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和电容说课稿定稿版
电容器的电容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电容器的电容[学习目标] 1.知道电容器的概念,认识常见的电容器,通过实验感知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重点) 2.理解电容的概念及定义方法,掌握电容的定义、公式、单位,并会应用定义式进行简单的计算.(难点) 3.了解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了解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公式.(重点) 4.知道改变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方法.电容器和电容[先填空]1.电容器的组成两个彼此绝缘的导体,当靠的很近且之间存有电介质时,就组成一电容器.2.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过程内容充电过程放电过程定义使电容器带电的过程中和掉电容器所带电荷的过程方法将电容器的两极板与电源两极相连用导线将电容器的两极板接通场强变化极板间的场强增强极板间的场强减小能量转化其他能转化为电能电能转化为其他能(1)定义: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的比值,公式为C=Q U.(2)物理意义: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3)单位:1 F=106μF=1012pF.[再思考]1.比值定义法是物理上常用定义物体量的方法,列举你所了解的用值定义法定义的物理量.【提示】 加速度a =Δv Δt ,电场强度E =F q ,电势φ=E pq 等.2.根据公式C =QU ,能否说电容C 与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 成正比,与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 成反比?【提示】 电容是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不能说C 与Q 成正比,与U 成反比.[后判断](1)电容大的电容器带电量一定多.(×)(2)电容的单位有F ,μF ,pF,1 F =103μF =106pF.(×)(3)电容为C 的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为Q ,若电荷量增大为2Q ,则电容变为2C .(×)(4)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 是指电容器的一个极板上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5)电容器放电的过程就是两极板电荷中和的过程.(√)常见电容器及平行板电容器[1.分类.⎩⎨⎧按电介质分:聚苯乙烯电容器、陶瓷电容器、 电解电容器等按电容是否可变分:固定电容器、可变电容器2.电容器的额定电压和击穿电压(1)额定电压:电容器能够长期正常工作时的电压.(2)击穿电压:电介质被击穿时在电容器两极板上的极限电压,若电压超过这一限度,则电容器就会损坏.3.平行板电容器(1)构成:由两个彼此绝缘的平行金属板构成. (2)电容的决定因素①决定因素:两板间距离d ,两板的正对面积S ,两板间电介质的介电常数εr .②关系式:C=εr S 4πkd.[再思考]1.在选用电容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提示】注意电容器上标的两个参数即电容和额定电压.2.如图1-8-1所示,开关S与“1”端接触后,再与“2”端接触,灯泡是否发光?怎样解释?若发光,电流方向如何?图1-8-1【提示】当电源与“1”接触,给电容器充电,上极板带正电荷,下极板带等量负电荷,当电容器上电压与电源电压相同时,充电完毕,当接“2”时,电容器通过灯泡放电,放电电流是从正极板流出沿灯向下随电荷减少电压降低、灯泡逐渐变暗,放电完毕,灯泡熄灭.[后判断](1)电容器外壳上标的是额定电压.(√)(2)电解电容器使用时,正、负极不能接反.(√)(3)平行板电容器间插入电介质时电容变大.(√)(4)平行板电容器带电量为零时,其电容为零.(×)学生分组探究一对电容的理解(深化理解)第1步探究——分层设问,破解疑难1.电容器在充、放电的过程中,能量如何转化?2.为什么说电容器的电容描述了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第2步结论——自我总结,素能培养1.对电容的理解图1-8-2(1)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相当于直筒形容器容纳水的本领.电容相当于直筒形容器的底面积,底面积越大,水位每上升1个单位高度,水量就增加得越多,而对应的电容越大,类似地两极板间电压每升高1 V,两板就会容纳更多的电荷量.这里的“容纳”并不是指容器可盛的最大水量或电容器可带的最大电荷量.图1-8-3(2)通过Q-U图象理解,如图1-8-3所示,Q-U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其中Q为一个极板上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U为两板间的电势差,直线的斜率表示电容大小.因而电容器的电容也可以表示为C=ΔQΔU,即电容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两极板间的电压增大(或减小)1 V 所增加(或减少)的电荷 量.2.公式C =Q U 与C =εr S4πkd 的比较公式 内容C =Q U C =εr S 4πkd 公式特点定义式决定式意义对某电容器Q ∝U ,但Q U =C 不变,反映容纳电荷的本领平行板电容器,C ∝εr ,C ∝S ,C ∝1d ,反映了影响电容大小的因素联系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由QU来量度,由本身的结构(如平行板电容器的εr 、S 、d等因素)来决定第3步 例证——典例印证,思维深化一个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为4×10-8 C ,两极板间的电压是2V ,那么这个电容器的电容是多少?如果电容器的电荷量减少了1×10-8 C ,则板间电压变成多少?【思路点拨】 电容器的电容C 可用公式C =QU 计算,且电容与电荷量无关,只由电容器本身决定.【解析】 C =Q U =4×10-82 F =2×10-8 F又因C =ΔQ ΔU 得ΔU =ΔQ C =1×10-84×10-8V =0.25 V所以U ′=U -ΔU =2 V -0.25 V =1.75 V . 【答案】 2×10-8 F 1.75 V电容器电容、电荷量、电压的分析电容器的电容只由电容器本身决定,与电荷量两极电压无关,因此,在分析电荷量、电压时电容器电容不变是分析问题的关键点.第4步 巧练——精选习题,落实强化1.电容器A 的电容比电容器B 的电容大,这说明( ) A .A 所带的电荷量比B 多 B .A 比B 能容纳的电荷量多 C .A 的体积比B 的体积大D .