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处理

合集下载

围手术期处理简版课件

围手术期处理简版课件

围手术期处理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
01
患者基本信息:年龄、性别、病史等
02
手术类型:手术名称、手术方式等
03
围手术期处理方案:术前准备、术中操作、术后护理等
04
处理结果:手术效果、患者恢复情况等
处理过程
01
02
患者基本信息:年龄、 性别、病史等
手术方案:手术方式、 麻醉方式等
03
术前准备:检查、用 药、饮食等
围手术期处理注意事项
患者情况评估
评估患者的心理 状态、家庭支持 等社会心理因素
评估患者的年龄、 性别、体重、身 高等基本信息
评估患者的病史、 评估患者的营养
过敏史、手术史 状况、活动能力
等医疗信息
等生理功能状态
药物使用
药物选择:根据 患者病情和手术 类型选择合适的 药物
药物剂量:根据 患者体重、年龄 等因素确定药物 剂量
03
术后处理:包括止痛、
抗感染、营养支持等
02
术中处理:包括麻醉、手
术操作、术后护理等
01
术前准备:包括体检、实
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术前准备
01
检查患者身体状况,包括血压、血糖、心电图等
02
评估患者手术风险,包括麻醉风险、手术风险等
03
准备手术器械和耗材,包括手术刀、缝合线、止血带等
围手术期处理简版课件
演讲人
目录
01. 围手术期处理概述 02. 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03. 围手术期处理注意事项 04. 围手术期处理案例分析
围手术期处理概述
围手术期定义
围手术期是指手 术前、手术中和 手术后的一段时

围手术期处理

围手术期处理
处 理: A、安慰,热敷,按摩,镇静止痛,坐、立排尿。 B、导尿:导尿时液量>500ml者,留置导尿管
1~2天。
第三节 手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1、术后出血(外、内出血) 原因:止血不完善,原痉挛小动脉舒张,结扎线
脱落,凝血机制障碍。 腹腔出血:血性引流液>100ml/h 胸腔出血:胸腔血性引流液>100ml/h ,X线片见
(4)预防感染: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八 大点:①涉及感染病灶或切口接近感染区域的
手术。②肠道手术。③操作时间长、创面大的手 术。④开放、污染创面,手术时间长或清创不彻 底。⑤恶性肿瘤手术。⑥涉及大血管的手术。⑦ 植入人工制品的手术⑧器官移植术。
(5)术前一日准备:备皮,药敏试验, 定血型。术前再检查各项准备工作。
围手术期处理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微创外科 黄玉斌
围手术期处理定义:为取得手术治疗的最佳效果, 对接受手术治疗的病人在术前、术中和术后不同 的阶段中配合手术所必需的一系列处理。包括术 前准备、术中处理和术后处理。
第一节 手术前准备
(一)术前评估和手术时机的选择
术前评估: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影像学 检查
按手术期限性: (1)急症手术:病情急、危;最短时间作准备; 如外伤性胃肠破裂、急性阑尾炎穿孔、严重创伤等
(2)择期手术:选择手术的时机;如甲状腺腺瘤、疝等。
(3)限期手术:时间可选择,但有限度;如恶性肿瘤。
(二)术前一般准备
1、心理准备:医务人员的准备 病人、家属的准备
2、生理准备:维护生理状态准备。
胸腔积液。 出血性休克:心率快,中心静脉压<5cmH2O,
尿量<25ml。 预防与治疗:严格止血,结扎可靠,无出血点,

围手术期处理

围手术期处理

凭卧,加压包扎、胃肠减压、减张缝合,
营养。
28
围手术期的护理
手术前护理
[护理评估]
一般资料 性别、年龄、家族史、既往史、遗传
传史、生育史等。
健康史 现病史及伴随疾病 身体状况 营养、手术耐受性 心理状况 辅助检查 老年病人的评估
29
[护理诊断/问题] (一)焦虑/恐惧 (二)知识缺乏 (三)疼痛 (四)营养失调 (五)睡眠型态紊乱
• 11.尿潴留多由于麻醉后排尿反射未 恢复,肛管、直肠等盆底手术,以及病 人不习惯在床上排尿所致。导尿时1次 排尿不大于1000ml。
3
血钾<3 mmol/L
3
血尿素氮>18 mmol/L
3
血肌酐>267 umol/L
3
急诊
4
胸腔内
3
腹腔内
3
主动脉
313
Risk Factors for Postop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
• Thoracic and upper abdominal surgery • Preoperative history of chronic obstructive
21
6、术 后 疼 痛 的 护理
24-48小时后 疼痛逐渐减轻 切口疼痛相关因素: • 切口大小 • 切口部位 • 体位 • 情绪状态
止痛措施: • 采取合适体位 • 药物止痛 • 减轻焦虑
22
术后处理
(四)活 动
• 原则:早期床上活动,争取短期内起床活动。 活动量逐 渐增加。
• 休克、心衰、出血、极度虚弱、严重感染、特殊固定制 动患者不宜早期活动
围手术期处理 (Perioperative

