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教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一节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 中图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一节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 中图版

《第一节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地理意义。

2.掌握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3.掌握四大地理区域的特征。

教学重点1.掌握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地理意义。

2.掌握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教学难点1.掌握四大地理区域的特征。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秦岭——淮河线,四大地理区域。

教学过程一.导入一个外国友人到中国旅行,他乘飞机从中国的北方飞到南方,从东部到西部转了一圈。

有人问他对中国有什么印象,他说:“我看到了黄色中国、白色中国和绿色中国。

”这些不同的颜色各指哪些地方?学生翻开中国地形图,分别找出上述地区,试说出主要区别,引出地理区域的划分。

二.秦岭——淮河一线1.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位置看图,找出下列地理事物:秦岭、淮河、长江、黄河、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黄土高原,教师画出区域空白图,抽学生在图上填出上述名称。

理解、掌握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位置。

2.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地理意义(1)认识秦岭,结合文字说明,记住秦岭的基本情况。

(2)认识淮河,结合文字说明,了解淮河的基本情况。

(3)读图,找出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比较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降水和气温有什么不同。

明确:降水,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是半湿润地区;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是湿润地区。

(结合课文,分析原因)气温,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冬季寒冷,河流要封冻;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冬季温暖,河流不封冻。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原因。

3.列表比较,进一步理解、记住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差异。

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侧的自然差异三.四大地理区域1.掌握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1)教师画出四大区域划分空白图,抽学生填出我国的四大区域。

(2)看图,将图示的景观图填在相应的位置。

2.学生填表,教师引导,并引导分析民居形成的原因及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农业特色。

中图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设计

中图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设计

中图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设计中图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材分析本章教材包括秦岭—淮河线、四大地理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三大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先分别介绍秦岭与淮河的位置及地理特征。

教材上有一幅秦岭—淮河线示意图和秦岭、海河景观图,并设置了一些读图练习,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秦岭、淮河的位置特征。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是本节教材的重点之一。

秦岭与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其南北两侧地理特征有显著的差异。

教材由易到难设置了两道思考题,分析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的一些差异及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然后以表格形式作为阅读材料,归纳出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便于进行比较。

因为很多内容在前面已经接触过,这里只是系统地作了一个概括和总结。

教材第二部分主要是介绍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材设置了一道活动题,让学生阅读教材文字和“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图,了解四大地理区域的分布、地形、温度带、降水和植被。

通过完成表格掌握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和自然差异。

教材最后部分介绍四大区域的自然环境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自然环境不同,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也有明显的区别。

这部分内容较简单,是在前面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概括、总结。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我们学校为重点初中,大部分学生基础较,知识面广,加上上学期的训练,学生有一定的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也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他们掌握了一些较系统的地理基础知识,因此,在授课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也有少数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识不深,重视程度及兴趣爱好就随之下降,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低。

课堂中的每个教学环节的参与要靠兴趣和成绩优秀的部分学生带动。

因此,我们每节课前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要下较大的功夫。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秦岭、淮河的走向和流向,以及秦岭、淮河的基本概况。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王民主编)教案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王民主编)教案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王民主编)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征;2.掌握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植被和动物资源;3.认识我国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1.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征;2.掌握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植被和动物资源。

三、教学难点1.认识我国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四、教学内容1.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别是东部沿海平原、华北平原、西南高原和青藏高原。

其中,东部沿海平原和华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我国的主要粮食和经济区;西南高原盛产茶叶和水稻,气候温和湿润,景色优美;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是我国的天然“水库”,蕴藏着丰富的水资源。

2. 东部沿海平原东部沿海平原位于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带,包括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等省份。

该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湿润。

由于地理位置优越,东部沿海平原是我国的经济中心和外向型经济的重要支撑区。

3. 华北平原华北平原位于我国的华北地带,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陕西等省份。

该地区地形平坦,土地肥沃,气候干旱,是我国的主要粮食生产区。

由于地理位置接近我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华北平原在历史上担当着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

