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质量保障体系解读之二本科课程成绩评定...
西南交通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概述
![西南交通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83522b28192e45361066f585.png)
Ov r iw o eC n tu t no d r r d aeT a hn ai e ve n t o sr ci f h o Un eg a u t e c igQu ly t
Gu r n e y tm fS u h s io o gUn v ri a a teS se o o t wetJa t n ie s y t
F iyn DAINi g Ha - i g, n
、
( ec i far Of e Suh e io n nvrt,C eg u6 0 3 ,C i ) Tahn A i f c , o twsJat gU i sy hnd 10 1 hn g s i t o ei a
Ke r s u d rr d ae ta h n ; u d r a u t e c i g q ai ; q ai u r ne y t m ; y wo d : n e g a u t e c i g n e g d ae ta h n u l y r t u l y g aa te s s t e
q a i a a t e s se ,ame ti r vng t e t a h n u i fun e ga u t s a d tan n ih・ u t g r ne y t m l yu i d a mp o i h e c i g q a t o d r r d ae n r i i g h g l y q l y t ln s t e h o i ld ma d . Th y tm c nsss f5 pat uai a e t o me tt e s ca e n s t e s se o it o rs,i .e. g as,o g n z to o l r a iai n, ma a e n ,a s s ig fe b c n a a t e n g me t s e sn e d a k a d g r ne . u
西南交通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工作方案
![西南交通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2a9914aa00b52acec7cabd.png)
西南交通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工作方案教务处2015年11月目录一、指导思想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工作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评估指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评估重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核心任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组织机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审核评估领导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专项评建工作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审核评估项目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评估工作进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第一阶段:查找问题阶段(2015年11月-2015年12月)....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第二阶段:自评自建阶段(2016年1月-2016年12月).....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第三阶段:预评改进阶段(2017年1月-2017年9月)......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第四阶段:专家现场考察阶段(2017年下半年)...........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指标体系解读
![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指标体系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218ad9e1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ca.png)
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指标体系解读
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指标体系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1. 评估实施办法:该部分详细说明了评估工作的具体流程和方法,包括自我评估、常态监测、分类的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国际评估等多种形式。
2. 评估指标体系:该部分将评估指标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通常一级指标包含学校的办学条件、教学质量、师资力量、科研实力、学生满意度等关键方面,而二级指标则是对一级指标的进一步细化和解释。
3. 评估指标和基本要求:这部分会对每个指标设定基本要求,这些基本要求是评估的重要依据,也是学校自我评估和改进的重要参考。
4. 评估结论及其标准:这部分会给出评估结论的标准,专家组将根据这些标准对学校的办学条件、教学质量、师资力量、科研实力、学生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估,并得出结论。
5. 有关评估指标调整说明:这部分会对评估指标的调整进行说明,以适应不同学校和不同时期的情况。
对于具体的评估指标和基本要求,会根据不同学校和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以适应实际情况。
