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湿热证

合集下载

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治疗温病湿热证的实验研究

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治疗温病湿热证的实验研究
b l o o d s t a s i s i n t r e a t i n g d a mp h e a t s y n d r o me .
苏芳静 ( 南 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 南 阳,4 7 3 0 6 1 )
中图分类号 :R2 5 4 文 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4 — 7 8 6 0( 2 01 5 )0 6 — 0 0 6 3 — 0 3 证型 :DI
疾病的康复 。
由于 小儿 的体 温调节中枢 、 血脑屏 障等还 尚未发育成熟, 或 是受到 了感 染, 因而 使得 患儿在烧 伤之 后极 易出现高 热, 继 而诱发 惊厥 、抽 搐 ,危及患 儿的生 命健康 。所 以若患儿 体 温 过高 ,应 及时进 行 降温处理 ,通常情 况下 是采取 物理 降温 的方式 ,若 效果不佳,可服用相应 的降温药物 。
2 结

参考文献 :
【 1 】 刘丹 , 李慧 , 高丹等 . 湿润暴露疗法 ( ME B T ) / 美宝湿润烧伤膏 ( ME Bo ) 治疗, J L 烧伤创面的护理 [ J ] . 国际护理学杂志 , 2 0 1 2 , 3 1 ( 4 ) : 6 7 9 — 6 8 0 . 【 2 ] 孙书玉 . 烧 伤湿性医疗技术治疗 L 烧 伤的护理措施 [ J ] . 中国烧伤创 疡杂志 , 2 0 1 2 , 2 4 ( 3 ) : 1 9 3 — 1 9 5 .
【 摘 要 】 目的:分析清热解毒 、凉血 化瘀治疗温病湿热证 的试验研 究,并从 多个 角度 分析温病湿热证 。方法 :选取 2 0 1 2年 2月 一 2 0 1 4年 1 月 我院收治 的温病湿 热证患者 1 0 0 例 ,依据 随机原则分为 治疗 组与对 照组各 5 0 例 ,比较两组 中的治疗温病湿 热 证的疗 效及 患者恢复 情况 。结果 :通过 比较治 疗组和对照组 相关数据及 临床 疗效,得 出对 照组 E T 、T N F 、I L - 1 含量 明显低 于治 疗组 以及治疗组总有 效率 9 4 %高于对 照组总有效率 7 0 % 。结论 :通 过给 患者采用清热解毒 、凉 血化 瘀进行治疗 ,能有效提 高药 物

中医温病学-湿热类温病

中医温病学-湿热类温病

湿热类温病1.湿温,症见寒热往来,寒甚热微,身痛有汗,手足沉重,呕逆胀满,舌苔白厚腻浊脉缓。

其治疗处方为A.藿朴夏苓汤B.三仁汤C.蒿芩清胆汤D.雷氏宣透膜原法E.甘露消毒饮答案:D2.湿温病湿热蕴毒证,其治疗处方是A.普济消毒饮B.清瘟败毒饮C.甘露消毒丹D.神犀丹E.至宝丹答案:C3.身热心烦,渴不多饮,脘痞呕恶,便溏,尿短黄,其病机为A.湿热阻于下焦B.湿热积滞交结胃肠C.湿热郁阻中焦D.肠热下利E.湿热郁于上焦答案:C4.湿热俱盛,郁阻中焦,可见A.小便混浊B.小便短赤C.小便不通D.小便涓滴不畅E.小便清长答案:B5.身热不退,入暮尤甚,神识昏蒙,时或谵语,舌苔黄腻,脉濡滑而数其治则应为A.芳香开窍,淡渗利湿B.芳香宣化,佐以开窍C.清热利湿,疏利透达D.清利湿热,豁痰开窍E.清热解毒,化痰开窍答案:D6.湿温病,症见发热,口渴,咽喉肿痛,小便黄赤,身目发黄,脘腹胀满,苔黄腻,脉滑数,其辨证为A.湿热困阻三焦B.湿热积滞交结胃肠C.湿热蕴毒D.湿热并重,困阻中焦E.湿热阻于下焦7.发热,汗出口渴,面赤耳聋,胸闷喘咳,痰中带血,脘痞腹胀,下利稀水,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其病机为A.暑湿弥漫三焦B.暑湿困阻中焦C.暑湿郁阻少阳D.湿热蕴毒E.暑湿伤气答案:A8.发热,汗出不解,口渴不欲多饮,脘痞呕恶,心中烦闷,便溏色黄,小便短赤,苔黄滑腻,脉濡数。

其治疗用方为A.三仁汤B.雷氏芳香化浊法C.藿香正气D.王氏连朴饮E.三石汤答案:D9.湿热酿痰蒙蔽心窍,其病理阶段为A.气分B.血分C.营分D.气营E.气血答案:A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暑湿弥漫三焦见症的是A.身热不扬B.脘痞胸闷C.大便溏臭D.舌红苔黄滑E.咳痰带血答案:A11.湿热交蒸,内阻中焦,首选方剂是A.三仁汤B.王氏连朴饮C.雷氏芳香化浊法D.白虎加苍术汤E.甘露消毒饮答案:B12.湿温发热口渴,胸痞腹胀,肢酸倦怠,咽肿溺赤,苔黄腻,其病机为A.湿热交蒸脾胃B.湿浊困阻中焦C.温热兼湿,困阻中焦D.湿热交蒸,酿毒上泛E.寒湿交杂,聚而成毒13.湿温湿热酿痰蒙闭包证,治宜A.清热利湿,芳香开窍B.淡渗利湿,清心开窍C.清心凉营,化痰开窍D.清热化湿,豁痰开窍E.清热解毒,芳香开窍答案:D14.湿温后期,身热已退,脘中微闷,知饥不食,苔薄腻。

温病的分类

温病的分类

温病的分类
温病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疾病范畴,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气候、环境、饮食等多种因素所致。

根据症状表现、发病机理以及疾病特点等方面的不同,温病可以被划分为不同的分类。

首先,根据病程长短而分为急性温病和慢性温病。

急性温病指发病急、病情严重、病程短暂的温病,如流感、急性扁桃体炎等;慢性温病则指病程长、病情缓解轻微的温病,如慢性鼻窦炎、慢性咽炎等。

其次,根据病因不同而分为外感性温病和内伤性温病。

外感性温病是由外部病原体引起的温病,如感冒、疟疾等;内伤性温病则是由于内部因素如情志不畅、饮食过度、劳累过度等引起的温病,如胃热、肝热等。

再次,根据不同的病理表现而分为热病和湿热病。

热病主要表现为热证,如高热、口渴、汗出等;湿热病主要表现为湿证,如黄腻苔、口干燥热、尿黄等。

最后,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而分为清热类温病和滋阴类温病。

清热类温病适用于病情带有热性的患者,如清热解毒汤、银翘解毒片等;滋阴类温病适用于病情偏向虚弱的患者,如六味地黄丸、人参归脾汤等。

总之,不同的分类方式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温病,对于患者也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 1 -。