两个电容器的电压都改变1 V 时,A 的电荷量改变比B 大【解析】 电容是电容器的固有属性,根据电容定义C =QU ,电容的物理意义是指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每改变1 V 时所改变的电荷量的多少,电容C 不表示电容器容纳或已容纳电荷量的多少.【答案】 D2.(多选)对于给定的电容器,下列是描述电容C 、所带电荷量Q 、电势差U 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图线,正确的是( )【解析】 在电容定义式C =QU 中,C 由电容器结构决定,与Q 、U 无关,A 正确,B 、C 均错误,Q 与U 成正比,D 正确.【答案】 AD学生分组探究二 平行板电容器的两类典型问题(拓展延伸)第1步 探究——分层设问,破解疑难 1.平行板电容器电容与哪些因素有关?2.平行板电容器电荷量或电压保持不变,当d 和s 变化时会引起哪些变化? 第2步 结论——自我总结,素能培养 1.电容器两极板始终与电源两极相连此时电容器两板间电势差U 保持不变,若用“↑”表示相关物理量增大,“↓”表示减小,则:(1)电容器极板间距离变化.(2)电容器的正对面积变化.2.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此时电容器所带电量Q保持不变.(1)电容器极板间距离变化(2)电容器的正对面积变化.第3步例证——典例印证,思维深化如图1-8-4所示是一个由电池、电阻R、开关S与平行板电容器组成的串联电路,开关S闭合.一带电液滴悬浮在两板间P点不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8-4A.带电液滴可能带正电B.增大两极板距离的过程中,电阻R中有从a到b的电流,电容器中负电荷从B到AC.断开S,减小两极板正对面积的过程中,液滴将加速下降D.断开S,减小两极板距离过程中,液滴静止不动【思路点拨】液滴如何运动决定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而电场强度又与板间电压U和两板间距d有关.【解析】带电液滴在重力和电场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电场力方向向上,电场方向向下,故液滴带负电,A选项错误.由C=εr S4kπd和Q=CU可知,当两极板间距离增大的过程中,C变小,所以Q变小,因此电容器放电,放电电流的方向从a到b,负电荷由B板经电源和电阻R流向A板,选项B错误.断开S,由C=εr S4kπd,Q=CU和U=Ed知E=4kπQεr S,Q不变,S减小,所以E增大,电场力大于重力,液滴加速上升,C选项错误.由E=4kπQεr S知,Q不变,d减小,E不变,液滴静止不动,D选项正确.【答案】 D电容器动态分析的思路(1)确定不变量:是电压U不变,还是电量Q不变.(2)用决定式C=εr S4πkd分析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变化情况.(3)用定义式C=QU及变形式Q=CU,分析电容器带电量或两板间电压变化情况.(4)由于U=QC=Q·4πkdεr S,故匀强电场强度E=Ud=4πkQεr S,可以分析电容器极板间场强变化情况.第4步巧练——精选习题,落实强化3.(多选)传感器是一种采集信息的重要器件,如图1-8-5是由电容器作为传感器来测定压力变化的电路,当待测压力F作用于可动膜片电极上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图1-8-5A.若F向上压膜片电极,电路中有从a到b的电流B.若F向上压膜片电极,电路中有从b到a的电流C.若F向上压膜片电极,电路中不会出现电流D.若电流表有示数,则说明压力F发生变化【解析】F向上压膜片电极,使得电容器极板间的正对距离变小,电容变大,电容器和电源相连电压不变,由C =QU 知Q 变大,电源对电容器充电,外电路中产生顺时针方向的瞬时电流,电流表也就有示数了,直到再次充满,B 对,A 、C 错;只要压力F 发生变化,极板间距离就变化,电容也就变化,电流表就有示数,D 对.【答案】 BD图1-8-64.如图1-8-6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与电压为U 的直流电源连接,下极板接地.一带电油滴位于电容器中的P 点且恰好处于平衡状态.现将平行板电容器的上极板竖直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 )A .带电油滴将沿竖直方向向上运动B .P 点的电势将降低C .带电油滴的电势能将减少D .若电容器的电容减小,则极板带的电荷量将增大【解析】 电容器与电源相连,电压U 不变,当上极板向上移动时,极板间距离d 增大,电场强度E =Ud 减小,静电力减小,带电油滴将向下运动,选项A 错误;由U =Ed 知,P 点与下极板间电势差减小,P 点电势降低,选项B 正确;由E p =qφ知,油滴带负电,电势能增加,选项C 错误;由C =QU 知C 减小,U 不变,Q 将减小,选项D 错误.【答案】 B平行板电容器与静电计结合问题的解决方法1.静电计指针和外壳分别与两块平行金属板相连接,使两块金属板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且电容器电荷量Q不变.2.由决定式C=εr S4πkd,根据所给问题中εr、S或d的变化,确定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的变化情况.注意电容器间插入电介质时意味着εr变大,电容C变大;插入金属板时意味着d减小,电容C也变大.3.根据U=QC,可确定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的变化,进而可以确定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化情况.图1-8-7(多选)平行板A、B组成电容器,充电后与静电计相连,要使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大,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A板向上移动B.B板向右移动C.A、B板间插入电介质D.减少极板上的电荷量【解析】A板向上移动,正对面积S减小,或B板向右移动,距离d增大,根据C=εr S4πkd,电容C均减小,由U=QC知电势差U变大,静电计指针偏转角度增大,A、B对;A、B板间插入电介质,相对介电常数εr增大,根据C=εr S4πkd,电容C增大,由U=QC知电势差U变小,静电计指针偏转角度减小,C错;由U=QC得,减小电荷量Q,电势差U变小,静电计指针偏转角度减小,D错.【答案】AB静电计与验电器的区别及联系(1)从结构上看,除了共同具有的金属球、金属杆和指针(或金箔)以外,静电计的外壳必须是金属制作,金属球、金属杆和指针(或金箔)连接成了一体,金属外壳与地球又连接成了一体,而这两体就组成了一个电容器.(2)从原理上看,验电器的金属杆和指针因带有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从而使指针张开.而静电计的金属外壳与金属杆之间形成了电场,指针上的电荷由于受到了电场力的作用而发生了偏转.(3)从功能上看,验电器主要功能是检验导体是否带电,而静电计的功能主要是测量电势差,当然也可以检验接触的导体是否带电.。
《电容器的电容》说课稿
