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失改革的社会基础是清末新政失败原因分析
试析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
试析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195试析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王瑞琪(山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临汾041000)摘要:在20世纪初期,清王朝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进行了一次改革,史称清末新政。
从1901年慈禧颁布 上谕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新政共维系了十年。
但因它违背历史潮流,没有从人民利益出发,错失良机,最 后以失败而告终。
清末新政虽是一次失败的改革,但它对中国近代化进程却有着积极意义。
本文从清末新政失 败的原因中,探寻新政留给后人的经验与教训。
关键词:清末新政失败原因中图分类号:K2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 (2017) 12-0195-021901-1911年,清政府实行“新政”,推行了一系列改 革措施,涉及范围相当广泛,但这次改革却没能延长清政 府的寿命,反而加速了它的灭亡。
本文拟从四个方面来简 要分析一下这次改革失败的原因。
一、新政本质的欺骗性“新政”的主要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统治,并未从根本 上触及封建统治的根基。
在这次改革中体现出了较为严重 的被动性和盲目性。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政治领导集团并没 有彻底的决心和勇气,在扼杀了 “戊戌维新变法”后,面 对来自国内外的各种压力才被迫举起了改革的旗帜。
主持 这次改革的最高统治者是慈禧太后和摄政王载沣。
慈禧身 为封建专制统治集团的最高统治者,她不会站在历史潮流 前引导社会前进。
她大半生都是在权力争夺中度过,她关 注的是如何维护自身权力,如何让清政府免于灭亡,而不 是救亡图存。
载沣主持实施的一系列政策,如驱逐袁世凯、重用亲贵、成立皇族内阁、拒绝立宪派的请愿及实行铁路 国有政策等,均激化了社会矛盾,起到了反面作用。
陈天华曾说:“见从前守旧惹的祸来,才敷衍行了一 段新政,不过是掩人耳目”。
①1901年初清政府颁布了变法 诏,宣布开始实施“新政”“变法自强”等一系列改革措 施,却回避了此次变法的关键核心问题即政治改革。
清政 府只是在1906年9月1日宣布“预备立宪”,称要“仿行 宪政”,“仿行宪政”这一举措才勉强与政治改革有少许联 系。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论文
浅议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摘要在20世纪初期,清王朝为了维持自己岌岌可危的统治,进行了一次改革,史称清末新政。
从1901年慈禧颁布上谕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新政共维系了十年。
但由于它违背历史潮流,没有从人民利益出发和错失良机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清末新政虽是一次失败的改革,但它对中国近代化进程却有着积极地意义。
本文从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中,探寻新政留给后人的经验与教训。
关键词清末新政失败原因19世纪末,国外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国内民变此起彼伏,革命日益逼近。
面对内忧外患,清朝的高级官员认识到要想维护王朝的统治,就必须实行改革。
所以,京城和地方的高级官员以及清朝部分驻外大使在 1900 年底纷纷上书,要求改革;同时,作为当时清朝的当家人慈禧太后在西逃过程中也深深感觉到要使皇位永固,就必须改革。
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下诏变法,推行一系列的“新政”,新政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但最终却无法摆脱失败的命运。
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分析其失败原因,以期对我们现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些许启示。
一、固守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违背历史发展潮流在内外压力的交织下,清政府进行了为期十年的“新政”。
但由于晚清的统治阶层,无论是没落的满清皇亲国戚,还是腐败的官僚利益集团均是专制政体的既得利益者。
这些既得利益者在不得已推行的清末新政中,不惜违背当时历史发展潮流,始终固守为自己带来巨大利益的君主专制制度。
他们进行改革的目的不是为了“富国强兵”,而是为了维护摇摇欲坠的封建王朝,为了保住甚至扩大皇族和封建官僚集团的权势。
这一点我们从五名出国考政大臣回国后陈述实行宪政的理由中可以看出。
他们指出,以今日之时势言之,立宪之利有最重要者三端:一曰皇位永固。
二曰外患渐轻。
三曰内乱可弭。
正因如此,清末新政从启动的那一天开始就充满了矛盾,使得很多好的改革举措无法实施。
比如,清政府为了立宪而设立的资政院和咨议局。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新探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新探中国清朝晚期的新政是一次旨在改革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体制的尝试。
然而,尽管新政的初衷良好,却没有取得显著的成功。
这篇文章将探讨导致清末新政失败的一些原因。
一、朝廷内部分裂在清朝晚期,朝廷内部存在着严重的政治分裂。
由于长期的封建时代的束缚,中国皇帝很难接受西方的新思想和制度,这使得他们难以推动新政的改革。
此外,政治上的强势派别也对新政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清廷内部存在着许多强硬的派别,他们不惜一切代价来维护各自的政治利益。
这些派别之间的争斗使得政府在制定政策时既缺乏决策的权威,也无法在执行过程中得到足够的支持。
二、经济结构落后另一个导致新政失败的重要原因是中国的经济结构落后。
清朝晚期,中国经济还停留在封建时代的水平上。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长期的封建制度,以及与其他国家相比较少的接触。
这使得中国很难拥有与西方国家抗衡的实力,同时也使得中国在工业和农业上无法与其他国家相比。
这都导致了中国的财政困境,使得新政无法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
三、社会体制僵化此外,社会体制的僵化也是新政失败的原因之一。
中国的社会体系是建立在封建社会的基础上的,这使得中国的社会结构非常僵化,很难对新的改革做出持续的响应。
各个阶层之间的矛盾也是导致新政失败的原因之一。
中国的农民、地主、商人和政治精英之间的矛盾无法得到解决,这阻碍了改革的推进。
四、民族危机最后,新政失败的原因是民族危机。
在清朝晚期,中国处于一种弱势状态,无力抵抗外部压力。
据估计,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间,共有超过300万中国人因战争和饥荒而死亡。
