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税种、税率及计算方式
税法所有税种计算公式大全47999
![税法所有税种计算公式大全47999](https://img.taocdn.com/s3/m/40b140356137ee06eef918b4.png)
各种税的计算公式一、增值税1、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此处税率为17%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2、进口货物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3、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二、消费税1、一般情况:应纳税额=销售额×税率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2、从量计征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单位税额三、关税1、从价计征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适用税率2、从量计征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3、复合计征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格×适用税率四、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月预缴额=月应纳税所得额×25%月应纳税所得额=上年应纳税所得额×1/12五、个人所得税:1、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稿酬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1—30%)3、其他各项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六、其他税收1、城镇土地使用税年应纳税额=计税土地面积(平方米)×使用税率2、房地产税年应纳税额=应税房产原值×(1—扣除比例)×1.2% 或年应纳税额=租金收入×12%3、资源税年应纳税额=课税数量×单位税额4、土地增值税增值税=转让房地产取得的收入—扣除项目应纳税额=∑(每级距的土地增值额×适用税率)5、契税应纳税额计税依据×税率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一、增值税计算方法1、直接计税法应纳增值税额:=增值额×增值税税率增值额=工资+利息+租金+利润+其他增值项目-货物销售额的全值-法定扣除项目购入货物金额2、间接计税法扣除税额=扣除项目的扣除金额×扣除税率(1)购进扣税法扣除税额=本期购入扣除项目金额×扣除税率+已由受托方代收代缴的税额(2)实耗扣税法扣除税额=本期实际耗用扣除项目金额×扣除税率+已由受托方代收代交的税额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1、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2、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当月全部进项税额×当月免税项目销售额、非应税项目营业额合计/当月全部销售额、营业额合计小规模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小规模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销售额×征收率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销售额=含税收入(1+增值税征收率)进口货物应纳增值税额进口货物应纳增值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免税价格+关税+消费税二、消费税额1、从价定率的计算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算的应纳消费税额=销售额×税率(1)、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含增值税的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2)、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率)(3)、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率)(4)、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应纳消费税税额(5)、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2、从量定额的计算实行从量定额办法计算的应纳消费税额=销售数量×单位数额三、企业所得税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利润总额=收入总额-成本、费用、损失1、工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公式工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产品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其他销售税金及附加本期完工产品成本=期初在产品自制半成品成本余额+本期产品成本会计-期末在产品自制半成品成本余额本期产品成本会计=材料+工资+制造费用2、商品流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公式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汇兑损失主营业务利润=商品销售利润+代购代销收入商品销售利润=商品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成本-经营费用-商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商品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折扣与折让3、饮服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公式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经营利润+附营业务收入-附营业务成本经营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成本=期初库存材料、半成品产成(商)品盘存余额+本期购进材料、商品金额金额-期末库存材料、半成品、产成(商)品盘存余额五、个人所得税额1、工资、薪金所得工资、薪金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额=应纳水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纳税所得额=每月收入额-800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所得额-速算扣除数)/(1—税率)2、个体工商户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1)、将当月累计应纳税所得额换算成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当月累计应纳税所得额×12/当月累计经营月份数(2)、计算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3)、计算当月累计应纳所得税额当月应纳所得税额=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当月累计经营月份数/12 (4)、计算本月应纳所得税额本月应纳所得税额=当月累计应纳所得税额-累计已缴所得税额3、稿酬所得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1-30%)=应纳税所得额×20%×70%4、劳务报酬所得(1)、一次收入在20000元以下时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2)、一次收入20000~50000时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应纳税所得额×20%×50%=应纳税所得额×(20%+10%)(3)、一次收入超过50000时应纳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应纳税所得额×20%×100%=应纳税所得额×(20%+20%)5、财产转让财产转让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应纳税所得额=转让财产收入额-财产原值-合理费用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7、境外个人所得税款扣除限额境外个人所得税税款扣除限额=境内、境外所得按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总额×来源于某外国的所得额/境内、外所得总额8、支付给扣缴义务人手续费的计算手续费金额=扣缴的个人所得税额×2%六、土地增值税额1、一般计算方法应纳税总额=∑各级距土地增值额×适用税率某级距土地增值额×适用税率土地增值率=土地增值额×100%/扣除项目金额土地增值额=转让房地产收入-扣除项目金额2、简便计税方法(1)、土地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金额50%的应纳税额=土地增值额×30%(2)、土地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50%,未超过100%的应纳税额=土地增值额×40%-扣除项目金额×0.05(3)、土地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100