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保后管理
保后管理制度
工厂人员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工厂人员培训计划旨在提升工厂员工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为工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培训内容1. 岗位技能培训1.1 员工根据自身岗位需求参加相应技能培训课程,包括但不限于机械操作、设备维护、质量控制等。
1.2 培训课程将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讲座、案例分析、模拟操作等教学形式,提高员工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安全培训2.1 工厂将组织安全知识培训,包括防火、防爆、急救等培训内容,以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2 安全培训将以工作场所实际环境为背景,通过模拟演练、案例分享等方式,增强员工在危险情况下的应对能力。
3. 团队合作培训3.1 工厂将组织团队合作培训课程,培养员工间的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
3.2 培训课程将通过团队游戏、角色扮演等形式,锻炼员工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4. 管理技能培训4.1 针对有管理职责的员工,将组织管理技能培训,包括团队管理、冲突管理、绩效考核等课程,提升员工的管理水平和领导能力。
4.2 培训课程将通过案例分析、领导力讨论等方式,培养员工的管理思维和决策能力。
三、培训方式1. 内部培训1.1 工厂将成立内部培训团队,负责设计和组织培训计划,培养内部培训师,提供内部培训资源。
1.2 员工将根据培训计划参加内部培训,培训时间将与工作时间相协调,确保员工正常工作和培训学习的平衡。
2. 外部培训2.1 工厂将与专业培训机构合作,邀请外部专家进行特定培训课程,以吸收外部最新的行业知识和发展趋势。
2.2 外部培训课程的安排将根据员工需求和公司发展方向确定,定期开展,确保员工获得系统的学习机会。
四、培训评估1. 培训前评估1.1 在培训计划制定之前,工厂将进行员工需求调查和能力评估,了解员工的培训要求和现有技能水平。
1.2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培训计划,确保培训内容与员工实际需求相匹配。
后勤保障的管理措施要点
后勤保障的管理措施要点后勤保障的管理措施是为了确保组织的正常运转、提高效率和满足员工的需求而采取的一系列方法和措施。
以下是后勤保障的管理措施的要点:1. 设定清晰的目标和指标:后勤保障管理应根据组织的需求设定具体的目标和指标。
目标可以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优化资源利用等。
指标可以是物资储备量、配送准确率、工作效率等。
清晰的目标和指标可以为后勤保障工作提供明确的方向和衡量标准。
2. 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后勤保障涉及到多个部门和人员的配合和协作。
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可以确保信息的流通和及时沟通,减少不必要的误解和延误。
可以通过定期的会议、邮件、短信等方式进行沟通,同时可以利用技术手段如移动办公软件、视频会议等进行远程沟通。
3. 合理规划和管理资源:后勤保障需要充分考虑各种资源的利用和管理。
可以通过分析需求、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保证物资的及时供应;合理安排人力资源,确保人员的分配和调度有效;合理利用设备和技术手段,提高工作效率。
4. 建立健全的流程和制度:后勤保障工作需要依靠一套完善的流程和制度来进行管理。
可以建立采购流程、配送流程、库存管理流程等,确保工作的有序进行。
同时,制定合理的制度和规范,如物资管理制度、文件归档制度等,规范工作的进行。
5. 做好风险管理:后勤保障工作不可避免地面临各种风险,如物资供应中断、设备故障等。
应该做好风险管理工作,可以通过建立备份计划、制定应急预案、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等来应对风险,降低风险对工作造成的影响。
6. 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估机制:后勤保障工作需要进行持续的评估和改进。
可以通过制定绩效评估指标和考核标准,进行定期的绩效评估。
评估结果可以用来评价工作的效果,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改进。
综上所述,后勤保障的管理措施包括设定清晰的目标和指标、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合理规划和管理资源、建立健全的流程和制度、做好风险管理和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估机制。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可以提高后勤保障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保证组织的正常运转。
担保项目保后管理制度
担保项目保后管理制度一、背景和意义担保项目保后管理是指在担保业务发生后,为了确保借款人按时还款并保障担保人的权益,采取一系列管理措施,确保担保风险的有效控制。
制定担保项目保后管理制度的目的是规范担保业务管理流程,加强保后风险管理,提高担保业务的效率和成功率。
二、管理机构和责任1.担保公司负责组织和实施担保项目保后管理工作。
2.设立担保项目保后管理部门,负责具体操作和管理。
三、保后监控措施1.合同履约管理:及时与借款人进行沟通,确保借款人按时还款。
2.资金监控:对担保项目的资金使用、资金流向进行定期检查,确保担保资金安全。
3.风险评估:定期对担保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及时调整风险防控措施。
