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止和运动》优质课教案
第9课《静止和运动》(教案) 六年级上册科学青岛版
第9课《静止和运动》【课标要求】一个物体的位置变化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静止和运动的相对性。
【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物体的运动和静止,说出物体的运动,是指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2.通过小组讨论,做模拟实验,探究那些物体运动,哪些物体静止,提升实验操作、小组合作探究与科学思维能力等核心素养。
3.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物体的静止与运动,总结出,要想描述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必须先确定一个物体的标准,这个被选定的物体叫参照物。
【评价任务】1.任务一:生活中哪些物体是静止的?哪些物体是运动的?(检测目标1)2.任务二:探究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怎样变化的?(检测目标2)3.任务三:同步卫星是怎样运行的?(检测目标3)【资源与建议】1.静止和运动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学生对什么是静止,什么是运动,什么是参照物,如何描述物体的运动与静止等一系列问题都感到陌生。
本课就针对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物体的静止与运动是相对的。
课前准备:运动与静止的相关图片、视频、文字、过山车(模拟实验用)。
2.学习过程:首先,让学生找一下生活中哪些物体是静止?哪些物体是运动的?接着探究为什么有的物体它又是运动的?又是静止的?最后探究同步卫星的运行情况。
并进行检测与拓展活动。
3.本课学习重点是:知道运动和静止相对性。
难点是:认识一个物体的位置变化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的。
【学习过程】课前探究任务一:生活中哪些物体是静止的?哪些物体是运动的?(检测目标1)一、情境聚焦1.观看:播放运动与静止的相关视频,(校园内学生活动录像和人们乘坐公共汽车情景录像)2.判断:该情景中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为什么有的物体是静止也是运动的?是怎么判断物体的静止和运动呢?3揭题:今天我们就来探究静止和运动。
板书课题:9.静止和运动任务二:探究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怎样变化的?(检测目标2)二、方案探究:(一)基础活动静止和运动实验1.实验要求:在课桌上缓缓推动书本,书本上放上一块橡皮,使橡皮与书本的相对位置不发生变化。
《静止和运动》优质课教案
《静止和运动》优质课教案
18、静止与运动
一、教学目标
1.能用简单器材作模拟实验。
2.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
愿意合作与交流。
3.学会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选择合适的参照物描述静止和运动。
三、活动准备:
课件、火车、轨道、乘客、小树等。
提前讲刻舟求剑的故事。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师:大家喜欢听歌吗?喜欢听什么样的歌曲?
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是一首老歌,想不想听,那好,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播放《红星照我去战斗》
(二)导课:
师:先请同学们来看一段视频:手抓子弹视频
师:是呀!子弹又不是静止的,速度这么快,飞行员为什么能抓住呢,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一定能揭开这其中的奥秘。
(三)认识静止和运动
(1)师:在生活中大家肯定见到过许多静止的和运动的物体,你能举例说一说哪些物体是静止的?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吗?先说静止的学生汇报,教师引导。
出示课件:运动的定义:其实我们所说的物体的运动,就是指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来说,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一起来看大屏幕:生默读一遍
小结:就像汽车或飞机等相对于地面或地面上树木来说,它的位
置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它们是运动的。
而像树木.大楼..桌椅等对于地面来说,它们的位置没有变化,这就叫静止。
板书:静止和运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静止和运动
(2)师:大家来看,我这儿有两幅图,出示课件:请你通过对比仔细观察,看看哪些物。
《静止和运动》教学设计二年级科学教案
《静止和运动》教学设计二年级科学教案:一、教学背景二、教学目标三、教学内容安排四、教学方法五、教学活动设计六、教学过程反思一、教学背景静止和运动是二年级科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孩子们认识自然、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本次教学设计我们选择了常见的物体的静止和运动状态,尤其是交通工具的运动状态作为范例,让孩子们通过感官体验,认识到物体的静止和运动的状态,对后续的科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认识经典的“静止”与“运动”,明白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和运动状态的不同2.了解常见物体在不同速度下的运动状态3.通过各种教学方法,让孩子们感知静止和运动的真实感,对于后续的科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三、教学内容安排1.预习阶段:在课前引导孩子们观察周围的环境,找到处于静止和运动状态的物体。
通过带孩子们看图、看书、唱歌等形式逐渐引入本课内容。
2.导入阶段:老师带孩子们通过小游戏、语言互动等方式,引导孩子们感知静止和运动的概念。
3.讲解阶段: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常见物品的静止和运动状态。
老师详细讲解物体的静止和运动状态,引导孩子们思考静止和运动的区别。
4.实践操作阶段:孩子们通过模拟运动场景的表演、自己手动控制物体的运动状态,亲身感受静止和运动的真实性,增强孩子们的理解力和记忆力。
5.结束阶段:总结本次学习,让孩子们自己总结感受、认识,加深对于静止和运动的认识,为下一次的科学学习打好基础。
四、教学方法在本次教学中,我们将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如讲解、游戏、表演等。
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入多媒体、语言互动、配合实物模拟操作等多种形式,以使学生在听、看、说、做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五、教学活动设计本次教学中,我们设计了以下活动:1.游戏环节——小动作猜猜我孩子们在老师带领下进行一系列小动作,在每一个动作结束后,问孩子们它们们处于静止还是运动状态。
