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拔节长穗期田间管理技术
水稻拨节长穗期的田间管理措施有哪些?
水稻拨节长穗期的田间管理措施有哪些?
在水稻拨节长穗期是保蘖、增穗的重要时期,又是增花增粒、保花增粒决定每穗粒数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为灌桨结实奠定基础的时期。
那么,水稻拨节长穗期的田间管理措施有哪些呢?
一、巧施穗肥,氮、磷、钾配合施用
穗肥施用效果因环境不同而异,施用不当,不但起不到增花增粒作用,反而造成空秕率高,产量下降。
因而穗肥施用应根据品种、气候、土壤、高产结构的预期要求和理想的长势长相等综合考虑。
在施肥当中对早熟品种可以不施穗肥。
一般的中迟熟品种杂交稻,在早施蘖肥的基础上不应施穗肥,特别是对肥力水平低及保肥力弱的沙田更为必要。
对前期生长不旺,拔节期叶片淡黄,早晨叶片不挂露水,中午叶片挺直应施用促花肥,若到孕穗期“二黑”不显著,还应施保花肥,以提高结实率,促大穗。
二、科学管水,防止早衰
合理管水,使土壤有通气的条件,以保持根系活力,防止早衰。
长穗期是水稻一生中需水最多时期,困此要保证不缺水,不受旱,一般田保持30毫米的水层,使稻株对养分的吸收运转畅通,保持最大的光合效率,促进颖花分化,减少颖花败育。
寒冷及高温地区,可适当加深水层调温,使土温比较稳定,避免因气温高低变化影响穗分化。
三、采取综合措施,对病虫害进行防治
在水稻拨节期主要虫害有螟虫、稻苞虫、粘虫、稻纵卷叶螟及稻飞虱等。
主要病害有纹枯病、白叶枯病、稻瘟病等。
给予的配套防治方案:用噻呋酰胺30-40ml/亩+75%三环唑30克
/亩+80%唏啶吡蚜酮6克/亩+10%甲维茚虫威30ml/亩+1.8%阿维菌素(虫情较少)或5%阿维菌素(虫情严重)80-100ml/亩。
以上药剂,每亩兑水15公斤叶面喷施。
水稻拔节长穗期田间管理技术
水稻拔节长穗期田间管理技术摘要通过分析水稻拔节长穗期的生育特点、长势长相,阐明该时期稻苗生长的田间适宜条件,以及大田生产的主攻方向和栽培要点,系统地提出包括施肥、水管、病虫害防治等内容的田间管理技术措施,为实际生产作指导。
关键词水稻;拔节长穗期;生育特点;管理措施拔节长穗期是从拔节、幼穗分化开始至抽穗前的一段时期,一般为25~35d,是水稻一生的转折期,即由单纯的营养生长转向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时期。
该时期稻株生长量增大,各器官生长达最显著,稻穗迅速分化,氮磷代谢并旺,对环境反应最敏感,是壮秆大穗的关键时期。
其主攻方向是要在前期促蘖争穗的基础上,争取茎秆粗壮、根系发达、穗大、粒多,并为以后提高结实率和增加粒重奠定基础。
在栽培上既要使稻株充分生长,又要防止生长过旺,达到高产、稳产。
1水稻拔节长穗期的生育特点1.1根的生长量达最大稻株从拔节开始,靠近土表的1~2节上生长大量的不定根,即表根。
表根的发生可延续到成熟期,并逐渐向土层纵深方向发展,到出穗前后可达60~100cm的土层。
水稻进入拔节长穗阶段,光照和土壤通气状况对根系影响大,如果光照和通气不足,就会降低根系对水分、养分的吸收;稻根生长要求土温在15~32℃为宜;同时,要求有充足的氮、磷、钾肥,才能使根系生长发达、活力强。
强大的根系和较高的根系活力是壮秆、大穗、抗倒伏、高产、稳产的基础。
1.2茎节间显著伸长水稻生长点转入幼穗分化前后,茎节开始伸长,长度达1cm以上时称拔节,拔节稻株占50%以上时称拔节期。
拔节后节间逐节伸长,到齐穗后停止。
水稻拔节有3种类型:一是早稻早熟型。
地上部只有4个节间的,其拔节发生在幼穗分化之后;二是早稻中、迟熟种及中稻型。
地上部有5个节间的,其拔节与幼穗分化同时进行;三是晚稻型。
地上部有6个以上节间的,其拔节发生在幼穗分化之前。
在拔节长穗期要控制氮素水平,增施磷、钾肥,防止早封行,改善光照条件,以增强叶片和茎壁的刚强性,促成壮秆。
水稻拔节长穗期的田间管理技术措施
水稻拔节长穗期的田间管理技术措施水稻拔节在分蘖高峰期前后开始,直到抽穗后数日,才停止节间伸长,这一时期生产上称拔节长穗期。
拔节长穗期的田间管理目标是:在保蘖、增穗的基础上,促进壮杆、大穗、防徒长、防倒伏。
田间管理的主要技术措施是:1、科学灌水水稻拔节长穗期需水最多,特别是减数分裂期对水分最敏感,因此,应保证满足水稻对水分的需要。
可是水稻进入拔节长穗期间,一般气温都比较高,有机物分解加快,微生物活动旺盛,耗氧量最大,造成有毒物质积累和根系缺氧,不利于根系生长,因而不宜长时间深水灌溉。
为此,水稻拔节长穗期灌水方法,应当是前期即分蘖末期或拔节初期适当撤水晒田,控制过多的无效分蘖发生,并有利于控制病虫危害。
后期应保持水层,以满足抽穗前5-15天内减数分裂及花粉内容物充实期的需水要求。
其余时期应以间歇湿润灌溉方式为主,即采取“陈水不干,新水不进”的灌溉方法,促进水稻植株稳健生长。
2、科学施肥水稻拔节长穗期施肥可分为促花肥和保花肥。
