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成型加工重点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原理期末复习重点(升华提升版)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原理期末复习重点(升华提升版)](https://img.taocdn.com/s3/m/707ef58ab0717fd5360cdca9.png)
1聚合物主要有哪几种聚集态形式?玻璃态(结晶态)、高弹态和粘流态2线性无定形聚合物当加工温度T处于Tb < T <Tg.Tg<T<Tf.Tf <T <Td时.分别适合进行何种形式的加工?聚合物加工的最低温度?T < Tg 玻璃态——适应机械加工;聚合物使用的最低(下限) 温度为脆化温度TbTg <T <Tf 高弹态.非晶聚合物Tg <T <Tf 温度区间.靠近Tf一侧.粘性大.可进行真空、压力、压延和弯曲成型等;高弹形变有时间依赖性.加工中有可逆形变.加工的关键的是将制品温度迅速冷却到Tg以下;结晶或部分结晶聚合物在Tg~Tm, 施加外力> 材料的屈服强度.可进行薄膜或纤维拉伸;聚合物加工的最低温度: 玻璃化温度TgT > Tf (Tm) 粘流态(熔体.液态)比Tf略高的温度.为类橡胶流动行为.可进行压延、挤出和吹塑成型。
可进行熔融纺丝、注射、挤出、吹塑和贴合等加工3熔融指数?说明熔融指数与聚合物粘度、分子量和加工流动性的关系, 挤出和注塑成型对材料的熔融指数要求有何不同?熔融指数(Melt Flow Index)一定温度(T >Tf 或 Tm)和压力(通常为2.160kg )下.10分钟内从出料孔 (Ø= 2.095mm ) 挤出的聚合物重量(g∕10 min)。
a评价热塑性聚合物的挤压性;b评价熔体的流动度 (流度φ= 1/η), 间接反映聚合物的分子量大小;c购买原料的重要参数。
分子量高的聚合物.易缠结.分子间作用力大.分子体积大. 流动阻力较大.熔体粘度大.流动度小.熔融指数低;加工性能较差。
分子量高的聚合物的力学强度和硬度等较高。
分子量较低的聚合物.流动度小.熔体粘度低.熔融指数大.加工流动性好。
分子量较低的聚合物的力学强度和硬度等较低是塑料使用的下限温度; 4解释:应变软化;应力硬化;塑性形变及其实质。
聚合物成型加工基础教学设计
![聚合物成型加工基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6332afb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3d.png)
聚合物成型加工基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和任务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聚合物成型加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2.技能目标:学生应该能够独立进行一定程度的聚合物成型加工实验与工艺设计。
3.情感目标:学生应该具备严谨、细致、耐心的实验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够解决实际工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和技术难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聚合物成型加工工艺的基本原理;(2)常用的成型方法及应用;(3)聚合物材料的性质和选择;(4)模具设计与工程应用。
2.教学难点:(1)掌握聚合物材料的选择和成型方法的应用;(2)设计和制作聚合物成型加工的模具;(3)组织聚合物成型加工实验,分析数据,并提出改进方案。
三、教学内容安排第一章聚合物成型加工技术概述1.1 聚合物成型加工工艺的基本原理 1.2 聚合物成型加工方法概述 1.3 聚合物成型加工的特点和应用第二章聚合物成型加工方法及应用2.1 压缩成型法 2.2 拉伸成型法 2.3 注塑成型法 2.4 吹塑成型法 2.5 注射拉伸成型法 2.6 热成型法 2.7 真空成型法 2.8 摩擦加工法第三章聚合物材料的性质和选择3.1 聚合物材料的分类和性质 3.2 聚合物材料的选择方法第四章模具设计与工程应用4.1 模具材料的选择和特点 4.2 模具设计的基本要求与原则 4.3 模具加工前的准备 4.4 试模和调模的注意事项第五章组织聚合物成型加工实验5.1 组织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5.2 实验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5.3 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 5.4 实验数据的处理和结果分析四、教学方法1.讲授与互动式学习相结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实验教学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3.定期组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评估方法1.知识与技能测试:采取随堂测验、闭卷考试等方式进行;2.实验设计与报告:学生应独立完成一定的聚合物成型加工实验,并提交实验报告;3.综合评价:结合学生实验报告和考试成绩,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业表现。
①挤出-高分子聚合物成型加工实验报告
![①挤出-高分子聚合物成型加工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07365cd524de518964b7ddd.png)
