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和防护论文
手术室职业暴露情况分析及防护研究
手术室职业暴露情况分析及防护研究手术室作为医疗机构中最难以控制感染的环节之一,其职业暴露情况的分析及防护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在手术室中,医务人员常常会遭受针刺、切割、割伤等职业暴露,从而可能感染病原体,导致医务人员的健康受到影响。
因此,对手术室中的职业暴露情况进行深入的研究和防护措施的完善,对于保障医务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针刺伤是手术室医护人员最常见的职业暴露情况之一。
针刺伤引起的病原体感染往往是十分严重的,诸如B型肝炎、C型肝炎、爱滋病、狂犬病等都可能通过针刺伤传播。
由于手术室医护人员需要经常使用针头、注射器等刺入患者的皮下组织,因此遭受针刺伤的概率也很高。
为了预防这种情况,手术室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减少操作失误的概率,同时需要使用符合规格的防护手套等防护用品,防止针头刺伤或者切割手部的伤害。
其次,手术中的切割、割伤等暴露情况也时有发生。
在开展手术过程中,手术刀、剪刀、钳子等手术器具的使用频繁而又细微,医护人员可能因操作失误而受到切割、割伤等伤害。
这种情况常常会导致细菌性感染、病毒感染等疾病发生,危及医务人员的健康。
因此,医务人员需要对手术器具的使用熟练掌握,减少操作失误的概率,同时使用符合要求的防护手套和外科口罩等防护用品,保护手部和呼吸道的健康。
最后,手术室空气污染也是一种职业暴露情况。
手术室的深度清洁不足、HCV携带者的手术操作、患者病原菌的外泄等原因都可能导致手术室内空气的污染。
手术室医业人员呼吸的空气中存在的微生物有一定概率对医护人员的健康造成伤害。
因此,对于手术室内空气进行定期监测和污染物清除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
监测手术室内空气质量、进行适当的通风换气和消毒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病原菌的存在和传播。
综上所述,手术室中的职业暴露情况在医务人员的健康保障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针刺伤、切割、割伤、空气污染等职业暴露情况的防护工作都需要手术室医护人员加强自身预防措施,如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配戴防护用品、加强对手术器具的熟练使用等,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健康和安全。
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毕业论文
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毕业论文江汉大学卫生技术学院论文题目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和防护学生姓名学生学号系、班级指导教师评阅老师江汉大学卫生技术学院2012年 1 月 16 日1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和防护摘要 :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高科技技术和新的化学制剂在临床上的运用,各种手术的普遍开展,乙肝、艾滋、梅毒等传染病的增多,给我们手术室的护士的自我保护带来了挑战。
现在各大医院手术室的工作量加重、节奏紧张,而且手术室是病毒高度集中区域,各种化学制剂对空气的污染等[1]危害护理人员的健康因素大量存在,严重影响威胁护士的身心健康,因此,做好自我防护对手术室护士人身健康和保护护理质量非常重要。
关键词 :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防护措施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物理、生物、化学、社会生理各种因素可对护士健康构成威胁。
所以重视和加强手术室护理工作人员的职业防护和自我保护,采取相应的措施,杜绝或减少职业病的发生,确保护士身心健康。
因此如何充分做好护士日常十分重要。
结合实际情况,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探讨工作中的职业防护,如下。
1常见的危害因素1.1 物理危害因素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对手术成功率的要求,手术中摄片、激光治疗等物理技[2]术的运用越来越受青睐。
有调查研究表明,射线可诱发空气中气体电离,产生[3]氮化物、臭氧、自由基等有害物质,多次频繁接触射线可致癌或使胎儿畸形。
无影灯强光刺激,易造成眼部疲劳。
还有各种手术仪器,在运转时会有刺耳的噪[4]声,长期接触噪声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如会损害听力,有害于人的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使人急躁易怒,还会影响睡眠造成疲倦。
1.2 生物危害因素在外科手术室中,大多数为开放性手术。
细菌病毒极易通过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血液等污染物传染给长期接触他们的护理人员,护士受感染的机会增多。
尤其是手部皮肤有破损的护士,在手术过程中配合医生时引起皮肤黏膜受污染,易造成血液性感染性疾病及细菌病毒的繁衍生长。
手术室职业暴露情况分析及防护研究
手术室职业暴露情况分析及防护研究手术室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部门之一,是进行各种手术操作的场所。
在手术室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中,存在一些职业暴露风险,会对他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对手术室职业暴露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护研究。
手术室职业暴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医源性感染、化学品暴露、物理因素暴露和心理暴露。
医源性感染是手术室工作人员最常见的职业暴露情况之一。
在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手术刀割破工作人员的皮肤,或者手术过程中患者体液的喷溅等情况,从而导致医源性感染的风险。
这些感染包括但不限于乙肝、丙肝、艾滋病等病毒感染。
手术室工作人员还可能暴露于一些有害化学品中。
手术室使用的消毒剂、麻醉药物和其他药物等含有有害物质,在长时间接触下可能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手术室的工作环境还可能暴露于一些物理因素,比如噪音、震动、高温等。
这些物理因素长期暴露可能会对工作人员的听力、精神状态等造成影响。
手术室的紧张氛围和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也会对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心理暴露。
针对手术室职业暴露情况,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要加强职工的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
