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散文》期末考试(试题卷)
人教版先秦诸子散文字词复习
1先秦诸子散文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一、选择题(共90分)1、下列句子中,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2分)①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②杀鸡为黍而食之 ③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④于吾言无所不说 ⑤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⑥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A .①②③④⑤⑥B .①③④⑤⑥C .①③⑤⑥D .①③④⑥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约束)B .杀鸡为黍而食.之(给……吃) C .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远离) D .小人之过.也必文(过错)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2分)A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B .至于..他邦,则曰:…… C .亦可以为成人..矣 D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A.⎩⎪⎨⎪⎧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终夜不寝,以.思 B.⎩⎪⎨⎪⎧非其鬼而.祭之富而.可求也C.⎩⎪⎨⎪⎧君子之.仕也不如丘之.好学也 D.⎩⎪⎨⎪⎧尧舜其.犹病诸回也不改其.乐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A.⎩⎪⎨⎪⎧ 鲤退.而学《诗》由也兼人,故退.之B.⎩⎪⎨⎪⎧而乱.大伦勇而无礼则乱.C.⎩⎪⎨⎪⎧ 己欲立而立.人子路拱而立.D.⎩⎪⎨⎪⎧选于众.,举伊尹泛爱众.而亲仁6、下列各项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例句: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A .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B .其何以行之哉 C .仲尼岂贤于子乎D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7、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2分)例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A .吾末如之何也已矣!B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C .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D .小人之过也必文 8、下列各句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论语》中“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
先秦散文研究——说理散文期末作业答案
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课程考试先秦散文研究——说理散文期末作业答案第四章先秦说理散文发展概况一.1.老子2.《道德经》3.道4.墨翟5.语录体6.《论语·子罕》7.《侍座章》8.荀子9. .荀子10. .荀子11.荀子12.《劝学》13. 《韩非子·外储说》14.韩非子15.韩非子16.《孟子》、《中庸》17.《韩非子·难一》、18.韩非二、名词解释1.诸子散文:所谓先秦说理散文,也就是指先秦诸子散文。
这是指先秦时代留下来的一批反映个人或者学派的政治主张、哲学思想、教育思想、伦理道德思想的著作。
在这些著作中,有的属于弟子后学对先师言论的记录,有的是个人的著述加上弟子后学的补充,也有的则完全是个人的著作。
先秦诸子散文成就辉煌,是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
2.诸子百家:指春秋战国时出现的代表不同阶级和阶层利益的各种学术派别。
当时,各派纷纷著书立说,招徒授学,宣扬自己的主张,互相辩难,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诸子百家主要有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农、杂、小说十家,影响较大的为儒、道、墨、法四家,尤以儒、墨为显学。
3. “九流十家”:所谓“九流”即: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农家、杂家。
“九流”再加上小说家,为“十家”。
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儒、墨、道、法四家。
4.稷下学派:由于社会形成的这种尊重人才的风气,使这些掌握着文化知识或仅有一技之长的人也得到了社会的重视,也给他们著说立说、学术交流、学术探讨都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甚至在东方的齐国,三代齐王在临淄(今山东淄博市)稷门附近设立学宫,专门为这些士提供生活、学术交流的条件,包括孟子、荀子、尹文子、宋銒、邹衍这样的名流就有70多人曾从不同的国家到过这里。
先后到过这里的学者更多达千人之众,史称稷下学派。
5.《老子》:《老子》一书,相传为老子所著。
老子,姓李,名耳,谥聃,故也称老聃,大约是春秋末期,或战国初期时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先秦诸子考题
先秦诸子考题班级 ------------- 姓名------------第Ⅰ卷(28分)一、(18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颛臾(duān )后羿(yì)社稷(jì)鳏寡孤独(guān )B.阙如(quē)期功(qī)弑君(shì)鲜为人知(xiān)C.忝居(tiǎn)怃然(wǔ)击磬(qìng)荷枪实弹(hè)D.孝弟(tì)忠恕(shù)左衽(rèn)被发行吟(bèi)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狩猎修葺钻燧改火及及可危B.渎职沮丧礼崩乐坏克己复礼C.迂阔肇始譬如北辰治丝益棼D.陪臣轻裘始作俑者待价而沽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春秋战国时代,许多政治家和士人都充斥急功近利的情绪,他们提出了许多政治策略和措施都是短视的。
B.孔子认为拯救道德人心才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他的主张被人们视为迂腐。
C.孔子在奔走于列国之间的年代里,曾多次受到暴力威胁,每次他都以坚定的信心克服了困难。
