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专业培养方案
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背景介绍风景园林是一门涉及园林设计、规划、植物栽培、园艺栽培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专业。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绿色生态环境的需求增加,风景园林专业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方案,以期为相关教育机构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二、培养目标1.培养具有扎实的植物生态学、景观规划设计、园艺技术和社会管理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专门人才;2.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责任心和团队协作能力;3.培养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风景园林专业人才,他们可以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打造美丽城市和乡村环境作出贡献。
三、培养方案1.专业课程设置(1)植物学、园林规划与设计、景观工程施工、园艺学、生态环境规划与管理、土地资源利用规划等基础课程;(2)景观生态学、园林景观植物配置、绿化工程与施工技术、景观设计理论与实践、园林艺术设计与实践等专业课程;(3)社会实践和实习环节,如实地勘测、设计实习、工程实习、实验实习等,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环境中学习和实践。
2.教学模式(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每门课程都应结合实践教学,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向实地,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知识;(2)创新教学。
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引入前沿科技、新概念、新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3)项目驱动。
以实际项目为导向,引导学生参与实际园林规划、设计和建设项目,并注重团队协作和跨学科融合。
3.实践教学(1)实地考察。
安排学生到国内外知名的园林景观项目进行实地考察,学习优秀的设计理念和实践经验;(2)社会实践。
组织学生参与社区绿化、城市规划、园林建设等实践项目,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的专业价值和社会责任;(3)实习实训。
与风景园林相关的企业和单位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以致用。
4.师资队伍建设(1)结构合理。
加强学科交叉,引进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师资;(2)培训和提升。
风景园林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风景园林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专业概述。
同学们!风景园林这个专业可酷啦。
简单说呢,就是把大自然和人造环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打造出超级美的户外空间。
小到街边的小花园,大到大型的城市公园,甚至是整个景区的规划,都离不开咱风景园林专业的小伙伴们呢。
二、培养目标。
1. 知识目标。
咱们得掌握好多知识,像园林植物的种类、习性这些,总不能把喜欢水的植物种到沙漠里去吧。
还要了解园林建筑的设计原理,什么亭台楼阁怎么建得既好看又实用,这里面学问可大了。
另外,风景园林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也得精通,这样才能合理地规划出一块地儿该怎么布局。
2. 能力目标。
动手能力那是必须的。
要会画设计图,从草图到精确的施工图,这就像厨师会做菜一样重要。
而且要能够运用各种软件来辅助设计,什么Photoshop、SketchUp之类的。
还要有实地施工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就像一个导演一样,指挥着整个项目的建设。
再有呢,要有创新能力,老是千篇一律可不行,得设计出让人眼前一亮的园林景观。
3. 素质目标。
要有一颗热爱大自然的心,毕竟咱们整天和花草树木打交道。
要有艺术修养,懂得欣赏美、创造美。
而且要有团队合作精神,一个大型的风景园林项目可不是一个人就能搞定的,需要大家齐心协力。
三、课程设置。
1. 基础课程。
首先是公共基础课,像英语、数学、政治这些,虽然可能有点枯燥,但它们是基础呀,就像盖房子的地基一样。
英语学好了,以后还能看看国外先进的园林设计理念呢。
然后是专业基础课,比如园林植物学,在这里你会认识各种各样的植物,感觉就像进入了一个植物王国。
还有园林绘画基础,从最开始画线条都手抖,到最后能画出美美的园林效果图。
2. 专业核心课程。
园林设计可是核心中的核心。
在这个课程里,你要学会根据不同的场地条件、客户需求来设计出独特的园林景观。
园林工程也很重要,它会告诉你怎么把设计图变成现实,从土方工程到水景工程,每一个环节都得仔细琢磨。
园林建筑设计呢,就是教你怎么设计那些园林里的小建筑,让它们和周围的环境完美融合。
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引言风景园林专业是一门涉及园林设计、植物栽培、景观规划等多方面知识的综合性专业。
在当今社会,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风景园林专业人才的需求愈发突显。
因此,作为高校教育部门,如何培养出高质量的风景园林专业人才,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现状分析1.风景园林专业人才的必要性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在城市规划、环境保护、旅游规划等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他们通过科学的设计和合理的规划,能够提升城市景观品质,改善生活环境,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2.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目前,虽然各高校对风景园林专业人才的培养已经开始,但普遍存在教学资源不足、教学环境滞后、实践教学不足等问题。
而且,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相对较弱,面对未来的就业压力,很多学生缺乏自信和实战能力。
三、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包括植物学、园林设计、土木工程学基础等,为学生全面了解风景园林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
(2)专业课程:包括景观规划、植物配置技术、景观设计软件应用等,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技能。
