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病理学
植物病理园林02
茶花缺铁褪绿病
樟树黄化病 杜鹃花黄化病
月季花叶病
苹果花叶病
变色的应用价值:
人工变色常应用于观赏花卉的培育栽培,以提高其 观赏及商业价值,但同时也承担着一定风险。
香石竹 虞美人
(一)病状
2、坏死(necrosis) : 是指发病植物细胞和组织的死亡,其细胞已经 死亡。
因受害部位不同(叶片、果实、枝干、茎部等) 而表现为各种症状。
玫瑰锈病
玉米瘤黑粉病
月季白粉
向日葵白锈病
(二)病征
2、霉状物:为真菌病害常见特征,指真菌的菌丝、 孢子梗及孢子在植物表面的特征。
因着生部位、颜色、质地和结构的不同,而分为 霜霉(霜霉菌所致病害特征,如葡萄霜霉病) 绵霉(水霉、腐霉、根霉菌等所致病害特征,如瓜果 腐烂病) 霉层(灰霉、绿霉、黑霉、赤霉等,半知菌所致病害 特征,如葡萄灰霉病)。
常见类型:肿瘤、丛枝、变形等。
畸形
(1)肿瘤(gall) :是指病组织的局部细胞增生而形成。多由 真菌、细菌、线虫所致。例如桂花根结线虫病、月季根癌病、 桃树根癌病。
桂花根结线虫病
月季根癌病
桃树根癌病
畸形
(2)丛枝(rosette):是指植物枝条节间变短,叶片 变小变密集。主要是由类菌原体和真菌所致,例如泡 桐丛枝病、枣疯病。
多现于病害症状初期,常见于植物病毒病和缺素症; 多危害叶片。
变 色
两种表现形式:均匀变色与不均匀变色。
(1)均匀变色:整个植株、叶片或其一部分均匀变色。 褪色:叶绿素减少,均匀变色,直至变浅。例如茶花缺铁 褪绿症。 黄化:叶绿素减少,均匀变色,直至变黄。例如杜鹃花黄 化病、香樟黄化病。 (2)不均匀变色:叶片或植株不均匀变色。 花叶:叶绿素的减少,不均匀变色,形成不规则形状 杂色,轮廓清晰,例如月季花叶病、苹果花叶病。
园艺植物病理学
园艺植物病理学AA- 一 *第一早1.病害:①植物由于受到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条件的持续干扰,干扰程度超过其忍耐程度;②使植物生理功能受到障碍,在生理和外观上表现异常;③经济上损失。
2.病因:引起植物生病的直接因素。
病原物和不良环境3.侵染性病害:病原生物因素引起的病害。
特点:发生通常点到面,有发病中心;能传染蔓延;在病部可见病原物的营养体或繁殖体。
4.非侵染性病害:非生物因素和植物自身遗传因子引起的病害。
特点:成片发生、较均匀;不能传染;发病植株无病原物。
5.病原物:引起植物发声病害的生物。
6.病变:植物生病后,在生理上、组织上、形态上的异常。
生理: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组织:细胞壁增生或减少;形态:畸形、丛枝。
7.病害三角:病原、寄主、环境。
三角的高/大小决定发病严重程度;病害面积:病害三角+人8.病害的命名:寄主名称+病状;寄主+病原+病症、瘟疫名9.病状:植物生病后的不正常表现。
病征:病原物在病部的特征表现。
所有植物生病有病状,不一定有病征。
10.病状:变色:褪绿、黄化、花叶、斑驳、命脉、条纹条斑条点、碎色坏死:局部细胞组织死亡,有一块块斑点,形态未变。
坏死斑、叶枯、穿孔、轮班环斑、蚀纹(环纹线纹、叶纹)、叶烧、疮痂、溃疡。
腐烂:根茎花果较大面积分解和破坏,腐烂部位皱缩变薄。
干腐、湿腐、软腐(速度慢到快)萎蔫:局部若水而枝叶下垂。
青枯(细菌引起)、黄萎(真菌)、枯萎(真菌)畸形:矮化、矮缩、丛枝、肿瘤、根结、耳突、发根、肿枝(花变叶)桃缩叶(叶片起泡)11.病征:粉状物:绣粉、白粉、黑粉、白锈霉状物:霜霉、棉霉、霉层粒状物:子囊果、分生抱子器、分生包子盘菌核:真菌脓状物:细菌性病害的病部溢出的含细菌菌体的脓状黏液。
主要病征:细菌,真菌;线虫的虫体;寄生的植物第三章看图一、植物病原菌物1.菌物包括真菌和假真菌。
原生动物界菌物界{粘菌门真菌门{结核菌、子囊菌门、担子菌门、半知菌门2.菌物的营养体:可分枝的丝状体、单根丝状体为菌丝、菌丝的集合体为菌丝体。
园林植物病理学复习题
园林植物病理学复习题园林植物病理学复习题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园林植物的重要性越发凸显。
然而,园林植物也面临着各种病害的威胁,这对于园林绿化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些病害,我们需要对园林植物病理学有一定的了解。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园林植物病理学的复习题,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
一、简答题1. 什么是园林植物病理学?园林植物病理学是研究园林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和防治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园林植物病害的病原体、病害的发生规律、病害的防治方法等方面的问题。
2. 园林植物病害的分类有哪些?园林植物病害可以根据病原体的类型进行分类,主要包括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线虫性病害和其他病害等。
3. 园林植物病害的发生与发展有哪些因素?园林植物病害的发生与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病原体的侵染能力、寄主植物的抗病性、环境条件和人为因素等。
4. 园林植物病害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园林植物病害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综合防治等。
物理防治主要是通过改变环境条件来防治病害;生物防治则是利用天敌或拮抗微生物来控制病害;化学防治则是使用杀菌剂等化学药剂来杀灭病原体;综合防治则是综合运用多种防治方法来控制病害。
二、案例分析题请根据以下案例回答问题:某市一座公园的玫瑰花丛近期出现了大量的褐斑病,导致花朵凋谢,严重影响了花坛的观赏效果。
请分析该病害的可能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该病害的可能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病原体感染,可能是由真菌引起的。