D.无论历史条件还是自身条件,孔子若实现改造社会的理想,其困难都比汤、武大得多。
4、下列画线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保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我们如果不加强廉政建设,就会祸起萧墙,自己搞垮自己。
B.比赛开始了,远动员们陈力就列,发令枪一响,就箭一般地向前跑去。
C.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思想阵营日益巩固,资产阶级思想阵营分崩离析。
D.片面追求升学率,只能培养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于国于民都有害处。
5、对下列古代文化知识解说恰当的一项是( )A.千乘之国,指国力强大的国家。
古时四匹马拉的一辆车称一乘。
B.“萧墙”指国君官门内当门的照壁,“有国者”、“有家者”分别指国君和诸侯。
C.古代认为大伦有五条,即君臣有思、父子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D.“四体不勤”中的“四体”指头、手、身、脚;“五谷不分”中的“五谷”指稻、黍、稷、麦、菽。
诸子散文导读期末考试试题
诸子散文导读期末考试试题# 诸子散文导读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道德经》的作者是:A. 孔子B. 老子C. 庄子D. 孟子2. 以下哪部作品不属于儒家经典?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庄子》3.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A. 《周易》B. 《尚书》C. 《诗经》D. 《礼记》4. 以下哪位思想家主张“无为而治”?A. 孔子B. 老子C. 墨子D. 荀子5. “民贵君轻”的思想是由谁提出的?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韩非子6. 下列哪部作品是墨子学派的代表作?A. 《墨子》B. 《韩非子》C. 《荀子》D. 《公孙龙子》7. “非攻”是以下哪位思想家提出的主张?A. 孔子B. 老子C. 墨子D. 荀子8. “兼爱”与“非攻”是墨子学派的两大主张,其中“兼爱”的意思是:A. 爱所有人B. 爱敌人C. 爱国家D. 爱家庭9.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的哪一位思想家提出的?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韩非子10. 下列哪部作品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作?A. 《论语》B. 《道德经》C. 《孟子》D. 《荀子》##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孟子》中提出的“性善论”认为人之初,性本______。
2. 儒家经典《大学》中提到的“三纲领”是:明明德、亲民、______。
3. 墨子学派主张“兼爱”和“非攻”,其中“非攻”是指反对______。
4.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的“道”指的是______。
5. 荀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主张“性恶论”,认为人之初,性本______。
6. 《易经》中的“变易”思想强调事物的变化是______的。
7. 庄子的哲学思想中,有“逍遥游”的概念,它体现了庄子对于______的追求。
8. 儒家学派的“仁”学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______和和谐。
《先秦诸子散文》期末考试(试卷卷)
新和二中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选修(先秦诸子散文)(试题卷)(完卷12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座号姓名一、语言积累与基础知识。
(14分)1.默写。
(8分)⑴子曰:“,则远怨矣。
”(《论语·卫灵公》)⑵子在川上曰:“,。
”(《论语·子罕》)⑶子曰:“饭疏食饮水,,乐亦在其中矣。
”(《论语·述而》)⑷子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⑸,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孟子·滕文公下》)⑹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则无败事。
(《老子》第六十四章)2.下列加点字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饭.疏食饮水(米饭)其良人..出(丈夫)听.而斫之(任意,听任)B.多.见其不知量也(多数)利与善之间.也(差别)举世誉之而不加劝.(勤勉)C.抑.为之不厌(不过)畜.君何尤(喜欢)女将恶.乎比予哉(何,什么)D.自伐.者无功(攻战)举直错.诸枉(通“措”,安排)暴.之于民而民受之(显)3.下列加点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富而.可求也 B.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就有道而.正焉割鸡焉.用牛刀C.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D.斧斤以.时入山林悲夫,子之.不知余也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4.下列有关春秋时期思想家的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孔子宣扬的礼,是对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对人际关系以及社会秩序的一整套规范。
他所张扬的中庸之德,有明确的原则,即德行符合礼的规定。
B.《孟子》主要记录了孟子的谈话,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所著,长于论辩是《孟子》的鲜明特征。
《孟子》长于在论辩中运用比喻,把抽象的道理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使之富有形象性,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
C.庄子是道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思想主要体现在《庄子》一书中。
《庄子》善于借助寓言来说理,书中的寓言表现了庄子超凡的想象力,构成了奇特的想象世界,表达了深邃的哲学思想。
最新人教版选修高中语文《先秦诸子散文》达标习题综合检测及答案
综合检测(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典”,这种观念有些偏狭。
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