促花肥在水稻抽穗前30天左右施用,保花肥在抽穗前15天左右施用。
追施促花肥和保花肥要看苗情而定。
若前期水稻长势差,苗数不足,叶色变黄的田块,可亩施3-5公斤尿素作促花肥,以争取较多的有效穗数和增加每穗实粒数,反之,就不宜追施促花肥,以免引起后期贪青晚熟和倒伏。
保花肥则要求只要属于正常长势长相的田块,就应当追施。
一般亩施8-10公斤硫酸钾,2-3公斤尿素,以满足水稻幼穗生长对养分的需要。
高肥力田块,如前作是大蒜的田块不提倡施用氮肥作促花、保花肥,而需要在水稻拔节期追施5-8公斤的硫酸钾,以保证水稻抽穗期叶色能够自然褪淡,防止后期倒伏和贪青晚熟。
3、及时防治病虫草鼠害(1)病虫害防治。
水稻拔节长穗期的主要病害是稻瘟病、白叶枯病、条纹叶枯病、稻曲病等,相对应的防治药剂是硫磺唑、菌毒清、菌克毒克、井岗霉素等;主要虫害有水稻螟虫、稻飞虱等,相对应的防治药剂有杀虫双、乐斯苯乳油等。
防治病虫害,应根据预测预报,同时要深入田间认真查看,如发现病情虫情,就应当“对症用药”及早进行防治,以免造成危害。
水稻各生育期特点及田间管理关键节点浅析
农技推广59NEW FARMERS新农民NO.26 2019水稻各生育期特点及田间管理关键节点浅析刘凤君(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纪家街道办事处农业技术推广站,吉林 长春 130052)摘 要:本文主要从水稻生长发育过程讲述水稻各生育期特点及各时期田间管理关键节点。
关键词:水稻;生育特点;田间管理关键节点水稻生长发育包括营养生长阶段、营养、生殖生长并进阶段、生殖生长阶段。
营养生长阶段包括发芽期、幼苗期、分蘖期、拔节期;营养、生殖生长并进阶段包括穗分化至孕穗期、抽穗期、扬花期;生殖生长阶段包括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
发芽期:这个时期主要指从种子发芽到第一片叶子长出这段时间。
通常在播种后3d长出。
这一时期主要目标是要苗齐、苗壮。
想要达到这一目标,首先要催芽播种;其次要严控播种量。
一般平盘机插秧每盘催芽种100~120g,钵盘育苗每孔3~5粒。
发芽期作物长势的判断依据是水稻出苗的整齐度,出苗整齐有利于水稻苗期管理。
幼苗期:该时期是从第一叶长出到第一个分蘖出现前,是水稻出苗到插秧这一时期,是水稻的秧田期,一般要30d左右,在这一时期中,种根和五片叶子已长成。
水稻幼苗期秧田管理关键是温度、水分管理及苗期恶苗病和立枯病防治。
水稻幼苗期作物长势的判断依据主要进行秧苗素质调查,调查的项目主要有苗高、叶片数、茎基宽、壮苗率等。
返青期:这一时期是水稻插秧到缓苗结束时期,一般7d左右。
这一时期评估水稻长势好坏的判断依据是秧苗的成活率及缓苗时间长短。
决定秧苗成活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是秧苗素质、插秧质量及插秧时的气温等。
所以要想缓苗好、缓苗快应该选择适宜的插秧时期,不能插太早,并且秧苗素质要好,要尽量浅插。
分蘖期:这个时期是从第一个分蘖出现一直到达最大分蘖数为止。
是水稻返青结束到分蘖结束这段时期,一般38d左右。
分有效分蘖期和无效分蘖期两部分,有效分蘖期一般28d左右,无效分蘖期10d左右。
这一时期是水稻保证棵数的最佳时期,也是保证水稻产量因素每穴穗数的基础。
浅谈水稻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浅谈水稻高产栽培管理技术[摘要] 通过对水稻施有机肥,规范化栽培,科学运筹水肥及水稻拔节孕穗期,水稻开花结实期的特点,稻株长相长势的间述,提出大田期的田间管理措施,以达到有效穗多,穗大长势整齐,防贪亲,早衰,倒伏,确保丰产丰收。
[关键词] 水稻;大田期;高产栽培;管理技术一、适时早栽水稻生长期少雨,高温,强光的可贵高温时段是5—7月份,月平均温度高于27℃。
水稻适时早栽的目的是抢节令,抢温度,抢光照。
立夏、小满两个节令的总日照时数在200h以上,可充分利用5月至6月前这一可贵的高温强光时段,使移栽后的秧苗有充足的大田营养生长期,促进主茎与所带蘖、新增蘖积累更多的同化物质,起到营养生长期“巧夺天工”的高温效应,为后期的生殖生长,穗大粒多打下基础。
水稻高产经验表明:“十年早,九年好”,充分说明了适时早栽的重要意义。
二、增施有机肥创造水稻“住得舒服”的良好土壤条件是增施有机肥。
有机肥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状,培肥地力,增强土壤保水肥能力和透气性,有利于水稻根系生长发达。
有机肥养分全、肥效长,供肥平稳,有利于水稻吸收利用。
亩施2000—3000kg腐熟的农家肥作为底肥,为水稻生长创造丰富的营养物质基础,是夺取水稻高产的重要措施。
三、规范化栽培坚持拉线实行东西向双行条栽,可控制和降低栽插密度,有利于东升西落的阳光通过行间照射使上下部叶片增强受光性,增加上下部叶片日照时数,通风透光,有利于光合作用。
