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脉内瘘穿刺渗血的原因及护理

合集下载

血液透析过程中动静脉内瘘穿刺处渗血的原因和护理对策研究

血液透析过程中动静脉内瘘穿刺处渗血的原因和护理对策研究

血液透析过程中动静脉内瘘穿刺处渗血的原因和护理对策研究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处渗血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方法:对2018年1月-2018年6月某市某三甲血液净化中心动静脉内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0例渗血次数及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归类,以及结合临床实践和查阅文献资料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和护理对策。

结果:导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发生渗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护理人员穿刺技术和胶布固定是居前两位的因素。

结论:加强透析护士穿刺的规范化培训及透析过程中的巡视,以提高动静脉内瘘穿刺技术及动静脉内瘘针的有效固定,减少渗血概率,切实提高透析效果。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穿刺针眼渗血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好的血管通路应当保障此次透析血量充足,可长时间为患者进行血液透析,避免在透析过程中引发并发症。

与其他血管通路相比,动静脉内瘘的安全系数更高,且能够为患者长久使用,适用于需要长期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

需要长期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频率约为2~3次/周,每1次动静脉内瘘穿刺需要2针,长期反复穿刺导致相应穿刺的孔径较大,以及使用抗凝剂、穿刺技术不正确等多种因素导致穿刺处出现渗血的问题。

一旦在穿刺中出现渗血的问题,不仅仅会导致患者面临更大的痛苦,还有可能会感染其他并发症,减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

因此,笔者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结合临床试验,探讨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在动静脉内瘘穿刺时渗血的原因,并从原因出发提出了预防和护理的对策,希望能够减少穿刺渗血的现象,减轻为血液透析患者带来的痛苦,以供实践参考。

临床资料2018年1月~2018年6月某市某三甲血液净化中心动静脉内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0例,其中男66例,女34例;年龄(58.1±2.6)岁;慢性肾小球肾炎69例,慢性肾盂肾炎5例,高血压肾病15例,糖尿病肾病10例,其他1例。

共进行动静脉内瘘穿刺7 800次,发生动静脉内瘘穿刺针眼渗血59例,其中区域穿刺法10例,扣眼穿刺法5例,凝血功能及抗凝药物使用3例,护理人员穿刺技术20例,动静脉内瘘静脉回路压力高4例,胶布固定原因17例,总渗血发生率0.75%。

自体动静脉内瘘穿刺针拔出后出血的处理有哪些?

自体动静脉内瘘穿刺针拔出后出血的处理有哪些?

自体动静脉内痿穿刺针拔出后出血的处理有哪些?
【答】(1)确定出血部位,判断出血的原因是由于按压力度不够还是压迫点错误。

(2)当发生动脉穿刺点渗血时,用手指按压穿刺部位20分钟,所施加的压力以皮肤表面不出血,皮下内樱的血管震颤仍然能感觉到存在为度。

要点是压住皮肤与血管的穿刺点,而不是封闭血管内血流。

止血的效果是表面不出血,皮下无血肿或已有皮下出血的血肿无扩大为宜。

(3)当发生静脉穿刺点渗血时,暴露穿刺点,更换创可贴,重新指压或使用弹力绷带压迫,原则上静脉穿刺点的弹力绷带应松于动脉穿刺点的弹力绷带。

(4)当发生动静脉穿刺点周围皮下血肿时,往往无法准确判断出血点,此时必须改为指压,最好用3个手指压迫,以扩大压迫范围,确认止血成功后方可松开。

如出现皮下血肿应充分止血,24小时内可局部冷敷,或使用50%硫酸镁湿敷,24小时后如果未继续出血可局部热敷。

若有硬结,可遵医嘱采用喜辽妥乳膏涂擦按摩。

内瘘穿刺针渗血的应急预案

内瘘穿刺针渗血的应急预案

一、背景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重要血管通路。

然而,在穿刺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如穿刺技术、患者血管状况、抗凝药物使用等,可能导致内瘘穿刺针渗血,严重者可引起皮下血肿,影响透析治疗。

为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应急预案目标1. 保障患者安全,减少内瘘穿刺针渗血的发生率。

2. 及时、有效地处理内瘘穿刺针渗血事件,减轻患者痛苦。

3. 提高护理人员对内瘘穿刺针渗血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三、应急预案措施1. 事前预防(1)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穿刺技术水平。

(2)定期评估患者血管状况,了解内瘘成熟程度,合理选择穿刺点。

(3)告知患者内瘘穿刺注意事项,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

(4)规范抗凝药物使用,避免过度抗凝。

2. 事中处理(1)发现内瘘穿刺针渗血时,立即停止透析,保持患者安静。

(2)用无菌纱布覆盖穿刺点,轻轻按压止血,避免过度按压造成血管损伤。

(3)根据渗血情况,调整患者体位,如抬高患肢,减轻局部压力。

(4)若渗血不止,可考虑局部冷敷,收缩血管,减少出血。

(5)若渗血量较大,应立即通知医生,必要时进行穿刺点局部加压包扎或手术处理。

3. 事后处理(1)记录内瘘穿刺针渗血事件,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2)加强护理人员对内瘘穿刺针渗血的认识,提高处理能力。

(3)完善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四、应急预案评估1. 评估内瘘穿刺针渗血事件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2. 评估护理人员对内瘘穿刺针渗血的处理能力。

3. 评估应急预案的执行效果,及时调整和完善。

五、应急预案的更新与培训1. 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更新,确保其与实际情况相符。

2. 定期对护理人员开展应急预案培训,提高其应急处理能力。

通过以上应急预案的实施,旨在降低内瘘穿刺针渗血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动静脉内瘘护理范文