4. 西南高原西南高原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带,包括云南、贵州、四川和西藏等省份。

该地形高大峻峭,气候温和湿润,盛产茶叶和水稻。

该地区还是我国的农产品和矿产资源中心。

5. 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位于我国的西南部地区,平均海拔约4500米,总面积约为230万平方公里。

该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水资源,是我国的天然“水库”。

青藏高原的气候、植被和动物资源都非常丰富,是我国的重要生态保护区。

五、教学方法1.组织课堂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2.通过PPT展示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植被和动物资源;3.开展小组讨论,帮助学生认识我国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4.运用课堂练习和小组交流等方式,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设计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设计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主要介绍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本节内容通过讲解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地理等方面的特点,使学生了解我国各地区的差异和特色,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形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地理现象和地理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巩固。

此外,学生对我国各地的实际情况了解不多,本节课可以通过生动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掌握各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家乡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

2.难点:各地区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形象的插图和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实践性教学法: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地理七年级下册》2.教具: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3.学具:笔记本、彩笔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我国地图,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

提问:同学们知道我国有哪些地理区域吗?今天我们将学习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2.呈现(10分钟)介绍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

分别展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各地区的特点,提问:同学们能总结出各地区的特点吗?3.操练(15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和课件展示,分组讨论各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

中图版七下6.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导学案-精选教学文档

中图版七下6.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导学案-精选教学文档

6.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第1课时)导学案学案编号:ztbqx060101姓名:组名:成绩等级:【学习目标】知道我们要达到什么目标。

你能行!1、能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结合地图(景观图)通过比较法掌握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环境的差异。

【学法指导】读图思考法、比较法【学生自学过程】Come on!1、秦岭--淮河线的地理位置:第48页图A,找出秦岭--淮河线,思考:什么决定了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环境的差异?2、秦岭--淮河线的地理特征:第49页图B、C,说说秦岭、淮河的地理特征。

3、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转到[小组讨论二]。

【师生互动过程】[小组讨论一]第48页“探索”。

[小组讨论二]第49页“比较”。

地图册第20页。

完成下表: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差异比较项目秦岭--淮河线以北秦岭--淮河线以南气候气温1月平均气温温度带降水年降水量干湿区气候类型地形主要地形区水文冬季河流有无冰封生物植被类型土壤土壤颜色农业耕作类型主要粮食作物【目标检测】你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得怎么样,快来检测一下。

加油!1、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A、秦岭--淮河一线B、大兴安岭C、巫山D、武夷山2、下列我国秦岭-淮河一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1月份0°C等温线通过的地方B、秦岭-淮河一线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C、秦岭-淮河一线是温度带中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D、秦岭-淮河一线是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3、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有关这条地理分界线南北自然地理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北的河流冬季结冰,以南不结冰B、以南以水田为主,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C、以北的常见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D、以南的常见植被是热带雨林4、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我国的()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5、下列地形区都位于南方地区的是()A.华北平原、云贵高原B.黄土高原、东南丘陵C.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平原D.四川盆地、东南丘陵6、下列不属于北方地区的是()A、黄土高原B、东北平原C、四川盆地D、山东丘陵7、南方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A、亚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8、关于北方地区的气候叙述正确的是()A、四季如春B、全年高温多雨C、全年干燥少雨D、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9、北方地区居民的主食为()A.大米B.小米C.面食D.玉米6.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第2课时)导学案学案编号:ztbqx060102姓名:组名:成绩等级:【学习目标】知道我们要达到什么目标。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中图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中图版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a.地理杂志和期刊:如《地理学报》、《地理知识》等,这些杂志和期刊发表了大量的关于地理学研究的论文和文章,有助于学生了解地理学的前沿动态和深入理解地理知识。
b.地理学术网站:如中国地理学会官网、中国地理百科等,这些网站提供了丰富的地理学术资源和知识,有助于学生深入学习地理知识。
c.在线地理课程和讲座:如Coursera、edX等在线教育平台上的地理课程,以及各个大学的公开课和讲座,能够提供更加全面和深入的地理知识学习。
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地理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3.分组讨论,让学生相互交流、分享学习心得,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解答疑问。
4.设置课堂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巩固记忆,提高解题能力。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室、投影仪、地球仪、地图、图片、实物模型等。
2.课程平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材、教学PPT、在线学习平台等。
3.信息化资源:互联网、地理信息系统(GIS)、卫星遥感图像等。

