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学第六章 地图成图概述
地图学课件_第六章_地图表示法——地图学课件PPT
![地图学课件_第六章_地图表示法——地图学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3e349f8367ec102de3bd891a.png)
地图学原理
二、等高线的测绘
以等间隔的 水平面穿过三 维地形表面, 将其相交的轨 迹正射投影于 平面上,所得 到的相同高度 点的连线即为 等高线。
伏形态。
地图学原理
按光源的位置,可以分为直照晕渲、斜照晕渲综 合光照晕渲;
地图学原理
地图学原理
按色调可分为墨渲和彩色晕渲。
地图学原理
地图学原理
第五节 地理信息动态表示
位置顺序 时间顺序 地图符号的动态视觉变量 节奏
(1)确定区域单元 (2)确定区域单元内数据的分布位置 (3)计算点值和点的尺寸 (4)作图
地图学原理
地图学原理
地图学原理
点值法应用于多项数据制图时,各项数据可采用不同色相、 直径的圆点来表示。
地图学原理
2、以线状符号构成的定量表示 等值线
3、以面状及立体符号构成的定量表示 定量数据的特征 数据的分级 等值区域图的设计和绘图
地图学原理
三、等高线的分层设色与晕渲
(1)分层设色法 是在等高线的基础上,根据 地图的用途、比例尺和区域特征,将等高线划分一 些层级,并在每一层级的面积内普染不同的颜色, 以色相色调的差异表示地势高低的方法。
地图学原理
地图学原理
地图学原理
(2)晕渲法 也叫阴影法,使用深浅不同的色调表示地形起
地图学原理
特殊分级
比率法分级 裂点法分级 迭代法分级 四分位法分级 标准差分级
地图学原理
第四节 3维空间信息的表示—等值线
(完整版)第6章专题地图的表示方法
![(完整版)第6章专题地图的表示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cfa459b03d8ce2f01662309.png)
《地图学》 第6章 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
第2节 专题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
制图数据的概括可采取的两种方式:连续比率方式和分 级比率方式。
连续比率方式:使图中每个符号的大小都与其代表的实际数 值按比率一一对应。 分级比率方式:将制图数据按一定的数值间隔分成多个数组 等级,并将各等级数组分别概括为具代表性的单一数值,依 各数组的代表值按比率确定各等级符号的大小。
(3)绝对分级比率符号
指将制图现象按数量指标进行分级,把属于同一级的不 同数量指标的物体均用同样大小的符号表示,各级符号大小 按绝对连续比率符号方法设计。
16
《地图学》 第6章 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
第2节 专题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
(4) 条件分级比率符号
对制图现象按数量指标进行分级,把属于同一级的不 同数量指标的物体均用同样大小的符号表示,但各级符号大 小按条件连续比率符号方法设计。
(1)绝对连续比率符号
指符号面积的大小与其所代表现象的数量指标成绝对正 比关系。
A Ra2 B Rb2
11
《地图学》 第6章 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
Rb Ra
B A
第2节 专题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
以12.5mm半径的圆表示100万人口的城市,由
Rb Ra
B A
可求出表示人口为10、20、30、40、50、60、 70、80、90万城市各圆半径分别为4、5.6、6.8、 7.9、8.8、9.7、10.5、11.2、11.9 mm,
9
《地图学》 第6章 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
第2节 专题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
• ⑤ 比率符号大小设计
绝对连续比率
• 比率关系又可分为绝对比
率和条件比率两种。但无
新编地图学教程-第六章
![新编地图学教程-第六章](https://img.taocdn.com/s3/m/dde14f26767f5acfa0c7cd65.png)
80
陆地国界在图上必须连续绘出。当以山脊分水岭或其他地 形线分界时,国界符号位置必须与地形地势协调。
当国界以河流中心线或主航道为界时,应该通过国界符号 或文字注记明确归属关系。当河流能依比例尺用双线表示时, 国界线符号应该表示在河流中心线或主航道上,可以间断绘出; 假如河流不能依比例尺双线或单实线表示,或双线河符号内无 法容纳国界符号时,可在河流两侧间断绘出。