同时,专家组也会根据这些指标和基本要求进行评估,得出结论并提出改进建议。
西南交通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分解框架及主要支撑材料(供职能部门参考)
![西南交通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分解框架及主要支撑材料(供职能部门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1fc008c20c22590102029dc7.png)
3)西南交通大学体育场馆等管理制度文件汇编
4)全校运动场地、各种体育设施在课内、课外利用程度及使用效果
5)犀浦新校区体育场馆占地面积、建设规划、经费投入及建设进展情况
6)2006年底全校计算生均运动场馆面积
7)其他(自行补充支撑材料)
14)西南交通大学向本科生开放的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简介
15)西南交通大学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开放指南
16)西南交通大学工业中心基本状况、教学运行、管理制度、使用效益等全面情况介绍
17)其他(自行补充支撑材料)
18)本节材料综述(自评及整改措施)
●图书馆状况(0.2)
图书馆
杨元
图书馆、各图书分馆、新校区建设指挥部、各教学科研单位资料室
1)西南交通大学师资队伍结构分析表
2)西南交通大学专任教师结构分析表
3)西南交通大学基础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花名册
4)西南交通大学基础课、专业课教师结构分析表
5)西南交通大学重点学科、新办专业教师队伍结构分析表
6)西南交通大学实验教学教师队伍结构分析表
7)西南交通大学学术梯队结构情况
8)西南交通大学骨干教师滚动式培养制度及资助计划
12)西南交通大学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权点及博士后流动站一览表
13)西南交通大学近三年获准建立的新学科、新专业一览表
14)西南交通大学近三年组织或主持重大国际学术会议(论坛)情况表
15)西南交通大学有关签订国际合作办学的协议及办学情况的材料(如法国、加拿大、越南等)
16)西南交通大学有关签订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协议
4)各校区各类教室面积、硬件设施、容纳人数明细表
5)2006—2007学年度各校区各类教室排课及使用情况一览表
西南大学本科课程成绩评定与管理办法
![西南大学本科课程成绩评定与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88b813edc281e53a5902ffdf.png)
西南大学本科课程成绩评定与管理办法西校〔2010〕453 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学生学习成绩管理,确保学生成绩的真实、有效,依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以及其他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本科课程是指本科培养方案所规定的课程.第三条本校在籍本科学生应当参加所修课程考核,考核结果记入学生成绩记载表,并归入本人档案,成绩合格者可获得相应学分.第二章成绩评定第四条成绩评定(一)课程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类型。
考试采用百分制评分,考查采用百分制或五级分制评分(优秀记为 A、良好记为 B、中等记为 C、及格记为 D、不及格记为 E)。
百分制与五级分制的换算:90~100 分为优秀;80~89 分为良好;70~79 分为中等;60~69 分为及格;60 分以下为不及格。
五级分制在绩点计算时均转换为百分制,转换时成绩均以中值转换。
(二)课程考核成绩由平时考核成绩和课终考核成绩两大部分构成,具体比例按教学大纲执行. (三)对于既有理论教学又有实验教学的课程,其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成绩的百分比,原则上根据学时数折算。
(四)任课教师应在开课初向学生公布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方式。
各门课程的总评成绩应呈正态分布。
(五)为便于信息化管理,凡缓考、缺考(旷考)、违纪,在该课成绩记载表“总评成绩” 栏记为“0"分,并在“考试状态”栏分别注明“缓考”、“缺考(旷考)”、“违纪”字样。
(六)课程缓考成绩和重修重考成绩以实际考核得分登录,不记平时成绩,但课程有实验成绩的可以记实验成绩;补考成绩以实际考核得分登录补考栏,成绩合格的均按“60”分统计。
(七)免修课程不计平时成绩,以实际考核成绩为准,按程序报教务处确认、备案。
(八)学生被推荐代表学校参加校级以上比赛等重大活动,与所修课程考核时间发生冲突时,可以申请课程缓考或免考,获准免考的课程成绩,按学校有关规定予以认定和登录。
(九)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必修课程成绩在 50—59 分范围内,可申请总评成绩加到 60 分.2011 级及以后入学学生,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只有外语成绩在 50-59 分范围,可申请总评成绩加到 60 分,其他课程不再加分.(十)学生跨校修读课程,按学校有关规定予以认定和登录.(十一)选课后未正式办理退课手续,又不参加课程学习和考核,成绩以“0”分计。
西南交通大学教学单位本科课程质量保障自评估报告(教学单位用)[XJZB-2602-1.0]
![西南交通大学教学单位本科课程质量保障自评估报告(教学单位用)[XJZB-2602-1.0]](https://img.taocdn.com/s3/m/a8eb8831cfc789eb162dc803.png)
问题2:采用什么样的标准、指标、步骤评估课程?整个学期评估了多少课程?哪些人参与评估?评估结果如何?评估结果是否反馈且如何反馈?
问题3:对于上一轮校级、院级评估所反馈的问题和建议,教学单位所提出的改进计划如何?
西南交通大学教学质量保障工作委员会
2016年10月
年度考核指标体系[XJZB-2401》中,指标点【2-1-2】课程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与实施进行自我评估,形成教学单位本科课程质量保障自评估报告。建议可以通过回答如下四个方面问题,提供相关支撑材料,完成自评估。
问题4:根据改进计划,上次开课课程的改进成效如何?
