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经济地理 第1章绪论_物流经济地理课件
叶素文-物流经济地理--第1章 绪论

物流经济地理学主要研究各种物流在不同经济地理环境下的布局和 流动规律。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生产力布局、物流区域规划、不同物流内容与经 济地理空间关系;物流运输枢纽及综合运输网的布局在不同经济地 理的表现;物流活动和地理因素的空间联系;物流活动和运输枢纽 的关系;以及物流活动和不同经济地理区域的关系等。 唯物辩证法 资料收集整理法 实地考察法 图表法
物流分区地理学 生产力布局与物流空间布局 农业物流地理学 工业物流地理学 商业物流地理学 物流交通地理学 旅游经济地理学
普通物流经济地理学
物流经济地理学
区域物流经济地理学ຫໍສະໝຸດ 港澳台物流地理学 国际物流地理学
表1-1 物流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1.2 物流经济地理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研究 方法
1.2.1 物流经济地理的主要研究内容
物流经济地理
叶素文 yesuwen@ 短号:639389
第1章
绪论
课时安排:1学时 学习目标: 了解物流经济地理一般概念及其研究对象; 掌握物流经济地理主要研究内容及基本方法。
1.1 物流经济地理学及其研究对象和学科体系
1.1.1 物流经济地理研究对象 1.1.2 物流经济地理的学科体系
1.2.2 基本研究方法
[补充资料]
实地考察法:《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调查报告》
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调查的基本情况和结论 全国物流园区建设与发展的主要问题
复习思考题
1.物流经济地理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2.简述物流经济地理的学科体系。 3.物流经济地理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 4.物流经济地理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 5. 我国物流园区建设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01物流经济地理第一章概述PPT课件

已经形成五纵五横和东 北丁字型铁路运输网络
10
1.1.1什么是物流经济地理
从物流活动的内容来分析物流与经济地理的联系
采购
运输
装卸 搬运
仓储
流通 加工
包装
配送
物流中转站
运输枢纽布局 港口布局
2021/4/8
11
1.1.1什么是物流经济地理
从物流活动的内容来分析物流与经济地理的联系
采购
运输
装卸 搬运
物流经济 地理
经济与管理系
2021/4/8
1
1 第一章 概述
2021/4/8
2
目录
1.1
1.2
什么是物 生产力 流地理? 布局
1.3
物流布局 基本原则
1.4
物流业 概况
2021/4/8
3
1.1
物流经济地理 概念
2021/4/8
4
1.1.1什么是物流经济地理
回顾一下物流的 基本概念及物流 活动有哪些?
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A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
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
实施的有机结合。(物流标准术语)
2021/4/8
B 物流活动组成:商品的运输、配送、仓储、
包装、搬运装卸、流通加工,以及相关的 物流信息处理等环节。
5
1.1.1什么是物流经济地理
如此,我国还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矿种比较齐全的国家之一。
02 人均资源占有量不多,许多资源人均占
有量居世界后列。
03 自然资源形势严峻。由于利用不当、管理不善,
自然资源遭到破坏和浪费的现象严重。
22
第1章(物流经济地理,清华版2015)

❖ (视野扩展: GIS之历史与未来)
第四节 物流经济地理的研究方法
(三) 信息技术应用与分析方法
❖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GPS),是 一种利用定位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 它可以提供车辆的定位、防盗、反劫、行驶路线监控及呼叫 指挥等功能。
过调查找出答案,或根据已有文献和经验提出一些理论假设 通过调查数据来验证这些假设的真伪。 ❖ 2.公司案例调查法:根据一些擅长于企业定性研究的地理工 作者的经验,一般可选择所研究区域或所研究部门中的大型 企业进行访问研究。
第四节 物流经济地理的研究方法
(二)实地考察法
➢ 是学习物流经济地理的重要方法。 ➢ 是指组织者在考察某一经济地理环境下的物流要素时,派出工作
物流经济地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