聚合物加工实验报告实验一三元乙丙橡胶/聚丙烯共混改性及其挤出造粒姓名:张涵学号:1514171034 班级:2班年级:2015级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实验时间:2018年5月3日目录一、实验目的 (4)二、实验原理 (4)第一部分聚丙烯及EPDM (4)(一)聚丙烯 (4)(1)聚丙烯的品种 (4)(2)聚丙烯的性能 (4)(二)EPDM (5)(1)EPDM的定义 (5)(2)EPDM的特性 (5)(3)EPDM的改良品种 (7)(三)聚丙烯与EPDM的共混增韧 (8)第二部分聚合物共混物的界面层 (8)(一)界面层的形成 (8)(二)界面层的结构和性质 (10)第三部分挤出机结构 (11)23(1)传动部分 (12)(2)加料部分 (12)(3)机筒 (13)(4)螺杆 (13)(5)机头和模口 (13)(6)排气装置及其机理 (13)三、原料及主要设备 (13)四、注意事项 (15)五、实验步骤、现象及分析 (15)(一)实验前准备工作 (15)(二)实验过程 (16)(三)停机 (18)六、实验结果及分析 (19)七、思考题 (21)一、实验目的1.聚烯烃改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认识EPDM对聚丙烯的增韧改性;3.理解双螺杆挤出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学习挤出机的操作方法;4.了解聚烯烃挤出的基本程序和参数设置原理。
二、实验原理第一部分聚丙烯及EPDM(一)聚丙烯(1)聚丙烯的品种以丙烯聚合而得到的聚合物称为聚丙烯.聚丙烯颗粒外观为白色蜡状物透明性也较好。
它易燃,燃烧时熔融滴落并发出石油气味。
比聚乙烯更轻。
大多数工业聚丙烯是仅由丙烯一种单体聚合而得到的、即为均聚聚丙烯。
有时为了满足各种性能需要,在聚丙烯合成过程中,常引入少量乙烯单体(或丁烯-1、己烯—1等)进行共聚,得到共聚聚丙烯。
共聚聚丙烯中最重要的是乙烯与丙烯的共聚物。
(2)聚丙烯的性能工业聚丙烯结晶性好,其结晶度一般为50%-70%、有时可达80%。
聚合物成型加工原理
![聚合物成型加工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33b82998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c0.png)
聚合物成型加工原理聚合物成型加工是一种通过加工工艺将原料转化为所需形状的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聚合物材料会经历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变化,最终形成我们所需要的成型产品。
本文将介绍聚合物成型加工的原理,包括热塑性聚合物和热固性聚合物的成型原理,以及常见的成型方法。
热塑性聚合物是一类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可软化、可塑性较好的聚合物材料。
在成型加工过程中,热塑性聚合物首先需要加热至其软化温度,然后通过模具或挤出机等设备将其加工成所需形状。
热塑性聚合物的成型原理主要是利用温度的变化来改变材料的物理状态,从而实现加工成型。
常见的热塑性聚合物成型方法包括注塑、挤出、吹塑等。
而热固性聚合物则是一类在加工过程中通过化学反应形成三维网络结构的聚合物材料。
在成型加工过程中,热固性聚合物首先需要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固化反应,形成不可逆的化学键,然后再进行成型加工。
热固性聚合物的成型原理主要是利用化学反应来实现材料的固化和成型。
常见的热固性聚合物成型方法包括压缩成型、注塑成型等。
除了热塑性和热固性聚合物的成型原理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成型方法,如挤压成型、发泡成型、旋转成型等。
这些成型方法都是根据聚合物材料的特性和加工要求来选择的,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成型原理和适用范围。
总的来说,聚合物成型加工的原理是通过控制温度、压力、化学反应等因素,将聚合物材料加工成所需形状的过程。
不同类型的聚合物材料和不同的成型方法都有其特定的成型原理,只有深入理解这些原理,才能更好地掌握聚合物成型加工技术,实现高质量的成型产品。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产品要求和材料特性来选择合适的成型方法,并且合理控制加工参数,以确保成型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同时,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不断改进成型工艺,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
通过深入研究聚合物成型加工的原理,不断提高我们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为聚合物成型加工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聚合物的加工方法
![聚合物的加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a7fa27f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22.png)
聚合物的加工方法
聚合物的加工方法分为以下几种:
1. 注塑成型:将熔融的聚合物注入模具中,通过冷却和固化形成所需的产品。
