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结合料配合比

合集下载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无机结合料稳定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一、分类:水泥稳定土、石灰稳定土、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级配碎石、级配砾石和填隙碎石;二、材料组成设计三、水泥稳定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步骤1、备样:水、砂、石;2、配制剂量:(1)做基层用:中粒土和粗粒土:3%、4%、5%、6%、7%。

砂土:6%、8%、9%、10%、12%。

其他细粒土:8%、10%、12%、14%、16%。

(2)做底基层用:中粒土和粗粒土:2%、3%、4%、5%、6%。

砂土:4%、6%、7%、8%、10%。

其他细粒土:6%、8%、9%、10%、12%。

3、确定各种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至少做三组不同结合料剂量的混合料击实试验,即最小剂量、中间剂量和最大剂量。

其他两个剂量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用内插法确定。

4、按最佳含水量和计算得到的干密度(按规定的现场压实度计算)制备试件进行强度试验时,作为平行试验的试件数量应符合规定。

最少的试验数量5、试件在规定温度(北方20±2℃,南方25±2℃)下保湿养生6d,浸水1d,然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并计算抗压强度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和偏差系数。

水泥稳定土的强度标准表6、根据强度标准,选定合适的结合料剂量。

此剂量的试件室内试验结果的平均抗压强度R7(7d)应符合:R7?Rd/?1?ZaCv?或R7?1?ZaCv??Rd Rd——设计抗压强度;;Cv——试验结果的偏差系数(以小数计)Za——标准正态分布表中随保证率而变的系数,重交通道路上应取保证率95%,此时Za=1.645;其他道路上应取保证率90%,此时Za=1.282。

7、考虑到室内试验和现场条件的差别,工地实际采用的结合料剂量应较室内试验确定的剂量多0.5%~1.0%。

采用集中厂拌法施工时,可只增加0.5%,采用路拌法施工时,宜增加1.0%。

四、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示例:1、原材料选定(1)水泥;(2)碎石:碎石集料级配规定范围2、确定水泥剂量的掺配范围水泥剂量按4%、5%、6%、7%四种比例配制混合料,即水泥:碎石为4:100,5:100,6:100,7:100。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配合比设计试验报告(含参考数据)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配合比设计试验报告(含参考数据)

管理编号:/报告编号:/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报告检测项目: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配合比设计委托单位:工程名称:报告编号:/(检测结构名称)二〇二三年二月二十八日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配合比设计试验报告委托单位工程名称道路等级城市次干路工程部位K0+120~K0+940路面基层稳定剂种类水泥土种类碎石设计强度(MPa) 6.5设计压实度(%)98样品描述1.集料碎石1:样品编号B01-XXXXXXXX、规格10~30mm;碎石2:样品编号B01-XXXXXXXX、规格5~10mm;碎石3:样品编号B02-XXXXXXXX、规格0~5mm。

2.水泥:样品编号A12-XXXXXXXX、牌号P·O42.5R。

3.以上样品状态均无异常。

委托日期2023年2月13日检验类别丙法试验日期2023年2月13日~2023年2月28日见证单位——见证人——见证证号——检验依据CJJ1-2008《城镇道路道路与质量验收规范》;JTG E51-2009《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试验结果序号无机结合料剂量(%)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密度(g/cm3)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平均抗压强度(MPa)偏差系数(%)Rd/(1-ZaCv)1 4.0 5.6 2.238 3.8 6.6 5.02 5.0 6.1 2.272 4.1 6.3 5.03 6.0 6.8 2.314 5.0 4.2 4.8 47.07.2 2.350 5.4 4.1 4.8 58.07.5 2.385 5.5 3.5 4.8剂量根据以上试验结果,无机结合料剂量为6.0%的平均无侧限抗压强度≥Rd/(1-ZaCv)且掺量最少,据此确定其无机结合料的剂量为 6.0%。

建议配合比材料名称碎石1碎石2碎石3质量百分比(%)452530单位体积用量(kg/m3)1042.2579.0694.8备注1.本试验报告中无机结合料掺合方式采用外掺法。

任务2-2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配合比设计(第三集)(精)

任务2-2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配合比设计(第三集)(精)

