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病虫害防治图
大豆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_大豆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大豆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_大豆主要病虫害及防治1 大旦锈病大豆锈病主要侵染叶片、叶柄和茎,严重者影响到全株,使叶片变黄脱落,形成瘪荚。
大豆整个生育期内均能被侵染,在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灰褐色小点,以后病斑稍扩大呈黄褐色小斑或红褐、紫褐及黑褐色病斑。
病斑表皮破裂后由夏孢子堆散发出很多锈色夏孢子。
在发病后期可产生冬孢子堆,内聚生冬孢子,冬孢子堆表皮不破裂,不产生孢子粉。
在温、湿度适于发病时,夏孢子可多次再侵染。
防治: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司湿性粉剂6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50%BAS--3170F1000倍液、10%抑多威乳油3000倍液,每667m2喷兑好的药液40L,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
上述杀菌剂不能奏效时,可喷洒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萎锈灵乳油800倍液、50%硫磺悬浮剂300倍液、25%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6%乐必耕司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40%福星乳油8000倍液。
2 大豆霜霉病大豆霜霉病在整个生育期均有发生,主要危害叶片和籽粒,成株叶片土;病斑敞生,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黄绿色小斑点,叶背有灰霉,呈星芒状,病斑扩大后呈黄褐色,周围深褐色,与健康部分分界明显,发病重时,病斑汇成大斑。
叶片干枯早期大量脱落。
病粒表面粘附有灰白色毒层,病粒健粒大小差异不大,但百粒重与含油量显著降低,病菌在种子、病荚和病叶上越冬,第二年病菌侵入幼苗后,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
防治:(1)选用无病种子,用50%福美双按种重的0.5%或用70%敌克松、乙磷铝按种重的0.3%拌种,可以控制田间中心病株出现,延缓全田发病。
(2)实行秋翻轮作,以消除田间病株,减少苗源。
(3)用55%代森锌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500倍液,也可用50%退菌特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亩用稀释液75公斤,喷两次。
(4)用25%甲霜灵0.3%拌种(5)80%克霉灵300-400倍液喷雾。
《大豆病虫害防治》课件
01
02
03
04
大豆锈病
叶片出现黄色或锈色的斑点, 后期斑点扩大,叶片枯黄。
大豆蚜虫
叶片出现黄色斑点,严重时叶 片卷曲,植株矮小。
大豆食心虫
豆荚内出现虫洞,豆粒被蛀食 。
大豆根腐病
根部变褐腐烂,植株矮小,叶 片变黄。
大豆病虫害发生规律和诊断方法
发生规律
每种病虫害的发生都与气候、土壤和 种植管理等因素有关,如大豆锈病在 湿度大、温度适宜时容易发生。
某地大豆根腐病防治案例
通过加强田间管理、合理轮作和生物防治等手段,成功遏制 了根腐病的蔓延,降低了发病率,提高了大豆的生长状况。
防治效果评估与改进建议
防治效果评估
对防治措施进行定期评估,通过对比防治前后的病虫害发生情况、产量和品质 等指标,客观评价防治效果。
改进建议
根据防治效果评估结果,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如优化轮作制度、引进 更有效的天敌或生物农药等,以提高防治效果和可持续性。
这些病虫害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分 布,但具体的分布区域和发生频 率可能因气候、土壤和种植方式 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大豆病虫害的危害与影响