围手术期处理

围手术期处理
围手术期处理
涂永久 解放军一七四医院普通外科
1
手术是外科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但 是手术和麻醉都具有创伤性。做好术前准 备,使病人具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良好的 机体条件,以便更安全地耐受手术。术中 精心手术,是成败的关键。手术后,要采 取综合治疗措施,防治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尽快恢复生理功能,促使病人早日康复。
38
六、缝线拆除时间 根据切口部位、局部血液供应情况、病 人年龄来决定。 头、面、颈部在4~5日拆线, 下腹部、会阴部6~7日, 胸部、上腹部、背部、臀部7~9日, 四肢10~12日, 减张缝线14日, 青少年病人可缩短拆线时间,年老、营 养不良病人可延迟拆线时间,有时可采用间 隔拆线。
39

切口愈合分类: 1 清洁切口(Ⅰ); 2 可能污染切口( Ⅱ); 3 污染切口 ( Ⅲ ); 切口愈合分级: 甲级愈合优良,无不良反应的初期愈合; 乙级愈合欠佳,如红肿、硬结、血肿、积液; 丙级切口化脓; 记录方法: 甲状腺切口愈合优良 Ⅰ/ 甲; 胃大部切除切口血肿 Ⅱ/ 乙;
40
七、引流物的处理
34
施行颅脑手术后,如无休克或昏迷,可 取15°~30°头高脚低斜坡卧位, 施行颈、胸手术后,多采用高半坐位卧式, 便于呼吸及有效引流。 腹部手术后,多取低半坐卧式或斜坡卧位, 以减少腹壁张力。 脊柱或臂部手术后,可采用俯卧或仰卧位。 腹腔内有污染的病人,在病情许可情况下, 尽早改为半坐位或头高脚低位。 休克病人,应取平卧,或下肢抬高15- 20°,头部和躯干抬高20-30°的特殊体位 (∨形体位)。 35
41
第三节 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手术后可能发生各种并发症,掌握其发 生原因及临床表现,如何预防,一旦发生后 应采取的治疗措施,是术后处理的一个重要 组成部分。术后并发症可分为二类:一类是 各种手术后都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另一类是 与手术方式相关的特殊并发症,如胃大部分 切除术后的倾倒综合征。

围手术期处理(简版)

围手术期处理(简版)

• 病人耐受性较好------外科疾病对机体没有影响
或影响较小易于纠正 ;主要脏器的功能基本 正常或在代偿期;全身健康状况良好或较好; 术前只要进行一般准备即可。
• 病人耐受性不良----外科疾病对机体的影响较明
显或严重 ;主要脏器的功能轻度或严重失代 偿期;全身健康状况差或极差;术前除要进行 一般准备外,还要进行特殊准备,纠正失偿脏 器的功能。

疼痛:
止痛措施:
采取合适体位 药物止痛(口服、注射、泵等) 减轻焦虑
24-48小时后疼痛逐渐减轻 切口疼痛相关因素: • 切口大小 • 切口部位 • 体位
• 情绪状态


恶心、呕吐:
多为麻醉反应
术 后 处 理----各种不适的处理


腹胀:吞咽空气,积存过多。
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不良:减压、促胃肠蠕动剂、洗肠

从总体重要性来讲,完善的围手术期处理较 单纯的手术技巧更为重要。因为围手术期处理 是从手术的整体来考虑,包含着病人的体质与 精神的准备,手术方案的选择,术中监测及处
理,特别情况的处理,术后监测、护理及并发症
的预防和处理等。 • 一个合格的外科医生,不但要有熟练的手术 操作技能,更要掌握系统的围手术期处理知识和 方法。
术 前 准 备----心理准备
对于手术,多数病人有恐惧感。
病人对手术顾虑:
害怕麻醉不满意而术中疼痛; 担心手术后不能坚持工作和丧失劳动力; 对肿瘤根治性手术的效果悲观失望等。
术 前 准 备----心理准备
术前就病情、实施手术的方式和必要性、可能 取得的效果及存在的风险、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术 后恢复过程和因为手术而带来的不适以及预后等, 对病人极其家属作适度的解释,取得理解、信任和 同意,以便配合手术和术后治疗。 履行书面知情同意手续,包括手术、麻醉、输 血等知情同意书。

围手术期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围手术期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围手术期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在医疗领域,围手术期的管理是确保患者安全和手术成功的关键。

因此,制定一套有效的围手术期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对于医疗机构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提供一个围手术期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的范本,帮助相关机构优化其应急响应机制。

围手术期的应急预案应包括术前、术中和术后三个阶段。

在术前阶段,医疗机构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身体状况、过敏史、药物使用情况等。

同时,医护人员应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解释手术的风险和可能的并发症,确保他们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术中阶段的应急预案应重点关注患者的生理状态监测和维持。

医护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并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如出血、心脏骤停等。