《了解电容器》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的课选自粤教版物理选修3-1第一章第7节《了解电容器》。
下面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分析,教学过程及设计,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首先我来分析一下教材。
电容的定义式是理解电容器特性的基础和前提,在本节课的知识内容中占核心地位;而在以后的学习中,有大量电场问题建立在电容器模型上,本节是《电场》一章的重要内容;更重要的是电容器与很多现代科技有关,根据最新课标的精神,这就是发展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上好素材。
本课的重点在于电容定义式的定性、定量探究过程,难点在于把实验数据转化成电容的概念定义。
二、说学情然后我来分析一下学情。
1、知识方面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电场力和电场能的知识,而且有过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经历,为做好本实验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然而学生对电容器这种非线性元件还是第一次接触,感性认识方面就比较陌生。
2、能力方面高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对物理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也比较熟悉;然而毕竟是十多岁的孩子,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并不强,从实验数据升华到概念、规律会有一定难度。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上面教材情况和学生情况,我设定下面两个层面的实验目标。
知识方面,首先是了解电容器的作用及其构造。
其次是理解电容器充放电过程中的电流方向及能量转化;然后是定性、定量探究电容的定义式。
科学态度与责任方面,要了解现代科技,培养对物理的自豪感与责任感,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热情。
四、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实现以上教学目标,我以“如何表示电容器储存电荷的本领?”为主线,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动手探究,多动脑,多动口,贯穿以观察法、转换法、控制变量法等实验方法,让学生亲历知识的探索过程,既能掌握知识又能锻炼能力。
五、教学过程及设计下面我来分析教学过程以及对应的设计思想(一)新课引入通过水容器能储存水资源,引出电荷也需要有容器来储存。
高中物理《电容器的电容》说课稿
高中物理《电容器的电容》说课稿一、说教材: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里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和解剖常见的电容器,了解电容器的构造。
通过实验,观察电容器在充放电过程中电流与电压的变化,分析电荷量变化及能量转化情况。
2.理解电容概念,知道电容的单位。
3.了解电容器的类型,特性及作用。
4.了解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读图分析,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电容器的电容》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评价任务:三、说教学过程:1、(一)引入新课:联系实际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或查找资料,学生能够知道一般的容器的概念,例如水容器。
因此,可以由学生所熟知的事物入手,提出能否有一种可以容纳电荷的容器呢?从而引出电容器的概念。
课件展示电视机线路、收音机线路等家用电器中含有电容器的实物图,告诉学生应用如此广泛的电子元件就是今天学习的电容器,从而引出新课。
(二)讲授新课:实验演示利用自制电容器放电游戏引入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然后教师以问题串的方式引导学生运用电磁感应静电场的有关规律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通过观察与体验,为学生下一步构建电容器模型和了解电容器储电功能提供感性认识。
得出1、电容器(1)电容器的构造及功能(2)电容器的充放电(动画演示)示意图设计演示实验实验演示与小组讨论探究电容器储存电荷量与电势差的关系(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怎样定量控制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设计改变电荷量的方法,学生将库仑利用的平分电荷量的方法,迁移用来解决测量电荷量的实际困难。
引导学生讨论优化方案,进行分组实验。
得出电容电容(类比法理解比值定义法)演示实验探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控制变量法)问题:阅读教材中“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部分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高中物理《电容器与电容》说课稿
高中物理《电容器与电容》说课稿1. 说教材“电容器与电容”一节是学生在掌握静电学知识的基础上来认识一种新的电学元件,抽象出元件工作的物理过程,并探究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影响因素。
这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的静电学知识的应用,同时也为后面学习交流电路、电磁振荡奠定基础。
2. 说教学目标根据物理课程标准及本节课的特点,确定如下三维教学目标:对于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电容器的构造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会分析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理解电容的概念及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影响因素,并通过本节课的实验操作,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在过程与方法方面,使学生能抽象出电容器充、放电过程的规律;学习“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及进一步学习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列举电容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让学生体会物理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并通过探究过程,体验交流合作的意义及成功探究的喜悦。
