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学 第三章ppt课件

合集下载

学校体育学教学课件:学校体育的结构、功能与目标

学校体育学教学课件:学校体育的结构、功能与目标
❖ 学校体育的目标按照结构 , 可分为总体目标和子目标 。 ❖ 按照时间序列 , 大 致可分为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
目标 。 ❖ 按照学段 , 可分为学前教育阶段体 育目标、初等教育阶
段体育目标、中等教育阶段体育目标和高等教育阶段体 育目标 。 ❖ 按照性质 , 又可将学校体育目标划分为条件目标、过程 目标和效果目标 。
修课程。
第三节 学校体育的目标体系
一、学校体育目标体系 (一)概念与作用 (1)概念:学校体育目标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学校体育
实践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2)作用:学校体育的改革,首先应该是目标的改革,因
为其对学校体育的整体改革具有指导、定向、激励、定 位、标准、评价等重要作用。
( 二 ) 学校体育目标的层次
第三章 学校体育的结构、功能与目标 第一节 学校体育的结构
一、学前教育阶段体育
(一)学前教育阶段体育的主要特点
(1)体育的内容主要有:基本活动技能;体操;队形变 换、游戏。 (2)组织方式:以游戏和小型比赛等形式为主。
(二)学前教育阶段体育的重点
(1)促进学生动作技能的发展是学前教育阶段体育的一个重点。 其目的在于为后一阶段的体育奠定基础。
(二)学校体育的效果目标
(1)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
(2)传授体育运动、卫生保健、健康生活的知识、运 动技能和健身方法,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素养
(3)培养对体育的兴趣、习惯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 定基础
(4)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培养健全人格
(5)发展学生的运动才能,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
第四节 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组织形式与要求
(2)注意对学生进行体育养成教育,从小培养他们对体育活动 的兴趣和习惯。诱导和鼓励他们参加体育活动,形成对体育的正 面态度。

学校体育学(全套课件407P)

学校体育学(全套课件407P)
1、为体育改革拟定了三条原则 (1)学生自主活动的原则 (2)教材内容乡土化的原则 (3)合科教授的原则:几项不同的教材内容相搭配
2、确立了体育课的基本结构
(1)引序部分 (2)基本部分 (3)结束部分 3、对当时流行的四大体育教育派系进行了论证 (1)对游戏派系、新体操派系持支持肯定的态度, 将游戏、音乐、舞蹈带进课堂。 (2)对竞技派系、北欧体操派系持一分为二的态度, 肯定了其惊险、流畅、科学规范的视觉效果及健身 效果,但缺乏娱乐性,有违体育教育的宗旨。
学校体育学
前言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 育和国民教育重要的、有 机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 分,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 高素质人才和社会主义建 设者具有重要的、不可取 代的作用。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 美育等有机的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以 此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和健康发展。”体育作 为教育的一种重要活动形式,是学生感受人生、 体验人生最深刻、最直接、最生动的活动,是学 生形成和积累人生经验的最佳方法和手段。体育 对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勇于进取的拼搏 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比其他任何活动的 机会更多,影响更大。体育对于学生人生态度、 情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独特的、其他学科无法 取代的作用。
2、宗教改革运动(16世纪)——始于德国
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在马丁· 路德的带 领下,掀起了宗教改革的浪潮,否定了天主教会和 教皇至高无上的权力。 “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没有贵贱之分。”
3、启蒙运动(18世纪)——始于法国
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前,法国是一个典型的 封建专制国家,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资产阶级 成为了推动国家发展的主要社会力量,并发起了 “启蒙运动”,出现了三大教育家、思想家。
全书共四大篇,十四章,五十一节,30万 字,由潘绍伟、于可红教授组织全国十一所高 校、十四位学者编撰而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1月出版。

