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颅内占位读片
合集下载
颅脑CT的读片方法ppt课件
• 放射冠:是指由内囊到大脑皮层间的放射 状纤维白质,呈放射状分布的投射纤维, 只含有投射纤维(辐射冠部分纤维会穿过半 卵圆中心(或者说沿途成为半卵圆中心的一 部分)到皮质。
25
放射冠与半卵圆中心
一般半卵圆中心是指脑室上部的脑白质区 域(层面上不出现侧脑室),而放射冠是指两 侧侧脑室周围的脑白质层面; 简单理解:放射冠范围较半卵圆中心要大, 半卵圆中心通常指的是侧脑室顶部以上的 白质区,即是说看到半卵圆中心的时候已 经看不到侧脑室。
19
27、纵裂 28、内囊前肢 29、内囊膝部 30、内囊后肢 31、侧脑室三角区及脉络丛 钙化 32、侧脑室枕角 (绿色部分为颞叶) (浅红色部分为额叶) (黄色部分为枕叶) (褐色部分为顶叶)
20
33、侧脑室体部 34、放射冠 (浅红色部分为额叶) (黄色部分为枕叶) (褐色部分为顶叶)
21
11
• 常规扫描 以OM线为基线,层厚10mm,层距10mm • 自颅底至顶部分为9—11层面
12
• 扫描定位像
13
颅脑CT断层解剖
14
1、蝶窦 2、脑干 3、小脑 (绿色部分为颞叶)
15
4、第四脑室 5、小脑中角 6、乙状窦 7、颞骨及乳突气房 8、桥小脑角 9、脑桥 10、垂体窝 (绿色部分为颞叶) (浅红色部分为额叶)
4
CT图像
• CT图象在显示器上以由黑到白的不同灰度 表示,黑表示低吸收区,即低密度区。高 表示高吸收区,即高密度区。
5
CT诊断术语
• 平扫( simple scaning) 即普通扫描 , C T 检查一般均先作平扫 ,需要时再作增强扫描 • 增强扫描(co nt rast enhancement . CEC T) 一般用 CE 或 + C 来表示 ,应用造影剂注入 静脉或动脉内 ,同时进行扫描 ,可显示组织 器官及病变的血流状态 ,有利于病变的诊断 及鉴别。
25
放射冠与半卵圆中心
一般半卵圆中心是指脑室上部的脑白质区 域(层面上不出现侧脑室),而放射冠是指两 侧侧脑室周围的脑白质层面; 简单理解:放射冠范围较半卵圆中心要大, 半卵圆中心通常指的是侧脑室顶部以上的 白质区,即是说看到半卵圆中心的时候已 经看不到侧脑室。
19
27、纵裂 28、内囊前肢 29、内囊膝部 30、内囊后肢 31、侧脑室三角区及脉络丛 钙化 32、侧脑室枕角 (绿色部分为颞叶) (浅红色部分为额叶) (黄色部分为枕叶) (褐色部分为顶叶)
20
33、侧脑室体部 34、放射冠 (浅红色部分为额叶) (黄色部分为枕叶) (褐色部分为顶叶)
21
11
• 常规扫描 以OM线为基线,层厚10mm,层距10mm • 自颅底至顶部分为9—11层面
12
• 扫描定位像
13
颅脑CT断层解剖
14
1、蝶窦 2、脑干 3、小脑 (绿色部分为颞叶)
15
4、第四脑室 5、小脑中角 6、乙状窦 7、颞骨及乳突气房 8、桥小脑角 9、脑桥 10、垂体窝 (绿色部分为颞叶) (浅红色部分为额叶)
4
CT图像
• CT图象在显示器上以由黑到白的不同灰度 表示,黑表示低吸收区,即低密度区。高 表示高吸收区,即高密度区。
5
CT诊断术语
• 平扫( simple scaning) 即普通扫描 , C T 检查一般均先作平扫 ,需要时再作增强扫描 • 增强扫描(co nt rast enhancement . CEC T) 一般用 CE 或 + C 来表示 ,应用造影剂注入 静脉或动脉内 ,同时进行扫描 ,可显示组织 器官及病变的血流状态 ,有利于病变的诊断 及鉴别。