3. 说教学难点、重点由于本节要用到静电场中电荷、电势差的知识,若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理解不够,分析起问题来就会显得吃力。
同时,在学习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时,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概括及抽象思维能力,而高中生抽象思维能力水平不高,所以此处易成为学习本节的难点。
在学习平行板电容器时,需要学生猜想影响电容大小的因素,并设计实验验证。
由于中学生好奇心强,对实验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这一点作为本节的重点应当很容易掌握,并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4. 说教学过程根据课程标准,为完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进行如下教学程序设计:第一,引入新课。
一开始上课时向学生展示收音机电路板上的电容器,介绍电容器在家用电器中的应用及投放各种不同的电容器图片来引入新课,使学生的注意力能集中到课堂上来,慢慢进入课堂教学环境,同时所举实例也体现出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
对于新课的教学,我把它分成了两个小模块和一个大模块。
第一个小模块是电容器模块,包括电容器的构成及充、放电过程。
高二物理《电容器.电容》说课稿
高二物理《电容器.电容》说课稿高二物理《电容器.电容》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与教材处理(一)教材分析⒈教材地位与作用《电容器、电容》是高考的热点,是电场一章的重点和难点,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是学完匀强电场后的一个重要应用,也是后面学习交流电路(电感和电容对交流电的影响)和电子线路(电磁振荡)的预备知识,在教材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⒉教学目标从知识上要求学生了解电容器的构造、作用,明确电容器的两种工作方式,掌握电容的概念,并会用它们解决简单的问题。
培养观察、分析、推理、空间想象、动手、语言表达等多种能力⒊重点与难点根据教学大纲、教学参考书确定电容公式的建立、理解与应用为本节的重点。
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所用的教材确定冲、放电的过程的建立为难点。
(二)教材处理新教材中《电容器、电容》一节把电容器的概念和平行板电容器两部分内容编排在一起,形成两个重点,课堂容量大,难点集中,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基础差、能力低、空间想象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在尊重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的原则下,大胆进行改革,把教材的地二部分内容《平行板电容器》放到了下一节进行,从而使本节内容紧凑、容量适中、难点分散重点突出。
对电容器带电量与两极间电压成正比这一结论,教材是直接硬灌给学生的,不宜于学生接受,我从网上下载了冲放电模拟演示实验,弥补了教材的不足,让学生通过描点,画线,亲自探索出电量与电压的关系,顺其自然引入电容的概念,从而掌握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方法,不仅易于消化,而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巩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对电容器的冲放电过程教材说的过于简单,加上内容抽象,微观运动又无法演示,学生接受困难;而这部分内容又是后面学习电磁振荡的基础,为突破难点,不仅用实物演示,还采用了计算机模拟,让学生亲眼看到了电子的运动过程为后面教学铺平了道路。
对电容器的构造教学,让学生亲手扒开电容器,使学生感到可信,通过动手实验,本来不易于接受的较为陌生的电容器构造,一下变清楚了,使学生认识到就是前面讲过的两块平行金属板,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习兴趣整节课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验为主线,计算机多媒体的应用使动态的微观世界真的动了起来,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电容器的电容 说课稿 教案
[解]电量的增加量和电势差的增加量分别为
△Q=Q2—Q1=36×10-6C—30×10-6C=6×10-6C,
△U=U2-U1=12V-10V=2V.
根据电容的定义,它等于每增加1V电势差所需增加的电量,即
要求两极板间电势差降为6V,则每板应减少的电量为
△Q′=C△U′=3×10-6×(10—6)C=12×10-6C.
[ ]A.U变ຫໍສະໝຸດ ,ε不变B.E变大,ε变大
C.U变大,ε不变
D.U不变,ε不变
点拨: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极板上电量将不变,利用前面问题讨论中的结论易分析得出结果.
参考答案:C
【例4】如图14-97所示,平行金属板A、B组成的电容器,充电后与静电计相连,要使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大,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 ]
点拨:弄清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与哪些因素无关.是回答电容器电容如何变化这类问题的关键.
【例3】一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负极板接地,在两极板间有一正电荷,电量足够小,固定在P点.如图14-96所示,以E表示两极板间的场强,U表示电容器的电压,ε表示正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若保持负极板不动,将正极板移到图中虚线位置,则:
A.将A板向上移动
B.将B板向右移动
C.使A、B之间充满电介质
D.使A板放走部分电荷
点拨:静电计指针偏角大小反映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大小,要使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大,就得分析哪些方法使A、B间电势差变大的.
参考答案:AB
【例5】一个平行板电容器,使它每板电量从Q1=30×10-6C增加到Q2=36×10-6C时,两板间的电势差从U1=10V增加到U2=12V,这个电容器的电容量多大?如要使两极电势差从10V降为U2'=6V,则每板需减少多少电量.
