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包装的学问》教案

合集下载

五年级数学下册包装的学问

五年级数学下册包装的学问

五年级数学下册包装的学问第一篇:五年级数学下册包装的学问五年级数学下册《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北师大版【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80页—第81页。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不同的包装方法,利用表面积等有关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

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

2、过程与方法目标: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观念,培养积极思考、探究规律的能力,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渗透节约的意识。

了解包装的学问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利用表面积等有关知识,探究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最节省包装纸的包装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快速地找出最节省包装纸的包装策略。

【教学准备】课件、牛奶盒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同学们每天在家里都要喝爸爸妈妈为你们定的学生奶。

如果现在要做一个这样的盒子,你认为要考虑哪些问题呢?(节约、美观、轻便等,渗透节约的环保意识)这节课我们先来解决如何节约包装纸。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来开展一些实践活动。

(板书:包装的学问)二、设计方案,动手实践活动一:一盒牛奶的包装1、展示一盒牛奶,引导回顾长方体的面的特点,同时约定为了研究方便,牛奶盒中最大的一组面称为大面,最小的一组面称为小面,不大不小的那一组面称为中面。

2、课件出示这种盒装奶的长、宽、高,并让学生思考:包装这一盒奶至少需要的包装纸与这个长方体奶盒的什么有关。

3、学生先汇报再在练习本上计算包装这样一盒牛奶至需要多少包装纸,师强调研究至少需要多少包装纸暂不考虑接口处。

用你喜欢的方法开始计算吧,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师将不同的方法在展台展示,并引导学生选择最佳策略解决所求问题。

4、师小结:如果不计接口处的面积,包装这一盒牛奶至少需要的包装纸与这个长方体奶盒的表面积是一样的。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3包装的学问|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3包装的学问|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3 包装的学问|北师大版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2.3 包装的学问一、教学内容今天我将带领同学们学习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二章第三节内容,即《包装的学问》。

我们将通过探究如何使包装所用材料最少,来理解“包含”除法的应用,并掌握优化包装方法的基本思路。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能够运用“包含”除法解决实际包装问题,学会寻找最优包装方案。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包含”除法的应用,能够寻找最优包装方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包装模型学具:练习本、笔、剪刀、胶带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向同学们展示几种不同的包装方法,并提问哪种方法更能节省包装材料?2. 探究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包含”除法的概念来解释这些包装方法,并找出最优方案。

3. 讲解例题:我将以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如何寻找最优包装方案,比如,如何将三个长方体药品盒包装在一起,使表面积最小。

4. 随堂练习:学生们独立完成练习题,运用“包含”除法来解决实际包装问题。

5. 动手操作:学生们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使用剪刀和胶带,尝试不同的包装方法,找到最优解。

六、板书设计“包含”除法的定义包装方法的比较最优包装方案的寻找步骤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将3个长方体药品盒并排放置。

将3个长方体药品盒上下重叠放置。

将3个长方体药品盒交叉放置。

答案:(学生作业答案应包括具体的计算过程和结果)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学生们应反思本节课所学内容,理解包装的学问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思考包装的环保问题,如何减少包装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进行拓展延伸。

这就是我对于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2.3 包装的学问的详细规划。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包装的学问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包装的学问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包装的学问一、教学目的本节课通过生活中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包装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并学习如何对不同形状的物品进行包装。

通过探究不同形状的物品在不同形状的包装盒中的包装比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了解包装的重要性;2.学习对不同形状的物品进行包装;3.探究不同形状的物品在不同形状的包装盒中的包装比例。

三、教学重点1.理解包装对物品的保护作用;2.掌握如何对不同形状的物品进行包装。

四、教学难点1.探究不同形状的物品在不同形状的包装盒中的包装比例。

五、教学方法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法。

六、教学时间1 学时。

七、教学过程1. 导入1.导入有关包装的知识,让学生认识包装的作用。

2.让学生举例说明包装的重要性。

2. 学习1.根据教师所提供的各种形状的物品,在教室里进行物品包装的实践活动。

2.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了解到不同形状的物品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包装盒进行包装,包装盒的形状是怎样影响包装效果的。