学习内容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中国生产力布局与物流空间布局 • 第三章 中国工业物流地理 • 第四章 中国农业物流地理 • 第五章 中国商业物流地理 • 第六章 中国物流交通地理 • 第七章 国际物流经济地理
【学习目标】
第一章 绪论
• 了解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 明确学习物流经济地理的意义; • 掌握物流经济地理的研究方法; • 重点掌握物流经济地理的学科性质与研究内容。
知识扩展:
物流网络:指建立在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之上的、以 信息网络为支撑、按网络组织模式运作的三大子 网有机结合的综合物流服务网络体系。
第二节 物流经济地理的学科性质与研究内容
知识扩展:
经济腹地:是经济中心的吸收和辐射能力能够达到 并能促进其经济发展的地域范围。
物流经济地理课件PPT课件

洪涝、地震等自然灾害对仓储设施 安全的威胁。
仓储设施规划与建设
设施布局
根据物品特性、运输需求等因素 合理规划设施布局。
设备配置
选用适当的存储设备、搬运设备 等,提高仓储效率。
信息技术应用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仓 储管理的智能化、自动化。
05 配送中心与地理环境
配送中心选址及影响因素
特点
综合性、地域性、动态性、社会 性。
物流经济地理研究内容
物流布局研究
包括物流网络布局、物流节点 布局、物流通道布局等。
物流条件评价
包括自然条件、经济条件、技 术条件、社会条件等对物流活 动的影响评价。
物流与经济关系研究
包括物流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 用、物流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等 。
物流区域规划研究
包括物流区域划分、物流区域 发展战略制定等。
02 物流布局与地理环境
物流布局原则及影响因素
物流布局原则
合理性、经济性、可持续发展性
影响因素
自然资源分布、生产力布局、人口分布、消费水平和结构、交通运输条件、物 流技术
地理环境对物流布局影响
01
02
03
自然地理环境
地形、气候、水文、土壤、 植被等
经济地理环境
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 生产力布局、市场供需等
政治法律环境
包括政治制度、法律法规、国际关系等,对国际物流的政策环境、风 险防控等产生影响。
国际物流网络优化策略
节点优化
合理规划物流节点布局,提高节点间的连接性和 通达性,降低运输成本。
运输方式优化
根据不同货物特性和运输需求,选择合适的运输 方式组合,实现多式联运和无缝衔接。
ABCD
物流经济地理说课ppt课件

✓ ①了解中国的物流环境和物流布局情况; ✓ ②掌握中国物流经济分区地理; ✓ ③掌握中国农业物流地理分布,包括种植业、林业、
畜牧业、水产业、土特产物流地理;
✓ ④掌握中国工业物流地理分布,包括重工业和轻工 业物流地理;
✓ ⑤掌握中国商业物流地理内容,包括商业布局的原 则和我国大宗商品的基本流向、中国商业中心分布、 中国对外贸易等内容;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教学反思
教学 手段
教学 方法
教学 内容
反思
学生 活动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反思一
教学内容
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该课程的
Product
教学必须摆脱传统地理学窠臼,不可拘泥 讲 于人文地理、风土人情知识的介绍,而应 授 紧紧结合国家物流和区域物流经济发展的
Product现实,借助对物流经济活动所涉及的流体、 载体、流向、流量、流程、流速和流效的 具体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和研究我国 物流产业布局现状。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反思二 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Pro、duc重t 视师生互动平台的建设。 如利用微信、微博等平台,因势利导,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积极思考。 二、案例库和习题库积极建设中。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物流经济地理

绪论:物流经济地理学:是以地理学的观点,从区域经济的角度分析物流现象,研究各种物流的地域布局问题的学科。
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多方面的综合性问题,同许多相邻学科存在密切的关系,并相互补充和借鉴,因而具有综合性特征。
物流经济地理的研究方法:企业调查及分析法、实地考察法、地理信息系统法第一章:环境:相对于某一中心,即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外部空间、条件和状况物流环境:主要包括社会经济环境、自然环境和与之相关的生产力布局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中与人类社会发展有关的、能被用来产生使用价值并影响劳动生产率的自然要素。