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
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
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绝不只用一种武器。
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
即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
应当说,在古代中国,关注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别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
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它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在学术史上叫“经典化”。
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得好,被引用得多,被人觉得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还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
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
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思想、原则甚至知识,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倒是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要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先秦诸子散文测试
先秦诸子散文测试班级姓名成绩一.文学常识填空(每空1分,共19分)1,据《汉书·艺文志》载,先秦诸子有_______、_______、阴阳、_______、名、_______、纵横、农、杂、小说十家。
在各学派中,首先兴起的先由_______创立的_______,继起的是_______,然后是其它各家。
2,在文体形式上,先秦散文经过了一个由简到繁,由_______到_______的发展过程。
3,下列思想主张分别属于先秦诸子的哪一家A.儒;B.道;C.法;D.墨(1),实行仁政,重礼乐,重伦理,重教育_______(2),顺应自然,无为而治_______(3),严刑峻法,奖励耕战,富国强兵_______(4),主张兼爱,反对宗法等级制度,反对兼并战争_______(5),主张性善论,要求推己及人爱以示人_______(6),主绕性恶论,重视后天的学习教育_______4,先秦诸子的散文各具特色。
下列各项所说的是先秦诸子哪一种著作的特色A.《论语》B.《孟子》C.《墨子》D.《老子》E.《庄子》F.《荀子》G.《韩非子》(1),文字精,质朴储蓄,概括力强,具有格言的韵味。
()(2),词锋犀利,气势充沛,感情强烈,长于论辩。
()(3),虽仅五千字,但句式整齐,多用韵语。
()(4),想象奇幻,行文汪洋恣肆,富有诗意。
()(5),文词质朴,逻辑性强,善用具体事例说理。
()(6),锋芒锐利,说理透彻。
()(7),朴实浑厚,严整精密。
()5,用先秦诸子散文中的名句填空(9分)(1),《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不仅是对松柏的赞美,而且蕴含着对坚强性格的歌颂,给人以美感。
(2),《孟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一个人在多种威逼利诱面前应有的尊严。
(3),《荀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正反对比来说明“持之以恒”的道理。
《先秦诸子散文》期末考试
《先秦诸子散文》期末考试时间过得飞快,一学期已经过去了,期末考试的时间也渐渐逼近。
经过一学期的洗礼,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先秦诸子散文的魅力。
在这次考试中,我们将会全面考察大家对《先秦诸子散文》的理解和掌握。
考试内容将涵盖各个章节,包括但不限于庄子的《逍遥游》、荀子的《劝学》、韩非子的《五蠹》等等。
题目形式也将多样化,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
掌握重点: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把握重点,对于重要的概念、观点和理论要重点掌握。
注重理解:先秦诸子散文的内涵丰富,需要我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只有真正理解了文章的意思,才能更好地记忆。
细节: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细节,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要仔细区分,避免在考试中出错。
多做习题:只有通过做习题才能更好地巩固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希望大家能够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为这一学期的努力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先秦诸子散文对话研究,指的是对先秦时期诸子百家所著的散文进行对话角度的研究。
这一研究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诸子百家的思想,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传统和内涵。
先秦诸子散文对话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这是一个社会转型和文化变革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各诸侯国之间争霸,社会矛盾加剧,而思想界则出现了一片繁荣的景象。
诸子百家在这样的背景下,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治国理念和思想主张,而这些理念和主张在诸子散文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诸子散文中,对话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既有独白式的对话,也有辩论式的对话。
在这些对话中,诸子百家通过互相提问、回答、辩驳等方式,阐述了自己的思想主张,同时也吸收了他人的思想,形成了思想的交流和碰撞。
在诸子散文对话中,内容十分丰富。
这些对话不仅涉及到治国理政的思想主张,还涉及到伦理道德、人性善恶、处世哲学等方面。