3. 探究1.教师根据手中所拥有的方形、长方形或圆形包装盒,分别让学生分别用小球、盒饭、铅笔、垃圾桶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包装,并计算出包装比例。

2.学生通过实践,得出不同形状的物品在不同形状的包装盒中的包装比例,并在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的应用。

4. 总结1.教师带领学生讨论不同形状的物品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包装盒进行包装,如何计算包装比例。

2.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此次实践和学习进行总结。

5. 作业1.让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仔细观察包装盒的形状,并思考物品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包装盒进行包装。

2.让学生从家庭储备中挑选一些物品进行包装,并计算包装比例,并将计算结果写到作业本上。

八、教学评价1.学生的实践操作表现。

2.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表现。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包装的学问|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包装的学问|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包装的学问|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包装的种类和用途,掌握其重要性;2.了解包装对于物品的保护作用,明白精心包装可以保护物品;3.学生能够通过简单的包装方式,对物品进行保护。

二、教学重点1.理解包装的种类和用途;2.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包装方法。

三、教学难点1.如何从实际情境中理解包装的重要性;2.如何让学生理解不同包装方式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教师提问一些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听到目标,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如:“同学们,你们买东西时是否会注意包装?你们有没有发现同样的商品,价钱不一样的原因是什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这个问题。

”2.引入(10分钟)通过引入包装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包装的种类和用途。

通过幻灯片或手绘图的形式,展示不同包装方式所应对的不同商品,让学生了解到包装的多样性和重要性。

然后,让学生分组,针对不同的商品,大家一起来讲解该商品需要怎样的包装才能更好的保障商品的质量。

用这种方式来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讨论,加深对包装的认识。

3.探究(2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简单的包装方式,例如用报纸包一个玻璃杯,用气球将一个水果包起来等。

然后,让学生分组,一组一件物品,让学生动手进行包装。

其中,可以设置一些条件,例如:•只能使用一张报纸。

•让学生在30秒内完成包装等。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一起设计包装方式,表扬他们的创意和成果,并提醒大家要注意包装的重要性,保护物品,不要过于追求美观,而忽略保护作用。

4.自主学习(10分钟)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讨论以下几点:1.自己身边有哪些商品需要用到包装?2.不同商品需要使用什么样的包装方式?3.自己身边有哪些保障物品安全比较好的包装物?5.总结(5分钟)教师问同学们是否有发现,在上述小组活动中,哪些包装方式比较实用,如何能够保护商品,或者大家有什么创意可以分享。

让学生互相分享,进行总结。

6.实践(20分钟)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己动手进行包装设计。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包装的学问》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包装的学问》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包装的学问》北师大版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包装的学问》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五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包装的学问》。

我们将通过实际情景引入,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如何用最少的材料来包装物品,使物品的表面积最小化。

我们将使用北师大版的教材,具体章节为第六章《几何图形》,第4节《包装的学问》。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如何计算不同包装方式下的表面积,并能够运用这个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如何用最少的材料来包装物品,使物品的表面积最小化。

而难点则是让学生能够运用这个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已经准备好了PPT、实物模型、计算器和纸张等教具和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的情景引入,比如给学生们一些小礼物,让他们思考如何用最小的材料来包装这些礼物。

2. 讲解:我会通过PPT和实物模型,向学生们讲解如何计算不同包装方式下的表面积,并告诉他们如何找到最优解。

3. 练习:我会给学生们一些练习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包装的学问2. 计算表面积的方法3. 找到最优解的步骤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用一张矩形纸张包装一个正方体,如何包装可以使表面积最小?2. 用两张矩形纸张包装一个长方体,如何包装可以使表面积最小?答案:1. 将矩形纸张折成正方体的形状,然后用四个角折成一个小正方形,将小正方形放在大正方体的顶部,这样可以使得表面积最小。

2. 将两张矩形纸张分别折成长方体的两个面,然后将两个长方体放在一起,使得两个长方体的底面重合,这样可以使得表面积最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觉得学生们对包装的学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他们在练习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11、把三个同样的礼品盒包装在一起。