原材料要求
• 土 – IP=12~20的粘性土(亚粘土)、最大粒径≤15mm、有机质含量<10% – 中粒土和粗粒土不宜含有塑性指数的土 – 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的二灰稳定土
• 底基层:石料颗粒的最大粒径≤53mm
• 基层:石料颗粒的最大粒径≤37.5mm,碎石、砾石或其他粒状材料的 质量占80%以上,并符合表2.2.10或表2.2.11的级配范围 – 用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二灰稳定土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道路桥梁工程系
原材料要求
– 砾石或碎石:预先筛分成3~4个不同粒级,配合成颗粒组成符合表
2.2.10或表2.2.11所列级配范围的混合料
– 碎石或砾石的压碎值 • 基层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
–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 • 底基层
≤30%
≤35%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
–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道路桥梁工程系
混合料组成设计
– 二灰土做基层或底基层时,石灰与粉煤灰的比例可用1:2~1:4( 对于粉土,以1:2为宜),石灰粉煤灰与细粒土的比例可以是30: 70~90:10 – 二灰级配集料做基层时,石灰与粉煤灰的比例可用1:2~1:4,石 灰粉煤灰与集料的比应是20:80~15:85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道路桥梁工程系
混合料组成设计
– 按最佳含水量和计算得的干密度制备试件
– 测定7天浸水无侧限抗压强度 – 计算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和偏差系数 – 依公式2.2.3选定合适的石灰剂量 R≥Rd/(1-ZaCv) 公式(2.2.3) – 石灰煤渣混合料的设计可参照此步骤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道路桥梁工程系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道路桥梁工程系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配合比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配合比

混合料振动压实试验
3
混合料
振动压实试验报告编号
最大干密度(g/cm ) 最佳含水量(%)
LMSY2-7-20100048
2.31 4.7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制件干密度 (g/cm3) 制件压实度 (%) 无侧限抗压 强度平均值 (MPa) 4.1 无侧限抗压 强度标准差 (MPa) 0.24 偏差系数 (%) 概率(95%)无 侧限抗压强度 值(MPa) 3.7
LMSY2-7-20100048 JTG E51-2009
2010年11月20日
选定材料配合比(质量比) 选定材料配合比( 质量比) 19-31.5:9.5-19:4.75-9.5:2.36-4.75:0-2.36:水泥=24%:25%:23%:6%:22%:3.5% 集料级配报告编号 LMSY2-7-20100048
碎石 碎石 碎石 碎石 机制砂 水泥 / / /
结论 监理工程师 意见
19~31.5mm 9.5~19mm 4.75~9.5mm 2.36~4.75mm 0~2.36mm P.C32.5 / / /
共 9 页第 1 页
兰州至海口国家高速公路广元至南充段工程项目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配合比报告
施工单位: 监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位:
合同号: 编 号: 0 标准试验 嘉龙碎石场 2010年11月10日 基层 水泥稳定碎石 试验单位 接样编号 试验规程 试验人 复核人 审核人 报告日期
LM7 LMSY2-7-20100048
委托单位 检测类型 取样地点 取样日期 使用部位 混合料名称
2.26
98
1.4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报告编号
LMSY2-7-20100048

无机结合料

无机结合料
实践证明含水量小时结构材料松散、稳定性差、不 宜压实,含水量较大时则碾压成型困难,产生较 大的轮迹、拥包、弹簧等现象,达不到规定的压 实度、平整度。
所以无机结合料施工时含水量要接近试验室通过 击实试验得出的最佳含水量。
4.干缩特征 干缩: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料经拌和压实后,由于水分挥 发和混合料内部的水化作用,混合料的水分会不断减少。 由此发生的毛细管作用、吸附作用、分子间力的作用、材 料矿物晶体或凝胶体间层间水的作用和碳化收缩作用等引 起材料体积收缩。
压碎值和针片状
名称
层位

基层



底基层
公路等级
压碎值不大于 (%)
高速公路和
一级公路
26
二级公路
30
二级以下公路
35
高速公路和
一级公路
30
二级公路
35
二级以下公路
40
集料中针、片状颗粒的总含量应不超过20%
颗粒组成和塑性指数
级配碎石基层的集料级配范围
序 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数(%)

