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工程基础 第二章-传递函数(第四讲)
自动控制原理第四次课—传递函数及结构图简化
可以提高系统的增益,减小系统的稳态误差,但会对系统的动态性能产生一定影响。
复合校正装置
结合串联和并联两种形式,既可以提高系统的增益,减小系统的稳态误差,又可以调整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
校正装置的类型与特点
串联校正装置
通常位于系统的前端,用于调整系统的输入信号,以满足系统的性能要求。
校正装置的位置选择
并联校正装置
通常位于系统的执行器之后,用于调整系统的输出信号,以满足系统的性能要求。
复合校正装置
通常位于系统的重要部位,用于调整系统的关键性能指标,以满足系统的性能要求。
根据系统的性能要求确定校正装置的形式和参数,通过计算或仿真确定校正装置的具体设计方法。
对于并联校正装置,通常采用补偿器进行设计,通过增加放大器或调整原有放大器的参数来实现对系统性能的改善。
定义
系统的稳态误差越小,说明系统的精度越高。
稳态误差
根据不同的精度要求,控制系统分为不同的精度等级,如0.1级、0.2级等。
精度等级
系统的响应速度越快,说明系统对于输入信号的反应越迅速。
响应速度
控制系统的校正
04
串联校正装置
包括比例、积分和微分三个基本形式,具有简单、灵活和易于调整的特点,可以独立调整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
稳定性分析
使用MATLAB的Control System Toolbox,可以进行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通过计算系统的极点、零点等特性来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MATLAB可以用来评估控制系统的性能,包括响应时间、超调量、稳态误差等指标,从而对系统性能进行全面的评估。
MATLAB还可以用来优化控制系统设计,通过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等优化算法,来优化控制系统的性能。
自动控制原理第四次课—传递函数及结构图简化
典型传递函数
二阶系统
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G(s) = K / (Ts + 1)(Td + 1),其中K为系统增益,T为系统时间常数,d为阻尼比。
高阶系统
高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G(s) = N(s) / D(s),其中N(s)和D(s)是多项式函数,通过求解高阶微分方程得到。
结构图
02
结构图是指用方框和箭头来表示系统或控制器动态行为的一种图形表示方法。
结构图的简化
结构图的应用
系统分析
通过结构图可以方便地对系统进行分析,例如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时间等。
控制系统
03
控制系统是一种通过反馈机制实现特定输出与特定输入之间关系的系统。
它由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被控对象等组成,通过信息交换实现系统的控制。
控制系统的定义
控制系统的分类
闭环控制系统
具有反馈环节,将输出信号反馈到输入端进行比较,调整控制信号,提高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系统达到稳定状态后的误差大小,即实际输出与期望输出的差距。
01
03
02
分析方法
04
频率分析法的基本思想
频率分析法的优点
频率分析法的局限性
频率分析法
根轨迹法
根轨迹法的基本思想
将控制系统传递函数表示成根的形式,然后根据根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
根轨迹法的优点
可以直观地反映系统的性能指标,如稳定性、响应速度、超调量等。
根轨迹法的局限性
对于高阶系统进行分析时比较复杂,需要绘制多个根轨迹图。
01
02
03
极点配置法的基本思想
通过选择控制器的参数,使得系统的极点配置在期望的位置上,从而达到预期的系统性能。
控制工程基础第二章-PPT精品
i(t)
C
u(t)
✓ 电感 i(t) L
2/18/2020
u(t)
u(t) C1 i(t)dt
u(t) Ldi(t) dt
15
第二章 数学模型
R-L-C无源电路网络
L
R
ui(t)
i(t) C
uo(t)
R-L-C无源电路网络
ui(t)Ri(t)Lddti(t)C1 i(t)dt
由于:
A d d(H t0 H ) H 0 21 H 0 H q i0 q i
注意到:
ddt(H0H)ddtH
2/18/2020
35
第二章 数学模型
所以:
d d tH (t) A21 H 0 H (t)1 A qi(t)
实际使用中,常略去增量符号而写成:
2/18/2020
27
第二章 数学模型
非线性数学模型的线性化
➢ 泰勒级数展开法