(它包括有形的水体、土地、动植物、矿产和无形的光、热等资源。
自然资源是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是社会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要素,是人类生存的自然基础。
)中国现有林区按地域可划分三大区域: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南方林区,其中东北林区和西南林区是中国主要的天然林生产基地。
生产力布局:亦称生产力布置,生产力在地理位置上的分布和配置,即在一定范围内(国家、地区、城市)生产力系统的空间分布和组合。
中国生产力布局的原则:经济性原则——统一计划原则、合理利用资源原则、减少不合理运输原则、发展生产地域分工原则;政治性原则:尽可能地平衡发展原则、减小城乡差别原则、巩固国防原则。
物流布局:既是一个过程,也可以理解为物流设施利用配置的一种状态。
完善物流网络布局,开发建设物流设施公共平台是推进现代物流发展的前提条件。
物流布局的基本原则:计划化原则、直达化原则、短距化原则、钟摆化原则、集中化原则、社会化原则、服务化原则、标准化原则中国物流业在东部地区已形成以沿海大城市群为中心的四大区域性物流圈格局:①以北京、天津、沈阳、大连、青岛为中心的环渤海物流圈;②以上海、南京、杭州、宁波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物流圈;③以厦门、福州为中心的环台湾海峡物流圈;④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物流圈。
这四大物流圈以滚动式、递进式的扇面辐射形态,带动中国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发展,激活和融通了全国范围的物流、人流、信息流。
经济地理学第一章PPT课件

◆奇泽姆的《商业地理手册》。
6
(三)经济地理学研究
1.概念的提出 ◆ 1760 年 , 俄 国 科 学 家 罗 蒙 诺 索 夫 在 《地理考察》中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个 学科名称。
2.学科形成的标志事件 ◆1882年,葛茨在《柏林地理学会会志》
上发表《经济地理学的任务》。
第一章 绪 论
1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 第二节 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第三节 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第四节 经济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
第一节 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
一、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 (一)史志描述
1.时期:17世纪以前 2.特点 (1) 对一些经济地理现象的观察和记述; (2) 多见于各种历史记述; (3) 对经济地理知识积累具有重要作用。
◆代表理论:艾萨德创立的区域科学。 ◆特点:侧重于区域内各企业之间的 联系和协调发展。
10
(2)其它区域研究 ◆代表理论:皮鲁的增长极理论,默 戴尔的“循环积累论”,赫希曼的“极 化-涓滴”理论,弗里德曼的“中心-外 围”模式等。 ◆特点:研究的地理尺度进一步拓宽, 从区域内转向区域之间,从一个区域转 向多个区域。
•
(3)空间方面包括经济活动的区位和分布,空
• 间组织和发展,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
(4)空间尺度,包括各种不同尺度,从小区到
• 国家,到世界性的研究。
18
(二)苏联学者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 的看法
1.早期的争论
(1)区域学派 (2)部门统计学派
19
(三)我国学者的相关讨论
1.关于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观点的发展
物流经济地理 第一章

本章小结
物流经济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物流经济地理 学是以地理学的观点,从区域经济的角度分析物 流现象,研究各种物流的地域布局问题。
物流经济地理研究内容是:中国物流环境和物流 布局、中国区域物流地理、中国部门物流地理、 港澳台地区物流地理和国际物流地理等。
3.研究物流经济地理有哪些方法? 4.试以一微观生产企业为例,分析物流在企业
合理配置资源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5.请登录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网站,查找我 国近几年全国物流费用与GDP的比率、社会 物流总额、物流总收入等数据,并进行年度阶 段对比,你会发现什的调研工作会有帮助吗?他应当从物流经济 地理课程中汲取哪些内容?