动静脉内瘘护理范文

动静脉内瘘护理范文
一、护理诊断
留置导管患者有可能出现的护理诊断主要包括:
1.活动静脉内瘘:定义为留置导管长期使用,或留置导管拔出后,出现静脉瘘口的不闭合,并伴有静脉炎症反应,存在持续性渗血和渗液的现象。

2.感染:常出现在损伤皮肤的天花板接触及穿刺部位,存在发热、局部红肿及疼痛等症状。

3、血栓形成:常视为血液静脉内凝固、凝血凝块等。

4、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可以引起营养不足,缺乏营养素可以影响免疫功能及影响正常的新陈代谢过程,临床常见的表现有力量下降、体重下降、皮肤色暗、耐力不足、易患病,稍有疲劳便出现乏力,同时也可能出现心理疾病。

二、护理措施
1、对静脉内瘘的护理
(1)促进伤口愈合:用吸收较好的材料覆盖瘘口,防止外界物体进入瘘口,保持伤口清洁干燥,使用抗菌纱布覆盖,抑制伤口感染;
(2)控制腔内积液:选择合适的对流量支架或者采用套管,正确留置,有效控制积液的多少;
(3)预防感染:使用抗菌剂(消毒剂)对瘘口及其周围进行消毒,清洗瘘口,以减少感染风险;
(4)降低血流压力:瘘口处设置减压仪。

动静脉内瘘的穿刺与护理

动静脉内瘘的穿刺与护理
❖ 皮下隧道穿刺法在前几次制作隧道时的穿刺很 重要,几次穿刺即使用同一针眼,进针深度和方 向角度及绷紧皮肤的松紧度的不同都会影响皮下 隧道的建立。因此,在开始建立隧道时的穿刺通 常是穿刺技术熟练的1~2人,在隧道形成后才可 换人穿刺。在已形成的皮下隧道忌用锐针,以免 破坏已形成的隧道。
皮下隧道穿刺法
Company
LOGO
动静脉内瘘的穿刺与护理
引言
随着血液透析患者的 逐年增多,动静脉内瘘 是血透患者最常用的血 管通路,是血透患者的 生命线,因此保护并有 效利用动静脉内瘘提高 透析充分性,防止内瘘 并发症的发生则显得尤 为重要。
定义
动静脉内瘘是用手术的方法在患者肢端皮下 建立的一种安全并能长期使用的永久性血管通 路,包括自体动静脉内瘘和移植血管内瘘。
穿刺前评估
视诊
触诊
听诊
血管情况, 局部皮肤情

内瘘震颤, 血管走向, 弹性,深浅
内瘘血管杂 音强弱
穿刺部位 穿刺点的选择
动脉端 一般在肢体远心端,距吻合口3~5cm或 以上。
静脉端 一般在肢体近心端,如选择AVF的引伸静 脉,穿刺点距动脉穿刺点应10cm以上。
穿刺点 锐针应每次更换穿刺点部位,使用16~ 17G的穿刺针。
动静脉内瘘的穿刺 区域穿刺
我们常用的手法
易穿刺
痛感轻
血管瘤
血管狭窄
动静脉内瘘的穿刺
区域穿刺时因局部血管壁遭受反复穿刺极易出 现“筛眼”状薄弱,并最终出现假性血管瘤,而 随着血管瘤的出现,血管内血流动力学改变可刺 激血管内膜增生或血管内血栓形成,导致血管阻 塞和血管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有研究数据显示, 区域穿刺法血管瘤出现率高达85% ,而血管狭窄 发生率甚至高达100%。近年来,欧美国家已经 淘汰区域穿刺法。

动静脉内瘘感染原因及护理干预

动静脉内瘘感染原因及护理干预

动静脉内瘘感染原因及护理干预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首选方法。

内瘘使用方便,使用寿命长,血流量充足,不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然而,在内瘘的使用过程中,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因此,如何针对感染的临床表现及原因分析,提出合理的护理干预是非常重要的。

一、动静脉内瘘感染的临床表现动静脉内瘘感染的临床表现包括局部或沿静脉走形的红肿热痛。

如果是手术后在吻合口部位发生感染,还会有破裂出血的可能性。

严重的局部感染会导致脓肿,还会因为感染的失控上行引起静脉炎及全身感染发生败血症。

二、原因分析导致动静脉内瘘感染的原因有很多。

一方面是患者自身原因,如未做好穿刺点保护,不注意手臂皮肤清洁,凝血功能较差,回家后穿刺点渗血,创可贴脱落造成污染,或者患者居家时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穿刺处弄潮湿,导致污染,如洗澡、出汗等。

另一方面是护士操作不规范,如无菌操作不彻底,手卫生及穿刺部位皮肤消毒不彻底,穿刺前未对动静脉内瘘皮肤早期出现的过敏、红肿、破损进行及时宣教、护理,甚至在穿刺部位出现红、肿处穿刺等。

三、护理干预为了预防动静脉内瘘感染,护士需要采取严格的无菌操作。

具体措施包括:注意手卫生,选择合适的穿刺方法,禁止在发红、硬结、疑似感染处穿刺。

穿刺前用碘伏消毒皮肤2遍,消毒直径大于5cm,操作过程中避免跨越无菌区,疑似污染要再次消毒。

穿刺前对内瘘进行评估,对较难穿刺、新内瘘前几次穿刺、人工血管要谨慎穿刺,由经验较丰富的护士操作。

避免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减少血管损伤及感染,避免区域式穿刺方法,因其可致内瘘的血管瘤形成和血管狭窄发生。

选择扣眼式穿刺的患者,扣眼处容易隐藏细菌,要确保彻底消毒。

同时,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教授患者正确的内瘘护理知识,以便患者能够自我保护,预防感染的发生。