(3)实践课程:包括校园景观设计、社区绿化规划等,通过实践课程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教学方法(1)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同时要安排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
(2)创新教学手段:可以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如虚拟仿真技术、植物栽培模拟等,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相关理论知识。
3.实践教学(1)实习实践:要积极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业或机构进行实习实践,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学习并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2)项目实践:可以组织一些校内或校外的项目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实际的设计、规划等工作,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专业素养培养(1)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思维活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灵活应对各种问题。
风景园林培养方案

风景园林培养方案第1篇风景园林培养方案一、前言风景园林是集自然、艺术、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旨在通过对自然和人工环境的规划、设计、建设与保护,创造宜居、美观、生态、可持续的生活环境。
为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风景园林专业人才,本方案在充分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需求,制定以下培养方案。
二、培养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风景园林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了解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前沿领域。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生态保护、园林植物应用等方面的能力。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三、培养要求1. 理论知识:学生应掌握风景园林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2)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3)园林植物与生态;(4)风景园林建筑与工程;(5)风景园林管理与法规。
2. 实践能力:学生应具备以下实践能力:(1)能独立完成风景园林规划设计;(2)能参与风景园林工程建设与管理;(3)能进行园林植物配置与生态保护;(4)能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风景园林研究与创新。
3. 职业素质:学生应具备以下职业素质:(1)遵守职业道德,具有诚信、敬业、奉献精神;(2)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能与他人协作完成工作任务;(3)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关注风景园林行业的发展与环境保护;(4)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勇于探索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
四、课程设置1.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思想政治、英语、计算机、数学等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专业基础课程:包括风景园林历史、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园林植物、生态学、建筑与工程等课程,为学生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
3. 专业核心课程:包括风景园林设计、风景园林工程、园林植物配置、生态规划与设计、风景园林管理与法规等课程,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
风景园林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2803培养目标

风景园林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2803一、培养目标风景园林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吃苦精神与创新意识,有科技、人文、艺术与生态基础的人才。
以户外空间营造为核心,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根本使命,具备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风景园林工程技术与建设管理、园林植物应用、风景资源与遗产保护等专业知识,具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能够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风景园林工程、城市景观、生态修复、自然与文化遗产开发保护等领域从事适应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目标1:具备生态伦理和人文艺术素养。
目标2:掌握风景园林专业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能。
目标3:具备自主学习、实践创新能力,具备应用型人才的能力与素质。
目标4:具备综合调研与分析能力,掌握专业应用技术手段。
目标5:形成完整的科学思维体系,有利用规划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标6: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与理解能力,具有团队协作意识与互助精神。
二、毕业要求学生毕业时应达到以下几方面的要求:毕业要求1:有一定的政治素养,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一定的理解;有社会责任感,有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毕业要求2:遵纪守法,熟悉风景园林的行业标准和规范,掌握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有高尚的职业操守、饱满的工作热情。
毕业要求3:掌握一门外语,具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掌握一定的专业词汇并能对外文资料进行初步解读与运用。
毕业要求4:掌握设计、施工、绘图、植物配置、预决算编制等专业应用能力;熟悉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和工程管理知识。
毕业要求5:有较好的人文素养,熟悉古典园林与中外建筑发展史,掌握古建筑形制与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熟悉山西园林文化发展历程。