中图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张第一节《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设计

中图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张第一节《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设计

中图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张第一节《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是中图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培养学生对我国地理环境的认识和理解。

教材通过生动的地图和简洁的文字,向学生展示了我国地理环境的风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引导学生掌握地理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我国地理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和特点方面,学生可能还存在模糊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地理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

2.难点:四大地理区域划分依据的掌握,以及对地理环境特点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地图、图片等,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地理环境的特点。

2.问题驱动法:设置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理知识。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材、PPT等教学资源。

2.准备相关地图和图片,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分析。

3.准备问题,以便在教学中进行提问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我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我国地理环境的特点。

然后提出问题:“根据地图,你们能找出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吗?”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包括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同时,通过PPT展示四大地理区域的地图,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各区域的地理位置。

中图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张第一节《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说课稿

中图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张第一节《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说课稿

中图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张第一节《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是中图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我国的地理分布特点,掌握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及其差异。

二. 学情分析面对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在地理思维、空间想象力方面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图片、地图等直观教具为主要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掌握各地理区域的特点,提高地理知识水平。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合作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

2.难点: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及其差异。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合作探究、对比分析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地理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地图、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辅助讲解,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我国地图为背景,引导学生观察我国地理位置,提问学生对我国地理的了解,从而引出本节内容。

2.讲解新课:详细讲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特点及差异,引导学生通过地图观察、合作交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课堂互动:设置疑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激发学生提问,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知识: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5.课堂小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

6.布置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采用结构图的形式,突出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特点及差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说课稿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说课稿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是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

这一节主要介绍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

四大地理区域是指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本节内容通过介绍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地域差异和地理特点,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分析数据等方式,掌握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和特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掌握各个地理区域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分析数据、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的地域差异,增强对祖国地理环境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

2.教学难点:四大地理区域划分依据的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数据等教学资源,直观地展示四大地理区域的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我国的地域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介绍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如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

3.分析四大地理区域的特点:分别分析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点。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四大地理区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6.1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中图版7下地理精品教学课件】

6.1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中图版7下地理精品教学课件】
最新中图版 七年级下册地理 精品课件
课堂导入
学习目标
1、在地图上识记秦岭—淮河线的位置。 2、了解秦岭—淮河线的概况,掌握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3、知道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界线,能指出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和位置以 及主要自然地理特征。
1 秦岭-淮河线
0℃ 亚热带季风气候
800mm
1月0℃等温线 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800毫米等年降水量线 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七、地形
12、该线以北地形完整,以大高原和平原为主 该线以南地形破碎,以盆地和丘陵为主
八、区域 13、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
2 四大地理区域
探究三
划分界线A、B、C 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C
A
B
地理分区界 A B C
1.界线A,主导因素是什么?
C
A
B
主导因素是看是 否受夏季风的影 响,即季风因素 (降水)的影响。
2.界线B,主导因素是什么?
C
A
B
0℃
其主导因素与气 温和降水相关, 即气候因素。
800mm
3.界线C,主导因素是什么?
C
A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B
青藏地区的主体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所以确定青藏地 区与其他三大地理区域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地势。
知识 小结
影响四大分区的主要因素
名称 界线A 界线B 界线C
主导因素
夏季风 气温和降水 地形地势
四大分区的影响因素
夏季风 气温和降水
地形地势
典例分析
[考点一]秦岭淮河一线 1.(2019·内蒙古中考真题)关于秦岭一淮河一线南北两侧地理差异
的叙述,正确的是 C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

