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绪论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述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一、中医基础理论的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历代名医和代表著作)(一)先秦、秦、秦汉时期-—形成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二)隋唐时期-—充实、系统化时期《针灸甲乙经》、《脉经》、《诸病源候论》(三)宋、金、元时期——争鸣、突破时期《三因记忆病证方论》宋陈无择“三因学说" 、《小儿药证直诀》刘完素(刘河间)——寒凉派李杲(东垣老人)——补土派朱震亨(朱丹溪)—-滋阴派二、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一)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二)辨证论治——辨析疾病资料以确立症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1、病、症、证的概念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生命过程(重点在全过程)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重点在现阶段)2、辩证与辨病辩证与辨病都是认识疾病的思维过程。
辩证是对证候的辨析,以确定证候为目的;辨病是对疾病的辨析,以确定疾病的诊断为目的。
辨明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即辨明疾病从发展到转归的总体病机辨病论治:辨析疾病资料以确立疾病的诊断,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同病异治: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不同,故反映的证候也不同,因而治疗也就有差异异病同治: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主要思维方法第一节精气学说精、气、神的概念精:又称精气,一般泛指气,是一种充塞于宇宙之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的本源,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是构成人体的本源气: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源神: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第二节阴阳学说一、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对立制约: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者现象中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滋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阴阳交感与互藏: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亦即相互发生作用;阴阳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消长: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出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之中,表现为阴阳互为消长、阴阳皆消皆长阴阳转化:是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阴阳互和与平衡:阴阳互和,是指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气协调平衡状态的能力和趋势;阴阳平衡,是指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相互作用中处于大体均势的状态。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要点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1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
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 阴阳的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中医基础理论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整体观念:就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得整体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得统一性得认识。
辨证论治:就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得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得思维与实践过程。
五脏一体观:构成人体得各个组成部分以五脏为中心在结构与机能上就是完整统一得。
形神一体观:人得形体与精神就是相互依附、不可分割得。
病:即疾病,就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得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生理活动障碍得一个完整得生命过程。
证:即证候,就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得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得、有内在联系得、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得症状与体征构成。
症:即症状与体征得总称,就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得个别、孤立得现象,可以就是病人异常得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
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得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得疾病得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得体质有异,故所反映出得证候不同,因而治疗也救有异。
异病同治:指几种不同得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得病机,大致相同得证侯,故可用大致相同得治法与方药来治疗。
阴阳:就是中国古代哲学得一对范畴,就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得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得概括。
所谓“阴阳者,一分为二也”。
阴阳对立制约:就是指属性相反得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得相互斗争、相互制约与相互排斥得一种运动规律。
阴阳互根:就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得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得关系。
阴阳互用:就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与助长得关系。
阴阳交感:就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与实物相互感应而交合,达到最佳状态,以及相互发生作用。
阴阳交感就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与变化得根源。
阴阳互藏:就是指相互对立得阴阳双方中得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阴阳消长:就是指对立互根得阴阳双方不就是一成不变得,而就是处于不断得增长与消减得变化过程中。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推荐文档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推荐文档1.中医基本理论2.中医诊断中医诊断分为四诊法,即望、闻、问、切。