01
02
03
产量损失
病虫害会导致大豆的产量 和质量下降,从而影响农 民的收益。
品质下降
部分病虫害会影响大豆的 品质,使其营养价值降低 或口感变差。
传播疾病
一些病虫害不仅影响大豆 ,还会传播其他疾病,对 人类和动物健康造成威胁 。
大豆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食品安全
防治病虫害是保障大豆食 品安全的重要措施,能够 防止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 。
生态平衡
病虫害防治有助于维护生 态平衡,减少对环境的污 染和破坏。
大豆病虫害防治PPT
常见大豆病虫害的诊断与鉴别
大豆花叶病毒病
叶片出现黄绿相间的斑驳或花叶,叶脉透明 ,叶片皱缩。
大豆霜霉病
叶片背面产生灰白色霉层,叶片正面出现黄 斑。
大豆蚜虫
叶片卷曲、植株矮小,蚜虫吸取汁液时会产 生蜜露。
大豆红蜘蛛
叶片出现黄白色斑点或失绿,严重时叶片脱 落。
03
大豆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
生。
及时排水
对于水分过多引起的大豆病害,要合 理安排排水系统,防止水分过多导致
病害加重。
科学合理施肥
通过合理施肥,改善土壤肥力,提高 大豆的抗病能力。
化学防治
在病害严重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化学 药剂进行防治,但需要注意药剂的选 择和用量。
大豆虫害的防治实践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和生物农药进行 防治,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大豆病虫害主要分为四类:大豆病害、大豆虫害、大豆草害 和气候灾害。其中,大豆病害又可分为真菌性病害、细菌性 病害和病毒病等;大豆虫害又可分为食叶性害虫、刺吸性害 虫和地下害虫等。
大豆病虫害的症状与危害
大豆病虫害的症状多种多样,但通常表现为叶片失绿、斑点、卷曲、萎缩等症状 ,严重时可能导致大豆整株死亡。
引入天敌
利用天敌如瓢虫、草蛉等控制大豆病虫害的数量和繁殖。
使用生物农药
选用生物农药进行防治,如苏云杆菌等,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影响较 小。
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
通过施用微生物菌剂、堆肥等,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提高土壤肥 力,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化学防治方法
使用高效低毒农药
01
选用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如吡虫啉、氟虫腈等,注
大豆病虫害不仅影响大豆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还可能影响大豆品质,给农民带来 经济损失。
大豆病虫害高清图谱
大豆蚜虫
大豆蚜虫
大豆红蜘蛛
大豆食心虫
豆天蛾
豆杆黑潜蝇
大豆造桥虫
大豆造桥虫是多种造桥虫的 总称。 其中对大豆危害较重的有银 纹夜蛾和大豆小夜蛾,这两 种均属爆发性害虫。
大豆卷叶螟成虫、危害状
其他害虫
大豆菌核病
大豆镰刀菌根腐病
大
大豆灰斑病
大豆褐斑病(斑枯病)
大豆炭疽病
大豆炭疽病
农医生---病虫害诊断
感谢支持农医生! 感谢支持公益植保! 左图是我儿子哈哈!是不是很赞! 长按二维码加我微信共同为中国农业加油
大豆病虫害PPT课件
根据病虫害种类和程 度,选择合适的农药 品种和浓度,做到科 学用药。
建立病虫害监测体系
对大豆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进 行定期监测和调查。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采取防治 措施,防止病虫害的扩散和蔓 延。
加强与农业部门的合作,获取 更多的病虫害防治信息和技术 支持。
THANKS。