光合效能高,能较好地协调群体(穗数)与个体(穗粒数和粒重)之间生长发育,促进穗大粒多粒重,成穗率高,从而获得高产更高产。
四、科学运筹水肥水稻移栽后5—7d开始分蘖,有效分蘖期在栽后15—20d。
移栽后的水稻必须从土壤中吸收n、p、k和钙、镁、硫、铁、锌、硅、锰等营养元素,才能正常生长发育。
一般情况下,后几种元素在土壤存在的可给生态数能够满足水稻生长发育的需要,而氮、磷、钾三要素是水稻一生中吸收最多,土壤不能满足,必须通过施肥,补充土壤肥料三要素来满足水稻生长发育的需要。
水稻分蘖末期至拔节期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水稻分蘖末期至拔节期田间管理技术要点展开全文7 月初,水稻已陆续进入有效分蘖末期至拔节期,该时期水稻植株迅速生长,叶片相继长出,群体叶面积指数将达到峰值,对气候条件以及田间水、肥情况反应尤为敏感。
同时7 月份正值高温多雨天气,空气湿度大,极易滋生病菌,从而引发稻瘟病、叶鞘腐败病、纹枯病、细菌性褐斑病等病害,对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造成不可预估的影响。
因此,此时期稻田应适时晒田,控制水稻无效分蘖的发生,促进有效分蘖的快速生长,并及时做好病、虫、草害的防治,为水稻孕大穗提供良好的生长基础。
水层管理——适时晒田在水稻分蘖末期,应根据稻田肥力状况、水稻长势以及天气等环境因素灵活把握晒田程度。
对于水稻叶色浓绿、长势过旺、分蘖较多的稻田,应及时排水晒田,待地表微裂、水稻叶色明显变淡时再灌水,一般晒田一周左右为宜;对于水稻叶色淡绿、长势较弱、分蘖较少的稻田,建议延缓晒田,以间歇性浅水灌溉的方式促进有效分蘖的快速发生,即每次灌3~5 cm 水层并自然落干,地面无水、脚窝有水时再灌3~5 cm 水层,如此反复。
拔节后应采用“浅-湿-干”的方法进行灌溉,确保水稻根系不缺氧。
通过晒田一方面可以使高位幼小分蘖得不到水、肥供应而停止生长,减少养分浪费以及后期的空瘪粒,使主茎以及大分蘖获得更多的养分供给,为水稻孕大穗打好基础,另一方面又能向土壤中输送氧气,增强土壤通透性和根系活力,同时使秸秆腐烂产生的有害气体排出,促进稻根向下伸展,为水稻后期生长储存更多的营养。
通过晒田还能够改善田间小气候,降低田间空气湿度,破坏病菌、虫卵繁殖传播条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同时能抑制节间的生长,使稻株秆壁变厚,起到壮杆、抗倒伏的作用。
11 叶品种7 月15~16 日左右叶龄达到11 叶并逐渐开始进入孕穗期(12 叶品种7 月23 日左右进入孕穗期),叶耳间距±5 cm 为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小孢子形成初期(约为出穗前8~14 天),此时期是影响花粉发育的低温最敏感期,若遇17℃以下气温,会影响颖花发育,形成障碍型冷害,造成空壳率增加,应注意防御低温冷害。
水稻长穗期是什么时候 水稻穗期管理的三个重点
水稻长穗期是什么时候水稻穗期管理的三个重点水稻从幼穗分化开始到抽穗这一时期为长穗期,这一时期决定水稻的产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决定水稻的产量,一定要加强此期的田间管理。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水稻长穗期是什么时候,以及水稻穗期管理的重点是什么。
一、水稻长穗期是什么时候我国地域广大,水稻长穗期的具体时间,不同地区是有很大差别的。
在黑龙江地区,水稻长穗期一般为30天左右,主要在7月份,6月末7月初开始幼穗分化,7月末开始抽穗。
从叶龄看,以11叶品种为例,还要长出4片叶,即8、9、10、11。
此期平均5~7天生长一片叶。
后4片叶的最晚出叶期分别在6月25日长出8叶、7月2日长出9叶、7月9日长出10叶、7月16日长出11叶,7月25日(再经过1.2个叶龄期,9天左右)开始抽穗。
二、水稻穗期管理的三个重点水稻长穗期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时期,除茎秆急剧增长外,幼穗迅速分化形成,分蘖向两极转化,有效蘖继续生长发育。
水稻长穗期管理的重点有三个:1、巧施拔节长穗肥凡是拔节后叶黄缺肥田,应巧施穗肥,对巩固有效分蘖,提高每穗粒数有显著效果。
一般施用尿素2.5~5千克左右。
不可施肥过多,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孕穗一般不再追肥,如孕穗末期茎叶发黄,呈早衰状态,可在出穗前15~18天巧施粒肥。
一般每亩施尿素 1~2千克。
切忌施肥量过大,引起贪青晚熟。
2、灌好“养胎”水水稻幼穗分化期是水稻一生中生长很快和需水最多时期,是耐旱、耐寒力最弱时期。
此时正值盛夏,日照强,温度高,适当加深水层,可以控制水温。
一般保持水层2~3寸深。