这些内容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问题,也反映了诸子百家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在诸子散文对话中,语言的艺术性也是其特点之一。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和《先秦诸子散文〈论语选读〉》检测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和《先秦诸子散文〈论语选读〉》检测语文试题命题杨素文说明: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迤逦..(chóumóu)..(zhíchú)倏.然(shū)未雨绸缪..(yǐlǐ)踯躅B、停滞.(zhì)霰.弹(sàn)木屐.(jī)一叶扁.舟(piān)C、饷.银(xiǎng)怆.然(chuàng)聒.噪(guō)云销雨霁.(jì)D、戏谑.(nuâ)溽.暑(rù)行.伍(háng)随声附和.(hâ)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剽窃一曝十寒珊珊来迟满招损谦受益B、斑驳偃旗息鼓亭亭玉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C、瞻仰图穷匕见百战不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D、莞尔当仁不让举一返三欲速则不达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位明星曾带给观众很多快乐,不少“粉丝”竞相模仿他的表演,但这次他因醉酒驾车而触犯法律的行为却不足为训....。
B. 下午,今年的第一场春雨不期而遇....,虽然没有电视台预报的降水量大,但还是让京城一直干燥的空气变得湿润了一些。
C、有的人生前尽量为自己树碑立传,文过饰非,很少像秋白同志这样坦荡无私、光明磊落、求全责备....自己的。
D. 这本应是一场实力相当的比赛,然而北京国安足球队经过90分钟与对手的激战,却兵不血刃....,最终以3:0取得胜利。
4、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A、对于袁野小朋友来说,人工鸟巢本身就像巨大的问号在吸引着她:小鸟会住进去吗?都有什么样的鸟,有多少鸟会住进去,住起来舒服吗?B、趁着在家无聊,我这个捣蛋鬼又有新点子咯!别以为我又要恶作剧,这次啊,我准备亲身下厨露一手——做一道家常小菜——炒土豆丝。
第三章 先秦散文历年真题
第三章先秦散文历年真题一、单项选择题05.44.《论语》属于()A.对话体B.论辩体C.语录体D.论述体5.《xx》的文风特点是()A.奇幻诡谲,汪洋恣肆C.质木无文,逻辑性强二、多项选择题05.431.《xx》又名()A.《左氏春秋》B.《春秋内传》C.《春秋左氏传》D.《春秋谷梁传》E.《xxxx传》06.43.经过xx修订的xx编年史是()A.《尚书》B.《逸xx书》C.《论语》D.《春秋》4.《xx》在编纂体例上属于()A.国别体B.xxC.编年体D.纪事本末体5.《xx》的文风特点是()A.语录体裁,辞约义丰B.篇幅简短,韵散结合C.质木无文,逻辑性强D.义正词严,理直气壮6.下列关于水的文句出自《荀子》的是()A.xx。
xx万物而不争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07.46.《国语》又被称为()A.《春秋外传》B.《左氏春秋》C.《春秋内传》D.《春秋公羊传》7.《春秋》作为史书其体例是()A.国别体B.纪传体C.编年体D.纪事本末体8.《尚书》的语言风格特色是()A.佶屈B.情韵并美C.辩丽恣D.质朴平实9.《战国策》的主要内容之一是记载()A.儒家的言论B.道家的言论C.阴阳家的言论D.纵横家的言论10.《老子》的文风特点是()A.语录体裁,辞约义丰B.篇幅简短,韵散结合B.xx时至,xxxxD.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B.篇幅简短,韵散结合D.义正词严,理直气壮C.质木无文,逻辑性强D.义正词严,理直气壮11.《战国策》在编纂体例上属于()A.国别史B.纪传史C.编年史D.纪事本末史12.下列寓言出自《xx》的是()A.庖丁解牛B.xxC.揠苗助长08.47.《论语》的文风特点是()A.语录体裁,辞约义丰B.篇幅简短,韵散结合C.质木无文,逻辑性强D.义正词严,理直气壮8.下列关于水的文句出自《荀子》的是()A.xx。
xx万物而不争。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09.43.以“微言大义,暗寓褒贬”著称的史学著作是()A.《尚书》B.《逸周书》C.《春秋》D.《左氏春秋》4.产生于战国中期的xx散文是()A.《老子》B.《荀子》C.《孟子》D.《韩非子》5.在诸子散文中,具有逻辑严密、质朴无华特点的是()A.《庄子》B.《墨子》C.《论语》D.《荀子》10.43.《春秋》叙述历史的特点是()A.采用新闻标题形式记事B.记言C.言事兼记D.完整系统地叙述西周历史4.《战国策》的文风特点是()A.微言大义B.艳富浮夸C.质朴平实D.辩xx恣肆5.《xx》的文风特点是()A.奇幻诡谲,汪洋恣肆C.质木无文,逻辑性强B.明切犀利,冷峻峭拔D.逻辑严密,说理透辟B.xx时至,xxxx。
《先秦诸子散文》结业考试试题卷.doc
福州一中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第二学段模块考试高二语文选修《先秦诸子散文》结业考试试题卷(完卷12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座号姓名一、语言积累与基础知识。
(14分)1.默写。
(8分)⑴ 子曰:“ ,则远怨矣。
”(《论语·卫灵公》)⑵ 子在川上曰:“ ,。
” (《论语·子罕》)⑶ 子曰:“饭疏食饮水,,乐亦在其中矣。
” (《论语·述而》)⑷ 子曰:“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⑸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孟子·滕文公下》)⑹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则无败事。
(《老子》第六十四章)2.下列加点字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饭疏食饮水(米饭)其良人出(丈夫)听而斫之(任意,听任)B.多见其不知量也(多数)利与善之间也(差别)举世誉之而不加劝(勤勉)C.抑为之不厌(不过)畜君何尤(喜欢)女将恶乎比予哉(何,什么)D.自伐者无功(攻战)举直错诸枉(通“措”,安排)暴之于民而民受之(显)3.下列加点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富而可求也 B.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就有道而正焉割鸡焉用牛刀C.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D.斧斤以时入山林悲夫,子之不知余也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4.下列有关春秋时期思想家的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孔子宣扬的礼,是对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对人际关系以及社会秩序的一整套规范。
他所张扬的中庸之德,有明确的原则,即德行符合礼的规定。