毕业要求6:掌握数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理论和技能,可为岗位需要、行业发展做基础和铺垫,并能帮助学生进修和求学。
毕业要求7: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扎实的美术功底。
同济风景园林培养方案

同济风景园林培养方案一、入学初体验与基础构建(大一大二上)刚进同济风景园林专业的时候,就像走进了一个大花园,啥都新鲜。
1. 公共基础课。
首先得把那些大学公共课给拿下,像英语啊,这可是和国际接轨的工具,毕竟风景园林也得了解国外的先进理念。
还有高等数学,虽然感觉和园林有点远,但它能锻炼咱的逻辑思维,就像给大脑做体操一样。
计算机基础也不能少,以后做设计图、分析数据啥的都得靠它。
2. 专业基础课。
植物学是重点中的重点。
要认识各种各样的植物,就像认识一群性格各异的朋友。
从它们的形态特征到生态习性,都得摸得门儿清。
绘画基础课也很有趣。
从素描到水彩,把眼前的风景用画笔描绘出来,这可是以后设计的基本功。
就像厨师得先学会切菜一样,咱们得先学会把看到的美景画下来。
园林史就像一部精彩的故事书。
从古代园林的精巧雅致,到现代园林的多元创新,了解园林的发展历程,就像知道自己家族的族谱一样,能让我们在设计中有更多的灵感来源。
二、专业技能大升级(大二下大三)这时候就开始进入专业技能的深度修炼了。
1. 设计课程。
园林设计课是核心。
从小型的庭院设计开始,一点点扩大到城市公园、居住区景观等大型项目。
每次设计都像是一场头脑风暴,要考虑功能需求、美观性、生态性等一大堆因素。
就像在玩一个超级复杂的拼图游戏,每个元素都得恰到好处地放在合适的位置。
景观规划课程则更宏观一些。
要从区域的角度去考虑景观的布局,像是规划一片大地的锦绣衣裳。
要研究地形地貌、水文气候等自然因素,还要考虑城市发展、人口分布等社会因素。
2. 工程技术类课程。
园林工程课,这是把设计从图纸变成现实的关键。
要学习土方工程、给排水工程、园林建筑构造等知识。
就像知道怎么盖房子、怎么通水通电一样,让我们的设计能够稳稳地落地。
材料学课程让我们了解各种园林材料的特性。
是用木材打造自然温馨的氛围,还是用石材营造厚重坚固的感觉,都得根据设计需求来选择。
这就像厨师挑选食材一样,不同的材料能做出不同风格的“园林大餐”。
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学分构成 总学分 理论 实践
2
2
1
1
2
2
பைடு நூலகம்
4
4
3
3
4
4
3
3
4
4
1
1
1.5
1.5
1.5
1.5
0.5
0.5
0.5
0.5
2
1
1
3
1
2
2
2
2
2
10
10
47
40
7
3
1.5 1.5
3
1
2
3
1.5 1.5
4
1
3
3
1
2
周学时构成 理论 实践
1 2
4
4 5 4 5 1
2,2 2,2
1 1
1
1
1
2
2
2
32 13
1.5 1.5
合计
观赏植物与造景 1 Ornamental Plant and Landscaping 1 观赏植物与造景 2 Ornamental Plant and Landscaping 2 城市景观规划 Urban Landscape Planning 景观建筑设计 1 Scenic Architectural Design 1 景观建筑设计 2 Scenic Architectural Design 2
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景观规划设计、景观工程的基础理论 和基本知识,具有景观项目策划、景观规划设计、景观建筑设计、景观植物设计、旅游 风景区规划、景观施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能力;能在相关景观建筑设计院所、园林工程 公司、城市建设、城市规划、旅游规划策划等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专业技术及管 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基本业务规格 1. 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2. 能正确运用植物、水体和地形等自然要素进行景观规划设计和景观建筑设计;具 备计算机绘图、手绘效果表现等各种设计表达技能以及景观工程施工管理的能力; 3. 掌握人的心理、行为与景观建筑环境、空间的关系;掌握与建筑有关的经济技术 指标、相关法律法规;熟悉景观边缘学科与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掌握景观建筑结构、 构造等相关知识,熟悉景观建筑材料的性能,并能综合应用; 4. 具有景观建筑及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和概预算的能力; 5. 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风 景园林专业相关知识,并进行科研创新的能力; 6. 具有本专业必需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达到浙江省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二级水 平; 7. 具有较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达到 CET-4 水平。 三、基准学制 四年 四、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五、主干学科 风景园林学 六、核心课程 观赏植物与造景 1-2、城市景观规划、景观建筑设计 1-2、景观设计 1-3、景观工程 学。 七、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本专业毕业最低学分为 160 学分。基础课程 49 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程 39 学分,公 共选修课程 10 学分;核心课程 32 学分;模块课程 69 学分,其中专业模块必修课程 57 学分,模块限选课程 6 学分,跨专业选修课程 6 学分;素质拓展课程 10 学分。
风景园林专业教学培养方案

风景园林专业教学培养方案一、专业特色风景园林是综合利用科学和艺术手段营造人类美好的室外生活境域的一个行业和一门学科,是以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为总目标,以环境、生态、地理、农、林、心理、社会、游憩、旅游、哲学、艺术、建筑等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学科为基础,以规划设计为核心,面向人类聚居环境创造建设、保护、管理和人文建设的学科专业。
目前该学科在国外已经有百年的发展历史,其专业教育非常重视多学科的结合,学科发展呈现多元化的态势。
在国内,风景园林学科教育也日趋完善、规范。
其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人类聚居环境建设中,生存环境的保护、开发、改善、强化的迫切性和紧迫感正在与日俱增,而该领域中从事园林景观研究、工程实践及其管理的高层次人才却十分缺乏。
因此,必须加强高等院校的风景园林学科建设,提升办学层次,加大力度完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人才教育体系。
