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科教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知识梳理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梳理

二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梳理1.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
2.能根据自己的观察说一说地球上有山川、河流、土地、森林、阳光、动植物、人类、空气等。
3.了解地球(其实是地表)是由植物、土壤(大地)、海洋、空气、动物等很多方面组成的。
4.土壤是地球家园的重要资源,许多动植物依赖土壤生存或生活。
5.通过观察理解让学生意识到人与自然是和谐的整体,密不可分,让学生意识到许多动植物依赖土壤生存或生活。
6.放大镜是放大一些小东西的,镊子用来夹物体,铲子用来铲土。
7.早晨,面对太阳,太阳在东、右为南、后为西、左为北。
8.利用太阳的位置辨别方向及冷热变化。
9.太阳东升西落,早晨:太阳在东,中午:太阳在南,傍晚:太阳在西,一天中最热的时间:中午。
10.知道月相每月有规律的变化,知道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推理月相有规律的变化。
11.月相在每个农历月中变化顺序是由缺到圆;由圆到缺。
12.我们看到的月球发亮部分的形状叫月相,月相是月亮在每个农历月中的形状变化。
上半月 ---由缺到圆 ---亮面在右边,下半月--由圆到缺--亮面在左边。
13.千条线万条线,掉进河里看不见。
(雨),一个金球圆溜溜,夜里人人看不见,除非下雨和刮风,天门天山家家到。
(太阳),像花花园不种它,花儿刚开就落下,春夏秋季它不长,寒冬腊月开白花。
(雪)14.天气影响动植物和人类。
15.极端天气通俗的说就是指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出现的很少见的天气现象,它发生的概率很小,但造成的影响很大。
比如:狂风、暴雨、暴雪、龙卷风、台风、冰雹、强寒潮、高温、长期干旱等都属于极端天气。
极端天气具有很强的破坏性,会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甚至造成生命和财产损失。
16.通过对不同现象的观察和比较,认识不同季节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从而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春季——小草、柳树——温暖夏季——花草树木——炎热秋季——果实、落叶——凉爽冬季——雪花——寒冷17.知道分类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体会物品的多样性,能运用分类的方法,更好地认识组成物体的材料。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1.地球家园中有动物、植物、水、空气、土壤、岩石......空气的高处飘着白云,白云也是地球家园的一部分2.从地球家园往外看,能看到太阳、月亮和星星。
它们和地球一样都是宇宙中的星球,它们不属于地球家园。
3.观察要有顺序,要运用眼睛、耳朵、手、鼻子等多种感觉器官去观察,才能观察得更加全面。
4.土壤上面生活着蜗牛、蜈蚣、蟋蟀等小动物,土壤中生活着蚯蚓。
蚯蚓喜欢潮湿、松软的土壤,能够松土、改良土壤。
5.太阳能够发光发热,对动物、植物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有重要的影响。
例如:植物生长需要阳光、人们晒衣服需要阳光、可以利用太阳能发电。
6.(难点)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太阳在西方落下。
中午,太阳在天空的南方。
(首先根据时间确定太阳所在的方向)确定剩余三个方向的方法:①“上北下南(前北后南),左西右东”法;②顺时针“东南西北东”法;③背诵清早出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中午出来,面向太阳,前面是南,后面是北,左面是东,右面是西。
傍晚出来,面向太阳,前面是西,后面是东,左面是南,右面是北。
7. 我们看到的月球发亮部分的形状叫月相。
月相是不断变化的,月相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农历每月初一的月相是新月,是看不见的。
初一到十四,月相缺左边,十六到月末,月相缺右边。
8.天气现象包括:阴、晴、雨、雪、风、气温、霜、雷、冰雹等。
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例如:阳光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可以进行太阳能发电,但也会晒伤皮肤、晒死植物、造成干旱;降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能够使空气变得清新,但过多会造成洪涝灾害。
9.灾害性天气:台风、雷电、暴雨、冰雹、干旱、寒潮、霜冻、大雾、沙尘暴……我们只有掌握天气变化的规律,才能更好的根据天气调节生产活动,减少灾害性天气带来的损害。