头颅MRI超好读片(共110张PPT)精选全文
边缘区
细胞内 含铁血黄素 低信号 低信号
接受物体放出能量的装置——表面线圈
4、利用血红蛋白变化的规律,了解并判断出血时相;
A:质子弛豫增强:不成对电子引起局部磁场波动,使T1和T2弛豫时间缩短;
炎症、脱髓鞘病、变性病等疾病MRI诊断价值优于CT
T2图像—发现病变
脱氧血红蛋白-顺磁性物质
有钙化性病变优先选择CT
4mm2/S。
在正常脑组织中水分子的弥散方向是均匀的, 所表现的ADC值是相对稳定的;
脑梗死发生时,首先是细胞毒性水肿,细胞内 水份增加,水分子的弥散受限制,即ADC值降低,
故弥散加权成像上病灶表现为高信号,而ADC图上
表现为低信号。在脑梗死后期,细胞破裂和血管 源性水肿,水分子的弥散又恢复正常,表现为弥
常流空 颅骨改变 脑内异常强化
脑结构异常
脑内组织结构异常
脑组织界面破坏 中线结构移位
脑室形态改变
脑内异常信号 正常血管流动消失或 出现异常流空
颅骨改变
脑内异常强化
脑组织界面破坏
脑内组织结构异常 脑组织界面破坏 中线结构移位
脑室形态改变
脑内异常信号
正常血管流动消失或 出现异常流空 颅骨改变 脑内异常强化
采用小反转角度,得到T2*WI图像; GRE序列对磁场均匀度的变化敏感; 在GRE序列上,出血、钙化等所引起的
磁场均匀度变化显示灵敏,表现为低信 号。
T2WI与GRE 海绵状血管瘤
结节性硬化
脑栓塞 丘脑急性出血
脂肪抑制
可以分别进行T1、T2脂肪抑制图象; 主要去除脂肪组织的干扰或鉴别病变组
T1WI高信号
脂肪瘤
亚急性期出血
黑色素瘤
T2WI信号异常表现
颅脑CT诊断读片
左额叶脑内血肿;左额顶部硬膜外血肿;左颞硬 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左额顶头皮下血肿
颅骨线性骨折
左额底外伤后脑出血 血肿吸收软化改变
右颞部、左额顶深部 脑脓肿,广泛脑水肿 (平扫)
右颞部、左额顶深部 脑脓肿,广泛脑水肿 (增强)
右额顶叶胶质 瘤(增强)
右颞叶胶质瘤 (平扫)
右颞叶胶质瘤 (增强)
左蝶骨嵴脑膜膜 (平扫)
左蝶骨嵴脑膜膜 (增强)
右侧脑室三角区 脑膜瘤(平扫)
右侧脑室三角区 脑膜瘤(增强)
垂体微腺瘤
垂体腺瘤 平扫 增强
颈5~6椎间盘膨隆
正常腰椎间盘
L4-5椎间盘突出
L4-5椎间盘突出;颅脑(平扫)
正常颅脑(增强)
脑萎缩
左基底节区脑梗塞
左枕叶脑梗塞
左颞大片脑梗塞
外伤后左侧基 底节区脑梗塞
左基底节区脑出血
右基底节区脑出血 破入侧脑室
左侧小脑半球出血
左额颞顶硬膜下 急、亚急、慢性 混合血肿
双额颞顶硬膜下积 液(平扫)
双额颞顶硬膜下积 液(增强)
颅内占位的影像鉴别诊断课件
颅内占位的影像鉴别诊断
23
四脑室室管膜瘤
颅内占位的影像鉴别诊断
24
(四)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
1. 约占神经上皮组织肿瘤的3.7%,占颅内肿瘤的1.5%。男性多于女性,男 女比为2:1。好发于儿童占68.8%,平均年龄14岁。肿瘤占儿童颅内肿瘤 的18.5%。肿瘤绝大多数生长于第四脑室顶的小脑下蚓部;大脑髓母细胞 瘤现被称为原始神经外胚瘤
神经、视交叉、丘脑、下丘脑 3. 病理:局限无包膜、膨胀无浸润生长,多有结节的囊,
25%钙化 4. 结节的囊性肿块,结节、壁强化
颅内占位的影像鉴别诊断
19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颅内占位的影像鉴别诊断