%、未超过200%的应纳税额=土地增值额×50%-扣除项目金额×0.15(4)、土地增值额超过项目金额200%应纳税额=土地增值额×60%-扣除项目金额×0.35六、城市建设维护税应纳城市维护建设税额=(产品销售收入额+营业收入额+其他经营收入额)×地区适用税率应补交税额=实际营业收入额×地区适用税率-已纳税额应退税额=已交税额-核实后的应纳税额七、资源税额应纳税额=课税数量×单位税额八、车船税1、乘人车、二轮摩托车、三轮摩托车、畜力车、人力车、自行车等车辆的年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年应纳税额=车辆拥有量×适用的年税额2、载货车年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年应纳税额=载货汽车净吨位×适用的年税额3、客货两用的车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年应纳税额=载人部分年应纳税额+载货部分年应纳税额载人部分年应纳税额=载人车适用年税额×50%载货部分年应纳税额=载货部分的净吨位数×适用的年税额4、机动船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机动船年应纳税额=机动船的净吨位×适用的年税额5、非机动船应纳税额=非机动船的载重吨位×适用的年税额6、新购买的车辆按购期年内的余月数比例征收车船税,其计算公式为:新购买车船应纳车船税额=各种车船的吨位(或辆数)×购进起始月至征期终了的余月数/征期月数补交本期漏报漏缴税额=漏报漏缴车船税的数量(或净吨位、载重吨位)×适用税额/按规定缴库的次数补交本期少交的税款=[应缴车船税的数量(或净吨位、载重吨位)×适用税额/按规定缴库的次数]-已缴税款退还误交的税款=已缴的误交税款退还应计算错误而多交的税款=已入库的税款-重新核实后的应纳税额房产税额年应纳房产税税额=房产评估值×税率月应纳房产税税额=年应纳房产税额/12季应纳房产税税额=年应纳房产税额/4九、土地使用税额年应纳土地使用税税额=使用土地的平方米总数×每平方米土地年税额月或季应纳土地使用税税额=年应纳土地使用税额/12(或)4十、印花税额1、购销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购销金额×3/10002、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收取的费用×5/100003、加工承揽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加工及承揽收入×5/100004、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承包金额×3/100005、财产租赁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租赁金额×1/10006、仓储保管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仓储保管费用×1/10007、借款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借款金额×0.5/100008、财产保险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保险费收入×1/10009、产权转移书据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书据所载金额×6/1000010、技术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合同所载金额×3/1000011、货物运输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运输费用×5/1000012、营业账簿应纳印花税的计算(1)记载资金账簿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固定资产原值年初数-上年已计算缴纳印花税固定资产原值)+(自有流动资金年初数-上年已计算缴纳印花税自有流动资金总额)]×5/10000 (2)其他账簿应纳税额的计算。
税法所有税种计算公式大全47999
![税法所有税种计算公式大全47999](https://img.taocdn.com/s3/m/f4c21a99af1ffc4fff47ace9.png)
各种税的计算公式一、增值税1、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此处税率为17%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2、进口货物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3、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二、消费税1、一般情况:应纳税额=销售额×税率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2、从量计征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单位税额三、关税1、从价计征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适用税率2、从量计征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3、复合计征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格×适用税率四、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月预缴额=月应纳税所得额×25%月应纳税所得额=上年应纳税所得额×1/12五、个人所得税:1、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稿酬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1—30%)3、其他各项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六、其他税收1、城镇土地使用税年应纳税额=计税土地面积(平方米)×使用税率2、房地产税年应纳税额=应税房产原值×(1—扣除比例)×1.2% 或年应纳税额=租金收入×12%3、资源税年应纳税额=课税数量×单位税额4、土地增值税增值税=转让房地产取得的收入—扣除项目应纳税额=∑(每级距的土地增值额×适用税率)5、契税应纳税额计税依据×税率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一、增值税计算方法1、直接计税法应纳增值税额:=增值额×增值税税率增值额=工资+利息+租金+利润+其他增值项目-货物销售额的全值-法定扣除项目购入货物金额2、间接计税法扣除税额=扣除项目的扣除金额×扣除税率(1)购进扣税法扣除税额=本期购入扣除项目金额×扣除税率+已由受托方代收代缴的税额(2)实耗扣税法扣除税额=本期实际耗用扣除项目金额×扣除税率+已由受托方代收代交的税额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1、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2、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当月全部进项税额×当月免税项目销售额、非应税项目营业额合计/当月全部销售额、营业额合计小规模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小规模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销售额×征收率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销售额=含税收入(1+增值税征收率)进口货物应纳增值税额进口货物应纳增值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免税价格+关税+消费税二、消费税额1、从价定率的计算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算的应纳消费税额=销售额×税率(1)、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含增值税的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 (2)、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率)(3)、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率)(4)、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应纳消费税税额(5)、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2、从量定额的计算实行从量定额办法计算的应纳消费税额=销售数量×单位数额三、企业所得税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利润总额=收入总额-成本、费用、损失1、工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公式工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产品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其他销售税金及附加本期完工产品成本=期初在产品自制半成品成本余额+本期产品成本会计-期末在产品自制半成品成本余额本期产品成本会计=材料+工资+制造费用2、商品流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公式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汇兑损失主营业务利润=商品销售利润+代购代销收入商品销售利润=商品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成本-经营费用-商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