2.养生温度
养生温度对水泥稳定土的强度又明显的影响。养生 温度越高,水泥稳定土的强大越高。如下图。
由于温度对水泥稳定土的强度影响很大,原 本不合格的材料,可能因为温度过高而变 得合格;原本合格的材料,也可能因为养 生温度过低而认为是不合格的。因此,必 须在规定的温度下对试件进行养生,《公 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JTJ057-94中规定:养生时间视需要而定,作 为工地控制,通常都只取7d。整个养生期间 的温度,在北方地区应保持20±2℃,在南方 地区应保持25±2℃。
的情况。如塑性指数偏大时:塑性指数与0.5mm以下细料 含量乘积小于120(年降雨量小于600mm);小于100 (在潮湿多雨地区)

无机结合料配合比试验用料要求

无机结合料配合比试验用料要求

无机结合料配合比试验用料要求一号配比:水泥用量:3%最大干密度:2.35 g/cm3最佳含水量:5.3%采用¢15 cm无侧限试筒,容积为2651cm3 ,按100%压实度装料时为6560g ,底基层配合比设计时按96%进行设计,装料质量为6298g,其中各材料装料质量如以下:水:317g水泥: 174g石子(26.5-31.5):987石子(10-26.5):1510石子(5 - 10):1510石子(0 - 5):1800各石子比例为: 26.5-31.5:10-26.5:5 – 10:0 – 5=17%:26%:26%:31%二号配比:水泥用量:4%最大干密度:2.37 g/cm3最佳含水量:5.4%采用¢15 cm无侧限试筒,容积为2651cm3 ,按100%压实度装料时为6622g ,底基层配合比设计时按96%进行设计,装料质量为6357g,其中各材料装料质量如以下:水:326g水泥: 232g石子(26.5-31.5):986石子(10-26.5):1508石子(5 - 10):1508石子(0 - 5):1798各石子比例为: 26.5-31.5:10-26.5:5 – 10:0 – 5=17%:26%:26%:31%三号配比:水泥用量:5%最大干密度:2.39 g/cm3最佳含水量:5.5%采用¢15 cm无侧限试筒,容积为2651cm3 ,按100%压实度装料时为6684g ,底基层配合比设计时按96%进行设计,装料质量为6417g,其中各材料装料质量如以下:水:334g水泥: 290g石子(26.5-31.5):985g石子(10-26.5):1506 g石子(5 - 10):1506 g石子(0 - 5):1795 g各石子比例为: 26.5-31.5:10-26.5:5 – 10:0 – 5=17%:26%:26%:31%四号配比:水泥用量:6%最大干密度:2.40g/cm3最佳含水量:5.6%采用¢15 cm无侧限试筒,容积为2651cm3 ,按100%压实度装料时为6719g ,底基层配合比设计时按96%进行设计,装料质量为6450g,其中各材料装料质量如以下:水:334g水泥: 290g石子(26.5-31.5):985g石子(10-26.5):1506 g石子(5 - 10):1506 g石子(0 - 5):1795 g各石子比例为: 26.5-31.5:10-26.5:5 – 10:0 – 5=17%:26%:26%:31%五号配比:水泥用量:7%最大干密度:2.42 g/cm3最佳含水量:5.7%采用¢15 cm无侧限试筒,容积为2651cm3 ,按100%压实度装料时为6789g ,底基层配合比设计时按96%进行设计,装料质量为6515g,其中各材料装料质量如以下:水:351g水泥: 403g石子(26.5-31.5):979g石子(10-26.5):1498 g石子(5 - 10): 1498 g石子(0 - 5):1786 g各石子比例为: 26.5-31.5:10-26.5:5 – 10:0 – 5=17%:26%:26%:31%。

无机结合料每方材料用量计算公式

无机结合料每方材料用量计算公式

无机结合料每方材料用量计算公式无机结合料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它由水泥、骨料、掺和料等组成,并且其每方材料用量是根据施工设计要求来确定的。

在混凝土搅拌站生产无机结合料时,需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配料,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无机结合料每方材料用量的计算公式。

1.首先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中包括了水泥、骨料、水和掺和料的比例。

2.确定每方混凝土的质量,通常以千克为单位。

3.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水泥的用量,一般以千克为单位。

水泥的用量取决于设计强度、混凝土配合比、骨料种类等因素。

4.根据设计配合比中骨料的比例确定骨料的用量。

骨料一般分为粗骨料和细骨料,其中粗骨料用于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而细骨料用于填补骨料间的空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