4.质押物管理:对质押物进行监控和评估,确保其价值稳定并足以覆盖担保责任。
5.法律事务处理:处理与担保项目相关的法律事务,包括诉讼、仲裁等。
四、保后管理流程1.分派保后管理人员:根据项目特点和业务量,指派专门的保后管理人员负责具体项目的保后管理工作。
2.项目立项:对新项目进行评估和审核,确定是否进行担保,并制定保后管理计划。
3.项目监控:定期对担保项目进行监控和检查,确保项目按时还款。
4.资金管理:定期核对项目的资金流动情况,确保资金使用合理,预防挪用。
5.风险评估:定期进行项目风险评估,确定是否需要调整风险防控措施。
6.质押物管理:对质押物进行定期评估,确保其价值稳定。
7.风险防范措施调整: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及时调整风险防范措施,提出风险预警。
8.法律事务处理:及时处理与担保项目相关的法律事务,包括起诉、仲裁等。
五、保后管理技巧1.风险预警机制: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担保项目的风险。
2.信息管理: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对担保项目进行跟踪和监控。
3.技术支持:引入先进的技术工具,提高保后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4.团队协作:加强保后管理团队的协作,确保信息畅通和工作高效。
六、奖惩措施1.对保后管理工作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包括薪酬调整、晋升等。
担保项目保后管理制度
担保项目保后管理制度一、前言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担保成为了一种很常见的金融手段。
而担保的核心是风险管理,保障担保后的项目不会出现债权人违约等各种不良资产问题。
为了确保担保项目的安全稳定,建立一个健全的担保项目保后管理制度尤为重要。
二、保后管理责任体系1、保后管理责任机构负责保后管理的机构应明确,通常包括风险管理部、审查调查部、资产管理部、法务部等部门,对保后管理工作负责。
2、保后管理责任人各部门应明确保后管理责任人,具体工作任务如下:(1)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制订评估报告、审核、监督和落实保后措施、投后风险监控等任务,确保风险控制到位。
(2)审查调查部门:负责初步调查、担保前评估及担保后监管工作,日常归集各种风险信息,做好资料归档管理等任务。
(3)资产管理部门:负责执行贷款合同,落实担保抵押品的管理与处置,监督借款人按时履行还款义务等任务。
(4)法务部门:负责起诉、清收、资产追偿等工作,确保债权人利益受到保护。
三、保后管理规划1、保后管理规划的制定保后管理规划是保障担保项目安全稳定的重要步骤。
制订规划应围绕着风险控制、资产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法律风险等方面进行分类,依据不同的风险等级制订具体的保后措施。
2、执行保后管理规划的调整保后管理规划必须照顾到项目的实际情况,针对具体项目的不同风险程度进行及时调整。
保障保后规划的恰当性与可行性,以及真实可行的项目进程跟踪。
四、风险管控1、风险识别在担保项目保后管理中,通过风险评估应明确掌握借款人的资信情况和担保品的市场价值,如对担保品进行评估,规避潜在风险。
2、风险评估在完成风险识别后,应实施针对性的风险评估,并制订风险应急预案。
对借款人的还款计划进行跟踪,预见风险隐患及时采取措施,规避风险。
3、风险控制风险控制的核心是预防控制、重点突出。
借款人逾期、逾期未还等风险问题需要制订应急预案,控制获得核心资产品的抵押权及担保物的转让权。
五、资产管理1、资产管理制度与流程资产管理的核心是确立明确的管理制度和流程。
保后工作实施方案
保后工作实施方案一、前言。
保后工作是指在贷款发放后,对贷款项目进行跟踪管理和监督,以确保贷款资金使用情况符合合同约定和贷款政策要求,同时帮助借款人解决经营管理中的困难和问题,保障贷款资金安全和借款人的合法权益。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保后工作实施方案对于保障贷款项目的风险控制和贷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二、保后工作实施方案。
1. 建立健全保后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保后工作机制,明确保后工作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确保保后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同时,建立贷后管理档案,对贷款项目进行全面跟踪和记录,做到有据可查。
2. 加强风险监测和预警。
建立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对贷款项目进行动态监测,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并加以预警,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对,确保贷款项目的安全性和稳健性。
3. 定期开展贷后检查和评估。
定期开展贷后检查和评估,对贷款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经营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经营状况良好的项目给予奖励和激励,对存在问题的项目进行帮扶和引导。
4. 强化信息披露和沟通。
加强与借款人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借款人的经营情况和困难,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同时,加强对借款人的信息披露工作,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及时性。
5. 健全风险防范措施。
健全风险防范措施,建立完善的贷后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加强对贷款项目的风险评估和防范,严格控制不良贷款的风险扩散,确保贷款资金的安全性和合法性。