20
(二)少突胶质细胞肿瘤(Oligodendroglial tumors)
1. 单纯少突胶质细胞瘤少见,仅占原发脑肿瘤的2%~5%, 常见为含少突和星形细胞的混合性胶质瘤。发病高峰 35~40岁。85%在幕上,以额叶最常见
4. MRI:呈长T1、长T2信号影像,增强扫描肿瘤的实质部分明显强化。肿
瘤信号强度不具有特征性、肿瘤部位及其周围相关的改变显得较为重要
颅内占位的影像鉴别诊断
25
CT平扫(A)示小脑蚓部一类圆 形稍高密度肿块(*),病灶周 围可见环形低密度影,第四脑室 受压、前移、幕上脑室扩张积水; 增强扫描(B)肿瘤明显强化(*)
2. 病理学:边界清楚,血运丰富,较少囊变、出血、钙化,可沿脑 脊液播散
3. CT平扫:后颅窝中线类圆形均一略高密度肿块,边界清楚。四脑 室受压,向前移位。室管膜下转移时脑室周围可见略高密度带状 影。增强:多均一强化,室管膜下和蛛网膜下腔转移为带状强化
4. MRI平扫:T1WI呈低、T2WI呈高信号,类圆形,边界清楚。四 脑室受压变形、前上移位,常伴幕上梗阻性脑积水。增强:多呈 明显均一强化,室管膜下和蛛网膜下腔转移灶也明显强化
颅内占位性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临床表现:颅内压增高
• 在颅腔内占有一定空间位置的肿块样病变。 如脑肿瘤、脑脓肿和脑血肿。随着病变体 积的增大,颅内压生理调节失代偿,其颅 内压力超过正常值(80-180mmH2O),常 伴有脑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颅内压增高
• 头痛 颅内压增高时其脑膜、重要的血管神经受牵
拉引起。发病初起不典型,重时可逐渐呈持 续性,甚至难以忍受。
发病机制
• 颅脑是一个密封器官,由脑组织,、脑脊液、 脑血流三部分组成。正常情况下三者持恒定状 态。
• 脑脊液(CSF)占整个脑容积的10%,脑血流量 占9-11%,其余80%为脑组织。
• 颅脑内容积约为1500毫升左右,如三者中任何 一种容积改变,颅内压力就会升高,据研究短 时间内要使脑实质压缩1/2,需要用很大压力, 颅脑内能压缩者只有脑脊液及脑血流量。
临床表现:症状和体征
• 枕叶:对侧同向偏盲(中心视力可保存),两 侧枕叶病变引起两眼完全失明;但瞳孔对 光反应仍保存,可有幻觉,单独出现或为 癫癎先兆,如间歇性闪光、暗点、图案等。 可有视觉变形、视觉失认(能见物体、图画 而不认识)。
临床表现:症状和体征
• 第三脑室:①“脑室危象”为脑脊液循环 突然梗阻,随即产生急性颅内压增高症状, 持续时间不长,间歇发作。②精神障碍: 呈进展性,可有波动及缓解。近事记忆减 退、虚构、欣快、忧郁或淡漠、智力衰退, 甚至痴呆。③突然跌倒:下肢肌突然失去 张力,意识完全清楚,约5-15min。
• 额叶:②癫癎 颅内占位性病变:对侧部分 性运动性发作,包括皮层扩延性发作或持 续部分性癫癎。③对侧偏瘫,单瘫,面瘫, 运动性失语(主侧半球),两眼同向侧视障碍, 额叶性共济失调(躯干为重),强握、摸索反 射,单侧或双侧嗅觉缺失。病侧原发性视 神经萎缩,对侧视盘水肿(Foster-Kennedy综 合征)。
ctmri颅脑影像看片课件
正常脑CT横断位图像
侧脑室顶部层面
脑室上层面
2020/1/7
徐州医学院 09专临3 董晟
6
092113130
正常脑CT横断位图像
骨窗
2020/1/7
徐州医学院 09专临3 董晟
7
092113130
正常脑MRI表现
• 横断位、矢状位、冠状位MRI像