学校体育学课件3

学校体育学课件3

第三节 体育课的密度和负荷
一、体育课的密度 (一)、研究体育课密度的意义
(二)、概念:
1、综合密度(一般密度)——是指课中各种活动合理 运用的时间与课的总时间的比例。 2、各种活动——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做练习,相互观 察帮助、练习后的休息、组织措施五项。 3、专项密度——是指课中某种活动合理动用的时间与 课的总时间的比例,如讲解密度,组织措施密度等。 4、运动密度(练习密度)——是指学生做练习的总时 间与课堂总时间的比例。运动密度是评价体育课比较重要 的依据。
3、培养学生勇敢、果断、敢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和品质。
2、构思与编写课的内容 构思课的内容时,必须考虑如下问题: A、教材的先后顺序 B、教材的重点、难点、要领、要求 C、教材的辅助性或诱导性练习 D、选择身体素质练习内容或游戏活动内容,以激发 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思考:你如何构思与编写一节课的教材内容? 教材为:鱼跃前滚翻(新)、跨越式跳高(复)
备课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 个人备课——是以教师个人为单位进行的备课。是对一 次教学活动进行蓝图设计,是教师思维活动上的一次教学 实践,也是一次教学的默想,个人备课的质量将决定着一 堂课的成败。 集体备课——是以教学小组(年级小组)为单位进行的 备课。集体备课能克服个人对教材理解的片面性,克服对 教法运用的局限性,克服教学中的主观保守,有利于互相 学习互相帮助,有利于互相启发开阔思路,有利于团结协 作共同提高。 因此,集体备课是个人备课的补充,集体备课应在个人 备课的基础上进行,在实践中,一般应先进行个人备课, 后进行集体备课。
1、引导课——为了明确某一阶段的教学任务、要求、 内容等而进行的课。 2、新授课——是以学习新教材为主的课。 3、复习课——是以复习教材为主的课。 5、考核课——是以检查学生成绩为主的课。

《学校体育学教案》第一篇 第三章 学校体育的结构、功能与目标

《学校体育学教案》第一篇  第三章  学校体育的结构、功能与目标
•高等教育阶段体育的主要特点
•多种类型的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社团活动
(四)高等教育阶段
1、体育的主要特点
以各种运动项目为主,有较大的自主性;体现了生活化与实用性;组织形式多样
2、体育的重点
•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素质
第二节学校体育的功能
一、学校体育功能的
概念____是指学校体育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对人和社会所能够发挥的作
自我பைடு நூலகம்识浮现了质的飞跃:
•成人感的产生
•独立性的增强
•性意识的觉醒和发展(对异性的暂时疏远期;对异性的好感期)
•评价与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
与同学交往的特点:
•交往的频率明显提高
•学生社会认知能力迅速发展
•社会交往技能提高
•善于利用各种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态度
•更善于协调与其他同学的活动
•对同龄人群体的依恋之情,积极寻觅和培养亲密的朋友圈子
•良好的社会性格开始形成
与教师交往的特点:
•对教师的盲从明显降低
•非常渴望与教师进行平等的、比较深入的交往
三、各阶段体育的特点与重点
(一)学前教育阶段
1、体育的主要特点
•以游戏和小型比赛等形式组织
•趣味性和教育性
2、体育的重点
•促进学生动作技能的发展
•对学生进行体育养成教育
(二)初等阶段
1、体育的主要特点
课次6、7
教学内容:学校体育的结构、功能与目标
教学目标:了解学校体育的结构与功能,掌握学校体育的目标体系及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组织形式与要求
教学手段:讲授
第三章学校体育的结构、功能与目标
第一节学校体育的结构
•学前教育阶段体育(3~6岁)
•初等教育阶段体育(6~15岁)

体育与健康第三章 体育锻炼 课件工信版(共18张PPT)

体育与健康第三章 体育锻炼 课件工信版(共18张PPT)