函数y=f(x)在其平衡点(x0, y0)附近的泰勒级数 展开式为:
yf(x)f(x0)ddf(xx)xx0(xx0)
2/18/2020
21!d2df(x2x)xx0(xx0)231!d3df(x3x)xx0(xx0)3
2/18/2020
22
第二章 数学模型
✓ 液体系统
节流阀
设液体不可压缩,
通过节流阀的液流
qi(t)
是湍流。
A
dH(t) dt
qi
(t)
qo
(t)
qo(t) H(t)
A:箱体截面积;
H(t)
节流阀
液位系统
qo(t)
2/18/2020
控制工程基础: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及传递函数
用线性微分方程描述的系统,称为线性系统。 如果方程的系数为常数,则称为线性定常系统; 如果方程的系数不是常数,而是时间的函数,则称为线性时 变系统。
线性系统的重要性质是可以应用叠加原理:
(1)多个输入同时作用于线性系统的总响应,等于各个输入 单独作用时分别产生的响应之和,且输入增大若干倍时,其输出 亦增大同样的倍数。
一、 拉氏变换的定义
§2.2 拉普拉斯积分变换
1. 拉氏变换的定义
如果有一个以时间t为自变量的实函数f (t),
它的定义域是t 0,那么函数f (t)的拉氏变换为:
L[ f (t)] F (s) f (t)est dt 0
复变量:s j
原函数: f (t) 象函数: F (s)
F(s) L[ f (t)]
(6)式即为二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
四、小结:
§2.1系统运动微分方程的建立
(1)物理本质不同的系统,可以有相同形式的数学模型。
机械平移动力学系统:
d2 m dt2
xo
(t
)
B
d dt
xo (t) kxo (t)
fi (t)
电网络系统:
LC
d2 dt 2
uo
(t)
RC
d dt
uo
(t)
uo
(t)
L[Ax1(t) Bx2 (t)] AX1(s) BX 2 (s)
2. 微分定理和积分定理
(1)微分定理
在所有初始条件均 为零时
L[ df (t)] sF (s) dt
L[ f (t)] F(s)
L[ df (t)] sF (s) f (0) dt
L[ d 2 f (t)] s 2 F (s) sf (0) f (0) dt 2
机电控制基础 第二章第四节传递函数
G(s) b0 b0
b0
b0
a0 a0 sn an1 sn1 ... a1 s 1
an
an
an
m1
m2
( k s 1)
(
2 l
s
2
2
l
s
1)
G(s) K
k 1 v n1
s
l 1 n2
(Ti s 1)
(T
2 j
s
2
2Tj
s
1)
i 1
j 1
2.4、控制系统的复域模型—传递函数
例1 已知
10
2.4、控制系统的复域模型—传递函数
4.积分环节
微分方程 传递函数
t
c(t) K 0 r(t)dt
G(s) C(s) K R(s) s
例6:液压缸 输入:流量q(t) 输出:活塞位移y(t)
q(t) A dy(t) dt
y(t)
1 A
q(t)dt
Y (s) 1 Q(s) As
G(s) Y(s) 1 Q(s) As
Ts 1
s 2 2 s 1
n2
n
e s
7
2.4、控制系统的复域模型—传递函数
1.比例环节
运动学方程
c(t) Kr(t)
传递函数
G(s) C(s) K R(s)
例3: 测速发电机 输入:角速度ω 输出:电压u
u(t) Kt(t)
G(s)
U (s) (s)
Kt
2.4、控制系统的复域模型—传递函数
(3) 画出对应的零极点图; (4) 求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
(3) 如图所示
(4)
k(t)
L1[G ( s )]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第二章-传递函数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
典型环节
比例环节 惯性环节 微分环节 积分环节 振荡环节 延时节例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
比例环节
1、传递函数函:G(s) K (放大环节)
2、特性:输入输出成正比,无惯性,不失真, 无延迟 X(s) Y(s) K 3、参数:K 4、单位阶跃响应:输出按比值复现输入, 无过渡过程。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
4)方框图不唯一。由于研究角度不一样,传递函数 列写出来就不一样,方框图也就不一样。 5) 研究方便。对于一个复杂的系统可以画出它的方 框图,通过方框图简化,不难求得系统的输入、输出 关系,在此基础上,无论是研究整个系统的性能,还 是评价每一个环节的作用都是很方便的。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
n 2
2
p1 p2 n , p1 p2 2n 2 1
n e p t e p t y (t ) 1 ( ) 2 p1 p2 2 1
1 2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