6. 加强保后工作队伍建设。
加强保后工作队伍建设,培训和提升保后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确保保后工作的专业化和高效性。
三、结语。
保后工作实施方案的制定和落实,对于保障贷款项目的安全性和稳健性具有重要意义。
各相关部门和责任人员要严格按照方案要求,认真履行职责,确保保后工作的有效实施,为贷款项目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保后管理岗位职责
保后管理岗位职责
保后管理岗位职责主要涉及贷后风险管理,贷后跟踪及维护客
户关系等多种任务。
以下是保后管理岗位的具体职责:
1. 贷后风险管理:对贷款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制定相关的风险
控制策略,确保贷款项目能够稳定运作,并最大限度减少风险损失。
2. 贷后跟踪:对已经发放的贷款项目进行跟踪与管理,包括检
查贷款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财务报表、业务经营情况等,及时发
现并处理贷款项目存在的问题。
3. 维护客户关系:和客户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关系,耐心解答客
户的问题和疑虑,及时回应客户的投诉,尽最大努力满足客户的需求。
4. 定期报告:根据公司的要求,定期向上级管理层报告贷款项
目的进展情况、管理情况、风险情况等,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提
出有效的建议和措施。
5. 团队管理:负责管理所在团队,指导团队成员完成各项工作
任务,培训和激励团队成员,提高团队成员的工作能力与绩效。
6. 贷款复核:协助公司完成贷款还款核对,贷款还款计划复核,以确保公司的现金流和账务管理的规范和准确。
7. 贷后减损:主动识别风险客户并及时采取预警机制控制损失,避免不良贷款的增加。
8. 创新业务:开发新的业务模式,提高公司的市场份额,为公
司业务增长贡献自己的智慧和能力。
9. 合规监管:协助公司完成合规性管理,监管事项的落实以及
政府的管理要求。
总之,保后管理岗位具有广泛的职责和使命,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同时也需要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工具和方法完成任务,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保后登记管理制度
保后登记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保后登记管理工作,保障保险金的安全和有效支付,保险公司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保险业务部门。
二、保后登记管理的基本要求1、严格执行保险合同的规定,按照合同约定和公司规定履行保后登记的义务。
2、加强内部控制,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完善登记管理流程。
3、保持登记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确保数据准确无误。
4、遵守法律法规,保护投保人的合法权益。
5、强化团队合作,提高保后登记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三、保后登记管理的流程1、保单收集保险公司应当建立健全的保单收集渠道,及时获取客户的保单信息。
2、登记准备保险公司应当设立专门的保后登记管理团队,对收集到的保单进行登记准备工作。
3、登记审核保险公司应当对登记准备工作进行审核,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登记录入经过审核的保单信息应当及时录入系统,形成完整的登记记录。
5、登记审批录入系统后,保险公司应当对登记记录进行审批,确保信息的正确性和合规性。
6、登记存档经过审批的登记记录应当及时进行存档,建立完整的保后登记档案。
四、保后登记管理工作的职责分工1、保险业务部门负责保后登记管理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制定保后登记管理的工作计划和目标。
2、保险合同部门负责保单收集和登记准备工作,确保保单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3、信息技术部门负责搭建和维护保后登记管理系统,确保系统的稳定和安全。
4、审计部门负责对保后登记管理工作进行内部审计,确保登记记录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五、保后登记管理中的风险防控1、技术安全风险保险公司应当加强对登记管理系统的技术安全风险防控工作,确保系统的稳定和安全。
2、人为错误风险保险公司应当加强对登记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规范操作流程,减少人为错误的发生。
3、数据泄露风险保险公司应当加强对登记数据的保护工作,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完整性。
4、合规风险保险公司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范保后登记管理工作,防范合规风险的发生。
六、保后登记管理的监督和评估1、内部监督保险公司应当设立内部监督机构,对保后登记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保后跟踪管理
保后跟踪管理办法第一节总则第一条保后管理,是指本公司对被担保人及其影响担保业务安全的有关因素进行不间断监控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早期预警信号,并积极采取相应补救措施的担保管理过程。
保后管理包括保后检查、风险预警和处臵、代偿后追偿等。
为规范担保业务操作,严格担保业务管理,有效控制担保风险,现根据本公司《担保业务基本操作规程》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节保后检查的特点第二条保后检查既包括对被担保人情况的检查,又包括对担保业务所有事项的进展情况和反担保情况的检查。