商品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折扣与折让3、饮服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公式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经营利润+附营业务收入-附营业务成本经营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成本=期初库存材料、半成品产成(商)品盘存余额+本期购进材料、商品金额金额-期末库存材料、半成品、产成(商)品盘存余额五、个人所得税额1、工资、薪金所得工资、薪金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额=应纳水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纳税所得额=每月收入额-800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所得额-速算扣除数)/(1-税率)2、个体工商户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1)、将当月累计应纳税所得额换算成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当月累计应纳税所得额×12/当月累计经营月份数(2)、计算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3)、计算当月累计应纳所得税额当月应纳所得税额=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当月累计经营月份数/12 (4)、计算本月应纳所得税额本月应纳所得税额=当月累计应纳所得税额-累计已缴所得税额3、稿酬所得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1-30%)=应纳税所得额×20%×70%4、劳务报酬所得(1)、一次收入在20000元以下时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2)、一次收入20000~50000时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应纳税所得额×20%×50%=应纳税所得额×(20%+10%)(3)、一次收入超过50000时应纳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应纳税所得额×20%×100%=应纳税所得额×(20%+20%)5、财产转让财产转让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应纳税所得额=转让财产收入额-财产原值-合理费用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7、境外个人所得税款扣除限额境外个人所得税税款扣除限额=境内、境外所得按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总额×来源于某外国的所得额/境内、外所得总额8、支付给扣缴义务人手续费的计算手续费金额=扣缴的个人所得税额×2%六、土地增值税额1、一般计算方法应纳税总额=∑各级距土地增值额×适用税率某级距土地增值额×适用税率土地增值率=土地增值额×100%/扣除项目金额土地增值额=转让房地产收入-扣除项目金额2、简便计税方法(1)、土地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金额50%的应纳税额=土地增值额×30%(2)、土地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50%,未超过100%的应纳税额=土地增值额×40%-扣除项目金额×0。
各种税的计算方法
![各种税的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92005af284ac850ad0242f0.png)
一、增值税1、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此处税率为17%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禁止抵扣人进项税额=当月全部的进项税额×(当月免税项目销售额,非应税项目营业额的合计÷当月全部销售,营业额合计)2、进口货物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3、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二.消费税1、一般情况:应纳税额=销售额×税率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2、从量计征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单位税额三、营业税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四、关税1、从价计征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适用税率2、从量计征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3、复合计征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格×适用税率五、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月预缴额=月应纳税所得额×25%月应纳税所得额=上年应纳税所得额×1/12六、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商企业所得税1、应纳税所得额制造业:应纳税所得额=产品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商业:应纳税所得额=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服务业:应纳税所得额=业务收入×净额+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2、再投资退税:再投资退税=再投资额×(1—综合税率)×税率×退税率七、个人所得税:1、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稿酬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1—30%)3、其他各项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八、其他税收1、城镇土地使用税年应纳税额=计税土地面积(平方米)×使用税率2、房地产税年应纳税额=应税房产原值×(1—扣除比例)×1.2%或年应纳税额=租金收入×12%3、资源税年应纳税额=课税数量×单位税额4、土地增值税增值税=转让房地产取得的收入—扣除项目应纳税额=∑(每级距的土地增值额×适用税率)5、契税应纳税额计税依据×税率。
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税、印花税、关税等税的计算公式
![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税、印花税、关税等税的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d03cc52ac8d376eeaeaa31e5.png)
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税、印花税、关税等税的计算公式各大税种的计算公式N o.1增值税1、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2、进口货物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3、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N o.2消费税1、一般情况:应纳税额=销售额×税率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2、从量计征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单位税额N o.3关税1、从价计征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适用税率2、从量计征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3、复合计征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格×适用税率N o.4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月预缴额=月应纳税所得额×25%月应纳税所得额=上年应纳税所得额×1/12N o.5其他税收1、城镇土地使用税年应纳税额=计税土地面积(平方米)×使用税率2、房产税年应纳税额=应税房产原值×(1-扣除比例)×1.2%或年应纳税额=租金收入×12%3、资源税年应纳税额=课税数量×单位税额4、土地增值税增值税=转让房地产取得的收入—扣除项目应纳税额=∑(每级距的土地增值额×适用税率)5、契税应纳税额计税依据×税率二、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N o.1增值税计算方法1、直接计税法应纳增值税额:=增值额×增值税税率增值额=工资+利息+租金+利润+其他增值项目-货物销售额的全值-法定扣除项目购入货物金额2、间接计税法扣除税额=扣除项目的扣除金额×扣除税率(1)购进扣税法扣除税额=本期购入扣除项目金额×扣除税率+已由受托方代收代缴的税额(2)实耗扣税法扣除税额=本期实际耗用扣除项目金额×扣除税率+已由受托方代收代交的税额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当月全部进项税额×当月免税项目销售额、非应税项目营业额合计/当月全部销售额、营业额合计小规模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小规模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销售额×征收率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销售额=含税收入(1+增值税征收率)进口货物应纳增值税额进口货物应纳增值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免税价格+关税+消费税N