p1 p2 ,当 1时, p1 p2
则
n e p t y (t ) 1 2 2 1 p2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
延迟环节
1. 传函
W ( s) e
s
x
y
1
t
1
(t ) 2.单位阶跃响应 y(t ) L1[es 1 s ] 1 3.参数 延迟时间 4.特性:能充分复现输入,只是相差 ,该环节
t
是线性的,他对系统稳定性不利。然而过程控制中,
系统多数都存在延迟环节,常用带延迟环节的一阶
x(t )
1
y(t )
K
t
t
比例环节实例
1)分压器
《控制工程基础》第二章
第二章 系统的数学模型
2.2 系统的微分方程
例2-6 下图所示为一电网络系统,其输入为电压u(t), 输出为电容器的电量q(t),列写该系统微分方程。
L
R
解:根据克希荷夫电压定律,得
u
i
C
u(t)Ldd(ti)tR(ti)C 1i(t)dt
∵
i(t) dq(t) dt
消去中间变量i(t),并整理得,
轴平移了时间T。 例 求f(t)= 1 - 1 1(t-T)的拉氏变换
TT
4. 微分定理
若L[f(t)]=F(s),则有L[ df ( t ) ]=s F(s) - f(0)
初始状态为0时,L[
d
n
d
f
n
( t
t
)
dt
]=
s
n
F(s)
第二章 系统的数学模型 2.3 拉氏变换与拉氏反变换
5. 积分定理
解: 1)明确系统的输入与输出,
f( t) k
输入—f(t) , 输出—x(t)
m
2)进行受力分析,列写微分方程,
cx ( t) f(t) kx(t) 利用 Fma,得
图2-1
பைடு நூலகம்
m f( t ) k ( t ) x c x ( t ) m x ( t )
c· x(t)
3)整理微分方程,得
m x ( t ) c x ( t ) k ( t ) x f ( t )
本章教学大纲
1. 掌握机械、电气系统微分方程的建立方法; 2. 了解非线性方程的线性化; 3. 熟悉拉氏变换及反变换、线性定常微分方程的解法; 4. 掌握传递函数基本概念及典型环节传递函数; 5. 掌握系统传递函数方框图的化简。 教学重点:微分方程建立、传递函数概念与求法、典
清华大学《控制工程基础》课件-4
则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为假设得到的闭环传递函数三阶特征多项式可分解为令对应项系数相等,有二、高阶系统累试法对于固有传递函数是高于二阶的高阶系统,PID校正不可能作到全部闭环极点的任意配置。
但可以控制部分极点,以达到系统预期的性能指标。
根据相位裕量的定义,有则有则由式可独立地解出比例增益,而后一式包含两个未知参数和,不是唯一解。
通常由稳态误差要求,通过开环放大倍数,先确定积分增益,然后计算出微分增益。
同时通过数字仿真,反复试探,最后确定、和三个参数。
设单位反馈的受控对象的传递函数为试设计PID控制器,实现系统剪切频率,相角裕量。
解:由式,得由式,得输入引起的系统误差象函数表达式为令单位加速度输入的稳态误差,利用上式,可得试探法采用试探法,首先仅选择比例校正,使系统闭环后满足稳定性指标。
然后,在此基础上根据稳态误差要求加入适当参数的积分校正。
积分校正的加入往往使系统稳定裕量和快速性下降,此时再加入适当参数的微分校正,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快速性。
以上过程通常需要循环试探几次,方能使系统闭环后达到理想的性能指标。
齐格勒-尼柯尔斯法(Ziegler and Nichols )对于受控对象比较复杂、数学模型难以建立的情况,在系统的设计和调试过程中,可以考虑借助实验方法,采用齐格勒-尼柯尔斯法对PID调节器进行设计。
用该方法系统实现所谓“四分之一衰减”响应(”quarter-decay”),即设计的调节器使系统闭环阶跃响应相临后一个周期的超调衰减为前一个周期的25%左右。
当开环受控对象阶跃响应没有超调,其响应曲线有如下图的S形状时,采用齐格勒-尼柯尔斯第一法设定PID参数。
对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上斜率最大的拐点作切线,得参数L 和T,则齐格勒-尼柯尔斯法参数设定如下:(a) 比例控制器:(b) 比例-积分控制器:,(c)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对于低增益时稳定而高增益时不稳定会产生振荡发散的系统,采用齐格勒-尼柯尔斯第二法(即连续振荡法)设定参数。
控制工程基础:2.4 传递函数以及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
G(s)= 1 Ts 1
•2.4.3.振荡环节(二阶)
G(s)=
1
或
2
T 2s2 2 Ts 1
s2 2s 2
(0< <1)
•2.4.4.积分环节
G(s)= k s
•2.4.5.理想微分环节 •2.4.6.近似微分环节
G(s)=ks
G(s)= kTs Ts+1
• 2.4.7.延迟环节 G(s)= e -τs
N(s) – 分母多项式,又称特征多项式,它决定着系统 响应的基本特点和动态本质。