华东理工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工学一直是该学校的特色所在,因此,本专业依靠学校强大的理工背景和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的设计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这三大学科成熟的发展体系,立足学科交叉,以园林建筑、地域文化景观与遗产保护研究、资源环境与生态景观设计为特色;以此进一步彰显华东理工大学工学特色,推动学科之间的交叉,为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风景园林学科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能从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保护、建设、管理和研究工作,胜任风景区规划、城乡各类绿地及景观规划设计、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游憩与旅游规划设计、环境与生态保护、城乡规划、建筑设计等各类设计实践工作,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一定的国际视野,能面向未来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毕业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建筑设计、风景园林遗产保护、建设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风景园林的现场调查分析,空间规划设计、植物等材料应用、工程技术与建设管理、文字图纸表达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能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建筑设计、风景园林遗产保护、施工管理、教育科研、投资和开发等相关部门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风景园林专业培养方案(本科)

附表 4
风景园林专业知识与能力实现矩阵
课程或实践教学环节名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形势与政策 大学外语 大学计算机基础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 大学计算机应用 大学计算机应用实验 高等数学 B 线性代数 B 军事理论教育 大学体育 大学语文 3 风景园林专业导论 素描基础 色彩基础 中外园林史 植物学 植物学实验 园林花卉学 园林花卉学实验 风景园林艺术原理 制图基础 园林树木学 园林树木学实验 测量学 测量学实验 造型基础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风景园林建筑设计 风景园林设计 生态景观规划 园林工程 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 设计表现技法
大学语文 3 风景园林专业导论 素描基础 色彩基础
07050011 1 20 20 31020001 1 16 16 31010002 3 48 20 28 31010027 2.5 42 18 24
2x10 4x4 3*
3*
中外园林史 植物学
31010003 2 32 32 31010004 2 30 30
所占总学 实验/上
分比例 机/实践
(%)
学分
27.7
5
11.6
8
14.7
19.5
5.6
39
59.6
71.5
所占总 学分比 例(%)
2.8 4.5 11.0
22.1 40.4
总 学 时
1100 500 736 160
2496
理论 学时
642 340 424 160
课内学时
实验/ 上机 学时
课内 总学时
八、附表
1.各类课程学时、学分分配表 2.实践教学安排表 3.课程设置表 4.知识与能力实现矩阵
风景园林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风景园林设计人才培养方案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自然环境的关注,风景园林设计行业的需求越来越大。
为了培养更多优秀的风景园林设计人才,我们制定了以下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1. 培养具备扎实的风景园林设计理论基础和创意设计能力的人才。
2. 培养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适应团队工作的人才。
3. 培养具备实际操作技能和项目管理能力的人才。
二、培养方案1. 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包括植物学、土壤学、生态学等基础科学课程,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设计课程:包括风景园林设计原理、植物配置设计、景观材料应用等设计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3)实践课程:包括实地勘察、施工管理、项目实践等实践课程,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
2. 实践教学(1)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不同类型的风景园林,拓宽视野,培养观察和分析能力。
(2)实习实训:安排学生到风景园林设计机构或景观建设公司进行实习实训,让学生接触真实项目,提升实践能力。
(3)项目实践:组织学生参与实际项目的设计和管理,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
3. 师资队伍建设(1)优化师资结构: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的专业人才,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
(2)教师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学术交流和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3)行业合作:与风景园林设计机构和景观建设公司合作,邀请行业专家来校进行讲座和指导,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
4. 学生评价和奖励机制(1)学生评价:通过课堂表现、设计作品、实践成果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
(2)奖励机制:设立优秀设计奖、实践能力奖等奖项,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和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三、培养效果评估1. 学生就业率:通过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评估培养方案的有效性。
2. 行业认可度:通过就业单位和行业协会的认可和评价,评估培养方案的质量和适应性。
3. 学生综合素质评估:通过学生的学术成绩、设计作品和实践能力等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情况。
风景园林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风景园林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1.1 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风景园林专业是一门涉及多个学科的综合性专业,包括建筑学、园艺学、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
因此,在本科阶段的培养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我们要加强对学生的基本理论教育。
这包括建筑学、园艺学、环境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