西南交通大学教学单位本科课程质量保障自评估报告(教学单位用)[XJZB-2602-1.0]
编号
XJZB-2602
版本
1.0
生效日期
2016.10
西南交通大学教学单位
本科课程质量保障自评估报告
(教学单位用)
教学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科教学评估第二类第二种指标体系
![本科教学评估第二类第二种指标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03309bb5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1c.png)
一、概述本科教学评估是对高等教育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价的重要手段,而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则是评估的依据和标准。
本文将从第二类第二种指标体系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二、第二类第二种指标体系概述1. 评估对象范围第二类第二种指标体系是针对本科教学而言的,其评估对象包括本科教学的各个层面和环节,涵盖教师、学生、课程、教学资源等多个方面。
2. 评估内容第二类第二种指标体系主要关注教学过程和效果,包括教师授课质量、学生学习情况、教学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内容。
3. 评估标准针对不同的评估对象和内容,第二类第二种指标体系制定了一系列明确的评估标准和指标,通过这些标准和指标可以客观、科学地评价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三、第二类第二种指标体系的重要性1. 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第二类第二种指标体系着眼于教学的方方面面,通过对教师、学生、课程等多个层面的评估,可以全面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改进措施,提升教学质量。
2. 保障教学效果评估教学的效果是第二类第二种指标体系的核心目标之一,只有确保教学效果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真正实现对学生的教育目标和对社会的回报。
3. 促进教学改革第二类第二种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有利于发现和总结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为推动教学改革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四、第二类第二种指标体系的评估方法1. 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第二类第二种指标体系的评估方法既包括定性分析,又包括定量数据的统计和分析,通过综合运用这两种方法,可以更加全面和深入地评价教学质量。
2. 多方参与和多角度观察在进行教学评估时,第二类第二种指标体系充分考虑了教师、学生、教育管理者等多方的参与,同时也注重从多个角度对教学情况进行观察和评价,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全面性。
五、第二类第二种指标体系的建设与完善1. 依据国家政策和院校实际第二类第二种指标体系的建设应当以国家教育政策和院校教育实践为依据,充分体现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和对本科教育的特殊关注。
西南交通大学教学单位本科教学工作年度考核指标体系
![西南交通大学教学单位本科教学工作年度考核指标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c12a2f32a216147917112831.png)
附件西南交通大学教学单位本科教学工作年度考核指标体系指标项释义:【1-2】平均生源质量:每名学生高考总分(不包括加分)除以该生所在省高考满分值(文、理分科)后得出标准分的平均值。
计算近四年数据,取平均值。
计算平均分时,不含国家特殊政策招生学生(如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自主招生、贫困地区专项等)。
【1-4】就业率:就业人数指除以下情况外,还包括已经领取就业报到证、定向委培回原单位、师范类院校回来源地、自主创业等应届毕业学生的总人数。
填报时间截止到8月31日之前的初次就业人数。
➢政府机构:指在中央和地方行政、司法等机关就业的毕业学生人数。
➢事业单位:指在事业单位就业的毕业学生人数。
事业单位,指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政府职能部门所辖的公益性单位和非公益性职能部门等。
➢企业:指在国家所有的企业单位或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三类外商投资企业,以及民营企业就业的毕业学生人数。
➢部队:指应征入伍的毕业学生人数。
➢参加国家地方项目就业:指参加国家或地方支边、支农、支教、支医、支援西部、扶贫、选调生、选聘生(大学生村官)等项目的毕业生人数。
➢升学:指继续攻读高一级学位的毕业学生人数。
➢灵活就业:指以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弹性工作等灵活多样形式实现就业。
➢其他:指自己创造就业岗位、自营职业及不隶属于任何组织或单位、从事独立工作的毕业学生人数。
注:以上类别不重复统计。
