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检验规范 (恢复)
茶叶质检管理制度范本
茶叶质检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茶叶质检工作,提高茶叶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茶叶生产、加工和经营企业的茶叶质检工作。
第三条茶叶质检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检测结果真实可靠。
第四条茶叶质检机构应当建立健全人员培训、设备管理、质量保障等制度,确保茶叶质检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五条各级质检部门对茶叶生产、加工和销售企业开展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六条茶叶质检工作实行分类管理,分为基础质检和专项质检两类。
第七条茶叶质检人员应当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严格遵守检测规程和标准。
第八条茶叶质检机构应当定期检查和评估质检人员的业务水平,对不合格人员进行培训或调整。
第九条茶叶质检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质检数据管理系统,定期公布检测报告和结果。
第十条对违反本制度规定或者质检不合格的企业,质检部门可以处以罚款、暂停业务等处罚。
第二章茶叶质检基础管理第十一条茶叶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质检体系,确定质检人员和质检流程。
第十二条茶叶生产企业应当定期检验质检设备,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三条茶叶加工企业应当建立质检记录档案,记录茶叶生产加工过程中的质量信息。
第十四条茶叶销售企业应当建立进货检验制度,对进货茶叶进行检验抽查。
第十五条茶叶企业应当定期组织质检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质检水平。
第十六条茶叶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质检管理制度,确保质检工作的规范开展。
第十七条茶叶企业应当定期对自身质检工作进行自查自评,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第十八条茶叶企业应当积极配合质检部门进行抽查和监督检查,对检查结果及时整改。
第十九条茶叶企业应当对外公开茶叶质检结果及其认证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第三章茶叶专项质检第二十条茶叶质检机构应当根据市场需求和政策导向,开展专项质检活动。
第二十一条茶叶质检机构应当组织专项质检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熟练掌握质检技术和方法。
第二十二条茶叶质检机构应当建立专项质检项目清单,明确检测项目和要求。
茶叶含茶制品检验分级方法
杭州XXXXXX公司版本号:A/0受控状态:发放编号:持有部门:持有人:茶叶、含茶制品和代用茶检验规范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2011-8-10发布 2011-8-15实施目录绿茶原料入厂检验规范一、外观检查:1.1外包装完整,无污染。
1.2数量:数量、重量达到购买要求。
二、产品检查:2.1抽查比例:每批按1%抽检2.2绿茶感官要求:色绿、汤清、香高、味醇。
2.3水分:水分含量达到规定要求。
绿茶水分评定采用目测及手感法,目测茶叶,看其色泽、手捏原料茶,根据原料茶的色泽及脆滑度判定原料茶的干度是否符合DB33/T 733-2009对水分的要求。
(此检验项目为原料制定)三、检验合格并有产品检验合格证书或检验报告,通知原材料入库,不合格则按《不合格品管理制度》处理。
原料茉莉花茶入厂检验标规范一、外观检查:1.1外包装完整,无污染。
1.2数量:数量、重量达到购买要求。
二、产品检查:2.1抽查比例:每批按1%抽检2.2茉莉花茶感官要求:2.2.1烘青茉莉花茶感官:2.2.2炒青(含半烘炒)茉莉花茶感官:2.3水分:水分含量达到规定要求。
茉莉花茶水分评定采用目测及手感法,目测毛茶,看其色泽、手捏原料茶,根据原料茶的色泽及脆滑度判定原料茶的干度是否符合GB/T22292-2008对水分的要求。
(此检验项目为原料制定)三、检验合格并有产品检验合格证书或检验报告,通知原材料入库,不合格则按《不合格品管理制度》处理。
乌龙茶入厂检验规范一、外观检查:1.1外包装完整,无污染。
1.2数量:数量、重量达到购买要求。
二、产品检查:2.1抽查比例:每批按1%抽检2.2乌龙茶感官要求:2.2.1乌龙茶各等级的感官品质应符合以下的规定。
乌龙茶各等级的感官品质2.2.2铁观音各等级的感官品质应符合下表的规定.铁观音各等级的感官品质2.3水分:水分含量达到规定要求。
乌龙茶水分评定采用目测及手感法,目测毛茶,看其色泽、手捏原料茶,根据原料茶的色泽及脆滑度判定原料茶的干度是否符合标准Q/HMS0003S-2010对水分的要求。
茶叶质量检验操作规程
茶叶质量检验操作规程茶叶质量检验操作规程1鲜叶检验1.1检验项目鲜叶检验项目包括:鲜叶新鲜度、鲜叶均匀度、鲜叶质量等级、鲜叶净杂度。
1.2检验方法在每批进厂鲜叶中抽取有代表性、适当数量的鲜叶,用感官检验方法对照鲜叶质量标准要求检验。
2过程检验2.1检验项目过程检验项目包括:杀青叶质量、揉捻叶质量、理条叶质量、整形叶质量、复火叶质量。
2.2检验方法在每道工序结束后,抽取有代表性、适当数量的茶样,用感官检验方法对照各工序质量标准要求检验。
3成品检验3.1检验项目成品检验项目包括:感官品质、水分。
3.2检验方法3.2.1抽样根据每批茶叶数量多少,按一定比例,在每件上、中、下各抽取有代表性茶样一把,并以对角取样法抽取500g左右作为审评样,再从500g茶样中抽取200g左右放入审评样盘,混合均匀后,准确称取3—5g茶样放入审评杯,作为审评茶叶内质用。
3.2.2感官审评程序取样—摇盘—干评外形—取样开汤—沥茶汤—看汤色—嗅香气—尝滋味—评叶底。
3.2.3感官审评项目感官审评项目包括:干看外形和湿看内质两大项。
3.2.3.1干看外形对照天台山云雾茶标准对干茶外形品质的要求,着重审评干茶外形的形状、色泽、整碎、净杂四个项目。
3.2.3.2湿看内质对照标准对内质品质的要求,着重审评汤色、香气(高低、持久、香型)、滋味(浓淡、厚薄、爽涩、纯异)、叶底(老嫩、匀度、色泽、完整)。