其中对被担保人的检查既包括对被担保人执行《委托担保合同》情况的检查,又包括对被担保人经营财务、管理、重大事项等情况的检查。
第三条担保业务检查的目的在于发现风险并进行补救。
第四条担保业务检查主要侧重于对影响被担保人还款能力主要因素的监控,以及是否及时还本付息。
第三节保后检查的程序第五条首次检查。
在担保业务发生后的15天内应进行第一次检查,重点检查本笔担保资金的使用情况。
检查方式可实地检查或电话询问。
首次检查要形成《新增担保业务跟踪检查报告表》,并由项目经理及业务部经理签字后存档。
第六条全面检查。
从第一次检查后开始,要求每月去被担保人的主要办公、生产或经营场所实地有针对性地检查一次,并做好工作记录。
要根据检查情况,填制保后检查报告表,每季根据企业情况和担保业务的风险状况,写出全面的分析报告,由项目经理、担保部经理和主管总经理签字后存档,并送交贷款人一份。
第七条重点检查。
一旦发现被担保人出现新的可能或实际已经影响担保债务偿还或要求本公司对受益人履约的重大情况时,视发现情况的严重程度,最多从发现开始的2个工作日内,必须对被担保人进行实地或跟踪检查,并形成书面报告,由项目经理、担保部经理和主管总经理签字后存档。
第四节保后检查的方法第八条信息获取。
要求被担保人定期提供反映其经营和财务的财务会计报表等有关材料,从中汇集、整理出被担保人关键信息;对于公司类被担保人,要经常去其主要办公、生产或经营场所实地检查获取信息。
保理融资业务保后管理办法
保理融资业务保后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保理融资业务的经营管理,有效控制保后风险,确保保理资产安全,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保后管理”是指从保理融资业务发生后、直到本息收回或信用结束的全过程各项管理与服务活动。
主要包括:日常监测、保后检查、风险预警、风险分类及保理款到期处理、不良保理款处理、档案管理等。
第三条保后管理坚持职责明确、责任到人、检查到位、及时预警、快速处理、安全收回的原则。
第四条保后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按期足额收回保理融资业务本金及保理费用,并与客户建立持续发展的业务合作关系。
第二章保后管理部门及职责第五条保后管理由公司协同承担,日常管理由公司业务部门负责。
第六条职责分工如下:(一)业务部职责业务部是保后管理的具体承担者,承担客户日常管理与维护工作。
主要职责是:1.日常管理。
及时收回保理融资本金及保理费用。
2.保后日常监测和检查。
监测客户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及现金流变化情况,开展保后跟踪检查,收集客户财务、非财务信息。
通过对相关信息的分析,并与授信审批时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变化的原因及对客户未来发展、现金流的影响,填写保后检查表。
3.资金监管及客户维护。
限制性条件落实情况,如有资金监管条件的,监管账户资金回款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并定期联系客户,做好客户维护工作。
4.对担保人近况及担保物、质押物情况进行定期监测。
5.风险预警。
发现风险信号及时预警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处理意见,及时上报。
6.提出不良保理款的清收预案,上报审批后并具体实施。
7.公司交办的其它保后管理工作。
(二)风险管理部职责1.指导业务部进行保后检查。
2.对保后管理情况实施检查,审核业务部提交的《保后检查表》,提出审核意见;必要时可走访客户,深入了解客户风险状况。
3.对保理款风险状况进行风险分析,发现异常情况应随时上报,及时提示并督促业务部限期处理。
4.对风险预警信号提出处置意见或对业务部提出的处置意见进行审核,必要时咨询律师等专家,报批后督促业务部落实。
保后管理制度
保后管理制度为加强和完善担保业务过程控制,做好保后管理工作,提高担保业务质量,有效防范担保风险,根据公司管理需要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保后管理的目的保后管理是担保业务安全重要的一道防火墙,其目的是通过保后的日常信息收集分析、定期及不定期回访、客户分级管理等手段,实现保后业务实时监测和风险预警管理,控制风险。
第二条保后管理的原则保后管理坚持科学性、及时性、主动性、服务性原则。
第三条保后管理方式及内容保后管理方式主要有及时回访、信息采集报告、客户分类管理、还款提醒及催促、风险预警及处置。
(一)回访类别1、例行回访:新办理的每一笔担保业务,不论是新、老客户,项目经理必须在业务发生后15天内,进行一次回访,并做好回访记录存档。
回访内容主要是:客户借款使用情况、资金真实流向及使用效果、生产经营、资产及负债发展变化情况、客户意见及建议。
2、定期回访:根据客户分类情况确定回访计划,优良客户每半年回访一次、正常客户每季度回访一次、关注客户每月回访一次、其他客户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进行特别回访。
3、特别回访:对所有关注类以下的客户,根据实际需要,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随时进行回访监控。
特别回访主要针对客户行业动态、企业管理、生产经营、市场及销售、财务状况、高管人事变动、体制变化、偿债能力、履约等,区别不同情况和级别,分别确定回访时间、频率和力度,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置。
(二)回访方法1、实地查看生产场所、盘点实物、查看有关帐务。
2、与客户及主要管理人员进行座谈,交流、沟通,获取信息。
3、对生产工人等企业有关人员进行随机调查,通过有目的的询问等,了解客户和企业的情况。
4、通过相关部门和其他人员了解客户和企业情况。
(三)回访管理根据客户情况将客户风险等级分类为:良好、正常、关注、风险四级。
客户风险分级由各事业部根据日常管理情况每季末进行一次,并根据客户级别制定下季回访计划,于下季初10日前编报经营类在保客户风险分类表、回访计划表上报风险管理部。
保后管理制度
保后管理制度保后管理制度是指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在授信、放款之后,对贷款项目实施的一系列监督和管理措施。
它旨在确保贷款资金的安全性、有效性,降低风险,促进借款人的合规经营。