2. 吹塑成型:将熔融的聚合物注入模具中,然后利用气压将聚合物吹膨,使其贴附在模具壁上并形成所需的产品。
3. 挤出成型:将熔融的聚合物通过挤出机的螺旋推进将其挤出成所需的形状,然后冷却和固化。
4. 压延成型:将熔融的聚合物放置在两个平面之间,然后通过压力将其压延成薄膜或薄片。
5. 注塑吹塑成型:将熔融的聚合物注入模具中,然后利用气压将其吹膨,使其贴附在模具壁上并形成所需的产品。
6. 热压成型:将聚合物加热到熔化状态,然后将其放置在热模具中,利用压力将其形成所需的产品。
7. 高速注射成型:利用高压和高速的注射使聚合物迅速充填到模具中,并在短
时间内冷却和固化。
8. 混炼挤出成型:将不同的聚合物混合后,通过挤出机的螺旋推进将其挤出成所需的形状,然后冷却和固化。
9. 吸塑成型:将热軟化的塑料片吸附在塑料模具表面,在冷却后形成所需的产品。
10. 三维打印: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三维打印机,将聚合物逐层堆叠,形成所需的产品。
聚合物有哪三种物理状态分别进行哪些加工或者成型
![聚合物有哪三种物理状态分别进行哪些加工或者成型](https://img.taocdn.com/s3/m/c63af999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fb.png)
聚合物有哪三种物理状态分别进行哪些加工或者成型聚合物是由重复单元构成的大分子化合物,其物理状态可以分为固态、流动态和橡胶弹态三种状态。
不同状态的聚合物在加工和成型时具有各自特点和适用范围。
1. 固态固态聚合物具有较高的分子链密度和交联程度,通常以固态颗粒、块状或片状形式存在。
在固态状态下,聚合物难以流动,常用于热压成型、注塑、挤出成型等加工工艺。
•热压成型:固态聚合物经过预热加热,放入热压模具中,在高温高压条件下通过挤压成型,适用于生产复杂形状的零部件如键盘键帽等。
•注塑:将固态聚合物颗粒加热熔化后注入模具中,在高压条件下冷却固化成型,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的生产,如包装盒、塑料杯等。
•挤出成型:固态聚合物在加热后从挤出机器中挤出,通过模具形成坯体,适用于生产管材、板材等长条形产品。
2. 流动态流动态聚合物分子链间距较大,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在受力作用下易发生形变。
流动态聚合物可采用吹塑、旋压、注塑等成型方法。
•吹塑:将熔化的聚合物颗粒通过吹塑机器成型,常用于生产塑料瓶、塑料薄膜等产品。
•旋压:将熔化的聚合物挤出后通过旋转成型,适用于生产大型中空容器如桶、桶等。
•注塑:同固态聚合物注塑法。
3. 橡胶弹态橡胶弹态聚合物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变形能力,适用于压缩变形和弹性回复多次循环的加工方法,如压缩模压、挤出成型和胶粘联接。
•压缩模压:将橡胶弹态聚合物放入模具中,通过压缩使其变形,随后释放压力,使其回复形状,适合制作橡胶密封圈、垫片等产品。
•挤出成型:适用于橡胶管材、密封条等产品的生产。
•胶粘联接:利用橡胶的黏附性质,将不同材料粘接在一起,如胶合板、橡胶地板等生产。
不同状态的聚合物在加工和成型过程中需要考虑材料性质、工艺要求和成品需求,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聚合物加工原理复习及作业
![聚合物加工原理复习及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8b1809fa2af90242a895e5eb.png)
四、粘度随时间的变化
聚合物完成熔融过程以后,流变性质应不随时间而改变。 但实际上,许多聚合物的粘度均随时间而逐渐变化。 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其中有工艺的如加聚类聚合物的 热降解和热氧化降解,缩聚类聚合物与低分子杂质(如水) 之间的交联反应所造成的降解反应等。 因此,在成型过程中聚合物熔体处于注射喷嘴、挤出口 模或喷丝头高温区域的时间应尽可能缩短。
聚合物流体(熔融状聚合物和聚合物溶液或悬浮液)的 流变性质主要表现为粘度的变化,根据粘度与应力或应变速 率的关系,可将流体分为以下两类: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
一、牛顿流体及其流变方程 1.流动类型
层流和湍流
Re<2100
层流
低分子流体 Re>2100
湍流
Re=2100~4000 过渡态(介于层流与湍
剪切增加,粘度升 高
1.粘性液体及其指数定律
切力变稀原因(假塑性流体)
假塑性流体的粘度随剪切应力或剪切速率的 增加而下降的原因与流体分子的结构有关。
解缠理论:
造成粘度下降的原因在于其中大分子彼
对 此之间的缠结。
聚 合 物 熔
当缠结的大分子承受应力时,其缠结点 就会被解开,同时还沿着流动的方向规则 排列,因此就降低了粘度。
二、压力对粘度的影响 原因来自熔体的可压缩性。利用自由体积来解释。 因为在加压时,聚合物的自由体积减小,熔体分子间的自
由体积也减小,使分子间作用力增大,最后导致熔体剪切粘度 增大。
与低分子液体相比,聚合物因其长链大分子形状复杂,分 子链堆砌密度较低,受到压力作用时,体积变化较大。
聚合物熔体成型压力通常都比较高,例如注射成型时,聚 合物在150℃下受压达350kPa到3000kPa,其压缩性是很可观的。
②注塑-高分子聚合物成型加工实验报告
![②注塑-高分子聚合物成型加工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c0e8021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68.png)
