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态理论 ppt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自百度文库
v=k B T/h=RT/Lh
(1)
k B 玻尔兹曼常量 h 普朗克常量
R 摩尔气体常量 T热力学温度
• 统计热力学中 ΔG=-RT lnK (2)

K ≠ =exp(- ΔG ≠ /RT) (3)
又 ΔG ≠ =Δ H ≠ -TΔS ≠ (4)
上标 ≠ 表示生成过渡态时。 ΔG ≠表示活化吉布斯 自由能, Δ H ≠表示活化焓, ΔS ≠表示活化熵。 由(3)(4)两式得
体系势能变化 示意图
图中的曲线是等势能 线,图形是反应体系 的势能面。号码越大 ,势能越高。反应物 R沿虚线经S到产物P 是需要活化能最少的 途径。
• 左图是沿虚线反应的势 能变化。反应物A+BC 和产物AB+C是能量低 的稳定状态。反应物吸 收能量成为过渡态。
• 过渡态是能量高、不稳 定的状态。很容易分解 成反应物或生成物。
联立(7)(8)得到
PA=RT/Lh exp( ΔS ≠ /R)
由此可知PA项中包括熵的变化。形成过渡态时, 混乱度降低,熵减小,PA值也相应减小,减低反 应速率。因此过渡态理论对方位因子做出了合理 的解释。
过渡态理论的成功之处:
• 知道过渡态的结构,就可以根据式(6), 运用光谱学数据及统计力学和量子力学的 方法计算ΔS ≠和Δ H ≠ ,从而求得速率常数k。
不足之处:

对于复杂的反应体系,过渡态的结构难以确
定,计算的数值准确性很差,而量子力学对多质
点体系的计算也尚未解决。所以使得过渡态理论
在实际反应体系中应用困难。
K ≠ =exp(ΔS ≠ /R- Δ H ≠ /RT) (5)
把(3)(5)代入(1)中求得
k=RT/Lh exp(ΔS ≠ /R- Δ H ≠ /RT)(6)
在固体和液体反应中Δ H ≠可以近似代替Ea, 在气体中需要做相应的校正。得到
k=RT/Lh exp(ΔS ≠ /R- Ea /RT) (7) 在碰撞理论中 k=PAexp[-E/RT] (8)
• 为了简化,现假设A、B、C三个原子的原 子核在一条直线上。A沿此直线向BC接近, A与B间的距离lAB逐渐减小,作用力逐渐增 强,同时B与C之间的化学键不断减弱,体 系的势能逐渐升高。当lAB与B、C间的距离 lBC相等时,也就是形成过渡态[A…B…C] ≠ 时,体系的势能达到最高点S。越过最高点, lBC越来越大,直到完全分解为AB和C。
7.5化学反应速率理论
7.5.1 碰撞理论 7.5.2 过渡态理论
过渡态理论是在量子力学和统计力学的 基础上提出来的。
内容:该理论认为,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 应物需要经过一个过渡态,再转化为产物。 在此过程中存在着化学键的重新排布和能 量的重新分配。对于反应
A与BC反应时,A与B接近并产生一定的作 用力,同时B与C之间的键减弱,生成不稳 定的[A…B…C] ≠,成为过渡态,又称为活性 复合物。此时旧键还没完全断裂,新键还 未完全建立。
• 反应物和产物之间有一 高能量的势垒,反应物 的活化能就是翻越势垒 所需的能量。
过渡态理论假设:过渡态分解为生成物的步骤是 整个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速率常数
k=vK ≠
v为导致过渡态分解为生成物的键振动频率;K ≠ 为生成过渡态的平衡常数。 过渡态中,A、B、C处在同一直线上,振动方式 有四种
只有第二种可能造成过渡态分解而成为生成物。 由量子学理论知,振动频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