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合理施肥、控制 田间湿度、药剂防治等。
大豆霜霉病
症状识别
大豆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褪绿的斑点,后期扩大成褐色或黄褐色的不规则形病斑。天气潮湿时,病斑上会产生灰白色的霉层。严重时 ,叶片枯死。
发生规律
大豆霜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通过气流传播。低温、高湿、多雨和氮肥过量等条件有利于霜霉病的发生。
02
大豆病害及其防治
大豆锈病
01 02
症状识别
大豆锈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也侵染茎和豆荚。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 黄色或褐色的斑点,后期病斑扩大并隆起,形成夏孢子堆。夏孢子堆破 裂后散发出锈粉。
发生规律
大豆锈病是由真菌引起的,通过气流传播。高温、高湿、干旱和氮肥过 量等条件有利于锈病的发生。
03
防治方法
症状
大豆螟虫会导致大豆植株倒伏、枯萎,严重影响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
防治方法
可以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如三唑磷、毒死蜱等,同时也可以通 过生物防治的方法,如放养赤眼蜂等来进行防治。
大豆造桥虫
害虫类型
01
大豆造桥虫是一种夜蛾科的害虫,它们会在大豆叶片上产卵,
孵化出幼虫后会导致叶片破损、枯萎。
症状
02
大豆造桥虫会导致大豆叶片出现穿孔、破损,严重时会导致叶
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合理施肥、控制田间湿度、药剂防治等。
大豆常见的病虫害问题以及防治措施
大豆常见的病虫害问题以及防治措施
大豆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经常会遭受各种病虫害的侵袭。
这些病虫害
会严重影响大豆的生长发育,甚至导致大豆减产甚至死亡。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大豆常见的
病虫害问题以及防治措施。
病害问题
1.菜豆锈病:菜豆锈病是大豆的一种真菌病,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黄色小斑点,随
着病情的加重,斑点会变为棕色,叶片出现枯死并掉落。
这种病害主要由气溶性孢子传播,高温潮湿的环境是其繁殖的适宜条件。
3.大豆根瘤菌病:大豆根瘤菌病是由一种叫做根瘤菌的细菌引起的病害,会导致大豆
根部出现肿胀,植株整体生长减缓。
该细菌能够与豆科植物根部形成共生关系,在这个过
程中释放出氮素来促进大豆的生长。
1.大豆卷叶蛾:大豆卷叶蛾是一种小型昆虫,会危害大豆的叶片和花序。
卷叶蛾的幼
虫会在叶片中间裹成管状,破坏叶片的光合作用,并从中吸取养分。
防治措施
1.菜豆锈病的防治:在育种中选用高抗性品种,及时清除枯萎的植株避免病菌的传播;同时加强土壤管理,保持适宜的湿度和通风。
2.大豆霜霉病的防治:及时清除枯萎的植株和叶片,防止病菌的传播;在种植前进行
土壤消毒等措施,减少病菌的繁殖。
4.大豆卷叶蛾和潜叶蝇的防治:选用具有抗虫性的品种进行种植,及时清除叶部寄生虫,利用黄板等捕捉器将危害的虫害进行防治,保障作物的稳定产量。
总之,大豆生长过程中会有各种病虫害的侵袭,我们需要加强防治措施,及时发现和
防范病虫害的危害,保障大豆产量和质量的稳定。
大豆病虫害高清图谱
大豆病虫害高清图谱
大豆蚜虫
大豆蚜虫
大豆红蜘蛛
大豆食心虫
豆天蛾
豆杆黑潜蝇
大豆造桥虫
大豆造桥虫是多种造桥虫的总称 其中对大豆危害较重的有银纹夜蛾和大豆小夜蛾这两种均属爆发性害虫
大豆卷叶螟成虫、危害状
其他害虫
大豆菌核病
大豆镰刀菌根腐病
大豆霜霉病
大豆霜霉病
大豆锈病
大豆灰斑病
大豆灰斑病
大豆褐斑病斑枯病
大豆炭疽病
大豆炭疽病
PPT常用编辑图使用方法
1.取消组合
2.填充颜色
3.调整大小
商务 图标元素ຫໍສະໝຸດ 商务 图标元素商务 图标元素
商务 图标元素
商务 图标元素
商务 图标元素
商务 图标元素
商务 图标元素
商务 图标元素
商务 图标元素
病虫害图谱之——史上最全大豆病害大全有图有真相