手术室内的设备和药品应随时处于可用状态,以便于迅速应对突发状况。

术后阶段的应急预案则侧重于患者的恢复和并发症的预防。

医护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时处理疼痛、恶心、呕吐等常见症状,并预防感染、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医疗机构还应提供适当的康复指导和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到正常生活。

除了上述三个阶段的应急预案外,医疗机构还应建立一个高效的沟通机制,确保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决策的迅速执行。

这包括内部通讯系统的建立、紧急情况下的人员调动方案、以及与其他医疗机构的协作机制等。

定期的培训和演练也是确保应急预案有效性的重要环节。

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模拟演练,以提高他们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一个完善的围手术期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是保障患者安全和手术成功的基础。

通过制定和实施这样的预案,医疗机构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医疗服务质量,还能够增强患者和社会的信任,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中脱颖而出。

围手术期处理

围手术期处理

3、心脏疾病 1)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风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律整齐, 而无心衰趋势的,手术耐受力良好。 2)冠心病:容易发生心脏骤停,手术耐受力差。 3)急性心肌炎:手术耐受力甚差,除急诊抢救外,均应推迟手术。 4)长期低盐饮食和用利尿剂病人:术前应纠正水、电解质失调。 5)心律失常:区别对待,偶发室性期前收缩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如 房颤伴心室率快,应用西地兰或心得安,使心率控制 在正常范围。 6)贫血病人:氧和能力差,对心肌供氧有影响,术前应少量多次输 血纠正,最好是新鲜血。 7)老年冠心病:有心动过缓心率在50次/分以下,术前应用阿托品 0· 5—1mg肌注,增加心率。 8)有心衰病史:心脏扩大,心电图有心室劳损,术前 应给 毛地黄 一类强心药。可口服地高辛0· 25mg,每日1—2次。
4、术前一日的准备 1)手术区皮肤备皮,用肥皂水清洗干净,再用酒精涂擦。 2)做好麻药试敏。 5、术前晚的准备 1)手术前夜:病人发烧、呼吸道感染、手术区皮疹或感染、 妇女月经来潮,应推迟手术日期。 2)术前晚:给镇静剂以保证充分睡眠。 6、进手术室前的准备 1)应排空膀胱,全麻病人或手术时间长的病人应留置导尿。 2)前列腺肥大留置尿管的病人应拔除尿管。 3)术前用药 安定10mg肌注。 4)全麻病人给阿托品1mg肌注,减少腺体分泌。 5)备好需带入手术室的物品如胸、腹带,IVP片等。

5、肝脏疾病 加强保肝疗法:给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饮食。 给维生素B、C、K等。 6、肾脏疾病 1)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 2) 补充血容量:避免发生低血压和肾缺血。 3) 避免使用对肾有损害的药物,如磺胺类、卡那等。 4) 尽量避免应用血管收缩药来提高血压,以防减少 肾血流量。 7、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容易并发化脓性感染,影响切口愈合, 并可出现酮症酸中毒和昏迷,术前应将血糖降至 10mmol/L以下,尿糖(+~++)。 术中葡萄糖和胰岛素按5

围手术期处理

围手术期处理
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失调。 心率失常区别对待。 急性心梗发病后6个月内不作择期手术,持续稳定6个
月以上,良好的监护下手术。 心力衰竭控制3~4周后,再施行手术。
呼吸功能障碍
有肺功能不全的患者,术前应作血气分析、肺功 能检查、胸部X线片、心电图等。
吸烟者,需停止吸烟2周,练习深呼吸和咳嗽。
▪ 阑尾穿孔切除术后 切口愈合优良,则 记为“Ⅲ/甲
〔七〕各种不适的处理 1
疼痛
与切口部位、损伤程度、切口类型、患者对疼痛的耐受 度等因素有关。
具体选择根据手术部位、病情及目的而定。 经常检查引流管有无阻塞、扭曲和脱出等情况。假设
引流液粘稠,可采取负压吸引。及时换药并应观察记 录引流量和颜色的变化。 引流物的拔除: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六〕缝线撤除和切口的愈合记录
缝线的撤除时间
根据切口部位、局部血供及患者年龄、营养状况决定: 头、面、颈部——术后4~5天拆线, 下腹部、会阴部——6~7天, 胸部、上腹部、背部、臀部——7~9天 四肢——10~12天〔近关节处可适当延长〕, 减张缝线——14天, 青少年患者时间可适当缩短, 年老、营养不良患者时间可延迟, 可先间隔拆线,1~2天后再将剩余缝线撤除。
第2节
术后处理
术后处理〔postoperative management〕
针对麻醉剩余作用及手术创伤的影响,采取综合措施,防止并发症的 发生,尽快恢复生理功能,促使患者早日恢复
手术后数小时内,患者应由专门训练人员在有特殊设备的苏醒室内, 按特定程序进行系统监护.严密观察;麻醉.外科和护理人员密切协作, 各司其职。
酮症酸中毒。
胰岛素的用法与用量
✓ 应用长效或口服降糖药者,术前均改为普通胰岛素,每4~6小时1次。