师:不用计算,三个同样的礼品盒包装在一起,又有几种不同的包装方法?哪种方法最节约?2、学生通过摆一摆,议一议。

3、汇报交流,展示成果。

(课件出示)4、师:怎样尽可能使所包装的物品表面积最小,最节约包装纸?5、生:把最大的面重叠在一起,最节约包装纸。

【设计意图:首先探究有多少种包装方案,在总结方案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接着在学生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再次体会重叠的面积越大,表面积越小,越节约包装纸。

】四、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师:同学们,请你做个小小设计师,帮小明设计包装4盒磁带的方案。

1、将4盒磁带包成一包,有几种包装方法?怎样包装最节省包装纸?(接口处不计)2、小组合作,摆一摆。

3、归纳整理包装方法。

【设计意图: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五、渗透感恩教育。

同学们,小明为了感谢妈妈平时对自己的关爱,母亲节送礼物给妈妈,你想送礼物给妈妈吗?其实我们感恩妈妈,不一定要送贵重的礼物,送一份好的学习成绩,一句关心的话语,一声问候,亲手制作的一张卡片,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等,都能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常怀感恩之心,我们的胸怀定会更宽广。

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做好。

【设计意图:渗透感恩教育,同时与前面所创设的情境形成呼应,进一步激励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到自己所做的'各种努力和想法不会白白地付出。

】六、欣赏生活中的包装。

观察这些包装形式,你认为合理吗?如果合理,合理在什么地方?如果不合理,那请你替厂家设计一种合理的包装形式。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包装的学问》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利用最少材料,使包装体积最小”的包装方法。

教材以学生熟悉的包装礼物为情境,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参与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但是,对于一些空间几何图形的重叠、组合,以及如何用最少的材料进行包装,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探究。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包装方法,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包装的方法,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利用最少材料,使包装体积最小”的包装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包装的方法和规律。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包装材料,如纸盒、彩纸等。

2.准备一些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出包装礼物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包装方法,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哪种包装方法用的材料最少?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尝试不同的包装方法,并计算所用材料的大小。

4.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包装的方法和规律,让学生明白如何用最少的材料进行包装。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包装的学问》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包装的学问》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包装的学问》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二十二章《包装的学问》。

我们将探讨如何用给定的正方形纸来包装物品,以得到最大的表面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包装问题的实际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使学生掌握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推导出正方体包装问题的数学模型。

2.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正方体模型、纸张、剪刀、胶水。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在课堂上展示一个正方体模型,并提出问题:“如果我们想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来包装这个正方体,怎么才能让包装的表面积最大呢?”3. 练习:我会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刚刚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正方体包装问题模型a. 展开图b. 表面积计算公式2. 包装方式举例a. 方式一:表面积Xb. 方式二:表面积Xc. 方式三:表面积X七、作业设计1. 题目:用一张正方形的纸包装一个正方体,求出最大表面积。

2. 答案:根据课堂上所学的正方体包装问题模型,我们可以得出最大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将相关数值代入公式即可得到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我会在课后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正方体包装问题的解决方法,并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我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正方体的尺寸发生变化,我们的包装方法是否也需要改变呢?如何找到最优的包装方式?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引入在教学内容的引入环节,我选择了一个正方体模型作为教具,并提出了一个实际问题:“如果我们想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来包装这个正方体,怎么才能让包装的表面积最大呢?”这个问题的提出,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他们的思考,并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即将学习的内容上。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包装的学问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包装的学问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包装的学问北师大版教案:五年级数学下册《包装的学问》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93页至94页的“包装的学问”章节。

这部分内容主要引导学生探索在给定条件下如何使包装纸的用量最少,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包装的学问”的概念,掌握基本的包装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如何使包装纸的用量最少。

难点:如何找到最优的包装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

学具:学生分组活动所需的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商店包装商品的情景,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使包装纸的用量最少?2. 自主探究: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种包装方法,并尽量使包装纸的用量最少。