3.2.4定级按照外形定级,内质升降的原则,对照天台山云雾茶质量等级标准确定该批茶叶的质量等级。
4记录按照记录表,做好各个项目的检验结果记录,并签发检验报告。
茶叶出厂检验规范
茶叶出厂检验规范1概述出厂检验是产品出厂前对其质量状况所进行的全面检查,是全面考核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的重要手段。
本厂每批产品均应做出厂检验,经检验合格签发合格证后,方可出厂。
2目的规定茶叶出厂检验的项目、频率、方法和记录等,规范出厂检验活动,提高产品的出厂检验合格率。
3职责质检部是产品出厂检验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产品的出厂检验实施和管理。
4、检验项目茶叶的出厂检验项目如下表,共18项,根据检验项目的易难程度和质量管理的需要,特将检验项目分为两类,以“√”和“*”为区别。
5、检验频率带“√”号的检验项目为常规检验项目,应按生产批次逐批检验;带“*”号的检验项目为一般检验项目,一年至少检验两次,一般安排在2月和8月。
6、检验方法带“√”号检验项目全部由本公司自行检验;带“*”号的检验项目定期委托省产品监督检验所完成。
检验方法如下:净含量检验按JJF1070的规定方法执行;感官品质按GB/T10157规定的方法执行;水分按GB/T8304规定的方法执行;碎茶和粉末按GB/T8311规定的方法执行;卫生指标按GB2762和GB2763中规定的方法执行。
检验员按产品标准或成品检验规程对产品进行检验,做好检验记录;出厂检验项目为感官品质、水分≤7.0%、碎末茶≤6.0%和净含量。
感官品质,审评如下五项因子:详见GB/T23776-2009茶叶感官审评方法和GB/T14456.1-2008 绿茶第一部分:基本要求。
5质管科对各项检验记录、报告进行分析,确认规定的检验项目均已完成,且结果符合要求后,出具成品检验报告。
6对检验合格的产品,质管科签发产品合格证,按规定进行包装、标识,方可入库、出厂。
7对检验不合格的产品,质管科会同生产技术科、车间确定需采取的措施,由车间组织实施。
8对经返工产品,质管科重新进行检验,并予以记录。
经重新检验合格产品,质管科签发产品合格证,方可入库、出厂。
检验不合格严禁出厂。
9每批成品加工完成后,生产车间或仓库填写申检单,交质管科。
茶叶出厂检验
茶叶出厂检验感官品质检验感官品质检验主要是确定茶叶产品的质量等级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感官检验方法:茶叶感官审评通用方法(NY/T787-2004)和茶叶感官审评术语(1、绿茶GB/ 2、红茶NY/T780-2004 3、乌龙茶GB/)一、茶叶水分检验水分:在常压条件下,茶叶经规定的温度加热至恒重时的质量损失,称为水分。
茶叶中水分含量高低直接影响茶叶贮藏保鲜。
红茶NY/T780-2004 ≤绿茶GB/ ≤(晒青≤)乌龙茶GB/ ≤1、水分检验方法检验茶叶中水分含量的检验方法通常为103±2℃恒重法(GB ,茶水分测定)。
2、原理试样于103±2℃的电热恒温干燥箱中加热至恒重,称重。
3、仪器和用具铝制烘皿:具盖。
内径75~58mm。
鼓风点热恒温干燥箱,自动控制温度±2℃。
干燥器:内盛有效干燥剂。
分析天平:感量。
4、操作方法取样按GB (茶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的测定)的规定。
制备试样。
铝制烘皿的准备将洁净的烘皿连同皿盖至于103±2℃的干燥箱中,加热1h,加盖取出,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量(精确至)。
5、测定103±2℃恒重法(仲裁法)称取充分混匀的试样5g(精确至)于已知质量的烘皿中,至于103±2℃干燥箱内(皿盖斜置皿上),加热4h。
加盖取出,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量。
再置于干燥箱中加热1h,加盖取出,于干燥器内冷却,称量。
重复加热1h的操作,直至连续两次称量差不超过,即为恒量,以最小称量为准。
120℃烘干法(快速法)称取充分混匀的试样5g(精确至)于已知质量的烘皿中,置于120℃干燥箱内(皿盖斜置皿上),加热1h。
加盖取出,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量(精确至)。
6、结果计算计算方法和公式茶叶水分以质量百分率表示,按下式计算:水分(%)=(M1-M2/Mo)x100式中:M1:试样和铝制烘皿烘前的质量,g;M2:试样和铝制烘皿烘后的质量,g;Mo:试样的质量,g。
茶叶生产过程检验规范
质检科负责产品的监视和测量及监视和测量装置的管理,并按标准要求实施采购产品、半成品、成品的监视和测量。
3.4生产车间
a)执行生产指令要求,按成产品自检、互检,维护设备日常保养,并做好各项生产记录。
3.5办公室
a)负责实施生产人员的配备、岗位培训及资格考核工作;
茶叶生产过程检验规范
1目的
对直接影响产品安全质量的生产过程所涉及到的人、机、料、法、环等各项因素实施有效控制,确保产品安全质量符合顾客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茶叶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各工序、各环节的控制。
3职责
3.1生产科
a)作为生产过程控制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生产任务的协调和组织管理;
b)组织编制各类工艺文件、技术文件、检验和试验规程,编制作业指导书和确定特殊过程的监控参数要求等技术文件;
c)确保均衡生产、合理库存,督促检查车间工艺文件执行情况和工艺纪律贯彻情况;
d)负责生产设备的配置、维修、保养,编制操作规程等各项管理工作。
3.2供销科
负责组织生产原、辅材料的采购和及时保证对生产所需各项合格物资的供应。
4.2.4检验员对配送车间的鲜叶,做好等级评定,以有效控制产品的加工的质量要求。
4.3生产过程控制要求
4.3.1按照生产工艺流程图,制定《茶叶加工工艺操作规程》,明确规定每一工序的作业要求和工艺参数,并保证生产现场使用文件和资料皆为有效版本。
4.3.2对投入工序加工的原材料或半成品,在确认已有检验合格的标识后,方可投入使用,并按工艺要求,做好填写生产流程卡。
4.3.3每一工序操作人员应经上岗前培训,掌握本岗位操作技能,严格按工艺规程操作,遵守工艺纪律,执行对本工序的自检和前后工序间的互检,发现异常报告车间主任,并及时通知检验员。
茶业质检方案