温病习题集问答题及答案

温病习题集问答题及答案

1.湿热病的提纲是什么?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

2.何谓“卫营同病”?举例说明之。

“卫营同病”是指卫分证未罢而营分证又起,或一起病即卫分证与营分证同时并见。

例如伏暑病初起既有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少汗脉浮数等邪袭卫表的卫分证,又见邪热内舍营分,营热炽盛,营阴耗损的口干,反不甚渴饮,舌红绛少苔等营分证。

3.何谓伏邪温病?感受温邪之后,伏藏于里,或平素内热,复为外感之邪诱发的一类温病。

初起多以里热证为主,症见发热口渴,溲赤,舌红,脉数等,治疗以清里热为主。

4.什么叫“逆传心包”?出自《温热论》。

指温邪侵犯肺卫之后不顺传气分,而迳入心包,主要证候为高热,心烦,神昏谵语,舌蹇肢厥,舌绛脉数等。

5.何谓“热结旁流”?见《温疫论》。

指热邪传入阳明,大肠中燥屎内结,以致粪水从旁而下利纯稀水之病变。

症见腹部硬痛,肛门灼热,苔黄而燥,脉沉有力等。

治宜软坚攻下泄热,方用调胃承气汤。

6.何谓冒暑?即夏月感冒的一种类型。

初起症见发热恶寒,头痛无汗,身形拘急,胸痞心烦,舌苔薄腻。

此为暑湿内蕴,寒邪外束证,证属暑、湿、寒三气交感,表里并困,治宜疏表散寒,涤暑化湿。

方以新加香薷饮7.简述温病无汗的两种情况。

①温病初起,邪在卫分阶段的无汗,是邪郁肌表,闭塞腠理而致,并见发热恶寒,头身疼痛等症;②邪入营分,劫灼营阴,而无作汗之源,亦可见无汗,并见烦躁,灼热,舌绛,脉细数等8.何为“透热转气”?透热转气是热入营分的治疗大法之一,即在清泄营热药中加入轻清之品,使营分之邪透出气分而解,也就是清营泄热的治法。

9.祛湿清热法主要可分几种?请列出各自代表方。

祛湿清热法主要分为:①宣气化湿,代表方为三仁汤,②燥湿泄热,代表方为王氏连朴饮,③分利湿邪,代表方为茯苓皮汤。

10.清泄少阳法可否用于气分里热炽盛者?为什么?不能。

因为清泄少阳法虽有透邪泄热作用,但其清热力量较弱,故只适用于邪热挟痰湿郁阻于少阳,对气分里热炽盛者不宜用。

湿热类温病主要证2

湿热类温病主要证2

若出血量大,导致气随血脱,症见便血不止, 面色苍白,汗出肢冷,舌淡脉微细。病势危 急凶险,常因气脱阳亡而毙于倾刻,
故首当益气固脱,
急予独参汤或生脉散
如脱固气复,由于阴损及阳,多呈脾胃虚 寒,阴血亏虚之象,症见面色白光白,四 肢欠温,倦怠乏力,仍有少量便血,舌淡 脉缓无力。
温阳健脾,养血止血。 黄土汤(《金匮要略》)
治宜清化湿浊,宣通气机 方用宣清导浊汤(《温病条辨》)
宣清导浊汤(《温病条辨》) 猪苓 淡渗利湿
茯苓
寒水石
对 药
淡渗利湿、健脾
利湿、清下焦热 化大肠湿浊 燥湿开郁
晚蚕砂 皂荚子
兼湿阻小肠: 症见小便不通,呕逆加重等(身热不扬、热
蒸头胀、神志昏迷、恶心呕吐、身重头痛)
治宜淡渗利湿、芳香开窍 方用茯苓皮汤(+苏合香丸)(《温病条辨》)
若暑湿偏重于中焦 症见发热汗出,渴不多饮,脘腹痞胀,纳呆恶 呕,大便溏薄,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 治宜清泄中焦暑湿 方用杏仁滑石汤(《温病条辨》)
杏仁滑石汤 [组成]杏仁9克 滑石9克 黄芩6克 橘红4.5 克 黄连3克 郁金6克 通草3克 厚朴6克 半夏 9克
[用法]水1.6升,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服。
湿热类温病主要证治
气分证 1.多出现于病程的中期阶段 2.以中焦脾胃证候为主,湿热留恋气分, 弥漫三焦的特性较为明显 3.湿热的偏重程度和病变的部位不同
湿重于热 发热 身热不扬 口渴 不渴或渴不欲饮或喜热饮 面色 萎黄 症 神情 淡漠 状 胸腹 脘痞腹胀较甚 二便 便溏,溲混 舌苔 白腻 脉 濡缓 高热
菖蒲郁金汤(《温病全书》) 菖蒲、郁金、竹沥、玉枢丹—— 芳香辟秽, 豁痰化浊 山栀、连翘、竹叶、丹皮 —— 轻清宣透 湿中之热 灯芯、木通 —— 清热利湿

温病湿热证的现代研究进展

温病湿热证的现代研究进展
1 温 病 湿 热证 概 述
下, 病情可能加重或不易恢复而缠绵难 愈, 这与湿热证的病情 特
点 相符 。 原 微 生 物及 其 释 放 的 毒 素 激 活单 核 一巨噬 细胞 、 病 中性 粒 细胞 , 释放 多 种 细 胞 因 子 ( T F— I 如 N 、L一1 ) 这 些 细胞 因 等 ,
证 (IS 、 SR ) 微循 环 障碍 、 血机 制 紊 乱 、 凝 细胞 凋 亡 等 , 症 反 应 持 炎 续存 在 , 而 引起 微 血 管 舒 缩 功 能及 凝 血 功 能 障 碍 , 与 组织 损 进 参
伤, 最终导致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 。 在探讨湿热证 的发病机制
中 , 症介 质 同样 得 到 了大 家 的关 注 。 胆 湿热 证 患 者 血 清肿 瘤 炎 肝 坏 死 因子 (N ) 、 T F 一 白介 素 (L 一6 平 增 高 】 燕 萍 等 I) 水 。周 俐 用 大 肠 杆 菌 内毒 素行 兔 耳 缘 静 脉 注 射 ,造 成 新 西 兰 兔 温病 湿 热
中国 中 医 急症 2 1 0 0年 7月 第 1 9卷 第 7期 J T M.u. 0 0 V 11 , o7 E C J12 1 , o.9 N .