②注塑-高分子聚合物成型加工实验报告注塑是一种常见的高分子聚合物成型加工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加热并熔化高分子物料,然后将熔融物料通过高压注射到模具中进行形状固化。
本实验报告旨在研究注塑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对成型品质量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1.了解注塑过程中的材料熔融和模具冷却过程。
2.研究注塑工艺参数对成型品质量的影响。
3.掌握利用注塑成型方法制备高分子聚合物制品的技术要点。
二、实验原理1.材料熔融过程:将固态高分子物料放入注塑机的料斗中,通过加热和搅拌使其熔化,并保持一定的熔融温度。
2.熔融物料的注射过程:熔融物料通过加压送入注射缸中,并通过射嘴注入模具腔中,填充整个腔道。
3.模具冷却过程:填充完毕后,模具中的冷却系统开始起到作用,使熔融物料迅速冷却定型。
4.成品脱模:冷却完毕后,打开模具,取出成型品。
三、实验步骤1.准备高分子物料: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高分子物料,并将其切成小块或颗粒。
2.配置注塑机:将注塑机以及模具进行调试配置,保证其正常工作。
3.设置工艺参数:根据实验要求,设置合适的注塑工艺参数,如注射速度、压力、温度等。
4.开始注塑:按下启动按钮,开始注塑过程,观察熔融过程、注射过程以及模具冷却过程。
5.脱模和检验:冷却完毕后,打开模具,取出成型品,并进行检验。
四、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对不同工艺参数下的注塑成型品进行外观质量检验,如表面平整度、尺寸精度、色泽等方面进行评估和分析。
五、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可总结出不同工艺参数对注塑成型品质量的影响,如注射速度对表面平整度的影响、熔融温度对尺寸精度的影响等。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注塑的工艺流程及其影响因素,并掌握了注塑成型技术的要点。
同时,实验结果也为我们提供了参考,以便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提高成型品质量。
聚合物成型加工课程期末笔记
![聚合物成型加工课程期末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e514dbe1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40.png)
聚合物成型加⼯课程期末笔记1.三⼤材料:塑料,橡胶,纤维塑料材料的分类按来源分类:(1)缩聚物(2)加聚物(3)逐步加成物按树脂的受热后的性能表现分类(1)热固性塑料(2)热塑性塑料按树脂的应⽤分类(1)通⽤塑料(2)⼯程塑料橡胶材料的分类(聚异戊⼆烯)(1)通⽤橡胶(2)特种橡胶化纤材料的分类(PA锦纶,PET涤纶)(1)杂链纤维(2)碳链纤维2.制造⽅法及组成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本体聚合法——透明性、电绝缘性优良,吸收增塑剂快,加⼯流动性好悬浮聚合法——为获得粒度分部窄、颗粒匀称、表观密度合适的树脂,常采⽤两种分散剂乳液聚合法——热稳定性和电绝缘性差,但是树脂颗粒较细3..影响⾼分⼦材料性能的化学因素构成的元素种类及其连接⽅式碳链⾼分⼦优点:好的可塑性;加⼯成型⽐较容易;原料来源⽐较丰富,成本低;缺点:⼤多数都容易燃烧;耐热性⽐较差;容易⽼化;杂链⾼分⼦(主链除碳原⼦以外,还有其他原⼦)主要是通过缩合聚合或开环聚合反应制备耐热性和强度性能⾼,可以作为⼯程塑料主链带有极性,容易⽔解、醇解或者酸解元素有机⾼分⼦(主链含Si、P、Se、Al、Ti等,但不含碳原⼦)耐热性能都⽐较好,但成本⽐较⾼⽆机⾼分⼦(主链上不含碳原⼦,也不含有机取代基,纯粹由其他元素组成)易⽔解,强度差; 耐热性、硬度⾮常⾼端基对热性能的影响——相当于⼀种杂质,造成熔点的降低对光稳定性的影响——有的⾼分⼦化合物的降解是从端基开始的利⽤端基可使⾼分⼦化合物改性和功能化——制造相容剂4.影响⾼分⼦材料性能的物理因素结晶性与物性结晶度增⼤,透⽔性和透氧性变⼩结晶度增⼤,拉伸强度和屈服强度变⼤结晶度增⼤,成型收缩率较⾼成型过程中的取向取向:在外⼒作⽤下,分⼦链沿外⼒⽅向择优排列。
可以分为流动取向和拉伸取向取向后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冲击强度和透⽓性增加熔体粘度与成型性影响熔体粘度的内在因素聚合物链结构与极性相对分⼦质量及其分布材料的组成影响熔体粘度的外界因素温度——温度升⾼使⾼分⼦链热运动和分⼦间距增加,熔体粘度下降——过⾼的温度引起⾼分⼦降解压⼒——压⼒提⾼,⾃由体积减少,分⼦链距离减⼩,分⼦间作⽤⼒增⼤,熔体粘度增⾼——增⼤成型压⼒,增加功率消耗和设备磨损压⼒-温度等效性剪切速率(严格控制螺杆的转速或压⼒不变)——剪切速率增加,熔体粘度下降——剪切变稀现象作业:⽐较聚合物的结晶与取向聚合物⾼温熔体向低温固态转变过程中,使分⼦链的构型(结构形态)得到稳定规整的排列,这就叫聚合物的结晶。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考试重点及部分习题答案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考试重点及部分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35fd6aa76e58fafbb00344.png)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考试重点内容及部分习题答案第二章高分子材料学1、热固性塑料:未成型前受热软化,熔融可塑制成一定形状,在热或固化剂作用下,一次硬化成型。
