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单向静拉伸的力学性能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一
章 第
第一章 材料单向静拉伸力学性能
一
节
力 伸
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材料的弹性、塑性、强度、韧性
长 及寿命,是材料与力量对话的结果。
曲
线 静拉伸:室温和轴向加载条件下,在应变速率≤10-1/s
和 应
的情况下进行的,由于这种应变速率较低,所以俗称
力 静拉伸试验。
应
变
曲
线
第
一 章
第一节 力—伸长曲线和应力—应变曲线
(b)过渡族金属
性
能
指 标
原子半径较小,且d层电子引起较大的原
子间结合力,弹性模数较高。且当d层电
子等于6时,E有最大值
第 一 章 第 二 节
弹
性 变
2
形晶
及 其
体
性结
能 指
构
标
a、单晶体材料, 由于在不同的方 向上原子排列的 密度不同,故呈 各向异性。
体心立方晶格:
沿〈111〉晶向
弹
性
面心立方晶格: 沿〈110〉晶向
第
一 章
6、 加载条件和负荷持续时间
第
二 节
a、 加载方式(多向应力),加载速率和负荷持续时
弹 间对金属、陶瓷类材料的弹性模数几乎没有影响。
性 陶瓷材料的压缩弹性模数高于拉伸弹性模数
变 (与金属不同)。
形
及
其 b、高分子聚合物,随负荷时间的延长,E值逐渐
性 能
下降(松弛)。
指
标
第 一
四、比例极限与弹性极限
章
第 二 节
1、比例极限бp:是保证材料的弹性变形符合虎克 定律的最大应力。бp=Fp/Ao
弹 性
2、弹性极限бe:材料不发生塑性变形的应力最高
变 限。бe=Fe/Ao,应力超过бe,开始产生塑性变形。
形
及 其
σ
性 能
σσep
指
σs σb
σk
标
0 δg δgt
ε
δ
第 一
бp0.01—非比例伸长率0.01%时的应力。
第
二
节 a、温度升高,原子振动加剧,体积膨胀,原子间距
弹 增大,结合力减弱,材料的弹性模量降低。如碳钢,
性 每升高100℃,E值下降3~5%(软化)。
变
形
及 其
b、当温度变化引起材料的固态相变时,弹性模数
性
显著变化。如碳钢的奥氏体、马氏体相变。
能
指
标
第 一 章 第 二 节
弹 性 变 形 及 其 性 能 指 标
l l0
l0
应
变 显然,真应力总是大于工程应力,真应变总
曲 线
是小于工程应变。
第
一 章
第二节 弹性变形及其性能指标
第
二
节 弹
一、弹性变形的本质
性 变
1.特点:可逆的(不一定呈线性)
形
及 其
2.本质:材料产生弹性变形的本质是构成材料的原子
性 (离子)或分子自平衡位置产生可逆位移的反映。
能
指 例:金属、陶瓷晶体:处于晶格结点的离子在力的作 标 用下在其平衡位置附近产生微小位移。
工程陶瓷弹性模数与相的种类、粒
度、分布、比例、气孔率等有关。
陶
其中,气孔率的影响较大。
瓷
E=E0(1-1.9ρ+0.9ρ2)。
复 合
增强相为颗粒状,弹性模数随增 强相体积分数的增高而增大
材 单向纤维增
E1 =EfVf +EmVm
料 强复合材料 1/E2 = Vf /Ef +Vm /Em
第
一
章
5、温度
章
第 二
бp0.05—非比例伸长率0.05%时的应力。
节
弹 性
因此,бp、бe没有质的区别 。
变
形 3、 бp、бe工程意义
及
其
性 能
бp—弹簧秤的设计依据。
指
标
бe—不允许产生微量塑性变形的机件的设计
第
一 章
五、弹性比功(弹性比能、应变比能)
第
二
节 1、定义:是指材料在弹性变形过程中吸收变形功的
键合方式的变化 (3)两相合金:与第二相的性质、 数量、尺寸及分布状态有关。
指
标
弹性模量
(4)高分子:填料对E影响很大。
改变
第 一 章 第 二 节
弹4
性 变
微
形观
及 其
组
性织
能
指
标
微观组织对弹性模量的影响较
小,晶粒大小对E无影响; 金 属 第二相对E值影响,可按两相混合
物体积比例的平均值计算。
E=x1E1+x2E2,
线
δ
σk
ε
为什么?