10、不同的季节,地球家园会有不同的变化:春:万物复苏、冰雪消融、春暖花开、植物生根发芽、鸟儿筑巢繁殖……夏:枝繁叶茂、烈日炎炎、植物快速生长、动物脱毛、动物避暑……秋:硕果累累、秋高气爽、候鸟迁徙、动物储存粮食、植物落叶、果实成熟……冬:白雪皑皑、冰天雪地、植物凋零、动物冬眠、动物皮毛加厚……与人类的联系动植物资源衣植物:棉花、亚麻……动物:蚕丝、羊毛……食植物:萝卜、白菜、小麦……动物:鸡、鸭、鱼、猪肉……住植物:树木(橡树、松树)、竹子、茅草……行植物:树木、竹子……(制作交通工具)动物:马、牛、狗(狗拉雪橇)……其他药材:人参、苍耳、菊花等植物资源,鹿茸、牛黄、犀牛角等动物资源……信息传递:信鸽、马……注意:蘑菇、木耳不属于植物12、制作好小鸟餐厅后,只有在必要的情况下才给小鸟喂食,比如严寒天气或下雪天,除了不能让小鸟产生依赖之外,人类对大自然的干预和一些不当举动也会对生态平衡造成破坏。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 科学实验知识点复习总结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科学实验知识点复习总结本文档旨在对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的科学实验知识点进行复总结。
以下是各个实验的要点:实验一:观察水的状态变化- 描述:通过观察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了解水的三种不同状态。
- 要点:- 水在低温下变成固态,呈冰的形态。
- 水在室温下是液态,呈液体的形态。
- 水在高温下变成气态,呈蒸汽的形态。
实验二:探究物体的重量- 描述:通过使用秤量物体的重量,探究不同物体重量的差异。
- 要点:- 秤量方法:将物体放在秤盘上,读取显示的数值即为物体的重量。
- 物体的重量是物体上的引力大小,单位是克或千克。
- 不同物体的重量会有所差异。
实验三:初识对水的密度的探究- 描述:通过使用漂浮与沉没的方法,初步探究物体的密度与沉浮之间的关系。
- 要点:- 物体的密度: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
- 密度大于水的物体会沉没,密度小于水的物体会漂浮。
- 物体的形状和物质也会影响物体的沉浮状态。
实验四:观察物体的热胀冷缩- 描述:通过观察物体在热胀冷缩过程中的变化,了解物体受热和受冷的影响。
- 要点:- 物体受热:物体在受热后会变大,称为热胀。
- 物体受冷:物体在受冷后会缩小,称为冷缩。
-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是由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引起的。
实验五:初识物体与光的关系- 描述:通过观察物体的透明、不透明和半透明等特性,初步了解物体与光的关系。
- 要点:- 透明物体:能够完全透过光线的物体。
- 不透明物体:无法透过光线的物体。
- 半透明物体:只能透过部分光线的物体。
通过对以上实验要点的复,可以加深对科学实验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为进一步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800字)。
二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常见的工具小小工具用处大,生活处处需要它一、身边的工具1.把一张纸分成两张可以用小刀,剪刀,裁纸刀。
使用工具时要注意安全。
2.教室里的工具有板擦、簸箕、笤帚、电脑、铅笔等3.生活中常见的工具有切菜刀,晾衣架等等二、剪刀1.剪刀的特点:有两个刀刃,刀刃的形状不一样2.用花边剪刀剪花边。
用剪刀尖剪细叶。
3.刀刃锋利,注意安全。
三、拧螺丝1.螺丝的用处可真大。
2.十字螺丝要用十字型螺丝刀固定。
3.用扳手可以拧六角螺丝。
4.六角螺丝也可以用钳子拧。
5.螺丝的种类:十字螺丝、一字螺丝、内六角螺丝、内三角螺丝、六角螺丝6.固定螺丝的步骤:握住,插紧,拧动。
7.拧螺丝时要注意安全。
8.做个小小维修工第二单元人工与自然山水草木,秀出自然世界;舒适便利,智造人工生活四、美丽的大自然1.树是自然生长的。
我们听到鸟叫声。
快看,落叶上有一只蚂蚁2.大自然里有山,有水,还有各种各样的植物和动物等,它们是自然形成的。
3.记录大自然的方法有:拍照、画像、录视频等五、周围的人工世界1.塑胶地面是人工制造的。
小草是自然生长的。
2.衣服也是人工制造的。
3.绿萝是自然生长的,花盆是人工制造的。
4.人工制造的产品很多。
5.房屋、衣服、文具、自行车等都是人工制造的,它们构成了人工世界。
6.看看校外的人工世界:乘火车出行,利用收割机收获,使用无人机送货等六、体验造纸1.很多物品是用纸做的:词典、纸箱、纸杯、纸袋,用纸做的手工2.了解造纸过程:制作木屑——制作纸浆——抄纸和压光——制作卷纸——制作纸张3.废纸变新纸的过程:准备材料——把纸撕成细碎的纸片——放入水中搅拌做成纸浆——将纸浆均匀倒在纱布上——将纱布上的纸浆晒干后揭下来4.废旧物品再利用:废弃纸制品可以做成书本;易拉罐可以做成盆;旧玻璃瓶可以做玻璃杯第三单元秋和冬秋风吹,树叶飘;冬天到,穿棉袄七、秋天到了1.秋天,天气变凉了,树叶变黄了2.大雁排着队飞走了3.暑假时我们穿短袖衣服,现在都穿长袖衣服了4.制作秋天树叶的标本过程:1.采集树叶——2.吸水、压平——3.将树叶固定在硬纸上——4.制成树叶标本5.我们还可以用美丽的树叶制作好看的书签和小贴画6.到大自然中看一看,秋天还有哪些变化?天气变冷了,叶子变黄或变红,树叶开始脱落,果子成熟,田野里一片金黄八、秋天的收获1.秋天是收获的季节2.寻找秋天的收获:玉米、苹果、南瓜、棉花。