遵循无菌原则,避免感染的发生。

同时,对于血管通路的护理也非常重要,保持通路的通畅和清洁,避免血栓的形成。

针对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如低血压、心血管疾病等,应加强监测和预防,及时处理。

动静脉内瘘护理以及注意事项

动静脉内瘘护理以及注意事项

动静脉内瘘护理以及注意事项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用的血管通路,被视为患者的“生命线”。

良好的护理和正确的注意事项对于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减少并发症、保证透析效果至关重要。

一、动静脉内瘘的基础知识动静脉内瘘是通过手术将动脉和静脉连接在一起,使表浅静脉血流量增加、压力增高,形成动脉化的血管,以便于穿刺进行血液透析。

内瘘成熟一般需要 4 8 周,具体时间因人而异。

二、动静脉内瘘的护理1、术后护理(1)术后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

(2)密切观察手术部位有无渗血、红肿等情况。

(3)注意保暖,避免患肢受压。

2、日常护理(1)保持内瘘侧手臂的清洁,避免感染。

(2)每天对内瘘进行检查,触摸内瘘有无震颤,听诊有无杂音。

如果震颤或杂音减弱或消失,应及时就医。

3、穿刺护理(1)选择经验丰富的护士进行穿刺,采用绳梯式或纽扣式穿刺法,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

(2)透析结束后,穿刺部位要正确按压,按压时间一般为 15 20分钟,以不出血且能触及内瘘震颤为宜。

4、皮肤护理(1)避免在瘘侧手臂进行静脉注射、采血、测量血压等操作。

(2)注意皮肤保湿,防止皮肤干裂。

三、动静脉内瘘的注意事项1、日常生活(1)内瘘侧手臂避免提重物,不要佩戴过紧的首饰。

(2)睡眠时不要压迫内瘘侧手臂。

(3)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碰撞受伤。

2、饮食方面(1)控制水分摄入,避免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导致血压过高,影响内瘘功能。

(2)保证营养均衡,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以促进内瘘的修复和维持身体的抵抗力。

3、自我监测(1)每天观察内瘘侧手臂的皮肤有无红肿、疼痛、发热等异常情况。

(2)注意内瘘血管的震颤和杂音是否有变化。

4、预防低血压低血压会导致内瘘血流灌注不足,影响内瘘功能。

透析前应避免服用降压药,透析过程中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5、定期复查定期进行内瘘的超声检查,了解内瘘的血流量、血管内径等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总之,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和注意事项需要患者和医护人员共同努力。

动静脉内瘘护理以及注意事项

动静脉内瘘护理以及注意事项
家属参与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护理工作,提供必要的情感支持和生活照 顾。
支持体系建立
协助患者和家属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如加入患者互助组织、寻求专业 机构帮助等,以减轻疾病带来的压力。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 展
本次项目成果总结
动静脉内瘘护理规范化
通过本次项目,我们成功制定了动静脉内瘘护理的规范化 流程,包括术前评估、术中监测和术后护理等环节,确保 患者安全。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 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配合医生操作
根据医生的指示和要求,准确传 递手术器械和物品,协助医生完
成手术。
术后观察与记录
观察瘘口情况
密切观察瘘口有无渗血、红肿 、感染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并记录。
保持瘘口通畅
定期清洗瘘口,保持瘘口通畅 ,避免血栓形成和感染。
使用听诊器听取内瘘部位 的血管杂音,判断内瘘的 严重程度。
影像学检查
如超声、CT等,进一步了 解内瘘的形态、大小及与 周围组织的关系。
并发症风险评估
感染风险
评估患者是否存在感染的高危因 素,如皮肤破损、免疫力低下等

出血风险
了解患者的凝血功能及血小板情况 ,评估出血风险。
心功能不全风险
针对合并心脏疾病的患者,需评估 心功能不全的风险。
定期消毒与清洁
保持瘘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定期使用碘伏或酒 精进行消毒。
观察感染迹象
密切观察患者体温、瘘口周围皮肤状况等,及时 发现并处理感染迹象。
血栓形成预防策略
合理选择穿刺部位
避免在狭窄、弯曲或受压的血管部位穿刺,以减少血栓形成的风 险。
定期评估血管状况

血液透析过程中动静脉内瘘穿刺处渗血的原因和护理对策研究

血液透析过程中动静脉内瘘穿刺处渗血的原因和护理对策研究

血液透析过程中动静脉内瘘穿刺处渗血的原因和护理对策研究发布时间:2021-09-03T06:07:34.109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7月上作者:黄朝芬[导读] 目的:简述血液透析中动静脉内瘘穿刺处渗血原因,给出护理对策。

方法:该实验的时间线为2018-7至2019-6,实验对象为59例血液透析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区分组别:对照组,29例,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针对性护理。

将满意度用作比较指标。

结果:观察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明确动静脉内瘘穿刺处渗血原因,给出科学的护理对策,能够优化血液透析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

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黄朝芬四川宜宾 644000【摘要】目的:简述血液透析中动静脉内瘘穿刺处渗血原因,给出护理对策。

方法:该实验的时间线为2018-7至2019-6,实验对象为59例血液透析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区分组别:对照组,29例,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针对性护理。

将满意度用作比较指标。

结果:观察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明确动静脉内瘘穿刺处渗血原因,给出科学的护理对策,能够优化血液透析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穿刺;渗血;满意度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动静脉内瘘穿刺部位渗血情况时有发生[1]。

该情况下,需对穿刺部位进行更换,难免加剧患者的痛苦,稍有不慎,便会发生感染情况,导致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缩短[2-3]。

在护理实践中,要明确动静脉内瘘穿刺部位渗血的危害、原因,借助专业的护理方法,控制此类情况,使血液透析效果得到全面优化。

见报道: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自2018年7月开始,至2019年6月结束,在该时段内随机选取59例血液透析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方式,划分对照、观察两组,前者29例,后者30例。

对照组男女比例15:14;年龄最小42岁,年龄最大78岁,均值(60.41±2.35)岁。

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如何居家处理?