如果河流为两国共同所有,即河中无明确分界,也可以采 用在河流两侧间断绘出的国界符号。
51
勾绘等高线
沿地形特征点 测定高程值,以比 例内插法确定首曲 线的点位,在地形 特征线控制下,以 光滑曲线连接等值 点。
1.2 自然地理要素的表示
52
1.2 自然地理要素的表示
(2)分层设色法
将等高线划分为不同的高程带,并以不同的 颜色区分。
53
这种方法加强了高程分布的直观印象,更 容易判读地势状况,特别是有了色彩的 正确配合,使地图增强了立体感。
21
(1)河流的表示 在表现方法上,以蓝 色线状符号的轴线表示河流的位置及长 度,以线状符号的粗细表示表示河流的 上游与下游,主流与支流的关系。与河 流相联系的还有运河和干渠,在地理图 上一般只以蓝色的单实线表示。
22
23
(2)湖泊的表示 湖泊是水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蓝色 实线或虚线轮廓,在配以蓝紫不同面色加以表示的。通常用 实线表示常年积水的湖泊,用虚线表示季节性出现的时令湖。 湖泊的水质,可用不同颜色加以区分。
16
(2)海底地形的表示 海底地形的基本轮廓可以分为三 大基本单元,即大陆架、大陆坡、大洋底。通过水深注记、 等深线加分层设色来表示。
17
18
(3)航线的表示
地图学 第六章 普通地图
![地图学 第六章 普通地图](https://img.taocdn.com/s3/m/266c73300b4c2e3f5727637f.png)
§6-1
普通地图概述
5.小于1:100万的地理图
第 六 章 普 通 地 图
这类地图主要有1:150万、1:250万、1:400 万、1:600万4种比例尺,可作为经济和军事的参 考用总览图,如确定战略方针、研究飞行计划、 中程导弹发射等。所以这种图又叫一览和战争形 势观察等使用的基本图。
§6-1
普通地图概述
第 六 章 普 通 地 图
一 普通地图的分类 1.按比例尺划分 普通地图通常按比例尺分为大、中、小比例 尺3种类型的地图。 一般大于等于1:10万比例尺的地图称为大比例尺 普通图; 小于1:10万而大于等于1:100万的地图,称为中比 例尺普通地图; 小于1:100万的地图称为小比例尺普通地图。
§6-2
普通基础地理要素及其符号表达
1.等高线法表示地貌
第 六 章 普 通 地 图
在地形图上表示地貌的方法很多,最基本的方法是等 高线法。它不仅能真实地反映地貌的不同形态和起伏变化 ,而且也便于图上量算。是一种较科学的方法。 ① 等高线的概念 等高线定义:
许多地面高程 相等点连线投影 到平面上的闭合 曲线叫等高线。
§6-2
普通基础地理要素及其符号表达
A.基本地形的等高线表示法 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基本规律是:越高越陡的 地方等高线图形越密集;反之,较低较平的地方 第 等高线图形就较稀少。这种比较是等高距一致 六
章 普 通 地 图
的情况下才能得出的规律,如果是在变距 等高距的情况下是不能进行比较的,只能 得出一个大概的规律。
§6-2
普通基础地理要素及其符号表达
普通地图上的主要内容为普通基础地理要素,包
第 六 章 普 通 地 图
括水系、地形地貌、土质植被、居民地、交通线 、境界线、独立地物等。这些要素简化后可作专
测量与地图学 第六讲 地形图基本知识
![测量与地图学 第六讲 地形图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1dee0afc0975f46527d3e189.png)
河流的表示
时令河
干河床
消失河段
单线实形
湖泊的表示
井泉的表示
泉 温泉
常年湖
时令湖
水库的表示
井
运河、沟渠
2、土质植被
土质是地表覆盖层表面性质的泛称,如山区的裸岩 、冰川,平原上的沙地、沼泽地和盐碱地等 地形图表示的土质类型:沼泽地、沙地、沙砾及戈 壁、石块地、盐碱地、小草丘地、龟裂地等。 分布特点:一般呈面状分布,范围界线不很确定, 地形图上表现形式:在其分布范围内配置散列的各 种符号加上说明注记表示其类别。
2. 非比例符号
面积小但重要的地物,依比例尺缩小无法实形 表示,则用规定尺寸的符号描绘在图上。非比例符 号只表示地物的位置。
非比例符号上表示地物中心位置的点叫做 定位点。 各种非比例符号的定位点不尽相同,根据 符号不同的形状来确定。在测绘、读图 及用图时应注意区分。
非比例符号定位
①规则的几何图形符号,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等,以图形几何中心点为实地地物的中心位置; ②底部为直角形的符号,如独立树、路标等,以符 号的直角顶点为实地地物的中心位置; ③宽底符号,如烟囱、岗亭等,以符号底部中心为 实地地物的中心位置; ④几种图形组合符号,如路灯、消火栓等,以符号 下方图形的几何中心为实地地物的中心位置; ⑤下方无底线的符号,如山洞、窑洞等,以符号下 方两端点连线的中心为实地地物的中心位置。