第八版-围手术期处理

第八版-围手术期处理
(二)其它: 1.保暖(注意麻醉未醒前易烫伤) 2.接好各种管 3.口腔护理、排痰、便。
三、体位
• 全麻未醒: 平卧位,头偏一侧。 • 腰麻术后: 去枕平卧6 ~ 8小时,以减少头痛。 • 硬膜外麻: 应平卧4 ~ 6小时,不必去枕。 不同手术后体位不同:
• 颅脑手术: 取15-30度的头高脚低斜坡卧位。 • 颈胸手术: 多采用高半坐卧位,有利于呼吸。 • 腹部手术:多采用低半坐卧位,以降低腹壁切口张力。 • 脊柱或臀部手术: 常采用仰卧位或府卧位。 • 休克者:下肢抬高15度-20度,头部和躯干抬高20-30
• 手术是外科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但手术及麻醉 都具损伤性,会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和生 理上的负担。
• 全面检查病人,根据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做好术 前准备,使病人具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具有良好 的机体条件,以便更安全地接受手术。
• 手术后,采取综合治疗措施,防止可能发生的并 发症,尽快恢复生理功能,帮助病人早日康复。
3、术中出现低血压者,可静脉注射100mg
4、术后每日100-200mg,直至手术应激过去,便可停用
• ㈧ 糖尿病
1、术前对隐性糖尿病病人多加检查。
2、择期手术病人,术前血糖控制在5.6 ~11.2mmol/L。
3、术前停用降血糖药及长效胰岛素,改用胰岛素,控制血糖。
4、术前避免禁食时间过长→避免酮生成。
表示法 甲 乙 丙
第三节 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手术后出血 1
泌尿系并发 5
2 切口并发症


手术后并发症
肺部并发症 4
3 术后感染
一、 手术后出血
• 病因与病理:
➢术后24小时内(称为原发性出血) ➢术后7-10天左右(称为继发性出血)。 ➢术中止血不彻底、不完善,如结扎血管的缝线松

围手术期处理

围手术期处理

降低并发症风险
04
围手术期处理可以降低
患者的医疗费用
03
围手术期处理可以提高
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02
围手术期处理可以降低
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01
围手术期处理是手术成
功的关键
提高患者满意度
围手术期处理是 提高患者满意度
的关键环节 1
围手术期处理可 4
以降低患者术后 疼痛感,提高患
者满意度
围手术期处理可 以降低患者术后
05
康复指导: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 康复锻炼,促进身体恢复
02
预防感染:保持伤口清洁,使 用抗生素等
04
饮食指导:提供营养丰富的饮 食,促进伤口愈合
围手术期处理的 注意事项
遵循医疗规范
遵循手术前、 手术中和手术 后的医疗规范
遵循药物使用 规范,避免药 物不良反应
确保手术安全, 避免手术并发 症
遵循患者护理 规范,确保患 者术后康复
2 并发症的发生率
3 围手术期处理可
以缩短患者住院 时间,提高患者 满意度
围手术期处理的 主要内容
术前准备
01
体检:包括 血常规、尿 常规、肝肾 功能等检查
02
停药:根据 医生建议, 停止或调整 某些药物的 使用
03
禁食:根据 手术类型和 麻醉方式, 进行适当的 禁食和禁水
04
预防感染: 进行皮肤准 备,如剃毛、 消毒等,并 遵医嘱使用 抗生素
04
个性化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 满意度和治疗效果,降低医 疗成本
谢谢
04
快速康复理念 的优势:提高 患者满意度, 降低医疗成本, 提高医疗质量
个性化治疗的普及
01

围手术期处理

围手术期处理


限期手术

择期手术
术前准备分为: 1、一般准备 2、特殊准备
1、一般准备
(1)心理准备
(2)生理准备
1、一般准备
(1)心理准备
(2)生理准备
(1)心理准备
• 病人术前难免有恐惧、紧张、焦虑、顾虑 等情绪。
• 医务人员应关怀、鼓励、安慰、解释沟 通——(病情、诊断、手术必要性、手术 方式、可能的效果、手术危险性、术后恢 复过程、术中术后不适、不良反应、并发 症、意外、术后治疗、预后等)→→→取 得信任、同意、配合
• 应履行书面知情同意手续,包括签署手术、 麻醉、输血等同意书,由病人本人或法律 上有责任的亲属或监护人签署;
• 为挽救生命而需紧急手术,亲属未赶到, 须在病史中记录清楚,并上报备案。
(2)生理准备:生理状态的调整
1)适应性锻炼 2)输血和补液 3)预防感染 4)胃肠道准备 5)其它
1)适应性锻炼:术前练习床上大小便、正确 的咳嗽和咳痰、术前2周停止吸烟。
• 危险因素包括:慢阻肺、吸烟、年老、肥胖、 急性呼吸系统感染;
• 无效咳嗽,呼吸道反射减弱,造成后分泌物 的潴留,增加细菌侵入和肺炎;
• 红细胞增多症——慢性低氧血症;
• PaO2>60mmHg和PaCO2>45mmHg—— 围术期肺并发症可能增加;
• 高危病人,术期肺功能检查具有重要意义,第1 秒最大呼气量2L时,可能发生呼吸困难,FXV1 %<50%,提示肺重度功能不全,可能术后机 械通气和特殊监护。
年龄≥40岁,心源性死亡的危险性和危及生命的 心脏并发症的发生率:
• 0~5分, <1% • 6~12分, 7% • 13~25分, 13%(2%的死亡率) • >26分, 78%(56%死亡率)