电容器的电容说课稿
电容器的电容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8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电容器的电容》。
围绕本节内容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与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首先我来分析一下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电容器的电容》是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一章第八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在教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这是前面匀强电场的一个重要应用,也是后面学习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交流电路、电磁振荡等知识的基础,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为了教师能够好的把握课堂情况,适时加以引导,使教学做到有的放矢,我们还必须切实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该阶段的学生好奇、善问,创造意识强烈,并具备较高的逻辑推理能力,对物理实验和多媒体展示的各种物理现象具有浓厚的兴趣,会产生探究其本质的愿望。
三、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当前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现有的知识水平,我设定了以下的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电容器以及常用的电容器;2、理解电容的概念及其定义式,并能用来进行有关的计算;3、知道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哪些因素有关,并掌握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决定式。
过程与方法:1、知道利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2、学会利用控制变量法的实验法,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实际,体会电容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接近学生与科学的距离,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透过教学目标不难看出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理解电容的概念及决定电容大小的因素难点:电容的计算与应用五、教法、学法为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突破其难点,使学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将主要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物理来源于生活;直观教学法:通过插图、实验、多媒体课件等直观教学手段,真实呈现实验现象,使物理情景具体化、形象化,给学生以直观感受,加深学生的影响,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实验探究法: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设计实验方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讨论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电容器与电容》 讲义
《电容器与电容》讲义一、什么是电容器在我们探讨电容之前,首先要明白什么是电容器。
电容器就像是一个小小的“电能仓库”,能够储存电荷。
想象一下,有两个彼此靠近但不接触的金属板,这就是一个最简单的电容器结构。
当我们给这两个金属板接上电源时,电荷就会在金属板上聚集,一个板带正电,另一个板带负电,就像一个“充电”的过程。
电容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可不小。
它可以用来滤波,平滑电压的波动;也能用于定时,控制电路中信号的变化节奏;还能在储能方面发挥作用,在需要的时候释放储存的电能。
二、电容的定义那么,什么是电容呢?电容是用来描述电容器储存电荷能力的一个物理量。
简单来说,电容就好比是一个容器容纳东西的能力。
对于电容器而言,电容越大,它能够储存的电荷就越多。
电容的定义式是 C = Q / U,其中 C 表示电容,Q 表示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U 表示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电压。
从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看出,如果给一个电容器加上一定的电压,它所储存的电荷量越多,电容就越大;或者说,在电荷量一定的情况下,电容器两端的电压越低,电容就越大。
三、影响电容大小的因素电容的大小并不是随意的,而是由几个关键因素决定的。
首先是电容器的极板面积。
极板面积越大,就好像仓库的空间越大,能够容纳的电荷就越多,电容也就越大。
其次是极板间的距离。
距离越小,电荷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就越强,也就更容易储存电荷,电容会增大。
还有就是极板间的电介质。
不同的电介质具有不同的介电常数,介电常数越大,电容也就越大。
打个比方,如果把极板面积比作一个水桶的底面积,极板间距离比作水桶的高度,电介质比作水桶的材质,那么水桶能装多少水(相当于电容的大小)就取决于这几个因素。
四、电容器的种类在实际应用中,电容器有各种各样的类型。
常见的有电解电容器,它的容量通常比较大,但有极性,在使用时需要注意正负极的连接。
还有陶瓷电容器,体积小、稳定性好,常用于高频电路中。
薄膜电容器的绝缘电阻高,损耗小,也有广泛的应用。
人教版选修《电容器与电容》word说课稿
人教版选修《电容器与电容》word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我将这一环节分为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三个部分。
第一讲一下教材的地位与作用,《电容器和电容》位于静电场这章的第七节,是本章的重点。
本节介绍了电容器这一重要电学元件,电容器是三大无源电子元件之一,是学习振荡电路的基础。
本节不仅巩固了电势差这一知识点,而且为下节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提供知识背景,在教材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下面讲一下教学目标,依据《物理新课程标准》及教材内容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目标:意在使学生感受“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会归纳分析,把握知识技能,并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在教学重点难点方面,我将教学重点设计为1、电容概念的明白得、2、电容器带电量Q与电势差U之间的定量关系。
因为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与传统同意式教学相对应的方式,旨在强化学生的体验,明白得知识形成的过程和猎取的方法,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最终明白得核心知识。
我将教学难点设计为关于1、电容物理意义的明白得、2、阻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
因为本节知识比较抽象,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际探究的能力有待提高,对知识的整合归纳分析技巧又欠缺,因此有一定的难度。
二.学情分析在知识储备方面学生对静电场已有一定的认识,且具备了电荷量和电视差等知识基础,但在空间想象、咨询题本质的分析等方面还较为薄弱。
在认知能力方面,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能够见到电容器的,但学生对电容器的功能和相关性质是专门生疏,学生对电容器电量和电压的关系不太清晰,专门难明白得电容的概念。
三.教学方法鉴于上述学情,本节课我要紧采纳了实验法、讲授法、类比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咨询题探究式教学逐层突破重点难点。
四、教学过程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教学过程设计为如下过程:1建立概念实验演示物理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
为了幸免灌输式教学,我第一创设情境,展现拆开的家用电器线路板图片,加深学生对电容器的认识。
教招面试高中物理学科《电容器 电容》说课稿
教招面试物理学科《电容器电容》说课稿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一号考生。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电容器电容》。
根据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过渡句)好的教材分析会帮助我们对教学内容有一个宏观的把握,所以,我先谈谈对教材的理解。
《电容器电容》选自沪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讲授了电容是一种储存电荷和电能的装置,在此基础之上引入了常见的平行板电容器,最后根据实验探究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找出影响电容器储存电荷量多少的因素,从而给出电容的物理意义。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电场的基本性质,知道电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且具有能量,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也为今后学习交流电路的动态分析以及L-C振荡电路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二、说学情(过渡句)一堂成功的课,不仅要对教材有深入的了解,还需要对学生的情况做到整体把握,接下来我来谈一谈学生的特点。