植被是指植被覆盖的总称,分天然植被与人 工植被两大类。 地形图上表示的植被类型:森林、矮林、幼 林、灌木林、竹林、果园、芦苇及其他高 草地、草地、稻田、旱地等。 分布特点及表示方法:也呈面状分布,地形 图用黑色点线表示其类型界线,界线内普 染淡绿色,并配置说明符号和简单的文字 数字注记。
林地中有灌木及草类植物
地图学复习要点归纳
![地图学复习要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b7f70906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c5.png)
地图学复习要点归纳第⼀章地图与地图学1.地图的基本特征:具有特定的数学法则(地图投影)——地球曲⾯到地图平⾯的转换;采⽤符号系统表⽰地物或现象——表现信息的语⾔⼯具对信息进⾏综合(制图综合)——解决复杂的海量信息和有限的平⾯容量的⽭盾2.地图的定义:地图是空间信息的载体,是将空间信息按特定的数学法则定位于平⾯,并经科学提炼和有机概括后以符号化的形式描述在平⾯上地图形。
3.地图的构成要素:数学要素,地理要素,辅助要素数学要素是地图数学法则的具体表现形式。
决定了地图上物体的分布位置。
(1)坐标⽹:地理坐标⽹:我们常说的经纬度就是⼀种地理坐标,它标定了物体在地球椭球⾯上的位置,可约略认为是物体在地球表⾯上的位置;平⾯直⾓坐标⽹:在⼤⽐例尺地形图上,还绘有棋盘状的⽅格⽹,俗称“⽅⾥⽹”,是地图上的平⾯直⾓坐标⽹,主要⽤于图上快速判定物体间的距离。
(2)⽐例尺:⽐例尺是指地图上线段长度与相应的实地长度之⽐,它标志着地图模型的缩放程度,通过它,我们才能将图上量测的距离换算为实地的距离。
(3)测量控制点:测量控制点是地图测量和绘制时的控制基础,只出现在⼤⽐例尺地形图上。
每个点都有准确的平⾯坐标和地⾯⾼程,是确定周围地物的控制和依据。
地理要素是地图内容的主体部分。
它表⽰了图区范围内各种⾃然和社会经济要素的分布、联系及变化状况,是地图使⽤者阅读的⽬标和主要信息。
辅助要素是⼀些帮助我们阅读和使⽤地图的⼯具,类似于产品的使⽤说明。
包括地图名称、图例、制作和出版单位、出版时间等。
4.地图分类(1)按照内容的不同,地图家庭有两⼤分⽀: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普通地图:各种基本地理要素(⽔系、地貌、⼟质、植被、居民地、交通⽹、境界等)齐全,且内容详细程度相对均衡,能满⾜多⽅⾯的应⽤需求,因⽽也是最基本的地图,是制作专题地图的基础地图。
专题地图:重在表⽰某⼀种或⼏种专题要素,这些作为地图主题的要素通常⽐普通地图中详细得多,包含了普通地图上所没有⽽属于专业领域特殊需要的内容。
地图学 第六章 地图表示方法
![地图学 第六章 地图表示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c00342aaaea998fcc220ee1.png)
第六章地图表示方法1地图的表示方法:是指地图上表达制图对象特征的基本方法。
目前有个体符号法、线状符号法、运动符号法、范围法、质底法、量底法、等值线法、点值法、网格法、定点统计图表法、分区统计图表法和分区分级统计图法等12种基本表示方法。
2点状符号的二维图形可以扩展为:(1)分割圆饼状或圆状的分割圆是一种常用结构的统计图放映事物总量的内部组成,用扇形表示各成分所占比例。
(2)坐标统计图: A金字塔图表:B三角形图标C玫瑰图(3)立体符号:三位符号使点状符号产生立体感,还可以减少符号在图面上按比例所占的空间面积,常见的三位图形有:球状符号,柱状符号,轴测图符号。
3线状符号的定性表示:线状符号的表示形式包括:单线,平行双线,实线,虚线,渐平线,指向线,对称和非对称划线。
4运动状态的线性表示:动态且呈现为线状延伸的事物存在两种不同状况,一种是事物本身就表现为一维线状或带状。
一种是事物本身可能不是线状,但其运动的轨迹或相互关系可概括为线状。
(1)放映移动的起止点:多数情况下起止点必须明确标注在地图的特定位置上但对于呈现面状移动的现象,只能有概略的定位。
(2)表示前进路线和方向(3)流量:表示两点之间的疏通量(4)流速:在普通地图中,常以带数字的箭头表示河流流速(5)线性指标:放映运动对象的质量特征(6)相互关系:两点间的相互关系常常以动线符号表示走向线的其他方式:沿线用箭头首位相接,细箭头宽箭尾示意等。
5面状地理数据的定性表示:在地图上能以实际空间形态呈现的2维面状现象。
其属性特征符合定名量表数据,通常以色相分量和网纹变量及其组合作为主要的显示手段(1)定性数据的特性:A类型图:类型图无空白区域,图斑互不重叠且类型具排他性。
B区划图:其特征也是无空白区域,图斑互不重叠且类型具排他性。
它的图斑表示了专题的综合性质。
C范围图:范围法采用的分布界限常有精确定域和概略定域之分。
6地图的地理事物的分类和分级:既要以相应学科的分类规则为基本依据,又要符合制图要求。
地图学
![地图学](https://img.taocdn.com/s3/m/48366338a32d7375a4178023.png)