二年级上学期科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二年级上学期科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一、我们的地球家园1.地球家园的成员地球家园中有很多成员,包括植物、动物、人类等生物,还有土壤、水、空气等非生物。
生物具有生命特征,如动物能运动、植物能生长等;非生物没有生命,像石头不会自己生长和运动。
植物是地球家园的生产者,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和食物。
动物是消费者,依赖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
人类也是消费者,并且通过各种活动影响着地球家园。
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土壤是地球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土壤里有很多成分,包括小石子、沙、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
不同的土壤适合生长不同的植物。
例如,沙质土透气性好,适合花生等植物生长;黏质土保水性好,适合荷花等水生植物生长(在有积水的黏质土环境中);壤土肥力较高,适合大多数农作物生长。
土壤是许多小动物的家,如蚯蚓、蚂蚁等。
蚯蚓在土壤里钻洞,能使土壤疏松,有利于植物生长。
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太阳每天东升西落。
早晨,太阳在东边,物体的影子在西边;中午,太阳在头顶偏南的位置(在北半球大部分地区),影子较短;傍晚,太阳在西边,影子在东边。
根据太阳的位置可以辨别方向。
知道了东、西方向后,就可以确定南和北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这对于我们在生活中确定位置和寻找路线很有帮助。
4.月相变化月亮的形状在一个月内会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这种变化叫做月相变化。
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朔月)-蛾眉月-上弦月-盈凸月-满月(望月)-亏凸月-下弦月-残月,然后再回到新月。
月相变化是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地球绕太阳公转以及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引起的。
二、材料1.材料的种类我们身边的材料有很多种,常见的有金属、塑料、木材、陶瓷、玻璃等。
金属材料具有光泽、能导热、能导电、有延展性等特点。
例如,铁是一种常见的金属,铁制品如铁锅能导热,可以用来做饭。
塑料是一种轻便、耐腐蚀、不易导电的材料。
像塑料杯轻便且不易破碎,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木材是天然材料,质地较软(相对金属等),有一定的纹理,容易加工。
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小学二年级上册的科学课程为孩子们打开了探索自然世界的大门。
以下是本学期科学知识点的汇总,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基础知识。
首先,我们学习了自然界中的不同物质。
我们了解到物质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状态。
固体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例如石头和冰块;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固定的体积,比如水和果汁;而气体既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固定的体积,例如空气。
接着,我们探讨了植物的生长条件。
植物需要阳光、水、土壤和适宜的温度才能生长。
我们观察了种子发芽的过程,了解了植物的根、茎、叶和花的结构和功能。
我们还学习了动物的分类。
动物可以根据它们的生活环境和身体特征被分成不同的类别。
例如,有的动物生活在陆地上,有的在水中,还有的在空中飞行。
我们还了解了动物的生命周期,包括出生、成长、繁殖和死亡。
此外,我们探索了地球和宇宙的奥秘。
我们了解了地球的形状,知道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并且围绕太阳旋转。
我们还学习了太阳系中的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在气象学方面,我们学习了天气的变化。
我们了解了云、雨、雪和风的形成过程,以及它们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我们还学会了如何观察和记录天气情况。
最后,我们讨论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我们了解到保护环境对于维持地球的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我们学习了如何减少污染、节约资源和保护动植物。