茶业质检方案茶叶作为一种传统的饮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然而,在茶业发展的过程中,一些质量问题也同时出现。
为了确保茶叶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制定一套完善的茶业质检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样品采集、化验方法和结果判定三个方面探讨茶业质检方案的具体内容。
一、样品采集1. 采样点的选择为了取样的全面性和代表性,采样点的选择应该具备以下几点要求:(1)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规定的采样点进行选择;(2)针对不同的茶叶种类或生产工艺,合理选择不同的采样点;(3)尽可能避开可能造成污染的因素。
2. 采样方法(1)随机抽样:避免主观因素的干扰,通过随机抽取样本的方式,确保样品的代表性;(2)样本数量:根据具体规定,合理确定样本数量,以保证统计结果的可靠性;(3)标本保存:采样完成后,需要将样本进行标记,并正确保存,以避免样本受潮、霉变等情况的发生。
二、化验方法1. 外观质检(1)色泽评定:通过观察茶叶的颜色,进行质量评估,颜色应为茶叶原有色泽,无明显的色差;(2)形态评定:检查茶叶形状是否规整、完整,无碎片、杂质等;(3)香气评定:用嗅觉来判断茶叶的香气是否纯正、浓郁。
2. 饮品质检(1)水感评定:评估茶叶在水中浸泡后的回甘、滋味、润泽感等品质特点;(2)浸泡评定:观察茶叶在水中的展开情况,判断其嫩度和旺盛度;(3)残留检测:针对农药、重金属等污染物,进行相关化验,确保茶叶饮品的安全性。
三、结果判定1. 标准制定茶叶质检的结果判定需要依据相关的标准和规定,可以参考国家质检局相关发文和茶叶行业协会的技术规范。
2. 结果报告根据茶叶质检结果,制作详细的结果报告,并标明样品的基本信息、采样点、化验方法和结果等内容。
3. 不合格处理对于经化验结果判定为不合格的样品,需要根据相关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理措施,如调整生产工艺、改进加工设备等,以提升产品质量。
综上所述,茶业质检是确保茶叶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关键步骤。
通过严格的样品采集、化验方法和结果判定,可以有效地评估茶叶的外观、口感等质量指标,为茶叶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茶叶质量检测标准
茶叶质量检测标准茶叶是中国传统的重要饮品,对于许多人来说,它在日常生活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然而,茶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品味和营养价值。
为保证消费者权益和茶叶行业的发展,茶叶质量检测标准被制定出来。
第一章 - 茶叶的基本品质指标茶叶的基本品质指标包括外观、香气、口感和品味。
外观是最直观的判断标准之一,有关的因素包括茶叶的整体形状、色泽和干燥程度。
香气则是茶叶口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干茶香和泡制后的香气。
口感则涵盖了茶叶的涩度、甜度、醇厚度等方面。
品味则是指最终口感和品尝茶叶时所感受到的滋味。
第二章 - 茶叶质量检测方法茶叶质量检测主要依靠感官测试和化学分析两大手段。
感官测试要求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感受力,检测人员通过嗅闻、品尝和观察茶叶的外观等方式进行评估。
这种方法常被用于初步鉴定茶叶品质,对于茶叶的香气和口感有较好的判断能力。
化学分析则以测定茶叶中的化学成分为依据,例如咖啡碱、茶多酚和氨基酸等。
通过仪器和设备,专业的实验室可以对茶叶进行更加细致和准确的分析,但这种方法相对繁琐和耗时。
第三章 - 国际茶叶质量标准为了促进茶叶国际贸易和保护消费者权益,许多国家和地区制定了茶叶质量标准。
这些标准包括了茶叶的基本品质指标以及茶叶中的残留物、金属含量、农残等重要指标。
例如,欧盟制订的茶叶标准要求茶叶中的咖啡碱含量不得超过400mg/kg,而中国标准要求的茶叶中的农残残留量也有严格规定。
这些标准对茶叶的质量控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帮助消费者购买到安全、优质的茶叶产品。
第四章 - 茶叶质量检测和行业发展茶叶质量检测对于茶叶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方面,通过严格、公正、科学的检测和评估,可以促进茶叶企业提高产品质量,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体验。
另一方面,茶叶质量检测可以提高茶叶产业的竞争力,推动行业的良性发展。
茶叶质量检测机构和实验室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致力于研究、推广和培训茶叶质量检测技术,为茶叶行业健康发展做出了贡献。
茶叶检验1
GB7718-2004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本标准规定了:
预包装食品标签的基本要求;
预包装食品标签的强制标示内容;
预包装食品标签强制标示内容的免除;
预包装食品标签的非强制标示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提供给消费者的所有预包装食品标签。
术语和定义
预包装食品 :经预先定量包装,或装入(灌入)容器 中,向消费者直接提供的食品。 食品标签:食品包装上的文字、图形、符号及一切说 明物。 配料:在制造或加工食品时使用的,并存在(包括以 改性的形式存在)于产品中的任何物质,包括食品添 加剂。 加工辅助物 :本身不作为食品配料用,仅在加工、配 制或处理过程中,为实现某一工艺目的而使用的物质 或物料(不包括设备和器皿)。 生产日期 :食品成为最终产品的日期。
茶叶在初精制过程中,尤其是精制的筛切过程
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粉末碎片茶。
这些片末的存在,直接影响了外形的匀整美观,
冲泡后使汤色发暗,滋味苦涩。
粉末和碎茶的多寡,作为品质优次的一个物理
指标,在检验标准中,是很有必要的。
实验仪器和材料
200 g粗天平
白色小托盘 镊子、铝皿、毛刷 40目粉末筛 16目碎茶筛 电动筛选器 茶叶等。
实验内容
1.茶叶标签的判定
2.净含量的检验
3.