我们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验、实习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实际项目中,了解风景园林设计的实际操作流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2.1 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我们在课程设置上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设置一些实践性强、与实际工作紧密相关的课程。
例如,我们可以开设“风景园林设计实战”、“园林植物配置与应用”等课程,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我们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的风景园林设计案例,了解设计理念和方法;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3.1 学术交流与科研能力的培养为了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我们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术活动,如学术报告、研讨会等,让他们接触到更多的学术成果和前沿动态。
我们还要支持学生开展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
我们还要加强与国内外相关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和研究机会。
通过这些途径,我们希望能够培养出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风景园林专业人才。
四、总结风景园林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关系到我国风景园林事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肃性,不断完善培养方案,努力提高培养质量。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我国风景园林事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景观规划与设计、景观建筑设计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景观项目策划、景观规划设计、景观建筑设计、景观植物设计、旅游风景区规划、景观施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能力;能在相关景观建筑设计院所、园林工程公司、旅游管理、城市建设、城市规划等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专业技术及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基本业务规格1. 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2.能正确运用植物、水体和地形等自然要素进行景观规划设计和景观建筑设计;具备计算机绘图、手绘效果表现等各种设计表达技能以及景观工程施工管理的能力;3. 掌握人的心理、行为与景观建筑环境、空间的关系;掌握与建筑有关的经济技术指标、相关法律法规;熟悉景观边缘学科与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掌握景观建筑结构、构造等相关知识,熟悉景观建筑材料的性能,并能综合应用;4. 具有景观建筑及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和概预算的能力;5. 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风景园林专业相关知识,并进行科研创新的能力;6. 具有本专业必需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达到浙江省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二级水平;7. 具有较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达到CET-4水平。
三、基准学制四年四、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五、主干学科风景园林学六、专业主干课程设计基础、景观工程制图、景观生态学、观赏植物与造景、城市景观规划、景观设计、景观建筑设计、景观工程学。
七、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本专业毕业最低学分为160学分,其中,普通教育课程31学分,基础教学课程26学分,专业教学课程62学分,公共选修课程9学分,实践教学环节22学分,素质拓展环节10学分。
风景园林专业教学安排表有关说明:1.周学时一般不高于23学时,最后一学期一般不安排理论教学课程。
2.专业主干课程以★号表示。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增加每周2课时的实践教学环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增加每周1课时的实践教学环节。
级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级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环境美化和休闲场所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对于风景园林专业人才的培养变得至关重要。
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学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等因素,以满足社会对风景园林行业人才的需求。
以下是一份具体的1200字以上的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1.培养具备扎实的风景园林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的人才;2.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3.培养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4.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人才。
二、培养方案1.学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需要注重学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将接受系统的风景园林学科理论培训,包括环境设计、植物生态学、景观构建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还需要进行频繁的实践活动,如实地勘察、设计模拟等,以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专业课程设置风景园林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全面、多元化,涵盖基础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
基础理论课程包括环境学、地理信息系统、景观生态学等方面的知识,实践课程包括设计实习、施工实习等方面的实践操作。