这使得中国陷入危机,并在西方列强的压力下失去了部分领土。
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难以利用资源来推行社会经济的改革。
综上所述,清末新政虽然是一次重大的改革尝试,但仍然失败了。
新政的失败原因包括朝廷内部的分裂、中国经济结构的落后、社会体制的僵化和民族危机。
这些因素使得新政无法取得显著的成果,也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新探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新探清末新政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变革,它试图以改革来挽救滑坡的中国帝国。
这一次改革却以失败告终,给中国带来了更深重的灾难。
各种学者对这次改革失败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但是至今仍然没有统一的结论。
本文将试图通过对清末新政失败原因的新探,分析清末新政失败的深层次原因,以期更好地解读这段历史,为我们的探索和认知提供一些新思路。
从政治制度的角度看,清朝末年的走向是从封建专制向君主立宪的转变,这需要彻底改革传统的封建政治制度。
在这一过程中,清政府却面临了来自内外部力量的巨大阻力。
在国内,地方派系的势力庞大,他们对于中央政府的改革举措持强烈的反对态度,因为他们担心自己的地位和利益会受到威胁。
清政府自身的官僚体系也是对改革的巨大阻力,因为这些官僚们往往只顾自己的利益,对改革缺乏动力,甚至有的人还参与了挑拨离间的活动。
在国外,列强的压力也是不容忽视的,他们对中国的强大利益忌惮万分,不愿意看到中国强大起来,因此会采取各种手段来阻碍中国的改革进程。
在这种外部和内部的巨大阻力下,清政府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总是束手束脚,无法迅速出台有效的改革措施,更遑论实施了。
我们政治制度的阻力是导致清末新政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社会经济结构来看,清末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非常落后,这给改革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
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渐过渡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在这一过程中,社会经济结构出现了一系列的混乱和矛盾。
特别是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上,由于技术水平低下,生产效率极低,这使得中国社会长期处于贫穷的状态。
而传统的统治者们往往对此采取了保守的态度,他们担心改革会打破他们的既得利益,因此对于改革也是反感的。
这种社会经济结构的困难给改革增添了非常大的难度,是导致清末新政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意识形态层面来看,清末中国的传统意识形态非常顽固守旧,这给改革带来了很大的阻力。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天命为主,人事为辅”的传统观念,这就使得中国社会一直存在着对于改革的抵触情绪。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新探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新探清末新政是指清朝末年实施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旨在挽救中国社会矛盾的深化,改变清廷的衰落局面,并为实现现代化中国奠定基础。
清末新政最终失败了,以下将对其失败原因进行深入探讨。
清末新政的推行时间过晚。
清朝实施新政时,中国社会已经面临着深刻的变革需要。
西方列强入侵和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中国社会陷入了长期的衰退状态,国家经济崩溃、社会秩序混乱,人民民不聊生。
而新政采取了一些相对较为温和的措施,无法迅速彻底地改变社会现状,使得改革无法与社会的迅速变化同步。
新政在政策上存在局限性。
新政并没有针对深层次问题进行根本性的改革,而是停留在表面,只是对现有制度进行了一些修补和调整。
新政试图改善官吏贪污腐败的现象,推行了科举考试制度的改革,但并未对科举制度自身做出根本的改变。
新政对工商业的改革相对较少,没有对庙堂官僚主义进行实质性的改革,从而限制了新政的效果。
新政实施的过程中遭遇了各种阻碍和挑战。
清末时期社会矛盾激化,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这使得新政实施过程中面临了种种困难和阻力。
清廷内部的反对势力和保守势力对新政持否定态度,清廷对新政改革的支持力度并不强大,这也直接影响了新政的进展和效果。
新政在制度设计上存在一系列缺陷。
虽然新政试图改革但并未对根本的制度问题进行解决,如土地问题以及封建土地制度并未得到根本改变,社会地主与农民之间的矛盾得不到解决,而且在新政改革中采取的一些政策措施也存在问题,如对天津、上海等沿海城市实行了商业特权,导致了国内外资本的逐渐积聚,加剧了社会矛盾。
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主要包括推行时间过晚、政策局限性、遭遇阻碍和挑战以及制度设计上的缺陷等。
虽然新政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变革,但由于各种原因的制约,未能实现其最终目标,也为清朝的覆灭埋下了伏笔。
清末新政的失败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揭示了改革中的一些问题和挑战,值得我们引以为戒。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新探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新探清朝末年,由于长期的压迫统治和腐败治理,国家衰败不堪,社会矛盾激化,民主革命的声浪越来越高。
清政府为了保住统治地位,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政策,试图通过改革来挽救局势。
这些新政却没有达到期望的效果,最终导致了清政府的失败。
那么,这些新政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本文将从内外因素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外部因素1.列强的干涉:清朝末年,列强们谋求在中国争夺势力范围,对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侵略和割地要求。
面对列强的干涉,清政府没有足够的国力和技术实力来抵抗,只能通过妥协和割地来保住统治地位。
这些割地让清政府的形象受到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使得人们对清政府的信任度大幅降低。
2.社会动荡:清朝末年,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和民众抗议不断。
由于长期的剥削和压迫,农民们生活贫困,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而新政在解决农民问题上,并没有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仍然延续了旧制度的不公平和不平等,使得农民们的不满情绪继续蔓延。