2024年可用课件
16
三、常见的运动损伤及其处置方法 (一)软组织损伤的处理 1.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早期的处理 2.开放性软组织损伤的早期处置 (二)骨折及骨折的处置 (三)关节脱位(脱臼) (四)休克的处置
2024年可用课件
17
第七节 体育锻炼的自我监督与评价
一、自我感觉 二、指数对照评定 (一)身高 (二)体重 (三)脉搏频率 (四)身体机能状况 三、对比评定
体育锻炼
2023/6/20
2024年可用课件Fra bibliotek1第三章 体育锻炼
第一节 体育锻炼的基本原理 一、刺激与适应性的改变和增强 体育锻炼实际上就是对身体施加的一种运动刺激。在运动 的刺激下,引起了机体的多种反应,并随着刺激次数的增加与 时间的延续、负荷量与强度的增长,使人体在形态、机能、 素质、体能等方面,产生适应性的变化和增强。
2024年可用课件
18
2024年可用课件
6
(四)康复医疗体育 康复医疗体育又叫体育疗法,是指以体育锻炼手段治疗疾病 和身体受损后机能的康复,根据疾病的性质有针对性地采用 相应的体育手段和方法。 (五)竞技运动 竞技运动是以科学的、系统的训练,通过竞速的方式,达到最 大限度发挥个人或集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和运动能力等 方面的潜能,从而取得优异成绩的一种体育运动。 (六)极限运动 极限运动是能够激发人体最大潜能,使人的生理和心理承受 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的一类运动。
11
(二)每次锻炼计划的制定 每次锻炼计划是阶段锻炼计划的具体化。
首先,根据阶段锻炼计划制定的目标、标准、内容等,确定每 次锻炼内容的搭配、具体锻炼方法、各项目的时间分配及 重复的数量等等。
其次,制定实施,包括准备活动、主要内容和整理活动三部分。

学校体育学(第三版)课件第三章学校体育的目的与目标

学校体育学(第三版)课件第三章学校体育的目的与目标
和道德的完美状态。”影响人的健康的主要因素包括遗传、 环境、生活方式(其中体育锻炼是最积极、最有效的良好 生活方式)与医疗保健的获得性等四个方面。其中遗传更 多关乎父母、环境和医疗保健的获得性主要取决于社会的 公平性与经济发展的条件,唯有包括体育锻炼在内的生活 方式是主要可以通过改善自己的行为方式与行为习惯实现。
第三章 : 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与目标
(二)学校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
人。体育在这里是三育中的一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 而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又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必修 课,是众多课程中的一门课程。这使得学校体育的概念会经常出现讨 论不在一个层面上。作为一育,体育是基础,是“载道德之车”, “无体便无德智也”。因此,在学校教育时需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 而作为一门课程,要做到育体与育人相结合。
(一)学生的需要 学生是体育施教的对象,是体育学习的主体,学生的身
心发展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能够学习什么?学生能 达到什么水平?离开了学生主体积极性与作用的发挥,学校 体育将无从谈起。
从内容维度上看,包括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和学生的学 习需要。
从时间的维度上看,包括学生当前的需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与目标
第二节: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
一、制定学校体育目标应考虑的几个因素 学校体育目标能否在学校体育中起到核心的指导作用, 关键在于学校体育目标对外界的敏感性与开放性,即学 校体育目标能否正确反映社会发展的需要、体育学科本 身的发展、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需要。
第三章 : 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与目标
第三章 : 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与目标
(二)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以传授健康知识、建立卫生行为、改善内外环境为