培训的内容包括个人防护知识、职业暴露风险和防护措施等。
要加强工作环境的管理与改善,减少物理因素的暴露。
比如安装隔音设备,控制噪音;加强设备维护,减少震动;合理调节室温,确保手术室的舒适环境。
在手术室中要严格执行消毒操作,确保手术室的卫生环境符合标准。
同时要加强感染控制管理,避免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要采用正确的个人防护装备,比如戴好手套、口罩等,防止体液喷溅等情况的感染。
还要加强心理健康的关注和关怀,为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以减轻工作压力和心理暴露带来的负面影响。
手术室是一个存在一定职业暴露风险的工作环境,工作人员需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医院和相关部门也要加强管理和防护措施,确保手术室的工作环境安全,保护工作人员的健康。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论文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摘要】本文初步探讨了医院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相关因素、防护对策以及发生暴露后的处理。
相关因素主要包括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生物性因素和医护人员自身因素。
提出应该建立健全护理安全质量管理制度,强化职业暴露损伤的安全教育,提高职业安全与防护意识;在操作前、中、后各个环节的护理实践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物理、化学等因素危害的防护原则和对策;提高医护人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确保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使护理职业暴露降至最低。
【关键词】职业暴露;防护对策;护理【中图分类号】r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9-0513-02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
由于医院工作环境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医护人员常常暴露于各种职业危害中,护士面临的危险因素众多,同时也意味着护士各种传染病职业暴露的机会显著增加。
护士是最多经皮肤、粘膜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人群,也是发生医疗锐器伤,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人群[1]。
有报道称,由针刺或接触污染的血液和体液而感染hiv的几率为0.3%;眼、鼻、口腔、皮肤暴露于污染血液和体液而感染hiv的几率为0.1%;暴露于含乙型肝炎病毒(hbv)的血液或体液,其感染率为6%~30%;医务人员被丙型肝炎病毒(hcv)污染的锐器刺伤而感染的几率为1.8%[2]。
因此,加强护士职业安全防护教育,提高防范意识,已成为当前各医院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1职业暴露的影响因素1.1物理性因素1.1.1锐器伤:针刺伤和安瓿划伤是目前急诊护士操作中最常见的职业危害。
锐器伤多发生在手部,如手掰玻璃安瓿、输液结束拔针、用毕的注射器毁形、安装针头时、配合他人操作时等,其危害性不仅限于损伤本身,更在于病原体通过伤口进入机体引起局部或全身感染和血源性疾病[3]。
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因素与自我防护对策
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因素与自我防护对策目的针对手术室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有害因素对护士造成的身心伤害,总结出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
方法通过分析手术室护士工作环境的不利因素,提出了重在防护的相应措施。
结果通过有效的防护措施可以避免或减少手术室的各种暴露因素对护士的职业伤害。
结论手术室是职业伤害的高危科室,医院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手术室护士也要特别加强自身防护,尽可能排除各种因素造成的职业伤害,确保自身的身心健康。
标签:手术室护士;职业伤害;防护手术室是进行手术治疗和抢救生命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职业伤害的高危科室。
手术室专业性强,应急情况多,工作量大而繁重。
由于手术室护士连续工作于密闭的环境,长时间站立,精神高度紧张以及经常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锐器、放射线、有害气体、噪声等使他们成为高危人群[1]。
因此对于手术室护士而言,要充分认识手术室存在的危险因素,了解其职业暴露并掌握自身防护的对策,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规范自我保护行为,最大限度地确保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安全。
1 职业伤害的主要原因1.1血源性感染的因素1.1.1直接接触手术室护士每天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稍有不慎会造成手术室护士血源性感染。
对手术室护士来说,最具威胁的感染性疾病是乙肝(HBV)、丙肝(HCV)和艾滋病(HIV)。
它们通过血液传播的效率最高,一次即可感染[2]。
1.1.2锐利器械损伤据报道,医院感染中80%与针刺伤有关[3]。
日常护理工作中,各种锐利器械如刀、剪、缝针、针头等极易损伤护士。
研究显示:中国护士有95%在工作期间曾发生过锐器损伤。
手术室是一个工作节奏快,频繁使用锐器的特殊工作场所,由于操作不慎,护士被患者的血液和体液污染,这些都可能导致HIV或HBV感染[4]。
1.2化学因素的危害目前,在很多医院手术室各种化学消毒剂广泛使用,常见的有甲醛、戊二醛、84消毒液等。
如长时间接触戊二醛、84消毒液容易引起皮肤灼伤、头痛、皮肤过敏等症状。
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及防护措施
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及防护措施1. 引言手术室护士是医疗团队中至关重要的一员,他们在手术室中负责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并协助医生进行手术操作。
然而,由于手术室环境特殊,手术室护士面临着一定的职业暴露风险。
本文将探讨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的常见风险因素,并介绍相应的防护措施,以确保手术室护士的安全与健康。
2. 职业暴露的风险因素手术室护士在工作过程中可能面临以下几种职业暴露的风险因素:2.1 感染风险手术室是一个高风险的感染环境,手术室护士常常接触到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和真菌等。
这些病原体可能通过血液、体液和空气传播,对手术室护士的健康构成威胁。
2.2 化学暴露风险手术室护士在手术过程中可能接触到各种化学物质,如消毒剂、麻醉药物和药物残留等。