声明不就业的毕业生属于未就业,不计入就业总数中。
毕业生人数指学年度结束时,院(系)应届毕业生取得毕业证书,当年实际毕业的学生人数。
【2-1-1】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每年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课程,按照课程评估的要求进行评价,并以抽取课程的评估结果代表所在开课单位的课程教学质量。
以评估结果最好的单位得分作为基数计算每个单位的得分值,计算方法:得分=课程评估得分/课程评估最高得分*本项指标的分值。
【2-2-1】实习环节教学质量评价:每年抽取一定比例的实习队伍,按照实习实践评价的要求进行评价,并以抽取实习队伍的评估结果代表所在单位的实习效果。
西南交通大学本科成绩管理办法
![西南交通大学本科成绩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dbe9da3cc5da50e2524d7fe7.png)
西南交通大学本科成绩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建立科学、规范的本科学生成绩管理工作流程,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办法》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西南交通大学本科生成绩管理实行校、院两级管理。
各学院(教学单位)负责本单位所开设课程的考核与成绩评定、成绩录入、成绩分析、成绩报送、成绩存档等工作。
学校教务处负责学生成绩发布、成绩认定、质量评价等工作。
西南交通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委员会负责学生成绩管理的指导,西南交通大学质量保障工作委员会负责成绩的质量保障。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西南交通大学全日制本科生在校修读课程的成绩评定与管理各环节。
第二章成绩评定第四条课程考核方式分为考试、考查两种。
考试课程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组成,作业、实验(不包括单独设课的实验)、课程设计、期中考试、阶段小测验或课堂表现等作为平时成绩。
考查课程一般根据平时测验、作业、实验报告、课程设计、出勤等方式综合评定成绩。
第五条考试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五级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或二级制(通过、未通过)记分,建议采用百分制。
五级制优相当于90-100分、良相当于80-89分、中相当于70-79分、及格相当于60-69分、不及格相当于60分以下。
二级制通过计为85分,不通过计为0分。
第六条任课教师须在开课第一周内向学生告知课程考核方式及课程考核成绩构成比例,并在期末考试前告知学生平时成绩。
第七条课程成绩评定应在遵循课程教学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多样化的考核环节将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以及学习成果联系起来,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学习质量,同时考察是否促进和支持学生深层次学习,是否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模式和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是否提升学生核心能力。
教师应当按照评分标准评阅试卷,阅卷与评分必须严肃认真,扣分与给分必须有依据,且同一课程同一命题试卷应采取统一评分标准。
集体阅卷时,采取流水阅卷的方式进行评卷。
西南交通大学本科生成绩管理规定-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教务处
![西南交通大学本科生成绩管理规定-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教务处](https://img.taocdn.com/s3/m/85861258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00.png)
西南交通大学本科生成绩管理规定-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教务处西南交通大学本科生成绩管理规定西南交通大学本科生成绩管理规定(2011年6月制定)为加强本科生成绩管理,建立科学、规范的学生成绩管理工作流程,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一、成绩管理模式1、西南交通大学本科学生成绩管理实行校、院两级管理。
2、各学院(教学单位)负责本单位所开设课程成绩的录入、报送、装订、存档等工作。
3、学校教务处负责全校本科生成绩管理,负责学生成绩发布、成绩认定、成绩分析、质量评价等工作。
4、本科教学督导组负责学生成绩管理的监督指导。
二、课程考核与成绩记载5、实行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制度。
教师阅卷与评分必须严肃认真,扣分与给分必须有依据,且同一课程同一命题试卷应采取统一评分标准。
集体阅卷时,采取流水阅卷的方式进行评卷。
6、课程考核方式分为考试、考查两种。
凡考试课程均由教务处安排考试日程。
考试课程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组成。