如果缺水,幼穗首先受到影响,不但影响花粉粒正常发育,也影响养分向穗部运输,容易造成穗子短、粒数少、空壳多,必须注意水分的管理。
3、加紧防治病虫害水稻拔节后,病虫害流行,纹枯病、白叶枯病、叶稻瘟以及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苞虫等常在这一时期为害,要注意及时除治。
寒地水稻栽培技术:水稻拔节抽穗期水层管理
水稻拔节抽穗期水层管理水稻幼穗发育期,光合作用强,代谢作用旺盛,外界气温一般较高,水稻蒸腾量较大。
此时期生产1g干物质需要395~635g水,是水稻一生生理需水最多的时期,特别是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对水分最为敏感,为满足水稻生育中期的需水需要,把水层灌为6~7cm比较适宜,并要求活水灌溉。
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出现低温时(平均气温低于18℃,最低气温为13℃),应将水层加深到15~20cm。
这时大部分颖花处于地上8~14cm高度,使幼穗淹没在水层之中,可免遭低温冷害,低温过后立即正常灌水。
可是水稻进入长穗期间,一般气温都较高,有机物质分解加快,微生物活动旺盛,耗氧量多,造成有毒物质积累,不利于根系的生长,这又要求不能长期淹水。
因此在拔节、长穗期的水分管理上,前期保持湿润,保持通气良好,后期适当建立浅水层,特别是抽穗前5~15d内的减数分裂及花粉内容物充实期,保持浅水层。
其余时期,以间歇湿润灌溉为主,采取“陈水不干,新水不进”的管水办法协调地上地下部生长。
排水搁田是拔节、长穗期的重要田间管理措施。
搁田主要是通过土壤中水、气、肥三个方面影响水稻生长,达到促根、控蘖、保穗的目的。
搁田的好处是:1.改善了土壤环境。
搁田使土壤表层失水,空气大量渗入,一些嫌气环境下生成的有毒物质被氧化,为根系生长提供了良好条件,根系活力增强,不断向下层深扎。
2.调整植株长势,抑制无效分蘖。
搁田抑制了土壤中氮素养料对植株的供应,使吸氮量减少,控制了叶片等器官的暂时生长,特别是抑制了后期无效分蘖的生长。
3.增强茎秆抗倒能力。
搁田期间由于氮素供应减少,使茎秆节间的伸长速变慢,有利于节间组织的充实,增加茎壁厚度,特别是使茎基部节间组织坚韧,增强了植株的抗倒性。
4.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由于搁田改变了田间的小气候,使田间温度降低,控制了病原菌的繁殖和传播,特别是水稻纹枯病的蔓延大大减轻。
5.使成穗率提高。
有了适宜的土壤环境,健壮的稻株和根系,搁田后复水根系的吸收能力增强,能满足长穗期对肥、水的大量需要,特别表现为单株增重快,成穗率高。
一方面是以分蘖、茎秆伸长为中心的营养生长
拔节长穗期管理
第二次黄黑变化发生在节间开始形成到幼穗分化前,即 在圆秆前施“大暑长粗肥”叶色再度转绿出现第二次“黑”。 到穗分化初期结合进行烤田,肥料落尽,出现第二次 “黄”。 二黑二黄是为了使大蘖长粗(茎鞘由扁变圆),促进壮 株大穗,防止后期倒伏。其中二黑旨在促进光合作用,不出 现二黑则植株茎秆细瘦,叶功能下降、穗短粒少。相反,如 二黑过头不出现二黄,则茎叶生长过于繁茂,碳水化合物贮 存少,不利于茎节发育,同时,由于窜高、披叶、光照条件 不好易引发病虫害和后期倒伏。
拔节长穗期管理
2.技术措施
(1)追肥要适时。穗肥追施过早,会造成营养生长过快,无 效分蘖增多;若追施过迟,又会造成贪青晚熟,嫩叶徒长, 诱发病虫、倒伏而减产。一般水稻节间开始伸长,幼穗开始 分化时是施肥的最佳时期,约在抽穗前15天左右。 (2)追肥要适量。水稻孕穗期追肥,一定要看田看苗。地力 肥、基肥足、稻苗长势旺、叶色墨绿的,宜适当少施;反之, 则适当多施。
拔节长穗期管理
1.水稻生长中的“两黄两黑”变化
第一次黄黑变化发生在分蘖期,即通过追施分蘖肥也叫 “发棵肥”,出现第一次“黑”; 随着分蘖末期施用的肥料落尽,同时结合落干晒田,出 现第一次“黄”。 一黑一黄的作用是促进适当分蘖、扎根、壮苗,黑得不 够则分蘖迟缓,成穗不足,过黑不黄则叶片过大、组织柔嫩、 分蘖不够健壮。所以,一黑一黄交替有利于建立高产的群体 骨架。
BAJIE ZHANGSUIQI GUANLI
拔节长穗期管理
1.巧施穗肥 2.适当供水
3.适时适度搁田
4.叶色诊断
拔节长穗期管理
水稻拔节长穗期是指从拔节、幼穗开始分化到抽穗前的 这段时间,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时期,一方面是 以分蘖、茎秆伸长为中心的营养生长,另一方面以幼穗分 化为中心的生殖生长,因而植株生长量迅速增大。此期既 是保蘖、增穗的重要时期,又是增花增粒、保花增粒决定 每穗粒数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为灌浆结实奠定基础的时 期。此期主攻方向是通过肥水管理,在保蘖增穗的基础上, 促进壮秆、大穗,防止徒长、倒伏和颖花退化,争取穗大 粒多。
水稻田间管理技术措施有哪些?