长期接触这些化学物质可能导致呼吸系统、皮肤和眼睛等部位的损害。
2.3 辐射暴露风险某些手术需要使用X射线等辐射设备,手术室护士在这些手术中可能暴露在辐射源附近。
长期的辐射暴露可能对手术室护士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2.4 职业暴露心理压力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常常面临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和紧张的手术环境,这对心理健康构成一定的挑战。
长期的职业暴露压力可能导致护士的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和工作倦怠等。
3. 防护措施为了保护手术室护士的健康和安全,应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3.1 感染控制•手术室护士应遵循严格的手卫生措施,包括正确洗手、佩戴手套和使用手消毒剂等。
•在接触患者的血液或体液时,应佩戴防护眼镜、口罩和防护衣等个人防护装备。
•手术室应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以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3.2 化学物质管理•手术室护士应接受相关的化学物质安全培训,了解各种化学物质的危害和正确的使用方法。
•在使用化学物质时,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防护眼镜和防护衣等。
•定期检查手术室内的化学物质储存情况,确保化学物质的安全使用和储存。
3.3 辐射防护•手术室护士应接受辐射防护培训,了解辐射的危害和正确的防护措施。
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的危害及防范措施(本科)
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的危害及防范措施(本科)题目: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的危害及防范措施目录摘要(详见正文)前言1 职业暴露的概念2 职业暴露的认识3 职业暴露的相关因素及防护措施4 小结1 危害因素2 防护对策参考文献以下是论文正文摘要:随着现代医学高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手术室这一特殊的科室,目前已被列入医院的高危易感染科室。
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节奏快,任务繁重,劳动强度大,每天有大量不良环境及污染等因素的存在,极易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健康造成危害性的威胁。
因此,如何科学的自我防护,防止因职业暴露而导致的疾病,势在必行。
【关键词】手术室职业暴露危害性自我防护前言1 职业暴露的概念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临床诊疗、护理及科学实验等职业活动过程中被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有害因素影响,直接或间接地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的情况。
2 职业暴露的认识职业危害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随着各种医疗设备、技术及化学药物的不断更新和广泛应用,医护人员常常暴露于各种职业危害中,这给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实验室、医护、预防保健人员以及有关的监管工作人员,被认为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
而护理人员位于职业暴露高危人群之首。
手术室是进行诊治和抢救的重要场所,是医院的重要技术部门。
在这高危科室里,护士每天都要与血液、体液、分泌物接触,其自身防护问题尤为重要,也是国内外同行关注的焦点。
科学合理的防护措施和制度是减少职业暴露的有效方法,而从观念上转变自身防护意识是推行防护措施的基本条件,使之能够在临床工作中变被动防治为主动防控。
3 职业暴露的相关因素及防护措施手术室特殊的工作环境与工作性质使其成为职业损伤的高危科室。
环境中的各种有害因子如微生物、化学消毒剂、麻醉气体、射线等的存在对手术室工作人员造成潜在的健康威胁;手术室护士的特殊工作性质如长时间站立或走动、注意力高度集中、进食不规律等使得这一群体成为职业损害的高危群体;法律知识的匮乏使得手术室护士缺少自我保护的意识,造成自我伤害的同时也损害了患者的利益。
手术室职业暴露情况分析及防护研究
手术室职业暴露情况分析及防护研究手术室是医疗机构中非常重要的环境,为医生及其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个安全进行手术的场所。
手术室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会面临一些职业暴露的风险,这些工作风险可能对他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本文将对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情况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防护。
一、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情况在手术室工作人员的工作中,存在多种职业暴露的情况。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化学品暴露手术室中常常使用各种消毒剂、麻醉药、药品等化学品,这些化学品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对工作人员造成接触暴露。
长期接触这些化学品可能会对呼吸系统、皮肤和全身造成危害。
2. 放射线暴露在手术中,医生常常需要进行X光检查或其他放射治疗操作,手术室工作人员可能会因此而受到放射线暴露。
长期接触放射线可能会对人体的DNA、细胞和免疫系统造成损害,增加罹患癌症等疾病的风险。
3. 感染暴露手术室工作人员在处理患者体液、手术废弃物、病原体等过程中存在感染暴露的风险。
接触血液或体液可能会造成乙肝、丙肝、HIV等传染病的感染风险,需要引起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
4. 生物危害物暴露二、手术室工作人员的防护需求1.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手术室工作人员在接触化学品、放射线、感染源等过程中,应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戴口罩、手套、护目镜、隔离服等,有效地防止化学品、放射线、病原体等对身体的直接接触。
2. 加强职业健康教育和培训手术室工作人员需要定期接受与职业暴露相关的培训和教育,了解职业暴露的危害和防护措施。
医院和相关部门可以加强职业健康教育,提高工作人员对职业暴露的自我保护意识。
3. 建立健全的防护管理制度手术室应建立健全的职业暴露防护管理制度,包括职业暴露风险评估、暴露监测、暴露记录、应急处置等方面。
通过制度化管理,有效地降低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风险。
4. 完善职业暴露监测体系医院可以建立职业暴露监测体系,对手术室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暴露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暴露事件。