望指观察患者的外部表现,如面色、舌苔、脉象等。
闻指听听患者的声音和气味,问指与患者交流询问病情,切指按摩患者的穴位来判断疾病的情况。
3.中医治疗原则中医治疗原则包括辨证论治和防治两个方面。
辨证论治是根据患者的症状及体质特点来判断病因病机,从而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防治则是指预防疾病的发生和扩散,维护健康。
4.中医疾病分类中医将疾病分为外感病和内伤病两大类。
外感病是指由外界的风、寒、暑、湿、燥等因素所引起的疾病,如感冒、发热等。
内伤病是指由内部的情志、饮食、劳作等因素所引起的疾病,如消化不良、失眠等。
推荐文档:1.《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是中医权威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一本医书,它对中医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整理,是中医临床的重要参考书。
2.《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之作,它是中国古代医学文献中最早、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中医的理论基础,对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针灸大成》《针灸大成》是中国古代针灸学著作的代表之一,它系统地介绍了针灸的基本理论、经络学说、穴位选择和操作方法等内容,是学习和理解针灸学的重要参考书。
总结: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核心内容,它包括了中医的基本理论、诊断、治疗原则以及疾病分类等。
学习和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对于理解和应用中医学是非常重要的。
推荐的文档《伤寒杂病论》、《黄帝内经》和《针灸大成》都是中医学的经典之作,对于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理解中医基础理论非常有帮助。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重点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重点一、绪论1、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
2、中医学论述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著《伤寒杂病论》。
3、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典籍《神农本草经》。
4、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
5、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1)整体观念 2)辨证论治二、阴阳五行1,、阴阳: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概括,既可以标识自然界相互关联而又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的属性,又可以标识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2、阴阳的特性: 1)相关性 2)普遍性 3)相对性 4)属性的规定性3、阴阳的相互关系: 1)对立制约 2)互根互用 3)消长平衡 4)相互转化4、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2)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3)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①、阴阳偏盛: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②、阴阳偏衰:阴虚则热,阳虚则寒。
③、阴阳互损④、阴阳转化4)指导疾病的诊断5)知道疾病的防治6)归纳药物的性能5、五行:对木、火、土、金、水五类事物属性的概括。
6、五行的特性: 1)木曰曲直:指树木具有能曲能直的生长特性。
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其属性可归纳为“木”。
2) 火曰炎上: “炎”,有焚烧、灼热之意;“上”,即向上。
“炎上”指火在燃烧时具有发光放热、蒸腾上升之象。
引申为凡是具有温热、向上、升腾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其属性可归纳为“火”。
3)土爰稼穑:4)金曰从革:5)水曰润下:7、五行的生克关系:1) 相生: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五行的递资生的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2)相克: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关系。
五行的间递相制约的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3)相乘:相克太过,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制约或克制,其顺序和方向与相克一致。
4)相侮:反向制约,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制约或克制,又叫“反克”,或者“反侮”,其顺序和方向与相克相反。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整理
一、基本观念
1、五行理论
五行理论是中医自古以来一直最根本的理论,是中医思想的基础理论,是中医祖先所探索的有关自然规律的重要成果。
五行分别是金、木、水、火、土,它们之间具有印象、相生、相克等属性和互动关系,它们组成了
一个统一的天地人统一体,共同调节人体生理、病理、精神状态等各个方
面的动态平衡。
2、阴阳理论
阴阳论是中医学中一种重要的理论,它是指肉体和精神的虚实状态,
是以阴、阳之间的相生相克为基础的,是对外界环境与其内在变化的系统
性描述,它被认为是调节自然界流动变化的根本自然规律。
3、气机理论
气机论是指人体内的气活动机制,是指人体内各部位活动的基础,气
是调节人体机能的动力,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变聚稀之物,从而改变
人体的状态。
气是人体活动的动力,是控制体内各种活动的动力,也是行
使抗病能力和调节机能的动力。
4、血脉理论
血脉学是中医中一种重要的理论,它以血液的流动为前提,认为血液
的活动机制是支配人体机能的基本要素,中医认为血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基
本物质,认为血液的流动是维持身体机能的基本要素,血液的流动不畅会
影响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行。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1.中医的整体观念: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它强调“要治病,先求人体整体的协调与平衡”。
2.中医的辨证论治:中医治疗强调辨证论治,即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特点,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进行诊断和治疗。
辨证论治包括辨证、辨证施治、辨证施药。
3.中医的阴阳学说:中医学认为存在着阴阳两种相对对立而统一的基本范畴,阴阳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存在于自然界和人体内,阴阳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保持了整体的动态平衡。
5.中医的五行学说:五行包括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和能量的概念。
中医学认为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贯穿于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对人体的健康和疾病起着重要影响。
6.中医的气血理论:中医学认为气和血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主动,血主静,二者密切相互关联。
气血的运行畅通与否决定了人体各脏腑功能的正常与否。
7.中医的病因病理学说: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外感六淫、内伤情志、饮食失调等外因内因。