二是环境条件不利,如高湿度、高温度等。
三是管理不当,如浇水不当、施肥不当等。
针对以上可能原因,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一是及时进行病原体检测,确定病原体种类,采取相应的药剂进行喷洒防治。
二是调整环境条件,如增加通风、减少湿度等。
三是加强管理,合理浇水、施肥,保持花坛的整洁。
三、论述题请结合实际例子,论述园林植物病害对城市绿化的影响。
园林植物病理学习题答案
园林植物病理学练习题一、名词解释病原物越冬:在寄主植物收获或休眠以后病原物以某种存活方式和在某种存活场所度过寄主休眠期。
酸雨:大气污染:臭氧(O3)、二氧化硫(SO2)、氢氟酸(HF)、过氧硝酸盐(PAN)、氮化物(NO2,NO)和氯化物(Cl2HCl)等物质溶解于水中,随着雨水的飘落,成为酸雨。
病原物:寄生物病原病原:引起植物病害的直接原因生物性病原:是指以园林植物为寄生对象的一些有害生物,主要有真菌、细菌、病毒、类菌质体、类病毒、寄生性种子植物、线虫、藻类和螨类,还有类立克次体等。
侵染性病害:又称传染性病害或寄生性病害,凡由生物性病原引起的园林植物病害都能相互传染。
溃疡:树干韧皮部坏死(植物茎、小枝、枝或干上出现圆形至不规则形、凹陷、肿胀、扁平或裂缝状,变色的坏死区域)菌脓:细菌病害常见特征。
典型症状:一种病害在不同阶段或不同抗性的品种上或者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出现不同的症状,其中一种常见症状为典型症状。
综合症状:有的病害在一种植物上可以同时或先后表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症状。
有隔菌丝:高等真菌的菌丝有隔膜,多细胞,每个细胞内可含1个、2个或多个细胞核。
无隔菌丝:低等真菌的菌丝一般无隔膜,是一个多核的单细胞。
菌丝的变态:真菌的菌丝体为了适应某些特殊功能,产生一些特殊变态类型。
主要有吸器、附着胞和假根3种。
菌组织:高等真菌的有隔菌丝体可以密集地纠结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其作用是形成产孢机构或其它特殊结构。
菌组织有疏丝组织和拟薄壁组织。
菌核:是由菌丝形成的一种休眠体,形状、大小、色泽不一,多为圆形或不规则形,小的如菜籽,大的如拳头。
(是菌丝的变态结构之一)孢囊孢子:接合菌无性繁殖所产生的孢子生在孢子囊内,孢子囊一般生于营养菌丝或孢囊梗的顶端。
孢子囊内的原生质体割裂成许多小块,每一块发育成一个孢囊孢子,数量一般都相当大。
(无性繁殖产生)游动孢子:鞭毛菌的菌丝可直接形成或发育成各种形状的游动孢子囊,游动孢子囊内的原生质体分割成许多小块,小块逐渐变圆,围以薄膜而形成游动孢子。
园艺植物病理学讲义
《园艺植物病理学》讲义第一章绪论园艺植物病理学(Horticultural Pathology)是植物病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园艺植物病害的症状表现、发生原因、流行规律、预测预报、防治原理以及治理措施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一、园艺植物生产的重要性植物是自然界生物的食物链中最基本的营养来源,是动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生态环境中动物生活不可缺少的环境基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蔬菜、水果和花卉的生产受到各级政府部门、生产者和广大消费者的高度重视,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园艺作物的品种增加、数量翻番、质量提高,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年上升。
园艺植物的生产不仅改善了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加快了经济发展,同时正在并将继续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保护好园艺植物的生产是园艺植物病理学的任务。
二、园艺植物病害的特点和防治的重要性1、与人类一样,绿色植物的生长发育也会遇到各种病害。
这些病害不仅影响到园艺作物的产量,更重要的是降低园艺作物的质量,有时还会影响国际贸易和出口创汇;病害防治方法不当,会引起作物药害、人畜中毒和环境污染。
因此,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2、根据国外专家的统计,全世界由于病虫草害造成的蔬菜产量损失为27.7%,其中病害损失为10.1%。
(1)马铃薯:总产量损失是32.3%,病害为21.8%;(2)果树:产量损失为28.0%,其中病害为16.4%。
3、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统计,我国农作物每年因病虫草鼠的危害,损失粮食10%、棉花15%—20%,水果、蔬菜各25%以上。
根据1984—1986全国园林植物病虫害普查的结果,在1256种园林植物上发现植物病害5508种,平均每种植物上4.4种,可见园艺作物保护的任务远远重于粮棉作物。
4、由于病害大发生、控制不及时,在历史上曾经造成巨大灾难。
例如,1845年爱乐兰马铃薯晚疫病大流行,造成几十万人死亡,150万人无家可归。
【教学大纲】《园林植物病理学》
《园林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中文):园林植物病理学(英文):Ornamental Plant Pathology课程编号:14371075课程学分:2.5学分课程总学时:40 学时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二、课程内容简介(300字以内)本课程面向园林、观赏园艺等专业,是上述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先修课程主要为园林植物栽培学。
园林植物病理学以植物病理学为基础,是以研究园林植物病害防治为主要内容的一门科学。
它以园林植物植物为对象,研究园林植物病害的诊断、识别、发生规律、调查测报和综合防治理论与技术的科学。
