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分析-自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分析

作者:郝永光

来源:《都市家教·下半月》2016年第03期

【摘要】随着新媒体领域的不断发展,手机等移动终端逐渐侵入青少年实际生活,同时影响着青少年主要生活方式,并诱发青少年产生沉迷网络且价值观念扭曲等问题,最终影响到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为此,在当前青少年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应着重强调对此问题展开有效处理,继而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平台,提升价值观念。本文从我国青少年手机、网络使用现状分析入手,详细阐述了新媒体的产生对青少年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新媒体;青少年;影响

近年来,我国已全面进入网络信息时代,同时,网络及手机作为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给青少年学习方式、价值观念的养成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为此,当代青少年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应提高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并注重强调对青少年价值观念作出正确地引导。以下就是新媒体对青少年影响的详细阐述,望其能为当前青少年教育活动的展开提供有力的参考。

一、我国青少年手机、网络使用现状

2013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10-29的青少年网民已经占据了总体的60%。例如,浙江在网络调查活动开展过程中即获知6262.41万户互联网用户中,青少年人群占据了较大部分,即新媒体的产生对青少年产生了较大影响。同时,为了深入掌握到我国青少年手机、网络使用现状,2016年1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即CNNIC展开“青少年手机、网络使用情况”的调查活动,并获知基于手机网民为1.27亿人的背景下,青少年网民人数已经占据了总体的51%,而其中学生人数为25%。即青少年学生手机、网络使用较为普遍,且部分青少年学生在手机使用过程中逐渐养成了“低头族”的不良习惯,为此,当代教育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应提高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并注重针对网络安全隐患问题展开调研,由此规避新媒体的产生冲击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二、现代手机和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

(一)影响青少年的身体健康

就当前的现状来看,青少年长期而普遍的使用手机和网络主要影响了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就CNNIC调查数据显示,2011年小学生网民中上网时长为5.7小时/周,2012年为6.3小时/周,而到2015年为止已经逐步上升至21小时/周,即呈现出上网时长快速增长的趋势,最终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小学生的运动时间,致使小学生在手机及电脑的辐射下,“低头族”坏习惯的养成下,逐渐呈现出肥胖、近视、驼背等成长问题,为此,当代小学教育活动过程中应对此

问题提高重视程度,对其展开行之有效的处理,即将小学生上网时长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就此缓解手机和网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从以上的分析中即可看出,手机和网络的使用逐渐影响到了小学生体质状况,因而学校、家长及社会环境三者间应做好相应的协调工作,为青少年作出正确的引导,继而规避不良上网行为。

(二)造成青少年崇尚他国文化与过分追求外在美

手机和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亦体现在造成青少年崇尚他国文化,即部分中小学生在手机和网络使用过程中利用微博、网络视频等的便捷性,盲目的追星,模仿等,出现了哈韩族,哈日族,崇美族等。例如,部分中小学生受韩国文化的影响,而呈现出迷恋韩国组合“K-POP”女子组合、EXO、AOA、Big Bang等组合的现象,同时在盲目的追星过程中为了表达对偶像的喜爱之情,从穿衣、打扮等层面对偶像形象进行效仿,并以此认为自己很酷很有个性,最终脱离了学生本体的形象特点。再如,在手机和网络各种美图照片,日韩明星写真,网络世界对美的诠释等的影响下,部分女学生开始过分追求外在美,并过早的开始化妆,打扮,甚至出现以貌取人的价值取向,在学生时代过分注重外在美而忽视学习的重要性,内在美,道德观,价值观,受挫能力的学习与养成。盲目崇尚他国文化与过分追求外在美等问题的凸显,影响到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为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等,作出正确的引导,引导其注重内涵,自我能力提升,内外兼修,追求自然与真我,而非刻意模仿等。

(三)导致青少年价值取向混乱

就当前的现状来看,在手机和网络环境的影响下,青少年的价值取向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即青少年呈现出对事物判断力下降的趋势,并对原有的思想观念产生一定的怀疑,最终诱发了犯罪等现象。例如,在手机和网络环境的影响下,青少年开始接受到大量的暴力信息,同时其在暴力信息接受过程中认为暴力是自身帅气形象及义气的表现,从而在实际生活中效仿电影片段,促发了青少年暴力犯罪现象等。为此,在多元化价值观传播的背景下,要求我国政府部门在对网络环境进行治理过程中应注重综合道德评价示范、道德相对主义等现象的产生,对手机等媒体信息传播标准进行制定,由此来削弱其对青少年价值取向的影响,并确保青少年在道德选择过程中能提高自身价值观判断力,达到最佳的成长状态。此外,乡镇等中小学院校在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亦应注重扩大自身媒介素养教育力度,以此来调整学生价值观念,提高其信息辨识能力,规避不良信息传播的影响。

三、手机、网络对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的主要原因

在手机和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调查中可知,家庭因素对青少年手机、网络等的使用影响最大。例如,部分乡镇地区家长在复杂网络环境的感染下,认为女生注重外在是好事,书读得多不如长得好,嫁得好,外在有助于其未来生活水平的提升。但是此观念凸显出思想扭曲、“重男轻女”的问题,并致使部分高年级女生在家长网络扭曲三观的影响下,而表现出过早的成熟打扮、化妆等现象,最终影响到青少年对于正确人生价值的追求,而去过分追求一些外在

的,虚浮的事物。同时,部分家长在对青少年进行教育过程中,亦逐渐呈现出在孩子面前显露财富的行为,让孩子觉得财富来之太易,从而不知努力进行自我增值,甚至还有部分家长放纵青少年进行美容或者减肥,继而促使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拜金,读书无用和过分追求外在的成长观念。此外,社会因素亦是手机和网络对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主要表现在部分网吧在经营过程中为了获取个人利益,为青少年提供赌博、色情等网络游戏,同时网络信息的良莠不齐,也让青少年过早接触色情,暴力,拜金等不良信息,最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的成长,并导致青少年价值判断能力的降低。另外,部分学校在实践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未对青少年进行媒介信息辨识能力的教育与培养,从而促使不良信息接收现象的凸显,最终影响青少年的行为及思想,为此,应注重对其有效处理,正确引导,继而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综上可知,新媒体的发展为青少年提供了便利的信息获取渠道,但亦诱发了负面影响问题,而导致此问题的发生主要归咎于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等,为此,在当代青少年教育过程中应着重提高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并注重结合手机和网络对青少年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即导致青少年价值取向混乱、造成青少年崇尚他国文化、过分追求外在美等,对网络环境实施监管,由此打造良好的网络使用环境,提升青少年的价值判断能力。

参考文献:

[1]苏朋,刘培超,彭玉林.“新媒体”推广对我国青少年篮球爱好者的影响因素分析[J].青少年体育,2015,12(04):18-19+40.

[2]张明新,刘于思.社会交互式传播技术与青少年的同辈关系网——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经验研究[J].国际新闻界,2013,14(07):37-50.

[3]王烁生.新媒体网络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系浅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32(23):29-30+1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