疾病的发展过程表现为五脏六腑的病理变化。
8.中医的诊断方法:中医诊断方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四个方面。
中医强调辩证论治,注重从整体、动态、直观的角度进行诊断,通过多种方法综合分析,得出全面准确的诊断结果。
9.中医的药物学:中医药物学包括草药学和中药制剂学两个方面。
草药学研究草药的性味归经、功能作用等;中药制剂学研究中药的制备工艺和配伍规律。
10.中医的预防保健:中医强调预防保健,注重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中医的预防保健包括养生、食疗、按摩、气功等多种方法。
以上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点知识的汇总。
这些知识对于学习中医学和应用中医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掌握了基础理论,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医。
因此,建议学习者在学习中医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这些重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以便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大学考试资料】-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整理1、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
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相融洽的科学知识体系。
2、中医基础体系形成标志,四大经典:《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3、金元四大家:①刘完素(河间)—火热论—寒凉派,《河间六书》②李东垣(李杲)—内伤脾胃学说—补土派,《脾胃论》③张从正(子和)—病由邪生—攻邪派,《儒门事亲》④朱丹溪(震亨)—相火论—滋阴派,《格致余论》4、温病四大家:①清·叶天士——《温热论》②清·吴鞠通——《温病条辨》③清·薛生白——《湿热条辨》④清·王士雄——《温热经纬》5、整体——是指联系性、统一性和完整体。
整体观念:认为事物是一个整体,事物内部的各部分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事物和事物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中医整体观即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与外界环境(自然界、社会)的统一性。
(1)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①结构上: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事不可分割的(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联系)②生理上:五脏一体观、形神合一③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④病理上:相互影响,局部病变与整体病变⑤诊断上:察外知内⑥治疗上:局部病变与脏腑病变,治未病,五行传变(2)整体观念·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①生理方面②病理方面(季节气候变化的影响、昼夜晨昏变化的影响、地方区域变化的影响、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3)整体观念·人与社会环境关系密切6、辨证论治·病、证、症的区别症:症状: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观异常感觉和某些病态变化):发热、咳喘。
体征:能被觉察到的客观表现:面黄、目赤、脉数。
证:指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含病因、病位、病性和邪正盛衰变化),是确定治法、处方遣药的依据。
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1.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一一《黄帝内经》。
2.《黄帝内经》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
3.《黄帝内经》标志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成立。
4.《难经》一一扁鹊(秦越人)。
5.《伤寒杂病论》一一创立了辨证论治的诊治理论;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王叔和将其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分。
6.《神农本草经》一一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提出“四气五味”理论。
提出“七情和合”理论。
7.《伤寒杂病论》一一所载方被奉为“经方”。
8.《脉经》一一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一一王叔和。
9.《针灸甲乙经》一一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一一皇甫谧。
10.《诸病源候论》一一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一一巢元方。
11.《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一一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一一孙思邈。
12.《小儿药证直诀》一一我国第一部儿科专著一一钱乙。
13.《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一一将病因归纳为三大类:内因(七情内伤)、外因(外感六淫)、不内不外因(虫兽、跌打、中毒、饮食)。
14.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寒凉派、攻邪派、补土派、滋阴派)。
15.《温热论》一一创建了温热病的卫气营血辩证理论一一叶桂(叶天士)。
16.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特点:①整体观念(五脏一体、形神一体)。
②辨证论治。
17.五脏一八腑—五体一官窍一经脉心一小肠一脉舌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肝一一胆——期目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脾一一胃——肉口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肺一—大肠—皮畀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肾一—膀胱一一骨一耳及二阴一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镜18.五脏六腑之大主一一心。
19.人体的脉象可随季节气候的变化而有相应的规律性变化:春弦、夏洪、秋毛、冬石。
20.精一一又称精气,一般泛指气一一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构成人类的本原。
21.气一一指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一一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
22.元气一一宇宙的本原,是构成宇宙万物最基本、最原始的物质。
中医期末知识点总结
中医期末知识点总结一、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基石,包括了中医的基本概念、中医经络学说、脏腑学说、精气神三官学说、病因病机学说、证候学说、辨证施治学说等。
1. 中医基本概念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互关系密切。
人体的生理活动受到阴阳、气血、五行等因素的制约和调控。
2. 中医经络学说经络是中医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主要是指人体经脉系统。
中医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功能主要是输送气血,调节脏腑功能。
3. 中医脏腑学说中医脏腑学说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之一。