学校体育学讲稿2.pptx

学校体育学讲稿2.pptx

二、百年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动态变化特征
1、学校体育思想
近代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轨迹有比较明显的阶 段特征,总体上可分为:第一,初步形成阶段;第二, “军国民体育思想”阶段;第三,“自然体育思想阶段”; 第四,全盘苏化阶段;第五,多元化阶段。
近代百年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呈现出两个基本 特征,其一是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社 会性,深深出折射出时代和社会对学校体育的期望,肩负 着时代和社会的使命与责任,因此每个时代的学校体育思 想便具有了其存在的合理性和积极的进步意义,尽管我们 今天看来可能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对学校体育本质的认识更加科学、合理,学校体育思 想也更加体现了学校体育的本质规律。
2、北洋军阀时期的学校体育——“军国民体育思想” 的衰退与“自然体育思想”的引入
1912年1月,孙中山在南京成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并设立 了教育部。1912至1913年间教育部颁布了新学制——“壬 子癸丑学制”,随即“学堂”更名为“学校”。1912年910月教育部颁布了“各级学校令”。民国教育部1919年提出 了改进学校体育的方案,指出学校体育要注重身心协调发展, 并且提出了具体实施学校体育的办法及学校体育内容的改革意 见等。1922年又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令》即“壬戌学制”, “体操课”正式改名为“体育课”,其目标、内容、形式等深 受美国“自然体育思想”的影响。这是我国学校体育历史上的 一个大转变,这种“逆转”表面上是“体操课”被“体育课” 取代,但深层上却意味着学校体育价值的改变。
3、国民党政府时期的学校体育——学校体育管理 制度的初步建立与学校体育思想争论
为了加强对学校体育的管理,国民党政府在教育部设 立了“教育部体育委员会”,在各省市的教育厅、局 所设立了“体育督学”或“体育股”等机构,并配备 了相应的管理人员。1931年教育部颁布了《国民体 育法》,规定了高中与高中以上学校体育为必修课; 1932年颁布了《国民体育实施方案》,规定了体育 的目的;1931-1936年教育部公布了学校《体育课 程标准》等系列法规,对各级学校体育的课时、早操、 课外运动的时间、体育目的、体育教材的具体内容、 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配备等多作了比较详细的规定, 体育课和运动竞赛成为学校体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其 学校体育的管理体制具备了现代学校体育管理的基本 雏形。

学校体育学(第三版)课件第三章学校体育的目的与目标

学校体育学(第三版)课件第三章学校体育的目的与目标
(一)学生的需要 学生是体育施教的对象,是体育学习的主体,学生的身
心发展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能够学习什么?学生能 达到什么水平?离开了学生主体积极性与作用的发挥,学校 体育将无从谈起。
从内容维度上看,包括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和学生的学 习需要。
从时间的维度上看,包括学生当前的需要和学生的长久 的需要。
第三章 : 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与目标
二、学校体育的地位与作用 (一)学校体育在整个体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现代体育由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三部分组成。 学校体育不同于竞技体育,也不完全等同于大众体育,三 者的参与者、目的、方式和方法和评价等都有明显的区别。 竞技体育的目的是:最大程度地发挥身体体能,挑战运动 极限,取得优异竞赛成绩;大众体育的目的是:增强体质, 保持身心健康,满足人们的娱乐需要和自我成就的需要。 学校体育的目的则主要是为了学习掌握体育知识技能,进 行良好思想品德的教育,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一代。
第三章 : 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与目标
第二节: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
一、制定学校体育目标应考虑的几个因素 学校体育目标能否在学校体育中起到核心的指导作用, 关键在于学校体育目标对外界的敏感性与开放性,即学 校体育目标能否正确反映社会发展的需要、体育学科本 身的发展、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需要。
第三章 : 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与目标
第三章 : 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与目标
学校体育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情 怀。在学校体育中,绝大多数体育项目都具有团队特征, 即使是个人项目也将对它进行团队化改造。从“老鹰抓小 鸡”,到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无 不存在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互相保护的要求。在班级、 年级、学校、地区乃至国家之间的学校体育比赛中,参赛 同学更是以代表班级、年级、学校、地区和祖国而感到自 豪,并为了使这个团体获得更高的荣誉而奋发拼搏、自强 不息。正是如此,学校体育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 爱国主义情怀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学校体育学完整ppt课件

学校体育学完整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1
绪论
❖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学校体育学”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 原理与方法的一门科学,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学校体育学”是研究与 揭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规律的方法。
❖ 教学内容:体育的概念,学校体育的形成和发展、学校体育的研究和课 程目标、学习《学校体育学》的方法和要求。
❖ (2)体育基本手段——运动动作的理论知识.运动动作是体育运动的细胞或基石,学校体育学应阐述它的 技术构成和因素组合的理论知识及应用.
❖ (3)学校体育四种基本组织形式的理论知识。体育教学、课外锻炼、课余训练和体育竞赛是学校体育工 作的主干。学校体育学要阐明它们的特点、规律、原理、方法、组织、评价等有关理论知识和方法.
❖ 三、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和课程目标
❖ 根据国家教委体育卫生司编写并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学校体育学课程基本要求》的精神, 学校体育学课程目标是:
❖ 研究与揭示学校体育规律,阐明学校体育的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 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应用这些理论、知识和技能开展学校体育的能力。
完整版ppt课件
2
❖ 一、体育的概念 ❖ 那么又怎样正确理解“体育的概念”正确理解体育的概念,对于掌握学校体育的
实质 ,研究学校体育的各种理论问题,并用这些理论来指导学校体育实践,有 着极其重要作用。
❖ 体育特点: ❖ *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自古至今体育是人们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延长生命的
重要方法。
矛盾中发现出来,规律也只有和一定的实际条件相联系才能发
挥作用。
完整版ppt课件
7
❖ 因此我们要针对时代特点的实际,国情的实际,我国学校体育的实际, 特别是农村体育的实际和青少年儿童生理心理特点的实际展开研究,从 丰富的实践中充分占有材料,分析学校体育同其它事物的联系及其体育 内部。