此外,还应设置一些前沿课程,如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等,以培养学生对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3.实践教学与实习实训风景园林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校期间应进行多次实践教学活动,如作业实践、社会实践等。
此外,还应规定学生必须参加一定时间的实习实训,以加强对实际工作的了解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
4.综合素质培养风景园林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学校应该组织各类社团活动、学术讲座等,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
此外,还应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和实践项目,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5.毕业设计/毕业论文风景园林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是风景园林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和展示的重要阶段。
学生在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过程中要独立完成一个风景园林项目的设计或研究,并能够有效地表达和展示自己的成果。
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背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促使了风景园林专业的迅速崛起。
风景园林设计是一项融合建筑、艺术、土木工程、植物学、生态学等学科的技术,对于环境卫生、文化传承、休闲活动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
因此,我国需要大量专业人才来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现就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阐述。
二、培养目标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一)基础素质:拥有较好的人文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掌握贴近实际的计算机应用和语言表达技巧,并具备良好的思维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综合素质:具备扎实的风景园林专业技术知识、广泛的文化背景和艺术修养,能够协调各种人、事、物之间的关系,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和管理能力。
(三)实践素质:实践能力是本专业人才的核心素质,应具备实地勘测、设计方案制定、施工现场管理、项目经济管理等技术技能,了解社会发展和法律法规,有关风景园林的建设、管理和维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三、课程设置风景园林专业人才的核心课程设置:(一)基础课程:人文、自然科学、艺术与设计、计算机应用等。
(二)专业课程:风景园林学、公共绿地规划与设计、园林植物学、土建与排水、园林景观构成、农业生态学、专业指导与实践等。
(三)学科交叉课程: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环境学、旅游学、艺术设计等。
四、实践环节实践环节是培养风景园林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
大学的实践教学应崇尚实用性、注重实战性、强调专业性,并围绕专业特点衍生出相应的实践形式。
具体包括:(一)实习:根据学生不同年级分层次安排实习岗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二)实验:设计、模拟与评估风景园林工程,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课程设计:依据课程设置的内容,让学生通过小型实践项目实践运用专业技能;(四)设计竞赛:参加校内外及国际的风景园林设计、规划竞赛,提高学生对专业的理解和创新能力。
五、人才培养机制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是培养风景园林专业人才的保障。
风景园林专业培养方案

风景园林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学科门类:工学专业代码:082803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知识、理论和设计方法,能在城市建设管理、园林绿化以及各级各类景观设计公司、建筑设计院、规划设计院等部门从事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1、具备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素养,具有较高的美学修养和健全的人格和心理素质。
2、了解人的行为心理、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与景观环境的关系,了解建筑学、城乡规划以及其它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3、具备地理学、植物学、生态学、林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熟悉园林植物的特性,熟练运用园林植物进行植物造景;4、掌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以及景观营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从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以及施工管理业务的能力。
5、熟悉职业景观建筑师业务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科技研究、项目策划和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三、学制和学分基本学制5年,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在校修读年限4-7年。
总学分 180 。
四、学位授予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五、主干学科风景园林、城乡规划、建筑学六、专业主干课程与学位课程1.专业主干课程:居住区规划与景观设计、公园与生态设计、景观生态学、植物景观与种植设计、园林建筑设计、城市景观设计、园林工程、城市规划原理、风景区规划、园林政策与法规2.学位课程:景观设计原理、公园与生态设计、园林建筑设计、城市景观设计。
七、实践性教学环节八、毕业条件学生在4~7年内按照本培养方案修满180学分。
符合湖北工程学院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九、风景园林专业教学进程表(见附表)十、主要课程简介1、景观设计原理课程目标:掌握景观设计的相关理论基础,熟悉景观设计、景观构成的环境要素、景观设计的成果与表现,能从事各种层次的景观规划设计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2 掌握及熟悉园林植物种植及应用的工程技术知识:通过课程学习,初步建立风 景园林工程技术的整体观念,明确常用的风景园林植物应用种类,种植栽培技术,掌握绘制 植物种植施工图的基本能力,了解植物生态与园林构筑的实施可行性。