论手术室护士的职业暴露与自我防护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手术室护士的职业暴露与自我防护专业:护理学层次:本科姓名:长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2011年09月20日摘要随着现代医学高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手术室这一特殊的科室,目前已被列入医院的高危易感染科室。
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节奏快,任务繁重,劳动强度大,每天有大量不良环境及污染等因素的存在,极易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健康造成危害性的威胁。
因此,如何科学的自我防护,防止因职业暴露而导致的疾病,势在必行。
【关键词】手术室职业暴露危害性自我防护毕业论文任务书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发题日期:年月日完成日期:年月日题目:手术室护士的职业暴露与自我防护一、毕业论文的目的(一)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和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二)通过撰写毕业论文,进一步深化所学知识,运用正确的研究方法,收集相关资料,进行调查研究,提高写作能力。
(三)进一步加深对基础理论的理解,扩大专业知识面,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综合训练,力求在收集资料、查阅文献、调查研究、方案设计、外文应用、计算机处理、撰文论证、文字表达等方面加强训练,实现所学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四)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和大胆创新。
二、学生应完成的任务(一)毕业论文选题应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二)毕业论文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份量适中(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字数应不少于10000字)。
(三)毕业论文的正文内容文题相符,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合乎逻辑;概念准确,语言流畅;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自圆其说。
(四)毕业论文应当反映出学生查阅文献、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方案的设计能力,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运用能力,外语和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及团结协作能力。
三、参考资料林小玲《压疮的预防和治疗》、周萧《浅谈压疮护理》、吴自文《胰岛素.654-2注射液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董文军《压疮护理的新进展》、何芬琴,沈碧玉.《胰岛素联合苯妥英钠用于溃疡期压疮的效果观察》、王新红,杨丽霞《碘伏在压疮护理中的应用》、陆微,温滨,谢晖《.临床压疮护理预防及基础循证研究》彭翠兰,刘梅《临床压疮患者原因及对策》、王冷《压疮的管理》、游兆媛,樊杨.《湿性愈合疗法治疗溃疡期压疮的临床应用》、李莉《重型颅脑损伤伴神经性高热患者预防压疮的探讨》。
职业暴露对手术室护士的危害及其防护
职业暴露对手术室护士的危害及其防护【摘要】目的:了解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其防护。
方法:对手术室护士进行职业危害因素及相关防护内容进行调查、分析,采取有效的职业防护措施。
结果: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高达90%,经常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高达100%,并且长期与c臂机、化学消毒剂、麻醉废气长期接触。
结论:手术室护士在操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患者血液、体液,在护理操作中被锐器刺伤的几率高,而防护意识不足是导致职业感染的主要因素,手术过程中c臂机、各种化学消毒剂使用以及麻醉废气的污染都对手术室护士造成潜在的不安全。
【关键词】职业危害;职业感染;职业防护在医院特定的环境下,护士为患者实施护理措施的过程中,其护理活动的空间、地点、周围存在着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护士时刻有感染某种疾病的危险,其危险即为职业暴露[1]。
手术室护士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在进行各项操作的过程中,经常会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及分泌物,也可能接触污染的注射器、针头、各种引流导管等,可能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而且随着影像学增强器的使用,手术室护士经常受到c臂机x线的照射,手术室长期使用的化学消毒剂、麻醉废气等都对人体产生很大的危害。
而防护意识不足是导致职业感染的主要因素。
有研究表明,我国目前人群中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率高达60%左右,艾滋病的流行在我国也进入快速增长期,性病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2]。
长期接触x线、化学消毒剂会引起造血功能底下、皮肤癌等。
为了解笔者所在医院手术室的职业防护现状,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强化防护行为,现对笔者所在医院手术室护士进行职业防护调查,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笔者所在医院手术室护理人员30人,其中40岁以上7人,40岁以下23人,平均年龄28岁。
学历:本科6人,专科22人,中专2人。
职称:副主任护师3人,主管护师4人,护师4人,护士19人。
1.2 调查方法采用自行问卷法调查,发放问卷30份,回收30份,回收率100%。
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论文
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论文摘要:手术室护士是职业暴露的高发群体,在工作过程受到职业暴露的机率高,而重视程度都较低,有的甚至不以为然,手术室护士要充分重视职业暴露的危害性,提高防护意识,这样才能保障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