茶叶感官检验 4.粉末、碎茶含量的检验
(3)茶叶的包装
包装容器应该用干燥、清洁、无异味及不影响
茶叶品质的材料制成,接触茶叶的内包装材料
应符合GB11680规定;
包装要牢固、防潮、整洁、美观、无异气味,
能保护茶叶品质,便于装卸、仓储和运输;
茶叶检验规范 (恢复)
验实施和管理。。
4、检验项目
茶叶的出厂检验项目如下表,共 18 项,根据检验项目的易难
程度和质量管理的需要,特将检验项目分为两类,以“√”和“*”为
区别。
序号
检验项目 出厂 序号
检验项目 出厂
1
净含量 √
10
粗纤维
*
2
感官品质 √
11
稀土总量
*
3
水分
√
12 氟氰戊菊酯
*
4
总灰分
*
13 氯氰菊酯
*
5 碎茶和粉末 √
4.2.2 厚度要求及验收方法 按计算单只内袋重量,验收内袋厚度: 大号内袋:≥ 100 g/只; 小号内袋:≥ 900 g/只。
采用经检定合格的电子秤测量。 4.2.3 强度要求及验收方法
以双手拉内袋粘合处,不得开裂。 4.2.4 外观要求
内袋表面应平整,砂眼缺陷应:≤10 处/只。 采用目测法,拉平内袋朝向光亮处,检查透光处数。 5 抽样方法及判定 采用二次抽样方案, 按每 1000 只纸箱或内袋,抽取样本 5 只, 按上述要求检验后,若 5 只中出现 2 只不合格,则再抽取 5 只,当 不合格数大于 2 只时,则判该批纸箱或内袋为不合格。 对有特殊要求的包装材料,验收时按采购合同中规定的要求为准
c) 大三号箱: 长 470mm、 宽 315mm、 高 360mm,误差 范围±5mm;
d) 小一号箱: 长 335mm、 宽 220mm、 高 350mm,误差 范围±5mm;
e) 小二号箱: 长 330mm、 宽 175mm、 高 245mm,误差 范围±5mm;
f) 大包装盒: 长 330mm、 宽 70mm、 高 240mm,误差 范围±3mm;
茶叶安全检测方法评估规范总结
茶叶安全检测方法评估规范总结茶叶作为我国传统的饮品,广受人们喜爱。
然而,近年来频繁爆出茶叶涉及食品安全问题的新闻令消费者对茶叶的安全性产生了担忧。
为了保障茶叶的质量和安全,茶叶安全检测方法评估规范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工具。
本文将对茶叶安全检测方法评估规范进行总结,为茶业从业者和消费者提供参考。
首先,茶叶安全检测方法评估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食品安全法规要求进行。
茶叶作为食品,其安全检测方法必须符合国家标准,以确保茶叶中的有害物质不超过国家规定的限量。
例如,茶叶中常见的重金属如铅、镉等,以及农药残留、真菌毒素等有害物质都应该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检测。
只有合格的安全检测方法才能评估茶叶的安全性。
其次,茶叶安全检测方法评估应包括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等多个方面的指标。
针对茶叶,物理指标主要包括茶叶的颜色、形状、杂质等;化学指标主要包括营养成分、农药残留、重金属等;微生物指标主要包括霉菌、大肠菌群等。
这些指标的综合评估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茶叶的品质和安全性。
另外,茶叶安全检测方法评估还需要考虑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灵敏度是指检测方法对茶叶中有害物质的检出限,准确性是指检测方法的结果是否与真实情况相符。
一种优秀的安全检测方法应具备较低的检出限,以确保茶叶中微量有害物质的准确检测。
同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也是评估方法优劣的重要指标。
此外,茶叶安全检测方法评估还需要考虑检测的速度和成本。
茶叶生产是一个快节奏的过程,所以检测方法应该具备较高的检测速度,以确保茶叶的及时放行。
同时,考虑到茶叶企业的经济成本和检测的可持续性,安全检测方法也应该具备较低的设备和人力成本。
此外,茶叶安全检测方法评估中还需要考虑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可行性是指检测方法是否容易实施、操作是否简便;可靠性是指检测方法在不同实验室和不同操作者之间的重复性和一致性。
一种优秀的检测方法应该是可行的,能够被广泛应用于茶叶企业和相关机构。
同时,方法的可靠性也是保证茶叶安全性评估结果的重要保证。
国家标准《GB/T8302—14—2002茶叶检测方法》已颁布实施
2 标 准修 订 起 草 过 程
本 标 准 根 据 内贸科 字 [9 4 第 2 5 文 , 入 19 ] 1 号 列 国 内贸 易部 19 年 制订 、 订标 准 项 目计 划 , 94 修 由中 ’华全 国 供销 合 作 总社 杭州 茶 叶研究 所 组 织起 草小 组, 起草 小组有 国家茶 叶质量监 督检 验 中心从 事 多 年 检 测 工 作 的人 员 组 成 。 19 年 1 月 初根 据 G / 97 O B T32 1 8 O — 4的 基 本 内 容 按 G / 1 —9 B T. 1 3和 G / B T .—93 1 4 .编写 了修订版 ( 征求 意见稿 )并 以总社 杭 ,
4 ~ 份 , 在 每 份 不 同处 取 样 、 匀 ” 以解 决 样 品 份 8 再 混 ,
T 3 2 1 进行 修订 ,使该 国家标 准更 趋规 范 化和 8O — 4
具有 先进 性 、 行性 , 可 继续发 挥其 推动 产 品生 产 、 提 高 产 品质量 的积极作 用 。
磨 碎 试 样 的制 备 及 其 干物 质
发布 、 施 。 实
名 君 、 月 根 、 维华 、 萝 、 王 刘 钟 郭雯 飞 、 荷 娟 、 濮 周卫 龙、 宋孟 光 、 费蓉 雅 、 家辉 、 济安 、 永 康 、 乃 严 王 仰 何
云、 王进贤 、 黎 明。1 8 年 颁布 实施 , 王 98 第一 次统 一 了我 国茶 叶理 化检 验方 法 ,极 大地 促进 了试 验 研 究 、 学、 产、 教 生 贸易 和检测工 作 。但是 , 年来 , 几 随 着科 学 技 术进 步 , 叶 检测 手段 的改进 , 内外 已 茶 国 提 出和采 用 了不少更科 学 、 更合理 的检测方 法 。 同 时G / 11 G / .的颁 布 、 B T .、 B T1 4 改版 , 有必 要对 G / 极 B
茶叶出厂检验报告