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如何居家处理?

动静脉内痿穿刺点渗血如何居家处理?
血液透析患者由于尿毒症毒素作用、代谢性酸中毒以及因合并高血压而服用扩血管药物等因素均可以引起血管收缩功能减退、加之内皮细胞损伤而引起内皮细胞收缩能力降低,使得血管对损伤刺激的收缩反应不足,以及代谢产物等毒素作用引起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功能低下而发生凝血功能异常等原因,尿毒症患者时常合并出血倾向,特别是创面、伤口处。

因此,动静脉内痿穿刺点渗血是血液透析后最常见的短期并发症,如不能妥善处理,可能会造成局部血肿、感染,甚至影响以后血液透析内樱的使用。

动静脉内痿穿刺点渗血应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①对于由于凝血功能障碍所致的内痿穿刺点出血,应延长压力绷带的压迫时间,并相应延长止血贴或创可贴的使用时间。

②对于止血压力绷带压力偏低所致的动静脉内痿穿刺点渗血,应在严密观察内疹远端动脉搏动的情况下,适当增加止血绷带压力,控制内痿穿刺点针眼渗血。

③对于止血棉块压迫位置不当或移位所致的穿刺点渗血,可在洗手并手消毒后,用手指压迫动静脉内疹近端阻断血流的同时,立即调整止血棉块的位置,使之压迫于内痿血管穿刺点所对应的体表部位,而非皮肤上的进针部位(有时这两个点可能会重叠),才能有效地制止动静脉内痿穿刺点渗血。

④居家对动静脉内腰穿刺点渗血紧急处理后,应就近到社区医疗中心或开展血液透析的医院再次进行规范处理。

动静脉内瘘穿刺渗血的护理

动静脉内瘘穿刺渗血的护理

临床资料
1、病例资料
4
2020年10月14日行常规透析治疗,
上机前查体:血压:156/85mmHg,
心率:70次/分
体重:61.5kg
干体重:60kg。
内瘘:听诊有杂音,触诊有震颤。
上机穿刺:静脉端进针困难,进针未见回血,无落空感,回抽
见回血,固定针柄。
上机参数:血流量230ml/min,静脉压150mmHg,预设4小
4. 3 血管狭窄、硬化的患者, 透析中往往出现血流量不足, 或无原因静脉压持续过高, 血液回流不畅 引起渗血。需行B 超加以确诊。要严格执行正确的操作技术, 嘱患者坚持锻炼内瘘侧手臂, 使血管扩张, 必要时采用手术扩张。
护理
4. 渗血的护理
合理安排穿刺:绳梯式穿刺
护理
4. 渗血的护理
4. 4 穿刺后针管的固定。采用“高举平抬”固定方法, 效果良好。 具体方法如下: 首先用胶带固定针柄,再将一条胶布固定在针眼敷料上。然后将第三条胶布固定在针翼 下约5cm方皮肤上, 针柄向上抬起胶布向下裹住管路。动静脉用同样方法固定后, 再取一条胶布固定动静 脉管路。经临床验证此种固定方法牢固、安全。能有效地防止穿刺针的移位和脱出引起渗血, 并且经济, 节约材料的开销。
护理
4. 渗血的护理
4. 1 合理安排穿刺:穿刺部位要轮流更换, 切忌定点穿刺。一般可沿内瘘走向上下交替进行穿刺, 每 个穿刺点相距0.5cm 左右, 呈绳梯或螺旋式穿刺点, 这样可使整条内瘘粗细均匀, 防止渗血。
4. 2 对患者血管形成硬结、瘢痕者, 嘱患者透析结束24h后, 穿刺血管处热敷, 之后用喜疗妥进行按 摩, 可以起到软化血管、消肿的作用。每日两次, 每次15min 左右。涂擦药膏时用量要适中, 切忌用量过 多引起渗血。

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点血液外渗的因素及护理措施

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点血液外渗的因素及护理措施
位 的渗血J 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并 制订了相应 的预防护理措施 , 现介绍如下。
1 资料 与 方法
作者简介 : 郭秀红 , 本科 , 女, 副主任护师。
E- al u g 9 m iy k 99 9@ 1 3.o : 6 c m
方轻拉至渗血处 , 纱线两头对在穿刺点渗血处的上方呈绳状拧
紧 。然后用胶布将拧紧的线绳 固定妥 当 , 确保线 绳不会 松开 ,
用无菌纱 布覆盖在渗 血部位上方[ 1 ] 。
1 . 用绳 线拧 紧还 稍有 渗血 , .3 2 还可 以在渗血处撒上云南
白药 , 面再覆盖无菌纱布。 上
1 . 如果采 用以上方法依 旧渗血 , .4 2 须关 闭血泵 , 另行选
进行血液透析时发生 内瘘穿刺部位血液外渗的患者 12例 , 0 男
6 6例 , 3 , 女 6例 年龄 1 9岁 7 0岁 , 平均年龄 4 . 59岁。 中动脉 其
内瘘穿刺渗血的有 3 例 , 0 静脉内瘘穿刺渗血的有 7 例。 2
1 方法 . 2
瘘 穿刺点血液外渗 的因素很 多, 对血管通路 和穿刺点皮肤制订
13 90
3 渗 血 因素 与 护 理 措 施
管。
31 因素分析 ①反 复穿刺 同一点 3 例 ( 3 .%)② . 1 占 04 ;
3 。 提 高护 理工作责 任心 ,做 到经 常巡视 患者 和机器 , .6 2 做到异常情况早发现 、 早处理 , 提高患者满意度 。 32 健康宣 教时告知 患者 内瘘使用年 限的长短 与 自己 .7 . 生命的长短有关 。内瘘侧 不可受压 、 不可提重物 , 当活动保护 适 内瘘 , 内瘘侧手握拳头 1 后松开再握如此反复 2 3 , s 0s 0 每天 ~ s