1.5.3 具备基本的园林工程施工协调及控制基础知识:在明确专业概念、基本原则的 前提下,了解风景园林元素的工程处理措施和原则,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使学生有 机会接触更多实际工程案例,建立起专业知识的形象概念,将枯燥难懂的文字和图示转化为 直观的形象,并应尽可能带学生在室外参观实际工程,把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
1.4.5 植物学:从植物的种群、群落、植被及生态系统不同的水平掌握植物生态学的 基本知识,了解各类植物的生物特性并掌握基本的植物种植设计原则与要求,树立生物多样 性的观念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
1.5 风景园林工程技术知识
1.5.1 掌握园林建筑物及工程构筑工程技术知识: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后实践,初步掌 握风景园林工程从宏观到微观的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了解风景园林工程的 实施程序、工艺特点和设计要点,初步掌握完成风景园林设计施工图所需要的专业技术知识, 能够独立设计一般性的风景园林工程施工图并能够处理常见的工程问题,实现风景园林设计 从概念设计到工程实践的衔接过程,从而为以后的专业实践奠定基础。
决问题的能力。 1.1.2 人文社会科学及综合素养等:培养思想健康、品行良好、积极向上、遵纪守法
的当代大学生,具有一定的人文科学知识、艺术修养,具有创新意识、进取精神及健康身心 的综合素养。
1.1.3 外语及计算机基础:具有良好的外语和计算机基础,能够熟练应用外语和计算 机进行资料收集和专业学习,具有对外交流的基本能力。
1.2 土木工程基础知识 1.2.1 土木工程图学基础:掌握图学基础与阴影透视等基本知识和制图基础。 1.2.2 土木工程力学与结构基础:掌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理论知识。 1.2.3 工程经济与管理基础:熟悉风景园林工程经济与工程管理相关知识。
2
1.3 风景园林设计知识与技能
1.3.1 风景园林设计的基本原理:掌握风景园林功能的原则与分析方法;掌握风景园 林美学的基本原理和构图规则;了解风景园林设计与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及人文环境的关系, 掌握场地设计的基本原理、内容和方法;了解可持续发展的设计观念和理论;了解建筑学、 城市规划、生态学、植物学以及其它边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掌握风景园林营造的场地、材 料、构造知识,能够合理利用相关技术知识组织各种风景园林要素;
1.4.3 环境心理学:了解环境心理学的基本知识,要求对环境与人的行为的关系有一 定的辨识与判断能力。
1.4.4 风景园林生态学:掌握景观生态学的概念与发展,正确认识风景园林与景观生 态学的关系,掌握景观生态构成的基本结构和景观生态的基本过程和动态变化,掌握景观生 态的分类与评价以及景观生态的规划与设计方法。
1.3.2 风景园林设计的过程与方法:了解设计前期策划、方案设计到施工图设计及工 程实施等各阶段的工作内容、要求及其相互关系。熟悉职业风景园林师的工作过程、内容和 方法,熟悉相关建设法律法规与技术标准,有能力应用风景园林设计原理进行风景园林方案 规划设计,了解设计过程中各专业协作的工作方法。
1.3.3 风景园林设计表达:掌握风景园林设计手工表达方式,如徒手画、模型制作等, 有能力选用恰当的表达方式与手段,形象地表达设计意图和设计成果。有能力用书面及口头 的方式清晰而恰当地表达设计意图。掌握 cad、sketch-up、photoshop 等计算机辅助风 景园林规划设计与分析的基本技能,有能力使用专业软件绘制设计图和编制设计文件。
风景园林专业培养方案
一、专业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 1设的需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围绕
风景园林学专业要求,以通识教育基础、风景园林学基础以及建筑大类学科专业基础、专业 课程和实践环节构建教学体系,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 宽、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毕业后能够从事各种类型及尺 度的园林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以及相关的科研、教学和管理实践等工作,以及相关政府部门、 开发建设单位从事风景园林环境技术管理、工程策划及相关建设项目开发等工作。
1
熟悉职业风景园林设计师的工作过程、内容和方法,熟悉相关建设法律法规与技 术标准,了解景园建造施工图设计的要求与方法。 (2)能力结构要求
具有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综合分析、协调解决和方案表达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创造力, 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具有组织园林设计全过程的基本能力,了解风景园林设计 过程中各专业协作的工作方法,初步具有综合和协调各种技术条件与方案创作之间关系的能 力;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分析的基本技能;掌握园林手绘表现的方法与技巧。
1.4 风景园林设计相关知识
1.4.1 建筑学:了解中外建筑历史发展的过程及基本史实,了解各个历史时期建筑风 格的成因,了解当代主要建筑理论及代表人物与作品,了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与基 本原则,掌握主要建筑类型的设计原理与方法。
1.4.2 城市规划学:熟悉并了解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基本的城市规划法 规和政策,正确认识城市规划与风景园林规划之间的关系。
(3)素质结构要求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有为国家富强与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理想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思想 道德、敬业精神、健康的人生态度,具有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掌握一门外国语, 具备基本的听、读、写作能力。
二、专业人才培养标准
1.技术知识和工程设计能力 1.1 基础科学知识 1.1.1 自然科学基础: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思想方法,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
2、培养要求 (1)知识结构要求 了解风景园林发展历史的基本脉络,熟悉世界范围内重要的风景园林体系及风格 特征及其经典实例; 掌握风景园林学的基础理论与基本原理,掌握多种类型的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方 法; 掌握景园营造的场地、材料、构造知识,掌握相应的植物学和生态学原理等技术 知识,能够合理利用相关技术知识组织各种风景园林要素; 了解人的行为心理、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与风景园林环境的关系,了解建筑学、 城市规划以及其它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