手术室特殊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导致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经常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开放性伤口等,并极易被手术器械、锐器损伤而发生职业暴露,直接威胁手术室护士的安全及生命健康(1)问题是目前我们基层医院手术室护士对职业暴露的危害性缺乏认识,对防护措施不够了解,如何提高手术室护士对职业暴露的防护意识,掌握防护措施显得非常重要(2);本研究通过对手术室存在的职业暴露,对手术室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出各种职业暴露出现的频次,分析出最容易发生的职业暴露有哪些,为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提供防护参考,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本文的研究调查对象是本市的三所综合性医院手术室护士,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0份,回收60份,其中有效问卷57份,有效率95%,所调查的护士都是女性,年龄在20-48岁,工龄2-26年,在所调查的手术室护士中,受教育程度分别为中专41人,大专12人,本科4人。
1.2 方法;采用问卷方式进行调查、问卷设计的问题涉及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调查对象对自己的工作认知情况,在工作中出现职业暴露的认知和防护意识,处理方法。
问卷中所拟题目都是在查阅参考相关文献以及咨询相关专家的基础上,自行设计的。
1.3 数据处理:对所调查的结果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主要统计每个题目的回答情况,计算例数然后算出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进行分析。
2 结果手术室护士发生职业暴露的情况分布见表13 讨论从本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手术室护士在工作过程受到职业暴露的机率高,而重视程度都较低,有的甚至不以为然,据报道近年来手术室护士因为职业暴露未引起重视而感染乙肝、丙肝甚至艾滋病的不计其数,近年来,我国肝炎患者,肝炎病毒携带者,艾滋病患者的比例逐年增高(3)。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暴露与防护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暴露与防护【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暴露因素与防护措施。
方法:于2010年1月间对我院25名在职手术室护士采取自制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职业暴露与防护的调查。
结果:工作年限≤3年的护士被利器损伤者为50.00%,10~15年者损伤为70.58 %,≥15年者为100.00%,与工作年限≤3年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被传染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利器损伤仍采取一般措施处理者为80.95%,执行针刺报告制度者仅19.05%,进行抽血检查和预防性抗体注射治疗者仅为19.05 %。
结论: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暴露因素众多,诊疗中需增强防护意识以有效地避免职业危害。
【关键词】手术室;护士;暴露;防护;职业危害【中图分类号】r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085-01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暴露因素众多,给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如何有效地进行防护已成为备受关注的课题。
于2010年1月间我们对我院25名在职手术室护士进行职业暴露与防护的调查,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5名在职手术室护士进行调查,其中年龄19~54岁,平均(28.58±4.23)岁;工作年限1~30年,平均工作年限(11.60±3.35)年;技术职称护士3人,护师4人,主管护师18人;文化水平:中专23人,大专2人。
1.2 方法所有入组护士采用自制问卷调查的方法,内容包括:个人一般情况,有无职业损伤,有无被传染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的利器损伤的经历及损伤后处理方法等;发放问卷调查25 份,回收问卷25份,有效问卷25份,有效率100%。
1.3 统计学方法所有护士资料建立数据库,采用χ2检验等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2.1 工作年限与被利器损伤的关系工作年限≤3年的护士被利器损伤者为50.00%,10~15年者损伤为70.58%,≥15年者为100.00%,与工作年限≤3年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手术室职业暴露情况分析及防护研究
手术室职业暴露情况分析及防护研究手术室是医疗机构中最重要的部门之一,它承担着医生对患者进行手术的重要工作。
手术室工作环境的特殊性使其成为职业暴露的高风险工作场所之一。
医护人员在手术室工作时,往往需要面对各种潜在的职业暴露风险,比如手术辅助器械的不当操作、手术废物的处理、废弃物的处理等等。
本文将对手术室职业暴露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护研究。
手术室职业暴露情况分析1. 感染风险手术室是医院中最容易传播感染的地方之一。
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与患者的血液、体液、呼吸道分泌物等密切接触,容易受到感染。
手术室中可能存在各种致病菌,比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医护人员长期工作在这样的环境中,感染风险极高。
2. 化学品暴露在手术室工作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接触各种化学药品,比如消毒液、麻醉药物等。
长期接触这些化学药品容易引起职业性皮肤病、呼吸道疾病等健康问题。
3. 辐射暴露手术室中使用X射线等医疗设备的情况比较普遍,长期接触这些辐射容易导致医护人员罹患各种癌症、生殖系统疾病等问题。
4. 体力劳动暴露手术室工作需要长时间站立、弯腰、扶持患者等,长期的体力劳动容易引起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
5. 心理暴露手术室中医护人员需要面对患者生死存亡的手术过程,长期的心理暴露容易导致职业倦怠、焦虑、抑郁等问题。
1. 加强个人防护意识医护人员应该加强个人防护意识,严格按照规定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比如口罩、手套、隔离衣等。
及时更换、丢弃个人防护用品,避免二次污染。
2. 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医护人员在手术室工作期间,应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及时发现职业暴露导致的健康问题,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3. 推广使用自动化设备手术室中推广使用自动化设备,减少医护人员与污染物接触的机会。