本文将就保后管理制度的背景、重要性以及具体内容进行探讨。
一、背景金融机构在对外提供贷款时,由于风险的存在,需要确保贷款项目的正常运营,避免出现资金损失等问题。
而保后管理制度应运而生,成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
保后管理制度不仅符合金融监管的要求,也是金融机构自我风险管控的重要手段。
二、重要性保后管理制度的实施对于金融机构以及借款人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保护金融机构的资金安全通过建立有效的保后管理制度,金融机构能够及时了解贷款项目的运营情况,发现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防范。
这有助于保护金融机构的资金安全,提高其盈利能力。
2. 降低不良贷款风险保后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对贷款项目进行全面监督,及时掌握项目的运营情况和偿还能力,预防不良贷款的产生。
通过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金融机构能够及早判断借款人的偿还能力,减少不良资产的风险。
3. 促进借款人的合规经营保后管理制度需要借款人提供相关财务报告和经营数据,使借款人更加注重合规经营。
这不仅有助于借款人规范经营,提高贷款项目的可持续性,也为金融机构提供了更可靠的风险管理依据。
三、具体内容保后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根据不同金融机构和贷款项目的需求而有所差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具体内容。
1. 监管报告金融机构要求借款人定期提交监管报告,报告内容包括贷款项目的运营情况、财务状况、经营数据等。
借款人应如实提供相关信息,以便金融机构全面了解项目情况。
2. 风险评估与预警金融机构应建立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通过定期对贷款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风险。
一旦出现风险预警信号,金融机构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减少风险的影响。
3. 调查核实保后管理制度要求金融机构有权进行调查核实,了解项目的真实情况。
住房保障后期管理制度
住房保障后期管理制度一、加强政策法规建设建立住房保障后期管理制度,首先要健全相关政策法规。
政府部门应该积极推动住房保障法规的制定,明确住房保障的对象、范围、内容和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住房保障的目标体系和管理体系。
同时,要对住房保障的申请、审核、配租和管理等环节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确保住房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二、建立健全住房保障信息管理系统住房保障后期管理制度建设需要建立健全信息管理系统。
政府部门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住房保障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经验,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对住房资源的监管和管理。
在系统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三、建立住房保障监督机制建立健全住房保障监督机制是保障住房资源公平分配和有效利用的重要途径。
政府部门应该建立健全住房保障监督部门,定期对住房保障工作进行评估和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住房资源分配中存在的问题。
同时,要积极倡导社会监督,鼓励公众参与住房保障工作,促进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共同维护住房保障的公平和公正。
四、加强住房保障服务住房保障后期管理制度的建设还需要加强住房保障服务。
政府部门可以通过设立住房保障服务机构、建立住房保障服务网络等方式,提供住房需求者的咨询、申请、配租、维修等全方位服务,让住房保障对象享受到更好的服务体验。
五、建立住房保障绩效评估机制建立住房保障后期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建立住房保障绩效评估机制。
政府部门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对住房保障工作的实施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及时掌握工作的进展情况并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同时,要将绩效评估结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倒逼各级政府部门加强住房保障后期管理工作。
综上所述,建立健全住房保障后期管理制度对于促进住房资源的公平分配和有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部门应该加强政策法规建设、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建立监督机制、加强服务保障和建立绩效评估机制,推动住房保障后期管理工作向科学规范的方向发展,为城市住房市场的稳定和社会和谐作出积极贡献。
担保保后管理制度
担保保后管理制度一、担保保后管理制度的重要性1. 保障借贷双方权益:担保保后管理制度明确了借款人与担保人之间的责任和义务,确保借款人及担保人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2. 降低贷款风险:通过严格执行担保保后管理制度,银行可以及时发现风险,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降低贷款违约的概率。