温病湿热证 的现代研究进展
齐 文 杰 张淑 文 王 红
中图分 类 号 : 24 文 献 标 志 码 : 文 章 编号 :0 4— 4 X(0 0 0 R 5 A 10 7 5 2 1 )7—10 0 2 0— 2
温 病 湿 热证 为湿 热 类 温病 的基 本 证 型 , 在 秦 汉 时期 , 着 早 随 中医 基 本理 论 体 系 的 形成 , 关 湿热 病 的证 、 、 、 即有 记 有 因 脉 治 载 。 至 明清 时期 , 病 学 说 获 得 了很 大 的发 展 , 关 著作 如 明 ・ 温 相 吴又可著《 瘟疫 论 》 清 ・ 天士 著 《 热 论 》 清 ・ 生 白著 《 , 叶 温 , 薛 湿 热条辨》 以及 吴 鞠 通 著 《 病 条 辨 》 , 温 病 湿 热证 的病 因 、 温 等 对 病 机 、 床证 候 和 治 法 进行 了详 细 的 论证 、 临 阐述 。 ・ 天 士 《 热 清 叶 温 论 》 为 湿 热 证 是 内外 合 邪 为 病 ,外 邪 人 里 , 湿 为 合 ” 外 湿 是 认 “ 里 , 发 病 的 主要 原 因 , 内湿 是发 病 的 内在 依 据 ; 胃失 健 、 湿滞 留 脾 水 体 内是 湿 热病 发 病 的 主要 内在 因素 。清 ・ 吴鞠 通 所 著 《 温病 条 辨 》 提 出 了三 焦 辨 证 ,据 此 根 据 邪 犯 部位 将 湿 热 证 分 为 湿热 犯 上 、 阻 中焦 、 在 下焦 , 在 此 基 础 上根 据 湿 与 热 的偏 重分 为 湿 湿 并 湿 重 于热 、 湿热 并 重 、 重 于 湿 3种类 型 。 由于 湿 热证 是 湿 与 热 热 两 种邪 气 同时侵 袭 人 体 而 为 患 ,故其 治 疗 当从 祛湿 和清 热 两 方 面 人手 。 湿 与热 合 , 在 湿 中 , 不 祛 则热 不 清 , 以治 疗 重 点 但 热 湿 所

清热、解毒、凉血、化瘀

清热、解毒、凉血、化瘀

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治疗温病湿热证的实验研究温病湿热证是临床常见的病证,湿热合邪为病,在病情上较之单纯湿邪或热邪致病更为复杂、严重。

目前常见的祛湿清热法有:辛香宜透、芳化湿浊;辛温开郁、苦温燥湿;苦寒清热燥湿;淡渗利湿清热。

湿热证因其病因性质阴阳错杂,治疗比较困难,临床疗效欠佳,病情缠绵难愈。

证的客观化研究,是中西医结合的重要课题,也是提高中医诊疗的必经之路。

目前对湿热证本质的探讨,在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方面都已作了大量的工作,对湿热证病因基础、病理基础、生化免疫及与血液流变学关系等方面做了多层次、多方面的研究,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临床的作用。

对于温病的治疗,现代医家在古人治疗经验的基础上,根据长期的临床实践及实验研究,提出了许多新观点,师古而不泥古,丰富和发展了温病病机理论及治疗学。

温邪是引起温病出现热毒等证候的始动因子,所以祛除热邪是温病治疗的关键。

清热解毒是温病祛邪的重要方法,是防止温病传变的关键,不仅是气分证的主要治法,而且与其它治法配合贯穿于病程的始终,只是在法度上有轻重区别。

姜氏的截断疗法对于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传统对温病营血分证病理特点的探讨,主要着眼于营热阴伤,血热出血及瘀阻窍闭等,对引起这些病理变化的始动原因认识不够。

热毒病邪是引起营血分诸种病变的根本因素,苦寒解毒之品祛除热毒病邪之力较其它辛寒、咸寒及甘寒之品为强,且能清心凉血、止血、消斑化瘀,适治营血分证,是营血分证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治法。

对于湿热证的治疗,医家也把清热解毒法放到重要位置。

医家在临床中认识到,对于湿温肠伤寒的治疗,按传统辨治方法采用“芳化、苦燥、分利”等法,往往退热慢,治疗时间长,效果不理想;而在辨证施治原则下,突出清热解毒、早用和重用清热解毒药,能尽快控制高热,缩短退热时间,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对于湿热证的其它病种的治疗,以清热解毒为主,或并以清热解毒之品,均取得满意效果。

活血化瘀法不仅用于营血分,在温病各期治疗中都具有重要作用。

论温病湿热证的证候实质

论温病湿热证的证候实质

起 到 中和 内毒 素活 性 的作 用 。而湿 热 环境 可抑 制体 内 B Im NA 的表达 ,B I P R P 的合成与分泌减 少,同等细菌 活力或 内毒素活性的条件下 ,病情可 能加重或不 易恢复 而缠绵难 愈,这 与湿热证的病情特点相符 。②各种 致病
细菌 、病毒 、毒素可激活单核. 巨噬细胞 、中性粒细胞 , 释放 多种细胞 因子 ,如肿瘤坏 死因子. ( NF n) a T . 、白 介素. I .)等 ,这些细胞 因子在正常的情况下,有一 1( 1 L 定促 炎、促 细胞 愈合的作用 ,但过量 的炎症介质可致机 体多个器官损伤 ,如激 活中性粒细胞 ,损伤 内皮细胞 、
◎呷
骆 欢欢
DD擞 I远O SUF TCC AA NT育 C程I EON N& I
王新华
第 0总9 2 l上刊 0 5第期 98 半 1期 1 1月 1 卷 ・月 年 第
论温病湿热证 的证候 实质
摘要 :温 病湿热 证 是湿 与热 的复 杂结 合 ,提 出温病 湿热 证 的证候 实质 与 炎症 、水液 代 谢密切 相 关 ,炎症 因子 的异 常启动 与 大量存 在 ,以及 水 液代 谢相 关 指标 的异 常是温 病 湿热 证发 生发 展 的重要 物质 基础 ,可 能 反映着 温 病湿 热证 的证 候实 质 。 关键 词 :温 病 ;湿 热证 ;炎 症 ;水液 代谢 d i 1. 6 ̄i n17 —7 9 0 11. 3 o: 0 9 9 .s.622 7 . 1.5 0 3 s 2 0 文章 编号 : 17-7 9 (0 1 1.060 6227 2 1 ).500 .2
白 ( P )m NA 表 达 的 影 响 时 , 发 现 湿 热 环 境 对 B I R
温病湿热证在 临床 中极为常见 ,泛指 外感热病 中属 于湿 热性质 的温 病 。包括湿温 、暑湿 、伏 暑、湿疟 、霍 乱等,这类温病 按病 证性质分类均属 于湿 热类 。凡地理 气 候环境 比较潮湿炎热 的地 区,如岭南地区、沿海地 区, 由于 日照 时间长 、气温 高、雨水充沛 ,易致地湿 上蒸 ,