o.2消费税额1、从价定率的计算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算的应纳消费税额=销售额×税率(1)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含增值税的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2)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率)(3)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率)(4)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应纳消费税税额(5)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2、从量定额的计算实行从量定额办法计算的应纳消费税额=销售数量×单位数额N o.3企业所得税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金额利润总额=收入总额-成本、费用、损失1、工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公式工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产品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其他销售税金及附加本期完工产品成本=期初在产品自制半成品成本余额+本期产品成本会计-期末在产品自制半成品成本余额本期产品成本会计=材料+工资+制造费用2、商品流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公式金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汇兑损失主营业务利润=商品销售利润+代购代销收入商品销售利润=商品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成本-经营费用-商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商品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折扣与折让3、饮服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公式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经营利润+附营业务收入-附营业务成本经营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费用-税金及附加营业成本=期初库存材料、半成品产成(商)品盘存余额+本期购进材料、商品金额金额-期末库存材料、半成品、产成(商)品盘存余额N o.4土地增值税额1、一般计算方法应纳税总额=∑各级距土地增值额×适用税率某级距土地增值额×适用税率土地增值率=土地增值额×100%/扣除项目金额土地增值额=转让房地产收入-扣除项目金额2、简便计税方法(1)土地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金额50%的应纳税额=土地增值额×30%(2)土地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50%,未超过100%的应纳税额=土地增值额×40%-扣除项目金额×0.05(3)土地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100%、未超过200%的应纳税额=土地增值额×50%-扣除项目金额×0.15(4)土地增值额超过项目金额200%应纳税额=土地增值额×60%-扣除项目金额×0.35N o.5城市建设维护税应纳城市维护建设税额=(产品销售收入额+营业收入额+其他经营收入额)×地区适用税率应补交税额=实际营业收入额×地区适用税率-已纳税额应退税额=已交税额-核实后的应纳税额N o.6资源税额应纳税额=课税数量×单位税额N o.7车船税1、乘人车、二轮摩托车、三轮摩托车、畜力车、人力车、自行车等车辆的年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年应纳税额=车辆拥有量×适用的年税额2、年应纳税额=载货汽车净吨位×适用的年税额3、客货两用的车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年应纳税额=载人部分年应纳税额+载货部分年应纳税额载人部分年应纳税额=载人车适用年税额×50%载货部分年应纳税额=载货部分的净吨位数×适用的年税额4、机动船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机动船年应纳税额=机动船的净吨位×适用的年税额5、非机动船应纳税额=非机动船的载重吨位×适用的年税额6、新购买的车辆按购期年内的余月数比例征收车船税,其计算公式为:新购买车船应纳车船税额=各种车船的吨位(或辆数)×购进起始月至征期终了的余月数/征期月数补交本期漏报漏缴税额=漏报漏缴车船税的数量(或净吨位、载重吨位)×适用税额/按规定缴库的次数补交本期少交的税款=[应缴车船税的数量(或净吨位、载重吨位)×适用税额/按规定缴库的次数]-已缴税款退还误交的税款=已缴的误交税款退还应计算错误而多交的税款=已入库的税款-重新核实后的应纳税额房产税额年应纳房产税税额=房产评估值×税率月应纳房产税税额=年应纳房产税额/12季应纳房产税税额=年应纳房产税额/4N o.8土地使用税额年应纳土地使用税税额=使用土地的平方米总数×每平方米土地年税额月或季应纳土地使用税税额=年应纳土地使用税额/12(或)4N o.9印花税额1、购销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购销金额×3/100002、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收取的费用×5/100003、加工承揽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加工及承揽收入×5/100004、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承包金额×3/100005、财产租赁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租赁金额×1/10006、仓储保管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仓储保管费用×1/10007、借款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借款金额×0.5/100008、财产保险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保险费收入×1/10009、产权转移书据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书据所载金额×5/1000010、技术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合同所载金额×3/1000011、货物运输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运输费用×5/1000012、营业账簿应纳印花税的计算(1)记载资金账簿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实收资本+资本公积账户本期增加额]×5/10000(2)其他账簿应纳税额的计算。
会计必备各税种税率及计算公式
![会计必备各税种税率及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494e1d73f01dc281e53af0bf.png)
会计必备各税种税率及计算公式会计必备各税种税率及计算公式一、增值税1、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此处税率为17%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 禁止抵扣人进项税额=当月全部的进项税额×(当月免税项目销售额,非应税项目营业额的合计÷当月全部销售,营业额合计)2、进口货物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3、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二、消费税1、一般情况:应纳税额=销售额×税率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2、从量计征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单位税额三、营业税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四、关税1、从价计征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适用税率2、从量计征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3、复合计征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格×适用税率五、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月预缴额=月应纳税所得额×25%月应纳税所得额=上年应纳税所得额×1/12六、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商企业所得税1、应纳税所得额制造业:应纳税所得额=产品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商业:应纳税所得额=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服务业:应纳税所得额=业务收入×净额+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2、再投资退税:再投资退税额=再投资额×(1—综合税率)×税率×退税率七、个人所得税:1、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稿酬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1—30%)3、其他各项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八、其他税收1、城镇土地使用税年应纳税额=计税土地面积(平方米)×使用税率2、房地产税年应纳税额=应税房产原值×(1—扣除比例)×%或年应纳税额=租金收入×12%3、资源税年应纳税额=课税数量×单位税额4、土地增值税增值税=转让房地产取得的收入—扣除项目应纳税额=∑(每级距的土地增值额×适用税率)5、契税契税采用比例税率。