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孩子们不仅增长了知识,还培养了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希望这些知识点能够帮助孩子们在科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全书知识点总结—教科版科学

3.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不断变化,我们能利用太阳辨别方向。
4.太阳东升西落。面对太阳升起的方向,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边是南。
5.太阳东升西落。清晨,太阳在东。正午时,太阳在南。傍晚,太阳在西
4.观察月相
1.我们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称为月相。
6.做一顶帽子
帽子有遮阳、防雨、保暖、防护头部、职业需要、民族风情等多种功能作用。用不同材料做的帽子,它的功能和用途可能不同。如毛线帽保暖,较硬的塑料做的帽子可以保护头部。
游泳帽
2.月相在一个农历月里完成从缺变圆再变成缺的变化过程。农历十五前后,月亮最圆。
5.各种各样的天气
1.天气现象有阴、晴、雨、雪、风等。
2.降水、光照、风等天气要素会影响农业灌溉、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在内的人们的生产生活。
6.不同的季节
1.季节有春、夏、秋、冬。春天草木发芽。夏季气温高、植物生长茂盛。秋季收获。冬季腊梅、冰雪。
2.物品是由材料制成的。材料可分为7类:塑料、木头、玻璃、陶瓷、纤维、金属、橡胶。
塑料——轻、颜色多、光滑
2.不同材料的餐具
3.观察材料可以
3.书的历史
1.最早的书写材料都取自自然界,如泥板、石头、兽骨及动物的甲壳等。接下来,就有了竹简、帛书、纸。
2.历史上制作书的材料有龟壳、石头、陶土、竹片、木片、丝绸等。
二年级
1.
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1.地球家园中有空气、土壤、岩石、水、动物、植物、人等。
2.非生物资源(阳光、空气、水等)和生物资源(动物、植物等)对地球家园缺一不可。
2.土壤-动植的乐园
3.土壤是地球家园的重要资源。土壤上生长着许多植物,土壤表面和土壤里生活着许多动物。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复习资料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复习资料第一单元我们的地球家园第1课地球家园中有什么1、地球家园包括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其中自然世界有山川、河海、动植物等,人工世界指人类用材料加工而成的各种物体;地球家园还包括地球外部全程的空气和云等。
2、站在地球家园往外看,更远处还有日月星辰等天体,这些虽然不属于地球家园的范围,但是会对地球家园产生影响。
第2课土壤——动植物的乐园1、土壤不仅为植物提供必需的营养和水分,而且也是土壤动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场所。
2、土壤中有多种多样的生物,我们可以通过放大镜等工具从表层向深层的观察校园内的土壤,我们能够看到蚯蚓等生物。
士国--动值物的乐园第3课太阳的位置和方向1、太阳给我们的地球家园带来光和热,它的运动是有规律的,我们可以利用太阳的运动规律来辨认方向。
2、太阳的光和热对植物的生长、动物和人类的生存有着重要影响。
3、早晨面对太阳时,我们的前方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中午我们面对太阳时,前面是南;傍晚我们面对太阳时,前面是西。
第4课观察月相1、月相是变化的,不同的夜晚月相可能不相同。
2、月相是逐渐发生变化的,有时月相亮面逐渐变大,有时逐渐变小。
第5课各种各样的天气1、天气是一定区域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杰及其变化的总称。
2、天气现象有阴、晴、雨、雪、风等。
3、降水、光照、风等天气要素会影响动植物,也会影响农业灌溉、风力发电等在内的人们的生产生活。
第6课不同的季节1、我们的地球家园有四季,四季指一年中交替出现的四个季节,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
2、季节变化对植物生长、动物迁徙和人类衣着会产生影响。
第7课做大自然的孩子1、人类的生活与动植物有着千丝万缕的练习,有些联系是直接的,有些联系是间接的。
2、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动植物提供的资源。
第二单元材料一、我们生活的世界1、我们周围的世界可分为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人工世界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
2、物品是由材料制成的,不同材料具有各自的特点,可以把物品按材料分类。
(完整版)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完整版)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一、常见的自然现象- 雨水的形成:水蒸气在空气中上升,遇冷凝结成水滴,形成雨水。
- 太阳的作用:太阳是地球的能源之一,提供光和热,使植物生长,也使地球变暖。