病虫害图谱之——史上最全大豆病害大全有图有真相大豆食心虫老熟幼虫成虫危害与发生规律大豆食心虫以幼虫食害豆粒,多从豆荚边缘合缝处蛀入豆荚内,将豆粒咬成沟道或残破状,严重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
大豆食心虫一年仅发生一代,大豆食心虫喜中温高湿,高温干燥和低温多雨,均不利于成虫产卵,冬季低温会造成大量死亡。
防治方法防治大豆食心虫应掌握在成虫产卵盛期进行。
可选用8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200倍液喷雾,连喷1~2 次就可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大豆卷叶螟蛹成虫危害与发生规律大豆卷叶螟以幼虫为害大豆叶片,常吐丝将2 片叶粘在一起,躲在其中咬食叶肉,造成膜状叶、残缺不全叶,有些叶片上还可见明显的丝网。
豆卷叶螟在长江以南地区发生较重,在浙江年发生2~3代,南方地区年发生4~5代,浙江常年约在5月上、中旬羽化,8~10月为发生盛期,11月前后以老熟幼虫在残株落叶内化蛹越冬。
防治方法当发现田间有1%~2%的植株有膜状叶或卷叶时,就应立即用药防治。
可选用1%阿维菌素乳油1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50%杀螟松乳油800~10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1500 倍液喷雾,隔7~10d喷1次,连喷2次。
造桥虫幼虫危害与发生规律大豆造桥虫以幼虫为害大豆,主要为害大豆叶片。
低龄幼虫只啃食叶肉,常将叶片吃成连排孔洞,长大以后则将叶片咬食缺刻或孔洞,甚至将叶片吃得只剩下少数叶脉,造成落花、落荚,豆粒不饱满。
黄河流域年生3~4代,长江流域4~5代,湖南、浙江麻区年生5代,湖南麻区5月中旬成虫出现,6月中旬至7月上中旬二代幼虫为害严重,浙江较湖南推迟1个月,于8月中下旬第三代幼虫为害重。
防治方法防治大豆造桥虫应当掌握在低龄幼虫期喷药。
可选用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40%乐果乳油8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喷雾防治,也可以用每克含100 亿孢子的青虫菌,或杀螟杆菌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生物杀虫剂)。
大豆各时期病虫害防治
日期:CATALOGUE目录•大豆生长阶段划分•大豆各时期主要病害及其防治•大豆各时期主要虫害及其防治•综合防治措施和建议大豆生长阶段划分01防治方法选用健康种子:选择无病害、健康的种子,降低病害发生的初始菌源。
防治地下害虫:使用适当的土壤处理剂,防治地下害虫,保证种子顺利萌发。
种子处理: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种子处理,防止种子带菌。
病虫害防治重点:在种子期,主要防治的重点是种子带菌和地下害虫。
病虫害防治重点:幼苗期是大豆生长过程中最关键的时期之一,此时要特别注意防治根腐病、猝倒病等病害,以及蚜虫、叶蝉等害虫。
病害防治:使用抗病性强的品种,合理轮作和间作,避免连作,减少病原菌的积累。
防治方法虫害防治:定期检查,一旦发现蚜虫、叶蝉等害虫,及时使用合适农药进行喷雾防治。
病虫害防治重点:开花期是大豆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此时要防治大豆疫病、灰斑病等病害,同时也要防止豆荚螟、食心虫等害虫的危害。
病害防治:加强田间管理,保持田间通风透光,降低湿度,以减轻疫病、灰斑病等病害的发生。
虫害防治:定期巡查,发现豆荚螟、食心虫等害虫,及时喷洒农药进行防治。
防治方法病虫害防治重点:结荚期是大豆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防治豆荚斑病、褐斑病等病害,同时注意防治食荚虫、豆天蛾等害虫。
病害防治:保持田间干燥,避免过度灌溉,减轻豆荚斑病、褐斑病等病害的发生。
防治方法虫害防治:此时期食荚虫、豆天蛾等害虫易出现,需定期巡查,一旦发现害虫,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病虫害防治重点:在成熟期,主要防治重点是防止水分过多导致的病害和鼠害。
防治方法控制水分:避免过度灌溉,防止水分过多导致病害的发生。
鼠害防治:成熟期是大豆易受鼠害的时期,可以使用防鼠剂进行预防,同时设置陷阱捕捉害鼠。