水稻田间管理技术措施有哪些?目前水稻移栽已进入尾声,加强对水稻各生育时期的田间水肥管理,是实现水稻丰收的技术关键。
下面我们介绍水稻田间管理技术措施有哪些,以帮助朋友们更好地管理好水稻。
一、返青分蘖期1、寸水返青、薄水分蘖返青期灌水3~4公分,可保持秧苗体内水分平衡,促进返青。
分蘖期浅水勤灌,有利于提高土温、水温,增强土壤通透性促进分蘖早生快发。
2、早施分蘖肥、及时除草移栽后7天左右,稻田杂草即将萌发出土,施肥和化学除草同时进行。
亩用尿素7~10千克、硫酸钾5~8千克、60%丁草胺乳油85~110克拌匀撒施,提高有效分蘖数。
二、拔节孕穗期1、适时晒田晒田可以控制无效分蘖,更新土壤环境及田间小气候,形成壮秆,提高植株抗逆性。
有效分蘖达到要求时(一般在移栽后30天左右)撒水晒田。
晒到幼穗分化结束。
肥力高、长势好的田及冷浸田要重晒,晒到田面开大裂。
反之,则轻晒,晒到田面开鸡脚裂。
2、水分管理拔节期实行浅水勤灌。
孕穗期实行寸水灌溉,保证幼穗正常发育。
3、巧施穗肥晒田复水后即施用,亩用尿素3~5千克,施穗肥的时间及用量掌握好,不能迟、不能重,否则造成贪青晚熟。
对于8月低温冷害严重的地区则不能施用穗肥,以减少空批率。
4、防治病虫害注意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白叶枯病及二化螟、稻蓟马、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
三、抽穗结实期1、合理灌溉、适时排水在出穗扬花期间,田间仍需保持一定水层,调节水温,提高空气湿度,以利于开花授粉。
到灌浆期,采取干干湿湿,以湿为主的灌水办法,就是灌一次水后,自然落干 1-2天,再灌一次水。
这样可以达到以气养根、以水保叶的目的,有利于促进灌浆,防止早衰。
进入蜡熟期,要采取干干湿湿,以干为主的灌水方法,灌一次水后自然落干3-4天,再行灌水。
后期,收割前7-10天把水放干。
2、适时收获水稻收获一般在蜡熟后期至完熟初期。
这时谷粒变黄,茎、叶、穗变黄,应及时收割,确保丰产丰收。
水稻拔节孕穗期田间管理PPT课件
知识准备
二、拔节孕穗期的生育特点及长势长相 3. 拔节孕穗期的长势长相
4. 拔节长穗期田间管理的主攻目标 稻株生长稳健,促进株壮蘖壮,促进幼穗分化,提高成穗率,争取穗大粒多 。此期的丰产长相是茎秆健壮有弹性,叶片清秀不披垂,全茎有绿叶3~5片。
(单选题)稻穗分化的第五期是 A. 花粉母细胞形成期 C. 第一苞分化期
B. 雌雄蕊形成期 D. 花粉内容物充实期
(
A)Biblioteka 【答案】A 【解析】整个稻穗分化发育过程共分为八个时期。依次为第一苞分化期、第一次枝梗原基分化期、第二次枝 梗及颖原基分化期、雌雄蕊形成期、花粉母细胞形成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花粉内容物充实期、花粉 完成期。
知识准备
一、 拔节孕穗期的生长发育 3. 稻穗的分化发育 稻株在完成感光阶段后,茎生长锥开始分化成穗,从幼穗开始分化到抽穗,
历时30天左右,整个分化发育过程共分八个时期,依次为第一苞分化期、第一次 枝梗原基分化期、第二次枝梗及颖原基分化期、雌雄蕊形成期、花粉母细胞形成 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花粉内容物充实期、花粉完成期,前四个时期叫幼 穗形成期,后四个时期叫孕穗期。
10~20个幼穗,取样时,将主茎从基部摘下。
知识准备
三、 水稻幼穗分化形态观察及田间管理 (2) 直接鉴定(幼穗剥检法): ③ 幼穗剥检方法:将摘回的主茎先用剪刀剪去根部及生长锥以上叶片,再用
镊子或解剖针由外向内逐层剥去包在幼穗外面的叶片,直至露出幼穗(或生长锥 )为止。
水稻种植技术与田间管理措施
水稻种植技术与田间管理措施作者:来源:《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4年第01期作为中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水稻在中国粮食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土地资源紧张及农业劳动力流失等因素的影响,为水稻种植产业带来了许多挑战。
在此背景下,为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稳定,研究并提出适应新时代的水稻种植技术与田间管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1水稻种植技术1.1选种及种子处理在中国,水稻种植历史悠久,选种对于水稻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在选种过程中,要选择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强的水稻品种。
各地区应根据实际情况,引进和筛选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质水稻品种。
此外,还需关注市场需求,选用口感、营养价值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的品种,以提高农民收入。