2.演练环节——动一动通过对“动一动”重点物件的演示和操作,让孩子们真正亲身体验静态状态与运动状态的比对过程,感受物件示范动态行为的省略。
《静止和运动》的教案.doc
《静止和运动》的教案一、教材分析:静止和运动是牛活屮常见的现象。
学牛对什么是静止,什么是运动,什么是参照物,如何來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等一系列问题都感到很陌牛。
二、教学H标:知识H标: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认识一个物体的位置变化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的。
知道物体运动的主要方式,知道物体都具有保持运动状态的的特性。
情感F1标: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变牛活。
科学价值观:1、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模拟实验;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
3、学会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知道运动和静止的札I对性。
三、教学准备:教师:运动和静止的相关图片、视频、文字、汽车过马路的动画、学牛:课前搜集运动和静止的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观察图片:马路上行驶的汽车、天空屮飞行的飞机和飞行的小鸟)老师问:你们都看到了什么?仔细观察画丽I啲各种事物,判断该情境屮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
(学牛观察图片,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小结:对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我们该如何判断呢?又如何描述呢?2、揭示课题:教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静止和运动”。
板书课题。
(二)、师生互动学习活动一:运动的定义老师问:刚才同学们也通过大屏幕看到了一些运动与静止的物体,请同学们找出它们的共同点。
运动的物体有什么特征呢?下面请同学们找出一个运动的物体,并说明这个物体发牛了什么变化?学牛交流、讨论。
教师总结:我们所说的物体的运动,是指这一物体和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它的位置发牛了变化。
活动二:参照物1、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每周一的升旗仪式,看到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教师提问:谁是静止的?谁的位置发牛了变化?谁是静止的?学牛自由发言,相互讨论:“旗杆是静止的,红旗在运动 .....2、一辆汽车在马路丄飞驰疾驶,老师提问:行驶的汽车内,谁是静止的?谁的位置发牛了变化?学牛自由发言讨论:“车在运动,刺激也在运动”。
小学科学《静止与运动》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第九课静止和运动教学目标:1、能够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的过程和结果。
能提出探索活动的大致思路。
2、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探究需要尊重证据;引导学生自觉注重运用合作的方式展开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培养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乐于探求未知,对未知的事物能保持旺盛的求知欲。
3、理解参照物的含义,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个合适的参照物;学会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状态,知道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参照物的含义,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个合适的参照物;难点: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的过程和结果,学会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状态,知道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
教学方法:讲述、合作探究相结合教学准备:PPT、滑板。
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同学们觉得老师高吗?和姚明一比老师还高吗?情境再现,提出问题播放一组录像:校园内景物、正在活动的学生们。
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谁是运动的?谁是静止的?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老师进一步提问,为什么说它是运动的(静止的)?.教师小结:我们所说的物体的运动,是指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来说,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学生回答后板书,从而导入新课。
(二)探究活动观察图片,一辆正在行驶的车内1. 提出问题:谁是静止的?谁是运动的?2.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提醒,我们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要看他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
3. 学生模拟实验。
用滑板车模拟汽车,请同学上去体验,观察他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4. 师生交流。
运动是相对于谁位置发生了变化,静止是相对于谁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5. 引出参照物:要想描述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必须先确定一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定的物体叫参照物。
6. 观看微视频:参照物,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
学生理解不能单纯地说物体是运动的还是运动的。
(三)拓展活动1. 根据今天所学知识分析事件。
2. 提出问题:我们通常会选取地面或者地面上不动的房屋、树木等为参照物,那这些物体是不是绝对不动的呢?3. 学生讨论。
运动与静止的教学设计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运动与静止的教学设计引言运动与静止是学习科学的基础概念之一,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两个概念。