3. 维护银行信誉:担保保后管理制度的健全执行可以提高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确保贷款资金的安全性,维护银行的声誉。
二、担保保后管理制度内容1. 担保合同的签订:在借款人与担保人之间签订正式的担保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约定担保期限、担保方式、担保金额等内容。
2. 担保物权的落实:确保担保人提供的抵押物或质押物的合法性、真实性和有效性,及时进行抵押登记或质押登记手续。
3. 风险控制:建立健全的担保风险评估模型,对担保人的信用状况、资产状况等进行全面评估,严格控制担保风险,提前预警并及时应对风险。
4. 催收管理:建立完善的贷款催收流程,对逾期贷款及时采取各种合法手段进行催收,确保借款人按时还款,保障银行的资金安全。
5. 衍生担保管理:对衍生担保的规范与管理,显示担保责任的合理性,提高违约责任的可识别性。
6. 担保条件变更:对担保合同签订后条件的调整、变更等进行管理,弥补返还义务的不足,及时调整保证人。
7. 担保人代偿:对于因借款人违约导致担保人代偿的情况,应及时启动代偿程序,保障银行的利益。
三、担保保后管理制度的执行方法1. 规章制度:建立明确的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人员、工作流程和核实方法,确保担保保后管理制度得以有效执行。
2. 信息化系统支持:建立和完善信息化系统,对各项担保和风险控制措施进行记录、追踪和管理,实现风险可视化管理。
3. 风险评估:通过建立风险评估体系,对担保人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为担保人的选择提供依据,保障银行的贷款本金。
4. 风险监控:建立风险监控机制,对借款人和担保人的还款情况进行定期跟踪,及时掌握风险动态,保障贷款款项的安全。
如何提高担保公司的保后管理工作
浅议如何提高担保公司的保后管理工作摘要:保后管理不仅是融资担保机构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本质要求,而且也是加强风险控制,切实提高担保资产质量,确保业务健康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担保公司、保后管理一、保后管理的内涵和重要性保后管理是担保机构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对于防范风险、提高其资产质量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目前担保公司一般注重保前调查、保中审查,对保后管理一般往往流于形式,所以存在着诸多疏漏,造成了一部分担保机构担保代偿率前清后增居高不下,甚至面临破产的边缘。
如何加强并规范保后管理,提升担保机构的风险预警能力,有效控制风险,是担保机构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1、保后管理的内涵所谓保后管理是指专业的担保机构从承保中小企业借款担保责任之日起直到银行贷款收回之日这一期间内发生的一系列的担保管理活动。
其内容主要包括:保后检查、风险预警、风险分类、档案管理、逾期担保贷款的催收和处理、风险代偿及追偿与总结等多个方面。
2、保后管理的重要性从概率的角度来讲,风险概率等于零的可能性几乎不可能存在,也就是说风险发生将在所难免。
实践证明,保后管理作为担保机构的最后防线,在预防不良担保贷款风险形成方面具有比保前调查、保中审查更重要的作用。
高质量的保后管理能及时跟踪和发现被担保企业经营环境和经营状况的变化,以弥补保前调查工作数量和质量上的不足,从而能最大限度的遏制不良担保贷款的发生概率。
即使不良担保贷款已经发生,也可以把握最佳时机,最大限度地降低不良担保贷款的处置难度,以挽回担保机构损失。
二、目前担保机构保后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1、风险控制文化不科学目前,担保公司基本上都推行“零风险”的风险控制文化,即对担保贷款管理上追求代偿率为零的目标。
并在这个管理理念的引导下实施了相应的风险管理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
从表面上看,其风险控制文化可理解为“高标准、严要求”,但实质上它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是不容忽视的。
因为担保业是高风险行业,风险是普遍存在的,收益和风险共存,收益越大,往往风险越大。
公司担保业务保后管理实施细则
公司担保业务保后管理实施细则公司担保业务保后管理是指在担保业务完成后,对被担保方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被担保方按时履行还款义务,从而保障公司的利益。
为了提高保后管理的效果,制定并实施细则至关重要。
以下是公司担保业务保后管理实施细则的一些建议。
一、保后管理责任明确公司应根据具体的担保业务,明确保后管理的责任主体。
可以设立专门的保后管理团队,由专业的人员负责担保业务的监督和管理。
此外,公司各部门之间也需要加强协调与配合,确保保后管理的顺利实施。
二、建立健全的保后管理流程1.担保业务登记程序:被担保方在借款之前需提供必要的文件和资料,公司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登记和审核。
2.担保风险评估程序:对担保业务进行风险评估,包括评估担保对象的信用状况、担保物的价值以及风险控制措施等。
3.担保合同管理程序:确保担保合同的签订和履行。
担保合同应明确约定被担保方的还款义务、担保范围、担保期限等内容。
4.还款监督程序:建立还款监督制度,定期对被担保方的还款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逾期等问题。
5.风险应对程序:设立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应对担保业务可能存在的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防范。
三、保后管理工具的建立和使用1.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健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保后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该系统进行担保业务的登记、审核、监督和追踪,实现全程数据管理。