01020304大豆各时期主要病害及其防治02由真菌引起,导致种子腐烂、不发芽。
防治方法包括使用抗病品种、种子处理(如热水处理、药剂拌种)以及加强田间管理,避免水分过多。
大豆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大豆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同时也是一种易受病虫害侵袭的作物。
大豆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大豆主要病虫害的种类、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一、病害1.大豆霜霉病大豆霜霉病是大豆的一种重要病害,对大豆生长发育有严重影响。
霜霉病主要发生在气温较低的环境中,病害的症状为在叶片上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褐色病斑,病斑上面有细菌丝,严重的还会引起花、荚的脱落。
防治方法为:选择良种,合理施肥,及时清除秸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在防治中,还可以使用生物安全制剂和外源激素等化学控制手段。
2.大豆花叶病大豆花叶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发生在花、叶和荚上。
病害的症状为花被覆盖或沾满了白色绒质的菌丝,叶片上也会形成小黑斑,叶子形态也会发生畸形,荚子会产生空壳。
防治方法为:8月中旬前定植,每666.7㎡喷洒烟硫蒸剂,进行轮作和间作,并使用菌根菌剂。
3.大豆炭疽病大豆炭疽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在芽叶、幼苗及茎上发生。
炭疽病的症状为在受感染的植物器官上出现黑褐色,坚硬,且中央部分凹陷的病斑,防治方法包括灭菌消毒,间作和清除病株及植物下部的杂草,重要的是要防止滞水。
二、虫害大豆蚜虫是大豆的一种重要害虫,主要危害新叶和花。
病害的症状是在叶表面形成许多小的黄点和病斑,而且这些病斑会逐渐扩大,造成大豆的生长不可能。
防治方法为:避免大量用化学农药,防止火害,增加光照和通风率,合理化施肥。
大豆螟虫是大豆的一个常见害虫,主要在大豆的叶子和荚上发生。
其症状为在荚内和叶子上形成小的褐色斑点,蚕儿还会在荚内啃烂大豆的种皮。
防治方法包括机械和田间农药防治、选择抗虫优质品种、增强田间生态环境、适当改变大豆的种植方式等。
大豆蝗虫是我国的一种常见害虫,破坏范围十分广泛。
其危害大豆的程度主要因为其数量和对大豆的食欲之间的关系。
其症状为在大豆上形成裂痕并导致叶子枯萎。
防治方法包括增加大豆的营养含量、加强大豆的生态环境、控制螺旋管虫的损害和适当暴露到阳光下等。
大豆病虫害高清图谱
大豆病虫害高清图谱大豆病虫害高清图谱1:引言1.1 背景1.2 目的2:大豆常见病害2.1 大豆疫霉病2.2 大豆白粉病2.3 大豆炭疽病2.4 大豆轮纹病2.5 大豆灰斑病2.6 大豆霜霉病2.7 大豆黑斑病3:大豆常见虫害3.1 大豆豆腐虫3.2 大豆菜青虫3.3 大豆蓟马3.4 大豆豆荚螟3.5 大豆刺吸蚜虫3.6 大豆叶蝉3.7 大豆蚜虫4:病虫害防治方法4.1 化学防治方法4.2 生物防治方法4.3 遗传防治方法4.4 农艺防治方法4.5 综合防治措施5:病虫害防治技术评价5.1 防治成本评价5.2 防治效果评价5.3 防治可行性评价6:附件6.1 大豆病虫害识别图谱6.2 大豆病虫害防治方案6.3 大豆病虫害防治案例分析7:法律名词及注释7.1 农业法7.2 植物检疫法7.3 农药管理法7.4 生物安全法7.5 种子法7.6 环境保护法7.7 食品安全法7.8动植物疫病预防控制法8:结束语本文档对大豆病虫害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提供了高清图谱供参考。
附件中包含了大豆病虫害的识别图谱、防治方案和案例分析,有助于农业从业者科学防虫害。
同时,本文涉及的法律名词及其注释对于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具有重要意义。
附件:1:大豆病虫害识别图谱2:大豆病虫害防治方案3:大豆病虫害防治案例分析法律名词及注释:1:农业法:制定和执行农业政策,保护农民的权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经济繁荣。
