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社会七年级上册《稻作文化的印记》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稻作文化的印记

一、课程标准:

描述世界一些地区和国家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主要特点。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的第一课,讲述的是草原人家中的稻作文化,是区域生活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关系的起始部分。本课主要从湄公河平原的自然环境、水稻生产的特点和湄公河水稻生产对当地人们生活的影响这三个方面讲述了稻作文化的印记。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课前已经了解了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环境,对聚落也有一定了解,具有初步的自然环境决定人文环境的意识。但是学生还不能将自然环境的几个方面加以综合,思维水平也停留在形象层次,但积极性较高。因此,本课将采取大量图片并在适当的时候加以合适引导,采用探究法让学生理解学好本课。

四、课程标准:

1、知道湄公河平原的自然环境特点,了解其对水稻生产的作用,掌握湄公河平原稻作文化的特点,理解湄公河区域自然环境和稻作人文环境的两者关系。

2、通过观察和分析湄公河自然环境的图片,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合作探究湄公河稻作生产留下的的印记,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课本中提炼信息的能力。

3、领会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者的关系,树立因地制宜的意识。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湄公河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湄公河稻作生产对当地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

难点:稻作生产对当地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

关键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者的关系。

六、教法和学法:

本课将教师教授法和学生自主学习法相结合,这样能更好的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的引导学生这样也有利于落实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课本采用多媒体教学,并加以必要板书。

七、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采用图片法,PPT呈现水稻的图片,并提问学生水稻生产的条件。

2、呈现课题“稻作文化的印记—湄公河平原”并让学生思考

湄公河平原在哪?

湄公河平原怎么形成的?

为什么湄公河平原的稻作生产很典型?

怎么理解“稻作文化的印记”?

(二)、新课讲述

一)、湄公河平原的自然环境

地形: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地图分析)

土壤:土壤深厚、肥沃(地图分析)

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夏季多雨(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

水文:水网密布

图标总结湄公河平原有利于水稻生产的自然条件

二)、湄公河平原水稻生产的特点

结合课本四副图片加以分析总结出:精耕细作、人工劳动。

三)、稻作文化的印记

先列出思维导图提示学生可以从人口分布、聚落景观、日常饮食、文化活动和人际关系五个方面出发。

这一部分因为是本单元初次讲解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学生没有训练过,所以将采取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法,让学生自主发现,而教师起的是引导作用。

(三)、小结

独特的自然环境形成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各个国家要根据自己生存区域的自然环境,因地制宜,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正如湄公河区域发展稻作农业一样。

八、板书设计

九、教学预估

由于授课群体是江外学生,学生基础较城南要好,可能在课堂提问和互动较难把控,所以课堂的应变很重要,再者,这是第一次上这课内容且是跳跃着上,时间又较为匆忙,学情评估分析可能存在不足,以至教学目标的落实可能需要随着课堂的变化加以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