本文将介绍一个针对小学生的运动与静止的教学设计,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并促进他们对这两个概念的深入理解。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能够理解运动和静止的定义,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
b. 能够辨别不同的运动和静止的场景,例如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人的运动和静止等。
c. 掌握描述运动和静止的词汇和语言表达。
2. 能力目标:a.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b. 培养学生实践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c. 培养学生合作和社交的能力。
3. 情感目标:a. 培养学生关注身边事物、积极观察和思考的兴趣和习惯。
b.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步骤1. 教学内容a. 运动的定义和特征b. 静止的定义和特征c. 运动与静止的比较和区分2. 教学步骤步骤一: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观察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有关运动和静止的视频或动画片段,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观察。
在展示结束后,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让他们分享自己对运动和静止的观察和理解。
步骤二:引入运动和静止的概念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他们总结出关于运动和静止的共同特征,例如运动是物体位置的改变,而静止是物体没有位置的改变。
步骤三:运动和静止的比较和区分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实例,让他们观察和描述这些实例,判断是属于运动还是静止。
例如,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图片或道具,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物体的状态。
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描述,分析物体是否处于运动或静止状态,并解释原因。
步骤四:运动与静止的实践活动为了巩固学生的理解,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活动,例如在操场上让学生进行不同运动状态的观察和描述,或者设计一些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通过模拟场景来判断物体的运动与静止状态。
三、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评估: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回答问题的准确性、观察和描述的能力等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学设计】_静止与运动_科学_小学_
《静止和运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参照物的的含义,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参照物。
2. 学会描述物体的运动与静止状态,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能力目标:1. 能用简单器材作简单的模拟实验。
2. 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3. 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情感目标:1. 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探究需要尊重证据。
2. 引导学生自觉运用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法。
3. 引导学生培养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的习惯。
二、教学过程:1.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一)播放飞行员手抓子弹的卡通视频。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
根据学生的问题,引出本课课题,板书:静止和运动。
(二)分别说说生活中有哪些运动、静止的现象。
学生回答,教师合理鼓励。
【设计意图】兴趣是是最好的老师,通过与卡通片导入,引起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鼓励学生提出科学问题,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设置生活中的科学问题,拉近了学生心理上与科学课的距离,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
2. 小组合作,探究问题(一)小组讨论,初步描述静止和运动。
1. 对比观察两张图片,说说拍照期间谁动了并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先后观察两张图片,讨论、回答问题,阐述想法。
教师合理鼓励学生,协助小结规律并板书:(运动:位置发生改变静止:位置没有发生改变)2. 请两位同学按教师要求进行课堂演示(第一位静止,另一位运动),体验“概念”与实例,建立“概念”与生活经验的联系,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
3. 利用“概念”,描述生活中的静止和运动。
教师伺机进行指导。
4. 根据描述,设计实验。
边展示边描述,教师进行鼓励和指导。
【设计意图】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更好的接受更多的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通过四个小环节,使学生经历搜集信息、分析判断、掌握规律、初步建立概念,使用规律设计简单实验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运用能力。
(二)合作探究,认知参照物。
五年级科学上册 静止和运动教案 青岛版
1. 让学生理解静止和运动的概念,知道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运动和静止现象。
3.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静止和运动的概念。
2.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 生活中的运动和静止现象。
三、教学重点:1. 静止和运动的概念。
2.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四、教学难点:1.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 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五、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运动和静止现象,理解运动和静止的概念。