新政中的一些措施如“国以民为本”、“平肆商圳”等,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
3.经济困境:清政府财政困难,国库空虚,无法为新政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
由于列强的侵略和中国的经济自主性不足,中国的产业和商业也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导致经济崩溃和资源枯竭。
这使得新政所依赖的经济基础不稳定,无法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
1.既得利益集团的阻力:清政府的新政改革涉及到了大量的既得利益集团,如官僚贵族、地主阶级等,他们在旧体制下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利益,不愿意接受改革的挑战,因此对于新政持有抵制态度,并通过各种手段来阻挠改革的进行。
2.新政的不彻底性:清政府推行的新政往往是一些表面性的改革,没有真正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性和主要性问题。
在改革教育方面,清政府提出要改革科举制度,但是实际上并没有解决科举制度的深层次问题,使得改革没有产生实质性的效果。
3.清政府的腐败和无能:清政府在长时间的统治下,官僚主义和特权思想盛行,腐败现象严重。
清政府官员对新政的执行缺乏决心和能力,不愿意付出实际的努力来推动改革。
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和启示
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和启示【摘要】当代中国在经历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之后,改革逐渐从经济体制的改革延伸到深层次的政治体制改革。
对清末新政改革失败原因的探索,会让我们了解那段历史究竟发生了什么的同时,也有利于我们从其得失中总结出教训,为今人的改革提供借鉴,推进今天的改革大业。
本文采集自网络,本站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关键词】高清末;新政;失败;原因一、引言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对清末新政改革的研究也日渐火热起来,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许多学者都对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进行了探究,这些研究在探析清末新政失败原因的方面都进行了先关的分析,但过于宏观,没有对失败的原因作出细致的分析。
此外还有从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对新政失败原因作出分析的评论,如范忠信先生的《中西方文化的暗合与差异》、林端先生的《儒家伦理与文化》;也有从清末地方自治等方面分析失败原因,如马宝成的《清末新政时期的地方政治参》、卞修全的《清末地方自治新论》,此外还有从改革权威丧失方面对失败原因作出分析的,如邵勇和叶小青的《从权威的流坠到清末新政的失败》。
本文将采用历史分析的研究方法,整理相关史料,简述改革的历史背景和措施,并结合史料进行分析,从中得出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和对今天改革的启示。
二、清末新政概述鸦片战争之后,国家主权与领土不断遭受着外国列强的侵害,社会内部矛盾不断加剧,先后出现了太平天国运动、捻军等重大叛乱,清廷的政治统治权威不断下降。
为图富强,清廷开展了历时30多年的洋务运动,这使得中国在经济近代化方面取得了重大进步,但是没有触动既有的政治体制。
然而甲午战争的失败让人们认识到中国政治制度的落后是导致中国战败的重要原因。
各国列强也希望清廷可以通过改革来巩固自己的统治,维护其在华利益。
义和团运动造成的全国性混乱和联军侵华带来的巨大耻辱也让清廷意识到自己的统治的危机,如果不变法,不仅不能富国图强,甚至可能会丧失统治,于是开始了新政改革。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新探
一、清末新政涵盖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清末新政范围上比洋务运动广泛。
洋务运动主要是由地方实力派官员主导的爱国自救运动,它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主要内容在于发展实业,而且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等西方列强渗透较多的地带。
而清末新政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并且得到朝野内大部分政治力量的支持。
其次,清末新政比戊戌变法持续时间更长。
戊戌变法太过于短暂,甚至在它未被大众广泛知晓之前就被扼杀,所以没有对中国社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而清末新政持续达十一年之久,期间崛起了新兴的政治势力,社会风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实业的发展为新兴的资产阶级革命带来了更加深厚的土壤。
即便是这样一个看似政府主导、顺应潮流的现代化运动,也因遭致体制内外势力的强烈反弹而失败。
历史总是以这样无奈的逻辑向前演进,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委值得后人探寻并深思。
二、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探析中日同时作为遭受西方侵略后实施改革的东方封建国家,结果日本因为封建专制统治注入了现代性因素而成功,清廷不但没有达到消弭革命、维系统治的目的,反而加速了崩溃的步伐。
纠其原因,一是封建保守的专制制度无法满足各方势力急剧增长的政治参与要求,因而招致了普遍的不满和怀疑;其二,集体的改革热情与异化的政策效果之间的矛盾,原本旨在维系自身统治、开启现代化进程的各项改革措施在具体的实施中大多走样变味,百姓尤其是农民的负担更加沉重了,知识分子的信仰破碎了,大批西化的学生和军人被革命派拉拢;最后,满清贵族严重的民族主义倾向导致汉族官僚离心,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了分裂,立宪派最终大多倾向了革命。
(一)封建保守的专制制度与急剧增长的政治参与之间的矛盾晚清时期经过十九世纪中后期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列强在华资本输出之后,民族工商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我国的民族工矿企业到1901年仅有156家,到1911年资本在万元以上的企业就达到700多家,资本总额为1.3亿元,产业工人增加到60万人。