园林植物病害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园林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园林植物病害的病原、病原物的致病性与园林植物的抗病性、园林植物的发生与流行和园林植物病害综合治理策略与技术、园林植物真菌、细菌、病毒类及植原体、线虫及其他病原所致病害等。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园林植物病害的危害性以及防治的重要性,要求学生掌握园林植物病害病原种类、病害防治基本知识、技术和方法,正确识别我国及本地区最主要园林植物病害的种类,掌握常见、多发的园林植物病害的发生规律,预防和治理的技术,掌握园林植物病害的调查研究方法,能够独立设计病害控制方案,为今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基础。
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植物病理学的理论功底,并具有比较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以及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
要求学生具有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端正的学习态度和勇于实践的品质。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绪言(1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以引起经济或生态损失的园林植物病害事例,使学生意识到园林植物病害的危害性及防治的重要性,了解园林植物病害发生的特点,国内外本学科研究的历史、现状及趋势,以及园林植物病害防治的研究的范围、性质和任务等。
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园林植物病害研究的范围、性质和任务。
第一章园林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2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讲授园林植物病害的现象、本质及定义;园林植物病害发生条件以及其相互关系。
园艺植物病理学
一、名词解释1、侵染性病害:由生物因素引起的病害,可以传染。
2、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如生活环境等引起的病害,不可以传染。
3、病状:植物本身所表现出的不良表现。
4、病征:病原物在病部的特征性表现。
5、单主寄生:大部分菌物在一种植物上就可以完成生活史。
6、转主寄生:有的菌物需要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植物上完成生活史。
7、耐病性:寄主对病原物侵入的反应表现为较为严重,但损失相对较小。
8、抗病性:寄主对病原物侵入的反应表现为较轻。
9、感病:植物对病害无抗病性,发病重,损失大。
10、潜伏侵染:个别病害所具有的,病原菌处于休眠或停滞状态。
11、潜育期:所有病害所具有的,病原菌处于生长发育状态。
12、药害:药剂使用不当,使植物产生的损害。
13、稀释限点:病毒汁液失去侵染能力的最大稀释倍数。
14、侵染数限:成功侵染所需病原物的最低数量。
15、初侵染:生长季节田间发生的第一次侵染。
16、再侵染:同一生长季节内,田间已发病植株产生的病原物引起的侵染。
17、烟雾法施药:保护地施药方式,烟雾剂点燃后熏烟的施药方式。
18、粉尘法施药:保护地施药方式,用喷雾器向作物喷药的施药方式,19、专性寄生菌:在自然条件下只能活体寄生,不能脱离寄生营腐生生活。
20、兼性寄生菌:在自然条件下,既可以活体寄生,又可营腐生生活。
21、活体营养型:只能从活的植物细胞和组织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22、死体营养型:在死的植物组织上营腐生生活。
23、全寄生植物:从寄主植物获取他自身生活所需要的所有营养物质的寄生性植物。
24、半寄生植物:从寄主植物仅获取水分和矿物质的寄生性植物。
25、垂直抗性:又称小种专化抗性,具有垂直抗性的植物品种对病原物的某个小种具有抗性,而对另一小种则没有抗性。
26、水平抗性:又称非小种专化抗性,具有水平抗性的植物品种对病原物所有小种的反应是近乎一致的。
27、主动抗病:受病原物的侵染所诱导的寄主保卫反应。
28、被动抗病:植物与病原物接触前既已具有的形状所决定的抗病性。
园艺植物病理学
园艺植物病理学•概念:是一门研究植物疾病的诊断、发生原因、发生过程、流行规律、预测和控制,以保护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并利用植物病原物的一门科学。
•按作物种类可分:农作物病理学,园艺植物病理学,园林植物病理学,森林植物病理学,牧草病理学等。
第一章基本概念◆植物病害及其症状的定义◆植物生病的原因◆植物病害诊断第一节病害、症状的定义一、植物病害(plant disease)的定义1.概念:植物在其生命过程中受寄生植物侵害或不良环境影响,在生理、细胞和组织结构上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的过程,引起产量降低、品质变劣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现象。
腐生菌;豆科植物的根瘤;茭白感染黑粉菌;观叶的甘蓝;2.要点:病原,病程,症状,损失2.1 病原定义:导致病害产生的原因原因:由外因引起的寄生物(生物因素)不良环境(非生物因素)◆病原与遗传变异的区别:遗传变异:由内因(自身与外界因素)导致基因改变,具有遗传性,个别性,不传染。
病原:具有群体性、传染性和流行性。
2.2病程定义:生理和组织结构的病变过程原因:病原物吸收寄主的养分产生毒害◆病程与外界伤害的区别外界伤害:在机械力量作用和害虫咬伤下导致细胞和组织结构损伤,具有快速显征和不扩展、不传染的特点,无病理变化过程。
病程:具有逐渐显征,逐步扩展和传染的特点。
2.3症状定义:感病的植物外表呈现的不正常现象原因:寄主生理和组织结构受到破坏。