提示:物流经济地理学是以地理学的观点,从区 域经济的角度分析物流现象,研究各种物流的地 域布局问题。它涉及各经济部门在地域上的布局, 各地区经济部门的结构、规模和发展,地域布局 和部门结构的相互联系等,可以为国家或地区物 流体系构建提供理论和规划依据。
物流经济地理(第2版)
物流经济地理知识结构
第 1 章 第 2 章 第 3章 第 4章 第 5章 第 6章 第 7章 第 8章 第 9章
绪论 中国物流环境与物流布局 中国物流经济分区地理 中国农业物流地理 中国工业物流地理 中国商业物流地理 中国交通运输地理 港、澳、台地区物流地理 国际物流地理
第1章 绪 论
学 习 重 点: 物流经济地理的含义 研究物流经济地理的意义 物流经济地理的研究方法 中国物流发展现状
踏入工作岗位的小张
小张以优秀的成绩毕业于某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并 取得硕士学位,经过公开考试,他被录用到沿海某 省份商务厅的物流推进办公室工作。在就业压力越 来越大的今天,这份工作的取得对小张而言可谓幸 运,于是他踌躇满志地前去报到上班。上班后的一 天,处长给他布置了工作任务,要他对该省建设临 港到岸商品交易市场这一主题进行调研。小张接受 了任务,回到办公室后便开始了思索:领导叫我搞 调研,可这个省的经济发展情况怎么样?生产力布 局如何?物流基础现状如何?建设临港商品交易市 场的条件和障碍有哪些?……这些问题他一点儿也 理不出头绪。那应该从哪里着手工作?如何全面分 析这个省的生产力布局现状呢?他想起了在学校期 间学习过的物流经济地理,从这门课程中学到的知 识该派上用场了。
物流地理第1章PPT

第一章 绪论
学习目标
了解物流地理的学科体系和主要研究对象
。 了解物流活动和地理的相互关系。 了解对我国物流的网络布局。 了解我国区域经济的划分。
第一节 物流地理概述
一、物流地理的学科体系与研究对象
(一)物流地理的学科体系 物流地理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物流学和经
城乡物流业发展不平衡
(三)我国物流网络布局的发展趋势 由于我国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扩大内需政策,必
将极大促进物流量的增加,给中国物流业发展带来了新 的机遇。目前,已有数以万亿元的资金投入到中西部的 基础设施建设中,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用于交通运输工程 ,例如,西部铁路线首先将和东部已有的铁路网的主干 线相连接,同时连接西部各省市区,将成为东西部交流 和西部各省相互联系的重要通道,为西部地区协调统一 发展提供支持条件。 总之,我国物流业发展迅速,目前已经形成完善的物流 体系。物流业首先在大城市中兴起,使大城市成为物流 业发展的中心,带动周围地区和邻近城市的物流业的发 展,然后向区域中的农村地区辐射、蔓延,最后由点到 面,使物流网络覆盖全国,并且与世界物流业发展接轨 ,与全球物流业融为一体。
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
经济地理学属于地理学中的人文地理学,是研究生产力布
局规律的科学,即研究社会生产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空间分 布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经济地理学概论 工业地理学 农业地理学
普通经济地理学
物流地理学 商业地理学 城市地理学Fra bibliotek经济地理学
旅游地理学 亚洲地理学
区域经济地理学
中国地理学 湖南经济地理学
第二节 物流地理布局
一、我国物流网络的布局 (一)中国物流网络布局基本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直达化原则
物流直达化是指物流企业在组织货物运送的过程中,应尽量 减少中间环节,特别是物流过程中运输、储存等环节把货物由 供给者的仓库或货场直接运送到用户的仓库(货场)或消费者手 中,实现门到门运送。物流直达化,既可以加快商品运送时间, 创造时间价值,又可以降低物流费用支出,因而是物流企业组 织物流合理化的主要形式或目标。
5.公司案例调查法
根据一些擅长于企业定性研究的物流经济地理工作者的经验, 一般可选择所研究区域或所研究部门中的大型企业进行访问研究, 因为这些大型企业在有关区域或部门中均占重要地位,且每个企 业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专门化的生产领域、不同的组织联系网 络。一般来说,对企业区位变化趋势的研究,可选择大企业的战 略发展规划和设施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如要了解企业与供应商的 联系网络,可访问采购和原材料管理部门负责人或分管副总经理; 市场营销状况可访问市场发展部;劳动力供应状况可访问人事部。
(五)集中化原则