B.《孟子》主要记录了孟子的谈话,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所著,长于论辩是《孟子》的鲜明特征。
《孟子》长于在论辩中运用比喻,把抽象的道理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使之富有形象性,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
C.庄子是道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思想主要体现在《庄子》一书中。
《庄子》善于借助寓言来说理,书中的寓言表现了庄子超凡的想象力,构成了奇特的想象世界,表达了深邃的哲学思想。
中国古代文学期末考试试卷B卷
《中国古代文学》(1)期末考试试卷B卷闭卷部分(共40分)一、填空(共12分)1.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是《》,第一部收集乐府诗最为完备的诗歌,总集是宋朝人郭茂倩编纂的《》。
2.中国古代著名神话故事有写共工与颛顼争帝的《》和写大禹与父亲治水的《》。
3.《诗经》一书根据音乐性质的不同,分为、、三种,共305篇作品《诗经》中第一首诗歌的篇名是《》,采用了手法。
4、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第一次飞跃是,第二次飞是,第三次飞跃是。
5.《史记》全书共130篇,由12本记、10表、8书、30 、70 、等五部分组成。
6.就我们所知,最早的完整的文人五言诗是班固所作的《》;最早的完整的文人七言诗是曹丕所作的《》其一。
7.曹魏正始时期的两位作家是和。
8.《咏史》八首的作者是,《游仙诗》四首的作者是。
9.司马相如的大赋代表作是《》和《》。
10.北朝时代两位最重要的散文家是《》的作者和《》的作者。
二、单项选择题:(共5分)1.《尚书》即是()A.上古之书的意思 B.高尚的书籍C.记载古代的书 D.收录古代文臣给帝王上书的古籍2.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A.人对自然的模仿 B.人类的生产劳动C.人类的阶级矛盾与阶级斗争 D.人类的游戏3.南北朝第一个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是()A.陶渊明 B.谢眺C.谢灵运D.庾信4.《咏怀诗》八十首和《拟咏怀》廿七首的作者分别是()A.王粲和嵇康 B.曹植和左思C.潘岳和陆机 D.阮籍和庾信5.《古诗十九首》之名最早见于()A.《古诗源》 B.《玉台新咏》C.《乐府诗集》 D.《文选》三、多项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题中后的括号里,共10分)1.赋作为一种文体,萌芽于战国后期,盛行于汉代,它的产生到下列因素的影响()A.荀子《赋篇》 B.战国后期纵横家的散文C.屈宋等人的楚辞体作品 D.《诗经》的民歌体E.远古歌谣2.根据我们本学期所学过的知识,“乐府”可以指()A.一种诗体的名称 B.古代政府管理音乐的官署C.汉代的抒情小赋D.乐府机关所收集,编制的“歌诗”(配乐的诗歌) E.配乐朗诵的楚辞作品3.下列作家中,创作成就主要不是赋的有()A.司马相如 B.庄周 C.谢眺D.杨雄 E.郦道元4.骈文的特点包括()A.风格上追求阳刚之美 B.讲究对偶,多用四六句C.内容上多写宫廷生活 D.语音方面讲究平仄E.多用典故和华丽的词藻5.下列历史著作中,属于记传体的有()A.《左传》 B.《战国策》 C.《国语》D.《史记》 E.《汉书》四、名词解释题(共9分)先秦诸子散文:汉乐府:志怪小说:五、默写题(共4分)默写汉乐府民歌《江南》开卷部分(共62分)六、简答题(共30分)1.简述诗的“六义”?2.简述《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
中国古代文学-先秦诸子散文(精选试题)
中国古代文学-先秦诸子散文
1、诸子百家
2、孔孟
3、老庄
4、《韩非子》
5、谈谈先秦诸子的发展概况及特点。
6、简述《论语》的文学价值。
7、谈谈《孟子》的文学价值。
8、《庄子》的艺术成就表现在什么地方?
9、简述《荀子》散文的写作特点。
10、简述《老子》的文学价值。
11、简述《论语》的文学特色。
12、简述《墨子》的文章特点。
13、简述《荀子》说理文特色。
14、简述《韩非子》说理文的特点极其寓言的特点。
15、试述《左传》的文学特色。
16、试述《战国策》的文学特色。
17、试论《孟子》文章的主要特点。
18、试论《庄子》寓言特色。
(即《庄子》的文学特色)
19、淮南子
20、概述《谏逐客书》的主要特点。
21、简述贾谊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
22、简述晁错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
23、简述王充的文学主张。
24、谈谈汉赋的分类及其发展概况。
25、简述汉大赋的成因及特点。
26、孔子是用什么来区分君子和小人的()
A.财富
B.地位
C.声望
D.道德
27、《论语》“诗可以怨”说
28、《毛诗大序》的“讽谏”说
29、《毛诗大序》的“变风”、“变雅”说。
先秦诸子散文毕业考试(参考答案)
福州一中2021-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选修(先秦诸子散文)毕业考试(参考答案)(完卷120分钟,满分100分)一、语言积累与基础知识参考答案。
(14分)1.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⑵逝者如斯夫,不舍日夜!⑶曲肱而枕之⑷不愤不启,不悱不发,⑸居天下之广居⑹慎终如始2.C (A.饭(动词,用饭)B.多(只,仅仅)D.自伐.者无功(夸耀))3.C [ A.而(若是,表假设/ 表承接)B.(形容词尾,“然” / 疑问词,哪)C.皆为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用法D.(介词,依照;/连词,用来)]4.D.他们并非都同意“人性本善”的观点,荀子以为人性本恶。
二、阅读《孟子》选段参考答案(8分)五、A(“只有大海才能吸引观水之人,只有圣人的言论才能吸引求学之人”误解了原文的意思。
)六、D(“发现资质能力都很强的人,就率领他们学习道”误解了原文的意思。
)7、对于求学者而言,要注重积累,坚持不懈,循序渐进;对于教学者而言,要恰如其分,适当示范,做到“中庸”。
三、阅读《庄子》选段参考答案(12分)8.A.贻:遗留。
(赠送)9.(1)这药物能避免手冻裂是一样的,有的人靠它取得封赏,有的人不免于漂洗棉絮,就是利用它的地方有不同啊!(2)大树不会受到刀斧砍伐,也没有什么东西会去伤害它。
虽然没有派上什么用处,可是哪里又会有什么困苦呢?”10.物有小用及大用之分(即“所用之异”),人有小智及大智之别(即目光、境界等不同)四、文学名著阅读参考答案。
(9分)11.B.堂·克洛德·孚罗洛身世贵族,而非“贫苦”;他热衷于各门学科,而非“只热衷于神学”;E.这是“第二次出游”,穷苦农人桑丘·潘沙头脑较笨拙,而非“机灵”12.被曹操击败后投奔刘备的吕布,乘虚夺了徐州,刘备只得屯军小沛。
袁术发密书粮食拉拢吕布,并派纪灵进攻刘备。
吕布应刘备求援前来。
他邀纪灵、刘备饮宴,约定他若射中插在辕门外的画戟小枝,两家便罢兵。
第三章 先秦散文历年真题