◆免疫植物与感病植物症状的区别免疫植物:受病原侵染,不扩展,不传染。
感病植物:病斑快速扩展,可作为再传染中心。
2.4损失定义:产量降低、品质变劣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原因:生长受到影响以及波及到周围的生态环境◆病害的损失与生病的区别生病:具有病原、病程和症状三个特点,但无损失,即有病无害。
植物疾病对作物的影响有害影响产量降低品种变劣有益影响促进生长使农产品品质变好生物除草矮化果树二、症状概念:植物染病后外表呈现不正常的现象。
●病状(symptom):植物染病后本身呈现的不正常的现象。
《园林植物病理学》共80学时,理论教学44学时,实验教学
25
复习思考题: 1.什么叫园林植物病害? 2.植物发病的原因有哪些? 3.植物病害的形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4.野外发生一种病害你怎样区分是侵
染性病害还是非侵染性病害? 5.病症和病状各有哪几种类型?
2019年5月16
感谢你的观看
26
1943年印度孟加拉帮姓水稻胡麻斑病大流 行,当时饿死200万人;
1930年至今荷兰榆疫病摧毁了全美国洲的
榆树; 2019年5月16
感谢你的观看
2
20世世纪初到20世世纪40年代,板栗 疫病摧毁了全部美洲的栗树;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D)统计,1982 年在收获前全世界农业生产因病.虫 害.杂草造成的损失:
2019年5月16
感谢你的观看
9
人们常把狄巴利的工作看作划时代的贡献;
狄巴利的学生们成为英.俄、法.日等国的 植物病理学的奠基人。
其后许多学者受到了狄巴利的影响.把许 多真菌病害的基本规律都搞清楚了。
例如: 1872年发表了“向日葵锈病的病 原”;
1878年“甘兰根肿病的病原及其生物学特 性”;
植病系统—是构成植物病害形成的因 素。
2019年5月16
感谢你的观看
24
它包括自然植病系统和农林业植病系 统。
自然植病系统—是构成植物病害形成 的病原物.寄主.环境条件的三角关系。
农林业植病系统—是指构成植物病害 形成的病原物.寄主.环境条件和人的四 角关系。
2019年5月16
感谢你的观看
本课程分两部分:
普通植物病理学和园林植物病理学;
2019年5月16
感谢你的观看
23
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整体及环境, 它包括各种动物.植物.微物物.以及生物 群落所占据的环境条件。
园林植物病理学精品文档22页
园林植物病理学复习提纲(自整理)•疑问:o缺少细胞壁,植原体对敏感,对青霉素不敏感o植原体有明显的病害特征吗?•名词解释:o病害三角:病原,寄主和环境是病害发生的三个基本要素,称为病害三角o传染性:凡是由生物性病原引起的病害都具有传染性,称为传染性病原o非传染性:凡是由非。
非。
o垂直抗性:同一个栽培品种对病原的不同生理小种抗性不同,对有的抗性好有的不好的现象o水平抗性:一个栽培品种对病原物的不同生理小种的抗性相同,要么都抗要么都感的现象o初侵染:越冬之后的病原物,对新生的一代植株造成的初次侵染o再侵染:受到初次侵染而发病的植株上产生的病原物,在同一个生长季中经过传播再次使植株发病o病害预测:通过预测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病害发生的时期和数量进行预判,知道病害防治和病害管理o传染病:由生物因素引起的病害o病状:植物染病之后肉眼或者放大镜可以看到的形态特征o病症:病原物在病株或者病部表现出来的特征o隐症:在一些条件下,症状可以完全消失,这种现象称为隐症o菌丝:真菌的营养体为丝状,称为菌丝o菌丝体:菌丝分支交错缠绕形成肉眼可见的絮状o菌索:由菌丝体平行排列形成的长条状或绳索状结构,由外皮,髓部和顶端生长点组成。
o子座:由疏丝组织和拟薄壁组织组成的或者由菌丝体和植物组织细胞共同组成,能产生子实体和帮助度过不良环境o菌核:由疏丝组织和拟薄壁组织组成的一种外壳坚硬的休眠体,既可以作为营养储存组织又能作为度过不良环境条件的休眠体o无性繁殖:指不经过两性配子结合产生新个体的繁殖方式•填空:o潜育期耳朵长短受:温度和抗病性的影响o植物病毒病的主要传播介质是昆虫o适合炭疽病的气候条件是:多雨高温o白粉病后期产生的黑色颗粒是闭囊壳o杨树腐烂病推荐使用半透风式的林带•植物病害的定义:o植物在环境因素的有害作用下,生理程序的正常功能偏离到不能或难以恢复的程度,导致一系列的生理,组织,形态病变,生长发育失常或者受害,造成经济上或者生态上的损失,称为植物病害o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遗传因素导致的遗传性病害不属于▪要有病变的,机械损伤不算▪要有经济上或者生态上的损害,无损害不算•病原:直接引起植物病害的因素。
园林植物病理学(第1章)
4. 生产活动 (people’s activities):种苗调运、耕作、抚 育、施肥等。
三、发病因素之间的关系(病害三角与病害四面体)
1933 林克(Link)提出病害三角学说(Disease Triangle):感病的寄主植 物、具有致病性的病原物和有利于发病的环境构成病害三角形的三个 边,三角形的高度或面积代表病害严重度,各边的长度影响三角形的 面积。 •1976 鲁滨逊(Robinson)提出植病四面体学说(Disease Tetrahedron) : 农业生态系内除了寄主、病原物和环境外,应加上人类干预这个重要 因素,从而形成植病四面体学说。 人类
二、植物病理学的发展历史
园林植物病理学,是研究园林植物病害的症状、致病 原因、发生和流行规律及其防治的一门科学。 是植物病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1. 德国的Robert Hartig于1882年出版了《树病学》一书, 这是世界上第一本林木病理学教材,标志着林木病理学 的诞生,他本人被推崇为林木植物病理学的创始人。 2. 1934年苏联的C. И. 瓦宁出版了《森林植物病理学》教 科书。
(1)非侵染性病类加重后者的发生,造成伤口。如苹果腐烂病
( 2)后者可致使植物非侵染病害的发生。
四、柯赫氏法则(Koch’s Rule) ——诊断侵染性病害的重要法则