20世纪的头10年,我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达到新高峰,清末新政期间铁路发展尤其迅速,到1911年约达9000公里,比1895年约增长20倍。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新探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新探清末新政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其目标是进行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以期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清末新政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功,最终导致了辛亥革命的爆发和清帝国的终结。
那么,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本文将对此进行一些新的探讨。
一、外部压力与内部抵制清末新政之所以难以成功,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外部压力和内部抵制。
当时,中国正面临着外国列强的侵略和割据,各种不平等条约剥夺了中国的主权和自主权,给国家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面对外国列强的压力,清政府难以有足够的精力和资源来进行国内的改革,尤其是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
清朝皇帝对改革持保守态度,特别是慈禧太后在朝鲜战争失败后加强了对政局的掌控,限制了改革的动力和空间。
慈禧太后因身后未有合适皇子继任帝位,她唯恐社会变革会动摇自己的权力和地位。
她对清朝新政持谨慎和顽固的态度,不愿意在自己的统治下进行实质性的改革。
满清政府内部的官员贵族对新政改革亦持异议,他们担心改革将削弱他们的利益和权力,因而积极地阻挠和抵制新政的推行。
在这样的外部压力和内部抵制下,新政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最终导致改革的失败。
二、改革方案的缺陷清末新政的失败还与其改革方案本身的缺陷有关。
在政治上,清朝政府试图通过设置各种新的官署和部门来改革现有的官制,推行分权制度,但实际上这些新官署的权力仍受到皇权的限制,缺乏真正的自治权,因此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新政试图推行的选举制度也由于种种原因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使得政治改革无法迅速有效地进行。
在经济上,清朝政府试图通过推行洋务运动、修筑铁路和发行银元等手段来改革国家的经济结构,然而这些改革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却因为技术力量、资金来源、管理体制等原因遭遇困难与挑战,难以取得较大的成效,致使改革陷入了停滞状态。
在教育和文化上,清朝政府也试图推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改革措施并没有有效地改变国家的教育和文化模式,导致改革的目标无法实现。
论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论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及教训论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及教训清朝最后十年堪称中国历史上最为复杂的历史时期之一,也是值得深入探究的历史时期。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西太后挟光绪帝仓皇出逃,满清皇室威严丧尽,颜面扫地。
而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彻底沦为洋人的走狗,使国人对清政府更为失望,社会矛盾加剧。
在统治内外交困之际,慈禧太后不得不重新祭起改革的大旗,宣布实行“新政”,企图力挽狂澜,延续统治。
然而事与愿违,“新政”非但没有能够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反而半路夭折,连累清王朝本身也在辛亥革命的风暴中垮台。
这不得不让人深思,为什么比洋务运动更能体现清政府学习西方的决心与实效更具有社会转型色彩的“新政”会失败,而成为清朝灭亡的助推器呢?就我理解,有以下四个方面原因:一、改革者魄力不足,“新政”具有欺骗性亨廷顿认为,“改革者必须比革命者具备更高超的政治技巧,一个成功者必须是一个一流的政治家。
”⑴细数世界史上改革成功的案例,德国有“铁血宰相”俾斯麦,俄罗斯有彼得一世和亚历山大二世,日本有明治天皇与伊藤博文等,而中国恰恰缺少这样的人。
主持这次改革的最高统治者是慈禧太后和摄政王载沣。
先看慈禧,虽不能说慈禧没有做过一点好事,但作为封建专制最高统治者的政治代表,她绝不是站在历史潮流的前头引导社会前进的人物。
她大半生都是在政治权力中度过,她关注的是如何维护自身权力,如何让清政府免于灭亡,至于救亡图存不过是为了应付眼前的危机。
她或许具有改革的意识,但是她并没有领导这场史无前例的改革的能力,而在国人心中,她只是个擅玩小聪明的权利狂,“但知权利,绝无政见”。
再看载沣,他比慈禧太后没有能力也没有手段还没有威望。
他主持所实施的一系列政策,如驱逐袁世凯、重用亲贵、成立皇族内阁、拒绝立宪派的请愿及实行铁路国有政策等,均激化了社会矛盾,起到了反面作用。
有这样的改革者,改革焉有不败之理?再者说,“新政”的主要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统治,并未从根本上触及封建根基,因而被斥责为“假维新”“伪变法”,陈天华曾说﹕“见从前守旧惹的祸来,才敷衍行了一段新政,不过是掩人耳目”。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新探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新探清末新政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改革,它的失败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
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历史学家们对此进行了许多研究和探讨。
本文将结合历史文献和学者的研究,对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进行新的探讨。
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之一是国内外压力。
在清朝末期,中国面临着多重内外压力。
外部压力主要包括列强的侵略和割地,例如甲午战争后,中国不得不割让台湾和澎湖等岛屿,签订了不平等的《马关条约》,使中国的主权受到了严重侵犯。
内部压力主要包括洋务运动和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
清末新政试图改革教育、军事和政治体制,但由于受到列强的干扰和反对,改革进程受到了很大影响,最终导致了失败。
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之二是官僚体系的腐败和抵触。
清朝的官僚体系一直以来就存在腐败现象,官员贪污腐化、官商勾结、官场黑暗等问题严重影响着清朝政治的稳定。
清朝的官僚体系对于改革是保守的,不愿意接受变革,甚至主动反对改革。
这种官僚体系的腐败和抵触,成为了清末新政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之三是社会矛盾和民生问题。
清末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和民族运动不断,造成了社会动荡不安。
清末国内经济落后,在农村地区农民生活十分困苦,社会秩序混乱。
清末新政试图改革社会制度、减轻农民负担,但由于种种原因改革成效不佳,导致社会矛盾加剧,最终失败。