3. 合作交流:各组汇报各自的包装方法,讨论哪种方法用的包装纸最少,并解释原因。

4. 例题讲解:出示一些典型的包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包装的学问、最优包装方法、包装纸用量最少等关键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种包装方法,使包装纸的用量最少,并解释原因。

2. 答案:(答案因学生设计方案而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但部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调查生活中常见的包装方法,分析各种包装方法的优缺点,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鼓励学生尝试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好玩《包装的学问》(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数学好玩《包装的学问》(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数学好玩《包装的学问》(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包装的基本概念;–掌握计算包装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方法;–掌握包装设计的方法。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包装的表面积和体积;–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合理的包装。

二、教学重点1.包装的基本概念;2.计算包装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包装设计的方法;2.包装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5分钟)教师引入包装的基本概念,和学生一起探讨包装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并分析合适和不合适的包装。

2. 讲解包装的表面积(15分钟)1.讲解包装的表面积概念;2.通过实物、图片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理解表面积的计算方法;3.指导学生通过实践练习计算不同形状物品的表面积。

3. 讲解包装的体积(20分钟)1.讲解包装的体积概念;2.通过实物、图片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理解体积的计算方法;3.指导学生通过实践练习计算不同形状物品的体积。

4. 包装设计(25分钟)1.通过引入实际例子等形式,让学生理解包装设计的重要性;2.通过给出一些特定条件,引导学生设计合理的包装,课后可以进行设计比较,优缺点分析。

5. 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自我评价本次课学习情况,并引出下一节课内容。

五、教学方法1.问题导向法: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从问题中发掘知识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学生熟悉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了解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3.练习运用法:通过问题或案例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六、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学生的听讲和课堂表现情况;2.练习作业:对学生的练习作业进行点评;3.口头测试: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口头测试。

七、板书设计1.包装的基本概念;2.包装的表面积;3.包装的体积;4.包装设计。

八、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发现学生对包装的设计和应用非常感兴趣。

在引导学生做包装设计的过程中,可以观察到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了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学习中得到更多的乐趣和成长。

五年级数学下册《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 5篇

五年级数学下册《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 5篇

五年级数学下册《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篇6教材分析:《包装的学问》是综合实践课,学生已经学习了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合并、分割正方体和长方体的有关知识。

本课是组织学生探究发现、总结规律,开展有关“包装学问”的数学活动,在活动中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长方体等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实践、操作、探索中感受优化思想,形成数学思考,增强空间观念和节约意识。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不同的包装方法,计算表面积,并比较出最节省的包装方法,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

2、过程与方法目标: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观念,培养积极思考、探究规律的能力,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渗透节约意识,了解包装的学问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探究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最节省包装纸的包装方法。

难点是:灵活、快速地找出最节省包装纸的包装策略。

教学准备:课件、长方体模型(学生每人准备一盒磁带)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播放图片。

(课件出示常用的生活用品的包装盒)。

同学们,刚才看到的是生活中常见的包装。

其实呀,包装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应用非常广泛,外表亮丽,便于携带的包装总是最先吸引我们的注意,那么怎样包装最漂亮,怎样包装便于携带,怎样包装最节约包装纸……。

这些都是学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节约的角度来研究一下包装中的学问。

【情境引入,提出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内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同时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为进一步的探究学习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与知识基础,另外,教师随机渗透了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可谓一举多得。

】二、组织新课,探究新知。

1、自主探究,明确求磁带的包装面积就是求磁带盒的表面积。

师:老师现在很想知道,如果要包装这盒磁带至少需要多少包装纸?(接口处不计)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用(长×宽+长×高+宽×高)×2的方法解决所求问题,因为学生已有这样的学习经验。

《包装的学问》教案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包装的学问》教案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表面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包装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设计一款节省材料的包装盒。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通过实际测量和计算不同包装盒的表面积,让学生直观感受优化的效果。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同时,我也在思考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发展。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难点,提高自信心。而对于学习优秀的学生,则要引导他们拓展思维,挑战更高难度的题目,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完善教学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们的空间想象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分享,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设计一款既美观又节省材料的巧克力包装盒。
2.教学难点
(1)空间想象力的培养:学生需能够将立体图形在脑中展开成平面图形,并进行表面积计算;
(2)表面积计算方法的灵活运用: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学生能够根据不同形状的包装盒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3)优化包装设计:学生需学会从多角度分析问题,找到最合适的包装方式,同时考虑环保和美观。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包装的学问》(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包装的学问》(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包装的学问》(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来探讨一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包装的学问》。