内瘘渗血或血肿的定义、原因及分类处置应急处置

内瘘渗血或血肿的定义、原因及分类处置应急处置

内瘘渗血或血肿的定义、原因及、分类处置应急处置定义患者内瘘穿刺点渗血或内瘘临近血管破裂出血以及由此导致的皮下血肿。

原因内瘘穿刺因素;透析过程中流量不足,调整穿刺针导致血管损伤;患者体位变动,穿刺针导致损伤;拔针后按压不当,包括止血带脱位。

临床表现:穿刺部位出血、肿胀,个别患者皮下血肿明显,动脉出血者(多由于穿刺损伤)处置不当,血肿张力过大,属于急症处置范围。

内瘘出血或血肿的分类处置1. 内瘘穿刺时,如穿刺失败需立即判断穿刺渗漏程度,对于新建内瘘、疑难血管通路、有效穿刺长度限制等病例,建议穿刺针拔出后进行指压法(此处特别强调「指压法」即点压,而非面积比较大的棉球或者纱布垫)按压止血,避免渗漏外延,造成更大面积的血肿影响功能。

2. 若少量渗血发生在动脉端,可尝试引血上机观察血肿是否增大,此时可用棉柱对内瘘穿刺处进行适宜力度的外力加压避免血肿扩散,如果持续渗漏血肿扩大则只能拔针后压迫止血,视血管条件另外选择穿刺点或待止血后再穿刺。

3. 若渗血发生在静脉端,则避免再调针,建议立即拔针压迫止血,视血管条件另外选择穿刺点或待止血后再穿刺。

4. 针对穿刺引起的渗漏血肿,必要时立即拔针使用指压法进行加压止血,不能直接使用止血带进行直接加压,止血带加压造成血液回流受阻,血肿消散更慢。

5. 对于拔针后患者诉穿刺处疼痛的处理:不可轻易松开止血带,否则可能造成不可预想的后果。

6. 当自体内瘘穿刺血肿淤青发生后,如果血肿严重影响了内瘘血管的穿刺进针,淤青迟迟不消散时,若导管未拔除可用导管进行继续过渡,应选择让内瘘休息 1-2 周避免二次穿刺损伤,止血时可酌情使用冰敷减少渗血和炎症扩散,止血 72 小时后可使用热敷理疗方式促进淤青和炎症消散,72 小时后进行内瘘握球锻炼促进血肿消散、淤青恢复。

当患者没有中心静脉导管过渡时,则需要进行有效止血后充分评估血管情况,尤其是内瘘静脉端穿刺选择受限时,必要时可以酌情虑外周直穿作为回路,给予内瘘静脉以充分恢复的时间,但通常情况下止血理想且穿刺有效长度理想的,可以继续进行穿刺透析。

血液透析过程中动静脉内瘘穿刺处渗血的原因和护理对策研究_1

血液透析过程中动静脉内瘘穿刺处渗血的原因和护理对策研究_1

血液透析过程中动静脉内瘘穿刺处渗血的原因和护理对策研究发布时间:2023-04-21T07:57:34.165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2期作者:倪秀丽[导读] 患者接受血透过程中,良好的血管通路是保证透析血量充足的关键,倪秀丽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吴淞医院上海 200940摘要:患者接受血透过程中,良好的血管通路是保证透析血量充足的关键,同时也能够有效避免患者在接受透析中的并发症。

与其他血管通路相比,动静脉内瘘是一种安全系数较高且能够长久使用的通路方法,因此在临床中有着较为广泛的使用。

当患者在长期接受血透时,由于反复穿刺可能会导致穿刺孔径变大,许多因素都会导致穿刺处出现渗血的问题,这不仅使患者面临着较大的痛苦,也会降低那楼内瘘的使用寿命,对于患者而言极为不利。

所以还需对动静脉内瘘穿刺渗血的原因进行具体分析。

在此基础上制定有效护理方案,并将其落实到护理工作当中,如此才能有效降低患者所承受的痛苦。

关键词: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穿刺;渗血;原因分析动静脉内瘘穿刺建立临时血管通路是临床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血液透析方法,但对于长期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而言,穿刺处出现渗血问题是较为常见的。

为了降低穿刺处渗血情况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护理人员还需对渗血原因进行具体分析,如此才能制定出更加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护理措施,进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一、动静脉内瘘穿刺渗血的原因(一)局部穿刺影响局部穿刺因其穿刺过程中患者所感受到的疼痛程度较轻,且穿刺难度较低,因此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得到了较大范围的使用。

如果穿刺针在局部进行反复的穿刺就会增加患者局部血管壁的损伤,而皮肤在不断的穿刺过程中也会增生新的结缔组织,导致皮肤弹性较差,增孔的愈合速度较慢,因此就容易出现渗血的情况[1]。

(二)对于抗凝药物的使用影响血液透析过程中对于抗凝药物的使用会影响血小板功能,如果长期使用就会导致患者穿刺处渗血情况的增加。

(三)护理人员的技术影响在为患者进行穿刺时,如果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较低,也会导致患者穿刺处出现渗血的情况。

血液透析患者出血及内瘘渗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血液透析患者出血及内瘘渗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血液透析患者出血及内瘘渗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摘要】目的探究血液透析患者出血及内瘘渗血的原因及护理效果。