地图学第一章导论第1节地图的特征、地图的定义一、地图的基本特征:遵循特定的数学法则,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并经过地图概括的地理信息载体。
二、地图的定义:地图是遵循相应的数学法则,将地球(也包括其他星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第2节地图的功能和分类一、地图的功能:(一)信息的负载功能(二)传递功能(三)模型功能(四)认知功能二、地图的类型:(一)按尺度划分1、大于比例尺1:10万的地图,称为大比例尺地图。
2、比例尺1:10万~1:100万的地图,称为中比例尺地图。
3、小于比例尺1:100万的地图,称为小比例尺地图。
(二)按区域范围划分1、星球图、地球图;2、世界图、半球图、大洲图、大洋图;3、国家图、下属行政区(大区或省、市、县)地图;4、局部区域,如海湾图、流域图。
(三)按地图的图形划分(分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1、普通地图:是表示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一般特征的地图,它并不偏重于哪一个要素2、专题地图:着重表示一种或几种主要主题要素及它们相互关系的地图。
第3节地图的成图方法一、实测成图法二、编绘成图法第二章地球体与地图投影第1节地球体一、地球的基本特征(一)地球重力:地球引力和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的合力方向。
(二)水准面:重力位相等的面。
(三)大地水准面:假定海水静止不动,将海水面无限延伸,穿出大陆包围地球的球体。
它实际是一个起伏不平的重力等位面——地球物理表面。
(四)大地体:大地水准面包围的形体。
(五)地球椭球体:在测量和制图中就用旋转椭球体来代替大地球体,这个旋转椭球体通常称为地球椭球体二、地理坐标:用经线(子午线)、纬线、经度、纬度表示地面点位的球面坐标。
地理坐标系统中有三种坐标:天文经纬度、大地经纬度和地心经纬度。
第2节大地测量系统一、我国的大地坐标系统:(一)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二)1975 参考椭球体二、大地控制网:由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组成(一)平面控制网:以西安是附件的泾阳县境内的国家大地原点为坐标原点(二)高程控制网:以黄海平均海水面为国家高程基准(又1988高程,高程值为72.2604m)三、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定位,测量某一目标或信息在什么时候、什么空间位置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测量与地图学6章 地图表示法
![测量与地图学6章 地图表示法](https://img.taocdn.com/s3/m/1c0de1f9524de518964b7df6.png)
地图表示法
主要内容
呈点状分布地理数据的表示
呈线状或带状分表示—等值线 地理信息的动态表示
2
§1 呈点状分布地理数据的表示
一、用定位符号表示定性数据
形状变量:几何、文字和象形。符号简洁规范、定位明确、 视觉均衡、绘制简便;象形和文字符号形象直观、定位不易 明确。
颜色变量主要是色相,有助于提高解读效率。
结构(网纹)和方向变量,可以改变符号图形的内部特征和 外部状态,常表示次要的分级差异。 通过多项视觉变量的分级组合,表现多层次的分类体系。 制图实践中,往往以形状变量区分最高层次的本质差异,以 色相分量表达次一级的分类体系,结构(网纹)或方向变量 作为最后的补充方式。
3
§1 呈点状分布地理数据的表示
一、用定位符号表示定性数据
4
§1 呈点状分布地理数据的表示
二、用定位符号表示定量数据
属于顺序量表或间隔/比率量表的应用。 可以采用尺寸变量,配合亮度、彩度或网纹变量,构成对象 的强度变化。
顺序量表旨在表达制图对象在某种度量指标下的强度、相对 大小或等级系统,符号尺寸只需符合数据的基本逻辑关系, 并能产生明显的图面视觉差异即可。
– 用透视方法编制的立体等值区域图
40
主要内容
呈点状分布地理数据的表示
呈线状或带状分布地理数据的表示 呈面状分布地理数据的表示 三维空间信息的表示—等值线 地理信息的动态表示
41
§4 三维空间信息的表示—等值线
一、等值线及其特征
(一)等值线的形成
42
§4 三维空间信息的表示—等值线
一、等值线及其特征
沿 海 地 区 农 作 物 播 种 面 积 及 类 型
10
地图学重要内容
![地图学重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11539dcfd5bbfd0a795673a4.png)