日常主要税种计算方法及税率表
![日常主要税种计算方法及税率表](https://img.taocdn.com/s3/m/0bff6f6c783e0912a2162adb.png)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一速算扣除数=(全年收入总额一工商户生产经营成本费用损失或者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的必要费用)×(三)劳务报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一800)×20%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一速算扣(四)稿酬所得(1)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1—30%)x 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一800)×(1—30%)×20%(2)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1—30%)×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1—30%)×(1—20%)×20%(五)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 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20%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应纳税所得额为企业每一个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人、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一不征税收入一免税收入一各项扣除一以前年度亏损1.收入总额:具体包括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转让财产收入、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人、接受捐赠收入以及其他收入。
2.不征税收入:包括财政拨款、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等。
3.免税收入:包括国债利息收入,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收益,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的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收益,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等。
4.准予扣除的项目: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各个税种计算公式和计税方法
![各个税种计算公式和计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66c15d3aef8941ea76e0590.png)
税法所有税种计算公式一、各种税的计算公式一、增值税1、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此处税率为17%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2、进口货物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3、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二、消费税1、一般情况:应纳税额=销售额×税率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2、从量计征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单位税额三、关税1、从价计征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适用税率2、从量计征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3、复合计征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格×适用税率四、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月预缴额=月应纳税所得额×25%月应纳税所得额=上年应纳税所得额×1/12五、个人所得税:1、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稿酬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1—30%)3、其他各项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六、其他税收1、城镇土地使用税年应纳税额=计税土地面积(平方米)×使用税率2、房地产税年应纳税额=应税房产原值×(1—扣除比例)×1.2%或年应纳税额=租金收入×12%3、资源税年应纳税额=课税数量×单位税额4、土地增值税增值税=转让房地产取得的收入—扣除项目应纳税额=∑(每级距的土地增值额×适用税率)5、契税应纳税额计税依据×税率二、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一)增值税计算方法1、直接计税法应纳增值税额:=增值额×增值税税率增值额=工资+利息+租金+利润+其他增值项目-货物销售额的全值-法定扣除项目购入货物金额2、间接计税法扣除税额=扣除项目的扣除金额×扣除税率(1)购进扣税法扣除税额=本期购入扣除项目金额×扣除税率+已由受托方代收代缴的税额(2)实耗扣税法扣除税额=本期实际耗用扣除项目金额×扣除税率+已由受托方代收代交的税额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1、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2、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当月全部进项税额×当月免税项目销售额、非应税项目营业额合计/当月全部销售额、营业额合计小规模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小规模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销售额×征收率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销售额=含税收入(1+增值税征收率)进口货物应纳增值税额进口货物应纳增值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免税价格+关税+消费税三、消费税额1、从价定率的计算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算的应纳消费税额=销售额×税率(1)、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含增值税的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 (2)、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率)(3)、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率)(4)、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应纳消费税税额(5)、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2、从量定额的计算实行从量定额办法计算的应纳消费税额=销售数量×单位数额四、企业所得税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利润总额=收入总额-成本、费用、损失1、工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公式工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产品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其他销售税金及附加本期完工产品成本=期初在产品自制半成品成本余额+本期产品成本会计-期末在产品自制半成品成本余额本期产品成本会计=材料+工资+制造费用2、商品流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公式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汇兑损失主营业务利润=商品销售利润+代购代销收入商品销售利润=商品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