5.确定混凝土中的水用量,一般以千克为单位。

水的用量取决于水泥的用量和水胶比,即水与水泥的质量比。

6.根据设计配合比中的掺和料种类和比例确定掺和料的用量。

掺和料主要有粉煤灰、矿渣、膨胀剂等,它们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和工艺性能。

7.最后,计算每方无机结合料的总质量,其为水泥质量、骨料质量、水质量和掺和料质量的总和。

设每方混凝土的质量为M(kg)水泥的用量为C(kg)骨料(粗骨料和细骨料)的总质量为A(kg)水的用量为W(kg)掺和料的总质量为P(kg)设计配合比中水胶比为W/C设计配合比中的骨料比例为ratB(%)设计配合比中的掺和料比例为ratP(%)。

则计算公式如下:C=M/(1+B/A)A = (100 - ratB) / ratB * CW=W/(1+W/C)/(1+B/A)/(1+P/C)*CP = (100 - ratP) / ratP * C其中,每方材料用量的单位为千克。

需注意的是,以上计算公式中的骨料比例和掺和料比例必须是与设计有关的比例,它们决定了无机结合料混凝土的特性和性能。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设计要求和材料性能选择适当的配比,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

无机结合料配比试验委托单

无机结合料配比试验委托单

□一式4份
□ 其它要求
样品处理 □退样 □不退样
取样人
取样证号
联系电话
我方确认检验项目和检验依据,并保证对所提供的样品机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提供一切必须的合作,并支付所需的
检验费用。
联系电话:
委托方代表(签字):
年月日
见证单位
见 证人
见证证号
联系电话
到样日期

月日
样品编号
公司评审意见
□样品符合标准/规范要求 □样品不符合标准/规范要求 需要说明:
3、委托方有特殊要求请在备注栏注明。
4、本委托单经委托方代表和业务受理员签字后生效,并具有合同法律效力,双方共同遵守。
5、业务受理地址:
服务投诉电话:
本机构保证检验的公正性,对检验报告负责,并对委托方实物及技术资料保密。本机构不保存超过留样期限的样品。
客服热线:
传真号码:
业务受理员(签字):



检验费
金额(大写) 仟 佰 拾 元
收款人:
备注
说明:1、委托单一式二份,一份本单位留存备案,一份交委托方,委托方凭此单领取报告。
2、见证人确认对有见证检测样品的取样、送检的真实性。
样品状态
□无异常
□异常
□无异常
□异常
□无异常
□异常
□无异常
□异常
□无异常

□异常
检验性质 □见证送检 □普通送检 □委托抽检 □监督抽检
样品编号
检测项目 □击实 □水泥剂量标准曲线测定 □石灰剂量标准曲线测定 □无侧限抗压强度 □
检验依据 报告份数
□JTG E51-2009 □JTG F80/1-2004 □JTJ 034-2000

无机结合料配合比设计作业指导书

无机结合料配合比设计作业指导书

无机结合料配合比设计作业指导书1 目的为提高公路路面基层、底基层的施工技术水平,保证施工质量。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等级公路新建和改扩建工程的基层、底基层施工。

3 依据《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JTG E51-2009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4 原材料要求4.1 一般规定4.1.1 在原材料试验评定中,应随机选取具有足够数量的样本进行材料试验。

4.2 水泥及添加剂4.2.1 强度等级为32.5或42.5,且满足要求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等均可使用。

4.2.2 所用水泥初凝时间应大于3h,终凝时间应大于6h,且小于10h。

4.2.3 在水泥稳定材料中掺加缓凝剂或早强剂时,应对混合料进行试验验证。

缓凝剂和早强剂的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的规定。

4.3 石灰4.3.1 石灰技术要求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表3.3.1-1和表3.3.1-2的规定。

4.3.2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用石灰应不低于Ⅱ级技术要求,二级公路用石灰应不低于Ⅲ级技术要求,二级以下公路宜不低于Ⅲ级技术要求。