比如自动化消毒设备、手术器械清洗设备等,能够有效降低医护人员的感染风险。
4. 加强职业危害防护教育医院应加强对手术室医护人员的职业危害防护教育,提高医护人员对职业暴露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浅谈手术室护士的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
弹其颈部 ,使附着瓶颈的药液降至瓶底 ,搬开安瓿时应垫 以纱
醉装置 , 但 各种 原 因造 成 的麻 醉气 体漏 气 , 药 液洒 落 及患 者术 后 时 , 必须 带好 口罩 , 帽子 , 手套。 体 内排 除的 吸人 性 麻醉 药 , 都会 造成 手 术 间空 气污染 。 2 . 2 . 2麻 醉气 体 的预 防 :尽 量 选择 精 密 的循 环 密 闭 式麻 醉 机 , 将 1 . 2 . 3废气 危 害 : 手 术 中使用 高 频 电 刀 , 双极 电凝 时 产 生 的烟 雾 ; 麻醉 废气 用 管道 接 至专 用排 废 气管 道 , 或 用麻 醉 废 气 过滤 器 , 防 腹 腔 镜 手术 中 C O : 泄露 ; 关 节置 换 手术 中使 用 的 骨水 泥 ; 均 会 使 止废 气在 手术 间 蓄积 , 术前、 术 中检 查 机器 的 密 闭性 。 人 头痛 , 心烦 , 注意 力不 集 中等 。
作用 , 并 会致 畸 、 致癌;
2 . 2 . 1化 学清 毒 剂 的防 护 :应 正确 掌 握 各类 化 学 消 毒剂 性 能 、 使
1 . 2 . 2挥发性麻 醉气体危害 : 我 国普遍采用半禁 闭式 、 禁 闭式麻 用范 围、 浓度 、 作 用 时间 和不 良反应 。工作 人 员 接触 化 学 消毒 剂
1 . 2化 学 性危 套 ,立 即将 患 侧肢 体 垂 直 向下 切 勿挤 压
然 后在 流动 水 下 冲洗 伤 口… 。 1 . 2 . 1化 学 消 毒 剂危 害 : 手术 室 中使 用 大 量 消毒 剂 , 如 固定 病 理 伤 口, 标 本 的 甲醛 泄 露 , 对皮肤、 黏膜 、 眼睛 、 呼 吸道 等具 有 强烈 的 刺激 2 . 2化学 性危 害 因素 的 防护
手术室职业暴露情况分析及防护研究
手术室职业暴露情况分析及防护研究手术室作为医院中进行手术的地方,是医务人员和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必须经历的环境,也是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高风险场所之一。
本文将从手术室职业暴露情况以及防护措施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
1. 感染病原体:手术室是处理感染病人的地方,可能暴露于各种感染源,如耐药菌、结核杆菌等。
医务人员在手术操作中容易受到感染,其中外科手术室的感染风险尤为高。
2. 血液暴露:手术室的医务人员往往需要与患者体内的血液接触,如手术刀具的使用、血液采样等,会导致患者与医务人员之间的血液暴露风险。
3. 身体暴露:手术室的医务人员往往需要进行体液排出和病人翻身等操作,容易被感染来源的体液溅到身上。
4. 化学物质和有害物质:手术室中常使用消毒剂、麻醉药物等化学物质,医务人员长期接触可能导致职业暴露。
1. 个人防护:医务人员在手术室工作时,应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以防止感染源通过口鼻、眼睛进入体内。
2. 安全操作:医务人员应接受严格的操作规范培训,正确使用器械和设备,减少误伤和误暴露的风险。
3. 健康管理:手术室的医务人员应进行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暴露问题,并加强自身的身体免疫力。
4. 接种疫苗:对于易感染疾病的医务人员,应接种相应的疫苗,如乙肝疫苗、结核疫苗等,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5. 物理防护:手术室应保持清洁、无菌的环境,减少感染源的存在和传播。
并建议医务人员使用防护墙和帷幕来防止感染源的扩散。
6. 心理疏导:手术室工作环境紧张,医务人员易受到情绪压力影响,建议进行心理疏导,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总结:手术室作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高风险场所,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以减少医务人员感染病原体的风险。
通过个人防护、安全操作、健康管理、接种疫苗、物理防护和心理疏导等多层面的措施,可以更好地保障医务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及防护措施
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及防护措施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措施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技术部门,是医院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诊断并担负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手术室护理人员由于所处工作环境和工作的特殊性,每天不可避免地频繁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高风险传染性物质,长期面临来自物理、化学、生理、心理等各种危险因素,由于缺乏防范意识和有效措施,护理人员较容易发生职业暴露。
本文根据手术室护理人员暴露的危险因素,制定并落实标准的防护措施,以探讨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措施。
结果提高了职业暴露防范意识,强化了职业安全管理,有效地防止职业暴露的发生,确保了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重视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培训,减少或消除造成职业暴露的各种因素是防范措施的关键。
手术室的常见职业暴露危险因素血源性感染的因素:手术室护理人员每天都暴露在患者的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高风险传染性物质中,尤其是血液和体液。
加上手术过程中接触的利器较多,如手术刀、剪刀、缝合针等,术中传递方法不当就容易发生职业暴露。
而血液暴露又是手术室护理人员最常见的职业暴露。
物理因素:①射线辐射:骨科手术治疗中很多情况下需要术中进行X线摄片。
护理人员长期被动接受X线照射,可导致白细胞的数量减少和防御功能降低,使机体免疫力下降甚至诱发肿瘤。
②噪音污染:手术室内各种抢救、治療的医疗设备云集,如多功能麻醉机、监护仪的报警系统、电锯、吸引器及工作人员的术中配合产生器械碰撞音和医疗设备移动时产生的噪音等。
护理人员时常处于高分贝噪音的环境中易出现焦躁不安的症状,心跳加快、血压上升,胃液分泌减少,胃酸降低,从而患胃溃疡,睡眠障碍等。
化学因素:①麻醉废气:随着吸入性麻药的广泛使用,吸入性麻药在使用中不可避免的暴露在空气中,由于手术室无完善的麻醉废气排放系统,未实施麻醉废气的规范管理。
导致吸入性麻醉对手术室空气的污染,护理人员长期不间断吸入麻醉废气,对工作人员的肝、脑、肾和生殖系统等重要器官造成损害。
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及防护措施
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及防护措施手术室护士是医院中承担手术环节的重要角色,他们在手术过程中与患者、医生以及手术器械等密切接触,因此存在一定的职业暴露风险。