成本-经营费用-商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商品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折扣与折让3、饮服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公式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经营利润+附营业务收入-附营业务成本经营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成本=期初库存材料、半成品产成(商)品盘存余额+本期购进材料、商品金额金额-期末库存材料、半成品、产成(商)品盘存余额五、个人所得税额1、工资、薪金所得工资、薪金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额=应纳水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纳税所得额=每月收入额-800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所得额-速算扣除数)/(1-税率)2、个体工商户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1)将当月累计应纳税所得额换算成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当月累计应纳税所得额×12/当月累计经营月份数(2)计算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3)计算当月累计应纳所得税额当月应纳所得税额=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当月累计经营月份数/12 (4)计算本月应纳所得税额本月应纳所得税额=当月累计应纳所得税额-累计已缴所得税额3、稿酬所得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1-30%)=应纳税所得额×20%×70%4、劳务报酬所得(1)一次收入在20000元以下时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2)一次收入20000~50000时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应纳税所得额×20%×50%=应纳税所得额×(20%+10%)(3)一次收入超过50000时应纳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应纳税所得额×20%×100%=应纳税所得额×(20%+20%)5、财产转让财产转让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应纳税所得额=转让财产收入额-财产原值-合理费用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7、境外个人所得税款扣除限额境外个人所得税税款扣除限额=境内、境外所得按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总额×来源于某外国的所得额/境内、外所得总额8、支付给扣缴义务人手续费的计算手续费金额=扣缴的个人所得税额×2%六、土地增值税额1、一般计算方法应纳税总额=∑各级距土地增值额×适用税率某级距土地增值额×适用税率土地增值率=土地增值额×100%/扣除项目金额土地增值额=转让房地产收入-扣除项目金额2、简便计税方法(1)土地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金额50%的应纳税额=土地增值额×30%(2)土地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50%,未超过100%的应纳税额=土地增值额×40%-扣除项目金额×0.05(3)土地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100%、未超过200%的应纳税额=土地增值额×50%-扣除项目金额×0.15(4)土地增值额超过项目金额200%应纳税额=土地增值额×60%-扣除项目金额×0.35六、城市建设维护税应纳城市维护建设税额=(产品销售收入额+营业收入额+其他经营收入额)×地区适用税率应补交税额=实际营业收入额×地区适用税率-已纳税额应退税额=已交税额-核实后的应纳税额七、资源税额应纳税额=课税数量×单位税额八、车船税1、乘人车、二轮摩托车、三轮摩托车、畜力车、人力车、自行车等车辆的年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年应纳税额=车辆拥有量×适用的年税额2、载货车年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年应纳税额=载货汽车净吨位×适用的年税额3、客货两用的车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年应纳税额=载人部分年应纳税额+载货部分年应纳税额载人部分年应纳税额=载人车适用年税额×50%载货部分年应纳税额=载货部分的净吨位数×适用的年税额4、机动船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机动船年应纳税额=机动船的净吨位×适用的年税额5、非机动船应纳税额=非机动船的载重吨位×适用的年税额6、新购买的车辆按购期年内的余月数比例征收车船税,其计算公式为:新购买车船应纳车船税额=各种车船的吨位(或辆数)×购进起始月至征期终了的余月数/征期月数补交本期漏报漏缴税额=漏报漏缴车船税的数量(或净吨位、载重吨位)×适用税额/按规定缴库的次数补交本期少交的税款=[应缴车船税的数量(或净吨位、载重吨位)×适用税额/按规定缴库的次数]-已缴税款退还误交的税款=已缴的误交税款退还应计算错误而多交的税款=已入库的税款-重新核实后的应纳税额房产税额年应纳房产税税额=房产评估值×税率月应纳房产税税额=年应纳房产税额/12季应纳房产税税额=年应纳房产税额/4九、土地使用税额年应纳土地使用税税额=使用土地的平方米总数×每平方米土地年税额月或季应纳土地使用税税额=年应纳土地使用税额/12(或)4十、印花税额1、购销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购销金额×3/10002、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收取的费用×5/100003、加工承揽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加工及承揽收入×5/100004、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承包金额×3/100005、财产租赁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租赁金额×1/10006、仓储保管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仓储保管费用×1/10007、借款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借款金额×0.5/100008、财产保险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保险费收入×1/10009、产权转移书据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书据所载金额×6/1000010、技术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合同所载金额×3/1000011、货物运输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运输费用×5/1000012、营业账簿应纳印花税的计算(1)记载资金账簿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固定资产原值年初数-上年已计算缴纳印花税固定资产原值)+(自有流动资金年初数-上年已计算缴纳印花税自有流动资金总额)]×5/10000(2)其他账簿应纳税额的计算。
税法所有税种计算公式
![税法所有税种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1af3d6e4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02.png)
税法所有税种计算公式税法是国家对纳税人征税和管理财政收入的法律规定,其中包括各种税种的计算公式。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不同税种有不同的计算方式和公式。
下面将介绍税法中常见的税种及其计算公式。
一、增值税计算公式增值税是按照销售和服务回报价值增减额计算纳税金额的一种税种。
其计算公式如下:纳税金额 = 销售额 ×税率二、企业所得税计算公式企业所得税是对企业的盈利额进行征税的税种。
其计算公式如下:纳税金额 = 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 速算扣除数三、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的各项收入进行征税的税种。
其计算公式如下:纳税金额 = 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 速算扣除数四、消费税计算公式消费税是按照销售和进口商品额计算征收的税种。
其计算公式如下:纳税金额 = 销售额 ×税率五、资源税计算公式资源税是对采矿、开采资源以及利用自然资源等进行征收的税种。
其计算公式如下:纳税金额 = 采矿量 ×单价 ×税率六、关税计算公式关税是对进口和出口商品进行征收的税种。
其计算公式如下:纳税金额 = 进口或出口商品价值 ×税率七、城市维护建设税计算公式城市维护建设税是对城市所有者及使用者征收的税种。
其计算公式如下:纳税金额 = 房产评估值 ×税率八、土地增值税计算公式土地增值税是对土地增值部分征收的税种。
其计算公式如下:纳税金额 = 增值额 ×税率以上是税法中常见的税种计算公式,不同税种的计算方式有所不同。
纳税人在纳税时应按照相关税法规定及时、正确地计算税款,以避免相关税务风险和违法行为的发生。