注意:卸载曲线与加载曲线的区别
第 一
假设材料在拉伸过程中是等体积变化,试推
章 导出真应力与工程应力的关系:S=σ(1+ ε)
第
一
节 A0L0 AL
力 伸
S F F A0 L L0 L 1
长 曲
A A0 A
L0
L0
线
和 应 力
e de l dl ln l ln1
三、影响材料弹性模数的因素
章
第
二
节 1、键合方式和原子结构
弹
性 a、以共价健、离子键、金属键结合的材料有较高
变 的弹性模量。
形
及
其
如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
性
能
指 标
b、以分子键结合的材料,弹性模量较低。
如高分子材料(橡胶态)。
第 一 章
第
二 节
c
弹原
(a)非过渡金属
E
k rm
性子
变 形
结
及构
其
模 量 高
沿此晶向原子排列最紧密。
b、多晶体材料,E为各晶粒的统计平均值, 伪各向同性。
C、非晶态材料弹性模量各向同性。
第
一
章 第 二
(1)纯金属主要取决于原子间的 相互作用力。
节 3、 化学成分
弹
(2)固溶体合金:主要取决于溶
性
剂元素的性质和晶体结构,弹性模
变
量变化不大
形 及
引起原子间距或
其 性 能
橡胶类材料:呈卷曲状的分子链在力的作用下通过
链段的运动沿受力方向产生的伸展。
第
一
二、弹性模数
章
第
二
节 拉伸时 σ=E ε
剪切时 τ=G γ
弹
性 变
E、 G—弹性模数(或弹性系数、弹性模量)
形
及
其 性
弹性模数是表征材料对弹性变形的抗力
能
指 比弹性模数(比刚度):材料的弹性模数与其密度
标 的比值。
第 一
L0
线 和
2. 剪应变
应
力 ➢定义:物体内部一体积元上的二个面元之间的夹 应 角的变化。
变 曲 线
形变未发生时线元OA及OB之间的夹角AOB 形变后为AOB,则 x, y 间的剪应变定义为:
xy
第 一
低碳钢的应力—应变曲线
章
第
一 节
σ
力 伸
σσep
长
曲
线
σs
σb
和
应
力
应 变 曲
0
δg
δgt
力
伸 长
F
曲
A
线
和 应 力
F ——外力,单位 kg ;
——应力,单位 Pa ;
应 变
A ——面积,单位 m2 .
曲 线
➢ 定义:名义应力:
0
F A0
A0——材料受力前的初始面积
第
一 章
4、应 变
第 一
应变是用来描述物体内部各质点之间的相对位移。
节
力 (1)正应变
伸
长 曲
(L1 L0 )
L0 L
第
一
节
力
一、力—伸长曲线
伸
长
F
曲
Fb
线
和 应
Fe
Fs
Fk
力
Fp
应
变
曲
线
0ຫໍສະໝຸດ Baidu
ΔL
低碳钢的力—伸长曲线
第
一 章
其它几种典型材料的力—伸长曲线图
第 一 节
力
F
伸
长
淬火+高温回火高碳钢
曲 线
陶瓷、玻璃
和 铸铁
应
16Mn
力
黄铜
应
变
曲
线
0
工程塑料
橡胶 ΔL
第
一 章
二、应力—应变曲线
第 一
节 1.应力的基本概念: 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内力
一
章 第
第一章 材料单向静拉伸力学性能
一
节
力 伸
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材料的弹性、塑性、强度、韧性
长 及寿命,是材料与力量对话的结果。
曲
线 静拉伸:室温和轴向加载条件下,在应变速率≤10-1/s
和 应
的情况下进行的,由于这种应变速率较低,所以俗称
力 静拉伸试验。
应
变
曲
线
第
一 章
第一节 力—伸长曲线和应力—应变曲线
(b)过渡族金属
性
能
指 标
原子半径较小,且d层电子引起较大的原
子间结合力,弹性模数较高。且当d层电
子等于6时,E有最大值
第 一 章 第 二 节
弹
性 变
2
形晶
及 其
体
性结
能 指
构
标
a、单晶体材料, 由于在不同的方 向上原子排列的 密度不同,故呈 各向异性。
体心立方晶格:
沿〈111〉晶向
弹
性
面心立方晶格: 沿〈110〉晶向
第
一 章
6、 加载条件和负荷持续时间
第
二 节
a、 加载方式(多向应力),加载速率和负荷持续时
弹 间对金属、陶瓷类材料的弹性模数几乎没有影响。
性 陶瓷材料的压缩弹性模数高于拉伸弹性模数
变 (与金属不同)。
形
及
其 b、高分子聚合物,随负荷时间的延长,E值逐渐
性 能
下降(松弛)。
指
标
第 一
四、比例极限与弹性极限
章
第 二 节
1、比例极限бp:是保证材料的弹性变形符合虎克 定律的最大应力。бp=Fp/Ao
弹 性
2、弹性极限бe:材料不发生塑性变形的应力最高
变 限。бe=Fe/Ao,应力超过бe,开始产生塑性变形。
形
及 其
σ
性 能
σσep
指
σs σb
σk
标
0 δg δgt
ε
δ
第 一
бp0.01—非比例伸长率0.01%时的应力。
第
二
节 a、温度升高,原子振动加剧,体积膨胀,原子间距
弹 增大,结合力减弱,材料的弹性模量降低。如碳钢,
性 每升高100℃,E值下降3~5%(软化)。