物流集中化,亦称物流大量化,是指物流企业在组织货物运送时, 对于小批量、零星货物,凡发往同一地区、同一方向的,要把几个 货主的多种商品,在计划化的基础上,集零为整,变小量为大量, 采用混装的形式,进行集中运送。物流集中化是物流企业的一项组 织功能,也是市场经济由规模生产、规模消费向小批量、多样化的 质量生产、质量消费转变的客观需要,所谓"麻烦我一家,方便全社 会"。它不仅提高了运输工具的装载效率,而且活跃了小商品流通, 促进"准时制"、零库存生产方式的应用和发展,因而是物流合理化 的一种重要形式。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引进“物流”的概念,日前物流 的定义很多,各有侧重在国内、国际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 2001年我国颁布的《物流术语》中国家标准对物 流( Logistics)的定义
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 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 实施有机结合。
一、物流布局的基本原则
物流布局的目的是实现物流的合理化,物流布局必须遵循以下基 本原则。
(一)计划化原则
物流计划化是指物流的组织管理要科学规划和计划,这是实现物 流合理化的首要条件。物流企业应与商品生产、经营企业紧密结合, 对其物流系统进行科学规划,并使物流活动纳入计划。即根据其购 销业务的商流计划,制定相应的物流计划,妥善安排货物的运输、 储存、装卸等物流环节,按照用户要求的数量、时间、地点,把原 材料或商品准确地运送到工厂、商店或消费者手中,满足用户需求, 提高物流社会效益。
(三)物流的停滞阶段 (1966-1977年)
这个阶段,是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科学技术不被重视, 经济发展遭到破坏,国家建设停滞不前,有时甚至倒退。在这 种形势下,物流业和其他行业一样,根本谈不上什么发展,仅 仅是维持现状或陷于停滞状态,原有的一些设施甚至还遭到不 同程度的破坏。
(四)物流的较快发展阶段 (1978-1990年)
(二)物流的初步发展阶段 (1955-1965年)
这个阶段,是我国国民经济比较稳定的发展时期。工农业生产有 了很大的增长。交通运输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社会商品流通也 不断扩大,因此,我国物流业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在物资、商业、 供销、粮食、外贸等流通部门,相继建立了储运公司、仓储公司、 中转站等“商物分离“型、专业性的物流企业,以及储运部、运输 队、材料厂、仓库等附属于专业公司、批发站的“商物合一“型、 兼营性的物流企业。就其业务活动范围来说,这些物流企业担负着 国家的大多数物流业务,是我国物流业的主流。在这期间,国家对 物流这一行业比较重视,我国专业性的物流企业得到了加强和发展, 物流人才的培养也引起各部门的重视和关注。所以,这一阶段被称 为我国物流业的初步发展阶段。
二、物流经济地理的研究方法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研究方法,它是学科理论的主要组成部 分。物流经济地理作为一门交叉边缘学科,物流学和经济地理学的 基本方法均适用于物流经济地理。研究物流经济地理的方法很多, 常用的方法如下。
1 图表法
图表法是学习和研究物流经济地理的最基本的方法之一,这不仅 能帮助理解和巩固已学过的物流经济地理内容,而且能启发获得新 的物流经济地理知识,培养运用地图、图表进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 力,提高学习效率。
(三)短距化原则
物流短距化是指物流企业在组织货物运送的过程中,要根据 货物的发、到地点,选择最佳的运送路径,使运送距离最短。物 流短距化涉及的内容很多,其基本原则是:无论供应物流还是销 售物流,特别是对普通大宗货物而言,均应采取就近、分区供应 运送,避免倒流、迂囚等不合理运送。也就是说,要确定适当的 供应、销售区域,选择合理的运输线路,制定最优的物流合理化 方案,达到短距化,以减少运输吨公里,节约运力,降低物流费 用。
2.综合分析法
综合分析法从历史和现实、时间和空间、自然和社会、经济 和政治等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运用的角度去分析有关物流经 济地理现象的形成发展变化的原因和规律。
3.对比法
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物流经济地理事物的比较,分析 它们之间共性及差异性,并认识其形成原因和规律。
4.企业问卷调查法
企业问卷调查法是针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找出答案, 或根据已有文献和经验提出一些理论假设,再通过调查数据来验 证这些假设的真伪。这里是对一定数量的企业进行同样的调查, 这些企业所调查的样本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五)物流的高速发展阶段 (1991至今)