2. 讨论法:分组讨论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运动和静止现象。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体验运动和静止,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六、教学准备:1. 教具:PPT、图片、实物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等。
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动画,让学生初步了解静止和运动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静止和运动的概念,让学生明白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3. 实例分析: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运动和静止现象,让学生分组讨论,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 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体验运动和静止,如跑、跳、走等,感受运动和静止的变化。
5.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如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解释生活中的运动和静止现象等。
八、课堂练习:1. 判断题:判断下列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
(答案:略)2. 选择题:选择正确的答案,解释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答案:略)3. 问答题:请举例说明生活中的运动和静止现象,并解释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答案:略)九、课后作业:1. 观察生活中的运动和静止现象,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十、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2. 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3.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热情。
4. 总结经验,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需确保目标具有可衡量性,例如通过观察和讨论,学生能具体描述至少三种日常生活中的运动和静止现象,并理解其相对性。
小学科学第9课《静止和运动》(教案)
小学科学第9课《静止和运动》(教案)静止和运动——小学科学第9课教案【引言】小学科学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在小学科学第9课中,我们将讲解有关静止和运动的概念。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物体的静止和运动的概念,能够观察,并用正确的语言描述物体的静止和运动。
同时,本课还将通过实例帮助学生掌握静止和运动的相关性质,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学习目标】1. 理解静止和运动的概念;2. 能够用正确的语言描述物体的静止和运动;3. 通过实例掌握静止和运动的相关性质;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静止和运动的概念;2. 能够用正确的语言描述物体的静止和运动。
【教学难点】1. 通过实例掌握静止和运动的相关性质;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实物或图片展示物体的静止和运动【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呈现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有关物体的静止和运动。
你们知道什么是静止和运动吗?可以举个例子来解释一下吗?2. 让学生分享他们对静止和运动的理解,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的主题。
二、概念讲解(10分钟)1. 通过PPT展示物体的静止和运动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对静止和运动的概念进行理解。
2.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物体的静止和运动。
三、相关性质探究(15分钟)1. 呈现一些实物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判断它们是静止还是运动的。
2. 引导学生思考:物体的静止和运动与他们有什么特点或规律关联呢?3. 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尝试回答上述问题,并进行记录。
4. 在小组展示中,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物体静止和运动的相关性质。
四、示范实验(15分钟)1. 准备一个小车和一个平滑的斜面。
2. 向学生展示实验操作的步骤以及实验现象。
3. 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小车在何时静止?何时运动?为什么?4. 教师解释运动和静止的原因,强调物体静止或移动需要受到外力或阻力的影响。
小学科学《9.静止和运动》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进行小结。
当堂达标检测题(3分钟)
1.巩固练习(每小题15分, 共
60分):
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
教师应以监考的形式监督、巡
视、关注同学们题目完成情况时间到后,投影参考答案。引
2.思考题(共40分):
导小组长在小组内完成批改。
登记分数进行排名并奖励(1.5
分钟)
引导各组长登记组员的分数记录在“学生学习过程评价, 当堂达标检测成绩登记表”上及过程展示
同的结论?
适时总结参照物:
齐读参照物定义。
,
课内小结(2分钟)
学生反思总结所学的知识,相互补充。
学生以应对考试的形式答题,闭合课本及资料, 独立思考完成达标测试。
投影参考答案后投影参
。考答案后学生在小组内完成互批互改。
组长登记组员的分数记录在“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当堂达标检测成绩登记表”上。
决问题的能力。
的答案。接下来,我们学习今
抓住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物
天的课程:
9.静止和运动), 板书:9.静止和运动
齐读课题
思考问题,并及时分享
体的特点, 通过思考生活中物体的静止和运动完成
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Biblioteka 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是静止的?
