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科学《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第13章和第14章内容简介、体会和总结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生态承载力
ec=aj×rj×yj(j=1,2,3,… 6) (5)生态赤字与生态盈余
生态赤字: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 生态盈余: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
3.3 应用实例
(1)《2004地球生态报告》
“大脚黑名单” : No.1 阿联酋 No.2 美国 5×
中国?
(2)《是时候吃掉狗狗了:环保生 存奥义指南》
单项指标框架、压力—状态—响应框架(PSR)、 驱动力—状态—响应框架(DSR)、驱动力—压力—状 态—影响—响应框架(DPSIR)、三维结构框架等
②出现了从理论探讨走向了实际应 用的趋势
可持续发展评价、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检 验和完善等也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尺度 上全方位地展开
2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进展
第14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及其指标体系
1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背景
2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进展 生态足迹
3
1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背景
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第一,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历史性转 变,但人口基数大、素质低及老龄化问题逐 渐显现。 第二,资源保护、开发和节约有了积极 转变,但资源利用问题仍亟待进一步解决。 第三,生态建设、环境污染治理进人了新 的阶段,但仍是未来民族生存的巨大危机。
3.不同地区间经济梯度可能导致污染型产业的 区际转移
3 我国未来生态环境政策走向
(1)建立地方政府对生态环境质最负总责的 体制
(2)以流域生态环境综合苷理为重点进行区 域生态环境管理 (3)以经济手段、产业结构调整、环保投入 与企业参与综合解决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4)按照国际环境标准发展产业与区域经济
丹麦 指标体系由 14 个指标组成,数据每年都在更新,
实现了从自己的国情出发建立起了适合自己的可持续发展指标 体系。
芬兰。可持续发展指标被分为 19 个主题或者
说代表可持续发展 3 大方面即生态、经济和社会 文化的横向问题。
美国 可持续发展十大目标即“健康与环
境”“经济繁荣”“平等”“保护自然”“管 理”“持续发展的社会”“公民参与”“人 口”“国际责任”“教育”,简单而实用。
2.1 研究领域
2.2 概念内涵 2.3 评价体系 2.4 方法研究
2.4 方法研究
续上表
(1) 方法体系由单调走向丰富,但模型的作用 有被夸大的趋势 (2)重视水平评价,而其余评价内容较少涉及 (3)多尺度及时间序列研究全面铺开,但时空 结合研究有待深入
3.生态足迹
3.1 概念内涵
维持一个人、地区、国家的生存所需 要的或者指能够容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的、 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
《增长的极限》,
是1972年由来自世界各 地的几十位科学家、教 育家和经济学家会聚在 罗马提出的一份报告。
《只有一个地球》,
是 1972年斯德哥尔摩联合国 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秘书长莫 里斯· 斯特朗委托经济学家芭芭 拉· 沃德和生物学家勒内· 杜博 斯撰写的。
第三阶段:奋起的飞跃
第四次飞跃
2012年6月20日至22日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
第三次飞跃
第二次飞跃
2002年8月26日至9月4日 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
1992年6月3日至14日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第一次飞跃
1972年6月5日至16日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1 国内外环境事业的历史进程
1.2 我国环境事业的历史进程
我国环境保护大致可以分为5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初到党的十 一届三中全会。 1973年8月,国务院 “全面规划、 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 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 人民”的32字环保工作方针。
2 我国生态环境与区域发展的特点
不同的生态环境问题
水土流失、 荒漠化等 生态退化
01
02
环境污染
城市废气 污 染 等
酸雨污染、 城市水污 染 等
03
生活污染
生态退化问题特点:
1. 总体上仍呈加重趋势 2. 呈现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3.实施了大规模生态恢复计划
环境污染问题特点:
1.我国多数地区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新的 环埔污染问题不断出现,社会经济处于高污染水平 运行 2.1996年以来,部分地区环境污染总量有所下 降,环境质量出现了改善的趋势
生态足迹
3.2 计算方法
(1)生物生产面积类型及其均衡化 处理
6种生物生产面积类型 :耕地、草场、林地、
建筑用地、化石能源土地、海洋(水域)
rk=dk/D(k=1,2,3,… 6)
(2)人均生态足迹分量
Ai=(Pi+Ii-Ei)/(Yi ·N)(i=1,2,3,… m) (3)生态足迹
EF=N·ef =N·Σ(aai)=ΣrjAi=Σ(ci/pi)
第二阶段: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
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颁 布实施。 1983年,确立环境保护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第三阶段:从1992年到2002年。
《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中国21世纪议 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 展白皮书》 《全国生态建设规划》
第四阶段:从2002年到2012年。
第13章