湿热类第4节证治

湿热类第4节证治

【证候分析】
寒甚热微,苔白厚腻浊如积粉,脉缓——湿浊偏盛 寒热往来——邪在半表半里 身痛,手足沉重——膜原外通肌肉, 呕逆胀满——膜原内近胃腑,湿阻气机 汗出——阳气郁极则通 辨证要点:寒热往来,寒甚热微,舌苔白厚浊腻
特异证候的分析
本证身痛有汗的机理? 邪阻膜原,表里之气失和,阳气被邪阻 遏,不能布达肌表四肢,故恶寒身痛,阳 气渐积,郁急则通,故恶寒消失,而发热 汗出,身痛缓解。
6暑湿积滞,郁结肠道
【治法】导滞通下,清暑化湿 【方药】枳实导滞汤(《通俗伤寒论》)
大黄,枳实,厚朴,摈榔——推荡积滞,通腑泄热 山楂,六曲——消导化滞和中 黄连,连翘,紫草——清热解毒 木通——利湿清热 甘草——调和诸药
【讨论】轻法频下
(1)制剂宜轻,不宜猛投:为暑湿夹滞郁结肠道, 非阳明腑实燥结,故不得用三承气汤苦寒下夺。 若误投承气大剂峻攻行速,徒伤正气而暑湿仍然 胶结不去。 (2)需连续攻下;因本证为暑湿夹滞胶着肠腑, 湿性粘腻,非一次攻下可净,故需再三缓下清化, 暑湿积滞方尽。正如俞根初所云:每有迟一二日, 热复作,苔复黄腻,伏邪层出不穷。往往经屡次 缓下,再次清利,伏邪始尽。
(3)卫气同病
暑湿病初起
【证侯】 发热,微恶风寒,稍有汗出,咳嗽胸闷 头身困重,肢体倦怠苔白薄腻,脉浮濡数
分析思路
病性— 病变层次— 病位—
辨证
邪遏肺卫,兼湿邪内阻,表里同病。
【治法】清暑解表,宣肺化湿 【方药】卫分宣湿饮《暑病证治要》
香薷、青蒿、鲜荷叶——芳香辛散,疏解 在表暑湿 杏仁——宣降肺气 竹叶,滑石——清暑利湿 茯苓、通草、冬瓜皮——淡渗祛湿
恶寒,身热不扬, 无汗或少汗,午后热 势较显,头重如裹,身重肢倦,胸闷脘痞, 口不渴,苔 白腻,脉濡缓. 【分析思路】 1 湿与热的轻重 2 病变层次 3 特异性证候的分析

湿温

湿温

一、概述定义:湿温是由湿热病邪所引起的初起以身热不扬,恶寒少汗,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苔腻脉缓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外感热病。

四季可见,但好发于长夏季节。

病因:湿热病邪。

初起主证:初起以湿热阻遏卫气为主要证候,呈现湿象偏重、热象不显的病证类型。

发病季节:四季可见,长夏季节为主。

临床特点发病上:内外合邪,相引为病。

起病缓,传变较慢,病势缠绵,病程较长。

病机演变:虽有卫气营血浅深层次的变化,但主要稽留气分,病位以中焦脾胃为中心。

初起以湿为主,病程中有湿化、热化,后期出现寒化、燥化。

湿化、寒化伤阳,热化、燥化伤阴。

临床表现:有湿热两方面的证候。

历史沿革病名:湿温病名首见于《难经》。

金元前医家对湿温的探讨:将湿温作为独立病种归属于广义伤寒范围。

与暑病未作明确区分。

作为热病夹湿的某些证候的辨证与治疗。

明清医家对湿温的认识:叶天士在《温热论》中精辟地论述了湿热为患的病理机制,“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然其化热则一”。

薛生白首撰湿温专著《湿热病篇》对其因证脉治作了详细讨论,认为“湿热病属阳明太阴经者居多,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为湿温的辨治奠定了较完整的理论基础,使湿热类温病的辨治自成体系。

吴鞠通《温病条辨》首立湿温专病,确定其为独立病种而详细阐述三焦分证论治的规律,制定众多治疗湿温的名方。

与西医的联系伤寒、副伤寒沙门氏菌属感染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某些肠道病毒感染 流行性感冒二、病因病机(一)病因与发病外因:外感湿热病邪。