第三章先秦散文历年真题一、单项选择题05.44.《论语》属于()A.对话体B.论辩体C.语录体D.论述体5.《庄子》的文风特点是()A.奇幻诡谲,汪洋恣肆B.篇幅简短,韵散结合C.质木无文,逻辑性强D.义正词严,理直气壮二、多项选择题05.431.《左传》又名()A.《左氏春秋》B.《春秋内传》C.《春秋左氏传》D.《春秋谷梁传》E.《古文春秋左氏传》06.43.经过孔子修订的鲁国编年史是()A.《尚书》B.《逸周书》C.《论语》D.《春秋》4.《左传》在编纂体例上属于()A.国别体B.纪传体C.编年体D.纪事本末体5.《孟子》的文风特点是()A.语录体裁,辞约义丰B.篇幅简短,韵散结合C.质木无文,逻辑性强D.义正词严,理直气壮6.下列关于水的文句出自《荀子》的是()A.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B.秋水时至,百川灌河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D.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07.46.《国语》又被称为()A.《春秋外传》B.《左氏春秋》C.《春秋内传》D.《春秋公羊传》7.《春秋》作为史书其体例是()A.国别体B.纪传体C.编年体D.纪事本末体8.《尚书》的语言风格特色是()A.佶屈B.情韵并美C.辩丽恣D.质朴平实9.《战国策》的主要内容之一是记载()A.儒家的言论B.道家的言论C.阴阳家的言论D.纵横家的言论10.《老子》的文风特点是()A.语录体裁,辞约义丰B.篇幅简短,韵散结合C.质木无文,逻辑性强D.义正词严,理直气壮11.《战国策》在编纂体例上属于()A.国别史B.纪传史C.编年史D.纪事本末史12.下列寓言出自《孟子》的是()A.庖丁解牛B.买椟还珠C.揠苗助长08.47.《论语》的文风特点是()A.语录体裁,辞约义丰B.篇幅简短,韵散结合C.质木无文,逻辑性强D.义正词严,理直气壮8.下列关于水的文句出自《荀子》的是()A.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B.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先秦诸子选读》期末试卷
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期末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Ⅰ卷(50分)一、基础积累(25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根据汉字写出拼音。
(6分)(1)耰而不辍() (2)子哭之恸() (3)曲肱()而枕之(4) 举一yǘ() (5)wǎn()尔而笑 (6) 不fěi()不发2、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0分)(1) 子曰:“,。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2).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
(3). ,,天下可运于掌。
(4)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
得志与民由之;。
(5) 合抱之木,。
,起于累土。
3、对下列加点文言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津:渡口B.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舍:放弃,舍弃C.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
徒:徒弟D.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贼:残害4、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与其从辟人之士B.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C.兔走触株,折颈而死D.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5、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子在句式上不同的一项是()(3分)A.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B.晨门曰:“奚自?”C.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D.子夏曰:“富哉言乎!”二、文化经典阅读(15分)(一)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相应的题目。
(9分)长沮、桀溺耦而耕。
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
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
”曰:“是孔丘之徒与?”对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7)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6、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1)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3分)译文:。
(2) 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3分)译文:。
《先秦两汉散文专题》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先秦两汉散文专题》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1、我国最早的散文是2、先秦历史散文文学成就最高的是3、“三表法”的提出者是4、两汉散文的主流是5、贾谊、晁错是汉初作家6、先秦诸子散文中最早的一本书是7、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8、《孟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9、《春秋》三传包括《公羊传》,和《左传》10、“兼爱非攻”是的主张11、韩非法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历史进化论和12、《史记》就史学角度而言,是纪传体之祖;就文学而言,是之祖13、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是,它是由鲁国史官所记14、老子的著作被后人奉为经典,合称,又名《老子》15、标志两汉赋风转变的代表作是张衡的16、诸子散文的发展经理了语录体到再到成篇文章的漫长过程17、《庄子》一书分为内篇、外篇和三部分18、我国最早最早的理论散文总集是19、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20、《乐府诗集》是由所编二、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秦相李斯的散文名篇是A、《六国论》B、《谏逐客书》C、《论积贮疏》D、《非十二子》2、先秦诸子散文中以论证详密著称的是__________A、《孟子》B、《荀子》C、《庄子》3、早期诸子散文的文体形态为________ _和格言体。