第一章绪论1、地图、地图学的定义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客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地图学:是以地图信息传递为中心的,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科学。
2、地图的基本特征答:数学法则、地图概括、符号系统、地理信息载体。
3、测制地图的方法答:其过程主要包括:实测成图与编绘成图。
实测成图法一直是测制大比例尺地图最基本的方法;编绘成图法是把实测所得的大比例尺地图,根据需要逐级缩小,编制成各种较小比例尺的地图,其主要过程可分为编辑准备、编绘、清绘、制印四个步骤。
4、地图的构成和作用答:地图的构成要素有:图形要素、数学要素、辅助要素及补充说明。
(作用同下功能)5、地图的分类及相关概念答:①按地图的图型分类:普通地图、专题地图②按比例尺分类:大比例尺地图、中比例尺地图、小比例尺地图③按区域分类:世界图、半球图、行政区域图等④按地图的视觉化状况分类:实地图、虚地图⑤按地图的瞬时状态分类:静态地图、动态地图⑥按地图维数分类:平面图形、立体图形⑦按其他指标分类:按用途:教学地图、文化地图、军用地图等;按语言种类:汉语地图、外文地图、少数民族语言地图等;按出版使用方式:桌图、挂图、屏幕地图、地图集;按历史年代:分为古地图、历史地图、近代地图、现代地图。
普通地图:是表示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一般特征的地图,它并不偏重某个要素。
主要表示水文、地形、土质植被、交通网、居民点和境界线六大要素。
普通地图按内容的概括程度,区域及图幅的划分状况等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
专题地图:是着重表示一种或几种主体要素及它们之间互相关系的地图。
大比例尺地图:大于1:10万(包括1:10万)比例尺的地图,称大比例尺地图。
中比例是地图:小于1:10万而大于1:100万比例尺的地图,称中比例尺地图。
小比例尺地图:小于1:100万(包括1:100万)比例尺地图,称小比例尺地图。
地图学课件_地图概括
![地图学课件_地图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8be5323a5901020207409c3b.png)
对地理环境结构进行的一种旨在获得其主要框架 的、客观的、科学的概括和抽象 。
6.1.4 实施地图概括的四个步骤
1.分类 2.简化
——空间数据的排序、分级或分群.
——显示空间信息的重要特征,删弃次要的细部.
3.符号化
——将空间信息通过分类、简化、夸张等方法所获得的记号,
根据其基本特征,相对重要性和相关位置制定成的各种图形
新编地图所应选取的地物数量与原始地图地物 数量之比符合原始地图与新编地图的比例尺分母 之比的平方根。
NB = NA √MA / MB
N 为图上地物数 M 为比例尺分母
A —— 原始图 B —— 新编图
开方根规律的扩展
以比例尺为主,地物选取还受其他多种因 素的影响, 公式扩展为:
NB = NA · C· D√MA / MB
符号尺寸改正系数 地物重要性改正系数
C D
符号尺寸改正系 数C的三种情况
⑴ 符合方根规律,尺寸缩小: C1 = 1 ⑵ 不符方根规律,尺寸相同 :
线状 C2 =√MA / MB 面状 C3 =√(MA / MB )
2
地物重要性改正系 数D的三种情况
⑴ 很重要:D1 =√MB / MA ⑵ 一 般 : D2 = 1
S = n (a + p) n/cm 为居民点个数
2
r
注记面积 p
地图学第六章地图分析应用
![地图学第六章地图分析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b442dc2aa00b52acfc7ca94.png)
作业:
1.地图评价标准? 2.地图量算分析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如何通 过GIS具体功能实现它们? 3.写出你对多元线性回归统计理解? 4.给你江苏省2009年航片及省界,请设计 方案测定物种杨树水杉是否存在空间伴生 关系?
Sample investigation
现象Y presence Absence Presence a b a+b
现象X
c d c+d a+c b+d Where: a-两种现象都同时出现的样方数 b-X出现而Y不出现的样方数 c-X不出现而Y出现的样方数 d- X不出现同时Y也不出现的样方数 总的观测样方数为:n=a+b+c+d Absence
r
( xi x)( yi y) /
_
_
( xi x)
_
2
( yi y)
_ 2
若 r r (n 2), 线性相关显著
第三节 地图分析方法