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90例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对出血及内瘘渗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渗血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渗血发生率(透析、渗血、未渗血)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出血及内瘘渗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其渗血率,且效果较好。

【关键词】血液透析;出血及内瘘渗血;原因分析;护理慢性肾衰竭患者在采取透析的过程中易出现出血现象,如消化道出血、眼底出血、颅内出血、鼻腔出血、痔疮出血、月经过多等[1]。

且患者在进行透析穿刺时还可出现渗血现象,由于患者血液在体外循环,易导致其血液残留于透析管道内,从而导致人体血液流失,因此,如何避免患者渗血且不加重患者贫血十分重要[2]。

本院选择血液透析患者出血及内瘘渗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探究,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90例血液透析患者,接受护理的时间为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观察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45例。

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在31-55岁之间,平均年龄(43.65±2.97)岁,透析时间在3-11年之间,平均时间(7.05±2.33)年。

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在31-56岁之间,平均年龄(43.71±2.84)岁,透析时间在3-12年之间,平均时间(7.57±2.61)年。

2组血液透析患者在各项基本资料中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对患者实施日常生活照料及并发症护理等。

观察组对患者出血及内瘘渗血的原因分析进行护理,具体见下:1.2.1 原因分析(1)引起出血的相关因素①患者实施内瘘术后,出血吻合口及穿刺点周围渗血,均为影响患者肢体血液循环。

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的穿刺与护理

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的穿刺与护理

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的穿刺与护理受各种原因影响,近年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不断增加。

血液透析是肾功能衰竭病人三大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

这一治疗方法需要通过血管通路进行,动、静脉内瘘就是血管通路之一,因此动、静脉内瘘也被认为是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命线。

确保动、静脉内瘘的寿命是提高血液透析质量以及病人生活质量的关键,因此掌握动、静脉内瘘穿刺方法,加强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极其重要。

肾功能衰竭病人病人每周需要进行3次血液透析维持生命,治疗过程中加强动、静脉内瘘护理,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

动、静脉内瘘是通过手术建立的异同能够长期使用的血管通路,其分为自体动、静脉内瘘以及移植血管内瘘。

动、静脉内瘘的优点在于血流量充分、感染机会少,是维持性透析患者常用血管通路。

动静脉内瘘穿刺。

动静脉内瘘需要成熟后才能进行穿刺,过早穿刺容易造成血管纤维化、动静脉内瘘狭窄,缩短使用寿命,动静脉内瘘至少需要4周成熟,保险起见建议在手术后等待8周以上。

当患者静脉扩张明显且动脉化血管壁增厚表示动静脉内瘘成熟,可进行穿刺。

穿刺前护理首先需要评估动静脉内瘘状态,即通过视诊了解血管情况,局部皮肤情况,通过触诊感受内瘘震颤、血管走向,血管弹性以及深浅,通过听诊评价内瘘血管杂音强弱。

评估后选择穿刺部位、穿刺点。

动脉端通常选择肢体远心端,距吻合口3至5cm或5cm以上处;静脉端通常选择肢体近心端,如AVF血液透析穿刺点与动脉穿刺点相距至少10cm。

穿刺点需定期更换,避免穿刺部位因频繁穿刺而受损。

针斜面向上穿刺法穿刺准确率高,但针眼创面大,愈合慢,创面修复期长,频繁穿刺容易导致局部皮肤和血管粘连,护理人员应当合理选择穿刺点,避免定点穿刺。

针斜面向下穿刺法针眼创面小,愈合快,创面修复期短,对动静脉内瘘伤害最小,但这一穿刺方法难度更高,因此护理人员要掌握穿刺的力度以及角度。

纽扣通道穿刺的优点在于穿刺简单,能够避免动脉瘤的形成且感染风险低。

这一技术的缺点在于容易渗血,止血压迫时间长,因此适用于血管条件较差的病人。

糖尿病并发尿毒症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渗血原因及护理

糖尿病并发尿毒症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渗血原因及护理
临床 合 理 用药 2 0 1 4年 1月 第 7卷 第 1期 中
C h i n J o f C l i n i c a l R a t i o n a l D r u g Us e , J a n u a r y 2 0 1 4, V 0 1 . 7 N o . 1 B
刺点周 围的渗血 , 再 以碘伏对 穿刺点周 围பைடு நூலகம்肤 进行 消毒 , 消毒 范 围以穿刺点为 中心 , 直 径 6一 l O c m, 以便 于无菌 操作 。戴 无
菌手套 , 取8 c m无菌棉线纱线 2— 3根束在一起 , 一端从穿 刺针 下方通过 , 移至针 眼处 , 两端对折 , 在穿刺针 的前上方呈绳状 拧 紧, 然后用胶布将拧 紧的棉线 固定在穿 刺点前 方皮肤 上 , 后 以 无菌纱布覆 盖穿 刺 点。 ( 3 ) 当血 流不 足 , 调整 针 角度 引起渗 血, 确定针在血 管 内 , 将 血 流量 再调 至小 1 8 0—2 0 0 m l / m i n , 可 减轻血管 内压力 , 再 以冰袋冷敷 , 也可减轻局部渗血 , 使透 析正 常进 行。( 4 ) 若 渗血时间 I >2 0 a r i n , 应该停 止追加 肝素 , 待 出血 停止后再追加 。( 5 ) 若渗血 点较 大 , 上述方 法不 能止 血 , 可在 出血部位 敷 以去 甲 。 肾上 腺 素 溶 解 的云 南 白药 膏或 白芨 粉 。 ( 6 ) 若 经上述处理 仍有 渗血 , 则立 即关 闭血泵 , 重新 选 择血 管
刺, 避开硬结 , 疤痕组织 。动脉穿 刺点距 吻合 口应 > 3 c m, 动静 脉穿刺点 间隔应 >8 e a, r 避 免 同血管 穿刺 , 穿 刺部 位可 沿 内瘘 走 向上 、 下交 替 , 或纽扣式穿刺 , 忌定 点穿刺 , 穿刺时切忌急躁 , 进针角度为 1 0度 一l 5度 , 力 求穿刺 一 次 即成 功 , 穿刺 成功 后 需妥善 固定针头及患者身体 , 避免移动 导致渗血 。( 3 ) 血液 透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穿刺点渗血的原因及防护措施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穿刺点渗血的原因及防护措施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穿刺点渗血的原因及防护措施标签:血液透析;渗血;原因;预防;处理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治疗中,血液透析是常用替代疗法[1],可有效延长患者生命,改善尿毒症症状及并发症。