作业、实验(不包括单独设课的实验)、课程设计、期中考试、阶段小测验或上课表现等作为平时成绩,所占比例原则上应不高于该课程总成绩的30%。
考查课程一般根据平时测验、作业、实验报告、课程设计、出勤等方式综合评定成绩。
7、考试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五级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或二级制(通过、未通过)记分,建议采用百分制。
五级制优相当于90-100分、良相当于80-89分、中相当于70-79分、及格相当于60-69分、不及格相当于60分以下。
二级制通过相当于85分,不通过相当于0分。
成绩库中五级制转换为百分制存储时,优——95,良——85,中——75,及格—65,不及格——0。
课程成绩评定标准应由任课教师在开课第一周内告知学生。
8、毕业设计(论文)、课程设计及部分实习可组织包括指导教师在内的答辩小组进行答辩、评定成绩。
集体进行的研究或设计项目,以个人承担的部分作为考核的主要依据。
9、实习成绩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实习表现、实习日志、实习报告、实习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的意见等进行综合评定。
交通大学本科课程评估实施办法
![交通大学本科课程评估实施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5f818ef5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d1.png)
交通大学本科课程评估实施办法为进一步提高学校本科课程建设水平,确保课程教学质量,建立完善的校内课程评估制度,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订本办法。
一、总体原则课程评估应在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基础上,坚持“以学生学习与发展为中心”的理念,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为核心,以培养学生核心能力和实现学生学习支持为目标,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确保课程建设水XX教学质量。
二、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XX交通大学本科生第一课堂的课程。
三、与其他文件关系(一)本办法是以《XX交通大学本科课程评估实施方案》为依据和指导,对校内本科课程评估在实施层面的具体说明。
(二)正式评估的标准和指标体系请参照《XX交通大学本科课程通用质量标准》(公共基础类、通识类、专业类、新生研讨课)、《XX交通大学本科课程评估指标体系》。
四、评估机构(一)XX交通大学教学质量保障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质工委”)代表学术委员会,主导课程的校级评估过程,并负责评估结果的发布和解释。
(二)质工委“本科教学质量保障分委会”负责学校本科课程评估工作的具体实施。
针对不同课程类型,由分委会委员和专家库成员组成若干课程评估组,开展对全校本科课程的抽评工作。
(三)各教学单位应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通过教授委员会、院级督导组等机构,开展课程的院级评估。
五、评估实施过程课程评估过程及时间节点如下:(一)确定抽评课程:第3周1. 根据质工委课程评估工作总体安排,对各教学单位所属课程实行4年一轮的全覆盖评估。
2. 质工委每学期依据不同的课程类别(公共基础类课程、通识类课程、专业类课程、新生研讨课),以开课学院为单位,按年级分别抽取比例约为12.5%的课程进行评估。
原则上已经抽样的课程不再重复抽评。
(二)收集课程质量保障相关信息:第4-20周1. 质工委课程评估组根据课程特点,制定个人考察计划,收集课程质量保障信息。
2. 课程质量保障信息的收集工作可采用但不限于如下形式开展:(1)会晤课程负责人;(2)会晤教师;(3)会晤学生;(4)会晤毕业生、走访用人企业;(5)审阅学生学习成果;(6)教学观摩等。
西南大学本科课程考核质量管理评价指标
![西南大学本科课程考核质量管理评价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d24d7280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30.png)
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由学院专人管理.
A、B两套试题,由管理人员随机抽取、制卷。
A、B两套试题,由管理人员随机抽取、制卷。
1
指定印制某套试卷为0分
试卷相关材料保存规范、齐全。
采用盒装或袋装,袋内资料齐全,依次为A、B卷或课程考核说明;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成绩记载表(包含成绩分析)、试卷分析表;考场记录表与学生交卷签名表;试卷(按学号顺序以班或专业为单位装订,包括补考、缓考、重修试卷)。查找方便
对试卷所考察知识点的范围、难度,学生出错率高等共性问题有总结,对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有改进措施
3
试卷
管理
试卷印制
试卷的命题、印制审核审批手续齐全;试卷由有保密条件的印刷单位印制,并与其签定试卷印制质量、安全协议。
试卷命题审批手续齐全
2
无保密条件的印刷单位印制试卷为0分;出现试题泄露等安全事故等为0分。
成绩提交不够规范,由教务系统外批量导入.