对静止和运动的初步认识。
锻炼学生、观察、思考的能
并在学生分享时及时指正说
力。
法。
3.知识目标:学生能举例说明物体的位置和运动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重点:如何选择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的动与静。
难点:如何选择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的动与静。
教法:学案导学、合作探究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学案、铅笔、橡皮、课本、课桌课型:新授课
小学科学《静止和运动》优质教案 教学设计
静止和运动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会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
(2)掌握参照物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1)通过猜想,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设计出实验方案,用合作的方式探究活动。
(2)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模拟实验,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喜欢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
(2)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变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知道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会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
(2)理解参照物的概念。
2.教学难点:能理解用不同的参照物,判断同一个物体的运动,会出现不同的结论;只有用同一参照物进行分析,才有统一的结论。
三、教学准备玩具车,细线,小人,运动的相对性的视频。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大家喜欢听故事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一位法国的飞行员正在高空飞行,突然感觉耳边有一只小虫在飞。
他就顺手将它抓住,仔细一看,竟然是一颗子弹!很吃惊吧,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对呀,如果子弹是不动的,也就是静止的,我们要抓住它很容易。
可子弹是运动着的呀。
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之后,我们就可以解释这个问题了。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静止和运动》。
(板书课题)(二)生活中,哪些物体是静止的?哪些是运动的?1.认识静止和运动。
(1)出示校园内学生活动图片。
生活中,哪些物体是静止的?哪些物体是运动的?(2)学生小组内交流。
(3)小结:我们所说的物体的运动,是指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来说,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2.认识参照物。
(1)出示人们乘坐公共汽车情景图片。
从上面的图片中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小组内交流。
一个小朋友正坐在路旁的一棵大树下乘凉,此时一辆公共汽车从他身旁经过,车内的售票员正在走向车门。
(2)正在行驶的车内,谁是静止的?谁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3)小结:要想描述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必须先确定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定的物体叫参照物。
初中运动与静止的教案
教案:初中运动与静止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运动和静止的概念,知道它们是相对的。
2. 让学生掌握参照物的选择,以及如何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总结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运动和静止的概念。
2. 参照物的选择。
3. 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
教学难点:1.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 参照物的选择。
教学准备:1. 课件。
2. 实物例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运动和静止现象,如汽车行驶、树叶飘落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现象中,哪些是运动?哪些是静止?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运动和静止的概念:a. 运动:物体位置的改变。
b. 静止:物体位置不发生改变。
2. 参照物的选择:a. 参照物:用来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物体。
b. 选择参照物的方法: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
3. 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a. 判断方法:看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b.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
三、实例分析(15分钟)1. 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找一个实物例子,分析其运动和静止情况。
2. 各组汇报讨论结果,师生共同分析、总结。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加深对运动和静止概念的理解。
2. 强调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以及参照物的选择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运动和静止的现象?它们是如何判断的?2. 练习:选择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分析其运动和静止情况,并写出解答过程。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了运动和静止的概念,掌握了参照物的选择方法,以及如何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总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要强调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让学生认识到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
静止和运动教案
板书设计:
9.静止和运动
运动
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物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学生自由发言。
同学们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说的都不错,说明同学们认真看了,老师希望同学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学好这节课的内容。
板书课题
(二)探究活动
那什么事运动呢?(指名说说)还有补充吗?不错。
教师讲解:
1.运动:我们所说的物体的运动,是指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来说,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2.教师举例子:在公共汽车上。
3.指出下列情境中的参照物
“小鸟飞翔”的研究对象是小鸟,参照物是:天空白云、树木……
“烟囱在冒烟”的研究对象是烟,参照物是:烟囱
“树叶在摇摆”的研究对象是树叶,参照物是:树
“河水在流动”的研究对象是河水,参照物是:两岸的东西
“太阳东升西落”的研究对象是太阳,参照物是……
强调:参照物是某个物体,方向等不宜做为参照物。
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一个物体的运动描述的结果也可能不同。
平时人们在描述运动或静止时一般都没有指明以什么物体为参照物,但是参照物都是存在的。
介绍同步通信卫星,地球同步卫星虽然绕地球转动,但是地球上的人觉得它在空中静止不动,为什么?
与地球上的人一样,绕地轴转动的速度相同,卫星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相对于太阳是运动的。
为什么船在浩瀚无际大海中经常会迷失方向?
4.描述各种运动
教师表演,学生指出运动静止物体。
学生演唱:“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为什么说“巍巍青山两岸走?”
教师讲自己的生活经验(溜车)。
根据以上分析,说说怎样描述运动和静止?