-掌握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及位置。

-学会读图分析地理区域的差异。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读图、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分析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分析区域差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对我国地域辽阔、区域差异显著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和界限。

-四大地理区域的特点。

2.教学难点:-理解地理要素对区域划分的综合影响。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读图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不同地区的景观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地域差异,引出课题。

2.讲解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结合地图和相关资料,详细讲解气候、地形、土壤等因素对区域划分的影响。

3.认识四大地理区域展示四大地理区域的地图,让学生指出并记住各区域的位置和名称。

4.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各区域的主要特点和差异。

5.汇报交流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和补充。

6.课堂练习通过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课堂总结归纳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8.布置作业让学生绘制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并标注主要特征。

教学反思在教学中,利用丰富的图片和地图,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区域划分的依据和四大地理区域。

小组讨论环节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但需加强引导,确保讨论的有效性。

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如划分依据的综合影响,还需要进一步深入讲解和举例说明。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提供更多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区域差异。

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绘图等实践能力的培养。

中图版初一下册地理教案:《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中图版初一下册地理教案:《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中图版初一下册地理教案:《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1、读图分析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2、举例理解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地图、实例体会和理解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比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主要差异,培养学生全局统筹观念,体会到区域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的重要性。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及南北两侧的主要差异。

我国北方和南方的自然环境有着明显的差异。

你或许能说出南、北方自然环境之间的很多差异,但是你知道这些差异的明显界线在什么地方吗?【二】新课学习〔一〕秦岭—淮河线1.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读图,找出秦岭—淮河线。

〔如图〕视频:«秦岭——南北分界线»秦岭:秦岭横亘于我国中部,东西绵延1500千米,海拔为1500~2500米。

[来源:ZXXK]拓展延伸:秦岭的〝贡献〞秦岭东西延伸,挡住了由东南往西北太平洋吹来的季风带来的水汽,使秦岭以北气候干旱,黄土飞扬,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是其典型的景观。

而秦岭以南那么降雨丰沛,形成一派江南景象。

黄土高原给人以苍凉和贫瘠的感觉,但秦岭以南的汉中和四川盆地那么完全享受着秦岭的庇护和恩惠,是秦岭挡住了北方频频南下的冷空气,造就了汉中盆地和〝天府之国〞——四川盆地的富裕。

淮河:发源于河南桐柏山,下游分别注入长江和黄海,全长约1000千米。

〔1〕1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读图,秦岭—淮河线是1月份多少℃等温线通过的地方?〔0℃〕出示图片:秦岭以北冬季景观、秦岭以南冬季景观。

〔2〕800mm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读图,秦岭—淮河线大约是多少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800m m等降水量线〕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北上,遇到秦岭抬升,使得秦岭以南易形成降水,秦岭以北降水明显减少。

〔3〕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自然差异活动:比较观察以下图中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自然地理状况有什么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是通过哪些自然地理要素表现出来的?差异一:冬季河流有无封冻秦岭—淮河线以北河流有封冻期、秦岭—淮河线以南河流无封冻期。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说课稿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说课稿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主要介绍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地理知识系统性学习的重要起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

教材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和特点。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我国的基本地理情况有所了解。

但学生在地理知识系统性和深入理解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体系。

此外,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较高,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和特点,理解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地理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家乡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意识,提高学生积极参与地理实践活动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和特点。

2.教学难点: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以及四大地理区域之间的联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我国地图为背景,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地理环境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和特点,让学生初步了解四大地理区域。

3.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理案例,分析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四大地理区域的特点。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四大地理区域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5.总结提升:对四大地理区域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设计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设计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是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

教材通过生动的地图、图片和文字,展现了我国地理环境的多样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的地理分布,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特点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此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浓厚,通过生动的教学手段,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能正确识别四大地理区域。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地图、分析图片,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我国地理环境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