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之四是思想观念和文化传统的影响。
清末中国传统的封建思想观念和官僚文化一直以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非常深远。
思想观念的变革需要长期的时间和艰辛的斗争,清末新政试图改革传统思想观念和官僚文化,但受到了传统文化和思想观念的阻力,改革进程受到了阻碍,最终失败。
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
清末新政虽然最终失败,但它对中国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清末新政的失败值得我们深思,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以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为借鉴,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近代史,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积累宝贵的经验。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新探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新探
清朝晚期,清政府在面对列强侵略和各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一系列“新政”被推出,旨在挽救危局、拯救国家。
然而,这些新政在实施过程中却遭受了许多批评和质疑,并最
终宣告失败。
那么,清末新政的失败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一、缺乏经济基础
清朝晚期的经济相当落后,重农轻商的政策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经济需求。
而新政并
没有真正改变这一现实,清政府虽然提倡实业兴国、支持工商业发展,但没有为其提供足
够的资金和技术,并在政策执行层面也存在诸多不足。
因此,新政没有在经济上得到有效
实施,也未能迅速改善百姓生活。
二、官僚主义严重
新军、新学与变法运动的出现,都是清政府为了振兴国家而推出的改革措施。
但在这
些改革中,官僚主义的问题凸显。
一些官员不愿意接受新思想和新制度的训练,并且不愿
意改变旧有的行政作风。
同时,新政实行的新制度可能还存在许多不足,而清政府对这些
问题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三、信仰建制不坚
四、叛乱和反对活动的威胁
以上几点或多或少地困扰着清朝的新政,并最终宣告了失败。
虽然后来的辛亥革命催
化了它的衰落,而衰落的原因正是这些直接或间接的问题。
最终,它以民众反抗和官员分
化为前景,成为中国现代史上一个重要的分界点。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新探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新探清朝末年,面临严重的国内外问题,国力衰退,社会动荡,清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试图挽救国家命运,这就是所谓的清末新政。
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最终导致了清政府的失败。
那么,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将对此进行探讨。
清末新政的失败与清政府自身的腐败有着密切的关系。
清政府的腐败问题已经严重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清政府高层官员贪污腐败、生活奢靡、任人唯亲,导致了官民矛盾的激化,民众对于清政府的不满情绪与日俱增。
而清末新政所采取的改革措施并没有针对腐败问题进行有效的治理,没有彻底根除官员腐败的根源,因此无法取得民众的支持和信任。
清末新政面临着强大的外国压力。
清政府在这一时期失去了对外交际的控制,被列强逼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失去了国家的独立与权力。
尽管新政试图通过改革来增强国家的实力,加强国防能力,但是面对列强的强力干涉和打压,新政的努力往往是徒劳无功的。
清政府的主权受到了严重的侵蚀,所以即便是有了与人民顺应的改革政策,也会因为外国势力的干预而束手无策。
清末新政实施的改革措施并未得到广大农民阶层的支持。
农民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生活和工作条件的改善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清末新政所推行的改革措施以城市为中心,忽视了农民的权益和利益,缺乏对农民的有效保护和扶持。
相反,新政给农民带来了更大的负担与压力,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导致了农民起义的频繁发生。
这无疑削弱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使得新政的改革无法取得农民的支持与拥护。
清末新政的失败还与时局的变动有关。
清末中国社会经历了多次重大变革,包括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等,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化。
清末新政推行的改革措施并没有解决这些深层次的社会矛盾问题,没有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而随着社会矛盾的发展和加剧,清末新政逐渐失去了对社会的控制力,最终导致了新政的失败。
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清政府自身的腐败、外国压力、农民阶层的不满以及时局的变动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清末宪政改革失败原因分析及其对后世之影响
[6]贾甫,冯科.金融脱媒视角下的银行
样的立法是抓住金融开放、金融全球化、
4.4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协作
[J].西南金融,2014(3).
新时期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管理灵活 型的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2(7).
[11]曲力秋.金融开放:中国别无选
性、高技术条件。
[3]李建军,田光宁.银行体系监管改革 择———访美国财政部副部长 Kenneth.W.
4.3提高农村金融监管水平
的顶层设计问题探析 [J].宏观经济研究, Dam先生[J].新经济,2002(07).
理和解决,明显缺乏统筹全局的意识,没 代法学,2013,35(05).
[10]张小波,傅强.中国金融开放的外
有前瞻性。它可以做一些监管,但这并不
[2]朱孟楠,叶芳,赵茜,王宇光.银行体 源性风险评估与预警研究 [J].上海金融,
意味着简单,监管的内容却相反,监管的 系的监管问题— ——基于最优资本监管模 2011(08).
生搬硬套的政治体制改革最终是不会取 得成功的。