形成:气候炎热,雨水较多。

病因特点:阴阳合邪,以湿为主。

侵入途经:“湿热之邪,从表伤者,十之一二,由口鼻而入者,十之八九。

”内因(发病因素):太阴内伤,湿饮停聚。

摄生不慎素体中气不足发病:内外相合而发为湿温。

即“内不能运水谷之湿,外复感时令之湿”。

总之,本病的发生如薛生白所说: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

湿温病机演变示意图(二)病机演变初起呈卫气同病,以邪遏卫气为主要病机变化,证候类型以湿重于热为特点,病变部位在肺脾。

湿热类温病主要证治2

湿热类温病主要证治2
辨证要点-灼热烦躁,目合耳聋,神识不清, 舌绛苔黄腻
[治法]清心开窍,涤暑化湿 [方药]清营汤合六一散,送服至宝丹
附: (1)卫营同病(见于伏暑) 症见:发热微恶寒,头痛少汗,口干不欲饮,心烦不安,舌
红绛,苔少,脉浮细而数。 病机:邪袭卫表,暑热内郁营分(外感引动伏暑发于心营) 治法:透邪宣表,清营泄热 方药:清营汤合银翘散加减
皮肤、黏膜出血斑进行性扩大,唇青肢厥, 舌质深绛或紫晦,脉细数而涩。
[分析] 病机-血分瘀热,内闭心包
辨证要点-灼热不已,神昏谵语,皮肤黏膜出 血斑,舌深绛或紫晦
[治法]清心开窍,活血通络 [方药]犀地清络饮
附: (1)热瘀互结,气阴两脱 症见:身热面赤,皮肤、黏膜瘀斑,心烦躁扰,四
肢厥冷,汗出不止,舌暗绛,脉虚数。 病机:暑邪内郁血分,瘀热互结,气阴两伤 治法:凉血化瘀,益气养阴固脱 方药:犀角地黄汤合生脉散 (2)热瘀互结,阳气外脱 症见:肢厥大汗断:流行性出血热
中医诊断:伏暑
辨证:热毒夹湿,气血两燔
经清热解毒,清营凉血,佐以祛湿治疗一周,
体温已正常,精神好转,皮疹消退,小便量多 3700ml-4500ml/日。此患者后期至多尿期,治 宜益气固肾,方用右归丸合缩泉丸加减调治。
处方:
熟附子10g
肉桂3g(焗) 淮山20g
山萸肉10g
杞子12g
(3)暑伤肺络 症见:灼热烦渴,咳嗽咯血,或痰中带血,
烦躁喘促,舌红苔黄而干,脉细数。 病机:暑湿犯肺,肺络受伤 治疗: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
四、后期证治
积极准确治疗
卫、气、营、血阶段
向愈 恢复期
余邪留恋、气阴两伤
治宜清涤余邪,醒胃扶正
过用苦寒凉药 或误用攻下 或素体阳虚 或感受湿邪过重

温病学-10 湿温

温病学-10 湿温

三仁汤,雷氏芳香化浊法 白虎加苍术汤
(四)化燥入血
临床表现:灼热烦躁,或发斑,或便下鲜血,舌
质绛而干。
辨证要点:发斑,或上窍出血、或便下鲜血、舌绛

机:湿热久郁不解,化燥化火,侵入血 分,
损伤肠络,迫血下行。
治 法:凉血止血
方 药:犀角地黄汤
气随血脱
临床表现:便血不止,面色苍白,汗出肢
冷,舌淡无华,脉象微细。
4、湿阻肠道,传导失司
临床表现:少腹硬满,大便不通,神识如蒙,
苔垢腻。 辨证要点:少腹硬满、便秘、神蒙、苔垢。
病 机:湿热浊邪郁结肠道,气机痹阻,传导
失司。
治 法:宣通气机,清化湿浊。 方 药:宣清导浊汤
湿阻肠道神志异常与热入心包鉴别
热入心包 神昏
湿阻肠道
神昏程度较重,谵语或昏愦, 并有灼 热、舌蹇、舌绛。
自口鼻而入
卫分邪解 邪遏卫气
湿困中焦 湿流下焦
湿渐化热 湿浊蒙上 泌别失职
湿阻肠道 湿热并重 传导失司
热重于湿
湿热蕴毒 湿热中阻 湿热酿痰, 蒙蔽心包
化燥入血 伤络便血
气随血脱
湿温的病理特点
1.起病较缓,传变较慢,病势缠绵,病程较长。 2.病变重心为中焦脾胃。 3. 致病具有蒙上流下的特性。 4. 既可伤阴,又可伤阳。 5.既可寒化,也可热化。 6.病在气分,有湿重于热、湿热并重、热重于湿不同。
神昏程度较轻、昏蒙,并有 便秘、腹满、苔垢。
湿阻肠道与阳明腑实鉴别
阳明腑实 湿阻肠道
腹满且硬痛拒按,潮热黄厚焦 燥,可见谵语 便秘 腹满 神昏
腹满但不甚痛、无按痛,苔 垢腻,可见昏蒙
(二)湿热并重
1、湿热困阻中焦 2、湿热蕴毒 3、湿热酿痰,蒙蔽心包

湿热类温病证治

湿热类温病证治
吴鞠通:“惟以三仁汤轻开上焦肺气, 盖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亦化也。”
藿朴夏苓汤
三仁汤
杏仁、豆豉 宣上
杏仁
厚朴、半夏、白蔻、藿香 厚朴、半夏、白蔻 畅中
泽泻、猪苓、赤苓 渗下
滑石、苡仁、通草、淡竹叶
豆豉、藿香:疏表透卫 滑石、竹叶:泄湿中之热
区别 用于湿邪偏于卫表 而化热尚不明显者
用于湿渐化热者
或配合银翘马勃散
头痛甚者—加蔓荆子、柴胡、野菊花等 肢体重痛明显者—加薏苡仁、忍冬藤、茯苓皮等 兼咳嗽者—加枇杷叶、桑叶、贝母、桔梗等 有呕恶者——加竹茹、苏叶、法夏等
2、邪阻膜原
证候:寒热往来,寒甚热微,身痛有汗, 手足沉重,呕逆胀满, 舌苔白厚腻浊如积粉,脉缓。
病机特点:湿温初发,湿热秽浊阻滞膜原
或气分湿热未解而邪热深入营血。 后期既可出现温病伤阴的表现,有可出现伤
阳的表现。
治疗思路
以治热为主还是以治湿为主?
分解湿热
宣通散发湿郁:气化则湿亦化 -宣畅气机
清解蕴热 利尿祛湿
驱湿外出 发汗祛湿 通便祛湿
湿热类温病主要证治
一、卫气分:1、邪遏卫气 2、邪阻膜原 3、卫气同病
湿热类温病主要证治
广州中医药大学温病教研室 陈银环
湿热类温病证治特点和思路
病因:阴阳双重属性。
证候: 一、多见以脾胃为中心而弥漫全身的湿热症状 二、阴阳合邪的某些矛盾性症状
如:身热而不扬、面色不红而淡黄 不烦躁而痴呆、渴而不欲饮 知饥而不欲食、大便数日不下而不燥结
湿热类温病证治特点和思路
类方介绍
达原饮: 厚朴、槟榔、草果、知母、芍药、 黄芩、甘草
薛氏透达膜原方: 厚朴、槟榔、草果、柴胡、藿香、 苍术、菖蒲、六一散