生态环境与区域发展
1
国内外环境事业的历史进程 我国生态环境与区域发展的特点
2
3
我国未来生态环境政策走向
1 国内外环境事业的历史进程
1.1 国外环境事业的历史进程 从全球视野看,人类面对的环 境问题特别是环境污染问题,主要 经历了3个阶段。 沉痛 的 代价 宝贵 的 觉醒
奋起 的 飞跃
第一阶段:沉痛的代价
德国牧羊犬: 1.1 公顷
大型越野车: 0.41公顷
0.15公顷
0.014公顷
哈姆太郎仓鼠
0.00034公顷
金鱼
3.4 评价
优点: (1)为度量可持续性程度提供了一杆 “公平秆” (2)具有很强的可复制性
缺点:
(1)基于现状静态数据的分析方法, 不能反映未来趋势 (2)均衡因子、转化因子的确定主要 考虑生物物理方面,长期的技术潜力和社 会方面的权重为考虑。
续发展综合理论方面的研究。
可持续人居环境 :人类生活方式的选择有利于 生态环境的“可持续”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有利 于健康人类生活的“可持续”。
2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进展
2.2 概念内涵:
①满足代际公平; ②消除区域差异; ③区域PRED协调发展;
④限制性发展等
2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进展 2.1 研究领域
2.2 概念内涵 2.3 评价体系 2.4 方法研究
2.3 评价体系:
(1)全球和自然区域尺度上的可持续发展指 标体系 ①国际组织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SD)的可 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世界银行衡量可持续发展的新指标体系
②跨国自然区域
波罗的海 21 世纪议程。
(2)国家尺度上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精心选取40个经济、环境和社会方面的指标来描述西雅 图潜在的可持续性。
山西交口县。依据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山区县域的特征和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建立该指 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分目标层、领域层、调控 层和指标层等 5 个层次 92个统计指标构成。
(4)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研究的特点
主要特点: ①多种类型的可持续发展指标框架
英国。“生活质量评估”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是根据可
持续发战略的4 个目标:社会进步;有效的环境保护资源分类 使用;经济高速持续发展而设置的。 瑞典。30个主要指标,体现效率、公平和参与、适应性、 价值和给后代的资源 4 个主题。
德国。21个关键指标,通过 1996-2000 年间的 CSD 试
验项目、2000 年联邦环境局和环境部启动的 UFOPLAN 研 究项目以 及 后 来 的 NAPSIR- 因 果链项目研究,有的放矢 地进行指标的选取和指标体系的构建。
1943年5月至10 月发生在美国洛
杉矶的烟雾事件,
大量汽车气产生的 光化学烟雾,在5 个月时间内造成65 岁以上老人死亡 400多人。
第二阶段:宝贵的觉醒
《寂静的春 天》,作者蕾切
尔· 卡逊是一位美国海 洋生物学家。这本书 揭露了为追求利润而 滥用农药的事实,因 而也有人把它叫做 《没有鸟鸣的春天》。
2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进展
2.1 研究领域
2.2 概念内涵 2.3 评价体系 2.4 方法研究
2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进展
2.1 研究领域
主要集中于生态经济、生态学、可持续人居环境
生态经济研究核心目标是寻求充满活力的经济系 统和对生态系统改变最小而使经济发展活力最大的发 国外学者注重生态学领域,建造生 展途径。 态模型; 生态学者研究如何通过适当的生态管理方法来 国内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和区域可持 保护生物多样性。
第五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第六次全国 环保大会、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
第五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
党的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2012年发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编 制《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积极落实《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深化 污染防治。 国务院先后批复《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 规划(2011—2015年)》、《重点区域大气污 染防治“十二五”规划》,成立中国生物多 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批复《近期土壤环境 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
牛文元等应用系统理论和方法构建了中国可持续发
展战略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由总体层、系统层、状态层、 变量层和要素层 5 个层次组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综上,不同的国家关注的重点不 同,也因此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国家 尺度上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3)不同区域尺度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美国西雅图。是250个市民在调査研究的基础上
中国
指标体系的研究一直是一个热点。
叶文虎、栾胜基提出了全球、国(或地区)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框架图。 张世秋指出可以用 4 个指标来衡量发展的 可持续性。但还需做出许多努力和探索。
谢洪礼等提出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评判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由 4 层组成,第 1 层是总目标层;第 2 层是影 响可持续发展的 6 大领域;第 3 层是 6 大领域中影响可 持续发展的主要方面;第 4 层是具体指标,分别设置了描 述性指标体系和评价性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