- 四季的变化: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不同地方的阳光照射程度不同,导致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
二、物体的性质- 固体、液体和气体:物体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它们的形状、体积和分子排列方式不同。
- 可溶性和不可溶性:某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称为可溶性;有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称为不可溶性。
- 导电性:金属物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以传导电流;非金属物质通常不具备导电性。
三、植物的特点- 植物的吸水和呼吸:植物通过根吸水,通过叶子进行呼吸,同时进行光合作用。
- 植物的生长:植物从种子开始生长,经历萌芽、生长、开花和结果等阶段。
- 植物的繁殖:植物可以通过种子、茎、叶和根等方式进行繁殖。
四、动物的特点- 动物的运动方式:动物可以通过爬行、飞行、游泳和奔跑等方式进行运动。
- 动物的食物链:动物之间存在食物链关系,构成了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络。
- 动物的保护:人们应当保护动物,不捕杀野生动物,维护动物的生存环境。
五、物体的使用- 工具的用途:不同的工具适合不同的使用场合,可以帮助人们完成各种任务。
- 建筑物的功能:建筑物可以用于居住、工作、研究和储存等功能,为人们提供生活便利。
- 交通工具的种类:交通工具有汽车、火车、飞机、船和自行车等,便于人们的出行和物资运输。
以上便是二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的一些主要内容,帮助孩子们了解自然界、物体、植物、动物和物体的使用等方面的知识。
二年级科学上册科教版知识点

二年级科学上册科教版知识点
二年级的科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初步认识和探索兴趣。
科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的知识点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植物的生长、
动物的习性、物质的性质以及地球和宇宙的初步知识。
以下是本册教
材的一些核心知识点:
1. 植物的生长过程:学生们学习了植物从种子到成熟植株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的萌发、根茎叶的生长以及开花结果。
通过观察不同植物的
生长,学生们了解到水分、阳光和土壤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2. 动物的习性:教材介绍了几种常见动物的生活习性,如家禽家畜、
昆虫和野生动物。
学生们通过观察和学习,了解到动物的食性、栖息
地和繁殖方式,以及它们如何适应环境。
3. 物质的性质:学生们探索了物质的基本性质,如固体、液体和气体
的状态变化,以及物质的密度、硬度和导电性等。
通过实验和观察,
学生们对物质的性质有了直观的认识。
4. 地球和宇宙的初步知识:教材向学生们介绍了地球的形状、自转和
公转,以及太阳、月亮和星星等天体的基本知识。
学生们学习了日食
和月食的形成原理,以及四季变化的原因。
5. 科学探究方法:二年级的科学课程还强调了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学
生们通过观察、实验、记录和分析等步骤,学习了如何提出问题、收
集数据和得出结论。
6. 环境保护意识:教材中还包含了环境保护的内容,教育学生们要爱
护动植物,保护自然资源,减少污染,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二年级的学生们不仅能够对自然科学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实践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在二年级上册的科学课程中,学生们接触到了许多有趣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不仅丰富了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还激发了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
以下是本学期科学知识点的总结:1. 观察与描述:学生们学习了如何使用感官观察周围的环境,包括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
他们学会了描述观察到的事物,比如颜色、形状、大小和质地。
2. 植物的生长:学生们了解了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的发芽、生长和开花。
他们还学习了植物需要阳光、水和土壤来生长。
3. 动物的分类:学生们学习了动物可以根据它们的生活环境和特征进行分类,比如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和昆虫。
4. 物质的状态:学生们探索了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他们通过实验了解了物质状态之间的转换,例如冰融化成水,水蒸发成蒸汽。