3国内自然经济的阻碍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传 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国民的生活 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即使在近代的中 国被迫打开国门,被迫融入世界资本主义 市场也很难改变这样的情况,所以说在中 国近代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是十分艰难的。 中国的封建势力也是十分强大的,它 渗透到国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封建统治阶 级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不去制定促进资 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度,这对中国的 发展更是雪上加霜。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 主要集中于沿海一线分布不均匀,其自身 发展也存在缺陷,主要是发展轻工业,重 工业基本没有。这一系列的因素决定了中 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力量是很难推翻自给
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
袁伟时: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可贵开端——我看清末新政1.政治制度改革当断不断。
清政府虽然把原定十年的预备立宪年限缩短为五年,仍然扭捏作态,不肯在翌年立即召开,坚持在1913年才开国会。
1911年5月说是组织责任内阁,却换汤不换药,弄出一个不伦不类的皇族内阁。
改革时机,稍纵即逝。
当断不断,并且一再激怒各种社会力量,通过体制内改革整合社会的机会白白流失了。
2.无力制止贪污。
3.重蹈国有经济的死胡同。
一是直接侵犯广大民众的权益,触发众怒,犯了一般统治者通常不敢犯的错误。
收回铁路利权,不是一般商业行为,而是经济利益和捍卫主权的政治行为相结合的群众运动。
二是重蹈洋务运动覆辙。
将筑路权收归国有的唯一藉口是这些公司管理混乱,筑路进展缓慢,成效很差。
这符合事实。
它体现了中国企业家成长缓慢,法治不健全的现实。
萧功秦:清末新政时期的立宪论争及其现代启示清末现代化过程就面临着这样一种深刻的矛盾:清末新政的立宪之争体现的就是这种深刻的两难矛盾。
这种两难困境导致清末现代化处于进退失据的两难困境:要通过集权的开明专制来实现现代化所必须的政治整合,则清政权已经陷入合法性危机;要通过加快立宪来扩大政治参与,则由于立宪所必需的社会经济文化条件的缺乏,而导致政治整合的严重困难。
这种两难矛盾是清末新政失败的最重要原因我从保路运动这一个案分析中指出,权威合法性已经大量流失的政府,即使推行的国策是基本正确的,合理的,由于缺乏权威与驾驭改革的能力,也会遭到利益集团的反抗而使改革失败。
清末推行铁路筑路权收归国有的政策总体上是合理的,却因地方势力与革命派相结合而引发不满现实的民众的共同抵制,最后导致清朝的崩溃。
杨小川则认为,“皇权弱化注定了宪政的短期而亡”,“薄弱的社会经济基础是宪政失败的根源”。
孙代尧、王文章认为由于清统治者“动机极其狭隘,内部纷争”,也“由于满清朝廷失去了领导中国进行现代化所应必备的权威,因此,清末…新政‟最后也未有任何功效,并且反而成了清朝崩溃的催化剂”。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新探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新探清末新政是晚清政府在面临内外压力的情况下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旨在挽救满清统治,促进国家的现代化发展。
这些新政在推行的过程中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阻力,最终以失败告终。
下面将从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对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进行探讨。
新政在政治上的失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晚清政府在启动新政之前,内外有诸多问题未能解决。
外部来自列强的压力,使得中国陷入了殖民地的困境,失去了国家主权。
再加上内部的农民起义和地方割据,使得清政府的统治受到了巨大的挑战。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推行新政,使得新政开展起来就面临巨大困难。
新政在设计上存在一定的缺陷。
清政府在制定新政时,缺乏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导致政策执行不力。
晚清政府内部缺乏统一的领导,各级官员的能力和素质参差不齐,导致政策执行效果不佳。
新政在经济上的失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晚清政府对于经济体制的改革力度不够大。
尽管推行了一些新的政策和措施,如铁路建设、邮政改革等,但整体来说改革的力度不够,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经济的落后状况。
晚清政府在资本主义和封建经济的矛盾上处理得不当。
一方面,晚清政府在拥护封建经济的也试图改革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这导致了政策的混乱和冲突。
晚清政府在封建土地所有制和生产方式上坚持了传统的封建观念,未能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晚清政府在财政和税收方面处理不当。
新政推行初期,财政上比较宽裕,但随着改革的深化,清政府开始面临财政困难,无法解决经济发展的需求。
新政在社会上的失败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晚清政府在各种社会问题上的应对能力较差。
清政府对于社会问题的解决一直缺乏明确的方案和措施,往往只采取暂时的应付之策。
这导致了社会问题的严重积累,在新政推行的过程中日益暴发出来。
晚清政府在教育改革上的效果不佳。
尽管推行了新的学制和教育体制,但由于政府的投资不足和管理不善,教育改革的效果较差,未能满足国家现代化发展的需求。
晚清政府在农村地区的改革力度不够。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新探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新探清末新政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改革措施被称为“清末新政”。
清朝末年的政治、经济、社会形势严重,国家面临着帝国主义侵略、军阀混战、社会动荡等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清政府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试图从根本上解决中国面临的问题。
这一新政在很大程度上失败了,本文将探讨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
清末新政在实施过程中遭到了保守势力的强烈抵制。
在清朝末年,守旧势力对于改革持有强烈的排斥态度。
他们认为改革会威胁到自身的利益,并且会破坏传统的社会秩序。
保守势力通过阻挠改革的实施,使得新政的效果受到了严重的限制。
清末新政在制度设计上存在一些缺陷。