中医辨证论治湿温病发热

中医辨证论治湿温病发热
仑、 照海 、 山 、 白 。 承 隐 例2 习惯 性流产 : 某原 兵 团汽 二 团家属 。该患 者 习惯性 流 陈
产 。 人体 质虚弱 , 于 16 本 曾 99年孕 五月 而 小产 。 90年第 二胎孕 17 后六 月而小 产 。9 1 又怀孕 后 近七月 而 流产 。 9 1 下半 年找 17 年 17 年 祖父 治好 了肺结 核及 肾炎 等病 。17 年元 月 份怀 孕后 , 月不 问 92 每
茯 苓 9、 g 炙甘 草 6、 黄 芩 9 、 地 9 、 断 9 、 仁 9 紫 苏 g蜜 g生 g川 g砂 6 寄生 9 、 g当归 9 、 g白芍 9 、 g川芎 6。 g 针灸 穴位 : 三里 、 足 内关 、 冲 、 太 内庭 、 中脘 。 例3 不孕 症 : 赵某 : ,5 , 山煤 矿职 工 。该 患 者 曾住 某 女 3岁 南 医院数月 确诊 为 “ 干血痨 ” 。治疗 无效 。结 婚 十几 年无孕 ,92年 17 来 找祖父 治疗 。自述闭经 已好 几年 。 症见 白带较多 , 腹痛 、 吐 , 呕 食 不 进 , 蒸发 热 , 无力 , 如干 柴 , 骨 四肢 瘦 面色 苍 白 , 治疗 服 药先 后 经 三次。 配合针灸 , 即来 , 当年 十二 月份月经 已较 为正常 。 93 经水 至 17 年 怀孕 , 孕后 因妊娠 强烈 , 症给 予 紫苏 和气 饮 加 减 , 随 同年 生一胖 儿 子后 又怀孕 因怕 妊娠 反应 而人 工流 产 。现母 子 身心健 康 。 孕前 常 以健脾 强 胃 、 和血 为 主 , “ 珍汤 ” 症加 人香 附 、 调气 用 八 随 元 胡、 坤草、 、 、『 密芩 丹皮 J 牛膝、 】 丹参等。 针灸 常 以足三 里 、 中脘 、 中极 、 阴交等 穴 。 三 例 4 性 肾炎 : 慢 王某 , , 二三 团医生 。该 患 者 因慢 性 肾炎 女 一

温病湿热证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进展

温病湿热证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进展
维普资讯
浙江 中医杂志 2 0 0 6年 1 0月第 4 卷第 1 1 0期
【 献综 述 】 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温 病 湿 热 证 的 临床 和 实 验 研究 进 展
廖 荣鑫 周 福 生
广 州 中 医 药 大 学 广 东 广 州 5 0 0 I 14 5 关 键 词 温 病 湿 热 证 临 床 研 究 实 验 研 究 文 献 综 述
别 ,而见 上焦 湿热 、湿热 中阻 、下 焦 湿热 、肝 胆 湿 热
3 湿热证 动 物模 型 的复制 3 1 湿 阻证 动 物模 型 :郭 金 龙u . 根 据 湿 阻 的 致病 因
素 有外湿 、内湿 的不 同 ,模 拟 了伤 于外 湿 和 内湿 的 实
验 环境 ,一 方面 ,通过 提高 空 气湿 度 和 温 度 ,模 拟 长 夏 季节气 候 ,制 造外 湿 ;另 一 方 面 ,以过 食 猪脂 、蜂 蜜 的方法 损 伤脾 胃 ,制 造 内湿 ,据此 成 功 地 复制 了大
消 化功 能 以及 健脾 祛湿 方药 的影 响 。
3 2 温病 湿热 证 动 物模 型 :王 新 华l_ 郭 金 龙 复 制 . _ 在 l 8
湿 阻证 动物 模 型方 法 基 础 上 ,加 用 大 肠 杆 菌 内毒 素 , 以气候 、饮食 、感 染 等多 因素 模 拟建 立 了温病 大 白兔 湿 热证 动 物 模 型 。吴 仕 九 等 l _ l 气 候 、饮 食 、感 染 以 ( 鼠伤寒 沙 门多 菌 ) 等 多 因素 造 成 了大 鼠湿 热 证 动 物 模 型 。而程 方平 等lj _ 亦运 用气 候 、饮食 、感 染 ( 肠 2 o 大 杆 菌 )加 中药等 多 因素造 成 了大 白兔 温病 湿 重 于热 证

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治疗温病湿热证的实验研究

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治疗温病湿热证的实验研究

凉血化瘀 , 可提高疗 效 、 缩短病程。本研究基于实验 目的 , 应用 或 P < 0 . 0 1 ) 。 复合 因素( 湿热环境 、 大肠杆菌 内毒素 、 高脂 饮食 ) 复制温病湿 2 . 6 6 - 酮一 前列腺素 F , ( 6 - k e t o — P G F . )和血栓素 B ( T X B ) : E 热 证 模 型『 1 . 睐 防患 于 未 然 , 现报道如下 。 组 比 F组 的 T X B 2 显著升 高 , 6 - k e t o — P G F 1 降低 , 比值 ( T XB J 6 一 1材 料 和 方 法 k e t o — P G F . ) 也 升高 ( P < 0 . 0 1 ) ; 各组药物治疗 的各项指标均 比 E P < 0 . 0 1 ) , 且 B 、 D组均优于 A、 C组( 尸 < 0 . 0 5 ) 。 1 . 1 实验 材料 : ①采用 3 6只纯种新 西兰 白兔动物 , 体重 1 . 5 k g 组有 明显好转( 左右 , 肛温 3 9 . 6  ̄ C以下雌雄各 半 ; ② 实验药物 : 中药房饮片 , 用 3讨 论 临床经验用量 的药量煎熬之 。 药物 A: 黄芩 1 2 g , 川黄连 l O g , 栀 现在冬天很少见到真正着凉感 冒的病人 ,夏 天反而 比比 子1 2 g , 黄柏 1 2 g 。药物 B: 丹参 3 0 g , 赤芍 3 0 g , 余 同药物 A。药 皆是 。现代人 是生 活在一个冬有暖气 夏有空调 的环境中 , 对 四 物 C : 石菖蒲 1 2 g , 厚朴 1 0 g , 醋炒半夏 1 2 g , 川黄连 1 0 g , 淡豆豉 季 的感觉越来越不分 明。夏天该 出汗 的时候 因为用 空调导致 1 0 g , 炒山栀 1 2 g 。 药物 D: 赤芍 3 0 g , 丹参 3 0 g , 其余 同药物 C; ③ L R H一 2 5 0 一 G S型人工气候箱 、 电子体温计 、 高脂饮食等 。 1 . 2运用动物模 型制备之温病湿热证参照文献l l l 方法。随机将 动物分为 6组 , 6只为一组雌雄各半 。实验动物与人临床用药 汗液挥 发不 出来 淤积体 内; 冬天烧 暖气 , 穿件单衣还 冒汗 , 阳 气外越 , 藏不住精气 。( 冬不藏精 , 春必病温 ) 人体 在这 种环境 状态下最容易生病 , 皮肤开合 的功能下降 , 抵御病 邪的能力越 来越差 , 极容易导致体 内湿邪堆积 , 造成 阳气 虚衰 。湿 热对人 比寒 邪 还 要 大 。 量换算按文献p 1 方法 。各组分别输入 胃管相应量 的药物于模型 体 的伤 害 , 制成后 0 . 5 h和 4 . 5 h , 最后 检测 心脏 处 采 血 样 本 的 相 应 指标 。 通 过 实 验 得 出 ,传 统 四诊 中不 能 觉 察 的微 观 血瘀 在 温 病 1 . 3运用 方法之 观察 和检测指标 :定量检 测 内毒素 的鲎试 剂 湿 热 证 存 在 。再 通 过 对 比观察 A、 B组 药物 与 C 、 D组 药 物 的 治 盒; 肿 瘤坏死 因子 、 白介素放射 免疫试剂盒 ; 血 浆 比及全 血黏 疗作用 , 发现黄连解毒汤加丹参 、 赤芍具有清热解毒 、 燥湿 、 凉 度 检测采 用 L B Y — N A旋 转 式 的 自清 洗 的 黏 度 计 和 L B Y — N W 血化瘀功效 , 能控制好发热症状。吴智兵日 通过对 温病 湿热证 血浆黏度 自清洗 的分析仪 ;比浊法 的 A D P导致血小板 的最大 发病机制的实验研 究 3 个 因素致温病湿热证 ( G 一 菌 内毒素 、 湿 聚集率测定 ; 凝血法 的 3项试剂盒 。结果用 ( x的平均值± s ) 表 热 环 境 、 肥甘饮食 ) 过程 中 , 主 要 因 素 即 内毒 素 , 辅 助 因 素 为 其 示, T检验 , P < 0 . 0 5为差异性 显著 。 余, 内毒素生物活性 的复杂性可 以广泛作用于人体 , 脏 腑组织 2结 果 会发生严重病变 ( 弥散性血管 内凝血等 ) 。中药拮抗 内毒素及 2 . 1 动物表现 : 在动物进食 、 精神状 态 、 大便状况活 动及 反应性 阻断或减弱其介导 的损害 , 单味 中药( 大黄 、 黄芩 、 赤芍及 复方 中动 物 症 状 表 现 由轻 到 中排 列 为 : B < A、 D < C。 清热解毒类药等 )经实验证实均拥有较好 的抗击 内毒 素的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病湿热证
在中医理论中,湿热既指正常“六气”中的“二气”,又指反常情况下致病邪气—“六淫”中的“二淫”。