本文将重点探讨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以确保他们的职业健康与安全。
职业暴露主要包括生物暴露、化学暴露和物理暴露。
生物暴露是指手术室护士在与患者接触时可能接触到的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等。
化学暴露则是指护士在手术室环境中可能接触到的有害化学物质,如麻醉药物、消毒剂、致癌物质等。
物理暴露包括手术室内的噪音、辐射等对护士身体的潜在伤害。
为了保护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健康,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是必要的。
首先,手术室护士应定期接受相关的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健康问题。
其次,护士需要接受专业的培训,学习正确的手卫生和个人防护措施。
手术室护士在手术前后需要进行彻底的手部消毒,并佩戴适当的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此外,手术室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系统,及时排除有害气体和异味。
针对生物暴露,手术室护士需要时刻保持警惕,遵守严格的感染控制措施。
在手术过程中,护士需要正确佩戴手套,避免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其他污染物。
手术器械的处理也需要符合规范,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护士在与患者接触后,应及时洗手,确保个人卫生。
对于化学暴露,手术室护士需要了解常见的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危害,并正确使用和储存相关物品。
在使用麻醉药物和消毒剂时,护士需要佩戴适当的防护用品,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或接触有害物质。
手术室应配备充足的排风设备,确保室内空气的清新。
物理暴露方面,手术室应根据相关标准和要求设置噪音和辐射防护设施。
护士在手术室内工作时,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耳罩和防护眼镜,减少对噪音和辐射的暴露。
手术室护士应定期参加相关培训,了解最新的职业健康保护知识和技能。
他们应积极参与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提出改进建议并参与相关活动,以提高手术室的职业健康保护水平。
手术室护士在职业中会面临各种潜在的职业暴露风险,但通过采取合适的防护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这些风险。
手术室职业暴露情况分析及防护研究
手术室职业暴露情况分析及防护研究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室在医院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在手术室工作也存在着一定的职业暴露风险,对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一定影响。
对手术室职业暴露情况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进行防护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手术室职业暴露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暴露于手术室环境中的各类化学物质。
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可能接触到麻醉药物、消毒剂、吸入性麻醉药物等,这些化学物质对呼吸道、皮肤和消化系统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其次是暴露于细菌和病毒等传染源。
手术中患者的体液和分泌物可能携带有各类传染病病原体,医护人员在接触过程中容易感染。
再次是手术器械的创伤伤害。
手术室内操作繁琐,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容易被手术刀、针头等器械误伤或刺伤,造成创伤感染和其他损伤。
最后是暴露于手术室的辐射源。
一些手术需要采用X射线、紫外线等辐射设备,医护人员长期接触这些辐射设备可能增加患癌等疾病的风险。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手术室职业暴露对医护人员的危害,需要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防护措施。
首先是强化职业卫生培训。
通过针对手术室的特点、操作规范和防护措施等内容进行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防范意识和职业卫生知识水平。
其次是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医护人员在手术室中应佩戴手套、口罩、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减少接触和吸入有害物质的风险。
再次是建立规范的操作程序。
手术室应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工作程序,规范医护人员的操作行为,减少因操作不当导致的暴露风险。
最后是加强手术室环境监测。
手术室应加强对化学物质浓度、细菌和病毒的检测和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针对性措施。
手术室职业暴露情况的分析及防护研究是保障医护人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环节。
只有充分认识到手术室职业暴露的风险,采取一系列科学合理的防护措施,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医护人员在手术室工作中所暴露的风险和损伤,保障其健康工作和生活。
探讨手术室护士的职业暴露与防护
探讨手术室护士的职业暴露与防护内容摘要:探讨手术室护士的职业暴露危害与防护对策。
手术室作为医院的重要救治场所,属于高危工作区,其环境复杂,设备繁多,涉及面广、人员流动性大、而且手术护理工作具有节奏快,连续性,无规律,繁忙等特点,同时又有患者病情复杂,意外情况发生较多等特点。
因此手术室护生在工作中面临许多潜在的职业性危害。
其中,作为手术室的医护人员,经常与手术缝针、剪刀和注射器等锐利器械接触,极易发生各种伤害,以及接触各种辐射辅器、化疗等刺激性药物、传染病患者和各种消毒剂的广泛应用,危害手术室人员身体健康的因素日益增多。
同时手术室是护理专业学生见习实习的重要基地,目前学生普遍存在职业防护知识的缺乏,防护意识淡薄等问题。
因而加强护生的自身职业防护教育,了解工作中易受到的各种危害,掌握必要的防护措施,并增强护生的职业防护教育提高其职业防护意识是手术室带教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保证其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意义。
因此就近年来手术室护士职业防护教育的现状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探讨手术室护士的职业暴露危害与防护对策。