柯赫氏法则又称柯赫氏假设( Koch’s postulates )(一种 新病害的诊断和病原生物的鉴定),通常是用来确定侵染性 病害病原物的操作程序。 1882年,柯赫(Koch)在研究了人和动物的病害之后,提出 了确定一种微生物致病性的三个必要条件:(一)这种微生物经 常与某种病害有联系,发生这种病害往往就有这种微生物存 在;(二)从病组织上可以分离得到这种微生物的纯培养,并且 可以在各种培养基上研究它的性状;(三)将培养的菌种接种在 健全的寄主上,可诱发出与原来相同的病害;史密斯 (Smith) 在1905年又补充以下一条,(四)从接种后发病的植物上,能再 分离到原来的微生物。
园林植物病理学
园林植物病理学园林植物病理学一、什么是园林植物病理学?简言之,就是关于园林植物病害的学问。
是研究园林植物病害的表现特征、产生的原因、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防治的理论和方法。
症状学、病原学、病理学、流行学和治理学。
二、三、园林病害治理的必要性(重要性)九五期间,全国森林病虫害发生都在1.1亿亩左右,造成损失达369.5亿元。
其中直接损失60.9亿元。
松材线虫萎蔫病:2003年统计,发病面积达8.1万公顷,3500多万棵松树死亡,给我国松林资源,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榆树枯萎病:1930-1935 250万株榆树死亡,美国1971-1975 600万株,英国四、园林病理学发展简史大略分为6个时期1. 有文字记载的初期古希腊的有关文献中有各种病害的记载:疫病(blight)、瘟病(blast)、锈病(rust)、霜霉病(mildew)和黑粉病(smut)等。
由于当时科学技术很不发达,人们认为植物病害的发生是天神在发怒。
2.300B.C—A.D500这一时期的哲学著作中有关于野生树不受病害侵袭,而栽培植物则大量发病的描述。
(现代人口膨胀,生态平衡遭到破坏,高度密植,单一纯种植物大面积栽培等是植物病害爆发的根本原因)3.A.D501——1700 西方科学的黑暗时期,宗教、神学占统治地位。
4.1701——1800 工业革命推动了其他科学的发展。
分类学时代。
林奈创立双名法,植物分类学得到较快的发展,一些学者试图对植物病害进行分类。
5.1801——1900 植物病理学形成时期(1)1845-1847 马铃薯晚疫病在欧洲流行,数十万人饿死和大量移民。
这一事件刺激了植物学家和真菌学家去研究植物病害问题,大大促进了本学科的发展。
(2)De Bary 植物病理学之父,德国人1853年阐明了禾谷类植物锈病和黑粉病的特征,而后确定了马铃薯晚疫病的病原寄生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确立了植物病害是由病原菌侵染引起的观点。
园艺植物病理学讲义
《园艺植物病理学》讲义第一章:绪论园艺植物病理学(Horticultural Pathology)——植物病理学的重要分支,也是医学的分支(植物医学)。
研究园艺植物病害的症状表现、发生原因、流行规律、预测预报、防治原理以及治理措施。
1.1 园艺植物病害的特点植物种类繁多。
生物学特性差异大。
耕作栽培措施要求高。
生态环境复杂。
因而病害发生规律难以把握,治理难度也大。
1.2 园艺植物病害防治的重要性(平均4.4种病害/ 园艺植物)病害不仅影响作物产量、降低质量,有时还影响国际贸易和出口创汇。
防治不当会引起作物药害、人畜中毒和环境污染。
历史上病害大发生曾造成巨大灾难。
马铃薯晚疫病(1845,爱尔兰)。
葡萄霜霉病(19世纪70——80年代,欧洲)。
1.3 植物病理学的性质与任务是以园艺植物病害为研究对象的应用基础学科。
研究内容有5个方面:1. 病害病原体的本质及其活动2. 受病植物的本质及其活动3. 植物与寄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4. 病害(植物——寄生物体系)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5. 根据以上基础研究结果,阐明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并设计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
1.4 植物病理学与其它相关学科的关系与植物病理学密切相关的学科有:微生物学:真菌学、细菌学、病毒学、线虫学等植物学:植物分类学、植物解剖学、生理生化等其它:气象学、土壤学、流行学、栽培学生态学等多个学科。
第二章:园艺植物病害的概念2.1 植物病害(Plant Disease)根据俞大绂(1992)植物病理学大百科全书:植物病害是指植物正常的生理机制受到干扰所造成的后果。
包括三个部分:1. 病因(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条件,以及植物自身的遗传缺陷)2. 病程(病理程序——植物从生理、组织结构到形态持续的病理变化过程)3. 病害的结果:外观表现异常,经济价值受损。
有时植物发病的后果虽然对植物有害,却对人类经济生活有利,通常不作为病害。
(病态)如茭白、韮黄、碎锦郁金香。
园林植物病理学植物病原线虫
线虫门:侧尾腺纲、无侧尾腺纲 植物线虫绝大多数属于侧尾腺纲 分属于4个目 垫刃目、滑刃目、矛线目(长针科)、三矛 目(毛刺科)
科、属、种旳分类根据,主要是根据线 虫旳食道、生殖器官、体形、头部和尾 部旳形态特征。
(1)40度左右 (2)50度左右 (3)60度左右 (4)70度左右 3、 线虫经常与其他微生物形成复合侵染病害,线虫可携带下列哪些微生物形 成复合侵染:
(1)真菌 (2)细菌 (3)病毒 (4)类立克次体 4、线虫旳生活史不涉及下列哪一种阶段: (1)卵 (2)幼虫 (3)蛹 (4)成虫
判断:
Photograph courtesy N. Kokalis-Burelle, from the Compendium of Peanut Diseases.
根结线虫雄虫
根结线 虫雌虫
雌虫旳卵充斥胞囊
越冬越夏:
地下部外寄生线虫:在土壤中借助多种虫态休眠;
地下部内寄生和半内寄生线虫:在田间病株、无性繁 殖材料、病株残体、土壤中以多种虫态越冬越夏; (根结线虫、胞囊线虫、半穿刺线虫以卵越冬为主。)
病
松材线虫病
总结:病害症状类型:
(1)危害根部旳线虫:根部根结、根肿、根痕、根旳 过分分枝及根尖损伤。地上部出现非特征性症状:生 长减退。
(2)危害地上部旳线虫:
①瘿瘤:
②坏死:顶芽和花芽坏死。菊叶线
④畸形:肿瘤、发根、矮缩、肿大、茎叶扭曲、皱缩 或变形、花部异常发育。