– 清晰而逼真地显示 – 脑皮质、髓质、脑脊液 – 颅神经和脂肪
2020/1/7
徐州医学院 09专临3 董晟
11
092113130
颅内肿瘤
2020/1/7
徐州医学院 09专临3 董晟
12
092113130
胶质瘤(Glioma)
• 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 • (一)星形细胞瘤(astrocytoma)
– Ⅰ级 分化良好,良性 – Ⅱ级 良恶性交界性肿瘤 – Ⅲ -Ⅳ级 分化不良,恶性
2020/1/7
徐州医学院 09专临3 董晟
24
092113130
髓母细胞瘤(14-years- old
male)
CT平扫:小脑蚓部可见一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影,密度均匀, 边界清晰。呈等稍高密度影,第四脑室受压。
2020/1/7
徐州医学院 09专临3 董晟
胞瘤(14-years- old
2020/1/7
徐州医学院 09专临3 董晟
23
092113130
髓母细胞瘤
(medulloblastoma)
CT
小脑蚓部 高密度或等密度肿块 密度不均 钙化、囊变、坏死、出 血 增强为不均匀强化 四脑室受压、脑积水
MRI
T1WI呈低或等信号 T2WI呈等或高信号 信号强度不均匀
头颅CT读片ppt课件
顶枕沟前为顶叶,后为枕叶;顶枕沟的前方为楔前叶,沟后方是楔叶。侧脑室体 以上为顶叶,侧脑室后角周围为枕叶。
;
45
顶枕沟
;
46
三、顶枕颞叶分界(外侧沟及额、顶、颞、岛四叶):
外侧沟是由前下向后上斜行走行;外侧沟可分为垂直和水平部。在端脑的中 部横断面上垂直部呈前后走向,位于岛叶与颞叶之间,水平部呈内外走向位于颞 叶与额叶或顶叶之间。注意,冠状断面上垂直部呈上、下走向,其内侧为岛叶, 其外侧是额叶和颞叶(水平部呈内外走向,分开该两叶)。
;
50
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
基底环动脉瘤
;
51
脑囊虫病
;
52
2.等密度病灶:见于某 些肿瘤、血肿(吸收期) 及血管性病变等.
脑垂体瘤
硬膜下血肿吸收期
;
53
3.低密度病灶:见于炎 症、水肿、囊肿及脓肿 等.
鞍上颅咽管瘤
右颞、岛叶梗塞
;
54
蛛网膜囊肿
左额叶星形细胞瘤
;
55
4.混合密度病灶:见于各 种密度并存的病灶,如某 些肿瘤、血管性病变、脓 肿等.
;
35
大脑镰
纵裂池
胼胝体膝部
尾状核体部
额叶
透明隔
颞叶
放射冠
侧脑 室体 部层 面
胼胝体压部
枕叶
侧脑室体部
上矢状窦
;
36
六、侧脑室上部层面
两侧脑室体部被胼胝体分开。 侧脑室体部的外方为顶叶。 顶枕沟及中央沟将大脑分为额、顶、枕叶。
;
37
大脑镰 额叶
胼胝体 侧脑室体
枕叶 ;
顶叶
侧脑 室顶 部层 面
部
中央沟
层 面
;
45
顶枕沟
;
46
三、顶枕颞叶分界(外侧沟及额、顶、颞、岛四叶):
外侧沟是由前下向后上斜行走行;外侧沟可分为垂直和水平部。在端脑的中 部横断面上垂直部呈前后走向,位于岛叶与颞叶之间,水平部呈内外走向位于颞 叶与额叶或顶叶之间。注意,冠状断面上垂直部呈上、下走向,其内侧为岛叶, 其外侧是额叶和颞叶(水平部呈内外走向,分开该两叶)。
;
50
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
基底环动脉瘤
;
51
脑囊虫病
;
52
2.等密度病灶:见于某 些肿瘤、血肿(吸收期) 及血管性病变等.