学校体育学 第三章ppt课件

学校体育学  第三章ppt课件
方法
13
(三)中等教育阶段的重点
▪ 重点——培养学生的各种体育能力,如自我 锻炼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运动能力等。
▪ 掌握1-2项运动技术、比赛规则以及训练方法; 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 锻炼项目,科学的锻炼身体。
14
四、高等教育阶段体育
(一)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 高等教育:本、专科教育、硕士、博士的研
学前教育阶段体育的内容:基本活动技能, 包括走、跑、跳跃、投掷、平衡、钻爬、攀 登等;体操,包括各种徒手和轻器械体操、 模仿操、韵律操和各种简单的队列队形变换 以及各种游戏。 ——采用游戏(具有较强趣味性和教育性) 和小型比赛进行——促进学生动作技能的发 展,通过游戏培养学生对体育兴趣、爱好、 习惯,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一)学校体育的总目标
1、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促 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2、培养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态度、兴趣、习惯和能 力,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3、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 使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德智体美全面 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
30
4
一、学校教育阶段体育 (幼儿园,学前班,3-6岁)
(一)学前教育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生理上、心理上都正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
骨骼、肌肉发育不成熟,各个器官系统的功 能叶不完善。支配运动器官的能力增强。独 立性增强,好奇、好动、好模仿、好强。语 言和动作发展较快。
5
(二)学前教育阶段体育的主要特点
2
2、系统的结构分类
▪ 按存在形式:空间结构、时间结构、时空 结构三种;
▪ 按空间横渡的大小、组织化程度的强弱、寿 命的长短等:宇观结构、宏观结构、微观结 构。

学校体育学课堂PPT课件PPT71页

学校体育学课堂PPT课件PPT71页
3.1 学校体育的结构
按照时间序列,学校体育系统的结构大致上可以划分为学前 阶段体育、初等教育阶段体育、中等教育阶段体育、高等教育阶段体 育和研究生教育阶段体育五个部分。
22
第23页,共71页。
3.1.1 学前教育阶段体育 3.1.2 初等教育阶段体育
3.1.3 中等教育阶段体育 3.1.4 高等教育阶段体育 3.1.5 研究生教育阶段体育
3.2.4 文化功能
3.2.5 辐射功能
25
第26页,共71页。
3.3 学校体育目标
3.3.1 学校体育目标的概念 目标或者目的是指人们想要达到的境地或者标准,它是
人们通过努力,期望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学校体育目标是 指在一定的时期内,学校体育实践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26
第27页,共71页。
我国学校体育的总目标(1)
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体质。
各极各类学校的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他们的身体 正处在迅速生长发育的时期,因此应根据学生不同年龄、 性别所具有的生理、心理特点,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生长 发育,使学生在身体形态、生理功能、身体素质和身体 基本活动能力等得到全面发展,增强学生对自然环境的 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思想起到了启蒙作用。(毛泽东《体育之研究》)
15
第16页,共71页。
军国民学校体育思想 军国民学校体育思想主要来源于德国、日本的所谓军国
民教育,是军国主义思想在教育上的体现,其核心是“忠君、爱国、 尚武”。符合资产积极当时“尚武图存”的愿望,体现了当时有识 之士为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所做的努力。
雅典——学校分四级,文法学校、音乐学校、体操学 校、青年军事训练团。孩子七岁进入第一级学校,学文化、音