2.难点:四大地理区域的特点及其划分依据。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

2.运用地图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掌握四大地理区域的分布。

3.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地区为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四大地理区域的特点。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四大地理区域的地图、图片和案例资料。

2.制作PPT,展示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

3.准备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我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我国地理位置的多样性。

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我国可以划分为几个地理区域吗?它们分别是哪些?”让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展示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

分别介绍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特点,让学生初步了解四大地理区域。

中图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张第一节《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教案

中图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张第一节《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教案

中图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教案教学设计1第一课时【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自然环境的差异。

2、读图分析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3、举例理解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1、运用景观图,直接感受重要地理界线两侧的差异。

2、运用地图、实例体会和理解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比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主要差异,培养学生全局统筹观念,体会到区域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及南北两侧的主要差异。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我国北方和南方的自然环境有着明显的差异。

你或许能说出南、北方自然环境之间的很多差异,但是你知道这些差异的明显界线在什么地方吗?21今天,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近”秦岭和淮河,或许在那里可以找到答案。

二、新课学习(一)秦岭—淮河线1. 秦岭—淮河线读图,找出秦岭—淮河线。

(如图)视频:《秦岭——南北分界线》秦岭:秦岭横亘于我国中部,东西绵延1500千米,海拔为1500-2500米。

拓展延伸:秦岭的“贡献”秦岭东西延伸,挡住了由东南往西北太平洋吹来的季风带来的水汽,使秦岭以北气候干旱,黄土飞扬,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是其典型的景观。

而秦岭以南则降雨丰沛,形成一派江南景象。

黄土高原给人以苍凉和贫瘠的感觉,但秦岭以南的汉中和四川盆地则完全享受着秦岭的庇护和恩惠,是秦岭挡住了北方频频南下的冷空气,造就了汉中盆地和“天府之国”——四川盆地的富裕。

21淮河:发源于河南桐柏山,下游分别注入长江和黄海,全长约1000千米。

(1)1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读图,秦岭—淮河线是1月份多少℃等温线通过的地方?(0℃)出示图片:秦岭以北冬季景观、秦岭以南冬季景观。

(2)800mm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拓展延伸:可以搜集更多的资料来说明这种差异吗?主食不同:秦岭—淮河线以北主要以面类食品为主,以南以米饭为主。

中图版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教案

中图版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教案

中图版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教案教案标题:中图版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我国的地理区域划分和特征。

2. 掌握中图版中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知识。

3.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和特征。

2. 理解中图版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描述。

教学难点:1. 学会运用地理知识进行地理区域的观察和分析。

2. 理解中图版中的地理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

教学准备:1. 中图版地理教材。

2. 地理地图和相关图片。

3.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地理学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提问:你知道我国的地理区域划分吗?可以举例说明。

Step 2: 知识讲解(15分钟)1. 通过讲解和展示地图,介绍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划分: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

2. 解释每个地理区域的特征,如气候、地形、经济发展等。

Step 3: 中图版学习(20分钟)1. 分发中图版地理教材,让学生阅读与四大地理区域相关的内容。

2.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并总结中图版对四大地理区域的描述。

3. 学生展示他们的总结,并进行讨论和补充。

Step 4: 拓展活动(15分钟)1. 分发地理地图和相关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四大地理区域的特征。

2. 学生小组合作,通过对比和分析,总结不同地理区域的异同点。

Step 5: 总结与评价(5分钟)1.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2. 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资料或进行实地考察,进一步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

2. 学生可以进行小组或个人研究,深入探讨某个地理区域的特征和发展。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和特征有清晰的理解。

2. 学生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进行地理区域的观察和分析。

3. 学生能够理解中图版中的地理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

注意事项: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王民主编)教案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王民主编)教案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王民主编)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并能够对其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描述;2.了解各地区的特点,包括经济、文化、自然条件等;3.能够通过简单的案例和图表分析不同地理区域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二、教学重点1.掌握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标准和特点;2.了解不同地理区域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三、教学难点1.理解不同地理区域对经济、文化和自然条件的影响;2.深入理解区域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依存性。