4.3.3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基层,宜采用磨细消石灰。

4.3.4 二级以下公路使用等外石灰时,有效氧化钙含量应该在20%以上,且混合料强度应满足要求。

4.4粉煤灰等工业废渣4.4.1 干排或湿排的硅铝粉煤灰和高钙粉煤灰等均可用于作基层或底基层的结合料。

粉煤灰技术要求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表3.4.1的规定。

4.4.2各等级公路的底基层、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使用粉煤灰,通过率指标不满足表3.4.1要求时,应进行混合料强度试验,达到相关要求的强度指标时,方可使用。

4.4.3 煤矸石、煤渣、高炉矿渣、钢渣及其他冶金矿渣等工业废渣可用于修筑基层或底基层,使用前应崩解稳定,且宜通过不同龄期条件下的强度和模量试验以及温度收缩和干湿收缩试验等评价混合料性能。

水稳层配合比

水稳层配合比

2、结论:该水泥稳定碎石设计配合比为:水泥:碎石1:碎石2:石屑=1:7.5:8.0:9.5
监理评鉴
试验:
记录:
签字
日期
审核:
范围
(mm) 石屑
16~31.5mm 5~16mm
0.075~4.75mm
抗压强度 终凝时间 (min) 压碎值(%)
压碎值(%)
表观密度
38 Mpa 320 14.8 14.7

2
级配碎石中0.5mm以下 颗粒液限塑指标
3 设计配合比(质量)
0.15~4.75mm
细度模数
液限:23.5%
塑性指数:6.7
耒宜高速公路
4%水泥稳定层无机结合料配合比检测报告
施工单
工程名称
永兴收费站改扩建工程
样品名称
水泥稳定碎石
样品来源
宜章
取样日期
样品用途
水泥混凝土路面底基层
检测日期
水泥
厂家:郴州良田水泥厂P.0 32.5
原材
碎石1
1 料情
况 粒径 碎石2
水泥:碎石1:碎石2:石屑=87:652.5:696:826.5
4 最大干密度(g/cm3)
2.22
5
最佳含水量(%)
6
6
无侧限抗压强度 (Mpa)
2.6
结论
1、试验依据:按照《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T0804-94、T0805-94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T0505-2005、T0506-2005执行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配合比设计报告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配合比设计报告


备 注 2.见证人及证号:
地址:
审核:
试验:
年月日 联系电话:
试验单位 (盖章)
声明:当本机构接受委托送检时,其试验结果仅对来样负责;未经本机构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试验报告(完整复制除外)

第页共页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平均抗压强度 (MPa)
偏差系数
Rd/(1-ZaCv) (MPa)
2
3
4
5 剂量
根据以上配合比设计结果,无机结合料剂量为 ZaCv)且
掺量最少,据此确定其无机结合料的剂量为
%。
%的平均无侧限抗压强度≥Rd/(1-
材料名称
配合比
质量百分比(%)
单位体积用量(kg/m3)
1.试验规程及评定依据:
委托编号 。 报告编号 。 委托单位 。 稳定剂种类 。 土种类 。 样品编号 。 样品描述 。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
配合比设计报告
试验类别 。 工程名称 。 工程部位 。 压实度 。 委托日期 。 试验日期 。 样品状态 。
市政试-65
序号 1
无机结合料 剂量
(%)
最佳含水量 (%)
最大干密度 (%)

无机结合料配合比审批表

无机结合料配合比审批表


标准击试验记录编号
最大干密度(cm/g)最佳含水量(%

实试验
承包人签字:高驻办意见:
中心试验室意见:
年 月曰签字:
年 月曰
签字:
年 月曰

压强度
Mpa

标准击试验记录编号
最大干密度(cm/g)最佳含水量(%

实试验
—、_.
无侧限抗试验记录编号
平均值 标准差 偏差系数R30.95备注

压强度
Mpa

标准击试验记录编号
最大干密度(cm/g)最佳含水量(%

实试验

无侧限抗试验记录编号
平均值 标准差 偏差系数R30.95备注

压强度
Mpa
陕西省公路建设通用表格
陕蒙高速公路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配合比审批表
合同段:审批表一4
申报单位
承包人试验负责人签字
设计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
Mpa
试验监理工程师签字
原材料
审批表编号
材料产地
配合比
实用料kg
拟用工程名称
1