根据中医学认为的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特点,分析脏腑的病变及其对整个人体的影响。
4. 精气神三官学说精、气、神是中医学最基本的概念,被誉为“三官”。
精指生殖、生长和发育能力;气是人体的生命能量;神是人的意识、思维、情感等。
5. 病因病机学说中医学认为,人体的疾病是由于内外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
病因主要包括外感因素、内伤因素和七情六欲等;病机主要包括邪气侵入、脏腑功能失常等。
6. 证候学说中医学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和望闻问切等方法,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程度,进而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法。
常见的证候有:寒证、热证、虚证、实证等。
7. 辨证施治学说中医学认为疾病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证候特点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治疗、气功调理、食疗等。
二、中医病症诊疗学中医病症诊疗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主要包括病症辨析、辨证论治、方剂学、针灸学等内容。
病症辨析是通过患者的主诉、病史、症状、体征等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程度。
辨析病症需要运用到中医的各种病症分类、辨病理、辨邪正等方法。
2. 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证候特点来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法。
常用的辨证方法有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等。
常见的辨证有:寒热虚实、内外寒热等。
3. 方剂学方剂学是研究中药方剂的学科。
中药方剂的组方应遵循中医病机学说和辨证施治学说,选择药物的性味、功效等,来配伍应用,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A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
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 阴阳的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整理一、整体观念二、病因学说中医病因学说以天人合一的观念为基础,将病因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
外感是指人体被外界邪气入侵引起的疾病,主要包括风、寒、暑、湿、燥等六淫;内伤是指由内因导致的疾病,主要包括七情、饮食不当、劳累过度等。
病因的认识对于中医的诊断和治疗起着重要作用。
三、病机学说中医病机学说是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的总结,对于中医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认为疾病发生主要由正气与邪气的相争产生,邪气侵入人体后与正气发生斗争,形成病机。
病机可以分为六淫、七情、饮食、劳伤、化瘀、痰湿等,不同的病机表现为不同的病症。
四、诊法中医的诊断方法主要有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四诊法。
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面色、舌苔、舌质、脉象等来判断疾病情况;闻诊是通过听患者语音、咳嗽声、腹部声音等来判断疾病情况;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病程、生活习惯等来判断疾病情况;切诊是通过按摩患者的脉搏来判断疾病情况。
通过四诊法,中医能够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五、治法中医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治疗、食疗等。
其中,药物治疗是中医最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选用中药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治疗是通过在人体的穴位上刺激来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促进疾病的康复。
推拿治疗是通过按摩人体的经络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疾病的康复。
食疗是通过合理饮食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六、阴阳学说中医的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它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阴阳二气的属性,包括人体。
阴阳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两个方面,两者处于平衡状态时人体健康,失去平衡时会产生疾病。
中医通过调整阴阳的平衡来治疗疾病,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
阴阳学说对于中医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上是中医基础理论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整理,这些知识点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对于理解和应用中医学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全)
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 ,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
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阴阳的对立制约: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阴阳的互根互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医学教育 | 网搜集整理“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阴阳的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中医基础理论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五脏一体观: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以五脏为中心在结构与机能上是完整统一的。
形神一体观:人的形体与精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割的。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生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
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
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有异,故所反映出的证候不同,因而治疗也救有异。
异病同治: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侯,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所谓“阴阳者,一分为二也”。
阴阳对立制约: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的一种运动规律。
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
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
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和实物相互感应而交合,达到最佳状态,以及相互发生作用。
阴阳交感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