手术室作为医院的重要救治场所,属于高危工作区,其环境复杂,设备繁多,涉及面广、人员流动性大、而且手术护理工作具有节奏快,连续性,无规律,繁忙等特点,同时又有患者病情复杂,意外情况发生较多等特点。
因此手术室护生在工作中面临许多潜在的职业性危害。
其中,作为手术室的医护人员,经常与手术缝针、剪刀和注射器等锐利器械接触,极易发生各种伤害,以及接触各种辐射辅器、化疗等刺激性药物、传染病患者和各种消毒剂的广泛应用,危害手术室人员身体健康的因素日益增多。
同时手术室是护理专业学生见习实习的重要基地,目前学生普遍存在职业防护知识的缺乏,防护意识淡薄等问题。
因而加强护生的自身职业防护教育,了解工作中易受到的各种危害,掌握必要的防护措施,并增强护生的职业防护教育提高其职业防护意识是手术室带教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保证其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和防护
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护士工作环境中存在的职业暴露因素和防护措施。
方法:通过对本科护理人员工作过程的实地观察和职业暴露的实际情况,找出各个环节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护对策。
结果:通过职业安全防护知识教育,加强锐利器械损伤防护和处理,强化“标准预防”理念,可减少职业暴露伤害。
结论:根据手术室职业危害因素,通过强化职业暴露损伤的安全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与防护意识。
针对性的采取防护措施,杜绝职业暴露对护理人员的身心伤害。
关键词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防护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27.232
手术室是患者治疗和抢救的重要场所,手术室护士由于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的特殊,每天面临各种各样的危险因素,容易造成突发的或慢性的职业危害,成为职业暴露的高发人群。
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
锐器损伤:国内某医院调查发现,外科及治疗室的护士在工作中有70%的人曾被医疗器械损伤过[1]。
手术室护士每天接触手术刀片、缝针、注射器、钢针、巾钳等,都有被刺伤的经历。
原因:工作中未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手术刀和缝针不规范传递,以及术中刀、剪、针频繁传递,术后器械的清洗、消毒、打包极易刺伤、划伤皮肤,引起暴露。
血液感染:手术室医务人员每天接触患者血液、分泌物,被各
种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几率增加。
如肝、脾破裂,宫外孕大出血等急诊手术等不到化验结果出来不得不开始手术,医务人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未做充分防护,使艾滋病、乙肝等通过血液传播的疾病传染医务人员的几率大大增加。
污血溅到受损的皮肤、黏膜、角膜可以直接导致感染。
工作环境:手术室常用化学消毒剂戊二醛、甲醛、碘伏、含氯消毒剂等具有挥发性,对人体皮肤、黏膜、呼吸道等均有一定程度的损害;全麻患者手术中使用吸入性麻醉药可通过许多环节弥散到空气中造成手术间空气污染;腹腔镜手术的开展,co2气腹的建立,手术过程中co2容易泄露。
手术中使用电刀、电凝时产生烟雾。
医务人员被动吸入这些有害气体,长期累积,影响身体健康;骨科手术中c臂机的应用,使手术室护士受到x射线照射的机会增多,长期接触这类毒气和辐射,会对护士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手术室大量仪器、设备的使用,使手术室噪音增加。
麻醉机、监护仪的报警声,电动吸引器、电钻、电刀的应用,空调声……长时间在噪音环境中,可出现失眠,头痛、头晕、听力降低等症状,使人烦躁不安、精力分散,工作易出差错。
工作性质:手术室工作是脑力劳动加体力劳动。
手术室工作节奏快,工作时间不固定,工作连续性强,机动性大,加班概率高,工作环境封闭,个人能自主支配的时间相对较少。
工作中经常站立,引发下肢静脉曲张、痔疮、胃下垂、腰酸背痛,长期超负荷运转除导致躯体疾病外,还引起心理疲劳。
职业防护
建立标准预防的概念,加强职业安全教育,组织医务人员进行职业安全防护知识的学习,强化职业暴露损伤的安全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与防护意识。
护士接触手术患者的血液、分泌物等需戴手套、口帽;术后电动吸引瓶的处置易造成污染,可用一次性的负压吸引装置;经常检查麻醉机性能,使其处于完备状态,重视麻醉废气的排放管理,以减少空气中的药液浓度,减轻污染;应用电刀时用负压吸引吸尽烟雾;腹腔镜手术时严格检查气腹针与co 2衔接处,防止co2泄露;防止或减轻噪音污染,做到操作准确,轻柔,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使用噪音小,功能好的新设备、新仪器;定期检查器械车,使用润滑剂加强保养;吸引器即用即开;各种监护仪音量大小适宜,保持室内安静,减少不必要的对话。
严格消毒隔离制度:手术器械能高压灭菌的就不用浸泡消毒,以减少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和污染。
盛放手术标本的用器应密闭,防止甲醛气体挥发对医务人员造成伤害。
规范医疗垃圾的处理。
加强素质教育,规范操作规程,防止意外损伤:手术室护士应严格无菌操作,加强预防锐器伤的教育,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术中传递手术刀片、缝针时,锐利部位对着自己,防止误伤他人,必要时用弯盘传递。
小心处理针头及锐器,刀片避免用手直接取放。
发生锐器伤处理原则: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受伤处,使部分鲜血排出,相对减少受污染程度,用流动水持续冲洗伤口,被暴
露的黏膜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碘伏消毒伤处,包扎伤口。
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检测,并根据免疫状态及抗体水平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建立职业暴露报告和反馈制度。
加强对患者的检测,提供足够的防护用品。
加强心理干预:工作中保持良好的工作姿势,注重姿势的自我调节。
合理安排巡回和上台次数。
增加人员,减少夜班频率,以利医务人员调节好生物钟。
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工作能力,完善手术配合。
改善客观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待遇。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手术结束后,尽快从紧张的工作环境中解脱出来,合理作息,娱乐身心,使生活、工作有张有弛,将心理性职业损伤降到最低。
职业暴露重在防护,而防护的关键是安全意识的提高。
只有充分认识职业暴露的危害,增强自我防范的意识,针对性的采取防护措施,才能杜绝职业暴露对护理人员的身心伤害。
参考文献
1李俊艳,范秋萍.医务人员职业性感染hiv的防护[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3,2(1):19.
[zk)][ht][fl)][h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