一般情况下,要求n≥m
G(s) C(s) b0sm b1s m1 bm1s bm M (s) R(s) a0s n a1s n1 an1s an N (s)
m
(s+zi )
K*
i 1 n
于是,由定义得系统传递函数为:
G(s)
C(s) R(s)
b0 s m a0 s n
b1s m1 a1s n1
bm1s bm an1s an
M (s) N(s)
M (s) b0 s m b1s m1 bm1s bm M(s) – 分子多项式
N (s) a0 s n a1s n1 an1s an
2.4 传递函数以及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
2.4 传递函数以及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
微分方程是在时域中描述系统动态性能的数学 模型,在给定输入量和初始条件下求解微分方 程可以得到系统的输出响应。系统结构和参数 变化时分析较麻烦。
传递函数是在用拉氏变换求解线性常微分方 程的过程中引申出来的概念。
用拉氏变化法求解微分方程时,可以得到控 制系统在复数域的数学模型-传递函数。
传递函数的局限性
自动控制原理课件第4次课 传递函数、结构图
• 一阶微分环节: G ( s ) s 1 • 振荡环节 : • 延迟环节
2 n 1 G( s) 2 2 2 T s 2Ts 1 s 2n s n 2
G ( s ) e s
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
20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注意: 环节是根据微分方程划分的,不是具体的物理 装置或元件。 一个环节往往由几个元件之间的运动特性共同 组成。
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
12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Part 2-4-2 传递函数的零点和极点
b0 s m b1s m 1 bm 1s bm an 1s an M (s) N (s)
M (s) b0 s m b1s m1 ... bm1s bm
系统(或环节) 的输入量 系统(或环节) 的输出量
X r ( s)
X c ( s) X r ( s)G( s)
X c (s)
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
7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系统传递函数的一般形式 设线性定常系统由n阶线性定常微分方程描述:
d d d a0 n c(t ) a1 n1 c(t ) an1 c(t ) an c(t ) dt dt dt m m 1 d d d b0 m r (t ) b1 m1 r (t ) bm1 r (t ) bm r (t ) dt dt dt
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
6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Part 2-4-1 传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定义:在零初始条件(输入量施加于系统之前,系统处于
自动控制原理第四次课—传递函数及结构图简化ppt课件
•等 效 变 换 证 明 推 导
R(s)
G1(s) C1(s)
C(s)
G2(s) C2(s)
C(s) =[G1(s) G2(s)]R(s)
C(s) R(s)
=G1(s)
G2(s)
.
并联结构的等效变换图
两个并联的方框可
R(s)
G1(s) C1(s)
以合并为一个方框, 合并后方框的传递
C(s) 函数等于两个方框
二指输入信号作用于系统之前系统是静止的,
即t= 0 时 ,系统的输出量及各阶导数为零。
许多情况下传递函数是能完全反映系统的动 态性能的 。
.
一、传递函数的概念与定义
Ur(s)
G(s)
Uc(s)
G ( s ) = U c( s ) U r( s )
.
二、关于传递函数的几点说明
• 传递函数仅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否则无法用拉 氏变换导出;
.
系统各元部件的动态结构图(4)
e(s)=r(s)c(s)
Mm(s)=CmIa(s)
Us(s)=Kse(s)
Ua(s)=KaUs(s) Ua(s)=RaIa(s)LasIa(s)
Eb(s)
Eb(s)=Kbsm(s)
Js2 m (s)=M mfsm (s)
c (s) = 1i m(s)
r (s)
e (s) K s Us(s) c (s)
式中:T为时间常数, 为阻尼系数。
⑦二阶微分环节,传递函数为
G(s)=2s22s1
式中: 为时间常数, 为阻尼系数
此外,还经常遇到一种延迟环节,设延迟时间
为 ,该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G(s) =es
.