2
碎砾)石
拟用层别
3
水 泥
4
石 灰
起讫桩号
5
粉煤灰
6


无侧限抗试验记录编号
平均值 标准差 偏差系数氏0.95备注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配合比设计试验示例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配合比设计试验示例
27 号 21 号
4 677 2 224. 92 10 293 2. 524 1
26 号
32 号
4 637 2 224. 74 10 270 2. 532 0
25 号 23 号
4 677 2 224. 92 10 310 2. 531 8
22 号 28 号
击实筒+料质量 ( g)
湿密度也/ cm')
×××,××× ×××
26.5 100 90 19 86 75 75. 8 16 79 68 69. 8 13. 2
72
校核者×××
试验日期
筛孔( mm)
31. 5 100 100.
9. 5 62 51 54. 0
4. 75 45 35 40. 2
2. 36 31 19 23. 9
1. 18 22
11
盒号
盒质量( g)
348.6
353.44 368.87 366.06 350. 51 364.52 368.81 348.95
337. 7
5~
371. 07 2 863. 66
盒+湿料质量( g)
2 719. 0( 2 675. 16 2 617. 2 2 536. 9 2 720. 56 2 528. 51 2929.17 2 303. 61 2 870.
5.05 2. 4 027 5. 05 2. 4 027
5.47 2. 4 006
5.96 2. 3 893
最佳含水量〈%)
最大干密度( g/cm3)
两次重复性试验最大干密度的差不超过 0. 08g/cm3 (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
最佳含水量的差不超过 0. 5% (最佳含水量小于 10% )。所以取两组的平行试验结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目标配合比的组成设计策略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目标配合比的组成设计策略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目标配合比的组成设计策略摘要: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为半刚性材料,在等级较高的公路路面底基层和基层中应用十分广泛。

该材料不仅具有较强的刚度和强度,还具有抗疲劳开裂性能、耐久性和水稳定性,同时其造价还较为低廉。

笔者针对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目标配合比的组成设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的重要环节,希望有助于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推广及有效应用。

关键词: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目标配合比;组成设计在设计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目标配合比的组成时,既要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同时也需做到就地取材,尽可能节约成本费用,并且还需符合施工条件的要求。

目标配合比设计是根据强度标准,选择适宜的结合料类型和被稳定的材料,确定最佳的无机结合料组成与剂量,验证混合料相关的设计及施工技术指标。

设计内容包括:选择级配范围;确定结合料类型及掺配比例;验证混合料相关的设计及施工技术指标,共三方面工作内容。

一、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目标配合比的组成设计1.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定义及种类无机结合料主要指水泥、粉煤灰、石灰及其他工业废渣。

在粉碎的或原来松散的材料中掺入足量的水泥或粉煤灰、石灰等无机结合料,同时与水拌和得到的混合料,经压实和养生后,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称为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主要有水泥稳定材料、石灰稳定材料、粉煤灰稳定材料和综合稳定材料。

2.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目标配合比设计要求2.1根据当地材料的特点和设计级配要求,选择适宜的结合料类型,确定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组成中集料的使用比例,得到混合料的合成级配。

2.2选择不少于5个结合料剂量,采用重型击实法或振动压实法试验,分别确定各剂量条件下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2.3根据不同结合料剂量条件下的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及压实度要求,采用静力压实法成型标准试件,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2.4根据施工设计文件,及以往施工经验及规范要求,考虑到试验的保证率系数及半刚性基层的稳定性。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配合比设计试验示例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配合比设计试验示例

J总质量
26. 5mm
19mm
16mm 13. 2mm 9.5mm <9.5mm
1 号( g)
4 078. 37 48.29 3 521. 18 439.62
51. 13
1. 76
16. 39
各档含量(%)
1. 18
86.34
10. 78
1. 25
0.04
0.40
2 号( g〕 各档含量(%)
4 258. 05
按照以上试验方法进行 10 ~ 20mm 、 5 ~ lOmm 和 0 ~ 5mm 档的筛分,试验结 果见附表 3.
185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擎义手’
华创石料场的各档筛分结果(通过率,%)
附表 3
筛孔 mm
10~ 30mm 10~ 20mm 5~ lOmm
。~ 5mm
31. 5 26. 5 19 16 13. 2 9. 5 4. 75 2.36 1. 18 0. 6 0. 3 0. 15 0.075
盒质量( g) 313.46 314. 47 316. 22 310. 63 325. 5 312. 94 313. 72 315.98 327.3 338. 74
盒十湿料质量( g) 2 550. o~ 2 276. 79 2 726. 7 2 442. 4E 2 814. 1 2 653. 31 2 731. 61 2 739. 3~ 2 767. 8, 2 114. 26
实试验配料单的计算结果见附表 5 ,共配料 12 份,分两次配料。
击实试验配料单
附表 5
工程名称×××国道工程上基层
混合料名称水泥稳定碎石
石料含水量(%) 水泥来源