受热不熔融,达到一定温度分解破坏,不能反复加工。
在溶剂中不溶。
化学结构是由线型分子变为体型结构。
举例:PF、UF、MF2、热塑性塑料:受热软化、熔融、塑制成一定形状,冷却后固化成型。
再次受热,仍可软化、熔融,反复多次加工。
在溶剂中可溶。
化学结构是线型高分子。
举例:PE聚乙烯,PP聚丙烯,PVC聚氯乙烯。
3、通用塑料:是指产量大、用途广、成型性好、价格便宜的塑料。
4、工程塑料: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大于50MPa,冲击强度大于6kJ/m2,长期耐热温度超过100度的、刚性好、蠕变小、自润滑、电绝缘、耐腐蚀可作为结构材料。
举例:PA聚酰胺类、ABS、PET、PC5、缓冷:Tc=Tmax,结晶度提高,球晶大。
透明度不好,强度较大。
6、骤冷(淬火):Tc<Tg,大分子来不及重排,结晶少,易产生应力。
结晶度小,透明度好,韧性好。
定义:是指熔融状态或半熔融状态的结晶性聚合物,在该温度下保持一段时间后,快速冷却使其来不及结晶,以改善制品的冲击性能。
7、中速冷:Tc>=Tg,有利晶核生成和晶体长大,性能好。
透明度一般,结晶度一般,强度一般。
8、二次结晶:是指一次结晶后,在一些残留的非晶区和结晶不完整的部分区域内,继续结晶并逐步完善的过程。
9、后结晶:是指聚合物加工过程中一部分来不及结晶的区域,在成型后继续结晶的过程。
第三章添加剂1、添加剂的分类包括工艺性添加剂(如润滑剂)和功能性添加剂(除润滑剂之外的都是,如稳定剂、填充剂、增塑剂、交联剂)2、稳定剂:防止或延缓高分子材料的老化,使其保持原有使用性能的添加剂。
针对热、氧、光三个引起高分子材料老化的主要因素,可将稳定剂分为热稳定剂、抗氧剂(防老剂)、光稳定剂。
热稳定剂是一类能防止高分子材料在成型加工或使用过程中因受热而发生降解或交联的添加剂。
聚合物加工工程第4章注射成型
![聚合物加工工程第4章注射成型](https://img.taocdn.com/s3/m/663e6967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53.png)
表3-1
常用注射速率、注射时间
注射量/cm3 注射速率/(cm3/s) 注射时间/s
125 250 500 1000 2000 4000 6000 10000 125 200 333 570 890 1330 1600 2000 1 1.25 1.5 1.75 2.25 3 3.75 5
2024/3/31
2.组成
柱塞式和螺杆式两种大类注射机成型过程 大致相同 不同的是前者用柱塞施压塑化而后者用螺 杆塑化 但两者组成相似 包括注射系统、合模系统、液压传动系 统和电器控制系统四部分组成。
2024/3/31
液压传动
合模系统
注射系统
电器控制系统
2024/3/31
4.2.2 注射机的注射系统
1.作用:塑化、注射和保压三方面
2024/3/31
e. 充模流动长度
• 充模流动长度或熔体在模腔内的极限流动 长度,是指熔体在模腔中流动,凝固层逐 渐增厚,直到流动停止时,这一有限的流 动长度。
• 充模流动长度不小于制品方向的长度,这 是为获得完整的注射制品在充模过程必须 考虑的首要问题。
• 这一长度与注射工艺条件、模具结构形状, 以及聚合物性能等因素有关。
2024/3/31
3)弹簧针阀自锁式喷嘴:依靠弹簧压合喷嘴体内的阀 芯实现锁闭,可防止“流涎”现象,使用方便;结 构较复杂,制造困难,流程较短,注射压力降较大, 较适用于尼龙、涤纶等熔体粘度较低的塑料注射。
2024/3/31
4)液控杠杆针阀式喷嘴
• 是依靠外在液压系统通 过杠杆联动机构启闭阀 芯。
2024/3/31
1)通用式喷嘴(图a):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无加热装 置,注射压力损失小,常用于聚乙烯、聚苯乙烯等 注射成型。是最普遍的形式。
高分子聚合物的加工方式
![高分子聚合物的加工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a13b984f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5f.png)
高分子聚合物的加工方式高分子聚合物是一种具有高分子量的化合物,由许多重复单元组成。
这些材料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例如塑料制品、橡胶制品、纤维和涂料等。
为了将高分子聚合物转化为实际的产品,需要经过一系列加工步骤。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高分子聚合物加工方式。
1. 注塑成型。
注塑成型是一种常见的高分子聚合物加工方式,特别适用于生产塑料制品。
在注塑成型过程中,高分子聚合物颗粒被加热融化,然后通过注射机注入模具中,经过冷却后形成所需的产品形状。
这种加工方式适用于生产各种尺寸和形状的塑料制品,如杯子、盒子、零件等。
2. 挤出成型。
挤出成型是另一种常见的高分子聚合物加工方式,特别适用于生产塑料薄膜、管材和型材等产品。
在挤出成型过程中,高分子聚合物颗粒被加热融化,并通过挤出机的螺杆挤压成型,然后经过冷却后形成所需的产品形状。
这种加工方式适用于生产连续长度的产品,如塑料薄膜、管道等。
3. 压延成型。
压延成型是一种用于生产塑料薄膜和薄片的加工方式。
在压延成型过程中,高分子聚合物颗粒被加热融化,并通过压延机的辊子压延成所需的薄膜或薄片形状,然后经过冷却后形成最终产品。
这种加工方式适用于生产塑料包装薄膜、薄片等产品。
4. 注塑发泡。
注塑发泡是一种常见的高分子聚合物加工方式,特别适用于生产泡沫塑料制品。
在注塑发泡过程中,高分子聚合物颗粒与发泡剂一起被加热融化,然后通过注射机注入模具中,经过发泡后形成所需的泡沫塑料制品。
这种加工方式适用于生产泡沫塑料包装、填充材料等产品。