围手术期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围手术期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一、前言围手术期是指患者从入院、术前准备、术中手术、术后恢复到出院的整个过程。

在此期间,可能会出现各种突发状况,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制定围手术期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至关重要。

二、应急预案内容1. 术前准备(1)严格执行术前检查,确保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2)完善术前谈话,告知患者及家属手术风险和注意事项。

(3)备齐手术所需物品,确保术中使用。

2. 术中手术(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2)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

(3)密切配合医生,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3. 术后恢复(1)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出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

(2)加强术后护理,预防并发症。

(3)指导患者进行术后康复训练。

三、处理流程1. 患者出现病情变化(1)护士发现患者出现病情变化时,要立即报告医生。

(2)遵医嘱实施各项抢救护理措施,如吸氧、建立静脉通路、进行心肺复苏等。

(3)通知家属,做好解释工作。

2. 患者出现呼吸、心跳骤停(1)立即启动心肺复苏,配合医生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或呼吸机辅助呼吸。

(2)通知麻醉科、急诊科等相关科室,协同抢救。

(3)记录抢救过程,及时报告上级领导。

3. 术后出血(1)观察伤口渗血、引流液性质,遵医嘱应用止血药。

(2)必要时准备二次手术。

(3)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

4. 手术室火灾(1)医护人员要保持清醒头脑,冷静面对。

(2)如火灾发生在白天,听从护士长指挥;如发生在夜间,值班护士应负责。

(3)有组织、有秩序地将病人转移至安全区域,并立即上报。

(4)使用灭火器、自来水等灭火工具在第一时间扑火。

(5)报警时要清晰说清火灾发生的准确地点及具体情况。

(6)根据手术病人情况,迅速封闭切口,麻醉科医师迅速接好各种抢救设备。

(7)由术者和洗手护士、巡回护士共同将病人从走廊安全门通道有秩序的撤离。

(8)若大火已封锁出口时,应退守房间,用敷料、被子等物堵塞门缝,并泼水降温,等待消防队员前来营救。

围手术期处理

围手术期处理

围手术期处理一、名词解释1.围手术期(perioperative period):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到与本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的一段时间,包括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三个阶段。

2.围手术期处理(management of perioperative period):是指以手术为中心而进行的各项处理措施,包括病人的体质与精神的准备、手术方案的选择、特殊情况的处理、手术中的监护,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等,即术前准备、术中保障、术后处理三大部分。

3.术前准备(preoperative preparation):指针对病人的术前全面检查结果及预期施行的手术方式,采取相应措施,尽可能使病人具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和机体条件,以便安全地耐受手术。

4.急症手术(emergency operation):某些外科疾病,需在最短时间内进行必要的准备,然后迅速实施手术。

如急性阑尾炎并穿孔,外伤性肠破裂等。

在呼吸道窒息、胸腹腔内大血管破裂等病情十分急迫的情况下,为抢救病人生命,必须争分夺秒的进行紧急手术。

5.限期手术(confine operation):某些外科疾病,手术时间可以选择,但有一定的限度,不宜过久延迟手术时机,应在限定的时间内做好术前准备。

如各种恶性肿瘤根治术、已用碘剂作术前准备的针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等。

6.择期手术(selective operation):某些外科疾病,施行手术的迟早,不致影响手术效果,应做好充分的手术前准备,这类手术称为择期手术,如胃十二指肠溃疡的胃大部分切除术、一般的良性肿瘤切除术及腹股沟疝修补术等。

7.术后处理(postoperative management):是指针对麻醉的残余作用及手术创伤造成的影响,采取综合治疗措施,防止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尽快地恢复生理功能,促使病人早日康复。

8.Goldman指数(Goldman’s index):是综合评估心脏病病人手术风险时应用最广泛的方法,该指数提供了阳性发现与额外风险有关的评分标准,可在实际应用时参考。