总结起来,税法所有税种的计算公式包括增值税计算公式、企业所得税计算公式、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消费税计算公式、资源税计算公式、关税计算公式、城市维护建设税计算公式和土地增值税计算公式。
掌握并正确运用这些计算公式对于纳税人和税务人员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
六大税种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关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汇总
![六大税种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关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d054397e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f2.png)
六大税种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关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汇总★财政部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三大主要税种营业税、增值税、消费税在税收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5.6%、26.2%、13.5%一、增值税计算1、税率必须背熟一纳税人增值税税率:17%,13%,11%,7%,6%,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税率:3%★税法规定:自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对月销售额2万元至3万元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营业税纳税人,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政策范围涵盖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优惠政策不适用于增值税一纳税人;2、计算公式1小规模纳税人增傎税的计算应交增值税=含税销售价/1+税率×税率2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的计算①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销项税额=不含税销售额税率★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或征收率★进项税额=买价不含税税率★运费发票上注明的运输费用和建设基金不含其他杂费的7%计算进项税额,②进口货物的增值税计算公式:应交增值税=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增值税税率二、营业税计算1、税率:必须背熟13%:交通运输业全部营改增、建筑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25%:金融保险业、服务业部分营改增、销售不动产、转让无形资产35%~20%:娱乐业★营改增之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标准:应税服务年销售额500万以上的为一般纳税人★一般纳税人交通运输业适用税率为11%,现代服务业中有形资产租赁服务适用税率为17%,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物流辅助服务、咨询鉴证服务使用税率均为6%;小规模纳税人营改增范围内一律适用3%税率;营业税应纳税额=营业额或销售额、转让额×适用税率三、消费税的计算1、税率不用背熟,题目给定2、计算公式:1消费税应纳税额=不含税销售额×税率2进口货物的消费税计算公式:应交消费税=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消费税税率四、关税的计算:1、税率不用背熟,题目给定2、计算公式:进口货物的关税计算公式=完税价格关税税率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成本-费用-支出×税率-速算扣除数3、稿酬所得应当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法规定:稿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计算公式1每次稿酬所得不超过4000元每次稿酬所得应纳税额=每次稿酬所得-800元×20%×l-30%;2每次稿酬所得4000元以上的每次稿酬所得应纳税额=每次稿酬所得×l—20%×20%×1-30%;次的界定:以每次出版发表取得的收入为一次;同一作品以预付稿酬或分次支付稿酬等形式取得的稿酬收入,因添加印数而追加稿酬的,应合并计算为一次;同一作品再版取得的所得,应分别计征个人所得税;同一作品在报刊上连载取得收入,以连载完成后取得的所有收入合并为一次;同一作品先在报刊上连载,然后再出版,或者先出版,再在报刊上连载的,应视为两次稿酬所得征税,即连载作为一次,出版作为另一次;4、劳务报酬所得应当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法规定:劳务报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计算公式:1每次劳务报酬所得不超过4000元每次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每次报酬所得-800元×20%;2每次劳务报酬所得4000元以上的每次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每次报酬所得×l—20%×20%;特殊: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的,要实行加成征收办法,具体是:一次取得劳务报酬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即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至5万元的部分,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5万元的部分,加征十成;5、个人取得财产租赁所得应当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法规定: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计算公式:1每次租赁所得不超过4000元每次租赁所得应纳税额=每次财产租赁所得-800元×20%;2每次租赁所得4000元以上的每次租赁所得应纳税额=每次财产租赁所得×l—20%×20%;财产租赁所得,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如果出租的是非住房,适用税率20%;如果出租的是住房,不区分用途,适用比例税率,税率减按10%;6、偶然所得个人得奖、中奖、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质的所得税法规定:偶然所得以每次取得的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20%的比例税率;计算公式:每次偶然所得应纳税额=每次偶然所得收入额×20%;六、企业所得税计算:1、税率:基本税率:25%优惠税率:20%小微企业,15%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小微企业在税收上的概念和其他部门略有不同,主要包括三个标准,一是资产总额,工业企业不超过3000万元,其他企业不超过1000万元;二是从业人数,工业企业不超过100人,其他企业不超过80人;三是税收指标,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符合这三个标准的才是税收上说的小微企业;税法规定:自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6万元含6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2、计算方法应纳税所得额=-不征税收入额-免税收入额-各项扣除额-准予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额或应纳税所得额=-纳税调整项目税法规定:1纳税人的公益、救济性捐赠,在年度会计利润的12%以内的,允许扣除;超过12%的部分则不得扣除;2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3企业发生的与有关的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4财政补贴收入和纳税人利息收入,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5各项税收的滞纳金、罚金和罚款,不得在税前扣除6纳税人用于非公益、救济性捐赠,不允许扣除;7纳税人遭受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保险公司给予赔偿的部分,不得在税前扣除;8各种赞助支出,不得在税前扣除;9亏损弥补的扣除;纳税人发生的年度亏损,可以用下一年度的所得弥补,下一的所得不足弥补的,可以逐年延续弥补,但最长不得超过5年;★各种税计算练习题:1.某商业零售企业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2014年6月,该商业零售企业销售商品收入含增值税61800元;该企业6月份应缴纳的增值税税额是多少2、某商业企业属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本月购进服装100套,进价150元/套,取得普通发票,价款已付,企业以309元/套的价格售完该批服装,则该企业本月应缴纳的增值税税额是多少3、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外购原材料一批,从供货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支付的货款180万元、增值税税额30.6万元,款项已付并验收入库;支付相关运费10万元,已收到运输单位开具的运输发票;则外购原材料及支付相关运费可抵扣的进项税额是多少4、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对外销售化妆品一批,取得销售收入586.17万元含税;则对外销售化妆品的增值税销项税额是多少5、某企业为一般纳税人,向农业生产者购进一批免税农产品20000元,可以抵扣多少增值税6.