总的来说,高分子聚合物的加工方式有很多种,每种加工方式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和优势。
通过选择合适的加工方式,可以实现高效、精确地生产出各种高分子聚合物制品,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
希望本文对高分子聚合物的加工方式有所帮助。
聚合物成型工艺学复习重点及习题
![聚合物成型工艺学复习重点及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0ea03bbf8c75fbfc67db249.png)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人类社会的进步是与材料的使用密切相关的材料有四大类,即木材、水泥、钢铁、塑料。
2、高分子材料主要包括塑料、纤维、橡胶、粘合剂、涂料、离子交换树脂等。
3、塑料工业包括塑料生产和塑料制品生产两个部分。
4、塑料制品生产主要由原料准备、成型、机械加工、修饰和装配等连续过程组成。
5、压缩模塑又称模压成型或压制成型。
6、挤出成型的优点:生产具有连续性、产率高、投资少、收效快。
7、合成树脂在常温常压下一般是固体,也有为粘稠状液体的。
8、酚醛树脂,俗名电木,它是由苯酚和甲醛在催化剂作用下制得的。
9、人类最早使用的天然树脂是松香、虫胶。
10、常用压缩模的热固性塑料有:酚醛塑料、氨基塑料、不饱和聚酯塑料、聚酰亚胺等。
二、名词解释:1、成型:成型是将各种形态的塑料(粉料、粒料、溶液或分散体)制成所需形样的制品或坏件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最为重要,是一切塑料制品或型材生产的必经过程。
2、机械加工:机械加工是指在成型后的工件上钻眼、切螺纹、车削或铣削等,用来完成成型过程所不能完成或完成得不够准确的一些工作。
3、修饰:装配是将各个已经完成的部件连接或配套使其成为一个完整制品的过程。
4、挤出成型:挤出成型是将塑料在旋转螺杆与机筒之间进行输送、压缩、熔融塑化、定量地通过机头模子成型。
5、合成树脂:合成树脂是由低分子量的化合物经过化学反应制得的高分子量的树脂状物质。
6、过程集中制:过程集中制是将塑料制品的加工工序所需要的各种设备分别集中起来进行生产的机制。
7、过程集中制:按照一种产品所需要的生产过程实行配套成龙的生产。
三、问答题1、塑料主要应用于哪些方面答:塑料主要应用于农牧渔业、包装、交通运输、电气工业、化学工业、仪表工业、建筑工业、航空工业、国防工业、家具、日用品、玩具、医用等方面。
2、塑料制品生产目的是什么答:塑料制品生产是一种复杂而又繁重的过程,其目的在根据各种塑料的固有性能,利用一切可以实施的方法,使其成为具有一定形状有价值的塑料制件和型材。
聚合物成型加工原理 第二章
![聚合物成型加工原理 第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94cbd8b1f121dd36a32d82f8.png)
生产长径比很大的产品
2014-10-10
38
2.聚合物的拉伸过程 可延性来自于大分子的长链结构和柔性。当固体聚 合物在Tg-Tm(或Tf)间受到大于屈服强度的拉力作用时, 就会产生宏观拉伸变形。 应力-应变关系图:
横截面形状:
2014-10-10 25
试验方法与机理:
横截面形状:
螺线长,表示聚合物的流动性好。
螺线短,表示聚合物的流动性差。
2014-10-10
26
螺旋线的长度与加工条件、聚合物流变性、热性能的关系: (L/d)2=C(△pd2/△T)(ρ△H/ λη)
=C(△pd/ην)[(△H/△T)(ρνd/λ)]
纺丝过程中的拉伸和冷却作用也会使η↑,有利于细
流稳定性的提高。
2014-10-10 33
②要求纺丝材料必须具有较高的熔体强度。 与纺丝时的拉伸速度的稳定性和材料的凝聚能密度 有关。
2014-10-10
34
2014-10-10
35
2014-10-10
36
2014-10-10
37
四.聚合物的可延性
2014-10-10
8
注意:在高弹态下进行加工时,关键问题是:在保持外 力作用下,把制品的温度迅速冷却到Tg以下。也就是说 要充分考虑到加工中的可逆形变,否则就得不到符合形
状尺寸要求的制品。
2014-10-10
9
(3)在C区,粘流态。大分子除 了链段运动以外,整个大分子链 在外力作用下也产生滑移。
c.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各种添加剂及其用量对流动性和加
第七章-聚合物成型与加工基础分析
![第七章-聚合物成型与加工基础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92696a9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ad.png)
可延展性是指聚合物在一个或两个方向受挤压或拉伸的 能力。
• 聚合物的可延展性来自高分子的长链结构。对韧性聚合 物而言,当温度在Tg~Tm(或Tf)时,受到大于屈服强度 的拉力作用时,聚合物产生宏观的塑性延展性。可延展 性的程度取决于聚合物的塑性应变的能力,与拉伸温度 密切相关。通常将Tg附近温度下的拉伸称作冷拉伸,而 在Tg以上温度下拉伸为热拉伸。拉伸可以从一个方向进 行,也可以从两个方向进行,前者称为单向拉伸,后者 称为双向拉伸。
• 当温度过高,聚合物在模腔中流动性好,易于成型,但 也易分解,并使脱模的制品易产生收缩;温度过低,熔 体粘度大,流动差,并会产生较大的弹性形变,导致制 品形状和尺寸不稳定,还可能产生离层现象;压力过高, 虽流动性提高,但会因粘度过小而产生溢料,造成飞边; 压力过小,则易注不满而缺料。
34
高分子材料学
• 2)合成橡胶是用人工合成的方法制得的聚合物弹性体。 合成橡胶按其性能和用途可分为通用合成橡胶和特种合 成橡胶 A、凡性能与天然橡胶相同或相近,广泛用于制造轮胎及 其它大量橡胶制品的,称为通用橡胶、如丁苯橡胶、顺 丁橡胶、氯丁橡胶、丁基橡胶等。