通过这个课题,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如何计算不同形状物体的表面积,以及如何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本节课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第五章《体积与体积单位》的第三节《包装的学问》。

在这一节中,同学们将学习如何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以及如何通过比较表面积的大小来优化包装设计。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

2. 能够运用表面积的知识解决实际包装问题。

3. 培养同学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同学们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难点在于如何让同学们理解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计算器、白纸和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先给同学们展示一些实际的包装案例,让同学们观察并思考这些包装设计是否合理。

2. 理论知识讲解:接着,我会引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并解释这些公式的含义。

3. 例题讲解:我会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引导同学们一起解答,从而加深对表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

4.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同学们发放练习题,让同学们亲自动手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5. 应用拓展:我会组织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包装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以及一些关键的解题步骤和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计算下面长方体的表面积,并填写在表格中。

长:10cm,宽:6cm,高:4cm2. 计算下面正方体的表面积,并填写在表格中。

边长:5cm答案:1. 表面积:240cm²2. 表面积:150cm²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同学们可以思考一下,还有没有其他的包装设计可以优化?如何才能使包装更加美观又经济实惠?同学们可以尝试自己设计一些包装方案,并与同学互相交流分享。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包装的学问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包装的学问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包装的学问北师大版教案:包装的学问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的第五单元《包装的学问》。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探讨如何用最小的材料包装物体,使其表面积最小。

我们将通过实例来引导学生理解包装问题的实际意义,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包装问题的实际意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包装问题。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包装问题的解决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上课之初,我会给学生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包装案例,如糖果、饼干等食品的包装,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包装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这样包装?2. 探究问题:接着,我会提出一个问题:如何用最小的材料包装一个物体,使其表面积最小?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尝试找出解决方法。

3. 讲解例题: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我会适时给出一些例题,如:一个长方体,长为4cm,宽为3cm,高为2cm,如何包装使其表面积最小?让学生观察例题,并思考解决方法。

4. 学生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让学生动手实践,尝试解决一些类似的包装问题。

同时,我会巡回指导,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包装问题的实际意义2. 包装问题的解决方法七、作业设计(1)一个正方体,边长为6cm,如何包装使其表面积最小?答案:将正方体切割成四个相同的正方形,然后将四个正方形叠放在一起,形成一个长方体。

此时,长方体的长为6cm,宽为3cm,高为2cm,表面积为72cm²。

(2)一个长方体,长为8cm,宽为6cm,高为4cm,如何包装使其表面积最小?答案:将长方体切成两个相同的正方形,然后将两个正方形叠放在一起,形成一个正方体。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包装的学问-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包装的学问-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包装的学问北师大版教案:包装的学问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二单元“包装的学问”。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包装”问题的解决方法,学会如何运用“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来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章节内容包括:1. 了解包装问题的背景和意义;2. 学习如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3. 运用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包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包装问题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2. 让学生掌握求两个数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求两个数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2. 教学重点:运用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包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2. 学具:练习本、笔、学习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的实际包装问题,如:一家工厂要生产一种新产品,产品的尺寸为10cm×8cm×5cm,每个包装盒的尺寸为20cm×15cm×10cm,问每个包装盒最多能装几个产品?2. 例题讲解:3.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掌握程度。

4. 巩固提高:出示一组实际包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如: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a、b、c,求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1. 包装问题的实际意义;2. 求两个数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3. 实际包装问题的解决步骤。

七、作业设计(1)一个正方体的边长为a,求它的表面积和体积;(2)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高为h,求它的表面积和体积。

