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德育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年论文
题目:浅谈中学生德育教育现状、问题
及对策
学生姓名:刘自莉
学号:1001014052
所在院系:经济与法学学院
专业班级:思想政治教育102
浅谈中学生德育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
刘自莉
(陕理工经济与法学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102班级,陕西汉中 723000)
指导教师:杨欣
[摘要] 中学生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方向,占据教育的核心地位。它无论对学校、家庭、社会还是个人,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如此,我国当前中学生德育教育现状仍不容乐观,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但影响到学校的教育质量,而且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甚至还严重影响到我国未来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此,本文将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探讨中学生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促进中学生德育发展。
[关键词] 中学生德育教育现状及问题原因对策
引言:“百育德为先”,中学生德育教育至关重要。近年来,虽然我国的基础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和进步,为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国民道德却出现了诸多的不和谐甚至滑坡的现象:一些人极端利己主义思想有所抬头,见利忘义的事情时有发生;部分公民文明礼貌的习惯养成不佳,不文明现象随处可见;一部分人思想价值体系混乱,在社会转型时期不知何由于去何从。因此,切实加强中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提高中学生德育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成为当前中学教育工作中的一件迫在眉睫的任务。
一、中学生德育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一)学校德育教育方面的现状和问题
1. 以发展智育为中心,德育在实践中更多的只停留在口号层面
在应试教育体制的背景下,学校主要以分数为中心,育人观念淡化。无论是老师还是学校,其着眼点都聚焦在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上,所以在中学教育工作中,“分数”就成了学生与老师关注的核心。而且部分教师只顾教书不管育人,将“教书”和“育人”分割开来,忽视了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
德育机构虚设,工作后劲不足。虽然当前中学都设置和配备了专门的德育机构及工作人员,专门负责全校德育工作。但是在以的分数为核心的背景下,这些都机构形同虚设,根本上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德育内容单调,重大节而轻小德。在当前的中学德育内容中,极多的政治化倾向,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热爱祖国等大的思想理念的培养,而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也轻视了中学生行为习惯,交流合作能力等品行方面的培养。而目前我国的德育改革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注重核心价值观的讲授,注重对社会规范和民族精神的内容的选取,注重解决现实问题的技能训练以及注重学生道德认知的内容。”[1]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充实德育内容,实现我们的德育目的。
2. 德育以说服灌输为主,学生亲身实践活动甚少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一些老师还被陈旧的教学教育理念影响着,仍然坚持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德育教学活动局限在固定狭窄的框架之中,只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灌输和考试。只重视学习,重视分数,而不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学习方法的习得,学生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形成以及行为习惯和品德方面的培养。
重说教轻实践,学生德育行为能力薄弱。“尽管教育教学改革也提倡开展丰富多样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有效地发挥各种课程资源的育人价值,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综合学习,探究学习,实践学习,培养学生具有主动地适应社会变化的素质和综合实践能力。”[2]但是,受现在教育体制的制约,德育实践探究活动是很难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完成的。而且教师开展实践探究活动的频率少并且实效性低,严重降低了师生开展实践探究活动的积极性,使得很多老师的思想品德教学都是以“一颗粉笔一张嘴”[3]的传统方法得以实施。这种完全在教室里培育出的温室的德育之花,往往是经不住现实的风吹雨打的,在现实的利益和诱惑下,他们会受其动摇。
3. 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客体不重视德育活动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缺乏主动积极的创造精神,消极被动对待。
德育工作在学校教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在学校各项教育中,德育位居首位,并渗透到其他教育中,德育教育的改进和加强,对学校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但是近年来,我国中学德育工作中出现教师不重视德育发展,学生消极对待,主客体缺乏积极主动的创造精神,使德育工作主客体出现脱离状态。
(二)家庭德育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家庭教育的关键是家庭德育教育,父母是孩子一生真正的教育者,家庭德育教育应该予以重视,但近年来,各种变化使得家庭德育教育面临严峻的问题。
1.家长虽重视教育,但教育方法欠缺,传统的家庭教育方法不具科学性,实效性不强。传统的家长制作风与家庭权威性浓厚。特别是父亲,动不动就批评孩子,认为孩子做什么事都不对。把孩子仅仅看作是被管束的对象,把德育看作是管制孩子,不让孩子出事。孩子若出了一个小问题,就横加指责,甚至破口大骂,动手打之,用脚踢之。对孩子十分严厉。
2.不信任孩子。有时候孩子犯了错误,并已说清了来龙去脉,但家长不但不会安慰孩子反而会使事情更为严重;有时候孩子在思想品质方面有了进步,家长就会产生一种怀疑的念头,认为自己的孩子不可能做到;有时为了孩子而全面着想,家长又表现出能包办代替的则尽量包办代替。
3.对孩子过分溺爱。当今,独生子越来越多,许多家庭把孩子看着掌上明珠,自己的心肝宝贝,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心态宠爱孩子,不仅如此,有的家长还不许别人来说教自己的孩子,甚至对孩子的恶习不加以制止反而助长,久而久之,使孩子逐渐成为不良少年。
4.家长重物质轻精神。家长只注重孩子在物质、技能及智力方面的培养,轻视精神、思想素质、德育方面的培养,家长从根本上不重视家庭德育教育,忽视了德育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21
世纪的孩子无论是在物质条件下还是在受教育程度高的背景下,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正因为这样,很多孩子发展多才多艺必然是好的,但只重视了孩子的才能和技能,忽视了孩子良好品行的培养。
(三)社会德育的现状及问题
德育教育是当今中国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德育教育有利于促进我国反腐倡廉的开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应把德育教育放在所有教育工作的首位,但社会各方面是复杂多变的,我们传统的德育理论已经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脚步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我国社会德育教育工作遇到了新难题。
1.青少年越轨犯罪问题日益严重。联合国1989年在一份报告中悲观的指出:“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正卷入吸毒、偷盗、破坏财产、卖淫和不计后果的暴力行为。很难对这些世界范围的发展趋势做出解释。”[4]青少年犯罪越轨问题离不开我们的社会风气恶习,我们应该对此引起重视。
2.青少年所处的社会环境逐渐发生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教育机制、用人机制等的改变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特别是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个性品质的形成影响尤为突出。”[5]在中学生德育教育问题上,我们往往忽视了社会环境对其的影响。其次,21世纪是一个高科技发达具有信息化的社会,我们的社会德育内容将比传统的德育教育内容更加宽泛,中学生对此有一定的适应期,而且我们还必须重视培养中学生分辨和吸收信息的能力,不能让我们的学生轻易被信息所俘虏,成为信息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