无机结合料配合比审核意见

无机结合料配合比审核意见

无机结合料配合比审核意见介绍无机结合料配合比审核是指对无机结合料(如水泥、石灰、石膏等)在混凝土、砂浆等建筑材料中的比例进行审核和调整,以确保材料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和使用性能。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无机结合料配合比审核的意见和建议。

无机结合料配合比的重要性无机结合料是构成混凝土、砂浆等建筑材料的基础成分,其配合比的合理性直接影响材料的性能和品质。

一个合理的配合比可以保证材料具有适当的强度、耐久性、可塑性和稳定性等特性,从而满足工程的要求。

无机结合料配合比审核的步骤无机结合料配合比审核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设计要求在进行无机结合料配合比审核之前,需要明确工程的设计要求,包括强度等级、耐久性要求、施工条件等。

这些要求将作为审核的依据,帮助确定合适的配合比。

2. 分析材料特性在审核配合比之前,需要对各种无机结合料的特性进行分析。

这包括水泥的品种、石灰的活性、石膏的含水量等。

通过了解各种无机结合料的特性,可以更好地选择和调整配合比。

3. 确定初步配合比根据设计要求和材料特性,可以初步确定无机结合料的配合比。

这个过程需要考虑到材料的比例、水灰比、砂石比等因素。

初步配合比应该尽量接近设计要求,但也需要考虑到可操作性和经济性。

4. 进行试验和调整初步配合比确定之后,需要进行试验和调整。

试验可以通过制作试块、测定强度、观察工作性能等方式进行。

根据试验结果,可以对配合比进行适当的调整,以达到设计要求。

5. 审核配合比最后,需要对配合比进行审核。

这包括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评估配合比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如果配合比符合设计要求,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和使用性能,则可以通过审核。

无机结合料配合比审核的意见和建议针对无机结合料配合比审核,我们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1. 考虑材料的特性在确定无机结合料的配合比时,应充分考虑材料的特性。

不同品种的水泥、石灰、石膏等无机结合料具有不同的活性和含水量,因此在配合比中应进行适当的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本报告无试验报告专用章无效。
3.未经批准不得部分复制本报告。
试验:审核:签发:
日期:2013年12月14日
省道103上派至庐城段工程建设项目
无机结合料配合比试验报告
承包单位:河南乾坤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合同号:HT-02
监理公司:合肥康达工程咨询监理有限责任公司编号:
工程名称
合铜路(肥西县上派至庐江县城南外环线)建设工程02标
试验单位
02标工地试验室
样品名称
2.5%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
规格型号
2.5%
工程部位/用途
/
矿料配合比(%)
19-31.5mm碎石
11
9.5-19mm碎石
40
4.75-9.5mm碎石
22
0.075-4.75mm石屑
27
石灰(水泥)剂量标准曲线试验结果
剂量%
0.5
1.5
2.5
3.5
4.5
EDTA溶液耗量(ml)
2.6
4.9
7.1
9.4
11.5
说明:另附标准曲线图
备注:
1.本结果仅指来样而言,若对本报告内容有异议,请在收到报告15日内向本公司提出。
水稳底基层
样品描述
洁净、无杂质
试验依据
JTG E51-2009
判定依据
JTJ 034-2000
主要仪器设备
及编号
电动击实仪、压力机等
序号
检测项目
检测结果
技术指标
结果判定
1
消耗量(ml)
7.1
/
/
2
最大干密度(g/cm3)
2.315
/
/
3
最佳含水率(%)
4.5
/
/
4
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Mpa)
3.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