四、教学方法1.组织学生看视频,观看地图、图片和图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2.进行小组讨论和课堂互动,让学生自由表达观点和想法,同时提倡尊重他人观点和表达方式;3.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和归纳总结,深入理解不同地理区域之间的相互依存性。

五、教学内容1. 东北地区东北地区是我国的一个重要地理区域,其主要特点包括:•经济特点:工业和农业发展并重;•地理条件:气候较寒冷,主要以平原和山地为主,资源丰富;•文化特色:饮食、建筑、音乐等文化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2. 华北地区华北地区是我国的另一个重要地理区域,其主要特点包括:•经济特点:农业、工业发展并重,发展速度快;•地理条件:平原和山地并存,气候干燥,土地肥沃;•文化特色: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以及特有的饮食文化。

3. 华东地区华东地区也是我国的一个重要地理区域,其主要特点包括:•经济特点:经济发达,各个行业都有很好的发展;•地理条件:主要由平原和海岸平原组成,气候温和,地理条件优越;•文化特色: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历史遗迹,深受游客喜爱。

4. 西南地区西南地区是我国的一个自然条件和民族文化相对独特的地理区域,其主要特点包括:•经济特点:以农业和工业为主,旅游发展潜力巨大;•地理条件:山地和高原为主,气候多样,资源丰富;•文化特色:拥有众多的少数民族和民族文化资源,文化多元。

六、教学总结通过本次地理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并能够对其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描述。

第1课《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

第1课《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
第1课《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秦岭——淮河线的重要地理意义;
技能目标: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地理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特征;
教学难点:知道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特征的形成原因;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哪四大地理区域吗?他们的特征分别是什么?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二、秦岭——淮河线:
师:课件出示课本第48页的地图,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秦岭——淮河线在什么地方?
它的地理意义是什么?
生:结合课文内容积极分组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及时总结;
三、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师:通过学习,刚才我们了解了秦岭——淮河分界线。

师:现在,我们要了解一下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师:课件出示课本第50页的四幅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我国分为了哪四大区域?这几个区域的特征分别是什么?
生:结合课文内容积极分组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及时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我国的区域差异
第一节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教学目标
1.掌握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地理意义
2.掌握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3.掌握四大地理区域的特征
4.理解各区域的自然环境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
1.掌握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地理意义
2.掌握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教学难点
1.掌握四大地理区域的特征
2.理解各区域的自然环境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
读图,填图,讨论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秦岭——淮河一线,四大地理区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个外国友人到中国旅行,他乘飞机从中国的北方飞到南方,从东部到西部转了一圈。

有人问他对中国有什么印象,他说:“我看到了黄色中国、白色中国和绿色中国。

”这些不同的颜色各指哪些地方?
学生翻开中国地形图,分别找出上述地区,试说出主要区别,引出地理区域的划分。

二.秦岭——淮河一线
1.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位置
看图A,找出下列地理事物:秦岭、淮河、长江、黄河、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黄土高原,教师画出区域空白图,抽学生在图上填出上述名称。

理解、掌握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位置。

2.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地理意义
1)认识秦岭,看图B,结合文字说明,记住秦岭的基本情况。

2)认识淮河,看图C,结合文字说明,了解淮河的基本情况。

3)读图D,找出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比较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降水和气温有什么不同。

明确:降水,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是半湿润地区;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是湿润地区。

(结合课文,分析原因)
气温,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冬季寒冷,河流要封冻;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冬季温暖,河流不封冻。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原因。

3.列表比较,进一步理解、记住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差异。

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侧的自然差异
三.四大地理区域
1.看图L,掌握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教师画出四大区域划分空白图,抽学生填出我国的四大区域。

2)看图H——P,将图示的景观图填在相应的位置。

四.作业
复习本节知识,预习下节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