1、垫刃目 Tylenchida • 有口针,垫刃型食道 2、滑刃目 Aphelenchida • 经典口针,滑刃型食道 3、矛线目 Dorlaimida • 齿针、矛线型食道 4 、三矛目 Triplonchida • 瘤针、矛线型食道
园林植物病理学复习资料
园林植物发生病害的基本因素:病原、感病植物、环境病原:直接导致园林植物发生病害的因素,称为病原病原分为A.生物性病原——传染性病害(侵染性病害)B.非生物性病原——生理病害植物病害发生发展的三要素:病原、寄主、环境1.病原和寄主是一对基本矛盾2.环境影响矛盾结果,直接影响病原物;影响寄主的生活状态病变:寄主植物在生理、解剖、形态上发生的一系列异常变化(生理、组织、形态)。
症状:园林植物受到生物或者非生物病原侵染之后,其外表形态的不正常表现,是病状和病症的总称。
病状:寄生植物受病后本身本身所表现的不正常变化1.变色(退绿、黄化、花叶)2.坏死(斑点、腐烂、溃疡)3.枯萎或萎蔫4.畸形(肿瘤、丛植、变性)5.流汁流胶病症:病原物在寄主部位中的各种结构特征1.粉霉状物2.锈状物3.膜状物或者线状物、颗粒状物4.伞状物、马蹄状物5.胶状物真菌的基本特征:1.无根茎叶、不含叶绿素、不含维管束组织2.营养体大多为丝状体3.有细胞壁和真正细胞核4.异养型、孢子生殖5.多形态生物真菌的营养体:菌丝、菌丝体。
菌丝的正常功能就是摄取水分和养分。
吸器:菌丝体形成的特殊的营养吸收结构。
掌、指、球、丝状。
吸收方式通过渗压作用实现菌组织:疏丝组织,拟薄壁组织菌核、菌索、子座三种组织:菌核:坚硬、黑色、圆形;内疏外薄;对高温、低温、干燥有抵抗作用,度过不良环境的休眠体,温度适宜可产生菌丝体活繁殖结构。
菌索:绳索状,菌丝平行交织,如根;内疏外薄;抵抗不良环境,远距离摄取养分侵染植物。
子座:形似坐垫;形成产孢结构、提供营养、抵抗不良环境。
真菌无性繁殖孢子类型:包囊孢子、游动孢子、分生孢子、粉孢子、芽孢子、厚垣孢子真菌有性繁殖孢子类型: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真菌的生活史:从一种孢子萌发开始,经过营养生长和繁殖阶段,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过程。
真菌的多型性:产生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孢子单主寄生(同主寄生):真菌在一种寄主植物上完成生活史转主寄生:真菌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亲缘关系不同的寄主植物上完成生活史园林植物真菌的主要类型:1.鞭毛菌亚门——腐霉属:包囊梗菌丝状,孢子囊不规则球形,萌发时产生泄泡,原生质先注入泄泡中,然后形成游动孢子。
园艺与植物病理学培训资料
腐霉枯萎病
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生,造成草 坪大面积枯死。防治方法包括改 善排水条件、避免过度浇水、喷
药保护等。
04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
治实践案例分析
果树病虫害防治案例分析
苹果树腐烂病
刮治病斑、涂抹杀菌剂, 加强果园管理,增强树势 。
梨树黑星病
清除病源,喷洒杀菌剂, 提高树体抗病能力。
桃树流胶病
园艺与植物病理学培训 资料
汇报人:XX 2024-01-10
目录
• 园艺基础知识 • 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 • 常见园艺植物病害识别与防治 •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实践案例分析 • 现代科技在园艺和植物病理学中的应用
园艺基础知识
01
园艺定义与分类
园艺定义
园艺是研究园艺植物的种质资源 、生长发育规律、繁殖、栽培、 育种、贮藏、加工、病虫以及造 园等的科学。
叶斑病
危害叶片,引起斑点状坏 死。防治方法包括清除落 叶、减少侵染来源、喷药 保护等。
草坪及地被类园艺植物病害识别与防治
锈病
危害草坪草,引起叶片枯黄和粉 末状物质覆盖表面。防治方法包 括选用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和灌
溉、喷药保护等。
褐斑病
危害多种草坪草和地被植物,引 起叶片枯黄和坏死斑。防治方法 包括清除落叶、减少侵染来源、
刮除胶体,涂抹保护剂, 加强桃园管理,防止病情 恶化。
蔬菜病虫害防治案例分析
番茄晚疫病
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喷洒杀菌剂。
黄瓜霜霉病
降低湿度,喷洒杀菌剂,及时摘除病叶。
辣椒疫病
选用抗病品种,高畦栽培,避免大水漫灌。
花卉病虫害防治案例分析
月季黑斑病
清除病叶,喷洒杀菌剂,注意通风透光。
园林植物病理
第一章:园林植物病害的大体概念1.园林植物病害的大体因素(1)病原:在园林植物生态系中,病害的发生可能受到一个因素或两个以上因素的作用,直接致使园林植物病毒发生的因素。
生物性病原:是指以园林植物为取食对象的寄生生物。
(真菌,细菌,植原体,病毒,类病毒,寄生性种子植物和线虫,藻类和螨类)引发病害的真菌和细菌统称病原菌。
凡是由生物性病原引发的园林植物病害都是传染性的,因此称作传染性病害或侵染性病害。
非生物性病原:包括不适于园林植物正常生活的水分,温度,光照,营养物质,空气组成等一系列因素。
如营养物质,水分过量或过少,温度太低太高,光照强弱,有毒物质。
凡有非生物因素引发的都无侵染性,也称生理病害。
(2)诱因:非直接致病的因素2.感病植物:易受病原侵染的植物,对寄生生物来讲称寄住3.环境:传染性病害的发生必需存在病原物和寄主植物,还必需有必然的环境条件非传染性病害也是环境条件,由于某种因子的不适宜超出了植物的适应能力4.病变:寄生植物受病原物侵染后,在生理,解剖,形态上所发生的一系列异样转变生理病变:感病植物生理性能上的异样转变呼吸蒸腾作用组织病变:内部组织结构上的异样转变叶绿素减少增加形态病变:外部形态转变肿瘤,丛枝,小叶,黄化5.病症:园林植物受生物或非生物病原侵染后,其外表形态的不正常表现。
是内部发生病变的结果,是病状和病症的总称。
6.病状:寄主植物受病变后本身所表现的不正常转变。
(1)变色褪绿:黄化花叶褪绿:叶绿素合成受抑制,叶片均匀变成淡绿或黄绿色黄化:叶片全发黄,营养贫乏失调病毒病害和植原体病害花叶:叶绿素形成不均匀,而使叶片颜色深浅不匀(2)坏死园林植物细胞和组织死亡的现象,根茎叶果受害部位不同表现不同病症斑点:(叶片果实种子)局部坏死腐臭:各类器官都可发生腐臭,幼嫩或多汁组织更易。