2:植物检疫法:确保国内进出口的植物及其产品不受病虫害的危害,保护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
3:农药管理法:管理和监督农药的生产、销售、使用,保障农业生产的安全和环境的健康。
4:生物安全法:保护生物多样性,预防和控制生物安全风险,促进可持续发展。
5:种子法:规范种子的生产、销售和使用,保证种子质量,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6:环境保护法:保护环境,预防和控制污染,维护生态平衡。
7:食品安全法:保障食品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8:动植物疫病预防控制法:预防和控制动物和植物的疫病,保护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健康。
大豆病虫草害及防治
千金子、马唐、稗草、苍 耳、反枝苋、牛筋草、碎 米莎草、凹头苋、狗尾草 华南大豆田草害区 马唐、稗草、碎米莎草、 胜红蓟、青葙、醴肠、狗 尾草等
西南大豆田草害区 • 马唐、辣子草、荠菜、尼 泊尔蓼。
HAINAN
黑龙江大豆产区大豆田杂草发生特点
杂草种类多,发生时期长,每年4月--8月均有发生,出苗不整齐。
佳木斯恺乐农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大豆田病虫草害及防治
目录
全国大豆种植分布及杂草群落
东北地区大豆田杂草发生特点及防除时机
黑龙江大豆土壤封闭处理单剂及混剂介绍
黑龙江大豆田间常见杂草及难防杂草
东北地区大豆苗后除草剂使用指南
大豆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东北春大豆草害区
中国大豆田草害区分
西北大豆田草害区
田旋花、马唐、铁苋菜、 刺儿菜、青葙;
乙草胺混异恶草松
• 用于大豆播后苗前每公顷90%乙草胺2.253.0L或99%乙草胺1.35-1.65L混48%异恶草松 0.8-1.0L,兑水225-400升均匀喷雾。 • 此法的优点的能提高对苋、铁苋菜、苍耳 、鼬瓣花的效果,而且对多年生的小蓟、 大蓟、苣荬菜、问荆等也有一定的抑制作 用,但使用成本偏高。也可以再次基础上 每公顷加入57%2-4D丁酯0.5-0.6升防除明草
马唐、稗草、牛筋草、藜、 狗尾草、反枝苋、醴肠、 铁苋菜 长江流域大豆田草害区
SHANGHAI
GANSU SHAANXI HENAN JIANGSU ANHUI
SICHUAN
HUBEI
ZHEJIANG JIANGXI GUIZHOU HUNAN FUJIAN TAIWAN YUNNAN GUANGXI GUANGDONG
乙草胺混嗪草酮
大豆病虫害发生与防治
病虫害发生的原因
气候因素
气候条件如温度、湿度、降雨量 等对病虫害的发生有重要影响。 如湿度较高时,有利于病原菌的 繁殖和传播,从而增加病害的发
生率。
土壤因素
土壤类型、土壤肥力、土壤含水 量等都会影响病虫害的发生。如 土壤肥力不足,植物生长弱,易
病毒病害症状
1 2
叶片
出现黄色或绿色斑驳或花叶,叶片变形、皱缩。
茎杆
产生褐色或黑色条斑,严重时导致茎杆折断。
3
豆荚
出现黄色或绿色斑驳或花叶,豆荚变形,种子发 育不良。
虫害症状
叶片
01
出现黄色或白色斑点,叶片卷曲、皱缩。
茎杆
02
产生褐色或黑色条斑,严重时导致茎杆折断。
豆荚
03
出现黄色或白色斑点,豆荚变形,种子发育不良。同时,虫害
还会导致植株矮小、生长缓慢等症状。
04
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
农业防治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
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病虫害发 生情况,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抗病性 强的大豆品种。
合理轮作
避免重茬和迎茬,进行合理的轮作, 以减少土壤中病虫害的时 清除病残体和杂草,减少病虫害的传 播。
THANK S感谢观看
受病虫害侵害。
品种因素
不同品种的大豆对病虫害的抗性 有差异,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可