控制工程-系统传递函数方块图及其简化
比较点: x 1 方框: x i (s)
x x2 G(s)
信号从某点分开,信号相加减(相减必须标注负号)
x o(s)
表示输入和输出信号的传递关系
§2-4 系统传递函数方块图及其简化
南华大学
二、环节的串联、并联的等效规则
1.环节的串联
Xi(s)
G1(s) X1(s) G2(s)
X0(s) G(s) = X0 (s) = X0 (s) X1(s)
s 1
) +
G1( s G1(Gs1()
) GG22((ss)) sG)2G( 2s ()Hs )(Hs
()
s
)
且 XG0N1((ss))=HN( s()s )>G> N1( s )
=
N≈
(Ns
() s1)+GG1(
G12( s ) s ) GH2((ss))H(
s
)
δ
N
(
s
)
系统抗干扰性较强
§2-4 系统传递函数方块图及其简化
Xi (s)
X i (s)
+ X0(s) +
若这里的+改为 -的话?
= G1 (s) + G2 (s)
n
G(s) = Gi (s)
i =1
§2-4 系统传递函数方块图及其简化
南华大学
三、开环与闭环传递函数
xi(t)
ε(t)
g x0(t)
-
xb(t)
h
Xi(s)
E(s)
G(s)
-
XB(s)
H(s)
1 G1
G1G2·G3 1-G1G2H1
E
F X0
控制工程基础 第二章-传递函数(第四讲)
只含有实数极点的情况
含共轭复数极点的情况
含多重极点的情况 设F(s)存在r个重极点-p0,其余极点均不同,则
= 式中,Ar+1,…,An利用前面的方法求解。
五、传递函数及其典型环节传递函数
传递函数的概念和定义
在零初始条件下,线性定常系统输出量的拉氏变换 与引起该输出的输入量的拉氏变换之比。
输入典型信号时,其输出与传递函数有一定对应关系,当 输入是单位脉冲函数时,输入的象函数为1,其输出象函数 与传递函数相同; 令传递函数中的s=jω,则系统可在频率域内分析(详见第 四章); G(s)的零极点分布决定系统动态特性。
Table 2.2 等效弹簧系数
传递函数求解示例 质量-弹簧-阻尼系统的传递函数
零初始条件: t<0时,输入量及其各阶导数均为0; 输入量施加于系统之前,系统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 即t < 0 时,输出量及其各阶导数也均为0;
设线性定常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则零初始条件下,系统传递函数为
它有以下特点: 比微分方程简单,通过拉氏变换,实数域复杂的微积分运 算已经转化为简单的代数运算;
和
,其因式可以
于是,系统的传递函数可以写成:
为系统静态放大倍数。
环节的分类 比例环节: 一阶微分环节: 二阶微分环节: 积分环节: 惯性环节:
振荡环节:
典型环节示例 比例环节 其运动方程为:xo(t)=Kxi(t)
xo(t)、xi(t)—分别为环节的输出和输入量; K—比例系数,等于输出量与输入量之比。
的零极点分布图
脉冲响应函数 初始条件为0时,系统在单位脉冲输入作用下的输 出响应的拉氏变换为 Y (s) G(s) X (s) G(s)
控制工程基础4-第2章 (数学模型-2:传递函数)
拉氏变换可以简化线性微分方 程的求解。还可将线性定常微分方 程转换为复数S域内的数学模型— 传递函数。
一、传递函数的概念
二、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
一、 传递函数概念
输入
输入拉氏 变换
设一控制系统 r(t) c(t) 系统 G(S)
R(S)
输出 输出拉氏 变换
C(S)
传递函数的定义:
零初始条件下,系统输出量拉氏变换与系 统输入量拉氏变换之比。
R(s)
G1(s)+G2(s)
C(s)
+ G2(s) C2(s)
n C1(s)=R(s)G1(s) C2(s)=R(s)G2(s) G (s)=Σ Gi (s) n个环节的并联 i=1 C(s)=C1(s)+C2(s) =R(s)G1(s)+R(s)G2(s) C(s) =G (s)+G (s) G(s)= R(s) 1 等效 2
2) 传递函数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和参数, 与外施信号的大小和形式无关。
3) 传递函数为复变量S 的有理分式。
4) 传递函数是在零初始条件下定义 的,不能反映非零初始条件下系统的运 动过程。
二、 基本环节的传递函数
不同的物理系统,其结构差别很 大。但若从系统的数学模型来看,一 般可将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看作 由若干个典型环节所组成。研究和掌 握这些典型环节的特性将有助于对系 统性能的了解。