6
合计
说明:A(优秀,90分以上);B(良好,80-89分,标准介于A和C之间);
C(合格,70—-79分);D(不合格,69分以下)
试卷等相关材料保存、归档基本规范,便于查找
2
成
绩
登
载
管
理
课程考试10天之内,按时登载学生成绩,在教务系统按时完成提交成绩
未按时提交成绩,每门扣2分
12
成绩提交记载完整
记载成绩不完整,遗漏学生全部或部分成绩
6
成绩提交准确,没有任何错误
提交的学生成绩有错误,每门扣2分
6
成绩提交规范,在教务系统中完成提交。
命题覆盖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命题内容和范围基本以《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内容、能力培养以及相关的教学目标层次要求为依据
交通大学本科课程评估实施方案
![交通大学本科课程评估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480fb3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fc.png)
交通大学本科课程评估实施方案一、XX交通大学本科课程评估原则(一)课程评估是XX交通大学本科课程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课程评估、结果反馈与改进成效评价,形成持续改进的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二)XX交通大学本科课程评估将“以学习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作为总体原则,将鼓励卓越教学作为总体目标,将所有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教学认定为卓越的教学。
(三)XX交通大学本科课程评估遵循标准多样性原则,其重点是评价课程是否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环境和有意义的学习经历。
二、XX交通大学本科课程评估的主要目标(一)通过课程评估达成两个方面的目标,一方面保证所有课程达到XX交通大学本科课程最低质量标准;另一方面,在XX交通大学寻找到好的教学实践并对其进行奖励和推广,从而引导所有教师追求教学卓越。
(二)课程评估结果包含评分与改进建议两个部分,该结果一方面用于课程的发展性评价,支持课程的持续改进;另外一方面用于形成性评价,用于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优与问责。
三、XX交通大学本科课程评估方式XX交通大学本科课程评估以专家组方式开展,专家组基于课程自评估报告以及各种证明材料,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对课程进行综合评价。
课程评价主要采用但不限于如下形式开展:(一)审阅自评估报告及教师提供的证据材料(二)课堂教学观摩(三)教师、学生、校友、企业代表座谈、访谈、问卷调查(四)审阅课程报告/作业、试题和试卷(五)学生课程体验调查四、XX交通大学本科课程评估类型根据评估范围不同,课程评估分成三种类型:(一)单项评估:选择课程评估各环节中的一个环节进行评估(如仅选择课堂教学观摩)。
(二)多项评估:选择课程评估各环节中的两个及以上环节进行评估(如选择学生访谈和审阅自评估报告)。
(三)全面评估:选择课程评估中所有环节进行评估。
五、XX交通大学本科课程评估机构(一)XX交通大学教学质量保障工作委员会(简称质工委)将代表学术委员会,主导课程的校级评估;质工委本科分委会负责校级课程评估过程的具体组织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交通大学质量保障体系解读之二(二)本科课程成绩评定:方法与指导学校质量保障文件1、《西南交通大学本科课程成绩评定指导意见[XJZB-4102]》2、《西南交通大学本科课程成绩评定与反馈评估指导[XJZB-4504]》作为老师,您是否意识到,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不是用来将学生分成赢家和输家、好生和差生,而是教育的重要方面?《掌握教学技巧》一书中说,课程教学要“调动起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尽其所能努力学习该课程,并且取得进步——这种进步常常是一种人格的进步,远远超过了课程学习的进步。
”所以我们建议您谨慎而有创造性地为您的课程设计考核环节并开展成绩评定,通过精心设置的学习任务带领学生去探索未知的领域取得长足的进步,同时帮助学生学会评价自己并因此知晓如何更好学习,进而成长为更好的终身学习者。
本文给出了学校本科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指导意见,为了帮助您更好了解设置这些指导意见时所遵循的原则,我们同时给出了评估方法。
需要强调的是,与规范性相比,卓越教学的多样性更为重要。
因此学校鼓励您创新地设置考核环节开展成绩评定,只要您的方法能够很好地引导和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特别是帮助他们进入深层次学习从而达成多维度的教学目标,评估专家也会根据这样的原则开展评估。
本科课程成绩评定:方法与指导课程成绩评定办法是您在课程执行大纲中预先公布的,评定每一位学生课程成绩的办法。
无疑您的学生非常想知道在课程中他们的成绩是如何评定的,因此您应在课程开始前向所有学生明确哪些考核项目的得分构成了他们最终的课程成绩,这些考核项目分别所占比重为多少,以及每个考核项目的评分方法。