茶叶出厂检验报告1. 引言本文档记录了对一批茶叶产品进行的出厂检验。
茶叶是一种重要的农产品,具有广泛的消费群体和市场需求。
为了确保茶叶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和食品安全要求,出厂检验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2. 检验对象本次出厂检验的茶叶产品为绿茶,产地为华山山脉。
茶叶经过采摘、加工和包装后即将上市销售。
3. 检验内容本次出厂检验主要对茶叶的外观、质量指标和食品安全进行检测。
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外观检验外观检验主要针对茶叶的形状、颜色和卫生状况进行检查。
茶叶的外观应符合规范要求,无明显异味和污染。
我们对样本茶叶进行了外观检验,并将结果记录如下:•形状:整齐匀称,呈卷曲状。
•颜色:绿中泛黄。
•卫生状况:无明显异物和污染。
3.2 质量指标检验质量指标检验主要包括茶叶的含水量、茶叶干燥后的质量损失率和膨胀度的测定。
这些指标反映了茶叶的质量和干燥程度。
我们对样本茶叶进行了质量指标检验,并将结果记录如下:•含水量:5.8%(符合标准要求,范围为5-6%)。
•质量损失率:10.2%(符合标准要求,范围为10-12%)。
•膨胀度:2.5倍(符合标准要求,范围为2-3倍)。
3.3 食品安全检验食品安全检验主要针对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和微生物指标进行检测。
茶叶作为日常饮品,食品安全尤为重要。
我们对样本茶叶进行了食品安全检验,并将结果记录如下:•农药残留:未检出任何农药残留物。
•重金属含量:符合国家标准,未超过限定范围。
•微生物指标:符合国家标准,未检出有害微生物。
4. 结果与结论经过对茶叶样本的检验,我们得到了以下结论:•茶叶外观整齐匀称,颜色绿中泛黄,卫生状况良好。
•茶叶的质量指标符合标准要求,含水量、质量损失率和膨胀度均在合理范围内。
•茶叶样本通过了食品安全检验,未检出农药残留、重金属和有害微生物。
综上所述,本批茶叶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和食品安全要求,可以正常投放市场销售。
5. 建议鉴于本次出厂检验的茶叶样本符合要求,我们建议生产商继续保持良好的生产工艺和质量管理措施,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茶叶有效成分检验报告及标准
茶叶有效成分检验报告及标准茶叶有效成分检验报告及标准1. 引言茶叶作为我国传统饮品,自古以来便备受人们喜爱。
茶叶中的有效成分对于茶叶的品质和功效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茶叶的有效成分检验报告及相关标准成为评价茶叶品质、确保消费者权益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着重探讨茶叶有效成分检验报告及标准的相关内容,帮助读者更深入了解茶叶的品质和检验标准。
2. 茶叶的有效成分茶叶中含有丰富的有效成分,包括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香气成分等。
其中,茶多酚是茶叶的重要成分之一,不仅赋予茶叶独特的色泽和口感,还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等多种功效。
而咖啡碱则是茶叶中的另一重要成分,具有兴奋神经系统、增强心脏功能等作用。
茶叶中还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3. 茶叶有效成分检验报告茶叶有效成分检验报告是对茶叶中有效成分含量进行检测和分析的报告。
检验报告包括对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等多个指标的检测结果及相关数据。
通过检验报告,可以清晰了解茶叶的有效成分含量,评价茶叶的品质,确保消费者的权益。
4. 茶叶有效成分检验标准茶叶有效成分检验标准是对茶叶有效成分含量的规定和要求。
目前,我国对茶叶有效成分的检验标准已经建立并得到广泛应用。
茶叶有效成分检验标准主要包括茶多酚含量、咖啡碱含量、氨基酸含量等多个指标的规定和要求。
这些标准旨在保障茶叶的品质和安全,提供客观、公正的评价依据。
5. 个人观点和理解茶叶有效成分检验报告及标准的建立和应用,对于茶叶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的检测和标准的规范,可以保证茶叶的品质和安全,提升消费者对茶叶的信任度,促进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建立健全的茶叶有效成分检验报告及标准体系,是茶叶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6. 总结茶叶有效成分检验报告及标准是评价茶叶品质、保障消费者权益的重要依据。
茶叶中的有效成分对茶叶的品质和功效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茶叶有效成分检验报告和相关标准的建立和应用,可以确保茶叶的品质和安全,促进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
茶叶质检管理制度
茶叶质检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茶叶质量管理工作,提高茶叶质量,保护消费者利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茶叶质检管理制度适用于茶叶生产、销售等相关单位的质量管理工作。
第三条茶叶质检管理应遵循“严谨、公正、客观、科学”的原则。
第二章质检组织第四条在茶叶生产、销售单位中应设立专门的质检部门,负责茶叶质检管理工作。
第五条质检部门应有合格的质检人员,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
第六条质检部门应定期开展培训,提高质检人员的质量管理水平。
第七条质检部门应定期组织技术交流,促进经验积累和技术创新。
第三章质检流程第八条茶叶质检应按照标准程序进行,包括样品采集、检测分析、评价判定等环节。