脑垂体瘤
硬膜下血肿吸收期
;
53
3.低密度病灶:见于炎 症、水肿、囊肿及脓肿 等.
鞍上颅咽管瘤
右颞、岛叶梗塞
;
54
蛛网膜囊肿
左额叶星形细胞瘤
;
55
4.混合密度病灶:见于各 种密度并存的病灶,如某 些肿瘤、血管性病变、脓 肿等.
;
35
大脑镰
纵裂池
胼胝体膝部
尾状核体部
额叶
透明隔
颞叶
放射冠
侧脑 室体 部层 面
胼胝体压部
枕叶
侧脑室体部
上矢状窦
;
36
六、侧脑室上部层面
两侧脑室体部被胼胝体分开。 侧脑室体部的外方为顶叶。 顶枕沟及中央沟将大脑分为额、顶、枕叶。
;
37
大脑镰 额叶
胼胝体 侧脑室体
枕叶 ;
顶叶
侧脑 室顶 部层 面
部
中央沟
层 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虑恶性畸胎瘤
有文献认为:
Ø 颅内中线部位的较大的混杂密度肿块,形 态不规则,伴有钙化或囊变时,即使无脂 肪或骨化成分,也要考虑畸胎瘤可能!【2 】
鉴别诊断Case1
• 女,14岁 • 双眼视物模糊不清两年
T2WI
T1WI
T2WI-COR T1WI-SAG
+C
颅咽管瘤
• 颅内较常见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3%,半 数以上发生于20岁以前,是儿童鞍区最常 见肿瘤.
谢 谢
DWI
T1WI-Sag
+C
+C
+C
您的诊断是?
手术记录
左额部入路,皮质电切后,穿刺肿瘤囊腔, 放出淡黄色囊液约40ml;切开额极后,见 肿瘤呈囊实性,肿瘤结节边境尚清,约 3*3*3cm³大小,色灰白,呈鱼肉状侵及侧 脑室壁,予显微镜下分离切开,打开侧脑 室,前角脑室内肿瘤一并切除,电极止血 ……
化,囊壁亦可出现强化
鉴别诊断Case2
• 男,43岁 • 视物模糊2月余伴头晕1月余
+C
神经上皮肿瘤(胶质瘤)
• 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室管膜瘤 、髓母细胞瘤等
• 原发性脑肿瘤中,胶质瘤占半数,75%胶质 瘤为星形细胞瘤。
少突胶质细胞肿瘤
• 包括少突胶质细胞瘤(II级)和间变性少突 胶质细胞瘤(III级)
病理
• (左额)不成熟性畸胎瘤(含原始神经外 胚层成份,精原细胞成份等胚胎样组织) 。
• 免疫组化:上皮成份:CK,EMA:阳性。 • 原始神经外胚层分份:Syn:阳性。 • 精原细胞成份:PLAP,AFP:阳性。 • 淋巴细胞成份:CD20,CD3:阳性。
术后复查
颅内畸胎瘤
• 是颅内罕见肿瘤,发病率0.5-2%。 • 男性较女性多见,多发生20岁以上; • 好发部位:松果体区、垂体区、颅后窝中
ü大脑半球脑实质室管膜瘤分部分囊性和完 全实性,常见青少年(部分囊性多见), 也可见50岁左右中老年(完全实性)
影像学表现
ü 部分囊性型最常见于顶叶,直径常大于4cm,囊 变显著,实性部分常见钙化,增强扫描实性部分 及囊壁同时强化,囊性成分不强化,整个肿瘤呈 环形强化。
ü 完全实质性常见于额叶,常累及双侧额叶,明显 囊变少见,出血多见,瘤周水肿较显著,增强扫 描常呈不均质强化。
两者间脓肿壁呈等信号影。 • 增强扫描:脓肿壁显著强化,脓腔不强化,壁一般光滑