5. 力和运动:学生们学习了力的概念,包括推力、拉力和重力。
他们还了解了力如何影响物体的运动,比如推动一个物体使其移动,或者使一个物体停止。
6. 简单机械:学生们了解了简单机械,如杠杆、滑轮和斜面,以及它们如何帮助我们更轻松地完成工作。
7. 天气和气候:学生们学习了天气和气候的区别,以及如何观察和记录天气情况。
他们还了解了不同季节的天气特点。
8. 地球和宇宙:学生们探索了地球的形状和运动,包括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他们还学习了太阳系中的行星和恒星。
9. 环境保护:学生们了解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学习了如何减少浪费、回收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
10. 科学探究方法:学生们学习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和得出结论。
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学生们不仅掌握了科学基础知识,还培养了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这些技能将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地球家园第一课《地球家园中有什么》1.地球家园中有(空气、土壤、岩石、水、动物、植物、人)等。
2.非生物和生物资源对地球家园缺一不可。
3.地球是(生命)共同的家园,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地球提供的各种(资源)。
第二课《土壤一动植物的乐园》1.土壤上生长着许多(植物),土壤表面和土壤里生活着许多(动物)。
2.我们要保护生活在土壤上的(动植物)。
3.(土壤)是地球家园的重要资源。
第三课《太阳的位置和方向》1.太阳的(光和热)对植物的生长、动物和人类的生存有着重要影响。
2.太阳为我们的地球家园带来(光和热),它在天空中的(位置)会不断变化。
3.不要用眼睛(直接观察)太阳,以免伤害眼睛。
第四课《观察月相》1.我们看到的月球发亮部分的形状叫(月相)。
2.月相是(变化)的,不同的夜晚月相不相同。
3.月相是(逐渐)发生变化的,有时月相亮面逐渐(变大),有时逐渐(变小)。
第五课《各种各样的天气》1.常见的天气现象有(阴、晴、雨、雪、风)等。
2.天气会(影响和改变)我们的家园。
3.天气的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第六课《不同的季节》1.一年中季节变化的典型现象(各不相同)。
2.季节变化对(植物生长、动物迁徙和人类衣着)会产生影响。
3.梧桐树春天(长叶),夏天(茂盛),秋天(结果),冬天(落叶)。
第七课《做大自然的孩子》1.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动植物提供的资源。
2.野外植物的果实(不能)轻易食用。
3.只有在必要的情况下才给小鸟(喂食),比如天气严寒或雪天,不能让小鸟产生依赖。
第二单元材料第一课《我们生活的世界》。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 科学概念知识点复习总结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科学概念知识点复习总结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我们的地球家园地球家园包括空气、土壤、岩石、水、动物、植物和人等多个要素。
非生物资源(如阳光、空气、水等)和生物资源(如动物、植物等)对地球家园都非常重要。
土壤是地球家园的重要资源,许多植物在土壤上生长,许多动物则在土壤表面和土壤里生活。
太阳能够发光发热,对植物的生长、动物和人类的生存有着重要的影响。
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不断变化,我们可以利用太阳辨别方向。
月亮的不同形态称为月相,它在一个农历月里完成从缺变圆再变成缺的变化过程。
天气现象有阴、晴、雨、雪、风等,它们会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
季节有春、夏、秋、冬,季节变化对植物生长、动物迁徙和人类衣着都会产生影响。
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动植物提供的资源,因此我们要珍惜动植物,爱护环境。
第二单元:材料周围的世界可以分为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
人工世界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物品是由材料制成的。
材料可以分为7类:塑料、木头、玻璃、陶瓷、纤维、金属、橡胶。
观察材料可以用眼、用手、用鼻子、用耳朵等。
最早的书写材料都取自自然界,如泥板、石头、兽骨及动物的甲壳等。
接下来,就有了竹简、帛书、纸。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是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
泥板材料易得,竹简不易损坏、防水,纸书写印刷方便、阅读装订方便。
7.瓦楞纸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可以用于制作纸箱,方便储存和运输。