学校体育学第三章学校体育的结构功能与目标

学校体育学第三章学校体育的结构功能与目标

学校体育学第三章学校体育的结构功能与目标学校体育是指在学校教育体系中所设置的专门开设体育课程的一种教育活动。

其结构、功能与目标是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全面素质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从结构、功能和目标三个方面详细阐述学校体育的特点和作用。

一、学校体育的结构学校体育的结构包括学科体育、大课间体育、课外体育和体育竞赛等几个方面。

学科体育是指体育课程,是学校体育教育的基础;大课间体育是指在学生上课间歇时安排的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是指学生在放学后主动参与的社团活动,如俱乐部、社团等;体育竞赛是指学校组织的各类体育赛事,旨在培养学生竞技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学校体育的功能1.健康促进功能:体育运动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身体素质,预防和控制生活方式相关疾病的发生。

2.人格塑造功能:体育运动通过锻炼和竞争,培养学生的毅力、团队合作精神、自信心和意志品质。

3.社会适应功能: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

4.文化传承功能:体育运动是文化的一部分,通过体育课程和活动,学生会了解和学习传统的体育项目,增强体育文化的传承和推广。

三、学校体育的目标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体育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技能水平和综合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学校体育旨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3.培养竞技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学校体育通过比赛和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竞技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4.塑造积极的人生态度:学校体育通过竞技和合作,培养学生的积极人生态度,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坚持不懈的品质,使学生能够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勇敢地迎接挑战。