同时,为了确保种子质量,种子处理环节必不可少。
种子处理包括消毒、催芽等步骤。
消毒可以有效杀灭种子表面病菌,降低病害发生风险。
催芽则是为了促使种子迅速发芽,提高发芽率。
经过处理的种子有利于提高水稻出苗率,为丰收打下基础。
1.2土地整理水稻种植对土地要求较高,土地整理是确保水稻生长良好的关键。
适合水稻生长的土壤应具备良好的保水、保肥、通气性能。
首先,必须对土壤进行深度松耕,此举在于打破土壤板结,提高土壤孔隙度,从而为水稻根系生长发育创造有利条件。
同时,要关注土壤酸碱度、有机质含量等因素,采取相应措施调节土壤环境,有利于水稻生长。
其次,应合理安排轮作制度,以防止连续种植同一种作物导致土壤养分失衡和病虫害问题加剧。
此外,还要对土地进行翻耕,通常,土地翻耕深度控制在20~30 cm,以利于水稻根系向下延伸。
1.3播种及育苗水稻播种与育苗是水稻种植的基础环节,关系到秧苗质量和后期产量。
首先,播种前,要选择适当的播种期,确保秧苗生长周期与当地气候条件相适应。
其次,注重种子处理,消毒、精选、拌种等环节必不可少,以保证秧苗整齐、出苗率高。
在播种时,需保证播种量适中,避免过多或过少。
简述水稻田间管理技术措施
Z i x u n t a i水稻田间管理技术措施主要是根据水稻生长发育的规律及特点,采取促进生长与管护技术措施,以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水稻田间管理基本分为3个阶段,前期、中期和后期,其主要内容就是实施合理追肥和水层管理以及病虫草害防治等。
一、前期管理前期属于水稻的营养生长期,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力争确保苗全、苗匀、苗齐与苗壮,还包括病虫草害的防治措施,以确保水稻的分蘖数与计划穗数,使其达到有效的茎数指标。
1灌水插秧后应立即形成秧苗自身高度2/3的水层,用以护苗。
待返青后,叶片变为深绿色,将水层降至3公分左右,且不可深灌,因为这一阶段气温还比较低,白天和晚间的气温也相差比较大,所以建立浅水层,可以使白天提高一定的地温,到夜晚能起到一定的保温效果。
如此会有利于根的生长及吸收,得以分蘖才能早生快发,以保证幼穗在分化前达到预期的茎数。
过后还要根据稻苗的长势情况采取必要的排水晒田或是深层灌水的控孽措施。
如果这一时间发现稻苗清晨叶子弯曲但不披垂,到中午又挺拔有力,叶色却有所褪绿,可采用10公分左右深灌,控制分蘖,以防止无效分蘖的情况出现。
如果是稻苗的叶色黑过头,叶鞘细而长,叶片较弱,株形散乱无序,清晨叶片下弯低垂,夜晚稻苗吐水过多,可采取晒田的方法加以应对。
晒田时间的长短,还要根据当时水稻的长势状况以及土壤的保水能力来定。
通常晒田在6~7天左右,晒的程度应以地面出现稍有龟裂为好。
2追肥及时追肥是保证分蘖数量、提高分蘖素质的重要措施。
追肥量还须根据稻田的土质状况和产量水平来定。
如沼泽土,属于前期肥力不足,中后期则强劲的一种,因而要及时追施返青肥,其数量是氮肥总用量的16%~20%;如果是沙质稻田,既不保水又不保肥,所以氮、钾肥不能用做基肥,只能用做追施肥,但一定要掌握少施勤施的原则,分期追施,通常可追施2次,具体为待返青后每公顷追施尿素45kg,第二次追施50kg尿素及硫酸钾30kg;其他类土,基本可按氮肥总量的20%~30%用做孽肥。
水稻拔节长穗期管理关键措施
水稻拔节长穗期管理关键措施水稻拔节长穗期是水稻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也是最关键的发育时期之一。
在这一时期内,水稻的生长条件、生长速度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其对土壤和气候条件的需求也会有所增加。
因此,水稻拔节长穗期的管理措施非常重要,可以直接影响到水稻的诸多生长参数,如产量、品质等方面。
下面将结合实践经验,就水稻拔节长穗期的管理措施进行分析。
1.土壤保温在水稻拔节长穗期,土壤保温措施显得非常重要。
拔节长穗期正是水稻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
土壤保温可以提高土壤温度,促进水稻生长发育,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产量。
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1 埋秸还田把割下的稻草直接埋入土中,既可以增加土壤的养分含量,也能有效保温。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埋秸的时间不宜过早或过晚,一般建议在拔节期前15-20天左右进行埋秸还田。
1.2 覆盖膜在水稻拔节长穗期,可以采取穴盖膜、膜铺地和黄灰土覆盖等方式进行保温。
覆盖膜可以有效保温,同时也能够防止雨水侵蚀。
1.3 加热补光对于那些生长在环境温度较低的地区的水稻,可以采取加热补光的方式来保温。
通过人工加热和补光,可以提高土壤和空气的温度,促进水稻生长。
但是需要注意加热的时间和强度,不宜过度。
2. 合理施肥传统地理解合理施肥就是根据不同的生长期,采取不同的肥料组合。