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病虫害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病虫害会导致大豆植株生长受阻,叶片失绿,果实发育不良等问题,从而降低大 豆的产量和品质。其中,一些病害如大豆锈病、霜霉病等还可能造成大豆绝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豆病虫害防治图
大豆胞囊线虫病
症状寄主受病后,根部表现根系不发达,根瘤减少,须根增多。
大豆胞囊线虫病发生规律大豆胞囊线虫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17℃-28℃,10℃以下不能发育。
防治方法 10%克线磷颗粒剂2千克。
以上药剂主要用于土壤处理。
豆芫菁
寄主与危害豆芫菁主要寄主为大豆,也能危害花生、苜蓿、棉花、马铃薯、甜菜、茄子、番茄等。
豆芫菁
发生规律 2代区第一代成虫5-8月份出现,集中危害早播大豆,以后转移后危害茄子、番茄等蔬菜。
第二代成虫于8月上、中旬转移到蔬菜等寄主上危害,以后数量逐渐减少。
防治方法可喷施90%晶体敌百虫稀释1000倍液。
大豆灰斑病
症状成大豆灰斑病株期叶片病斑初呈红褐色小点,后扩展成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褐色,中部灰褐色。
发生规律苗期低温多雨,发病重,常造成缺苗。
成株期病害流行与降雨量、品种抗性有密切关系。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洒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
豇豆类螟豇豆类螟
寄主与危害主要寄主有豇豆、菜豆、芸豆、豌豆、绿豆、刀豆、扁豆、大豆、水豆等豆科蔬菜。
发生规律豇豆类螟喜高温潮湿的环境,田间搭架、浇水都会使危害加重。
防治方法在花荚期防成虫及初孵幼虫,可用10%除虫精乳油3000倍液,2.5%活捕菊酯喷雾。
豆天蛾
寄主与危害主要寄主为大豆,也能危害绿豆、豇豆、刺槐等。
豆天蛾
发生规律雨水对豆天蛾的发生影响很大,若6-8月份雨量适中,分布均匀,有利于
其发生;但雨水过多,发生期推迟,过于干旱对其发生也不利。
防治方法掌握幼虫3龄前施药。
用90%晶体敌百虫、或50%马拉硫磷乳油、或5 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25%溴氰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喷雾。
大豆食心虫
大豆食心虫
寄主与危害大豆食心虫食性单纯,仅危害大豆。
发生规律成虫产卵最适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在90%以上。
化蛹期间若雨水较多,土壤湿度大,有利于化蛹和成虫出土。
防治方法用2%杀螟松粉剂喷粉,可防治成、幼虫和其他害虫。
大豆卷叶螟大豆卷叶螟
寄主与危害主要寄主为大豆。
发生规律多雨湿润的气候适于大豆卷叶螟的发生,干旱年份则发生较少。
防治方法当卵孵化率达50%时,或田间开始开始出现卷叶时,进行第一次喷药,可用50%杀螟松乳油、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
豆秆黑潜蝇豆秆黑潜蝇
寄主与危害豆秆黑潜蝇寄主除大豆外,还有赤豆、绿豆、四季豆、大青豆等豆科植物。
发生规律在黄淮流域,6月上旬降雨量多于30毫米,6月下旬至7月上旬降雨量多于40毫米,如有一定虫源基数,则易重发。
防治方法在豆初花期,防治成虫兼治初孵幼虫。
可用50%杀螟松、75%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雾。
大豆花叶病大豆花叶病
症状典型症状为植株显著矮化,叶片沿叶脉搏褪色,呈现脉症,不久变为深绿、淡绿相间的花叶。
发生规律凡种子带毒率高、蚜虫数量大和发生早,高温、干旱年份,大豆发病重。
防治方法种植抗病品种,治蚜,及时淘汰病株。
大豆霜霉病
症状大豆霜霉病成株期发病,初在叶片正面产生不规则或圆形的黄绿色小斑点,
后渐成灰褐色。
发生规律沿江及江南地区的5-6月份和东北、华北等地的7-8月份,气候较为凉爽时,如遇雨水多、湿度大,病害发生普遍,易于流行。
防治方法可选喷1:1:200倍波尔多液、65%代森锌500倍液和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