2.风险预警指标:根据担保业务的特点和风险状况,设定相应的风险预警指标,及时发现和解决担保业务可能存在的问题。
3.提醒和催收工具:通过邮件、短信等方式,定期提醒被担保方还款,并及时催收逾期款项,确保公司的权益。
四、保后管理的监督和评估1.监督机制:建立监督机制,对保后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
定期进行内部检查和外部审核,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评估标准:根据保后管理的目标和要求,制定相应的评估标准,对保后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价。
3.绩效考核:将保后管理的效果与公司绩效考核挂钩,激励保后管理人员积极履行职责,提高工作质量。
保后管理制度范文
保后管理制度范文
保后管理制度是指在保险公司向客户提供保险服务后,为了保证双方
利益,在保险期内对保险事故进行处理和跟踪,及时解决问题,确保客户
权益的一套管理制度。
保后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保险事故报案、保险事故的
立案、保险事故的调查和处理、保险事故的结案以及保后服务等环节。
立案是指保险公司在接到报案后对保险事故进行登记和分析的过程。
保险公司需要对报案材料进行审核,确认事故是否符合保险合同的约定,
并对事故的性质、责任等进行初步判断。
根据初步判断的结果,保险公司
可以对事故进行立案,为后续的调查和处理提供依据。
保险事故的调查和处理是保后管理的核心环节。
保险公司需要组织专
业人员对保险事故进行调查,包括现场勘查、证据收集、相关人员的询问
等工作。
保险公司还需要评估保险事故的损失程度,并根据保险合同的约定,确定赔偿金额。
在处理过程中,保险公司应与客户及时沟通,解答客
户疑问,并及时向客户支付赔款。
保险事故的结案是指保险公司在完成调查和处理工作后,根据双方协
商达成的赔偿结果,对保险事故进行结案处理。
保险公司应向客户出具保
险事故结案报告,并将赔付款项支付给客户。
保险公司还应对保险事故进
行总结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改进保险产品和服务,提高保险风控能力。
总之,保后管理制度是为了保证保险服务质量和客户权益而制定的一
套管理制度。
保险公司在保后管理中应做到及时响应、公正处理、诚信服务,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保险服务,进一步增强客户对保险公司的信任和满
意度,实现保险保障和风险管理的双赢。
担保有限公司保后管理实施细则
*****担保有限公司保后管理实施细则保后管理是指自承贷银行向企业放款贷款至担保终接的过程的管理,包括担保业务检查,撤销担保处理等。
公司风险部对在保企业进行保后管理:保后检查分日常检查和重点检查。
日常检查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如担保金额,担保期限。
反担保措施等确定检查频率,日常检查至少每个季度要进行一次。
其他需特别关注的项目进行不定期检查或全程跟踪。
检查完毕后,检查人员必须填写《保后检查表》并附检查报告和要求企业及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报总经理签批后与有关资料一并归档。
一、保后检查的内容:1.企业是否按借款合同规定支付使用银行信用;2.债务人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3.反担保措施中是否发生了新的不利因素;4.其他需说明的情况。
二、检查人员在检查中发现企业存在较大问题,须当日向风险部门负责人口头报告,部门负责人应在2日内将存在问题和处理意见书面报告总经理。
对发现重大问题,部门负责人应立即报告总经理,总经理认为必要时,可向董事长报告并如今有关人员进行专题讨论并提出来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三、对所有担保业务,在担保到期日之前30日,由风险部填制《担保到期通知书》,通知被保企业。
四、每季度前,风险部应向总经理提交上一季度的《保后检查表》。
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司应主动撤保;1、担保货款未按担保审报时的用途使用;2、被担保企业提供虚假资料或具有欺诈行为;3、公司确认被保企业出现重大经营失误或市场,财务善等方面出现较大潜在风险。
六、撤保由风险部写出检查报告,提出处理意见,报总经理审批。
七、已经结束的担保业务,应及时办理终结手续。
担保货款到期后,担保部门负责核实本息确已归还,并留存一份放款收回凭证复印件。
填写《免除担保责任确认表》报公司总经理核准。
风险部将部门管理档案移交公司档案管理部门。
八.被担保企业未能必履行债务,公司代为清偿后,应依法进行追偿及提起诉讼。
九、代偿和追偿方案由风险部门负责制订并报总经理审定,部门负责为具体经办人。
保后风险管理制度
×××担保有限公司保后风险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健全公司内部保后风险控制管理机制,保证公司的资金安全和保障公司的经营效益,对已签约的在保项目进行有效的、持续的、动态的保后监管,随时掌握被担保人的履约状况,根据七部委〈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和××省发(2012)108号文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保后风险管理是指公司担保业务部和风险控制部(下称风控部)按本制度的要求对在保项目的风险状况进行的跟踪、监控、预警、提示和规避、化解。
此项工作开始于拟保项目签约前,即在签约前就对该项目的风险级别进行认定,在签约成为在保项目后,按在保项目所处的不同风险级别进行的一般管理、日常管理、重点管理和特别管理。
第三条风控部及主管风险控制的公司副总是公司风险管理的责任部门和组织者。
风控部在风控副总的领导下,负责公司有关风险管理制度的制定、修改、完善,并对制度的执行进行推动、指导;对担保业务部的具体业务和经办人从风险控制的角度进行稽核、监督;对风险控制的实施和实绩进行考评、总结。
第四条本制度中的“消费类贷款”包括购车贷款、家庭装修贷款、二手房交易贷款、出国留学贷款、个人综合消费贷款等各种用于个人消费并以等额还款或等额递增(减)方式还款的贷款。