其实,合理施肥还需要结合当前的土壤肥力情况、气候条件等环境因素,以及水稻生长发育的需求,进行综合考虑,才能实现最佳的施肥效果。
2.1 施肥时期在水稻拔节长穗期,施肥的时期需要更具体。
一般建议在生长期前期进行基肥施用,并适当覆土。
而在生长期后期,则要及时补充营养成分,以维持水稻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需求。
2.2 施肥适量需要注意的是,施肥要科学合理,不能过度,也不能过少。
一般可以结合土壤肥力情况、气候条件、水稻生长状态等要素进行综合判断。
2.3 施肥方式还要注意施肥的方式,常见的散施、沟施、穴施、喷雾等方式都可以适用于水稻拔节长穗期的施肥管理,不宜过于依赖单一的施肥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稻拔节长穗期田间管理技术
摘要通过分析水稻拔节长穗期的生育特点、长势长相,阐明该时期稻苗生长的田间适宜条件,以及大田生产的主攻方向和栽培要点,系统地提出包括施肥、水管、病虫害防治等内容的田间管理技术措施,为实际生产作指导。
关键词水稻;拔节长穗期;生育特点;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s511.0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9-0191-02
拔节长穗期是从拔节、幼穗分化开始至抽穗前的一段时期,一般为25~35d,是水稻一生的转折期,即由单纯的营养生长转向营养生
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时期。
该时期稻株生长量增大,各器官生长达最显著,稻穗迅速分化,氮磷代谢并旺,对环境反应最敏感,是壮秆
大穗的关键时期。
其主攻方向是要在前期促蘖争穗的基础上,争取茎秆粗壮、根系发达、穗大、粒多,并为以后提高结实率和增加粒重奠定基础。
在栽培上既要使稻株充分生长,又要防止生长过旺,达到高产、稳产。
1水稻拔节长穗期的生育特点
1.1根的生长量达最大
稻株从拔节开始,靠近土表的1~2节上生长大量的不定根,即表根。
表根的发生可延续到成熟期,并逐渐向土层纵深方向发展,到出穗前后可达60~100cm的土层。
水稻进入拔节长穗阶段,光照和土壤通气状况对根系影响大,如果光照和通气不足,就会降低根系对水
分、养分的吸收;稻根生长要求土温在15~32℃为宜;同时,要求有充足的氮、磷、钾肥,才能使根系生长发达、活力强。
强大的根系和较高的根系活力是壮秆、大穗、抗倒伏、高产、稳产的基础。
1.2茎节间显著伸长
水稻生长点转入幼穗分化前后,茎节开始伸长,长度达1cm以上时称拔节,拔节稻株占50%以上时称拔节期。
拔节后节间逐节伸长,到齐穗后停止。
水稻拔节有3种类型:一是早稻早熟型。
地上部只有4个节间的,其拔节发生在幼穗分化之后;二是早稻中、迟熟种及中稻型。
地上部有5个节间的,其拔节与幼穗分化同时进行;三是晚稻型。
地上部有6个以上节间的,其拔节发生在幼穗分化之前。
在拔节长穗期要控制氮素水平,增施磷、钾肥,防止早封行,改善光照条件,以增强叶片和茎壁的刚强性,促成壮秆。
1.3生殖叶相继长出,叶功能进入盛期
水稻进入拔节长穗期长出的最后3片叶为生殖叶,其中倒3叶的长度最长,倒2叶和剑叶次之。
至孕穗抽穗期全田叶面积达最大。
分蘖期生长的叶片在拔节长穗期进入功能盛期,其光合产物大部分输入生长中心,即茎部节间和分蘖节,其次是幼穗和根系;拔节长穗期出生的生殖叶,其功能盛期始于幼穗分化期,终于成熟期。
生殖叶的光合产物主要供给正在发育的幼穗和谷粒,所以这3片叶的长短与穗粒数和结实率有显著的相关性,即同一品种生殖叶长的就穗大、粒多、产量高。
如果长度不足,则表明长势不旺,不但穗粒数减少,且抽穗后早衰,同化能力降低,不利结实;相反,若长度过长,则
表明长势过旺,每穗粒数虽较多,但受光不良,光合率低,造成贪青
倒伏,空秕粒增多。
高产水稻对3片生殖叶要求的长度指标,因品种不同而异。
1.4对环境因素反应敏感
水稻在拔节长穗期的幼穗分化发育过程,对影响颖花数增加和减退的内、外因素反应很敏感。
水稻体内有机物质的积累是内因,环境因素温度、水分、养分、光照等是外因。
(1)温度。
枝梗和颖花分化时,最适温度26~30℃,低于21℃,即
18~20℃,会延长分化期和增加颖花数;若低于15~18℃,会延迟抽穗。
在减数分裂期对低温反应最敏感,若遇低于19℃(粳)、21℃(籼),连续3d以上,就会使大量颖花退化和不育。
(2)水分。
从幼穗分化至抽穗是水稻一生需水量最大的时期,水分蒸腾量占全生育期的25%~30%;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对水分要求最敏感,此时如果稻株淹水2d,就会造成颖花退化、畸形,空秕粒大量增加。
(3)养分。
各种养分都会影响稻穗的分化发育,以氮素水平影响最大;叶片含氮量与颖花数密切相关,氮多颖花数多,反之则少;若有磷、钾配合,则能促进颖花分化发育;尤其氧化钾与氮的比值,要维持较高水平为好。
据资料,高产稻株含钾达3 000mg/kg,土壤速效钾在120mg/kg以上为好,否则就会发生缺钾或亚铁中毒。
高产栽培时,氮钾施肥比例以1.0∶1.5~2.0为佳。
(4)光照。
在幼穗分化期间,尤其是减数分裂期也是对光照反应最