变
形
及 其
b、当温度变化引起材料的固态相变时,弹性模数
性
显著变化。如碳钢的奥氏体、马氏体相变。
能
指
标
第 一 章 第 二 节
弹 性 变 形 及 其 性 能 指 标
l l0
l0
应
变 显然,真应力总是大于工程应力,真应变总
曲 线
是小于工程应变。
第
一 章
第二节 弹性变形及其性能指标
第
二
节 弹
一、弹性变形的本质
性 变
1.特点:可逆的(不一定呈线性)
形
及 其
2.本质:材料产生弹性变形的本质是构成材料的原子
性 (离子)或分子自平衡位置产生可逆位移的反映。
能
指 例:金属、陶瓷晶体:处于晶格结点的离子在力的作 标 用下在其平衡位置附近产生微小位移。
工程陶瓷弹性模数与相的种类、粒
度、分布、比例、气孔率等有关。
陶
其中,气孔率的影响较大。
瓷
E=E0(1-1.9ρ+0.9ρ2)。
复 合
增强相为颗粒状,弹性模数随增 强相体积分数的增高而增大
材 单向纤维增
E1 =EfVf +EmVm
料 强复合材料 1/E2 = Vf /Ef +Vm /Em
第
一
章
5、温度
章
第 二
бp0.05—非比例伸长率0.05%时的应力。
节
弹 性
因此,бp、бe没有质的区别 。
变
形 3、 бp、бe工程意义
及
其
性 能
бp—弹簧秤的设计依据。
指
标
бe—不允许产生微量塑性变形的机件的设计
第
一 章
五、弹性比功(弹性比能、应变比能)
第
二
节 1、定义:是指材料在弹性变形过程中吸收变形功的
键合方式的变化 (3)两相合金:与第二相的性质、 数量、尺寸及分布状态有关。
指
标
弹性模量
(4)高分子:填料对E影响很大。
改变
第 一 章 第 二 节
弹4
性 变
微
形观
及 其
组
性织
能
指
标
微观组织对弹性模量的影响较
小,晶粒大小对E无影响; 金 属 第二相对E值影响,可按两相混合
物体积比例的平均值计算。
E=x1E1+x2E2,
线
δ
σk
ε
为什么?
注意:卸载曲线与加载曲线的区别
第 一
假设材料在拉伸过程中是等体积变化,试推
章 导出真应力与工程应力的关系:S=σ(1+ ε)
第
一
节 A0L0 AL
力 伸
S F F A0 L L0 L 1
长 曲
A A0 A
L0
L0
线
和 应 力
e de l dl ln l ln1
三、影响材料弹性模数的因素
章
第
二
节 1、键合方式和原子结构
弹
性 a、以共价健、离子键、金属键结合的材料有较高
变 的弹性模量。
形
及
其
如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
性
能
指 标
b、以分子键结合的材料,弹性模量较低。
如高分子材料(橡胶态)。
第 一 章
第
二 节
c
弹原
(a)非过渡金属
E
k rm
性子
变 形
结
及构
其
模 量 高
沿此晶向原子排列最紧密。
b、多晶体材料,E为各晶粒的统计平均值, 伪各向同性。
C、非晶态材料弹性模量各向同性。
第
一
章 第 二
(1)纯金属主要取决于原子间的 相互作用力。
节 3、 化学成分
弹
(2)固溶体合金:主要取决于溶
性
剂元素的性质和晶体结构,弹性模
变
量变化不大
形 及
引起原子间距或
其 性 能
橡胶类材料:呈卷曲状的分子链在力的作用下通过
链段的运动沿受力方向产生的伸展。
第
一
二、弹性模数
章
第
二
节 拉伸时 σ=E ε
剪切时 τ=G γ
弹
性 变
E、 G—弹性模数(或弹性系数、弹性模量)
形
及
其 性
弹性模数是表征材料对弹性变形的抗力
能
指 比弹性模数(比刚度):材料的弹性模数与其密度
标 的比值。
第 一
L0
线 和
2. 剪应变
应
力 ➢定义:物体内部一体积元上的二个面元之间的夹 应 角的变化。
变 曲 线
形变未发生时线元OA及OB之间的夹角AOB 形变后为AOB,则 x, y 间的剪应变定义为:
xy
第 一
低碳钢的应力—应变曲线
章
第
一 节
σ
力 伸
σσep
长
曲
线
σs
σb
和
应
力
应 变 曲
0
δg
δgt
力
伸 长
F
曲
A
线
和 应 力
F ——外力,单位 kg ;
——应力,单位 Pa ;
应 变
A ——面积,单位 m2 .
曲 线
➢ 定义:名义应力:
0
F A0
A0——材料受力前的初始面积
第
一 章
4、应 变
第 一
应变是用来描述物体内部各质点之间的相对位移。
节
力 (1)正应变
伸
长 曲
(L1 L0 )
L0 L
第
一
节
力
一、力—伸长曲线
伸
长
F
曲
Fb
线
和 应
Fe
Fs
Fk
力
Fp
应
变
曲
线
0ຫໍສະໝຸດ Baidu
ΔL
低碳钢的力—伸长曲线
第
一 章
其它几种典型材料的力—伸长曲线图
第 一 节
力
F
伸
长
淬火+高温回火高碳钢
曲 线
陶瓷、玻璃
和 铸铁
应
16Mn
力
黄铜
应
变
曲
线
0
工程塑料
橡胶 ΔL
第
一 章
二、应力—应变曲线
第 一
节 1.应力的基本概念: 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