《运动与静止》教案
《运动与静止》教案
运动与静止教案
1. 教学目标
- 了解运动与静止的概念和特点
- 掌握几种常见的运动形式和静止状态的描述
- 能够区分物体的运动与静止状态
2. 教学内容
- 运动的定义和特点
- 静止的定义和特点
- 运动形式的描述和举例
- 静止状态的描述和举例
3. 教学过程
3.1 导入环节
- 引导学生回想一下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状态,引起学生兴趣和思考。
3.2 知识讲解
- 通过简单的语言和实例,讲解运动的概念和特点,如物体的
位置、速度、方向的变化。
- 讲解静止的概念和特点,如物体保持不变的位置、速度和方向。
3.3 运动形式的描述
- 通过图片、视频或模型等展示物体运动的形式,如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往返运动等。
-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不同运动形式的特点和规律。
3.4 静止状态的描述
- 通过图片、实物或场景展示物体的静止状态,如站立、躺着、停止等。
-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不同静止状态下物体的特点和形状。
3.5 深化理解
- 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观察不同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状态,
并记录其特点和描述。
- 引导学生讨论不同物体在不同环境中的运动和静止状态有何区别。
4. 教学评价
- 设计简单的练题,检验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理解程度。
- 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评价学生对运动形式和静止状态的描述能力。
5. 教学延伸
- 引导学生思考运动和静止在生活中的应用,如交通工具的运动原理、静止状态下的力和压力等。
以上是《运动与静止》教案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八年级物理上册《运动和静止》教案、教学设计
-例如:以乘坐电梯为例,讨论在不同速度和加速度下,人的运动状态和感受。
3.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份实验报告。实验内容为平面镜成像实验,要求学生记录实验过程、数据和分析结果,进一步巩固光的反射定律。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4.知识整合,提升能力: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综合性问题,如物体在平面镜中的成像与实际位置关系,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5.分层教学,关注差异: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强调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现象,分析原因,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4.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发现身边的运动和静止实例,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下节课分享他们的发现和思考。
-例如:观察自行车行驶时的运动状态,分析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
5.请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运动和静止知识的心得体会,字数不限。要求他们表达自己对运动和静止概念的理解,以及在课堂学习中的收获。
(二)讲授新知
在这一环节,我会系统地讲授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我会使用多媒体课件,配合生动的动画和实例,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这些抽象的物理概念。
首先,我会讲解相对性原理,通过举例说明在不同的参考系下,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会有不同的表现。然后,我会详细解释速度和加速度的定义,并通过数学公式展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在讲解过程中,我会强调理解这些概念对于解决实际运动问题的重要性。
小学科学《静止和运动》优质教案 教学设计
静止和运动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会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
(2)掌握参照物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1)通过猜想,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设计出实验方案,用合作的方式探究活动。
(2)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模拟实验,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喜欢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
(2)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变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知道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会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
(2)理解参照物的概念。
2.教学难点:能理解用不同的参照物,判断同一个物体的运动,会出现不同的结论;只有用同一参照物进行分析,才有统一的结论。
三、教学准备玩具车,细线,小人,运动的相对性的视频。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大家喜欢听故事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一位法国的飞行员正在高空飞行,突然感觉耳边有一只小虫在飞。
他就顺手将它抓住,仔细一看,竟然是一颗子弹!很吃惊吧,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对呀,如果子弹是不动的,也就是静止的,我们要抓住它很容易。
可子弹是运动着的呀。
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之后,我们就可以解释这个问题了。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静止和运动》。
(板书课题)(二)生活中,哪些物体是静止的?哪些是运动的?1.认识静止和运动。
(1)出示校园内学生活动图片。
生活中,哪些物体是静止的?哪些物体是运动的?(2)学生小组内交流。