围手术期处理

围手术期处理

(5)手术范围大小的危险性
高危
中危
急症大手术
动脉内膜剥脱术
心脏瓣膜手术
头颈部手术
大血管手术
胸腔手术
长时间手术(>3h) 腹腔手术
大量失液和失血 大关节置换术
低危 内腔镜手术 白内障手术 乳房手术 电休克治疗 体表手术 前列腺活检
(8)决定手术的因素
当心脏病人需要手术时必须考虑以下5方 面:
①急症或择期手术; ②心脏危险因素; ③内科治疗或CABG史,需进一步检查或
② 低蛋白血症的状况可引起组织水肿,影响伤口愈合。
③ 营养不良的病人免疫力、抵抗力低下,容易并发感染 。
④ 因此,术前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贫血等状况应予 以纠正。
⑤ 血清白蛋白在30g/L以下、血清转铁蛋白在1.5mg/L以 下、体重下降大于10%时,表明存在营养不良,需采 用肠内或肠外营养1周左右,给以高蛋白质及高糖饮 食,并补给各种维生素,必要时多次少量输血或血浆 ,以改善其营养状态。
围手术期处理
围手术期的定义
围手术期也称手术全期,指从确定手术 治疗时起,至与本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 本结束为止的一段时间;
一般是指病人进入外科病房到病人术后 痊愈回家这段时期。
根据时间的不同分为:手术前期、手术 中期和手术后期。
围手术期处理
围手术期处理是指以手术为中心而进行的各项处理措施,包括: 病人的体质与精神的准备, 手术适应症与禁忌症的评估, 必要的术前检查和术前准备, 手术时机、手术与麻醉方案的选择, 特殊情况的处理, 手术过程中的监护与处理, 手术后生命体征、意识等重要体征的变化与处理, 各种引流和排泄物的量、色等变化和处理, 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营养与支持, 创口愈合情况等等。 包括术前准备、术中保障、术后处理三大部分。

围手术期处理

围手术期处理

总结和要点
• 围手术期处理的目的是确保手术的成功进行和患者的健康与安全。 • 它的重要性体现在减少并发症风险、提高手术效果和缩短康复时间。 • 围手术期处理的步骤包括术前准备、手术期间管理和术后护理。 • 常见问题包括麻醉相关风险、感染控制和预防、手术出血和术后疼痛管理。 • 围手术期处理存在风险和挑战,需要根据个体差异进行个体化的处理。 • 最佳实践包括术前教育和准备、团队合作与沟通、标准操作规程和指南、持续质量改进。
围手术期处理
围手术期处理是为了确保手术过程的成功进行和患者的健康与安全。它包括 一系列步骤和措施来管理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的各种问题。
围手术期处理的目的
确保手术的成功进行
通过准备患者和手术环境,最大限度地降低手术风险,增加手术成功的可能性。
优化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通过进行适当的术前评估、控制感染风险和监测患者情况,确保手术期间和手术后患者的良 好康复。
通过对患者的综合护理 和康复计划,可以加速 患者的康复过程,减少 住院时间。
围手术期处手术风险评估、麻醉计划制定和手术环境的准备。
2
手术期间管理
包括麻醉监测、手术操作的控制、感染预防和实时监测。
3
术后护理
包括术后监护、疼痛管理、康复计划和追踪患者康复状况。
围手术期处理中的常见问题
围手术期处理的最佳实践
术前教育和准备
与患者一起制定合理的术前准备计划,并提 供详细的术前教育。
标准操作规程和指南
遵循围手术期处理的标准操作规程和国际指 南,确保处理过程的一致性和规范性。
团队合作与沟通
确保手术团队的有效合作和良好的沟通,以 提高处理效率和安全性。
持续质量改进
通过数据分析和反馈机制,不断改进围手术 期处理的质量和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围手术期处理手术是外科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

但是手术和麻醉难以回避的创伤也会加重病人的生理负担,还可能会发生并发症、后遗症等不良后果;同时,接受手术治疗的病人及其亲属,难免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等。

围手术期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至与本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的一段时间,包括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三个阶段。

围手术期处理(management of perioperative period)是指以手术为中心而进行的各项处理措施,包括病人的体质与精神的准备、手术方案的选择、特殊情况的处理、手术中的监护,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等,即术前准备、术中保障、术后处理三大部分。

一个合格的外科医生,不但要有熟练的手术操作技能,更要有系统的围手术期处理知识。

高度重视手术期的处理,对保证病人安全、提高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

否则,很可能出现手术成功而治疗失败的结局。

术中保障见第十三章麻醉。

本章主要讲述术前准备与术后处理。

第一节术前准备术前准备(preoperative preparation)是指针对病人的术前全面检查结果及预期施行的手术方式,采取相应的措施,尽可能使病人具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和机体条件,以便更安全地耐受手术。

术前准备与疾病的轻重缓急、手术范围的大小有密切关系。

手术按照其期限性,大致可分为三种:①急症手术(emergency operation):例如急性阑尾炎并穿孔,外伤性肠破裂等,需在最短时间内进行必要的准备,然后迅速实施手术。