此外,瓦楞纸还可以制成瓦楞纸杯,具有一定的隔热性能。
8.经过刷油处理后,纸张可以变成油纸,其防水性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例如,防腐木和刷漆防锈等都可以采用油纸来进行保护。
9.椅子可以由单一材料(如塑料椅)或多种材料(如办公椅)组成。
不同材料的特性决定了它们的用途。
办公椅的坐垫通常采用纤维(海绵)制成,柔软有弹性;而支架则通常使用金属材料制成,坚固、重量适中、表面光滑且防水。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 科学发现知识点复习总结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科学发现知识点复习总结科学发现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观察力的重要途径。
在二年级科学上册中,我们研究了许多有趣的科学发现知识点。
下面是对这些知识点的复总结:1. 太阳是地球的主要能源太阳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能源之一。
它提供光和热,并使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太阳的能量还可以转化为风能和水能等其他形式的能源。
了解太阳的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自然界中的能量循环。
2. 水的存在状态水根据温度的不同,可以呈现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不同的存在状态。
当温度低于0摄氏度时,水会变成冰,成为固体;当温度在0摄氏度到100摄氏度之间时,水是液体;当温度高于100摄氏度时,水会变成蒸汽,成为气体。
了解水的存在状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水的性质和变化过程。
3. 植物的生长需要光和水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和水。
在光合作用中,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氧气和葡萄糖。
水是植物体内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植物吸取养分的途径。
了解植物的生长需要光和水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照顾植物,并关心环境保护。
4. 磁铁的吸引力我们研究了磁铁的吸引力是有方向的,只有两个不同磁极之间才会相互吸引。
磁铁的南极和北极相互吸引,相同磁极则会相互排斥。
这说明了磁铁的吸引力受磁性的影响。
了解磁铁的吸引力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物质的特性和相互作用。
5. 风向的观察通过观察旗帜、树叶等可以判断风向。
风是空气的运动,可以在我们周围形成气流。
了解风向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天气变化,还有助于我们选择合适的出行方式。
以上是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中的一些科学发现知识点的复总结。
通过复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界中的现象,并培养科学思维和观察力。
希望这份总结对你的研究有所帮助!。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 科学规律知识点复习总结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科学规律知识点
复习总结
科学规律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对现象和实验的观察研究,科学家总结出了许多科学规律。
以下是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
中涉及的科学规律知识点的复总结:
1. 生活中的重力规律
- 重力是地球吸引物体的力量,是物体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
- 物体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质量越大,重力也就越大。
- 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的。
2. 水的沸腾规律
- 水在加热过程中,会从液体变成气体,这个过程叫做沸腾。
- 沸腾的温度叫做沸点,不同海拔的地方,沸点会有所不同。
- 沸点高于100摄氏度的水叫做开水。
3. 空气的压力规律
- 空气也有重量,空气对物体的作用叫做空气压力。
- 空气压力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减小,海拔越高,压力越小。
- 使用空气压力可以做一些有趣的实验,如水压实验和吸盘实验等。
4. 光的传播规律
- 光传播是一种直线传播,光会一直沿着直线传播,直到遇到物体被阻挡或者被折射、反射。
- 光的传播速度很快,每秒约300,000千米。
- 光的颜色是由光的频率决定的,不同频率的光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5. 电能转化规律
