异常高压 正常
pf pw
•井喷 •低产
=
0.8~1.2
<0.8
异常低压
•泥浆漏失
第一节
油藏温压系统
一、油藏的压力系统 1、有关地层压力的概念
压力梯度(Gp): 地层海拔高程每相差一个单位相应的压 力变化值。 为了消除构造因素的影响,把已测出的 油层折算压力(Pc): 油层各点的实测压力值,按静液柱关系 折算到同一基准面上的压力。
第二节
油气藏驱动类型及其开采特征
三、水压驱动
水驱油藏生产特征
特征 变化趋势
储层压力
地面气油比 产水量 井动态 原油采收率
保持较高程度
保持较低值 见水较早,数量逐渐增加 一直生产到高含水 35%~75%
第二节
油气藏驱动类型及其开采特征
四、气压驱动
形成条件: 1、有气顶;
2、无水驱或弱水驱; 3、 Pi= Pb。
第一节
油藏温压系统
一、油藏的压力系统
目前油层压力(P): 在开发后某一时间测量的油层压力。
一般用油层静止压力(Pws)和井底流动压力(Pwf)来表示。 油井生产一段时间后关闭,待压力恢复 油层静止压力(Pws): 到稳定状态后,测得的井底压力值。
井底流动压力(Pwf): 油井正常生产时测得的井底压力。
本节讨论三个问题: 1、明确有关储量的一些概念 2、了解储量的分级 3、地质储量计算
第四节
油气藏储量评价
一、有关油、气储量的概念
油气总资源量:是指在自然环境中,油气资源所蕴藏的地质总量。 原始地质储量:是指已发现资源量的部分,是根据地震、钻井、
测井和测试,以及取心和液体取样等取得的各项静动态资料,利用确
三、水压驱动
驱油机理: 刚性水驱——水的压能
生产特征:
刚性水驱
(1)油藏压力不变;
(2)产液量不变,油井见 水后产油量急剧下降;
(3)生产油气比始终不变。
第二节
油气藏驱动类型及其开采特征
三、水压驱动
弹性水驱的形成条件:
(1)油藏边底水不活跃,一般无露头,或有露头但水源供应 不足,不能补充采液量。
(2)存在断层或岩性变坏的影响等方面的原因。
第二章
油藏评价
本章主要内容:
油气藏的压力系统、温度系统和
驱动类型
油气藏的储量分类分级 采收率的计算方法
第一节
油藏温压系统
一、油藏的压力系统
•油藏能量的重要标志 •工程破坏的主要原因
第一节
油藏温压系统
一、油藏的压力系统
1、有关地层压力的概念
原始油层压力(Pi): 指油层未被钻开时,处于原始状 态下的油层压力。 压力系数(ap):指原始地层压力与同深度静水柱压力之 比值。
定参数的容积法计算的油气地质储量。
原始可采储量:又称为总可采储量或最终可采储量,它是在现代工
业技术条件下,能从已探明的油气田或油气藏中,可以采出的具有经 济效益的商业性油气总量。
剩余可采储量:是指已经投入开发的油气田,在某一指定年份还剩
余的可采储量。剩余可采储量随时间而变化,因此,需要年年计算。
第四节
(3)若采用人工注水,注水速度赶不上采液速度。
驱油机理: 弹性水驱——水的压能+油水区的弹性膨胀能
第二节
油气藏驱动类型及其开采特征
三、水压驱动
生产特征:
弹性水驱
(1)地层压力不断降低; (2)产量随时间而下降; (3)气油比保持不变。
第二节
油气藏驱动类型及其开采特征
三、水压驱动
一个水驱油藏的生产数据
油层压力变化规律法: 油层一旦投入开发,油层压力就开始发生
变化。如果处于不同油层或同一油层的不同位置的各井点油层压力同
步下降,可说明各井点处于同一水动力系统中;反之,则不为一个水 动力系统。
第一节
油藏温压系统
一、油藏的温度系统
由于油藏在常温层以下,其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油藏的
温度随埋深的变化情况通常可用地温梯度和地温级度来表示。
可能同时存在几种驱动能量,而某一种能量起主导作用。 (2)驱动方式会转化,要时刻注意Pi、Qo、Rp生产动 态变化,采用合理的驱动方式。 (3)要监测油藏压力变化,要保持合理的油藏压力水 平。
第四节
油气藏储量评价
对油、气储量关注的不仅是石油工作者,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