(2)空间相关的测定 半方差 Moran相关 举例: 两种物种的伴生关系:如江苏省杨树与水杉(空间相关的思想) 1.界定研究区域(地图上行政界线) 2.系统样方布设(Grid maker), regular grid spacing should be carefully investigated. 3.样方观测(Sample observations were navigated by GPS,) 4.统计计算,构建统计量,判断是否具有伴生关系
第六章 地图分析应用
第一节 地图评价
一、地图的政治思想性 国界、行政区划、经济、军事机密 二、地图的科学性 数字精度—制图的精确性(投影选择,点位精度) 地理精度—内容的完备性、现势性(表示内容的新旧程度) 地理适应性、实用性(目的与用途) 三、地图的艺术性 分析地图的表现形式和整饰水平,即地图的美学价值。 1)符号设计的直观性 2)地图内容的清晰易读性 3)图面配置的合理性 4)整体表现力与视觉感受
地图学第六章地图成图概述
![地图学第六章地图成图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544c4fc3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19.png)
第41页,本讲稿共93页
2、矩形分幅地图的分幅设计
我国大于1:5000比例尺的地形图采用矩形 分幅。矩形分幅形式较简单,要考虑的 因素: •纸张、印刷机的规格 •使用情况
第42页,本讲稿共93页
二、内分幅地图的分幅设计
第8页,本讲稿共93页
2.2 编绘原图
根据地图的用途、比例尺和制图 区域的特点,将地图资料按编图规范 要求,经综合取舍在制图底图上编绘 的地图原稿。
第9页,本讲稿共93页
2.3 制印准备
第10页,本讲稿共93页
2.4 地图制印
第11页,本讲稿共93页
三、计算机制图成图法
第12页,本讲稿共93页
缺陷。采用的方法:
•合幅
经纬线分幅的地图,为了不使图廓尺寸相差过大, 当图幅尺寸过小时可以采用合幅的办法。例如,1: 250万世界地图,每幅图Δφ=120, 经差则随纬度 的增高而加大:
360 —480
Δλ=180
480-600
Δλ=240
600-720
Δλ=360
720-840
Δλ=600
第40页,本讲稿共93页
•破图廓或设计补充图幅 经纬线分幅有时可能破坏重要物体,如一个大城市,
一个重要工业区、矿区的完整。为此,常常采用 破图廓的办法。有时涉及的范围较大,破图廓也 不能很好解决,就要设计补充图幅,即把重要的 目标区域单独编成一张图。 破图廓表示:当图形出现一,二处延伸情况,但不超 过外图廓时,可用破图廓法
由国家测绘主管部门拟订对地图各方 面统一要求的总大纲。带有很强的立法 性,一经颁发就必须严格遵照执行。
第28页,本讲稿共93页
《地图学原理》第6章 专题地图
![《地图学原理》第6章 专题地图](https://img.taocdn.com/s3/m/cd5a2615f18583d049645977.png)
等 降 水 量 线
3. 定位图表法
定位图表法是把某些地点的统计资料,用图表形式 绘在地图的相应位置上,以表示该地某种专题要素的 变化。 常用柱状图表中的符号高度(长短)或曲线图表表示专题 要素的数量变化。如各月或各年度风向、风力的变化, 降水量、气温变化等,均可采用这些图表。
4.范围图
间断成片状(不连续)分布专题要素的表示常 采用范围法。范围法(区域法)是用轮廓界线来表 示专题要素的区域范围,用颜色、晕线、注记、 符号等整饰方式来表示事物类别;用数字注记表 示数量 。 表示森林、煤田、地 震带、石油、自然保 护区等。
专题要素的时间态特征主要有3点:
一是限定在某特殊时刻的,如今天或某日期的经济
收入值、客流总数等。
二是表示某一段月份内、年份内的,如2—10月的游
客数,2000—2003年各年度的经济总收入等。
三是某年度内的周期性变化,如某年内各月的气温
变化、降水变化等。
3. 专题要素的可示特征
凡具有空间特征的信息资料及事物现象,都可用专题地图的形式
三、线状要素的表示方法——线状符号法
线状或带状分布要素,如交通路线、水系、 境界线、岸线、地质构造线、气象上的锋等, 一般采用线状符号法表示。
境 界 线 符 号 地 质 构 造 线
河流符号逐渐加粗
通常用颜色和图形表示线状要素的质量特征, 用符号粗细表示等级差异;用符号的长短表示专题 要素的数量。 线状符号法常用来编制水系图、交通图、地质 构造图、导游图以及路线图等。
等值线勾绘 等值线勾绘
等值线图具有以下特点:
(1)等值线显示了空间数据的整体变化,其采集的 数据必须有连续性,经过制图构成一个封闭的、三维 的、线状表面。 (2) 等值线是定量的符号,它可以进行图上量测。 (3)在比例尺变换时,等值线容易通过制图法则进 行图形的概括。 (4)正是由于等值线的制图对专题的三维模拟具有 重要的价值,制图者必须充分研究制图背景,广泛地 了解制图对象的分布,才能编制出好的等值线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地图编制的一般过程 普通地图的设计与编绘 专题地图的设计与编绘 地图的制版印刷