虽然新政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如推行西方的政治制度、启动现代军队的建设等,但这些改革并没有解决中国根本性的问题。
在政治制度上,清政府推行了一些新的机构和政策,但这些机构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衡机制,容易被腐败和特权所侵蚀。
在社会制度上,尽管清政府试图推动农业、教育、司法等领域的改革,但由于缺乏具体落地措施和有效的执行力度,这些改革往往无法真正取得实质性的效果。
清末新政在推行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的困难。
由于清政府的改革力度不够大,导致很多改革措施无法得到全面和有效的实施。
清政府的改革措施也受到了各种外部因素的干扰,如英、美、日等国的干涉、民族军阀的混战等。
这使得新政在艰难的环境中推行,进一步加剧了改革的失败。
清末新政因为缺乏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来真正见效。
由于清政府在改革方面的努力与失败相对应,清朝面临的各种问题也愈发严重。
短短几年的改革时间无法解决清政府所面临的种种困境。
由于新政的失败,人们对于政府的改革能力和决心产生了怀疑,导致后来的对立与动荡。
清末新政的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保守势力的强烈抵制、制度设计的缺陷、推行过程中的困难以及时间和机会的不足等。
这一失败不仅反映了清政府自身的无力,也暴露出中国社会在经济、政治和社会方面所面临的根本性问题。
正因如此,清末新政的失败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为后来的革命和变革提供了重要的动力。
清末新政的失败及启示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和启示内容摘要:20世纪初,内外交困的清政府被迫进行了一场旨在挽救统治危局的革新运动,然而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自身局限,改革终告失败,清政府最终走向覆亡。
关键字:清政府、不得不、经济改革、政治改革、宪政、辛亥革命1.改革背景那是一个值得全中华儿女永远铭记的时期。
八国联军侵华,尽管有义和团战士和部分清军的英勇抗敌,但由于社会制度的腐败和经济技术的落后,中国战败了。
首都北京成了侵略者烧杀抢掠的天堂,中华民族真正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辛丑条约》的签订更是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新的屈辱和深重灾难。
侵略者是无情的,在弱肉强食法则的支配下,她们奉行了一套侵略逻辑:我打了你一棍,震痛了我的手,所以你必须付出代价。
向侵略者祈求或投降是无用的,反而会遭嘲笑、鄙视和变本加厉的侵略。
全民族奋起抗争,并把斗争的矛头越来越多的指向了腐败的清政府。
清政府当然不会坐以待毙,展开了垂死的挣扎。
对外战争的失败使清政府背负上巨额外债;另外,由于清政府的岁收入不足以支付巨额外债,而不得不向列强进行政治大借款。
这样清政府就不得不每年支付巨额战争赔款和借款利息,而财力匮乏的清廷不得不将此转嫁到广大人民身上。
一方面,老百姓不得不支付清廷的沉重赋税;另一方面,各级管理更借收税之名巧立名目,对广大人民进行敲骨吸髓的敲诈。
人民生活陷入困境,不得不奋起反抗,深刻震撼了清朝统治。
再者,甲午战争抗击八国联军的失败,清政府治理国家的自主权受到极大削弱,国际地位急剧下降,而这更暴露了清政府的虚弱,人民群众对清政府的失望是革命党获得了更大的市场,清廷统治危机进一步加剧。
面对摇摇欲坠的统治,最高统治者慈禧老太后坐不住了,不得不改弦更张,抓起了两年前拼死反对的维新变法的大旗。
2.对改革措施的评价早在慈禧逃难西安的时候,就发布了改革上諭,痛下决心改革图强。
改革是从经济领域里开始的,不能不说清廷的的经济改革是一场推进经济近代化。
首先,从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看,都是为了促进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这不仅适应了世界资本主义上升发展的大趋势,而且还有利于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在同外国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更重要的是笼络了资产阶级上层人士,扩大了统治基础,稳定了统治秩序;其次,这种经济改革也有利与人们思想的解放,是清政府对传统经济政策的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06年第总第期期 4期·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mal of TaiY uan Urban V ocational college丧失改革的社会基础是清末新政失败原因分析1901-1911 年,清政府实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改革运动——"新政"。
但这场由封建统治者发动的改革同维新变法一样以失败告终。
笔者以为,"新政"丧失改革的社会基础,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
一、满汉官僚分道扬镳满清依靠八旗军征战起家,依靠建立满汉地主阶级联合专政才得以一统神州。
所以,笼络汉族地主官僚势力,一直是满清皇室的重要政策。
康熙皇帝标榜:"满汉文武,皆为一体","满汉诸臣被革相同,联原无异视,应一体加恩"。
19 世纪50、60 年代,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首的汉族地方督抚迅速崛起,在地方督抚中占据多数,并取得了军事、财政及行政大权,中央集权的局面被打破,逐渐形成了外重内轻、各省势力尾大不掉之势。
以1911 年武昌起义爆发前为例,9个总督职位,除四川未有正式总督外,其余8 人中汉族4 人、满族4人,而最重要的直隶和两江总督都是汉人;至于14个巡抚,除陕西巡抚为护理外,其他13 人中汉族11 人、满族2人。
这种情况当然为中央政府所不容,满清贵族对汉族地方督抚的猜忌日深,处心积虑加以裁抑。
早在1860年,汉族官僚李鸿章就认识到了这一点,他指出:"都中群议,无能谋及远大,但以内轻外重为患,鳃鳃然欲收将帅疆吏之权。
"在清末新政期间,清政府为维护风雨飘摇中的满洲贵族统治,以改革为名,不断采取措施削弱地方督抚的军权和财权,把它集中于满人之手。
收地方权力归中央。
"自庚子以后,新政繁兴,百事需财,因内帑之空虚,迫而为悉索敝赋思以分督抚之肥,而中央集权之说又同时窜入政府之脑海,于是向日督抚所拥有之广大无垠之特权逐渐为中央所干涉逡巡。
" 1903 年,设立练兵处,企图控制各省编练的新军。
1906 年设立陆军部,由它统率帝国的全部陆军,该部的尚书及两位侍郎都由满人担任,这样陆军就全部由满人统率;设立度支部,控制地方的收支,宣布只有中央才拥有对外借款及铸造、发行货币权。
宪政改革越往前推进,汉族官僚的权力越不断丧失,中央政府集中的权力越来越大。
集中央权力于满清贵族。
"新政"前,清政府中央各部堂官满汉平列,满汉官员人数相等。
1906 年改革后虽规定:"各部堂官,均设尚书一员,侍郎二员,不分满汉",但所设11 个部共13 位大臣中,满族7 人,汉族4 人,蒙古1人,汉军旗1 人,从满汉平列变成满七汉四,而且重要的部门都由满人掌握。
如借口袁世凯"足疾"解其职,遣回河南老家;迫使张之洞交出所练新军,隶之于陆军部;任命铁良为陆军部尚书,溥頲为度支部尚书等。
这实际上以"不分满汉"为名,加强以满洲贵族为中心的中央集权,排斥汉人。
1911 年成立"责任内阁"时,这种倾向更甚。
在13名内阁成员中,满人9 名,其中皇族占5 名,汉人仅4 名,载沣的两个兄弟分别掌握着陆军和海军。