由于学科、课程、学生千差万别,因此您的成绩评定方法可能也会有所不同,其关键在于通过考核促进学生努力学习,特别是帮助学生进入深层次学习,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一、课程成绩评定原则(一)多样化原则您在进行成绩评定时应在遵循课程教学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设置若干考核环节,这些考核环节能够清晰地将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以及学习成果联系起来,并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二)公平性原则同一门课程(相同课程代码)的评定标准必须是可靠且一致的,并保证不同课程表现学生的成绩具有可区分性。
(三)公开性原则课程成绩评定方法与各考核环节的评定标准都必须是明确且公开的,您须在课程开始之初向所有学生公开课程成绩评定方法,同时必须确保在每个考核环节开始之前,学生知晓该环节成绩评定标准以及如何能够取得好成绩。
(四)发展性与终结性相结合原则课程成绩评定一方面必须为学生的课程学习成绩给出终结性评价,另一方面须对学生学习提供诊断性、及时且有意义的过程性反馈,促进和支持学生深层次学习,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模式、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提升他们适应高等教育并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成绩构成与考核环节规定(一)课程成绩由若干考核环节构成,您可根据课程和学科的特点,自行选择合适的考核环节。
总成绩由选定的考核环节得分乘以权重后相加得到。
(二)各考核环节规定如下:1.课堂表现(1)定义:学生在课堂上的口头参与(课堂讨论、回答或提出问题及其他形式的口头交际情况)、学习态度、与教师和同学交往的情况等。
(2)考核目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其评价对象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学生出勤、参与课堂学习过程如回答问题、课堂讨论等。
(3)考核权重:总体不超过10%。
(4)标准公布:在授课前向学生公布该环节的详细评分方法,使其知晓如何获得更高分数。
建议并鼓励教师制订和使用标准化的评估表格。
(5)注意事项:由于课堂表现不仅包括学生出勤情况,因此不建议简单将学生出勤次数等作为评分标准。
(6)成绩公布:建议您尽量在学期中多次公布成绩,不断向学生反馈其课堂表现评价结果,使其有机会反思自身的课堂表现并通过努力提高分数。
(7)证明材料:证明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点名、讨论与回答问题记录(含电子点名器记录)等。
2.随堂测验(1)定义:在上课时间内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的非正式的测验。
(2)考核目的:及时检查学生对课程知识掌握情况,促进学生的课前预习与课堂听课。
(3)考核权重:单次不超过5%,总体不超过10%。
控制权重的原因是随堂测验很难保证监考达到标准,同时不同教学班的题目和批改标准可能存在差异。
(4)成绩公布:每次随堂测验成绩须在5个工作日内向学生发布。
鼓励将批改后的试卷发给学生。
(5)证明材料:证明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测验试题,测验成绩记录、至少三份测验答卷(可复印,尽量选择成绩处于不同档次的答卷)。
3.课后作业(1)定义:任课教师完成一定教学内容之后安排的常规作业。
(2)考核目的:帮助学生巩固学习内容。
(3)考核权重:单次不超过2%,总体不超过10%。
如果单次超过2%,教师须制订和使用标准化的评估表格或有除评定课后作业的其他评定环节,例如答辩或质询环节等。
控制权重的原因是无法保证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同时不同教学班的评价标准可能存在差异。
(4)注意事项:不应简单将学生是否交作业作为评分标准,应对学生作业质量进行评判。
特别应甄别抄袭作业现象并进行处理。
(5)成绩公布:每次作业成绩须在学生上交作业之后5个工作日内向学生发布。
(6)证明材料:证明材料应包括但不限于作业要求、作业成绩记录。
4.在线学习(1)定义:学生在任课教师指导下,通过网上平台提供的各种在线资源在课前或者课后进行学习。
(2)考核目的: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3)考核权重:总体不超过10%。
控制权重的原因是无法保证在线学习是由学生本人完成。
(4)标准公布:在该环节开始前向学生公布详细评分方法。
建议并鼓励教师制订和使用标准化的评估表格。
(5)注意事项:不应简单把访问次数或者观看视频时间作为评分标准,应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考核,比如在线测试完成的正确率等。
(6)证明材料:证明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在线学习记录(电子版)。
5.课程报告(设计/论文)(1)定义:课程报告(设计/论文)包括但不限于课程设计(论文)、课程报告、实验报告(不包括单独设课的实验)、课程小论文、研究项目报告等。
(2)考核目的:对课程学习进行拓展,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解决较复杂问题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3)考核权重:单次不超过10%。