第一节 地图成图方法
• • • • 实测成图法 编绘成图法 计算机制图成图法 遥感制图
一、实测成图法
大地控制测量
地形地物测量
地图制印
内业制图
二、编绘成图法
根据已有的地图和其他编图 资料在室内编制新图的方法。多 用于编绘中、小比例尺的普通地 图和各种专题地图。
•任务说明 制图区域的位置,图幅数量及位置,建立 数学基础的方法,完成作业的期限,编 图应遵循的规范和图式等。 •制图区域的地理说明 简要说明与地图内容有关的区域类型特征 和典型特点。 •制图资料说明 指明基本资料、补充资料和参考资料的名 称和内容,对各种资料作出简要评述, 说明其使用方法和程度。
362×390
364×787
362×781ຫໍສະໝຸດ 393×273390×270
371×715
273×196
270×190
393×546
390×543
注意:纸张在进机印刷前需进行光边处理, 光边后的纸张,每个方向要去掉3-6mm. •顾及印刷条件 设计地图分幅时还要顾及到充分利用印刷 机的版面。
•主区在图廓内基本对称,同时照顾到与周围地区的 联系 主区在图廓内对称,指的是主区四边最突出的 部位到图廓的距离基本一致,以达到视觉上的匀 称为准。 主区同周围地区有着自然和社会方面的多种联系, 为了充分说明制图主区,必须尽可能地同主区有 重要联系的物体反映到图面上。例如,设计四川 省地图南部要把金沙江的大转弯部位包括进来, 北面则应表示出宝鸡市及西安市。 •各图幅的印刷面积尽可能平衡 内分幅的挂图,图名往往放在北图廓的外边,外围 的图幅上还要有花边、图外说明等,再往外才是 丁字线,分幅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以便有效而 合理地利用纸张和印刷版面。
• (2)编辑工作的组织形式 • 集中 它是国家测绘业务的主管部门根据国家建 设的需要和地图的实际保障情况,拟订 编制各种类型地图的总方针,提出改进 制图工艺和提高产品质量的方向,引导 各制图单位的地图编辑员发挥创造精神, 以保证不断创作出高质量的地图产品。 分工 是指按业务性质或地区划分任务,由不 同的制图机构负责相应的地图编辑工作。
一、地图设计与编辑的概念
1、地图设计 主要任务包括: • 确定地图生产的规划与组织 • 根据地图的要求确定地图内容 • 设计地理信息在地图上的表示方法和使 用的符号 • 制图资料的选择、分析和加工 • 制图数据的处理,制图综合原则和指标 的确定 • 地图的数学基础设计,图面设计和整饰 设计
2、地图编辑
•作业方案 根据地图类型、精度和时限的要求、制图 资料和本单位人员及设备的条件,确定 编绘的工艺方案、实施的方法和程序。 •各要素制图综合的指示 这是编辑计划的重点,要结合制图区域和 资料的具体特点,为本区域确定具体的 概括原则和选取指标。 •附录 通常包括说明制图区域地理特点的略图、 编绘样图、编绘工艺框图等。
2、矩形分幅地图的分幅设计
我国大于1:5000比例尺的地形图采用矩形 分幅。矩形分幅形式较简单,要考虑的 因素: •纸张、印刷机的规格 •使用情况
二、内分幅地图的分幅设计
1、分幅原则
•顾及纸张规格 普通纸张的幅面尺寸为787mm×1092mm, 由于印刷机的大小和印刷成品要求的尺 寸不同,常使用全开、对开、四开等尺 寸的纸张印刷。设计地图时通常应按正 常规格的图纸计算。
•地图内容各要素的编绘 地图内容各要素的编绘 各要素的表示方法、综合原则、选取指标 和注记的规定等。 •印刷原图的制作 印刷原图的制作 印刷原图制作分版规定,对印刷原图的质 量要求等。 •附录 附录 包括综合样图、图外整饰样图,有的规范 还附带有地图的图式符号。
2.4 编辑计划
编辑计划也称局部大纲,是结合 具体的制图区域和资料特点,由制 图机构的责任编辑拟定的设计文件。
3.1、地图的分幅设计 ——确定地图开幅大小的过程
一、国家(或法定)统一分幅地图的 国家(或法定) 分幅设计 经纬线分幅地图的分幅设计 矩形分幅地图的分幅设计
1、经纬线分幅地图的分幅设计
(1)经纬线分幅的优点
•每个图幅都有明确的地理位置,便于检索 •可以使用分带或分块投影,控制投影误差
(2)经纬线分幅的缺点
编写地图设计书
印刷纸张标准尺寸表:
• 开数(正度) 尺寸 单位(mm) 全开 781×1086 2开 530×760 3开 362×781 4开 390×543 6开 362×390 8开 271×390 16开 195×271
2.2 编绘原图
根据地图的用途、比例尺和制图 区域的特点,将地图资料按编图规 范要求,经综合取舍在制图底图上 编绘的地图原稿。
编绘规范的内容
• 总则 包括地图性质、用途和基本要求,地图的数学基 础、分幅与编号等一般性的说明。 •编辑准备工作 编辑准备工作 制图资料的收集、分析和选择,制图区域的研 究及编辑设计书的拟定等。 •编绘技术方法 编绘技术方法 选择编绘原图的制作方法,数学基础的建立,基 本资料的加工处理和转绘,编绘顺序及用色规 定,对编绘质量的要求。