第九条质检部门应建立完善的质检样品库,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第十条质检部门应定期对样品库进行检测,确保存储条件符合要求。
第四章质检标准第十一条茶叶质检应参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确保检测结果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第十二条质检部门应及时了解最新质检标准,更新检测方法,保持质量管理水平。
第十三条质检部门应建立起检测报告的归档系统,确保检测结果真实可信。
第五章质检控制第十四条质检部门应定期查看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情况,确保检测设备正常运转。
第十五条质检部门应定期进行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
第六章质检合作第十六条质检部门应积极参与行业内部质检合作,共同提升茶叶质量水平。
第十七条质检部门应与第三方实验室建立合作关系,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第十八条质检部门应积极参与国际质检合作,提升国际茶叶质量认可。
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十九条质检部门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进行质检管理,确保检测结果真实可信。
第二十条对于违反本制度规定的行为,质检部门应当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二十一条对于造成严重后果的违法行为,质检部门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八章附则第二十二条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实施。
第二十三条本制度由公司质检部门负责解释。
茶叶质检管理规定细则(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茶叶质量监督管理,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和合法权益,促进茶叶产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我国境内生产、流通和使用的茶叶产品。
第三条茶叶质量检验检测工作应当遵循科学、公正、公开、高效的原则。
第四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全国茶叶质量检验检测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地方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茶叶质量检验检测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六条茶叶生产、经营企业和检验检测机构应当依法履行质量责任,确保茶叶产品质量安全。
第二章茶叶质量检验检测机构第七条茶叶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取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核发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二)具备相应的检验检测设备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有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四)具备相应的资质认定评审机构评审合格。
第八条茶叶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应当依法开展检验检测工作,不得出具虚假检验检测报告。
第九条茶叶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对检验检测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明确检验检测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第十条茶叶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检验检测档案,确保检验检测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
第三章茶叶质量检验检测项目第十一条茶叶质量检验检测项目主要包括:(一)感官品质:色泽、香气、滋味、汤色、叶底等;(二)理化指标:水分、灰分、重金属、农药残留、微生物等;(三)卫生指标:致病菌、污染物等;(四)其他指标:茶叶种类、产地、等级等。
第十二条茶叶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应当根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制定相应的检验检测方法。
第十三条茶叶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定期对检验检测方法进行验证,确保检验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四章茶叶质量检验检测程序第十四条茶叶质量检验检测程序分为以下步骤:(一)抽样: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从茶叶产品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品;(二)样品制备:对抽取的样品进行预处理,确保样品符合检验检测要求;(三)检验检测:按照检验检测方法对样品进行检验检测;(四)数据处理:对检验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五)出具检验检测报告:将检验检测结果和结论以书面形式报告给委托方。