早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就将湿热作为重要的致病因素,如《素问·生气通天大论》云:“因于湿,首如裹。

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长,緛短为拘,弛长为痿。

”因此可知,湿热在中医理论中既为病因又为病症。

温病湿热症的病因病机
薛生白《湿热病篇》中云:“太阳内伤,湿饮内停,客邪在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

”初步描述了湿热为病的病因病机。

吴鞠通认为湿热“内不能运化水谷之湿,外复感时令之湿”。

“外邪入里,里湿为合”。

脾胃失调,内湿停聚,复感受外来之湿热病邪,邪气趁机乘虚而入,与内湿相引,同类相召,发为湿热证。

叶天士将湿热证的病因分为内湿和外湿两个方面,认为两者对温病湿热证的发生都有一定的作用,外因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内因是发病的内在因素。

外湿的产生受地域气候的影响,如“吾昊湿邪害人最广”,认为内湿的产生于体质,脾胃功能以及饮食关系密切。

综合以上诸家,湿热证的致病原因与内因和外因有直接关系。

外因多为外感湿热病邪。

湿热病邪的形成与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饮食习俗等因素的有关,如南方多潮湿多湿热证。

并且过食肥甘厚味、辛辣、嗜酒以及过量输液,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等等,均能伤脾败胃造成湿浊中阻或郁而化热。

外因为温病湿热证发病的关键因素。

湿热之邪或从口鼻而入,或从肌表而入,但从口鼻而入者更多见,明清时期温病学家薛雪曾云:“湿热之邪从表伤者十之一二,由口鼻入者十之八九。


除了外感因素外,温病湿热证的发病也受到某些内在因素的影响,如中气的虚实,阳气的盛衰,体质的强弱和内湿的有无等等,即所谓“内外相引,故病湿热。

”这些内在因素不但可以影响到湿热病的形成与发病,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影响到发病后的证候类型,病情的轻重虚实和疾病的演变转归。

叶天士《温热论》中举“酒客里湿素盛”为例说明凡恣食生冷、过食肥甘而损伤脾胃,或素体肥胖、痰湿热盛者,影响脾胃健运,多有湿邪蕴结于里,成为湿热类温病的致病因素,阐述了内湿是湿热类温病发生的中药内在因素。

温病湿热证的传变
湿热之邪作用于人体后,所发生的疾病虽不尽相同,但其在发展过程中的病机传变则不外“卫气营血辩证”和“三焦辩证”的范围。

温病湿热证湿热之邪由口鼻肌表直入中道,内外相引,发为
邪遏卫气证。

湿热证由其性质的特异性,其性重浊黏滞,与热相合,藴蒸不化,胶着难解,致使病势传变缓慢,病程较长,缠绵难愈。

故初起一般病势不盛,表邪进而入里,流连气分,随气分湿热证的加重,卫分见证随之消失。

脾胃受伤,运化失常,湿邪停聚,阻遏气机,其病变渐趋于中焦脾胃。

气分湿邪留恋气分阶段时间较长,发展演变多以脾胃为病变中心。

正如吴瑭云“中焦与脾合者,脾主湿之质,为受湿之区,故中焦湿证较多。

”又章虚谷云:“湿土之气,同类相召,故湿热之邪,始虽外受,终归脾胃。

”其初起阶段,虽湿中藴热,但多见湿重热轻。

中气的盛衰,决定着湿热的转化,薛生白云:“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

”既指素体中阳偏旺者,则邪从热化而病变偏于阳明胃,素体中阳偏虚者,则邪从湿化而病变偏于太阴脾。

病在太阴者,则湿重热轻,病在阳明者,则湿轻热重。

湿热证湿热郁蒸气分,虽然以中焦脾胃为主,但湿热病邪有蒙蔽上窍,流注下焦的特性,故又能弥漫三焦,波及其他脏腑。

如上蒙清窍下注小肠、膀胱,内蕴肝胆,外蒸肌凑等,既可伤阴又可伤阳,故病变范围广泛而病情复杂。

治疗得当,湿热邪气渐解并转入恢复期;治疗不当,病变进一步发展,湿热之邪可化燥化火伤阴,深入营血,出现神昏、动血等变证;湿浊之邪久郁不解,则湿渐伤阳,发展为寒湿或湿胜阳微等变证。

温病湿热证的辨证论治
A、湿热之证的一般主证:身热不扬,头身困重,汗出不畅,胸闷纳呆,脘痞腹胀,恶心便溏,小
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B、辩证规律
(1)辨湿热的偏重与否。