二、地图设计文件的类型
•编图任务书 •编图大纲 •编绘规范 •编辑计划 •图幅技术说明书
2.1 编图任务书
它通常指出地图名称、比例尺、 地图用途,地图投影、表示的基本 内容,对地图的基本要求,制图资 料的保障情况和使用方面的规定。
2.2 编图大纲
普通地理图的编图大纲 • 概述 • 简要说明地图的名称、类型、比例尺、制图区 域范围及行政归属,图幅数量,地图用途及对 地图的基本要求等。 • 地图的数学基础 • 地图投影的种类和基本性质,标准线的位置, 投影区域范围变形的分布规律和最大变形值; 经纬线的密度;投影成果表及其说明;建立地 图数学基础的方法和精度要求;经纬网的表现 形式和描绘方法等。
• 分幅与图面设计 • 根据地图的类型,确定分幅的方法和各图幅 的尺寸、拼接方式和有关拼接的具体规定。 • 图名的位置、大小和字体,花边的宽度,内外 图廓的配置方法、附图、图例等的位置、大小 等。 • 制图区域的地理说明 • 扼要地阐明制图区域的地理位置,制图区域的 范围,行政区划,该区在全国地理分区中所处 的位置。并按该地区的自然或经济情况划分若 干区,分要素简要地加以说明。 • 地理说明还应附一些必要的略图,如河系类型 图和河网密度图等,以加强地理说明的效果。
编绘成图的工作过程:
地图设计
原图编绘
地图制印
制印准备
2.1 地图设计——编辑准备
包括确定地图的基本规格、内容及 详细程度、表示方法和编图工艺。 通常包括下列内容: 地图设计准备、 地图内容设计、 编写地图设计书。
地图设计准备
地图内容设计
编图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编图设计人员 编图资料分析 制图区域和制图对象的分析 地图数学基础设计 地图内容和形式设计 概括指标设计 地图图幅配置设计 工艺方案设计
•不便于拼接 •不利于有效地利用纸张和印刷机的版面
(3)如何减少由经纬线分幅本身带来 的缺陷。采用的方法:
•合幅 经纬线分幅的地图,为了不使图廓尺寸相差过大, 当图幅尺寸过小时可以采用合幅的办法。例如, 1:250万世界地图,每幅图Δφ=120, 经差则 随纬度的增高而加大: 360 —480 Δλ=180 480-600 Δλ=240 600-720 Δλ=360 720-840 Δλ=600
4、由国家测绘主管部门拟订对地图各方面 统一要求的总大纲称 ; 在它的指导下针对具体的地区由地方制 图机构所制定的编辑设计局部大纲 称 。 a. 编辑计划,编绘规范 b. 编绘规范,编辑计划 c. 编辑计划,编绘细则 答案:b
第三节 地图的图面设计
地图的总体设计是确定地图的基本面貌、规格、 类型等方面的设计。 总体设计的主要工作 •选择地图投影 •选择地图比例尺和坐标网 •地图的分幅设计 •地图图面配置和拼接方法的设计 •地图内容的选择和图例设计
•破图廓或设计补充图幅 经纬线分幅有时可能破坏重要物体,如一个大城市, 一个重要工业区、矿区的完整。为此,常常采用 破图廓的办法。有时涉及的范围较大,破图廓也 不能很好解决,就要设计补充图幅,即把重要的 目标区域单独编成一张图。 破图廓表示 当图形出现一,二处延伸情况 表示:当图形出现一 二处延伸情况,但不超 破图廓表示 当图形出现一 二处延伸情况 但不超 过外图廓时,可用破图廓法 可用破图廓 过外图廓时 可用破图廓法 •设置重叠边带 为了克服经纬线分幅地图接图不便,常采用一种 带有重叠边带的经纬线分幅。
2.3 制印准备
2.4 地图制印
三、计算机制图成图法
四、遥感制图
第二节 地图设计文件
地图的生产可分为地图设计、原图编绘 和地图复制三个过程。怎样协调生产各阶 段的工作,缩短成图周期,降低消耗,提 高制图产品的质量,就存在对制图工作者 实施组织领导的问题。 地图设计与编辑是地图制图学各种活动 的中心,它贯穿于整个制图过程。
2.5图幅技术说明书
针对某一幅图的具体情况而编写的作业 要求,其内容要具体、实用。
作业:
1、(判断)编辑计划是以规范为指导和基本依 据的。 答案:正确 2、(判断)由国家测绘主管部门拟订对地图各 方面统一要求的总大纲叫编图任务书。 答案:错误 3、(判断)结合某个区域(若干图幅)编写的 编辑计划叫编绘规范。 答案:错误
• 各要素的制图综合 包括: • ··该要素的地理特点; • ··选取指标和选取方法; • ··概括的原则和程度; • ··典型特征的描绘和特殊符号的使用; • ··注记的定名、选取、字体、字号和配置 方法; • ··怎样使用补充资料;
• •抄接边的规定 抄接边的规定 • 地图的拼接形式、抄接边的部位、宽度、方法 等的具体规定。在计算机制图中,可以省去抄 边。 • •地图的出版准备及对出版图的要求 地图的出版准备及对出版图的要求 • 应指出使用纸张的规格,印刷用色的数量和套 印精度的要求。 • •检查验收的规定 检查验收的规定 • 根据资料、技术力量、设备及使用的工艺等条 件,提出可能达到的质量标准,从而确定检查 验收的要求和基本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