(3)小结:我们所说的物体的运动,是指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来说,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2.认识参照物。
(1)出示人们乘坐公共汽车情景图片。
从上面的图片中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小组内交流。
一个小朋友正坐在路旁的一棵大树下乘凉,此时一辆公共汽车从他身旁经过,车内的售票员正在走向车门。
(2)正在行驶的车内,谁是静止的?谁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3)小结:要想描述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必须先确定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定的物体叫参照物。
《运动与静止》教案
《运动与静止》教案运动与静止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运动和静止的定义和特征。
2. 掌握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或静止的方法。
3. 能够描述不同场景中的物体运动或静止的状态。
二、教学内容1. 运动的概念和特征- 运动的定义:物体位置随时间发生变化的过程。
- 运动的特征:速度、方向和轨迹。
2. 静止的概念和特征- 静止的定义:物体位置在一段时间内不发生变化。
- 静止的特征:位置不变。
3. 判断物体运动或静止的方法- 观察物体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 观察物体的速度是否为零。
- 观察物体的轨迹是否直线。
4. 不同场景中的物体运动或静止的状态描述- 描述日常生活中的物体运动或静止的状态。
- 描述不同环境下的物体运动或静止的状态。
三、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认知和兴趣。
2. 讲解运动和静止的概念和特征,帮助学生理解物体在运动和静止中的状态和变化。
3. 展示不同场景中的物体,让学生观察并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或静止。
4. 引导学生讨论和总结,总结判断物体运动或静止的方法。
5. 练:给学生提供一系列场景和物体图像,让学生判断并描述物体的运动或静止状态。
6. 小结:回顾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物体状态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 图片或视频展示物体运动和静止的场景五、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学生在练中的表现,评估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理解和判断能力。
六、教学延伸1. 进一步探究速度、加速度与运动的关系。
2. 探索不同物体的运动特征,如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
3. 对于高年级学生,可以引入力和力的作用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简单直观的方式介绍了运动和静止的概念和特征,让学生能够观察并判断物体的运动或静止状态。
同时,通过练习和讨论,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添加更多实例和案例,拓展学生的思维和概念应用能力。
《运动与静止》教案
《运动与静止》教案.doc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案目标:让学生理解运动和静止的概念。
激发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现象的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运动和静止的定义。
运动和静止的例子。
1.3 教学方法:讲解法:教师讲解运动和静止的定义及例子。
互动法:学生分享他们对运动和静止的理解和经验。
1.4 教学步骤:1.4.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运动和静止的概念。
1.4.2 讲解:教师讲解运动和静止的定义及例子。
1.4.3 互动:学生分享他们对运动和静止的理解和经验。
1.4.4 总结:教师总结运动和静止的概念。
教案第二章:运动的种类2.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运动。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2.2 教学内容: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
往返运动。
2.3 教学方法:讲解法:教师讲解不同种类的运动。
观察法:学生观察和描述运动物体的运动类型。
2.4 教学步骤:2.4.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种类的运动。
2.4.2 讲解:教师讲解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和往返运动的特点。
2.4.3 观察:学生观察和描述运动物体的运动类型。
2.4.4 总结:教师总结不同种类的运动。
教案第三章:静止的意义3.1 教案目标:让学生理解静止的意义。
培养学生对静止现象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2 教学内容:静止的定义。
静止的意义。
3.3 教学方法:讲解法:教师讲解静止的定义及意义。
分析法:学生分析和思考静止现象的意义。
3.4 教学步骤:3.4.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静止的概念。
3.4.2 讲解:教师讲解静止的定义及意义。
3.4.3 分析:学生分析和思考静止现象的意义。
3.4.4 总结:教师总结静止的意义。
教案第四章: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4.1 教案目标:让学生理解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培养学生对运动与静止相对性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4.2 教学内容: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概念。
运动与静止相对性的例子。
4.3 教学方法:讲解法:教师讲解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概念及例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静止与运动
一、教学目标
1.能用简单器材作模拟实验。
2.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
愿意合作与交流。
3.学会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选择合适的参照物描述静止和运动。
三、活动准备:
课件、火车、轨道、乘客、小树等。
提前讲刻舟求剑的故事。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师:大家喜欢听歌吗?喜欢听什么样的歌曲?