阴阳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阴阳消长: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过程中。
阴阳转化: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1---5
《中医基础理论》期末考试重点知识总结1---5《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1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
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 阴阳的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中医基础理论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期末考试重点整理5、温病学派6、清.王清任著《医林改错》,淤血致病理论7、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
⑴整体观念:①人是一个有机整体:生理上的整体性(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病理上的整体 性;诊治上的整体性;②人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与疾病防治的关系;③人与社会环境的整体性: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与疾病防治的关系 ⑵辨证论治8、事物阴阳属性归类表9、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可以从阴阳对立制约、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交感与互藏、阴阳消长、阴阳转化和阴阳自和与平衡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10、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
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11、阴阳偏胜形成的是实证,故总的治疗原则是“实则泻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阳盛则阴病,阴盛则阳病。
阴阳偏衰出现的是虚证,故总的治疗原则是“虚则补之”,‘阴虚则热’‘阳虚 则寒’,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阴阳互损导致阴阳两虚,故应采用阴阳双补的治疗原则。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治则治法: 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
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治则治法: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精的生成:人体之精由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与后天获得的水谷之精相融合而生成。
精的贮藏:人体之精分藏于脏腑,但主要藏于肾中。
属性 空间(方位)时间 季节 温度 湿度 重量 性状 亮度 事物运动状态阳上外 左 南 天昼春夏 温热 干燥 轻清明亮 弥散上升 动 兴奋 亢进阴 下 内 右 北 地 夜 秋冬寒凉湿润重 浊 晦暗凝聚 下降 静 抑制 衰退精的施泄:一是分藏于全身各个脏腑中,濡养脏腑,并化气以推动和调控个脏腑的机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五脏一体观: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以五脏为中心在结构与机能上是完整统一的。
形神一体观:人的形体与精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割的。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生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
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岀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
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有异,故所反映出的证候不■同,因而治疗也救有异。
异病同治: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侯,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所谓“阴阳者,一分为二也”.阴阳对立制约: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的一种运动规律。
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
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
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和实物相互感应而交合,达到最佳状态,以及相互发生作用。
阴阳交感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
阴阳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阴阳消长: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过程中。
阴阳转化: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
阴阳自和:是指阴阳双方自主维持和自主恢复其协调平衡状态的自愈的能力和趋势。
阴阳平衡:是指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相互作用中处于大体均势的状态,即阴阳协调和相对稳定的状态。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五行相生:即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五行相承: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生的过度制约和克制,又称“倍克” 。
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和克制。
又称“反克”。
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化物质。
人体之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元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宗气:是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属后天之气的范畴。
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
卫气:是行于脉外而具有保护作用的气。
血:是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津液:是机体一切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
精血同源:精于血都由水谷精微化生和充养,化源相同;两者之间又互相资生,互相转化,并都具有濡养和化神等作用。
津血同源:血和津都由饮食水谷精微所化生,都具有滋润濡养作用,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资生,相互转化,这种关系称为“津血同源” 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经络:使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
体质: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
病因:凡能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即称为“病因”。
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疠气:指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感病邪。
痰饮:是人体内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瘀血:是指体内血液停积而形成的病理产物。