结构图特点
• 结构图是方块图与微分方程(传函)的结合。一方面它直观反映了整 个系统的原理结构(方块图优点),另一方面对系统进行了精确的定 量描述(每个信号线上的信号函数均可确定地计算出来) • 能描述整个系统各元部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零初始条件下的动态性能, 但不能反映非零条件下的动态性能 • 结构图最重要的作用:计算整个系统的传函 • 对同一系统,其结构图具有非唯一性;简化也具有非唯一性。但得到 的系统传函是确定唯一的. • 结构图中方块≠实际元部件,因为方框可代表多个元件的组合,甚至 整个系统
第二章传递函数讲解ppt课件
解:
F(s)L[eat] eaet stdt e(sa)tdt
0
0
1 e(sa)t
s
|0s1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常用函数的拉氏变换对照表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②定义: 设函数f(t)满足 ①t<0时 f(t)=0 ②t>0时,f(t)连续,则f(t)的拉氏变换存在,表示为:
F(s)L [f(t)]f(t)esdt 0
拉氏变换函数 (象函数)
原函数
衰减因子,其中: τ-时间常数 s = -σ+jω为拉氏变换算
子,其中: σ-衰减系数 ω-振荡频率(rad/s)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建立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方法:
分析法(又称机理建模法)是根据组成系统各元 件工作过程中所遵循的物理定理来进行。例如: 电路中的基尔霍夫电路定理,力学中的牛顿定 理,热力学中的热力学定理等。对于系统结构 以知的常用此法。
④ 性质: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1) 叠加定理:两个函数代数和的拉氏变换等 于两个函数拉氏变换的代数和。 即
L[f1(t)f2(t) ]L[f1(t) ]L[f2(t) ]
dt
自动控制原理第四次课—传递函数及结构图简化
应用实例
通过分析实际应用中的控制系统,如温度控制系统、伺服控制系统等,加深了对传递函数及结构图简化的理解,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反馈控制系统
了解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反馈控制与开环控制的区别以及反馈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学习状态空间分…
掌握状态空间分析法的基本概念、状态方程的建立与解法以及系统的能控性与能观性分析。
两级放大器结构图简化
总结词
通过化简电路结构,将其他复杂系统结构图简化为基本元件的连接。
详细描述
对于其他复杂系统结构图,如多级放大器、反馈系统等,可以通过逐步化简电路结构,将其简化为基本元件的连接。首先将每个组成部分简化为基本元件的连接,然后将它们连接起来。在化简过程中需要注意各种元件的连接方式和作用,以确保最终得到的简化结构能够正确反映系统的功能。
课程背景
课程目标
掌握传递函数的简化方法
通过化简传递函数,能够更清晰地分析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理解结构图简化原则
通过简化结构图,可以更好地理解系统的组成和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
掌握系统分析方法
通过学习和实践简化传递函数和结构图的技巧,可以更好地掌握系统分析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01
02
03
易于分析
通过结构图可以方便地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多样性
结构图可以针对不同系统进行绘制,适应性强。
结构图的特点
合并同类项
结构图的简化方法
消去中间变量
提取公因子
分解与重构
05
结构图的简化实例
单级放大器结构图简化
通过化简电路结构,将单级放大器结构图简化为基本元件的连接。
总结词
单级放大器结构图由电源、电阻、电容、晶体管等元件组成。通过分析电路结构,可以将其简化为基本元件的连接。首先将电源视为电压源,将电阻、电容和晶体管分别视为电阻、电容和开关元件,然后根据电路结构将它们连接起来。
自动控制理论第二章传递函数_图文
§2.6 一般反馈控制系统