“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4)实践项目:鼓励学生参与包装设计相关的实践项目,如学校或社区组织的包装设计比赛、实习机会等。
2.拓展要求:
(1)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自主学习拓展内容,提高对包装设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思考与实践:鼓励学生将拓展内容与本节课所学知识相结合,进行思考和实践,如设计一个环保包装、分析包装设计案例等。
4.实验器材:准备各种包装材料,如纸箱、塑料袋、胶带等,以及测量工具,如尺子、剪刀等,以便于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体验包装设计的整个过程。
5.教室布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据教学需要,将教室进行适当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和实验操作台,以便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
6.作业布置:准备相关的作业题目,如让学生设计一个产品的包装,并写明设计思路和所用材料,以便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比如,我可能会问他们:“你们认为包装设计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2)创新思维的培养:难点在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设计出独特且美观的包装。
(3)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
(4)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确保学生理解透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针对以上重点和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强调。例如,在讲解包装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时,可以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各种包装材料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导图训练,激发他们的创意思维。在团队合作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培养学生的沟通与协调能力。在实际操作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运用到包装设计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包装的学问》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包装的学问》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包装的学问》北师大版教学内容《包装的学问》主要围绕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展开,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理解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的表面积计算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立体图形的认识:了解立体图形的基本概念,如长方体、正方体等。

2.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 实际应用: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礼盒、包装箱等物品的表面积。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立体图形的基本概念,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立体图形表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2. 理解并应用表面积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长方体、正方体等)。

2. 学具:学生自备长方体、正方体模型,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物模型,引导学生关注立体图形,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2. 新课导入:讲解立体图形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探究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加深对表面积计算方法的理解。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共同解决问题。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包装的学问》2. 目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正文:按照教学过程逐步展示,突出重点、难点。

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计算给定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2. 提高练习: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礼盒、包装箱等物品的表面积。

3. 拓展练习:研究其他立体图形的表面积计算方法。

北师大版五年数学下册《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本站推荐)

北师大版五年数学下册《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本站推荐)

北师大版五年数学下册《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本站推荐)第一篇:北师大版五年数学下册《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本站推荐)北师大版五年数学下册《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数学下册《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册教科书第80页“包装的学问”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五年级下册80页《数学好玩》中的第三课“包装的学问”,教材通过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长方体等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实践、操作、探索中感受优化思想,形成数学思考,增强空间观念和节约意识。

学习目标:1、利用表面积等有关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的多种方法以及使其表面积最小的策略,体验策略的多样化。

2、通过解决包装中的相关问题,体会棱、面、体三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通过动手操作、与同伴交流,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验数学方法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渗透节约意识。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是: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的多种方法以及最节约的包装策略。

难点是: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能灵活快速地找出最优的包装方案。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的计算,对一些组合图形有了一定的表象,能根据要求合并、分割简单的正方体和长方体,具备初步的猜测归纳能力。

但是,对于涉及一个立体图形由什么图形组成,特别是由文字呈现时,全班近一半学生感到困难,要借助实物操作、观察比较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教法与学法:主要采用个人探究与小组学习有机结合的方法,以学生的实践操作为中心,利用任务单为学生搭建支架、明确学法,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自主学习中反馈回来的信息要适时进行引导、合理利用。

教具准备:课件、学具、自备长方体纸盒2-4个(餐巾纸、牛奶盒等)。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包装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外表亮丽,便于携带的包装总是首先吸引我们的注意。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淘气要给台湾的小朋友寄糖果,如果是一盒糖果就好说了,包装精美、漂亮就行,可淘气是要寄两盒一样的糖果,两盒糖果要包成一包,怎样包装最漂亮,怎样包装便于携带,怎样包装最节约用纸……这些都是包装的学问。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包装的学问|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包装的学问|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包装的学问|北师大版教案:包装的学问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主要涵盖第103页至第104页的“包装的学问”这一章节。

这部分内容主要引导学生探索如何用相同面积的纸板制作不同形状的包装盒,以及如何计算包装盒的表面积,从而让学生理解表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

2.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运用表面积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正方体和长方体的模型、纸板、直尺、剪刀。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5分钟)1. 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包装盒,如纸箱、礼品盒等,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包装盒的形状和制作方法。