8
高分子材料学
B、凡具有耐热、耐油、耐寒、耐臭氧等特殊性能,用 于制造特定条件下使用的橡胶制品,统称为特种橡胶, 如丁腈橡胶、氟橡胶、硅橡胶、氯醇橡胶、聚氨酯橡胶 等。
11
高分子材料学
2)化学纤维包括无机纤维(玻璃纤维)、再生纤维(粘胶丝)、 半合成纤维(醋酸纤维、硝酸纤维)和合成纤维。其中合成纤 维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涤纶)、聚酰胺(尼龙或锦纶)、 聚丙烯晴(腈纶)、聚丙烯(丙纶)、聚氯乙烯(氯纶)、聚乙烯 醇缩甲醛(维尼纶)等。
3)应用在特定环境下的合成纤维被称为特种合成纤维,按其 性官团可分为耐高温纤维(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碳纤维、聚 酰亚胺纤维);耐腐蚀纤维(聚四氟乙烯纤维、四氟乙烯/六 氟丙烯共聚纤维);阻燃纤维(聚偏氯乙烯纤维、维氯纶、腈 氯纶);弹性纤维(聚氨酯纤维、聚丙烯酸酯弹性纤维);吸 湿性纤维(绵纶-4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合物的加工性质 可模塑性、可挤压性、可延性、可纺性玻璃态适合机械加工、固相成型高弹态压力成型、吹塑成型、弯曲和拉伸操作 注意关键问题是:在保持外力作用下,把制品的温度迅速冷却到Tg 以下。
也就是说要充分考虑到加工中的可逆形变,否则就得不到符合形状尺寸要求的制品。
粘流态熔体加工,如注射、挤出、压延、熔融纺丝、热贴合Tb 以下,材料使用的下限。
破碎加工2)结晶聚合物处于不同聚集态时与加工的关系:加工方法:a.Tg 以下, 机械加工;b.Tg~ Tm 间,当外力大于材料的屈服强度时,可进行薄膜和纤维的拉伸操作;c.Tm 以上, 主要进行熔体加工。
一聚合物的可挤压性1.定义:可挤压性是指聚合物受到挤压作用形变时,获得形状和保持形状的能力。
可挤压性的评价:熔体指数:MI 指聚合物熔体在一定温度、一定压力下,10min 内通过标准毛细管的质量值,g/10min 。
二、 聚合物的可模塑性1. 定义:聚合物在温度和压力作用下变形和在模具中模塑成型的能力。
模塑条件这里主要是指温度和压力a.若温度太高时,虽然熔体的流动性好,易于成型,但会引起降解,制品的收缩率大;b.若温度过低,虽然熔体粘度增大,但流动困难,成型性差,并且因弹性增加,使制品形状稳定性差;c.适当增加压力,通常能改善聚合物的流动性;d.压力过高时,会引起溢料和增大制品的内应力;e.压力过低时,造成缺料。
A温度T d c b a 线良不面表-a 线解分-b 线料溢-c 线料缺-d F E D C B G 区佳最塑模-A 难困型成-B 化焦色着-C 形变料溢-D 足不模冲-E 限极性弹粘-F只有当温度和压力落在A区时,才能得良好的制品如果加热速度过快,制品表面熔融,内部仍然是固体物料,制品强度极差。
(外熟内生)若冷却速度快,表面硬化了,而内部还处于粘流状态,制品尺寸稳定性差。
(真空泡)三.聚合物的可纺性1.定义:指聚合物通过加工形成连续固体纤维的能力。
具有可纺性的聚合物可以进行纺丝,作成纤维。
四.聚合物的可延性1.定义:可延性是指无定形或结晶固体聚合物在一个或二个方向上受到压延或拉时伸变形的能力。
生产长径比很大的产品2.2.3影响聚合物粘度的因素概述1.自由体积:指聚合物中的空隙。
它是大分子链段进行扩散运动的场所。
自由体积大,分子间距就大,分子间作用力小,大分子链段容易活动,聚合物粘度小。
因此凡能引起自由体积增大的因素都能使聚合物粘度降低。
2.大分子长链之间的缠结:它使分子链运动变得非常困难。
分子间缠结程度大,分子间作用力增大,大分子形成网络,分子不容易活动,聚合熔体粘度就大。
因此凡能减小缠结作用的因素都能使熔体粘度降低。
一、温度lnη=lnA+Eη/RT 或η=A eEn/RT 刚性分子链Eη大,柔性分子链Eη小。
Eη越大,熔体对温度越敏感。
二.压力压力~温度的等效性:增加压力对粘度的影响和降低温度的影响具有等效性,(△T/△P)η:(3-9)×10-2℃/atm 。
增大压力,粘度增大;升高温度,粘度降低。
在成型加工中,为提高产量,如果同时升高温度和压力,有可能使效果相反的两种效应相互抵消。
如果压力效果大于温度效果,产量反而下降。
小结:对于假塑性液体: a. T↑,η↓; b. P↑,η↑; c.平均分子量↑,η↑; d.填料↑,η↑; e.增塑剂、溶剂使η↓。
一、剪切弹性1.剪切弹性模量①定义:剪切应力和弹性应变之比,表示物体抵抗形变的能力,用G 表示。
G=τ/γR判断方法:比较松弛时间t*和外力作用时间t的大小①t >>t*,聚合物总形变中以粘性形变为主;②t <<t*,聚合物总形变中以弹性形变为主。
松弛时间t *是剪切粘度η和剪切模量G之比。
它是表示高聚物从一种平衡态到另一种平衡态所经历的时间。
t*=η/ G t*=λ/E二.拉伸弹性拉伸弹性模量,杨氏模量,用E表示。
E=σ/εR流动的缺陷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滑移、端末效应、弹性的干扰、熔体破裂等。
一.管壁上的滑移1.高分子在导管中流动时,在管壁处是时停时动的,这种现象称为滑移。
2.滑移造成的不良后果:a.影响流量的稳定性;b.使流变学中的一些公式产生误差;c.挤出物的形状不均匀,有时忽左忽右,忽细忽粗;d.使所测量的流变数据产生误差。
克服:降低剪切速率二.端末效应包括入口效应和出口效应。
入口效应是指在管子进口处一段区域,产生较大的压力降。
.出口效应a.出口效应指聚合物由管子流出时,料流直径发生先收缩后膨胀的现象。
b.产生收缩原因:料流速度自行调整,使得四周速度和中心速度大致相等。
c.产生膨胀原因:弹性形变恢复。
三.弹性对层流的干扰根据Re的计算,聚合物熔体在流动时一定是层流,但实际过程中有时出现湍流。
称为弹性湍流。
四.“鲨鱼皮症”鲨鱼皮症指挤出物表面像鲨鱼皮那样,非常毛糙。
产生原因:挤出口模对挤出物表面产生周期性张力和口模对熔体时粘时滑造成的。