敏感时期,随太阳辐射量在1.004~1.464kj/cm2·s的升高颖花数增加,在1.004kj/cm2·s,逐渐减少,若降至0.837 kj/cm2·s,颖花数成比例地显著下降。
2水稻拔节长穗期长势长相
2.1健壮苗长势长相
叶色变化的过程是黑—黄—青,即:分蘖末期烤田时叶色为黑绿,经烤田至拔节穗分化叶色褪淡呈黄绿,经历7~10d到复水后孕穗抽穗期叶色转为青绿。
叶色转黄,是氮代谢受抑制、碳代谢旺盛的表现,说明稻株生长中心由营养生长顺利转入生殖生长。
叶色转青绿,是碳氮代谢并旺的标志,说明叶片内含氮量增多。
这是高产水稻叶色正常变化的表现,稻株生长稳健,茎秆硬、有弹性,基部叶片消退,上部叶片叶尖距小,呈现平头叶,整个田面呈馒头型,叶片挺立清秀,最上顶叶长度适中,剑叶长度与叶鞘比例约1∶1。
高产水稻适宜封行时间在幼穗分化后7~10d,要求封行不封顶,叶鞘增厚,淀粉累积
增加。
2.2徒长苗长势长相
叶色“一路青”,无效分蘖多,稻脚不清爽,下田会缠脚;叶片软弱、搭蓬,最上2片叶过长,稻株多病。
徒长苗水稻空秕粒多,单产低。
2.3瘦弱苗长势长相
叶色褪黄后不转青,未老先衰,或老而不秀,最上2~3片叶的长度与其下部叶的长度差异小,全田迟迟不封行,不能充分利用阳光,群体生产力低。
3水稻拔节长穗期田管技术
3.1巧施穗肥
从幼穗分化至抽穗施用的追肥均称为穗肥,合理施用穗肥增产显著。
穗肥在不同时期施用效果不同。
穗肥可分为促花肥、保花肥、穗粒肥。
促花肥宜在第1苞分化期至第1枝梗分化期施用为好;保花肥宜在花粉母细胞形成期施用为好;穗粒肥宜在始穗期施用为好。
具体施用时,应掌握“瞻前顾后看当时”的原则,看苗、看天、看地力,合理施用。
如果稻苗长势差,土壤肥力低,叶色褪黄早且重,又要靠大穗构成产量的品种,以及杂交稻有大穗优势,宜在幼穗分
化1~2期前3~5d施用促花肥,促进颖花多分化,增加穗粒数,巩固有效分蘖,增加有效穗数,收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如果稻苗长势旺盛,分蘖末期经烤田叶色未明显褪黄,以及对穗肥反应敏感、不耐肥的多穗型品种,不能施用促花肥,应抓好烤田,使叶色褪黄,待复水后,视叶色情况,再决定是否施用保花肥或粒肥;若烤田后,叶色能褪黄,复水后转青不快,天气晴冷叶色不够青,或后来有脱肥现象,则应分次施保花肥、粒肥;若地力足,复水后转青快,叶色浓绿,或多阴雨天,病害多,则不施或少施氮素穗肥,应施磷、钾肥,促进壮秆大穗,增强抗逆力。
早稻生育期较短,中、后期高温多雨,基肥比例较大,尤其是施用大量有机绿肥的田块,穗肥宜少施或不施;杂交水稻(再生稻)较耐肥,以及晚稻生育期较长、后期气温较低、气候干燥、基肥比例小、烤田重,可以重施穗肥,以利于保穗、保花,提高结实率和粒重。
穗肥以施尿素或复合肥为主的氮素化肥,碳酸氢铵不宜作穗肥施用,以免发生烧苗。
穗肥的施用量应根据苗情、地力、天气以及前期施肥情况而定,一般早季常规早稻穗肥施氮量约占总施氮量的10%;早杂优穗肥施氮量约占总施氮量的20%;晚稻、再生稻穗肥施氮量约占总施氮量的30%。
穗肥施尿素或复合肥75~300kg/hm2。
穗肥施氮量少,宜集中一次施;穗肥施氮量多,应分次施;土壤缺磷、钾的,要施复合肥;叶色青中有黄,植株高中有矮,穗肥可多施,以保持高
产的长势、长相和叶色。
3.2科学管水
水稻拔节长穗期耗水量最大,呼吸作用旺盛,颖花分化期以后,对水分敏感,如果水分不足,将影响幼穗发育;反之,水分过多,会使稻根生长不良。
因此,这时期水稻既喜水又怕渍水,要看苗和天气管好水。
烤田复水后要以湿为主,干湿交替,即灌浅水后断水,让其自然落干后再灌浅水,交替进行,宜采取“浅水保分化,寸水保孕穗”的灌溉方法。
高产栽培的稻田特别是超级稻稻田,宜采取“湿润或间歇灌水促分化,浅水保穗胎”的灌溉方法。
在减数分裂期遇“五月寒”或“晚秋寒”,要灌深水保温,低温过后,要逐渐排水落干1~3d 后再复水。
孕穗期后,应浅水养穗。
3.3抓好病虫害防治
水稻拔节长穗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都很旺盛,群体及叶面积
均达到一生中的最大程度,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差。
早稻这时期正处在高温高湿(多雨)的季节,晚稻这时期气温也较高,常是纹枯病、稻
瘟病以及稻纵卷叶螟、螟虫、稻飞虱等多种病虫害发生和蔓延的高峰期,如果不及时防治,会严重影响产量。
因此,必须切实抓好综合防治,管好水,降低田间湿度;控制氮肥用量,配合施磷钾肥,防止贪青披叶;加强测报和田间检查,及时下药,把病虫害消灭在产生危害之前。
4参考文献
[1] 龙银根.水稻拔节长穗期的养分管理[j].现代农业科
技,2007(24):143.
[2] 余启发.水稻中后期田间管理具体措施[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8(5):12.
[3] 吕志友,杨忠生,刘雪峰.超级稻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7(11):7.
[4] 韩春艳,刘凯.水稻田间管理要素的掌握[j].中国科技财富,2008(6):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