2.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包装盒是如何制作的吗?它们有什么特点?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介绍正方体和长方体的概念,让学生触摸模型,感受它们的特点。

2. 讲解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表面积的意义。

3. 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表面积计算方法。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引导学生互相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四、拓展延伸(5分钟)1. 提问:你们还能想到其他的包装盒形状吗?它们是如何制作的?2. 让学生尝试制作不同的包装盒,并计算它们的表面积。

板书设计:1. 正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6a²2. 长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2(ab+ah+bh)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下面各个包装盒的表面积。

(1)正方体边长为4厘米(2)长方体长为6厘米、宽为3厘米、高为2厘米答案:(1)正方体表面积= 6 × 4² = 96平方厘米(2)长方体表面积= 2 × (6 × 3 + 6 × 2 + 3 × 2) = 108平方厘米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探索包装盒的制作方法,让学生掌握了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包装的学问》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包装的学问》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包装的学问》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为大家教授的是五年级数学下册的《包装的学问》。

我们将通过北师大版的教材来学习这一章节,主要内容有:如何用最小的材料包装最大体积的物体,如何计算包装纸的最小用量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包装的基本原理,学会使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包装的基本原理,学会使用数学方法计算包装纸的最小用量。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包装纸最小用量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笔、剪刀、彩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同学们展示一些实际的包装案例,让同学们观察并思考,如何用最小的材料包装最大体积的物体。

2. 讲解知识点:我会通过讲解教材中的例题,向同学们介绍包装的基本原理和计算包装纸最小用量的方法。

3. 随堂练习:我会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同学们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我会组织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解题方法和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包装的基本原理、计算包装纸最小用量的方法。

我会通过简洁的文字和图表,帮助同学们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用一张长方形纸片包装一个正方体,如何使得纸片的利用率最高?2. 有一包糖果,长10cm,宽8cm,高6cm,如果要包装成最小的形状,应该如何剪裁?答案:1. 将长方形纸片折成正方体,使得纸片的利用率最高。

2. 将糖果包装成一个长方体,长10cm,宽8cm,高4cm,这样可以使得糖果的包装体积最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同学们的表现都非常积极,参与度很高。

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包装的基本原理。

在讲解知识点和随堂练习环节,同学们都能够积极思考,提出自己的疑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包装的学问》教

教学内容:
本册教科书第80页包装的学问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五年级下册80页《数学好玩》中的第三课包装的学问,教材通过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长方体等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实践、操作、探索中感受优化思想,形成数学思考,增强空间观念和节约意识。

学习目标:
1、利用表面积等有关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的多种方法以及使其表面积最小的策略,体验策略的多样化。

2、通过解决包装中的相关问题,体会棱、面、体三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通过动手操作、与同伴交流,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验数学方法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渗透节约意识。

教学重点:
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的多种方法以及最节约的包装策略。

教学难点:
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能灵活快速地找出最优的包装方案。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的计算,对一些组合图形有了一定的表象,能根据要求合并、分割简单的正方体和长方体,具备初步的猜测归纳能力。

但是,对于涉及一个立体图形由什么图形组成,特别是由文字呈现时,全班近一半学生感到困难,要借助实物操作、观察比较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教法学法:
主要采用个人探究与小组学习有机结合的方法,以学生的实践操作为中心,利用任务单为学生搭建支架、明确学法,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自主学习中反馈回来的信息要适时进行引导、合理利用。

教具准备:
课件、学具、自备长方体纸盒2-4个(餐巾纸、牛奶盒等)。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教学过程: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一、谈话导入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包装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外表亮丽,便于携带的包装总是首先吸引我们的注意。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淘气要给台湾的小朋友寄糖果,如果是一盒糖果就好说了,包装精美、漂亮就行,可淘气是要寄两盒一样的糖果,两盒糖果要包成一包,怎样包装最漂亮,怎样包装便于携带,怎样包装最节约用纸这些都是包装的学问。

今天我们就帮助淘气来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一下包装中的学问。

(板书:包装的学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