A、碑铭体B、语录体C、对话体4、我国历史上,先秦文学以为载体A、散文、诗歌B、词、曲C、戏剧5、“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一语出自A、孔子B、庄子C、老子6、“寓真于诞,寓实于玄”是 B 表达哲学思想的主要特点A 、孟子B、庄子C、荀子7、重章叠句在中运用较多A、大雅和颂B、小雅和国风C、大雅和国风8、先秦说理文的主要形态是A、说理言近旨远词约义风B、以韵文为主,韵散结合C、语言形象隽永9、的叙述语言长于铺张渲染。
A、《左传》B、《国语》C、《战国策》10、寓言故事的数量具先秦散文之首的是A、《孟子》B、《庄子》C、《韩非子》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5分,共25分)1、《战国策》2、历史散文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0分)1、简述《左传》描写战争的特点?五、论述题(本大题共一题,15分)1.请论述先秦散文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岔中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选修(先秦诸子散文)(试题卷)一、语言积累与基础知识。
(14分)1.默写。
(8分)⑴ 子曰:“ ,则远怨矣。
”(《论语·卫灵公》)⑵ 子在川上曰:“ , 。
”(《论语·子罕》)⑶ 子曰:“饭疏食饮水, ,乐亦在其中矣。
”(《论语·述而》)⑷ 子曰:“ ,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⑸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孟子·滕文公下》)⑹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则无败事。
(《老子》第六十四章)2.下列加点字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饭疏食饮水(米饭) 其良人出(丈夫) 听而斫之(任意,听任)B.多见其不知量也(多数)利与善之间也(差别)举世誉之而不加劝(勤勉)C.抑为之不厌(不过) 畜君何尤(喜欢) 女将恶乎比予哉(何,什么)D.自伐者无功(攻战) 举直错诸枉(通“措”,安排)暴之于民而民受之(显)3.下列加点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 富而可求也 B.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就有道而正焉 割鸡焉用牛刀C.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D. 斧斤以时入山林悲夫,子之不知余也 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4.下列有关春秋时期思想家的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孔子宣扬的礼,是对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对人际关系以及社会秩序的一整套规范。
他所张扬的中庸之德,有明确的原则,即德行符合礼的规定。
B.《孟子》主要记录了孟子的谈话,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所著,长于论辩是《孟子》的鲜明特征。
《孟子》长于在论辩中运用比喻,把抽象的道理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使之富有形象性,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
C.庄子是道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思想主要体现在《庄子》一书中。
《庄子》善于借助寓言来说理,书中的寓言表现了庄子超凡的想象力,构成了奇特的想象世界,表达了深邃的哲学思想。
D.孔子、孟子、荀子都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礼,其理想的人格的核心仁;孟子和荀子一方面继承了孔子的这种思想,另一方面又各自有所发展,但是他们都赞成“人性本善”的观点。
二、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8分)(一)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观水有术①,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②必照焉。
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③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④不达⑤。
”(二)公孙丑曰:“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
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孳孳也?”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⑥。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⑦也。
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孟子·尽心上》)[注]①术:方法。
②容光:细小的缝隙。
③科:坑洼。
④成章:通晓文理。
⑤达:通达。
⑥彀率:拉弓的标准。
⑦跃如:跃跃欲试的样子。
5.以下对选段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孟子认为,只有大海才能吸引观水之人,只有圣人的言论才能吸引求学之人。
因此,见过大海的人,就难以被别的水吸引了,在圣人门下学习的人,就难以被别的言论吸引了。
B.君子志于道,不能半途而废,应该像日月,连细小的缝隙都照到;应该像流水,不注满坑洼就不再前行。
C.孟子告诉人们,君子志于道,应追求那些如大海般广博宏大的道,并且通过不断积累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有所成就。
D.道的养成,要依靠脚踏实地、循序渐进的日常学习,只有学识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能达到通达的境界。
6.以下对选段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公孙丑赞赏“道”是伟大而美的,但是如同登天一样,让人觉得高不可攀。
如果不降低标准,人们也许难以勤勉地追求。
B.针对公孙丑的言论,孟子认为“道”是不能降格以求的,不能因为“道”太崇高或者追求“道”有困难就降低标准。
C.君子要善于引导,激发他人对“道”的追求,要注重传授的方法,要给人留下思考和理解的空间。
D.孟子将君子比作“大匠”“后羿”,以说明君子是不会贸然改变“道”的标准的。
君子站在大路中央,发现资质能力都很强的人,就带领他们学习“道”。