如湿重热轻者,多见热势不扬,早轻暮重,头身重痛,大便溏,小便混浊不清渴不引饮,或口淡无味,苔白腻白滑,或白如积粉,舌质略红脉濡滑等。

(2)辨别邪在三焦所属部位。

湿热证虽以脾胃为病变中心,但因湿邪有蒙上留下的特性,故可弥漫三焦。

C、治疗原则
(1)以分消湿热,湿去热孤为原则,开上、宣中、导下,气机得通,湿邪得化。

薛生白云:“热得湿而愈炽,湿得热而愈横,湿热两分,其病轻而缓,湿热两合,其病重而速。

”吴鞠通:“徒清热则湿不退,徒祛湿则热愈炽。


(2)祛湿的同时顾护正气。

针对湿热证的治疗中,由于患者体质或过用寒凉之品,往往易使阳气更伤,导致气化不行,则湿邪难祛的特点。

叶天士强调治湿应顾护阳气,“面色白者,需要顾其阳气,湿胜则阳微也,法应清凉,然到十分之六七,既不可过于寒凉,恐成功反弃,何以故耶?湿热
一去,阳亦衰微也。


(3)注意利小便,古人云:“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4)注意舌苔的辩证
D、论证治疗
a上焦湿热证
湿热之邪初犯人体,病位偏上,主要为:头面清窍,咽喉以及上焦肺及心包。

为卫气阶段,以上焦气机被湿热之邪所遏,肺气不得宣化湿邪为主要表现,同时兼有湿邪困脾证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湿重热轻。

临床表现:恶寒发热,头肢困重,胸脘闷满,口粘不渴,纳呆便溏,或有咳嗽,咳声闷而有白痰,苔薄白腻,脉濡缓
治法:分消上焦湿热,以宣透湿邪,佐以轻清为法。

治宜用芳香之品宣透表里之湿,兼以轻清,以藿朴夏苓汤或三仁汤主之。

吴鞠通称:湿阻上焦,“肺病湿,气不得化”,故用芳香辛透之品宣通肺气,常用藿香、佩兰、苏叶、香薷等,肺气得宣,抑郁肌表之湿既散。

湿中蕴热者,佐以竹叶、连翘、黄芩等轻清宣透之品,同时配淡渗之品,使邪有出路从小便而去。

b中焦湿热证
湿热之邪在上焦不解、中焦之邪势渐重,此时总病机:湿热蕴蒸,气机阻滞。

同时由于湿热之邪具有湿与热的双重性质,所以邪气每随脾胃机能的特性和状态而出现不同的病理变化,由此决定了湿热在中焦的不同发展趋势:从阳而化热化燥;从阴而湿邪偏盛,甚则寒化;也可表现为湿热久蕴不解。

中焦湿热证的治疗,应采用燥湿清热之法,祛除湿热邪气,用药宜轻疏灵动,忌守中。

在芳香化湿宣降肺气的同时,更用陈皮、半夏、厚朴、木香、大腹皮、白豆蔻、草豆蔻、煨姜、黄连等,辛开于中,调整脾胃功能,使之恢复升降平衡,正如吴鞠通云:“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


中焦湿热证有以下三种类型:
湿重热轻:脾胃阴土主湿,素体脾虚则邪易从湿化。

湿浊困脾,脾失健运,热蕴于中。

临床表现:身体重楚,四肢清冷,口淡不渴,胸脘痞闷,时作呕恶,大便溏泄,小便清长,或喜热饮,舌苔白腻,脉细濡。

治法:辛温开郁,苦燥燥湿。

方药:加减正气散(藿香梗、厚朴、杏仁、茯苓皮、广陈皮、神曲、麦芽、绵茵陈、大腹皮)或三仁汤(杏仁、滑石、白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生薏苡仁、半夏)加减。

湿热并重:湿郁而热蒸,湿热胶结,耗伤津液。

临床表现:身热心烦,脘痞腹胀,恶心呕吐,大便
溏薄,色黄气臭,汗出热不解,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苦寒燥湿,辛凉清热。

方药:连朴饮(制厚朴、姜汁炒黄连、石菖蒲、半夏炒豆豉、焦栀子、芦根)或黄芩滑石汤(黄芩、滑石、茯苓皮、大腹皮、白蔻仁、通草、猪苓)等。

热重湿轻:胃属阳土主燥,素体阳旺则湿热之邪化热化燥。

临床表现,热势壮盛,胸脘痞满,汗多热臭,口渴或苦,尿短赤,苔黄腻舌红,脉濡数或洪数。

治法:重在清热,兼以祛湿。

张景岳认为“湿热之病宜清宜利,热去湿亦去”“热甚者以清火为主,佐以分利。

”方药:白虎加苍术汤(石膏、知母、粳米、生甘草、苍术)
湿邪最易困阻脾胃,而影响脾胃运化功能,故治疗中焦湿热证常与祛湿药中配入健脾益气,消导和胃之品,以恢复脾胃功能,促进水湿运化,如茯苓、薏苡仁、白术、砂仁、白蔻仁、神曲、山楂、麦芽、鸡内金等;湿性黏滞,易阻滞气机,故配伍理气行滞药物以宣畅气机或少佐通肺气之品,行提壶揭盖之功,如郁金、枳实、厚朴、大腹皮、陈皮、藿香、佩兰、杏仁、桔梗、全瓜蒌等;湿热兼有郁滞的,辅以活血化瘀药,丹参等;热酿成毒的宜加清热解毒药;佐以通利小便之品,如茯苓、泽泻、淡竹叶、白茅根等。

c下焦湿热证
湿热之邪下注小肠膀胱。

临床表现:小便不利或涩痛,甚至于癃闭,小腹胀满,渴不多饮,大便不通或大便溏而不爽,腹胀痛,舌苔腻,脉濡。

治法:淡渗利湿。

方药:苓皮汤,常用茯苓、滑石、泽泻、生薏苡仁等。

所用淡渗利湿之品,性多偏凉,既能渗湿又可泄热,具有祛湿除热之效。

总之,湿热证的治疗总以分消湿热,湿去热孤为原则,先针对湿邪,以化湿为法,同时要针对热邪治以清热。

四诊合参,全面分析湿热偏重,病位,并根据病势的缓急,感邪的轻重,人的不同体质,不同兼证,辨证论治。

同时注意应避免居于潮湿湿热之处,并重视饮食调养,慎饮食节口味,并且戒酒,忌辛辣,切勿贪凉饮或过食生冷等。

应以稀薄饮食,或流质少油腻,无刺激性,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主,少量多餐,切忌过饱以防食复或变生他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