高中学生一方面有着很好的知识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将充分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能更快更好地理解电容器这一全新的电学元件;另一方面,他们也同时具备了不错的逻辑分析能力,能根据实验现象总结出较为精确的结论,并且能够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实验,因此我将通过问题的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真正做到将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体会到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
三、说教学目标(过渡句)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情的把握,我制定了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力图把传授知识、渗透学习方法以及培养兴趣和能力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知识与技能】能说出电容器以及电容器充放电的概念;理解电容的物理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电容器充放电的过程,学习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提升对于电场物质属性的理解,从而树立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电容器的电容》 说课稿
《电容器的电容》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电容器的电容》。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电容器的电容》是高中物理选修 3-1 第一章第八节的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电场强度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电容器的性质和电容的概念。
电容是电学中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它的引入为后续学习电路中的电容元件以及电磁学相关知识奠定了基础。
教材首先通过介绍常见的电容器,让学生对电容器有一个直观的认识,然后通过实验探究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与两极板间电压的关系,引出电容的概念。
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电场强度、电势差等相关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对于电容器的工作原理和电容的概念,学生可能会感到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实验和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物理图像,降低学习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什么是电容器及常见的电容器。
(2)理解电容的概念及其定义式。
(3)了解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2)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电容的概念及其定义式。
(2)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过程。
2、教学难点(1)对电容概念的理解。
(2)运用电容的定义式进行分析和计算。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电容器的工作原理和电容的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讲授法: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和理论,采用讲授法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电容器的电容》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
《电容器的电容》说课稿范⽂(精选3篇)《电容器的电容》说课稿范⽂(精选3篇) 作为⼀位兢兢业业的⼈民教师,通常需要⽤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说课稿有助于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下⾯是⼩编收集整理的《电容器的电容》说课稿范⽂(精选3篇),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电容器的电容》说课稿1⼀、说教材 ⼀、说教材 1、教材地位、作⽤和特点 《电容器的电容》位于⾼中物理⼈教版第⼗三章《电场》的第⼋节。
主要内容包括电容器、电容、平⾏板电容器的电容和常⽤电容器。
本节既是电场知识应⽤的⼀个重要⽅⾯也是学习电磁场的基础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初步了解了电容器学习了物理⽅法为今后学习打下基础对培养学⽣联系实际的态度科学的思维⽅法有着特殊的意义。
2、教学⽬标 知识与技能: “电容器”对学⽣是⼀个新的内容通过学习让学⽣: 1、知道电容器的构造、作⽤及充电和放电。
2、理解电容的概念、公式CQ/U并能⽤来进⾏有关的计算。
3、知道公式Cε/π及其含义。
4、了解常⽤电容器 过程与⽅法: 学⽣通过观察、研究培养的科学探究能⼒、在讨论归纳中锻炼学⽣的语⾔表达能⼒、观看多媒体动画培养学⽣抽象思维能⼒逻辑推理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3、重点和难点 重点“电容器”对学⽣是⼀个新的知识通过学习让学⽣正确理解电容器及电容的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
4、难点 平⾏板电容器的电容知识抽象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说教法⼆、说教法 教法: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在教学中主要采⽤了启发式教学法和多媒体直观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 电容知识抽象难懂为了让学⽣理解教师只是引导、启发给学⽣以思维空间让每个⼈都能主动思考、积极探索。
多媒体直观教学法 借助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使平⾏板电容器的电容知识变的形象具体提⾼了学⽣的学习兴趣也便于讲课过程中突破难点。
电容器的电容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电容器的电容一﹑【课标要求】知道电容器是存储电荷及电能的装置,以及充放过程中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知道电容的定义、物理意义等;了解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结合电路知识认识电容器带电量和电势差的关系;会结合匀强电场的有关知识解决电容器的相关实际问题。
二﹑【教材分析】本节概念抽象,电容是本章重点概念,也是本章的难点;是对电场相关物理量如场强、电势、电势差的综合应用,也是为以后学习带点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问题打下基础。
三﹑【学生分析】对于电容器,广泛应用于电子电路中,学生生活中没有接触经验,缺乏一定的了解。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抽象知识接受过程可能较慢,本科探究思维过程对学生的思维要求较高。
本节课通过探究过程,使学生对电容器的基本功能、电容的概念,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决定因素建立知识体系。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容器的构造、种类以及电学符号;2.了解电容器在电路中的基本功能——充电和放电,和充放电过程中电流与时间的关系;3.掌握电容的定义及物理意义;4.掌握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5.结合匀强电场有关知识,研究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间电场与电压、电容、距离等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2.渗透物理的基本方法——对比法、控制变量法等。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体验由具体到抽象的探究思维模式,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渗透内因决定事物本质的哲学观点;2.认识生活中的电容器,感受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五﹑【教学重点﹑难点】1.电容的概念和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的因素是本节教学中的重点。
2.学生不常接触电容器,缺少实际知识,在接受本节课讲授内容时有一定困难,探究过程中的分析方法和帮助学生在理解基础上分析解决问题是教学中的难点。
六﹑【教学媒体和教具】各种电容器若干(其中包括一些可拆纸质电容器) 电容器展示板计算机数据采集器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静电计带绝缘支架的导体圆板(两个)起电机电介质板(泡沫塑料板)示教用各种电容器带闪光灯的照相机七﹑【教学设计思想】八﹑【教学流程】处理图像处理数据1100μF),电阻,开关(单刀双掷),导线等。
电容器电容说课
教学方法 :
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根据 教育心理理论,结合多种教学方法, 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再由感性认 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做到全员参与、 全程参与。
教学方法 : 观察法、类比法、演示实验法、 探究实验法以及情景激发的众多 教学方法.