在呼吸道窒息、胸腹腔内大血管破裂等病情十分急迫的情况下,为抢救病人生命,必须争分夺秒地进行紧急手术;②限期手术(confine opera-tion):例如各种恶性肿瘤的根治术、已用碘剂做术前准备的针对甲状腺功能高亢进的甲状腺大部切除术等,手术时间虽然也可以选择,但有一定的限度,不宜过久延迟手术时机,应在限定的时间内做好术前准备;③择期手术(selective operation):例如胃、十二肠溃疡的胃大部切除术,一般的良性肿瘤切除术及腹股沟疝修补术等,应在充分的术前准备后进行手术。

手术前,不仅要注意外科疾病本身,而且要对病人的全身情况有足够的了解,查出是否存在增加手术危险性或对恢复不利的明显异常,包括可能对病人的全身病程的各种潜在因素,如心、肺、肝、肾、内分泌、血液、免疫系统功能以及营养和心里状态等。

因此,要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包括胸部透视和血、尿、粪常规。

病人年龄超过40岁应作心电图、大便隐血和血生化检查。

如有异常并预备行大手术者,还需作重要器官的特殊检查,以便发现问题,在术前予以纠正,术中和术后加以防治,并对病人的手术耐受力作出确切的估计。

(一)一般准备主要包括心理和生理两方面。

1、心理准备外科都会引起病人和家属的恐惧心里。

因此,医务人员应从关怀、鼓励出发,就病情、施行手术的必要性、可能取得的效果、手术的危险性、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术后恢复过程和预后,以及术中输血的可能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等,以恰当的言语和安慰的口气,对病人作适度的解释,向病人家属作详细的介绍,取得他们的信任和理解,并签署手术同意书、输血同意书和麻醉同意书。

使病人能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手术和术后治疗,使病人家属能配合整个治疗过程。

2、生理准备工作主要指针对病人生理状态及拟实施的手术对病人生理状态可能造成的影响的准备。

使病人能够在较好的状态下,安全度过手术和术后的恢复过程。

(1)适应性锻炼:多数病人不习惯在床上大小便,术前应该练习;术后病人呼吸道分泌物必须及时排出,但会因切口疼痛而不愿咳嗽,术前应教会病人正确的咳嗽、咳痰方法;有吸烟习惯的病人,术前2周应停止吸烟。

(2)输血和补液:实施大、中手术前应做好血型鉴定和交叉配合试验,备好一定数量的全血,术中待用。

凡有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和贫血者,均应在术前予以纠正。

(3)预防感染:手术前应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病人的体质,及时处理已发现的感染灶如龋齿等,禁止罹患感染者与病人接触。

手术中严格遵循无菌技术原则,操作轻柔,减少组织损伤等。

在下列情况下,需要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①涉及在正常情况下病灶或接近感染区域的手术;②肠道;③操作时间长、创面大的手术;④开放性创伤、创面已经污染或软组织有广泛损伤、创伤至实施清创的间隔时间长或清创所需的时间较长及难以彻底清仓者;⑤癌肿手术;⑥涉及大血管的手术;⑦需要植入人工制品的手术;⑧器官移植术。

(4)胃肠道准备:成人从术前12小时开始禁食,术前4小时禁止饮水,以防因麻醉或手术过程中的呕吐而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术前无须常规放置胃管,但若是胃肠道的手术,或对胃肠道干扰较大的手术,或某些特殊疾病(如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急性胰腺炎等),应放置胃管。

幽门梗阻的病人,术前应洗胃并胃肠减压数天。

对一般性手术,术前一日应作肥皂水灌肠。

结肠或直肠手术,术前3天开始进流食、口服肠道制菌药物,术前一日服用泻药,术前晚进行清洁灌肠,使术中肠腔处于空虚状态并减少并发感染的机会。

(5)其它:手术前一天下午或晚上,用肥皂或水清洗手术区域皮肤;细菌栖居密度较高的部位(如手、足),或不能接受强刺激消毒剂(如碘酒)的部位(如面部、会阴部),术前可予剃除,推荐在手术前即刻进行。

手术前夜,应认真检查各项准备工作。

为保证当晚有良好的睡眠,可给予镇静剂。

如发现病人有与疾病无关的体温升高,或妇女月经来潮等情况,即应延期手术。

进手术室前,应排尽尿液;估计时间较长的手术或者施行的是直肠、盆腔手术,还应留置导尿管,使膀胱处于空虚状态。

如果病人有活动义齿,应予取下,以免麻醉或手术过程中脱落造成误咽或误吸。

(二)特殊准备对于手术耐受力不良的病人,除了要做好术前的一般准备外,还需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做好特殊准备。

1、营养不良营养不良的病人常伴有低蛋白血症,往往与贫血、血容时减少同时存在,因而耐受失血、休克的能力降低。

低蛋白状况可引起组织水肿,影响愈合;营养不良的病人抵抗力低下,容易并发感染。

因此,术前应尽可能予以纠正。

生化检查血清白蛋白在30—35g/L或以下、血清转铁蛋白低于1.5mg/国、体重下降大于10%时,表明存在营养不良,需采用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1周左右,以改善其营养状态。