然而在治疗时时常有动静脉内瘘穿刺处渗血的现象发生,若不能及时处理,将会使患者血液流失,感染机率增加,同时反复渗血会对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造成严重影响[2]。

该研究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于本院接受血液透析时48例有内瘘渗血现象患者,对相应护理对策进行总结,并对预防措施进行探讨,现将相关情况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2013年3月一2014年3月我科动静脉内瘘维持性血透患者48例,其中男27例,女21例,年龄31—72岁,平均51.15岁。

慢性肾小球性肾病29例,高血压肾病14例,糖尿病肾病4例,多囊肾1例,共进行动静脉内瘘穿刺7440次,发生穿刺处渗血195例。

2 穿刺部位渗血的原因2.1长期定点穿刺:使定点穿刺处皮肤松弛变薄,皮肤和血管弹性降低,透析时针眼易发生渗血。

2.2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硬化,血管内壁增生、狭窄,使得透析时静脉压力过高,易引起穿刺点渗血。

2.3肝素的应用:透析过程中,使用肝素抗凝,但肝素亦可抑制凝血酶的作用,诱发渗血。

2.4穿刺时固定:穿刺时固定不当,针尖易在血泵压力高时缓慢自行脱出,使针眼处缝隙变大从而导致渗血的发生。

2.5患者自身的因素: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大多有营养不良,贫血严重,凝血机制差等问题,尤其是老年患者皮肤松弛,血管弹性差,都是导致渗血的潜在因素。

且我们所用的穿刺针是17G不锈钢硅化穿刺针,管径较粗,对穿刺部位皮肤和血管损伤较大且愈合不良,易造成渗血。

3 穿刺点渗血的预防3.1提高穿刺率,力求一针见血:对于血管条件不好的患者(尤其是糖尿病肾病并发血管硬化的患者),可嘱其穿刺前热敷动静脉内瘘侧手臂10-20 min,使血管充盈后穿刺;穿刺前充分评估血管情况,正确选择穿刺点,避免穿刺位置欠佳后在穿刺部位反复进退以调整,从而扩大针眼,不仅容易造成渗血,还会影响内瘘的使用寿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静脉内瘘穿刺渗血的原因及护理
发表时间:2018-11-12T17:00:48.430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第15期作者:卞鲁锋[导读] 经过临床10个月的实践, 对每位出血渗血患者的原因进行分析, 找出原因进行护理干预, 并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净化科;山东济宁272000)
【摘要】目的:探讨动静脉内瘘穿刺渗血的原因及护理。

方法:通过2017年10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血液净化科统计的152例动静脉内瘘穿刺渗血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归类,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相对应的措施,对效果进行观察,内瘘穿刺渗血率明显下降。

结论:对动静脉内瘘穿刺渗血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相应护理措施,可以明显减少渗血的发生。

【关键词】内瘘;渗血;原因及护理。

[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5-0088-02 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往往会发生出动静脉内瘘穿刺渗血现象, 如穿刺时渗血、透析过程穿刺点血、拔针渗血、按压针眼渗血、压球按压渗血等。

常常发生渗血现象常常发生,,导致人体的血液丢失, 加之慢性肾衰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生成减少造成贫血。

因此如何避免患者出现渗血减少患者的贫血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至关重要。

2017年10月至2018年7月对本科室152例次出现动静脉内瘘穿刺渗血患者进行原因分析, 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 一般资料
2017年10月至2018年7月对在我院血液净化科统计的152例动静脉内瘘穿刺渗血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归类, 出血患者58例次。

2 原因分析
2. 1 动静脉内瘘穿刺渗血的相关素[1, 2]
2. 1. 1动静脉内瘘穿刺渗血及穿刺点周围渗血或皮下血肿,
表1 152例出血渗血患者的发生率
年龄阶段( 岁) 出血( 58例次) 比例(%) 渗血( 94例次) 比例( %)
22~30 12( 20) 14( 15)
30~55 32( 56) 32( 35)
55~70 14( 24) 48( 50)
2. 1. 2 血液透析中使用抗凝剂如低分子肝素, 血液肝素化, 凝血障碍是常见的出血原因, 占整个出血的55%。

2. 1. 3 由于尿毒症基础疾病引起血小板功能异常。

2. 1. 4 高血压平时血压控制的不佳, 血透时由于血压增高, 血液对血管的压力增大, 加上血透时抗凝剂的应用,使患者血压较透前增高,可能造成动静脉内瘘穿刺渗血,不恰当的进行热敷, 往往会引起局部小毛细血管破裂, 导致内瘘渗血, 甚至发生皮下内出血。