学法指导 : 物理课的教学不光要教会学生 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更重要的 教会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因此我 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这一 探究实验过程,构建学生活动,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电容器、电容》
说课
王家元
教学分析 电容器是电路中非常重要的电 子元件,是高考的热点,也是电 场一章的重点和难点,在教材中 尤其是占有重要地位。
教学分析:
本节课是对匀强电场的一个重 要应用,也是后面学习交流电路 和电子电路的预备知识,在教材 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经过了一年的物理 学习,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 力和电路分析能力。 此外,电容 器知识和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 系,这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 学习热情。
新课展开,重难点突破 5. 利用所给仪器分组设计实验、 探究影响电容器电容的因素, 总结出经验公式,成功突破教 学难点。 6. 请学生展示搜集的资料,分析 电容器的应用及安全性能。
新课结尾 1.探究问题:请同学设计取代 电容器来承载电荷的仪器。 这可以开发学生智力使课程 的结尾留有余味。 2.课堂反馈:利用反馈平台,检 查学生掌握情况,验收教学成 果。
教学目标 :
过程与方法: 物理是实验科学,通过 对实验结论的分析,使学生 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教学目标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 分析归纳能力和动手参与实践 能力。通过亲身参与,培养学 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了解物理知 识的实用价值,深刻的体会物 理就在我们身边。
《电容器和电容》说课文稿
电容器的电容吴川市第一中学林楚芬一、使用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一章第8节《电容器的电容》.二、实验器材(一)用数字万用表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电流电压的变化干电池(或学生电源)、10000uF电容器、2个数字万用表、导线、开关(二)定量探究电容器Q与U的关系,建立电容概念C=Q/U干电池(或学生电源)、10000uF电容器、1000uF电容器,2个数字万用表、导线、开关、秒表三、实验创新要点(一)用数字万用表代替灵敏电流计,观察电容器充放电过程中电流、电压的动态变化教材中关于电容器充放电的演示实验是这样的,直接用干电池给电容器充电,通过灵敏电流计观察充电电流和放电电流,但是灵敏电流计无法显示电流的大小变化,教材实验也没有测量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的电压数据。
而本次实验改用万用表去观察电流,既可以直观形象地感知充电电流,还可以观察到电流的大小动态变化,另外,本次实验还用数字万用表测量充电过程中电容器的电压变化,不仅更直观形象,还可以方便地观察到当电容器电压等于电源电压时充电结束,还利于启发学生思考电容器电荷量与电压之间的关系。
(二)通过搭配合适的电阻,放慢充放电速度,方便记录数据从而可以定量探究Q与U的关系教材实验直接用干电池给电容器充电,这样的充电过程是十分迅速的,普通的电流表或者数字万用表都难以直接记录数据,所以教材通过电流传感器来记录充放电电流的大小变化,但是很多学校并不具备这样的实验仪器,所以本次实验的一个改进就是通过搭配合适的电阻,达到放慢充放电速度的目的。
这样,学生通过数字万用表即可记录一段时间内充电电流、电压的变化,让学生在课堂就可以探究Q与U的关系,更好地建立并理解电容的概念。
四、实验原理及步骤(一)演示电容器充放电实验1、教师操作:(1).断开电源,按图连好电路;(2)先将电容器放电,用万用表电压档测量电容器两极电压,观察此时示数U0;(3)、接通电源,用6V干电池给电容器充电,观察两个万用表(电流档和电压档)示数变化。
物理电容器电容说课稿高二范文_0
物理电容器电容说课稿高二范文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编辑推荐]下面是中国()为各位老师准备的“物理电容器电容说课稿”中国相信只有在课前充分的准备,课上才能传授更多更完善的只是给学生,欢迎老师们参考中国的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与教材处理教材分析⒈教材地位与作用《电容器、电容》是高考的热点,是电场一章的重点和难点,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是学完匀强电场后的一个重要应用,也是后面学习交流电路和电子线路的预备知识,在教材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⒉教学目标物理电容器电容说课稿高二从知识上要求学生了解电容器的构造、作用,明确电容器的两种工作方式,掌握电容的概念,并会用它们解决简单的问题。
培养观察、分析、推理、空间想象、动手、语言表达等多种能力⒊重点与难点根据教学大纲、教学参考书确定电容公式的建立、理解与应用为本节的重点。
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所用的教材确定冲、放电的过程的建立为难点。
教材处理新教材中《电容器、电容》一节把电容器的概念和平行板电容器两部分内容编排在一起,形成两个重点,课堂容量大,难点集中,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尊重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的原则下,大胆进行改革,把教材的地二部分内容《平行板电容器》放到了下一节进行,从而使本节内容紧凑、容量适中、难点分散重点突出。
对电容器带电量与两极间电压成正比这一结论,教材是直接硬灌给学生的,不宜于学生接受,我从网上下载了冲放电模拟演示实验,弥补了教材的不足,让学生通过描点,画线,亲自探索出电量与电压的关系,顺其自然引入电容的概念,从而掌握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方法,不仅易于消化,而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巩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对电容器的冲放电过程教材说的过于简单,加上内容抽象,微观运动又无法演示,学生接受困难;而这部分内容又是后面学习电磁振荡的基础,为突破难点,不仅用实物演示,还采用了计算机模拟,让学生亲眼看到了电子的运动过程为后面教学铺平了道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容器和电容说课稿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电容器和电容》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叫贡丽萍,来自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物理选修3-1第一章第七节《电容器和电容》,我