正气:是一身之气相对于邪气时的称谓,是指人体内具有抗病、祛邪、调节、修复等作用的一类细微物质。
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简称为“邪”。
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
阴阳互损:在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的前提下,病变发展影响及相对的一方,形成阴阳两虚的病机阴阳格拒:在阴阳偏盛基础上由阴阳双方相互排斥而出现寒热真假病变的一类病机,包括阴盛格阳和阳盛格阴阴盛格阳:又称格阳,指阴气偏盛至极,雍闭于里,寒盛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阳盛格阴:又称格阴,指阳气偏盛至极,深伏于里,热盛于内,排斥阴气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阴阳亡失:包括亡阴和亡阳两类,是指机体阴气或阳气的突然大量亡失,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亡阴:由于机体阴气发生突然大量消耗或丢失,而致全身机能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亡阳:由于机体阳气发生突然大量脱失,而致全身机能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气滞:是指机体局部气的流通不畅,郁滞不通的病理状态。
气逆:指气升之太过,或降之不及,以脏腑之气逆上为特征的一种病理状态。
气陷:指气的上升不足或下降太过,以气虚升举无力而下陷为特征的一种病理状态。
治则:是治疗疾病时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正治:是指采用与疾病的证候性质相反的方药以治疗得益中治疗原则。
由于采用的方药与疾病证候性质相逆,如热征用寒药,故又称“逆治”。
塞因塞用:即以补开塞,是指用补益药物来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虚症。
通因通用:即以通治通,是指用通利的药物来治疗具有通泻症状的实证。
扶正:即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邪及康复能力。
祛邪:即祛除邪气,消解病邪的侵袭和损害、抑制亢奋有余的病理反应。
知识点:1 、《难经》又称《八十一难经》相传系扁鹊所作,基本理论’脉学’。
2、《伤寒杂病论》创立了辨证论治的诊治理论,该书为东汉张仲景所著,分为《伤寒论》一外感病(六经辨证)和《金匮要略》一内伤病’杂病’(脏腑辨证)。
3、《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书中载药365种,提岀了’四气五味’’七情和合(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反、相杀)’的理论。
4 、57、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
⑴整体观念:①人是一个有机整体:生理上的整体性(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病理上的整体性;诊治上的整体性;②人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对人体病理的影响:与疾病防治的关系;③人与社会环境的整体性: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对人体病理的影响;与疾病防治的关系⑵辨证论治8 、事物阴阳属性归类表10、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
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11、阴阳偏胜形成的是实证,故总的治疗原则是“实则泻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阳盛则阴病,阴盛则阳病。
阴阳偏衰岀现的是虚证,故总的治疗原则是“虚则补之”,’阴虚则热’’阳虚则寒’,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阴阳互损导致阴阳两虚,故应采用阴阳双补的治疗原则。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穡。
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治则治法: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精的生成:人体之精由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与后天获得的水谷之精相融合而生成。
精的贮藏:人体之精分藏于脏腑,但主要藏于肾中。
精的施泄:一是分藏于全身各个脏腑中,濡养脏腑,并化气以推动和调控个脏腑的机能。
二是化为生殖之精而有度的排泄以繁衍生命。
人体之精的功能:繁衍生命;濡养;化血;化气;化神。
人体之气的生成:人体之气来源于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气(即元气)、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和自然界的清气。
相关脏腑的功能:肾为生气之根,脾胃为生气之源,肺为生气之主。
人体之气的功能:推动与调控作用;温煦与凉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中介作用。
元气的生成与分布:元气主要由肾藏的先天之精所化生,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
生理功能:一是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二是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宗气的生成与分布:(来源)一是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一是肺从自然界中吸入的清气,二者相结合形成宗气。
宗气聚于胸中,通过上岀吸道(呼吸道),贯注心脉及沿三焦下行的方式布散全身。
生理功能:行呼吸、行血气和资先天。
营气的生成:营气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
生理功能: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
卫气的生成:卫气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
生理功能:防御外邪、温养全身和调控腠理。
血的生成:生成血液的基本物质是水谷之精。
血液运行相关脏腑功能(心主血脉,肝主疏泄,脾主统血)血的功能:濡养和化神津液的区别:输布:依靠脾、肺、肾、肝和三焦/脾气散精;肺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肾为水脏,对津液输布代谢起着主宰作用;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气行则水行,保持了水道的通畅,促进了津液输布的通畅;三焦为水液和诸气运行的通路。
(依赖于肾气的蒸化和调控、脾气的运化、肺气的宣降、肝气的疏泄和三焦的通利)排泄:主要通过排岀尿液和汗液来完成,主要与肾、肺、脾的生理功能有关。
功能:滋润濡养,充养血脉。
气与血的关系:气为血之帅(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为气之母(血能养气、血能载气)气与津液的关系:气能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摄津;津能生气、津能载气。
精、气、神称为人身“三宝”。
肺主要生理功能(主气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脉,主治节)生理特性:肺为华盖、肺为娇脏、肺气宣降。
1 、在体合皮,其华在毛;2、在窍为鼻,喉为肺之门户;3、在志为忧(悲);4、在液为涕;5、与秋气相通脾主要生理功能(主运化、主统血)生理特性:脾气主升、喜燥恶湿1 、在体合肉,主四肢;2、在窍为口,其华在唇;3、在志为思;4、在液为涎;5、与长夏之气相通应肝主要生理功能主疏泄(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输布;促进脾胃运化和胆汁的分泌排泄;调畅情志;促进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行径)主藏血(涵养肝气;调节血量;濡养肝及筋目;为经血之源;防止出血)生理特性:肝为阳脏、肝气升发1 、在体合筋,其华在爪(肝生筋、肝为罢极之本、爪为筋之余);2、在窍为目;3、在志为怒;4、在液为泪;5、与春气相通应肾为封藏之本,肾生骨髓1 、在体合骨,生髓,其华在发; 2、在窍为i 耳及二阴;3、在志为恐;4、在液为唾;5、与冬气相通应六腑,是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