7.结合这两篇选文,谈谈该怎样进行“道”的培养?(4分)答: 三、阅读《庄子》选段,回答问题。
(12分)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
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
非不呺然①大也,我为其无用而掊之。
”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②为事。
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
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
”客得之,以说吴王。
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
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
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③。
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
立之途,匠者不顾。
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
”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
今夫斄牛④,其大若垂天之云。
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
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
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逍遥游》节选 【注释】①呺(xiāo)然:庞大而又中空的样子。
②洴(píng)澼(pí)絖(kuàng):浮;在水中漂洗;丝絮。
③樗(chū):一种高大的落叶乔木,但木质粗劣不可用。
④斄(lí)牛:牦牛。
8.下列句中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魏王贻我大瓠之种 贻:遗留 B.今一朝而鬻技百金 卖C.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 中:符合 D.卑身而伏,以候敖者敖:通“遨”,遨游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
(4分)译文: (2)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4分)译文: 10.《逍遥游》中庄子提出“小大之辩”,请简要谈谈你对选文第一段中的“小大之辩”的理解。
(2分)答:四、文学名著阅读。
(9分)11.下列各项中。
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A.宝玉到梨香院探望宝钗,宝钗便借机欣赏了通灵宝玉。
巧的是,玉上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与宝钗锁上刻的“不离不弃,芳龄永继”正好成为一对儿,这也是所谓的“金玉良缘”。
(《红楼梦》)B.出身贫苦的堂·克洛德·孚罗洛是一位严厉的阴沉的副主教。
他蛰居斗室,只热衷于神学,在遇见爱斯梅拉达以前,他回避一切世俗的欢乐与享受。
他声名远播,甚至得到了国王的信任与召见。
(《巴黎圣母院》)C.觉慧在梅林里碰见了奉太太之命前来摘梅花的鸣凤,觉慧帮她折梅花,还真诚地告诉鸣凤,将来一定要娶她。
鸣凤连忙打断了觉慧的话,并凄然地说,她害怕梦做得太好了不会长久。
(《家》)D.葛朗台家的常客是公证人克罗旭一家和银行家德·格拉桑一家。
这两家人上葛朗台家来目的是为了葛朗台的独生女儿欧也妮。
老奸巨猾的葛朗台对此心知肚明,他将计就计,利用女儿作为钓饵来“钓鱼”,以便从两边捞到好处。
(《欧也妮·葛朗台》)E.堂吉诃德为他的第一次出游做足了准备。
他想起古时候骑士外出历险时都有个侍从跟着,于是就极力游说一个头脑机灵的穷苦农民桑丘·潘沙担任这个职务;桑丘被“海岛总督”锦绣前程迷住了心窍,就高高兴兴地答应了。
(《堂吉诃德》)12.请简述“吕奉先射戟辕门”的故事情节。
(5分)答: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9分)①在人的完善这一课题中,至少蕴涵着五种关于人的境况的见解:诗的、社会的、政治的、历史的以及形上学的。
诗的见解涉及心灵语言,它道出了人类情感的普遍性以及人类关怀的互通性。
它着重于同步韵律,诸如与激情音乐和舞蹈相应合的自然情感宣泄。
人是诗性的存在,并且在隐含的意义上也是音乐和艺术的存在。
在美学意义上,人与自然合拍,并且能够与人本身乃至天、地以及万物产生内在的共鸣。
社会的见解使人们借以学习自我表达的礼仪形式成为必需。
六艺被用于转化身体这一给定的生物性实存,使之变得适应社会,甚至可以合乎美感地表达自我。
通过程序化训练、树立对照榜样和相互影响,启蒙教育可以很好地培养身体的礼仪化。
②《论语》第十章生动描述了孔子的服饰、面容、姿势,甚至表现了这位人师应对各种场合时的完美的与众不同的行为举止。
对于孔子的弟子来说,他的身教,即其立、居、行、食、言之道,是令人敬畏而又富于魅力的。
人是社会的存在。
人们以交流与沟通构成实际生活。
人的身体必须按社会规范礼仪化,如此方能充分切入人际关系网络之中。
③政治的见解植根于善良政府的观念。
对于道德与政治密不可分以及统治者以其德行作为治理民众的前提条件的强烈信念,使得作为控制技巧的政治成为难以想象的。
毋宁说,真正的政治是矫枉的技巧,因而始终是一种教育行为。
我们的确可以设想政府是统治者与人民之间的一种契约,其目的在于双方互相劝勉和互相依赖。
民众完全不是无所作为的群盲,而如同载舟之水,他们可能支撑政府,也可能颠覆王朝。
既然“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那么统治的权力就决不是稳固不变的。
维护统治权的最佳方式在于其政治作用为民众认可。
④历史的见解以深存于人们意识中的集体记忆为前提,这一记忆帮助人们确认自我。
历史以生动的细节叙述远古的特殊事件对于当下人们生活产生的直接关系。
历史还表明,人是累积的自我创造的文化成果总体中的一部分,而这种文化成果的总体则是人的完善的范型。
历史不仅是实际发生的事件的记录,而且也是对于该事件何以能够如此及其应当如何的评价。
历史的功能是对于当前以及未来的明智的忠告,因而它也就是对于那些制造对人类群体发生持久影响力的主要事件的人物的评判(或赞扬,或指责)。
按照这种看法,历史学家就是社会的良知,集体记忆的卫士,政治的批评者。
如同《孟子》书中所载,孔子对撰作《春秋》这一事业是怀着战战兢兢的感觉的。
这表明真正的历史著述是大胆地作预言,并且是以审判的方式认定那些与和谐、群体、沟通一类可贵价值发生根本冲突的人的罪责。
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关于他的个人事业的观点很好地把握了儒家的历史使命精神:“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⑤形上学的见解令人信服地表明,宇宙间所有存在形式都是互相联系的。
荀子认为,万物皆有活力,植物有生命,动物有意识,人则进一步具有义。
荀子这一认识意味着人物同宗,与万物共享活力,与植物共享生命,与动物共享意识。
确实,按照《周易》的观点,在最完美的意义上,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