传递函数的各种术语 误差传函 扰动传函 一般控制作用
1. 一般控制系统
前向通道传函 闭环系统的开环传函 系统闭环传递函数 系统在给定作用下的输出
1、由系统输入到系统输出端的信号通路定义为系统 前向主通路(道)[简称主通路或前向通路]
②方框:表示输入、输出信号之间的传递 关系。
③引出点(测量点):表示信 号引出或测量位置,从同一 点引出的信号完全相同。
④比较点(综合点):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信号,在该点相加、减。注意,比较点 处信号的运算符号必须标明正(+)、负(-), 一般不标者取正号。同时进行运算的信号 必须具有相同的量纲。
梅逊公式
回路总增益 (闭环传函)
第i条前向通 道余子式
第i个前向 通道增益
特征式
例:三级RC滤波网络如
图所示,求传递函数G(s)。
解: 前向通路1条 独立回路5个
两两不接触回路6个
三三不接触回路 特征式 余子式 传递函数
例:试求取图示系统的传递函数
解:前向通路3条
独立回路2个
例:系统结构图如图所示,试求其传递函数
积分器框图
特性:调节系统稳态误差,也称为无差 环节。
电压的传递函数
三、纯微分环节
定义:环节的输出响应正比于输入信号的变化率 。
微分方程 传递函数
测速发电机
四、惯性环节
定义:环节的输出不能立即复现输入,而是经过 一定时间后才能复现输入的变化。
微分方程
传递函数
运算放大器
五、振荡环节
定义:在输入作用下,环节输出响应随时间变化的 过渡过程总是在某一稳定值上下出现衰减振荡,而 最终趋于稳定值。
《控制工程》传递函数解析PPT课件
m
.. y(t
)
+
c
. y(t
)
+
k
y
(t)
f (t)
令初始条件均为零, 方程两边取拉氏变换
k c
第二章 传递函数
y(t)
m
f(t)
(ms 2 + cs + k ) Y( s ) F( s )
∴
G(s)
Y(s) F(s)
ms2
1 + cs
+
k
-
图2-5
例2 : L、R、C 电路系统
R
L
u1(t)
则该系统的传递函数 G(S) 为:
G(s)
X0 (s) Xi (s)
bms m ansn
+ bm1s m1 + L + s0 + an1s n1 + L + a0
-
(n≥m)
传递函数方框图:
Xi(s) G(s)
X0(s)
第二章 传递函数
求传递函数的步骤:
1)列出系统微分方程(非线性方程需线性化) 2)假设全部初始条件均为零,对微分方程进行拉氏变换
系统综合设计的基础,因此,十分重要。
-
一、定义
第二章 传递函数
定义:对于单输入、单输出线性定常系统,当输入 输出的初始条件为零时,其输出量的拉氏变
换与输入量的拉氏变换之比。
设线性定常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an x(0n)( t) + an1x(0n1)( t) + L + a0 x0( t)
bm x(i m)( t)
第二章 传递函数
第二章 传递函数
自动控制理论 2-4 传递函数及方块图
在控制量R(s)和扰动量N(s)同时作用时,系统总的误差
E(s)
1
1 G1 (s)G2
(s)H
(s)
R(s)
1
G2 (s)H (s) G1 (s)G2 (s)H
(s34)
N (s)
1
R(s) G2 (s)H (s) N(s)
1 G1 (s)G2 (s)H (s)
1 G1 (s)G2 (s)H (s)
32
扰动 N (s)
R(s) +
E(s)
G1(s)
+ +
G2 (s)
C(s)
_
B(s)
H (s)
1、开环传递函数
B(s) E(s)
G1(s)G2 (s)H(s)
2、闭环传递函数 3、扰动传递函数
C(s) G(s)E(s) G(s)[R(s) B(s)]
G(s)[R(s) H(s)C(s)]
C(s) G(s) R(s) 1 G(s)H(s) 结论: 具有负反馈结构环节传递函数等于前向通 的传递函数除以1加(若正反馈为减)前向通道与反 馈通道传递函数的乘积。
10
4.信号相加点和引出点的移动 P34 表2-2
(b)引出点(又叫分支点) (d)方块(又叫环节)
系统的方块图实质上是将原理图与数学方程两者结合起来, 它是一种对系统的全面描写。
1
二、绘制系统框图步骤
1.列写系统每一个部件的运动方程 •从输入量开始写,以系统输入量作为第一个方程右边的量; •每个方程左边只有一个量,从第二个方程开始,每个方程左边的 量是前面方程右边的中间变量; •直到系统输出量在方程的左边出现为止;
8
2、并联运算法则
R(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延时定理
L[ f (t a) 1(t a)] e
as
F ( s)
衰减定理 初值定理
终值定理
拉氏反变换
只含有实数极点的情况
含共轭复数极点的情况