这样,行政和军事大权全部集中于皇室。
汉族官僚普遍感到被欺骗了,对满清政府的不满就空前表现出来。
从这个角度来看,满清政府的"新政"可以说是为了加强满洲贵族中央集权的改革,是怕失去政权而强行收权的一场政治运动。
改革中,帮助晚清政府镇压人民革命的既得利益获得者的权利被大量剥夺,造成他们与满清贵族分道扬镳,或在满清贵族生死存亡的时刻隔岸观火,如辛亥革命期间宣布独立的各省督抚,或趁火打劫,如袁世凯之流。
二、立宪派的背弃士绅是传统封建社会的精英。
他们有传统的科举功名,或曾经担任过政府官员,在地方上有显赫的地位和威望,对民众有非常大的影响。
同时,清政府给予士绅种种特权,如减免税赋,可以出入官厅、参与地方审判等。
因此,士绅阶层维护清政府的统治,是清朝统治的基石。
在经过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入侵和社会政治动荡的不断洗礼,大批士绅逐渐认识到闭关锁国那一套不行了,逐步放弃过去保守的观念,致力于兴办新学、投资实业。
有些人成为实业家,有些人还出国留学、游历或进新学堂学习,因而在思想观念上逐渐发生了变化。
在大中城市,新的"商绅"[摘要]清末"新政"是中国近代史的重大事件,但是这一改革却加速了辛亥革命的爆发,导致清王朝统治的灭亡。
本文试图从清政府的角度探讨清末新政对官僚、立宪派、普通民众的影响与互动,分析清政府"新政"失败的原因。
[ 关键词]清末新政;官僚;立宪派;民众[中图分类号] G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0046(2006)04–0020–02(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湖北武汉430063)彭成刚·21·2006年第总第期期 4期·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mal of TaiY uan Urban V ocational college阶层开始崛起,他们不仅跻身于传统"士绅"行列,并有取代"士绅"传统地位之势。
张謇就是他们的典型代表人物。
他们主张通过改革强国富民、又反对用暴力进行彻底革命,倾向于立宪救国,逐渐形成当时政坛上举足轻重的力量——立宪派。
当立宪成为中国改弦更张之基本方向时,清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反复强调立宪要"兼采列邦之良规,无违中国之礼教"。
故1908 年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首列大权事项,以明君为臣纲之义"。
它以保障"君上大权"为核心,明确规定:"君上有统治国家之大权,凡立法、行政、司法皆归总揽","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远尊戴","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
至于臣民的权利义务则只有空洞的几条,"不过徒饰宪法之外观,聊备体裁,以慰民望已耳"。
可见这部宪法的制定,实际上是"以宪法定君主之大权,专制之淫威有宪法条文为之拥护,无所施而不可。
"因此章太炎曾这样评价大纲:"推其意趣,不为佐百姓,亦不为保国家,惟拥护皇室尊严是急。
"一语道破其本质,说明它是一部"君权宪法",具有浓烈的封建主义臭气。
这部宪法的颁行并没有体现立宪派兴民权、参与政权的愿望,但毕竟是一个进步,因此,立宪在失望之余并没有放弃努力,寄期望于清政府进一步改革。
1910 年1 月、6 月、10 月,立宪派掀起了中国历史上三次规模巨大的国会请愿运动,要求速开国会和成立责任内阁。
在强大的压力下,清政府被迫让步,宣布缩短预备立宪期限,于1913 年召开国会,国会未开之前,先厘订官制,设立内阁;同时,又极力破坏和镇压随后的请愿活动。
1911 年清政府被迫设立责任内阁,上演了一幕"皇族内阁"的活剧。
"皇族内阁"成立后,以"上谕"形式宣布"干线均归国有定为政策",更进一步激化了立宪派与清政府的矛盾。
各省谘议局联合会发表《宣告全国书》:"新内阁如此,吾人民之希望绝矣。
议员等一再呼号请命而不得,救亡之策穷矣。
" 至此,立宪派对清政府进行民主改革的幻想彻底破灭了。
在立宪派和清政府的较量中,清政府刚愎自用,牢守君主专制政治,不作丝毫让步;立宪派针锋相对,誓不妥协,矛盾逐级上升。
立宪派由不满而失望,由失望而怨恨,由怨恨而转向革命。
三、官逼民反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民在人民群众中占绝大多数。
农民对清政府的态度,是决定清政府前途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清末新政期间,清政府在处理平满汉畛域问题时,为解决旗人特权被废除后的生计,清政府采取了剥夺汉族及其他民族的措施。
《申报》曾评论说:"购田授旗者,购田之费出之于何人?授旗之田,购之于何人?无论当此司农仰屋之时,万无再能集此巨款以购田亩,亦无如许之田亩以购给于旗丁。
而旗丁多得一田亩,即汉人多失一田亩;多筹一旗丁田经费,即汉人多失一田亩之经费。
如是而曰消融满汉,吾恐民心日猜疑,满汉之见且转而益深,满汉之见益深,立宪愈不能成立,大局益溃而莫能收拾。
"[8]清政府推行新政改革所需要大量的经费,都以各种名目强加到百姓头上,再加上许多官吏在推行改革过程中趁机中饱私囊、搜刮民财,百姓负担不断加大,许多处于绝境中的民众纷纷起来反抗。
当时上海的《东方杂志》作过调查,1909 年曾发生起义113 起,1910 年285 起。
清政府在农村推行禁种鸦片、人口普查、革除陋习等运动也引起了极大的骚乱。
例如在1909 年至1911 年中,浙江、甘肃、贵州、满洲和山西等地发生的与禁种鸦片的禁令有关的持续几个月骚动;同一时期在华中数省发生的反对谷物涨价和提高田赋的暴动; 1906 年以后各省因人口普查、资助新学和改革运动而引起的动乱等等,情况都是如此。
起事者捣毁公共建筑、辱骂、监禁甚至处死地方官。
民众力量的不断打击,动摇了农村中旧的生产关系,并瓦解了清政府在农村地区政权的根基。
综上所述,清政府借"新政"之机,加强中央集权,削弱督抚权力,使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更加激化;假立宪行专制的虚伪也使资产阶级立宪派完全绝望;假新政之名大肆搜刮、掠夺更进一步激起群众的反抗,把汉族官僚、立宪派和广大人民推向了解自己的对立面。
改革的社会基础不复存在。
这些力量在辛亥革命中或中立,或同情革命,或投机革命,更甚者转向革命,使清政府陷于空前的孤立。
梁启超当时指出:"在今日之中国而持革命论,诚不能自完其说;在今日之中国而持非革命论,其不能自完其说抑更甚。
政府日日以制造革命党为事,日日供给革命党以发荣滋长之资料,则导全国人心理尽趋于革命亦宜。
" 1911年6 月2 日,《时报》更是发出号召:"萃我国民之能力与政府决一胜负"。
在一定意义上讲,满清王朝把刀斧交给了革命者,而自己则走上了断头台。
参考文献:[1]《康熙朝东华录》卷二十一;[2]《康熙朝东华录》卷九;[3 ]转引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4]《大公报》1910 年11 月3 日;[5]故宫博物馆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79年版;[6] 张枬、王忍之: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三卷,三联书店1977 年版;[7]《国风报》第2 年第14 期;[8]《说欺》,1907年10 月18 日《申报》,"论说";[9] 费正清,刘广京.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10]《粤乱感言》,《国民报》第2年第11期;[11]《时报》,宣统三年五月六日(1911年6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