由于真菌或细菌侵染植物细胞和组织后发生较大面积的消解和破坏,使组织解体。
溃疡:(枝干皮层木质部)形成凹陷病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植物病理学复习提纲(自整理)∙疑问:o缺少细胞壁,植原体对敏感,对青霉素不敏感o植原体有明显的病害特征吗?o∙名词解释:o病害三角:病原,寄主和环境是病害发生的三个基本要素,称为病害三角o传染性:凡是由生物性病原引起的病害都具有传染性,称为传染性病原o非传染性:凡是由非。
非。
o垂直抗性:同一个栽培品种对病原的不同生理小种抗性不同,对有的抗性好有的不好的现象o水平抗性:一个栽培品种对病原物的不同生理小种的抗性相同,要么都抗要么都感的现象o初侵染:越冬之后的病原物,对新生的一代植株造成的初次侵染o再侵染:受到初次侵染而发病的植株上产生的病原物,在同一个生长季中经过传播再次使植株发病o病害预测:通过预测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病害发生的时期和数量进行预判,知道病害防治和病害管理o传染病:由生物因素引起的病害o病状:植物染病之后肉眼或者放大镜可以看到的形态特征o病症:病原物在病株或者病部表现出来的特征o隐症:在一些条件下,症状可以完全消失,这种现象称为隐症o菌丝:真菌的营养体为丝状,称为菌丝o菌丝体:菌丝分支交错缠绕形成肉眼可见的絮状o菌索:由菌丝体平行排列形成的长条状或绳索状结构,由外皮,髓部和顶端生长点组成。
o子座:由疏丝组织和拟薄壁组织组成的或者由菌丝体和植物组织细胞共同组成,能产生子实体和帮助度过不良环境o菌核:由疏丝组织和拟薄壁组织组成的一种外壳坚硬的休眠体,既可以作为营养储存组织又能作为度过不良环境条件的休眠体o无性繁殖:指不经过两性配子结合产生新个体的繁殖方式∙填空:o潜育期耳朵长短受:温度和抗病性的影响o植物病毒病的主要传播介质是昆虫o适合炭疽病的气候条件是:多雨高温o白粉病后期产生的黑色颗粒是闭囊壳o杨树腐烂病推荐使用半透风式的林带o∙植物病害的定义:o植物在环境因素的有害作用下,生理程序的正常功能偏离到不能或难以恢复的程度,导致一系列的生理,组织,形态病变,生长发育失常或者受害,造成经济上或者生态上的损失,称为植物病害o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遗传因素导致的遗传性病害不属于▪要有病变的,机械损伤不算▪要有经济上或者生态上的损害,无损害不算∙病原:直接引起植物病害的因素。
o包括生物性病原o和非生物性病原∙病原物:引起病害的寄生物称为病原物∙病原、寄主和环境是植物病害发生的三大基本因素。
也即是所说的病害三角关系∙病状:植物受病原生物侵染或不良环境因素影响后,在外表所显露出的异常状态,病部肉眼可以看到的异常状态,病部出现的病原物特征o变色:植物中的叶绿素合成受阻,其他色素形成过多,导致叶片出现不正常的颜色o坏死:指发病植株局部细胞或组织死亡o枯萎或萎蔫:植物组织的茎或者根的维管束组织被破坏,丧失疏导功能,导致地上部分萎垂o畸形:植物的局部受到病原物释放的刺激性物质的刺激导致的异常生长o流脂或流胶:病原物释放的霉或者毒素导致植物的果胶质或细胞壁被分解,细胞结构破坏,使原有植物外形和结构解体∙病害四角关系突出了其中人的重要性:o自然环境中物种多种多样,交杂混生,互为隔离,对寄生物传播具有一定成都的阻隔作用▪自然演替过程中,病原物和寄主共同进化,许多寄主都进化出异质性,整个群体不会因为有寄生物的存在而严重受害o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寄主本身也是其他食物链中的被捕食或者竞争者,抑制了种群的发展o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病症六大类:病原物在感病部位表现出来的特征o粉霉状物o锈状物o胶状物和线状物o粒状物o伞状物和马蹄状物o菌脓∙病状五大类:变色,坏死,萎蔫,畸形,流胶或者流脂∙侵染性病原的种类: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植原体、类病毒∙侵染性病原:凡事生物性病原引起的园林植物病害都具有传染性,所以称为侵染性病害∙非传染病的特点:o只涉及病原和植物之间的二者关系o只有病状,没有病症o与特定的地理和环境特征有关,没有明显的发病中心和传染趋势∙真菌:具有真正的细胞核,不含叶绿素,一般进行有性或无性繁殖,能产生孢子,营养体大部分为丝状物且有分支,外表被几丁质或纤维素的细胞壁,的异养生物o真菌的特征:▪真核生物▪营养体为菌丝或酵母(单细胞)菌丝成顶端生长▪表面有坚硬的细胞壁,为几丁质▪有胞外酶的产生,分解不能直接吸收的成分▪没有叶绿体为异养生物▪以孢子进行繁殖o菌丝和菌丝体:▪菌丝:真菌的营养体呈丝状,称为菌丝▪菌丝体:菌丝分枝交错形成的肉眼可见的絮状物o菌丝分为有隔菌丝和无隔菌丝(低级真菌为无隔菌丝高级真菌为有隔菌丝)o营养体的类型:原生质团,单细胞和菌丝体o真菌营养体(也就是菌丝了)的变态有:▪吸器--菌丝体形成的特殊的营养吸收结构▪假根▪菌环▪菌网▪附着枝和附着胞o菌组织---菌丝体一般为分散的,但有时候聚合形成菌组o菌组织有两种:o分别为结构疏松的疏丝组织和菌丝间不易区分的拟薄壁组织o菌组织体:(及其作用)▪菌索---由菌丝体排列而形成的,长条状或者绳状结构,由外皮,顶端生长点和髓部组成。
可以加快营养运输和蔓延侵染,可休眠或产生繁殖体菌核---由疏丝组织和拟薄壁组织组成的一种坚硬的休眠体,既可以储存营养又可以可以作为度过艰难环境的休眠体o真菌中的性分化现象:在真菌进行有性繁殖时产生不同交配型的配子囊和配子营养体类型营养体无性孢子有性孢子鞭毛菌亚门单细胞或无隔菌丝游动孢子卵孢子或者休眠孢子囊接合菌亚门无隔菌丝胞囊孢子和孢子囊接合孢子(无游动孢子)子囊菌有隔菌丝体,极少数是单细胞分生孢子,粉包子,芽孢子子囊(多位于子囊果(一种子实体)内)子囊孢子亚门担有隔菌丝无担子和担孢子子菌亚门无隔菌丝无,进行准性生半知菌亚门∙鞭毛菌亚门:区别方式为:孢子囊梗和游动孢子的形态o卵菌纲中以霜霉目与园林植物病害关系最为密切o腐霉属:引起倒伏病害oo疫霉属:引起根腐和疫病o白锈菌:活体寄生菌,∙接合菌亚门:∙根霉属:∙子囊菌亚门:∙子囊果有四种类型:∙闭囊壳:分别是什么形态的,对着书查着看一下∙子囊壳▪子囊腔▪子囊盘o白粉菌:闭囊壳内子囊的数目(一个或多个)和外部附属丝的形态是主要的分属依据▪主要包括:插丝单囊壳属、球针壳属、钩丝壳属、单丝壳属和白粉菌属∙担子菌是真菌中最高等的一类,许多担子菌在双核的此生菌丝形成锁链状联合,可以作为识别担子菌的特征细菌的特点:o都是杆菌o绝大多数都有鞭毛o不产生芽孢o兼性腐生o除了棒状杆菌的革兰氏染色检测为阳性其余均为阴性∙细菌病害的症状:o ...... 