2. 1. 5 患者内瘘不成熟也是动静脉内瘘穿刺渗血的常见原因。

2. 1. 6 治疗过程中因皮肤瘙痒抓搔或肢体扭动也是动静脉内瘘穿刺渗血的原因使出血不易止住。

2. 1. 7 血液透析结束时拔针压迫穿刺点偏离也会引起渗血,未起针时便按压针眼, 同样会造成渗血。

2. 2 引起穿刺点渗血的相关因素[2]
2. 2. 1 定点穿刺, 穿刺处皮肤变薄松弛,弹性降低,穿刺针眼会造成渗血; 透析患者血管条件差, 血管过细或过深。

2. 2. 2 患者血管硬化、狭窄, 透析时压力过高, 血流不畅也易渗血。

2. 2. 3 老年人皮肤松弛弹性差动静脉内瘘穿刺针眼不易愈合易发生渗血,。

2. 2. 4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理想时, 动静脉内瘘穿刺针眼不易愈合引起渗血。

2. 2. 5 穿刺时操作流程不标准, 针柄固定方法不正确, 针尖脱出而发生渗血。

2. 2. 6 患者透析弹力绷带使用不当, 增加穿刺点渗血机率。

2. 2. 7 透后析结束后压球使用不当, 造成穿刺点渗血。

3 护理措施
3. 1 出血的护理防治
3. 1. 1 内瘘术后出血的方法; 采用正确止血方法; 根据病情调节抗凝剂的用量, 防治渗血。

手术当日尽量不安排透析, 如需透析尽量用无肝素透析,以防抗凝剂的使用加大出血的机率。

如果发生出血可使用冰袋降温止血。

3. 1. 2 具有出血倾向的病人, 透析时减少肝素的用量。

每次透析后对动静脉内瘘穿刺渗血情况进行评估, 并做好记录, 结合体重制定患者使用的最小且最安全的抗凝剂使用量。

在患者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使用低分子肝素。

必要时需行无肝素透析。

3. 1. 3 由血小板异常引起的出血, 最好使用低分子肝素钙,因其对体内、体外血栓, 动静脉血栓的形成有抑制作用, 并能刺激内皮细胞释放组织因子凝血途径抑制物和纤溶酶原活化物, 不被血小板第4因子中和, 血小板功能无明显影响。

3. 1. 4 高血压的患者,, 嘱患者透析间期严格控制水分和盐分的摄入, 减少循环血量的增加以控制血压。

指导患者正确服用降压药, 使透析超滤血压调节至相对稳定的范围内, 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使患者身心放松, 调节紧张和不良情绪, 对顽固性高血压的患者, 透析中可采用可调钠曲线, 使超滤量随血压变化的规律而调定, 也可通过调节透析液的温度等调节血压,高血压患者, 透析后24h 的常规热敷要慎用, 不适当的局部热敷易发生小血管破裂, 发生皮下内出血及肢体肿胀, 可采用内瘘操锻炼内瘘的的方法。

对发生皮下渗血肿胀的肢体可采用冷敷法, 时间不易过长, 一般30min 即可。

3. 1. 5 内瘘的使用原则是尽量成熟后使用; 新瘘尽量由有经验的护士来操作, 穿刺技术娴熟, 避免穿刺失败造成渗血。

3. 1. 6 拔针后穿刺点的止血方法, 常采用压迫止血法。

应注意不要在拔针时加压, 必须在拔针后加压, 以免穿刺斜面切割血管, 引起渗血。

压力的大小应根据既能维持两端相近波动或震颤, 又能控制出血的要求来调整, 压力过轻导致出血, 3. 1. 7 有慢性渗血患者, 对已发生渗血者,在透析结束后给硫酸鱼精蛋白与肝素中和。

3. 1. 8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有自我保护意识, 防止抓、挠等人为造成的出血。

3. 2 渗血的护理
3. 2. 1 穿刺部位要轮流更换, 切忌定点穿刺。

一般可沿内瘘走向上下交替进行穿刺, 每个穿刺点相距1cm 左右, 呈绳梯或螺旋式穿刺点, 这样可使整条内瘘粗细均匀, 防止渗血。

3. 2. 2 对患者血管形成硬结、瘢痕者, 嘱患者透析结束24h
后, 穿刺血管处热敷, 之后用喜疗妥进行按摩, 可以起到软化血管、消肿的作用。

每日两次, 每次15min 左右。

涂擦药膏时用量要适中,切忌用量过多引起渗血。

3. 2. 3 血管狭窄、硬化的患者, 透析中往往出现血流量不足, 或无原因静脉压持续过高, 血液回流不畅引起渗血。

需行B 超加以确诊。

要严格执行正确的操作技术, 嘱患者坚持锻
炼内瘘侧手臂, 使血管扩张, 必要时采用手术扩张。

3. 2. 4 穿刺后针管的固定。

我科室采用“高举平抬”固定方法, 效果良好。

具体方法如下: 首先用胶带固定针柄,再将一条胶布固定在针眼敷料上。

然后将第三条胶布固定在针翼
下约5cm方皮肤上, 针柄向上抬起胶布向下裹住管路。

动静脉用同样方法固定后, 再取一条胶布固定动静脉管路。

经临床验证此种固定方法牢固、安全。

能有效地防止穿刺针的移位和脱出引起渗血, 并且经济, 节约材料的开销。

4 讨论
经过临床10个月的实践, 对每位出血渗血患者的原因进行分析, 找出原因进行护理干预, 并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

护患共同努力, 使同一患者同一原因出血渗血率大大下降。

使同一种原因的出血渗血患者, 经护理干预后发生率从75%降至15%, 大大提高了透析质量。

参考文献:
[ 1] 刘兆霞. 浅谈血液透析过程中内瘘针滑脱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大家健康(学术版) ,For all Health, 2016年03期
[ 2] 左今理. 论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渗血的预防及护理对策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Women’s Health Research , 编辑部邮箱 ,2016年24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