总结起来,学校体育的结构包括学科体育、大课间体育、课外体育和体育竞赛等几个方面;其功能包括健康促进、人格塑造、社会适应和文化传承等几个方面;而主要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培养竞技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塑造积极的人生态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2、系统的结构分类
▪ 按存在形式:空间结构、时间结构、时空 结构三种;
▪ 按空间横渡的大小、组织化程度的强弱、寿 命的长短等:宇观结构、宏观结构、微观结 构。
3
第一节 学校体育的结构
按时间序列,学校体育系统的结构划分为:1、 学前阶段体育; 2、初等教育阶段体育; 3、中等教育阶段体育; 4、高等教育阶段体育;
学前教育阶段体育的内容:基本活动技能, 包括走、跑、跳跃、投掷、平衡、钻爬、攀 登等;体操,包括各种徒手和轻器械体操、 模仿操、韵律操和各种简单的队列队形变换 以及各种游戏。 ——采用游戏(具有较强趣味性和教育性) 和小型比赛进行——促进学生动作技能的发 展,通过游戏培养学生对体育兴趣、爱好、 习惯,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第三章 学校体育的结构、功能与目标
教学目标:
▪ 理解学校体育的结构 ▪ 掌握学校体育的功能与目标
重点:
▪ 掌握学校体育的功能与目标
难点:
▪ 掌握学校体育的功能与目标
1
第一节 学校体育的结构
1、什么是结构? 结构是指系统内部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相
对稳定的联系方式、组织秩序及其时空关系 的内在表现形式,其反应了系统的内部关系, 是系统的一种内在的规定性。
3、能扩大学生的社会交往,给学生提供表现自 我、展现自我的舞台;
4、影响学生的文化生活方式;
21
三、学校体育的其他功能
(一)文化功能 (二)辐射功能 (三)经济功能 ▪ 学校体育最根本的经济功能——通过改善和
提高未来的劳动力的素质,来促进国民经济 的增长,这实际上是教育的社会功能。
22
第三节 学校体育的目标体系
10
(三)初等教育阶段体育的重点
▪ 重点:继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态度,为 后续阶段的体育打下基础。
▪ 体育内容: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基础;运 动技能(包括生活和生存技能)的基础;体 育与健康知识的基础。特别是针对学生的两 个生长发育高峰,及时进行生理和心理健康 干预。
11
三、中等教育阶段体育
(一)中等教育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中等教育:包括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等 专业学校,15-18岁。
9
(二)初等阶段体育的主要特点
▪ 小学低年级体育内容:以游戏和基本活动技 能为主,增加了一些体育与健康方面的基础 知识;
▪ 小学高年级体育内容:改造的竞技运动项目, 如对运动素质要求较高的小篮球、小足球; 田径、武术、体操技巧和单双杠。
▪ 初中阶段的体育内容:学习各种技能为主, 包括一些生活和生存的基本技能,并加大了 体育与健康基本知识和原理的学习。
18
(一)教育功能
1、促进智力发展 2、形成优良品德 3、培养审美情趣
19
(二)健身功能
1、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促进生长发育 2、提高机能水平 3、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 4、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20
(三)娱乐功能
1、学生调节情感、丰富生活,缓解由于学习所 引起的神经紧张和疲劳;
2、学生通过观赏体育比赛和表演可以得到心理 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享受;
▪ 生理上,身体各个方面发展趋于成熟。 ▪ 心理上,智力发展接近成熟;感知和观察
能力强;具有独立的判断能力和一定的逻辑 思维能力;自尊心强;情感稳定。
12
(二)中等教育阶段体育的主要特点
▪ 主要内容:竞技、娱乐以及休闲等运动项目。 ▪ 形式:体育课有必修课和选修课 ▪ 方法:采用自学、同学间互帮互学和讨论的
6
(三)学前教育阶段体育的重点
重点——促进学生动作技能的发展 培养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采用诱导和
鼓励方式,使其形成对体育正面态度。
7
二、初等教育阶段体育 (小学、初中,6-15岁)
(一)初等教育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小学阶段:6-12岁
▪ 生理上,他们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时期; 骨化过程未完成;兴奋过程占优势;心脏容 积小,新陈代新快。
一、学校体育目标体系 (一)学校体育目标的概念与作用 概念:指在一定的时期内,学校体育实践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作用: 1、是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 2、是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出发点; 3、是评价学校体育工作效果的重要依据; 4、关系学校体育内容、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和运用‘ 5、关系学校体育的发展方向; 6、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
16
(三)高等教育阶段体育的重点
▪ 重点: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具 有参与体育实践的各种能力和水平,能从事 体育锻炼、娱乐、休闲、体育欣赏比赛以及 组织开展各种体育活动的能力。
17
第二节 学校体育的功能
一、学校体育功能的概念 ▪ 指学校体育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对人和社
会所发挥作用的大小。 ——即“学校体育能够干什么”。 二、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育人 ▪ 育人主要包括教育功能、健身功能、娱乐功 能三方面。
▪ 心理上,感知觉具有明显无意性和情绪性, 缺乏持久性;机械记忆和形象思维为主;情 感自我控制力差。
8
▪ 初中阶段:11-15岁 ▪ 生理上,处于青春发育期,力量、耐力、速
度提高较快;心血管发展不成熟;神经系统 兴奋过程强。 ▪ 心理上,感知觉的精确性和概括性增强;观 察的怒德行和自觉性有了提高;抽象逻辑思 维为主;情感不稳定;意志力增强。
4
一、学校教育阶段体育 (幼儿园,学前班,3-6岁)
(一)学前教育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生理上、心理上都正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
骨骼、肌肉发育不成熟,各个器官系统的功 能叶不完善。支配运动器官的能力增强。独 立性增强,好奇、好动、好模仿、好强。语 言和动作发展较快。
5
(二)学前教育阶段体育的主要特点
方法
13
(三)中等教育阶段的重点
▪ 重点——培养学生的各种体育能力,如自我 锻炼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运动能力பைடு நூலகம்。
▪ 掌握1-2项运动技术、比赛规则以及训练方法; 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 锻炼项目,科学的锻炼身体。
14
四、高等教育阶段体育
(一)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 高等教育:本、专科教育、硕士、博士的研
究生教育,17-30岁。 ▪ 生理心理水平: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均达到了
最好水平,自我意识强,智力水平高。
15
(二)高等阶段体育的主要特点
▪ 内容:体现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以及身体 条件,大都自主选择项目,内容体现了一定 的生活化和实用性。
▪ 形式:丰富,“选项课”,“三自主选择”, 选修课;课外灵活性大;社团、俱乐部较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