异常生长o组织坏死o灼伤o萎蔫o溃疡o软腐∙侵染过程分为四个时期:接触期,侵入期,潜育期,发病期∙生态因素应i型那个接触:o风雨强度o温度o水分和湿度o土壤微生物∙细菌侵入方式:o直接侵入o自然孔口侵入o伤口侵入∙潜伏侵染:有些病原物在侵入寄主植物后,经过一定时间的发展,由于寄主植物的抗性较强,病原只能在寄主植物体内潜伏,当寄主植物的抵抗能力下降的时候,它可继续扩展并表现症状∙油菜菌核病的侵染过程:初侵染,接触侵染,休眠∙病原传播的途径:o气流传播o雨水传播o介体传播o土壤和肥料传播o人为传播∙病害防治的四道防线:o拒绝和铲除o免疫o保护o治疗∙为什么植物病害防治主要以预防为主:(重点考点)o因为感染而造成的植物组织病变和器官坏死无法修复,一旦受害则发病部位无从救治o植物病害的早期诊断基本上不可能,在潜育期植物不会有肉眼可见的病状,症状显露则进入晚期,治疗难以奏效∙预防的四个主要方面:o健身栽培o增强对病原的抗性o减少有害生物的种群数量o药剂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1991年通过,1992年4月1日实施(愚人节啊亲)∙园林植物的病害防治基本技术o植物检疫o栽培技术o抗病性利用o生物防治o化学防治o物理防治∙个例病害:∙园(桧)柏--梨(苹果)锈病o生活史:在生活史中产生四种孢子(不产生夏孢子)o症状:最初在枝干和枝腋上产生黄色的斑点,后期梢肿起,有事形成纺锤状菌瘿o病原:性子器扁平或近球形,锈子器圆筒形,冬孢子黄色毛状,双胞有柄o在两种植物上完成整个生活史:▪梨树上:性孢子和锈孢子▪桧柏上:冬孢子和担孢子o病害发生规律:▪病害循环:以菌丝体在桧柏等的菌瘿中越冬,次年三月形成冬孢子角,吸水萌发形成担孢子,经风雨传播到梨树(苹果树上)感染性孢子,锈孢子,经风传播到桧柏,圆柏上。
传输距离不超过五公里,整个过程没有夏孢子阶段,没有再侵染▪春季雨水多温度回升快有利于发病▪不同品种的抗病性不一样,桧柏,龙柏和欧洲刺柏的感病性比较强o防治:▪园林技术防治:避免5公里范围内混植,如果特殊条件需要混植应采用抗病品种▪药剂防治:春季喷施杀毒矾,抑制冬孢子的萌发,8-9月在柏树上喷洒160-200倍波尔多液∙园林植物白粉病:o白粉病是子囊菌亚门的白粉菌目引起的一类病害o病害症状:初期为白色霉状物(菌丝体,分生孢子梗,分分生孢子),之后逐渐转化成灰色和污黄色的霉斑,霉斑的中央还有黑色的小点(闭囊壳)o病害循环:由菌丝体和闭囊壳在病株或者枯枝上过冬,以子囊孢子经过气流传播,并且通过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o白粉菌包括四个类型:钩丝壳属,叉丝单囊壳属,球针壳属,单丝壳属,白粉菌属o防治▪选育抗病性树种▪修剪枝条,将病枝,落叶一起处理▪合理栽培管理,适当施肥,保证根系的正常生长,防止植物早衰▪药剂防治∙园林植物炭疽病:o症状:初期出现退绿小斑点,之后扩大并形成褐色的圆斑,在边缘出现半圆形或者不规则的圆斑,一般比中间的大,后期病斑的中心变为灰色并且有黑色的小点(分生孢子盘)边缘为黑褐色o病害循环:菌丝体,分生孢子盘--春天分生孢子--风雨初侵染--当年发病病斑分生孢子再次侵染o发病条件:高温高湿多雨的天气易传播病菌,偏施氮肥,植株过密通风不良易引起病害,不同植株的抗性不同o减少侵染源,抗病品种,园林栽培技术:加强栽培管理(这个是回答哪个问题只要说园林栽培技术都可以说的),增强通风透光,合理密植,控制氮磷钾肥的含量(就是把之前的发病条件反过来说)提高抗性(这个也是都可以用的)∙月季黑斑病:o症状:初期叶表面出现黑褐色小点,后期变成圆形或者不规则的紫黑色斑块,斑块边缘为不规则o病害循环:以菌丝体在芽鳞,叶痕和枯枝落叶上过冬,春天产生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一次侵染之后可以进行多次再侵染o温度高,湿度大,降雨量大,氮肥施用过多,植株过密,通风不畅的条件有利于病害发生(发现了吗,和之前的一样哦)o防治方法:▪及时溅出病枝枯枝,减少侵染来源▪园林栽培技术:合理密植,平衡但磷钾肥的施用量,增强通风▪药剂防治∙灰霉病:o菌丝体在植物残体上过冬,菌核在土壤或者混入种子中传播;次年春天产生分生孢子,风雨传播,当年发病之后可以形成分生孢子再次侵染o防治:▪加强栽培管理▪减少侵染物来源▪生物防治∙花木白绢病:o症状:初期在茎基部产生褐色小斑,之后成为白色细绢状物的菌丝,成扇形扩散,最后产生褐色的油菜籽状菌核,最后全株哭死(呵呵,看懂就行)o发病规律:▪病害循环:以菌核在土壤中过冬,可以存活4-5年,通过雨水和土壤越冬,直接或从伤口侵入▪发病条件:▪雨水充足,温度高的季节易发病,6月份开始发病,78月最厉害▪基质丰富,肥料充足的土壤不易感染(这点倒是挺奇怪的),偏酸性的土壤易感病)o防治方法:▪选择优秀圃地,染病严重的可以和玉米类禾本科植物混作4年以上,深耕翻土,筑高床,疏沟排水,即使松土除草,增施有机肥▪及时拔除感病植株彻底销毁▪喷洒cnmmjbnmjb3.8药剂∙紫荆角斑病:o症状:初为针孔大小的穿孔,后逐渐扩散为大的,多角形,褐色或者黑色的较大斑点,后期可产生黑色小霉点o病害循环:以子座和菌丝体在残枝上过冬,第二年产生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经过初侵染之后可以多次再侵染o多雨利于发病o防治方法:冬季收集叶片并进行焚烧或深埋o病初期喷洒1比1比150波尔多液或者70%甲基托布津溶液800-1000溶液,7-10天一次,工2-3次(严重怀疑记不住)∙猝倒病:o四种类型:▪种芽腐烂型▪茎叶腐烂型▪幼苗猝倒型▪立枯型o病原(这一章倒是真是让我有了记录一下的冲动):立枯丝核菌,腐霉菌,交链孢菌,镰刀菌o越冬:腐霉菌:菌丝体和卵孢子;丝核菌:菌丝体和菌核;镰刀菌:菌丝体,菌核和厚垣孢子o传播:通过雨水,流水,农事操作或者使用带菌肥料传播,通过伤口或者直接传播o再侵染:侵入后,在寄主的薄壁组织下繁殖,以后形成新的子实体进行再侵染o发病规律:▪前作感病▪土壤板结▪土块大,积水▪有机肥未腐熟▪播种不宜太早o防治▪土地选择▪种子选育▪种子和土壤消毒▪药剂防治▪生物防治∙唐菖蒲花叶病:o越冬场所,种球,病残株,以及一些田间的宿根花卉的根o传播途径:蚜虫及汁液传播,田间农事操作和汁液接触也会使病情扩大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