- 电是一种常见的能源形式,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光能、热能、声能等。
- 电能可以通过电池、电源等设备来供应和转化。
- 使用电能能够方便地实现很多生活中的工作和运动,如打开电灯、驱动电动车等。
以上是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涉及的一些科学规律知识点的复习总结。
希望对同学们复习学习有所帮助!。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 科学原理知识点复习总结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科学原理知识点
复习总结
1. 空气和气体
- 空气是地球周围的气体层,由氧气、氮气和其他气体组成。
- 空气是透明的,无色无味。
- 空气可以占据空间,不能看见但可以感觉到。
2. 水的物态变化
- 水可以存在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状态。
- 固体状态的水叫做冰,液体状态的水叫做水,气体状态的水叫做水蒸气。
- 水的物态变化可以通过加热或降温来实现。
3. 生命的基本特征
- 生物的基本特征有生长、运动、吸收营养、呼吸和繁殖等。
- 呼吸是生物和环境交换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4. 种子的发芽
- 种子的发芽需要适当的温度、湿度和氧气。
- 种子发芽后,会长出根和芽。
5. 动物的特征
- 动物可以分为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鱼类和昆虫等。
- 动物可以根据其特征进行分类。
6. 植物的特征
- 植物可以分为树木、草本植物和水生植物等。
- 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食物。
以上是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的科学原理知识点复习总结。
如果需要更详细的信息,请参考教科书或教师的指导。
二年级上学期所有科学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上学期所有科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关于空气
1. 空气的重要性
- 没有空气,动物和人就无法生存
- 植物需要空气进行呼吸,制造食物
2. 空气的组成
- 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组成
3. 空气的性质
- 空气有重量,可以施加压力
- 空气可以膨胀和收缩
第二章:动物和人类
1. 动物的特征
- 动物是多细胞的有机体
- 动物可以移动,不像植物是固定生长的
2. 人体结构和器官
- 人体包括头、躯干和四肢
- 人体内部有骨骼、肌肉、器官和系统,如呼吸、循环和消化系统
第三章:植物
1. 植物的特征
- 植物是多细胞的有机体
- 植物是固定生长的,通常由根、茎和叶组成
2. 植物的生长条件
- 植物需要光合作用和水分进行生长
- 植物需要土壤和养分
第四章:天气和季节
1. 天气的描述
- 天气可以是晴朗、多云、下雨、刮风等等
- 天气可以变化很快,所以需要经常检查天气预报
2. 季节的描述
- 四季分别是春、夏、秋、冬
- 每个季节有不同的气温、天气和植物生长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
1. 地球家园中有土壤、岩石、水、动物、植物、人等
2. 地球是生命共同的家园,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地球提供的各种资源
3. 土壤是地球家园的重要资源,土壤上生活着许多动植物。
4. 不要伤害小动物。
5. 太阳能够发光发热。
6. 太阳的光和热对植物的生长,动物和人类的生存有着重要影响。
7. 太阳东升西落,面对太阳升起的方向时,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8. 一天中,最热的是中午。
9. 不要用眼睛直接观察太阳,以免灼伤眼睛。
10. 蒲公英在清晨开花,在夜晚和阴雨天闭合。
11. 月相是变化的,不同的夜晚可能不相同。
12. 天气现象有阴、晴、雨、雪、风等。
13. 天气会影响和改变我们的家园。
14. 季节变化对植物生长、动物迁徙和人类衣着会产生影响。
15. 野外植物的果实不能轻易食用。
16. 动物、植物和我们都生活在地球家园中。
17. 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动植物提供的资源。
18. 金银木结出红彤彤的果子;灰喜鹊在树上寻找毛毛虫;芨芨草能改良碱地、保持水土;松鼠埋在土里的种子会长成新的树木。
第二单元
1. 我们把物品按材料类别分成了:塑料、木头、玻璃、陶瓷、纤维、金属、橡胶。
2. 对各种材料的观察方法:用眼睛看、用手摸和掂、用耳朵听、用鼻子闻。
3. 木头的主要特点:有花纹,有点粗糙;金属的特点:坚硬、反光、光滑、摸起来凉凉的、敲击时声音“脆脆的”;塑料的特点:较轻、光滑、有颜色、坚硬;陶瓷的主要特点:坚硬、比较重、光滑、敲击时声音“脆脆的”
4. 普通纸会吸水,油纸不会吸水。
5. 只使用一种材料做成的椅子功能单一;多种材料制成的椅子,功能比较多样。
6. 看图连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