参考文献
• 【1】鱼博浪,《中枢神经系统CT和MRI鉴别诊断 》第二版。
• 【2】李建军,王兆熊。颅内畸胎瘤的CT诊断(附6 例报告)。实用放射学杂志,1999,626~627。
• 【3】董其龙,颅内畸胎类肿瘤的CT与MRI诊 断。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3年第14卷4期
• 另一个高峰年龄为40岁左右;男性多于女 性
• 儿童临床表现以发育障碍,颅内压增高为 主;成人以视力、视野障碍,精神异常及 垂体功能低下为主。
颅咽管瘤
• 肿瘤以囊性、部分囊性为多,圆形或类圆 形,少数呈分叶状
• CT值/MRI信号与病灶内成分密切相关 • 大多数病例实体成分和囊壁可出现钙化,
钙化形态不一 • 增强扫描:实性成分可呈均匀或不均匀强
ü 间变性室管膜瘤:实质常较多,实质内一般无钙 化,实质内出血多见,实质呈明显强化,与正常 脑实质交界不清。
鉴别诊断Case4
• 男,34岁 • 反复头痛2月余
脑脓肿
• 幕上多见,颞叶多见,也可见额、顶、枕叶 • 急性脑炎期:范围小,位于皮层或皮髓质交界处 • 化脓期和包膜形成期:脓腔及周围水肿呈长T1长T2信号,
• 常含其他胶质成分,表现为混合性胶质瘤 ,单纯的或真的少突胶质细胞瘤少见。
• 典型表现是大脑半球内有钙化的混杂密度 肿瘤向周围皮层扩展;增强扫描轻到中度 强化。
鉴别诊断Case3
• 女,5岁 • 反复头痛、呕吐6天
室管膜瘤
ü主要起源于脑室内,约1/3可发生脑实质内 ,幕上室管膜瘤一发生脑实质居多。
线,偶见脑室及脑内; • 神经肿瘤WHO2000年分型:
影像表现
• 多数呈部分囊性,囊内成分复杂,可含有脂质、 毛发和牙齿等结构,钙化(50%)和出血
• CT/ MRI :很不均质混杂密度/信号; • 骨和牙齿:特征性改变 • 脂肪:重要依据 • 增强扫描:肿瘤的囊性部分不强化,实质部分可
轻度强化或不强化。 • 若肿瘤以实质为主,且增强很显著强化时则应考
读片会
附一影像科 林雪花
Welcome!
Hale Waihona Puke 病史• 男,21岁 • 阵发性头痛半月余,加重两天 • 头痛以额部明显,休息后缓解;伴呕吐胃
内容物2次,非喷射性,非咖啡色; • T36.5c,P80次/分,BP120/70mmHg,神清
嗜睡,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 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
T2WI
T1WI
有文献认为:
Ø 颅内中线部位的较大的混杂密度肿块,形 态不规则,伴有钙化或囊变时,即使无脂 肪或骨化成分,也要考虑畸胎瘤可能!【2 】
鉴别诊断Case1
• 女,14岁 • 双眼视物模糊不清两年
T2WI
T1WI
T2WI-COR T1WI-SAG
+C
颅咽管瘤
• 颅内较常见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3%,半 数以上发生于20岁以前,是儿童鞍区最常 见肿瘤.
谢 谢
DWI
T1WI-Sag
+C
+C
+C
您的诊断是?