茶叶检验
2019/3/8
1、茶叶检验的意义
1.2 消费者从单纯追求茶叶产品的品味、营养 发展到关注食品的质量安全和对身体的调节功能, 从解渴功能类食品发展到天然、营养、以及有益 于健康的质量安全型食品。2009年6月1日我国开 始实施《食品安全法》把食品安全提升到法律保 护范围。 1.3 茶叶已经成为世界性饮品,目前全世界有 30多亿人饮茶。茶叶的品饮是人们工作、生活的 重要组成部分。茶叶的质量安全直接或间接与人 们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
贵州省茶叶研究所
2019/3/8
主要内容
1、茶叶检验的意义 2、茶叶检验的内容和方法 3、茶叶检验设备
2019/3/8
1、茶叶检验的意义
1.1 茶叶质量检验,就是对操作规程进行检测,并把检测结 果与规定要求作比较,判定其好坏或合格 与否的活动。
2019/3/8
2、茶叶检验的内容和方法
2.3 茶叶感官检验 2.3.3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GB/T 23776-2009
2019/3/8
3、茶叶检验设备
3.1水分检测仪器设备和用具 3.1.1 铝质烘皿:具盖,内径75mm~80 mm。 3.1.2 鼓风电热恒温干燥箱:温控自动控制温度 ±2℃。 3.1.3干燥器:内盛有效干燥剂。 3.1.4 分析天平:感量0.001 3.1.5磨碎机:由不吸收水分的材料制成;死角尽 可能小,易于清扫;内装孔径3mm的筛子。
2019/3/8
3、茶叶检验设备
3.3总灰分检测仪器设备和用具
3.3.1分析天平:感量0.001 3.3.2干燥器:内盛有效干燥剂。 3.3.3坩埚:瓷质,高型,容量30mL。 3.3.4电热板。 3.3.5高温炉: 525℃±25℃。
2019/3/8
茶叶专业合作社工序检验规范
茶叶专业合作社工序检验规范
1、目的
对产品各生产工序制订检验规范,并具体实施,确保不合格品不转入下一工序和不入库。
2、范围
适用于本专业合作社生产的茶叶产品的加工工序的检验。
3、职责
3.1综合部编制本规范,并指导员工和检验员的相关工作。
3.2综合部检验员负责工序在制品的首检和抽检,应保持有关记录。
3.3生产员工负责本人生产的茶叶的自检和记录工作。
4、控制要求
4.1各工序员工按照生产部下达的“生产任务通知单”进行生产。
4.2每日生产的首件产品,操作工首先进行自检,然后由检验员进行确认后,方可进行批量生产。
4.3操作工对本人生产的产品,应根据工艺的规定,进行100%的自检。
4.4检验员对各位员工生产的产品进行抽检(入库前的终检),并对检验中发现的不合格品进行标识、记录、隔离、评审,提出处置意见。
4.5对判定为返工的产品,检验员应进行重新检验,确实符合要
求,方可转序和入库。
4.6各生产员工和检验员应分别保持有关记录,记录应清晰、规范。
4.7各工序的检验项目、要求、检验器具和抽样方案见附表。
5、记录
5.1工序流传卡 QR.75.0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验实施和管理。。
4、检验项目
茶叶的出厂检验项目如下表,共 18 项,根据检验项目的易难
程度和质量管理的需要,特将检验项目分为两类,以“√”和“*”为
区别。
序号
检验项目 出厂 序号
检验项目 出厂
1
净含量 √
10
粗纤维
*
2
感官品质 √
11
稀土总量
*
3
水分
√
12 氟氰戊菊酯
*
4
总灰分
*
13 氯氰菊酯
*
5 碎茶和粉末 √
茶叶出厂检验规范
1 概述
出厂检验是产品出厂前对其质量状况所进行的全面检查,是全面
考核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的重要手段。本厂每批产品均应做出
厂检验,经检验合格签发合格证后,方可出厂。
2目的
规定茶叶出厂检验的项目、频率、方法和记录等,规范出厂检验
活动,提高产品的出厂检验合格率。
3职责
质检部是产品出厂检验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产品的出厂检
6、检验方法 带“√”号检验项目全部由本公司自行检验;带“*”号的检
验项目定期委托省产品监督检验所完成。检验方法如下: 净含量检验按 JJF1070 的规定方法执行; 感官品质按 GB/T10157 规定的方法执行; 水分按 GB/T8304 规定的方法执行; 碎茶和粉末按 GB/T8311 规定的方法执行; 卫生指标按 GB2762 和 GB2763 中规定的方法执行。 检验员按产品标准或成品检验规程对产品进行检验,做好检验记
露水叶及雨水叶根据叶面水分的多少酌情扣除水分重量。
4.2 对应不同季节的鲜叶级别
4.2.1 鲜叶的质量标准(春季)见表 1 表1
茶叶级别
鲜叶质量要求
精 品 一芽一叶初展,芽叶肥壮匀齐。
特优、特 一芽一叶初展,芽叶匀齐健壮、新鲜,不带鱼叶、鳞片、 级 单片等。
特一、一 级
二级
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初展,芽叶完整、新鲜、匀净,不含病 虫斑点等。 一芽二叶初展至一芽三叶,茶叶完整、新鲜、匀净,不带病 虫斑点等。
c) 大三号箱: 长 470mm、 宽 315mm、 高 360mm,误差 范围±5mm;
d) 小一号箱: 长 335mm、 宽 220mm、 高 350mm,误差 范围±5mm;
e) 小二号箱: 长 330mm、 宽 175mm、 高 245mm,误差 范围±5mm;
f) 大包装盒: 长 330mm、 宽 70mm、 高 240mm,误差 范围±3mm;
问题反馈给各车间乃至车间(班组),作为改进的依据。 2.3.3 审评室复评必要时可聘请有关专家共同参加,以便使审评 结果更具有公正性和权威性。 2.3.4 争议处置 2.3.4.1 各车间(班组)如对审评结果有异议,可向审评室提 出申诉,并要求复评。 2.3.4.2 必要时,可向厂长提出申诉,并要求重评。 3 标准样制定 3.1 标准样等级确定
鲜叶进厂验收规范
1、目的 为保证进厂鲜叶的质量,对所有采摘进厂的鲜叶制定以下质量验
收规范。 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对进厂的鲜叶质量的验收。 3、工作职责 3.1 质检科是本规范的执行部门。 3.2 主管厂长对本规范的执行情况实施监督和检查。 4、验收要求及处置办法 4.1 一般要求