影响因素:a. 线速度增大到一定值时才会出现这种现象。
b. 分子量低,分布宽,挤出温度高,挤出速度低,不出现这种现象。
c.与制模材料无关,与口模的光滑性无关。
五.熔体破裂1.现象当τ、增加到某一数值时,挤出物表面粗糙失去光泽,粗细不均,严重时出现波浪竹节状扭曲的挤出物,甚至发生支离或断裂,形成不规则碎片或圆柱。
、2.3 聚合物的加热与冷却热量传递形式:热传导、对流、辐射聚合物在成型加工过程中能量主要以对流、热传导为主。
a. 升温过快,外熟内生。
b. 冷却速度过快,真空泡。
加工过程中的热效应热效应包括:摩擦生热、体积膨胀吸热、相变的热效应加工过程中影响结晶的因素一.冷却速度的影响冷却速度的快慢取决于熔体温度tm和冷却介质温度tc之间的温差,即tm-tc=△t。
分为:缓慢冷却、快速冷却、中等冷却中等冷却速度a.是指tc处于Tg以上附近温度范围内,△t不很大。
b.特点:这种状态下,聚合物表面层在较短的时间内冷却凝固形成壳层,冷却过程中接近表面的区域最先结晶。
制品内部也有较长时间Tg以上温度范围内,因此有利于晶核生成和晶体长大,结晶速度较快。
结晶完整、均匀,结构完整、稳定。
因次稳定性好,生产周期短,有利于生产。
a.熔融温度高和熔融时间长:主要是均相成核,结晶速度较慢,结晶尺寸较大;b.熔融温度低和熔融时间短:主要是异相成核,结晶速度较快,结晶尺寸小而均匀,并有利于提高制品的力学强度、耐磨和热畸变温度。
2.4.2 聚合物结晶对制件性能的影响1.对聚合物制件的机械性能和热性能而言,总是晶态的优于非晶态的,结晶度高的优于结晶度低的。
2..拉伸定向过程中的形变分类:弹性形变、分子排直的变形、粘性变形定向又结晶,性能较好,透明且收缩好。
聚合物的降解1.定义:聚合物大分子可能由于受到热和应力的作用或由于高温下微量水分、酸、碱等杂质及空气中氧的作用而导致分子量降低、大分子结构改变等化学变化。
通常称分子量降低的作用为降解。
按降解过程化学反应的特征将降解分为:链锁降解和无规降解降解的影响因素(一)聚合物结构的影响a. 化学键稳定性:伯碳>仲碳>叔碳>季碳∴PE>PPb. 主链上含有-C-C=C-结构时,双键β位上的单键也具有相对的不稳定性;c. 侧链:极性大和分布规整的取代基能增加主链C-C键的强度,提高聚合物的稳定性;d. PVC中,Cl与相邻的H脱去HCl;e. 主链中有芳环、饱和环和杂环的聚合物以及具有等规立构和结晶结构的聚合物稳定性较好,降解倾向小;f. 大分子链中含有-O-、-OCO-、-NH-CO-、-NH-COO-等结构时,一方面其键能较均匀,另一方面这些结构对水、酸、碱、胺等极性物质较敏感,因此稳定性差。
聚合物的降解速度还与材料中杂质的存在有关。
杂质的作用就是降解的催化剂。
2.7 加工过程中聚合物的交联聚合物加工过程中,形成三向网状结构的反应称为交联。
通过交联反应能制得交联聚合物。
和线型聚合物比较,交联聚合物的机械强度、耐热性、耐溶剂性、化学稳定性和制品的形状稳定性等均有所提高。
助剂。
1.助剂:具有一定作用的辅助材料的总称。
2.加入目的:改善聚合物的成型工艺性能,改善制品的使用性能或降低成本。
3.配制方法:混合均匀的复合物4.复合物的形态:粉料、粒料、悬浮体、溶液工业上以粉料、粒料为主。
粉料:一般只要使各组分混合均匀,只需要简单的混合作用。
简单的混合指人工搅拌或采用捏合机、高速混合机混合;粒料:将粉料通过塑炼或挤出等操作进一步塑化制成。
由此可见,混合程度上粒料比粉料均匀。
选择合适的分子量。
通常要求聚合物分子量分布不能太大,一般取Mw/Mn≤5。
水分含量高,消耗热量大,甚至使聚合物产生降解,使制品产生气泡,因此对水分含量有较高要求。
灰分主要影响制品的透明度。
铁是一种降解催化剂,含量过高还影响制品的透明性。
共混聚合物的选择原则:a.化学结构原则b.溶解度参数原则c.流变学原则即“等粘点”共混原则:d.胶体化学原则即表面张力匹配原则。
e.分子扩散动力学原则即分子链段渗透相近原则。
(5)加工中采用的共混方法a.溶液共混法:b.乳液共混法:c.粉末共混法:d.熔融共混法:二.增塑剂增塑剂是一类对热和化学试剂都很稳定的有机化合物。
作用:降低聚合物分子间的作用力,从而降低聚合物的软化温度、熔融温度,改善聚合物加工性和提高制品的柔软性。
对非极性增塑剂来说: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聚合物与增塑剂间的溶剂化作用,减弱分子间的范德化力。
作用力主要是色散力,大小与分子间距离的6次方成反比。
增塑剂的加入增大了聚合物分子间的距离,降低了分子间的作用力。
△Tg=BV△Tg:未增塑的Tg与增塑后的Tg之差B:比例系数V:增塑剂的体积分数b.对极性增塑剂来说:增塑剂中的极性基团与聚合物分子上的基团相互作用,代替了聚合物分子中的极性基团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削弱了分子间的作用力。
增塑剂极性基团使增塑剂和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相容性;而非极性基团把聚合物的极性基团屏蔽起来,减弱了分子间作用力。
增塑剂的增塑作用与增塑剂的克分子数有关,表示为:△Tg=K n K:比例系数n:克分子数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相容性好,适合大多数通用制品的要求,光热稳定性好,耐低温、低毒,是目前使用最多的增塑剂。
工业上把它作为标准增塑剂。
4.对增塑剂的要求和评价a.应具有良好的相容性;b.挥发性低;c.迁移性低;d. 溶浸性(萃取性)小;e.增塑效率高;增塑剂的用量PVC硬制品:0-5%,半硬制品:15-25%,软制品:40-70%。
三.稳定剂一般用量在0.2-0.5%,1.定义:凡能阻缓材料变质的物质即为稳定剂。
2.分类:热稳定剂、光稳定剂和抗氧剂等。
3.作用:分别如下(一)热稳定剂定义:凡能阻缓聚合物因受热降解的助剂称为热稳定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