将从以下五个环节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我将这一环节分为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三个部分。
首先说一下教材的地位与作用,《电容器和电容》位于静电场这章的第七节,是本章的重点。
本节介绍了电容器这一重要电学元件,电容器是三大无源电子元件之一,是学习振荡电路的基础。
本节不仅巩固了电势差这一知识点,而且为下节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提供知识背景,在教材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下面说一下教学目标,依据《物理新课程标准》及教材内容我设计了如下
的教学目标:意在使学生感受“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会归纳分析,掌握知识技能,并形成严谨的科
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在教学重点难点方面,我将教学重点设计为1、电容概念的理解、2、电容器带电量Q与电势差U之间的定量关系。
因为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与传统
接受式教学相对应的方式,旨在强化学生的体验,懂得知识形成的过程和
获取的方法,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最终理解核心知识。
我将教学难点设计为对于1、电容物理意义的理解、2、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
因为本节知识比较抽象,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际探究的能力有待提高,对知识的整合归纳分析技巧又欠缺,所以有一定的难度。
二.学情分析
在知识储备方面学生对静电场已有一定的认识,且具备了电荷量和电视差等知识基础,但在空间想象、问题本质的分析等方面还较为薄弱。
在认知能力方面,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可以见到电容器的,但学生对电容器的功能和相关性质是很陌生,学生对电容器电量和电压的关系不太清楚,很难理解电容的概念。
三.教学方法
鉴于上述学情,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实验法、讲授法、类比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通过问题探究式教学逐层突破重点难点。
四、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教学过程设计为如下过程:
1建立概念实验演示
物理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
为了避免灌输式教学,我首先创设情境,展示拆开的家用电器线路板图片,加深学生对电容器的认识。
通过两个实验简单介绍电容器的作用。
一个是用电池给电容器充电,用没装电池的钟证明电容器确实带电。
另一个是用感应起电机给自制莱顿瓶带电,让学生感受电容器确实带电。
这两个实验器材制作简单,不仅可以引发学生兴趣,便于介绍电容器储存电荷这一知识点,而且可以简单演示电容器充放电的过程,为后来学习电容器充放电特点奠定基础。
由简入难,从简单的平行板电容器着手,介绍电容器的构造,自制莱顿瓶为进一步介绍电容器的构造提供了新鲜材料。
2 自制电路微观解析
教材通过了实验简单介绍了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的特点,用灵敏电流计观察短暂电流,进而介绍了能量的转换过程。
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我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将笨重的检流计换成了反向并联的二极管,便于携带。
该电路不仅可以显示出电流的方向,而且由二极管一闪而过可知电流的短暂性。
再利用flash动画进行微观解释,将抽象的模型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
最后教师用dis实验进行电容充放电的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电容器充放电时电流的变化。
3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考虑到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认知水平我让学生首先通过分组实验,自主探究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之间的关系,设计实验方案,用充好电的电容器对电流计放电,用指针的最大偏角表示放电电量。
然后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填写表格。
教师进行结果总结,最后和学生一起得出结论。
最终得出结论,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与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对应成比例。
在此实验的基础上,建立电容的概念,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运用类比的方法,将电容与水杯进行类比,用抽象的物理量用直观形象的事物来类比,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掌握,同时也让学生学会学习,体现出物理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掌握方法。
在研究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时采用自主探究的方法,进行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实验论证,得出结论四个步骤。
在师生相互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既促进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互动,又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创新运用能力,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协调发展。
通过以上教法和学法,成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4应用实际,课堂总结
利用多媒体课件模拟过度充电现象,加强学生对击穿电压的理解。
指导学生上网查找资料,并进行讨论交流。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主动利用多种资源进行学习研究的意识和习惯,更好的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5布置作业,巩固升华
本节课以探究为主,知识较抽象,通过作业思考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为以后的知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板书设计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视觉感受,我将本节课的板书设计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