在这一时期,随着市场经济下“买方市场“的逐渐形成,市场竞 争日益激烈,很多企业面临着转型的压力。国外物流企业抢滩中国 市场,让人感受到物流现实的和潜在的经济效益。零售企业、连锁 商业企业在市场中的主导地位加强。特别是我国加入 WTO以后,国 内经济同世界经济迅速接轨,为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我国物流系统的建设加快,向标准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引进一批 国外先进技术,各种物流机械新产品不断涌现。与此同时,随着一 批“三资“储运物流企业产生和发展,一些生产、零售商退出物流 领域转向市场寻求合格的物流代理商,我国物流业取得了迅速的发 展。
此外,调查所获取的数据应具有一定的规范性,以便进行统 计分析。
在进行企业问卷调查时,要注意调查问卷的设计。问卷设计 一般考虑以下原则: (1)所列问题必须符合客观实际情况; (2)问题数量应该适中; (3)所列问题必须符合被调查者回答问题的能力; (4)尽量避免禁忌和敏感性问题。
问题回答可采取开放式和封闭式。在进行企业调查中,对调 查对象的选择一般采取抽样方法和典型调查方法选择样本企业, 对收回的问卷要科学处理。
(一)物流的创建阶段 (1950-1954年)
这个阶段,是我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已开始了第一个五年 计划。当时,由于我们是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压迫下刚刚解 放出来,科学技术落后,经济发展很慢。有些工业、交通运输 生产刚刚恢复,商业也不发达,这都制约了物流业的发展。因 此,这个阶段,仅仅是我国物流业开始创建的阶段。
6.实地考察法
实地考察法是学习物流经济地理的重要方法。例如,要评价 一个物流中心的布局是否合理,一定要进行多方面的实地考察 以增强其可靠性,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我国物流业的发展阶段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经济外向型 程度进一步加大,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消费结构逐 步升级,中国的物流业保持着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并成为广 受关注的一个“经济”热点。中国物流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以 下五个阶段。
采购的原材料
需要生产制造的物品
塑料
由于我国资源分布不均匀,原材料供应地和 生产制造地往往会不在一个区域.这是物流 活动始终伴随着工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
原因.
从物流活动的内容来分析物流与经济地理的联系
采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运输
装卸 搬运
仓储
流通 加工
包装
配送
综合运输网
需要熟悉各类运输方式 的特点及我国综合运输网
的布局
教学计划:48学时 成绩计算: 平时成绩40% ,考试成绩60%
张峰伟 联系方式:18660007737 Email: 124742520@
1.1.认识物流经济地理
1.2.为什么要学习物流经济地理——学习的意义
1.3. 了解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回顾一下物流的基本概念
一、物流的概念
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一词最早由美国人在 1915年提出,意思为“实物分配”或“货物配送”。经 过70多年的发展才定论为Logistics,现在欧美国家更多 地把物流称为Logistics而不是Physical Distribution。 20多年来,Logistics逐渐发展成为物流科学的代名词。
物流经济地理学所研究的经济活动的地域系统,既 包括各经济部门在地域上的布局,也包括各地区经济 部门的结构、规模和发展,以及地域布局和部门结构 的相互联系,涉及自然、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多方面 的综合性问题,具有综合性特征。
物流经济地理是物流学和经济地理学相结合的一 门综合性学科。随着物流业的不断发展,物流经济地 理学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物流经济地 理学逐渐成为研究物流布局发展条件和规律的一门重 要的学科。
?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 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从物流活动的内容来分析物流与经济地理的联系
采购
运输
装卸 搬运
仓储
流通 加工
包装
配送
采购与原材料
需要熟悉我国乃至全球 农业、工业等产业的分布及
各类产业的物流特点
了解了各类产业的空间分布就知道了物流流向的起点 熟悉了各类产业的物流特点,就能更好的对不同产业的产品 进行物流技术的应用(比如农业产品的冷链技术)
熟悉我国综合运输网络的布局就知道了物流流向的路径
运输方式
中国水运运输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