手术记录
左额部入路,皮质电切后,穿刺肿瘤囊腔, 放出淡黄色囊液约40ml;切开额极后,见 肿瘤呈囊实性,肿瘤结节边境尚清,约 3*3*3cm³大小,色灰白,呈鱼肉状侵及侧 脑室壁,予显微镜下分离切开,打开侧脑 室,前角脑室内肿瘤一并切除,电极止血 ……
化,囊壁亦可出现强化
鉴别诊断Case2
• 男,43岁 • 视物模糊2月余伴头晕1月余
+C
神经上皮肿瘤(胶质瘤)
• 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室管膜瘤 、髓母细胞瘤等
• 原发性脑肿瘤中,胶质瘤占半数,75%胶质 瘤为星形细胞瘤。
少突胶质细胞肿瘤
• 包括少突胶质细胞瘤(II级)和间变性少突 胶质细胞瘤(III级)
病理
• (左额)不成熟性畸胎瘤(含原始神经外 胚层成份,精原细胞成份等胚胎样组织) 。
• 免疫组化:上皮成份:CK,EMA:阳性。 • 原始神经外胚层分份:Syn:阳性。 • 精原细胞成份:PLAP,AFP:阳性。 • 淋巴细胞成份:CD20,CD3:阳性。
术后复查
颅内畸胎瘤
• 是颅内罕见肿瘤,发病率0.5-2%。 • 男性较女性多见,多发生20岁以上; • 好发部位:松果体区、垂体区、颅后窝中
ü大脑半球脑实质室管膜瘤分部分囊性和完 全实性,常见青少年(部分囊性多见), 也可见50岁左右中老年(完全实性)
影像学表现
ü 部分囊性型最常见于顶叶,直径常大于4cm,囊 变显著,实性部分常见钙化,增强扫描实性部分 及囊壁同时强化,囊性成分不强化,整个肿瘤呈 环形强化。
ü 完全实质性常见于额叶,常累及双侧额叶,明显 囊变少见,出血多见,瘤周水肿较显著,增强扫 描常呈不均质强化。
两者间脓肿壁呈等信号影。 • 增强扫描:脓肿壁显著强化,脓腔不强化,壁一般光滑
参考文献
• 【1】鱼博浪,《中枢神经系统CT和MRI鉴别诊断 》第二版。
• 【2】李建军,王兆熊。颅内畸胎瘤的CT诊断(附6 例报告)。实用放射学杂志,1999,626~627。
• 【3】董其龙,颅内畸胎类肿瘤的CT与MRI诊 断。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3年第14卷4期
• 另一个高峰年龄为40岁左右;男性多于女 性
• 儿童临床表现以发育障碍,颅内压增高为 主;成人以视力、视野障碍,精神异常及 垂体功能低下为主。
颅咽管瘤
• 肿瘤以囊性、部分囊性为多,圆形或类圆 形,少数呈分叶状
• CT值/MRI信号与病灶内成分密切相关 • 大多数病例实体成分和囊壁可出现钙化,
钙化形态不一 • 增强扫描:实性成分可呈均匀或不均匀强
ü 间变性室管膜瘤:实质常较多,实质内一般无钙 化,实质内出血多见,实质呈明显强化,与正常 脑实质交界不清。
鉴别诊断Case4
• 男,34岁 • 反复头痛2月余
脑脓肿
• 幕上多见,颞叶多见,也可见额、顶、枕叶 • 急性脑炎期:范围小,位于皮层或皮髓质交界处 • 化脓期和包膜形成期:脓腔及周围水肿呈长T1长T2信号,
• 常含其他胶质成分,表现为混合性胶质瘤 ,单纯的或真的少突胶质细胞瘤少见。
• 典型表现是大脑半球内有钙化的混杂密度 肿瘤向周围皮层扩展;增强扫描轻到中度 强化。
鉴别诊断Case3
• 女,5岁 • 反复头痛、呕吐6天
室管膜瘤
ü主要起源于脑室内,约1/3可发生脑实质内 ,幕上室管膜瘤一发生脑实质居多。
线,偶见脑室及脑内; • 神经肿瘤WHO2000年分型:
影像表现
• 多数呈部分囊性,囊内成分复杂,可含有脂质、 毛发和牙齿等结构,钙化(50%)和出血
• CT/ MRI :很不均质混杂密度/信号; • 骨和牙齿:特征性改变 • 脂肪:重要依据 • 增强扫描:肿瘤的囊性部分不强化,实质部分可
轻度强化或不强化。 • 若肿瘤以实质为主,且增强很显著强化时则应考
读片会
附一影像科 林雪花
Welcome!
Hale Waihona Puke 病史• 男,21岁 • 阵发性头痛半月余,加重两天 • 头痛以额部明显,休息后缓解;伴呕吐胃
内容物2次,非喷射性,非咖啡色; • T36.5c,P80次/分,BP120/70mmHg,神清
嗜睡,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 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
T2WI
T1W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