2、高血压病人血压在160/100mmHg以下,可不作特殊准备。

血压过高者,麻醉诱导和手术应激可并发脑血管意外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危险,术前应选用合适的降压药物(如钙通道阻滞剂等)以控制血压,但并不要求血压降至正常水平手术。

对于原有高血压病史,进入手术室血压急骤升高的病人。

应与麻醉师共同抉择,必要时手术延期。

3、心脏病虽然伴有心脏疾患的病人,其总体手术死亡率高于非心脏病者,但实际上大多数病人手术耐受务仍然良好。

只有在其进展、不稳定或失代偿时,危险性才明显增加,成为手术禁忌证,包括新近的心肌梗死、不稳定型或进展的心绞痛、心力衰竭失代偿、严重的主动脉瓣或二类瓣狭窄及严重的高血压心脏病等。

Goldman指数(Goldman index)是评估心脏病病人手术风险时应用最广泛的方法,该指数提供了阳性发现与额外风险有关的评分(表7-1),可在实际应用时参考。

心源性死亡、致使性心脏并发症的发生随着评分的增加而升高。

评分为0—5分,上述危险性小于1%;6—12分,危险性为7%;13—25分,危险性为13%(死亡率2%);>的2 6分时,危险性为78%(死亡率56%)。

收缩期二心音奔马律或高静脉压11近16个月内的心肌梗死10 心电图任何导联上>5次/分钟室性期前收缩7非窦性节律或最后一次心电图上出现房性期前收缩7年龄>70岁 5急诊手术 4胸腔、腹腔或主动脉手术 3显著的主动脉狭窄 3健康情况差 3 术前准备的注意事项:①长期使用低盐饮食和利尿药物、已有水和电解质失调的病人,术前需纠正;②贫血病人携氧能力较差,对心肌供氧有影响,术前应少量多次输血以矫正;③有心律失常者,应依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偶发的室性期外收缩,一般不需特别处理;如有心房纤颤伴心室率增快达100次/分钟以上者,用西地兰0.4mg加入25%葡萄糖溶液20ml,缓慢静脉推注,或口服普萘洛尔(心得安)10mg,每天3次,尽可能将心率控制在正常范围下;老年冠心病病人,如出现心动过缓,心室率在50次/分钟以下者,术前可用阿托品0.5—1mg,必要时需放置临时性心脏起搏器;④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发病后6个月内不作择期手术;6个月以上无心绞痛发作者,可在良好的监护条件下施行手术。

心力衰竭病人,最好在心力衰竭控制3-4周后,再施行手术。

5、呼吸功能障碍呼吸功能障碍的主要表现是轻微活动后就出现呼吸困难。

哮喘和肺气肿是两个最常见的慢性阻塞性肺功能不全疾病。

术前肺功能不全的病人,术后肺部并发症如低氧血症、肺不张和肺炎的发生率增加。

吸烟、有重度咳嗽病史、肥胖、年老、有胸部或上腹部大手术等是易感因素。

体格检查要注意有无哮鸣音和呼气延长。

凡有肺功能不全的病人,术前都应该作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检查(表7-2)、胸部X线片、心电图等。

用力呼气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和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l second,FEV1)检测对肺功能的评估极有价值。

结合病人的年龄和体型,若数值低于50%说明存在严重的肺部疾病,并发症可明显增多。

有严重肺功能不全的病人,术前若并发感染,必须控制后再施行手术。

表7-2动脉血气分析、肺最大通气量与肺功能关系项目肺功能正常轻度不全重度不全动脉血氧分压(kPa)>9.3 8.0 <6.6 动脉血氧饱和度(%)>90 90 <84 动脉血三氧化碳分压(kPa) 5.2 6.4 >7.1术前准备应包括:①停止吸烟2周,病人多练习深呼吸和咳嗽,以增加肺通气量和排出呼吸道分泌物。

②应用麻黄碱、氨茶碱等支气管扩张及异丙肾上腺素等雾化吸入剂,对阻塞性肺功能不全有良好作用,可增加肺活量。

③经常发作哮喘的病人,可口服地塞米松等药物,以减轻支气管粘膜水肿。

④痰液稠厚的病人,可采用蒸气吸入,或口服药物使痰液稀薄,易于咳出。

经常咳脓痰的病人,术前3—5日就应使用抗生素,并指导病人作体位引流,促使脓性分泌物排出。

⑤麻醉前给药量要适量,以免抑制呼吸。

使用减少呼吸道分泌物的药物(如阿托品)也要适量,以免增加痰液粘稠度,造成排痰困难。

⑥重度肺功能不全及并发感染者,必须采用积极措施,改善肺功能、控制感染后才施行手术。

⑦急性呼吸道感染者,择期手术应推迟至治愈后1—2周;如系急症手术,需用抗生素并避免吸入麻醉。

5、肝疾病肝炎和肝硬化是最常见的肝疾病。

鉴于肝病病人可以无明确的肝病史,亦无明显的临床表现,因此病人术前都应作各项肝功能检查,以便了解或发现事实上存在的肝功能损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