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是一首老歌,想不想听,那好,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播放《红星照我去战斗》
(二)导课:
师:先请同学们来看一段视频:手抓子弹视频
师:是呀!子弹又不是静止的,速度这么快,飞行员为什么能抓住呢,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一定能揭开这其中的奥秘。
(三)认识静止和运动
(1)师:在生活中大家肯定见到过许多静止的和运动的物体,你能举例说一说哪些物体是静止的?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吗?先说静止的
学生汇报,教师引导。
出示课件:运动的定义:其实我们所说的物体的运动,就是指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来说,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一起来看大屏幕:生默读一遍
小结:就像汽车或飞机等相对于地面或地面上树木来说,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它们是运动的。
而像树木.大楼..桌椅等对于地面来说,它们的位置没有变化,这就叫静止。
板书:静止和运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静止和运动
(2)师:大家来看,我这儿有两幅图,出示课件:请你通过对比仔细观察,看看哪些物
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回答。
师:相对于谁来说,他是运动的。
师:老师给大家提醒一点,这个相对的物体不一定只有地面,比方说这只老鹰相对于大树来说,它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四)、描述静止和运动。
(1)师:难道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真的就这么简单吗?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模拟实验。
师:大家都看到了,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有一圈火车轨道,老师呢还给大家准备了托马斯的火车头和一节车厢,待会,你们可以开动火车载着乘客好好的游览一番,仔细观察并分析一下谁是运动的谁是静止的。
这个蓝色的按钮就是开关。
生做实验。
师巡视。
师:谁先来说一说:当火车开动的时候,你发现谁是运动的?谁是静止的了吗?
师:相对于谁来说他是静止的,相对于谁来说他是运动的,说完整。
师:当火车开动时,坐在车上的乘客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学生汇报。
师:所以啊,要想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必须先确定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定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板书:参照物
师:谁能说说,为什么对于同一物体,描述的结果不一样呢?
学生回答。
师:一起看大屏幕: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对于同一物体的运动描述结果也不同。
(2)请同学们再来看这样一幅图,如果以树或地面为参照物的话,车子和人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师:如果以人为参照物的话?谁是静止的?谁是运动的?
生:车是静止的,树是运动的。
师:还有不同的答案吗?你是这样的认为的吗?让我们证实一下是不是这样,播放视频。
师:其实参照物就是假定为不动的物体或者是静止的物体。
(3)观光电梯。
师:老师这儿有一个观光电梯,一起来看,现在让我们把目光锁定在红衣男孩身上,看仔细了,(播放课件)他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谁愿意来描述一下。
电梯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谁再来描述一下。
生:
师:出示课件:通过这些事例,再一次证明了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描述结果也不同。
(4)揭示:“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这一现象
师:还记得我们在上课前听到的“红星照我去战斗”这首歌吗?其中有一句歌词是这样唱的,“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想一想“小小竹排江中游”以谁为参照物能看到竹排在江中游,谁又能解释一下“巍巍青山两岸走”又是以谁为参照物,能看到山是在走的呢?
生:
(5)手抓子弹
师:那让我们再回过头来解释一下,法国飞行员在飞机上为什么能顺手抓住一颗子弹呢?
学生讨论。
师:子弹和飞行员应该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学生汇报。
师: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的话,飞行员和子弹它们都是运动的,正是因为他们的方向相同,速度相同,所以飞行员才能够顺手抓住子弹。
到底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播放视频揭示《手抓子弹》奥秘。
(五)拓展应用
(1)智慧老人
师:大家知道吗?平时人们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或静止时,一般都没有指明以什么物体为参照物,但参照物都是存在的。
比如我们说汽车是行驶的,虽然没说以什么物体为参照物,但往往都是以地面和路边的树为参照物。
师;是不是树木.房屋就是绝对静止不动的呢?智慧老人他告诉我们说: 地球上就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因为地球时时刻刻都在运动着,(师拿个地球仪进行演示)大家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可如果说地球是运动的,那得以什么物体为参照物呢?大家来想想
师:如果以地球上的人和物为参照物,能看到地球运动吗?就说我们现在吧!此时此刻你能感觉到地球正在载着我们运动吗?看来得以地球以外的星体作为参照物。
师:(边说边出示课件)其实不仅房屋,花草树木在运动,地球在运动,整个太阳系,银河系,整个宇宙天体它们时刻都在不停地运动着,所以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课件: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
(2)刻舟求剑
师:在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虽然没有规定以什么物体为参照物,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是不是任意选择一个物体就可以作为参照物呢?听说过刻舟求剑的故事吗?
师:最后捞到剑了吗?为什么?他是怎样想的?他想的对不对呢?符合实际情况吗?
小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虽然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但研究问题时,仍需要考虑选择参照物对研究的问题是否合适。
(六)布置作业:
查阅资料:了解同步卫星。
(七)板书设计:
静止和运动
参照物
↓
假定为不动或静止的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