本制度所针对的对象是为流动资金贷款、票据承兑、贸易融资、信用证和消费类贷款提供的连带责任担保,其他担保类型的保后风险管理制度另行制定。
其中:对流动资金贷款、票据承兑、贸易融资、信用证的担保合称“担保对象”。
本制度所称“借款人”包括作为法人的借款企业、作为个体工商户的借款单位、以个人的名义借款而实际用于借款申请人掌控的企业的借款个人、及用于个人消费的借款个人,特别指称者除外。
第二章保后风险监控的主要内容第五条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的监控,重点关注以下事项:1、企业资产负责率、净资产负责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指标变化情况;2、月度销售收入、月度利润总额、利润率、成本、费用等经营业绩的变化;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量、流出量、净流量的变化及其相互间的变化情况;4、流动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及应收款账账龄的变化和应付账款的变化情况;5、出售、变买企业主要的生产性、经营性固定资产;第六条对借款用途和企业资金异动的监控,重点关注以下事项:1、借款到账后的实际支付用途;2、银行流水的收方发生额与同期销售收入增减变化的关系,付方发生额中有无去向不明的大额支出;3、有无从股市、汇市、期市等资本市场流入的资金;第七条对企业经营管理风险的监控,重点关注以下事项:1、没有办理工商证照的年检,特许经营许可证不能年检或被取消;2、受到环保、工商、税务、物价、人民银行等部门的严重处罚;3、企业进行资产重组或对外投资,且投资的额度有可能超过自身的承受能力;4、发生企业主要负责人、财务负责人、股东等的重大人事变动而使企业经营停滞;5、发生大面积严重拖欠职工工资的情况;6、涉及经济诉讼纠纷或知识产权纠纷;7、频繁地更换结算银行;第八条对企业资信风险监控,重点关注以下事项:1、拖欠银行利息或被人民银行、银监会等金融机构宣布为信用不良的企业;2、近期的征信报告记载有不良信用行为;3、拒绝提供本公司所需要的财务会计资料或其他重要信息资料;4、经常签发空头支票;5、领导人约见困难,企业负责人不接听本公司项目负责人或公司负责人的电话;第九条对反担保物和反担保单位风险的监控,重点关注以下事项:1、用于作保的物业由于市场或其他的因素的变化发生贬值或严重贬值;2、用于作保的物业被强占、围堵、拆迁、查封、冻结、扣押或被再次抵押;3、用于质押的物资发生坏损、变质、失窃或非法转移;4、提供反担保的第三方或参加联保的经营户有一户甚至多户出现本制度第三章的较大风险特征或严重风险特征;第十条对突发事件和政策风险监控,重点关注以下事项:1、借款人高层负责人突然病危、死亡、失踪或携款潜逃,严重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做好保后管理
为规范担保业务操作,提高贷款安全性,必须加强担保业务保后管理的相关工作。
保后管理不仅是融资担保机构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风险控制,提高担保资产质量,确保业务健康发展的需要。
一:保后管理的必要性
保后检查既包括对借款人情况的检查,又包括对反担保情况的检查。
担保业务检查的目的在于发现风险并进行补救,并且主要侧重于对影响借款人还款能力主要因素的监控,及是否能够按时还本付息。
保后管理作为担保机构的最后防线,而如何做到及时跟踪企业经营变化情况,从而能够最大限度遏制不良担保贷款的发生几率便显得尤为重要。
二:加强保后管理的“三防”“四查”
“三防”
1.防企业主的人品风险
关注企业主是否有赌博,吸毒等不良嗜好,是否有境外大额消费以及不正常的银行卡收支情况。
2.防“三多”企业的风险
“三多”企业是指企业贷款多,非主营对外投资多,对外担保多。
此类企业抗风险能力极弱,多有负债率过高的情况,因此在审核初期和保后过程中尤为慎重,并且要严格控制担保金额。
3.防操作风险
民营企业有很多风险的发生和操作密切相关,如操作不当,容易形成风险和损失。
如车辆质押的管理,机器货物质押的储存和出库,抵押登记手续的办理等。
“四查”
1.担保贷款材料的检查
对在保业务已形成的贷款材料检查其原始资料是否齐全,签字盖章是否规范,合同文本要素是否填写,要求被担保人定期提供反映其经营和财务的会计报表,从中汇集、整理出被担保人关键信息。
2.企业主经营情况的检查
定期对园区内的企业做逐一回访,深入生产车间查看企业生产情况,进入仓库查看企业库存情况,了解工人工资发放情况及其他经营状况。
3.担保资金的使用情况的检查
被担保人为了掩盖自身经营风险和借款的顺利达成,往往向金融机构提交的购买合同,存在一定的水分。
所以,担保贷款发放后,要尽量追查信贷资金的流向,及时发出预警,能提前收回的就提前,不能提前收回的,要制定短期还款计划,督促尽快结清。
4.对担保物的检查
现阶段,对于担保物的选择,大都为企业生产经营所用的机器,半成品,原材料等。
要真实的做好对担保物的检查,定期抽查担保物,对其进行盘点并重新评估价值,确保担保物品在保期间不会发生转移,丢失,大幅减值等情况出现。
三.相关对策及建议
1.加强担保业务的前期调查
好贷款,七分靠选,三分靠管。
尤其要重视对担保业务的前期调查,如果把保后管理比喻成最后一道防线,那么保前调查就是担保贷款的第一道安全门。
2.加强培训,提高担保业务人员专业能力
加大对担保业务人员培训学习力度,不断更新知识,提高其业务工作技能。
担保管理是专业性较强的一个岗位,相关业务人员不但要熟练掌握政策、精通各业务品种并能熟练办理各种担保手续,还要掌握宏观行业政策的信息,有预见性地预警、化解潜在风险,从而把担保项目业务风险降到最低。
3. 完善保后管理制度,提高保后管理水平
一是要依据客户的大小、风险度高低、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以及客户信用等级进行分类,实施差别管理。
工作重点要放在重点关注类客户定期分析上。
二是建立必要的例会制度,定期组织业务人员、风险经理开展工作讨论,以便发现、研究和解决新问题,提高识别能力。
三是完善保后管理责任追究制度,规定担保管理各岗位和环节的保后管理责任,明确问题贷款的上报时限和处理时限,对未按规定进行保后检查和风险预警,导致贷款形成不良、欠息及其他损失的责任人,按照相关办法的要求给予处罚。
从担保贷款风控体系的整体性来看,做好保前调查和保后管理,两者是有机的整体,不可分割。
将风险管理意识融入到每位员工的心中,使之成为一种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