含多重极点的情况 设F(s)存在r个重极点-p0,其余极点均不同,则
= 式中,Ar+1,…,An利用前面的方法求解。
运动方程为:
传递函数为: 式中,T—积分环节的时间常数。
如:有源积分网络
二阶振荡环节 运动方程为:
传递函数:
式中,T—振荡环节的时间常数 ζ—阻尼比,对于振荡环节,0<ζ<1
K—比例系数
ωn称为无阻尼固有角频率。
式中,
当
质量-弹簧-阻尼系统
时,为振荡环节。
作业: 2-1, 2-2, 2-9(b), 2-10(a) ,2-11(c), 2-19
特征方程、零点和极点
特征方程 令:
则: N(s)=0称为系统的特征方程,其根称为系统的特征根。 特征方程决定着系统的动态特性。N(s)中s的最高阶次 等于系统的阶次。
零点和极点 将G(s)写成下面的形式
系统传递函数的极点就是系统的特征根。 零点和极点的数值完全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参数。
零、极点分布图 将传递函数的零、 极点表示在复平面上 的图形称为传递函数 的零、极点分布图。 零点用“O”表示, 极点用“×”表示。
输出量不失真、无惯性地跟随输入量,两者成比例关系。
齿轮传动副
运算放大器
一阶惯性环节 凡运动方程为一阶微分方程
形式的环节称为惯性环节。其传递函数为:
K—环节增益(放大系数); T—时间常数,表征环节的惯性,
和环节结构参数有关
弹簧-阻尼器组成的环节
微分环节 输出量正比于输入量线性系统传递函数的零、极点表达式
假设系统有b个实零点,c 对复零点,d 个实极点, e对复极点和v个零极点 可见
b+2c = m v+d+2e = n
对于实零点 成如下形式:
和实极点
,其因式可以变换
对于复零点对 可以变换成如下形式:
和
,其因式
式中,
对于复极点对 变换成如下形式:
Table 2.2 等效弹簧系数
传递函数求解示例 质量-弹簧-阻尼系统的传递函数
所有初始条件均为零时,其拉氏变换为:
按照定义,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Table 2.3 复阻抗说明
R-L-C无源电路网络的传递函数
所有初始条件均为零时,其拉氏变换为:
几点结论 传递函数是复数 s 域中的系统数学模型,其参数仅取决 于系统本身的结构及参数,与系统的输入形式无关。 传递函数通过系统输入量与输出量之间的关系来描述 系统的固有特性。即以系统外部的输入-输出特性来描 述系统的内部特性。 若输入给定,则系统输出特性完全由传递函数G(s) 决 定,即传递函数表征了系统内在的固有动态特性。
五、传递函数及其典型环节传递函数
传递函数的概念和定义
在零初始条件下,线性定常系统输出量的拉氏变换 与引起该输出的输入量的拉氏变换之比。
零初始条件: t<0时,输入量及其各阶导数均为0; 输入量施加于系统之前,系统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 即t < 0 时,输出量及其各阶导数也均为0;
设线性定常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和
,其因式可以
于是,系统的传递函数可以写成:
为系统静态放大倍数。
环节的分类 比例环节: 一阶微分环节: 二阶微分环节: 积分环节: 惯性环节:
振荡环节:
典型环节示例 比例环节 其运动方程为:xo(t)=Kxi(t)
xo(t)、xi(t)—分别为环节的输出和输入量; K—比例系数,等于输出量与输入量之比。
传递函数为: 式中,—微分环节的时间常数
无负载时
式中, Kt为电机常数。
测速发电机
无源微分网络
显然,无源微分网络包括有惯性环节和微分环节,称之为 惯性微分环节,只有当|Ts|<<1时,才近似为微分环节。 除了上述微分环节外,还有一类一阶微分环节, 其传递函 数为:
积分环节
输出量正比于输入量对时间的积分。
的零极点分布图
脉冲响应函数 初始条件为0时,系统在单位脉冲输入作用下的输 出响应的拉氏变换为 Y (s) G(s) X (s) G(s)
即 y(t ) L1[Y (s)] L1[G(s)] g (t )
g(t)称为系统的脉冲响应函数(权函数)。 系统的脉冲响应函数与传递函数包含关于系统动态 特性的相同信息。
则零初始条件下,系统传递函数为
它有以下特点: 比微分方程简单,通过拉氏变换,实数域复杂的微积分运 算已经转化为简单的代数运算;
输入典型信号时,其输出与传递函数有一定对应关系,当 输入是单位脉冲函数时,输入的象函数为1,其输出象函数 与传递函数相同; 令传递函数中的s=jω,则系统可在频率域内分析(详见第 四章); G(s)的零极点分布决定系统动态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