如果单次超过10%,教师须制订和使用标准化的评估表格或有除评定课程报告的其他评定环节,例如答辩或质询环节等。
(4)标准公布:教师须提前发布并确保学生理解报告要求,包括主题、字数、格式、评分标准、重复率要求等。
建议并鼓励教师制订和使用标准化的评估表格。
(5)注意事项:教师应对所有提交报告进行查重,对于重复率高于上限的,应按照公布办法进行处理。
(6)成绩公布:在公布成绩同时,教师应就报告内容给学生反馈,使其理解报告评分准则与可改进之处。
(7)证明材料:证明材料应包括但不限于报告要求、所有学生报告(电子版)、成绩评定记录等。
6.正式考试(1)定义:正式考试包括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补考以及不定期考试等。
凡是单次比重超过10%的测试,均视作正式考试。
(2)考核目的:对学生前一阶段学习情况进行较为全面的检查。
(3)考核权重:正式考试比重总体须在50%~70%之间。
(4)注意事项:正式考试的命题、监考、阅卷均须满足《西南交通大学正式考试命题、监考与阅卷管理办法(待发布)》的要求。
(5)成绩公布:正式考试成绩须在考试结束5个工作日内向学生公布成绩。
鼓励与学生讨论已批改的试卷,以使其知晓不足之处。
(6)证明材料:证明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空白试卷、学生考试答卷等。
期末考试试卷原件或复印件至少须保留4年,其余考试建议保留若干份不同分数段试卷的原件或复印件,以作为外部审查和内部评估使用。
7.口头报告(1)定义: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准备ppt,在课上进行报告并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2)考核目的: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准备ppt文档能力等。
(3)考核权重:单次不超过10%,如果单次超过10%,教师须制订和使用标准化的评估表格或有除评定口头报告之外的其它评定途径,例如答辩或质询环节等。
(4)标准公布:教师须提前向学生公布并保证其理解报告的主题、时间、评分标准等。
特别应该说明在小组合作情况下,如何对组内所有同学的表现进行评定。
建议并鼓励教师制订和使用标准化的评估表格(Rubrics)。
(5)成绩公布:口头报告成绩须在报告后5个工作日内向学生公布。
(6)证明材料:证明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学生ppt文档、学生成绩记录、课堂影视资料等。
8.其它(1)您可以根据课程实际情况设定其它考核项目。
(2)若您设定的其他考核环节单次权重不超过10%,总体权重不超过30%。
如果单次权重超过10%,您须制订和使用标准化的评估表格或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评定。
三、课程成绩评定标准发布1.课程负责人负责协调与组织各教学班任课教师对课程成绩评定标准的制订,并对所有教学班的课程成绩评定标准的一致性负责,同一门课程(相同课程代码)的评定标准相同部分须不低于80%,其余可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需要自行设置。
2.同一门课程的记分标准也应保持一致。
3.课程成绩评定标准作为课程执行大纲的组成部分,其提交、审核与批准、发布、实施与修改等流程须按照《西南交通大学课程执行大纲管理办法[XJZB-4302]》有关规定执行。
四、“课程成绩评定与反馈”评估要点及说明您对课程成绩评定方法的合理安排,不仅能够有效帮助学生了解如何学习能够取得好成绩、鼓励他们做更好的学生,同时也能促使学校及专家通过科学评估,寻找到您的好的教学实践并对其进行推广,从而引导所有教师追求教学卓越。
不同学科、不同课程的课程成绩评定办法显然应该有所不同,学校建议专家在对“课程成绩评定与反馈”进行评估时,若课程实际采用考核标准与《西南交通大学本科课程成绩评定指导意见[XJZB-4102]》不一致时,专家应重点考察课程是否通过考核引导和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并以此作为评估结论。
下面给出课程成绩评定与反馈的评估要点并进行说明,从专家的角度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课程成绩评定的关键要素和关注点。
(一)您所采用的成绩评定标准与办法能够客观且公正评价学生学业表现,特别是不同教学班之间成绩评定标准具有较高一致性。
【评估说明】本要点主要评估如下两个问题:1.评估您所采用的成绩评定标准与办法是否能够客观公正评价学生学业表现,这一点对于促进学生努力学习至关重要。
例如,如果采用正式考试,是否保证监考能够达到要求?如果采用论文写作,那么是否对于论文抄袭等进行必要的检查?各种非考试环节,如报告、论文、课程设计等是否有统一、明确的评分标准等等。
2.有多个教学班的情况下,评估不同教学班之间成绩评定标准是否一致,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1)评定办法一致性:比如是否保证80%以上的考核项目应该是一样的;(2)评分标准一致性:是否每个考核项目的评分标准是一致的,例如考卷有统一的评分标准,非考试环节采用统一的评价要素表等;(3)评定过程一致性:是否多个教学班老师共同参与成绩评定,比如采用相同试卷,流水改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