应保持一芽一叶初展至一芽三叶,芽叶完整、色泽鲜绿、新鲜、 匀净。
评茶规范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企业、车间(班组)对作为产品验收主要环节的茶
叶审评的各项管理要求。 本制度适用于评茶室及各车间(班组)的茶叶审评。
2. 评茶类别及要求 2.1 车间(班组)对各工序在制品审评,以及时发现该工序操作 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纠正。 2.2 车间初评 2.2.1 车间(班组)评审,以断定当日各车间(班组)之间加工 质量优劣,为各车间(班组)的考核提供依据。 2.2.2 等级初评。对当天各条生产线的匀堆样严格对照标准样进 行定级。 2.3 审评室复评 2.3.1 审评室定期对各车间的产品进行复评,以断定每条生产线 每天不同堆号茶叶的级别,作为工厂对车间考核的重要依据。 2.3.2 审评室复评还要求将发现的青叶原料、加工工艺等存在的
审评室按照本企业各级别产品制定实物标准样,作为评定产品等 级的标准,应严格执行。 3.2 标准样的定期更换 3.2.1 实物标准样经过较长时间的使用容易失去标准作用,规定 每二年更换一次。
3.2.2 标准样更换时,由审评室组织召集有关专家,会同技术人 员制定新的实物标准样,经厂长批准后执行。 4 评茶程序 4.1 审评程序按企业制定的标准进行,分干看、开汤湿看、八大 因子等。 4.2 各级感官审评指标必须符合标准实物样。若发现汤色的色泽
所有用于产品包装的材料皆应在合格供方处采购,必须确认供方
具备生产食品包装材料的资质。
4.1 纸箱、包装盒 4.1.1 纸箱规格及验收方法
a) 大一号箱: 长 580mm、 宽 350mm、 高 370mm,误差 范围±5mm;
b) 大二号箱: 长 460mm、 宽 260mm、 高 400mm,误差 范围±5mm;
领料出库
清仓盘点
3.2 物资验收入库 3.2.1 凭证验收。核对采购计划(或采购合同)、发货票、入库 单、合格证等。 3.2.2 数量验收。大件物品应拆包进行实物清点,需检斤、检尺 的应复验。 3.2.3 质量验收。检验包装物有无破损,外观有否损伤,物品与 发货票、合格证是否相符等。 3.2.4 在上述过程中应做好记录,对验收中发现的不合格品,应 及时通知采购部门,按有关规定予以妥善处理。 3.2.5 物资验收应做到“四不入库”,即手续不符、质量不好、 数量不对、规格不清不入库。 3.2.6 对于特殊购入物资因不便入库而直接送到现场的,可凭领 料单办理入库手续。 3.3 物资入库保管 3.3.1 物资分类
4.2.2 厚度要求及验收方法 按计算单只内袋重量,验收内袋厚度: 大号内袋:≥ 100 g/只; 小号内袋:≥ 900 g/只。
采用经检定合格的电子秤测量。 4.2.3 强度要求及验收方法
以双手拉内袋粘合处,不得开裂。 4.2.4 外观要求
内袋表面应平整,砂眼缺陷应:≤10 处/只。 采用目测法,拉平内袋朝向光亮处,检查透光处数。 5 抽样方法及判定 采用二次抽样方案, 按每 1000 只纸箱或内袋,抽取样本 5 只, 按上述要求检验后,若 5 只中出现 2 只不合格,则再抽取 5 只,当 不合格数大于 2 只时,则判该批纸箱或内袋为不合格。 对有特殊要求的包装材料,验收时按采购合同中规定的要求为准
三级、四 一芽二、三叶,芽叶尚完整、匀净。 级
4.2.2 秋季鲜叶质量的要求 由于该季节生产的茶叶相对于春茶而言,属中下档产品,而采摘
的鲜叶仍为一芽一叶至一芽三叶,各级别的鲜叶有所不同,但总体要 求:芽叶大小基本一致、完整,有一定的匀净度。 4.3 鲜叶验收程序 4.3.1 采工在指定地点排队逐一进行鲜叶验收。 4.3.2 采工将鲜叶放入称具内,并报采茶号。 4.3.3 验收员随即抽取 100~150g 的鲜叶散放在台面,检验其匀净 度、芽叶比例、新鲜度等综合因子,然后评定等级或报出价格。 4.3.4 采工同意认可后,马上过称。 4.3.5 同一级别的鲜叶摊放在一起,由专人摊放在指定的木架园、 方匾或竹蔑上。 4.3.6 由验收记录员在采工相应的号码上记录重量、等级(价格), 然后去记帐。 4.3.7 若采工对评定有异议暂不过称。待后复评,还有争议的,交 质检科裁决。 4.3.8 发现鲜叶尚有不符合采摘要求,由该采工拣剔后复检。 4.3.9 对于鲜叶没有及时进厂而存放时间过长导致叶温过高所造成 的鲜叶变红,检验员应作劣变原料处理。
6对检验合格的产品,质管科签发产品合格证,按规定进行包装、 标识,方可入库、出厂。
7对检验不合格的产品,质管科会同生产技术科、车间确定需采 取的措施,由车间组织实施。
8对经返工产品,质管科重新进行检验,并予以记录。经重新检 验合格产品,质管科签发产品合格证,方可入库、出厂。检验不合格 严禁出厂。
9每批成品加工完成后,生产车间或仓库填写申检单,交质管科。 10质管科按产品标准或成品检验规程抽样,留样一并抽齐。 11检验记录、检验报告和产品合格证应齐全、清晰。检验记录、 检验报告由质管科保存。
和茶叶的新鲜度等项目有缺陷时,应作降级处理。 5 审评室及其卫生要求 5.1 审评室按照要求放置评茶桌,配备评审器具,以便开汤评审。 5.2 审评室卫生制度 5.2.1 保持评茶用具清洁卫生、定期消毒。 5.2.2 室内不准存放与审评无关的物品。 5.2.3 严禁在审评室内吸烟、饮食。 5.2.4 外来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审评室。
采用经检定合格的电子秤测量(纸盒的重量要求不作规定)。 4.1.3 强度要求及验收方法
将纸箱上口二页折向内、外各翻三次,折口箱板纸不得断裂。其 余目测是否有断口。 4.1.4 外观要求及验收方法
外观应清洁、平整,印字清楚、标识内容准确、符合规定。 采用目测方法。 4.2 铝箔内袋及塑料袋 4.2.1 规格要求及验收方法 a) 大号内袋:长 190mm、宽 95mm、厚 40mm,误差范围± 3mm; b) 小号内袋:长 160mm、宽 75mm、厚 30mm,误差范围 ±3mm。 按相应规格要求,采用卷尺测量。
14
溴氰菊酯
7 酸不溶性灰分 *
16 乙酰甲胺磷
*
8 水溶性灰分碱度 *
17 杀螟硫磷
*
9
水浸出物 *
18 顺式氰戊菊酯
*
5、检验频率
带“√”号的检验项目为常规检验项目,应按生产批次逐批 检验;带“*”号的检验项目为一般检验项目,一年至少检验两次, 一般安排在 2 月和 8 月。
温岭市仰天湖茶叶有限公司
检 验 规 范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