某粮油加工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向一般纳税人销售食用植物油40吨,每吨5000元不含税;则销项税额是多少向消费者个人销售食用植物油2吨,每吨5650元含税,则销项税额是多少7、某化妆品生产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1年10月份生产销售了一批化妆品,不含税售价为100万元;消费税税税率为30%;则该企业10月份应缴纳的消费税是多少万元;8、某公司进口一批应税消费品,海关应征进口关税30万元关税税率假定为20%,则进口环节还需缴纳消费税和增值税各是多少元消费税税率为10%;9、某试点地区一般纳税人2013年3月取得交通运输收入111万元含税,当月外购汽油10万元,购入运输车辆20万元不含税金额,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生的联运支出40万元不含税金额,试点地区纳税人提供,取得专用发票,求该纳税人2013年3月应纳税额10、某试点地区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的起征点为20000元,某个体工商户小规模纳税人本月取得交通运输服务收入20001元含税,该个体工商户本月应缴纳多少增值税11、刘某于2002年1月将其自有的四间面积为150平方米的房屋出租给张某全家居住,租期1年,刘某每月取得租金收入2500元,全年租金收入30000元,计算刘某全年租金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12、东方家具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0年2月,该公司发生以下经济业务:1外购用于生产家具的木材一批,全部价款已付并验收入库;对方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货款不含增值税为40万元,运输单位开具的货运发票注明的运费金额为1万元;2进口生产家具用的辅助材料一批,关税完税价格8万元,已纳关税1万元;3销售家具一批,取得销售额含增值税93.6万元;已知:该公司月初增值税进项税余额为零;增值税税率为17%;支付的运输费用按7%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1)计算该公司进口辅助材料应纳增值税税额,并列出计算过程;(2)计算该公司2月份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并列出计算过程;(3)计算该公司2月份增值税销项税额,并列出计算过程;(4)计算该公司2月份应纳增值税税额,并列出计算过程;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13.某化妆品生产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0年4月6日,该企业向当地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结清3月份应纳税款;4月20日,税务机关对该企业3月份纳税情况实施稽核时,发现以下情况:(1)该企业销售一批化妆品,销售额为90000元不含税,未计入销售收入计算缴纳增值税和消费税;(2)该企业外购一批用于生产化妆品的原料,己验收入库,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支付的货款30000元、增值税额5100元;经核查,原材料因管理不善被盗,其进项税额已从3月份的销项税额中抵扣;(3)该企业将新开发的化妆品40箱作为样品用于新产品发布会,会后全部赠送与会人员,该批样品未计入销售收入计算增值税和消费税;样品发生的进项税额已在3月份销项税额中抵扣;该化妆品的市场售价每箱315.9元含税(4)该企业销售一批化妆品,取得承运公司开具的运费发票上注明的运费金额为5000元该该企业计算抵扣的进项税额为850元化妆品的消费税税率为30%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①下列各项中,关于上述业务是否应该补缴增值税的分析正确的有;A、第三笔业务中,将自产的货物用于无偿赠送,属于视同销售的行为,应计算补缴增值税B、第四笔业务中,支付运费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为350元,该公司多计算进项税额500元,需要补缴增值税C、第一笔业务中,销售化妆品收入应该计算缴纳增值税,因为其收入未计入销售收入计算缴纳增值,应该补缴增值税D、第二笔业务中,外购的原料因为管理不善被盗,其进项税额应该作转出处理,应该补缴增值税②如果需要补交增值税,则该公司3月份应补交增值税元③该公司需要补交消费税吗如果需要,则该公司3月份应补交消费税14、2014年3月,假定某公司某纳税人含税工资6000元人民币,则该纳税人应纳个人所得税是多少元15、2014年3月,某公司是小型个体工商户,账证齐全;2012年取得营业额为80000元,准许其扣除的当月成本、费用及相关税金合计60000元,则该个体商户3月份应交个人所得税是多少16、某歌星到某市演出,一月内在该市演出3次,第一次表演收入3000元,第二次表演收入5000元,第二次表演收入30000元,共取得表演收入38000元,计算该歌星应纳个人所得税17、某公司2012年度实现利润总额700万元,经过税务机关检查发现,该企业当年有以下几项项目需要调整:1公益性捐赠支出90万元,已全部列支;2税收罚款支出9万元,已全部列支;3国库券利息收入10万元,已作为收入;计算该公司2012年度应纳所得税;该公司企业所得税率25%18、李某与张某共同编写一本20万字的着作现代企业管理,共取得稿酬10000元,其中李某分得6000元;张某分得4000元,求两人应纳个人所得税;答案:1、61800/1+3%3%=18002、309100/1+3%3%=9003、30.6+107%=31.34、586.17/1+17%×17%=85.175、2000013%=26006、40500013%=2600025650/1+13%×13%=13007、10030%=308、30/20%+30/1-10%×10%=2030/20%+30+2017%=349、111÷1+11%×11%-10×17%-20×17%—40×11%=11-1.7-3.4-4.4=1.5万元;10、因为提供应税服务的起征点为20000元,该个体工商户本月交通运输服务不含税收入为20001÷1+3%=19418.45元;交通运输服务取得的收入未达到起征点,因此对该部分收入无需缴纳增值税11、2500-80010%12=204012、l进口辅助材料应纳增值税税额=8+1×17%=1.53万元;22月份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40×17%+1×7%+1.53=8.4万元;32月份销项税额=93.6/1+17%×17%=13.6万元;42月份应纳增值税税额=13.6-8.4=5.2万元;13.①ABCD②9000017%+5100+40315.9/1+17%17%+500=22736③9000030%+40315.9/1+17%30%=3024014、6000-350010%-105=14515、80000-6000010%-750=125016、3000-80020%+50001-20%20%+300001-20%30%-2000=644017、12%以内可以扣除,多出部分6万元调增,罚款支出调增,利息免税,调减;=700+6+9-10=705万元应纳=70525%=176.25万元18、李某应纳个人所得税额=6000×1-20%×20%×1-30%=672元张某应纳个人所得税额=4000-800×20%×1-30%=448元。
常用税率及计算方法
![常用税率及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9259387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de.png)
常用税率及计算方法税率是指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对个人或企业所得或支出征收的税款比例。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税率是不同的,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税率及其计算方法。
1.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是一种由个人所得征收的税款。
通常根据个人所得的不同进行分档计算,随着所得增加,税率也逐渐提高。
例如,在中国,个人所得税税率为7个等级,分别为3%、10%、20%、25%、30%、35%、45%。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为:税额=(应纳税所得额-免征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2.营业税营业税是指对企业的销售额、服务收入等进行征收的税款。
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区的营业税率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税率在3%至20%之间。
营业税的计算方法为:税额=销售额×税率。
3.增值税增值税是一种按照货物和服务的增值额进行征收的税款。
不同地区和行业的增值税率也是不同的,一般在3%至20%之间。
增值税的计算方法为:税额=销售额×税率。
4.房产税房产税是对个人或企业拥有的房产进行征收的税款。
不同地区的房产税率有所不同,一般在0.5%至2%之间。
房产税的计算方法为:税额=房产估值×税率。
5.车辆购置税车辆购置税是对个人或企业购买机动车辆时征收的税款。
不同地区和车辆类型的购置税率也是不同的,一般在5%至10%之间。
车辆购置税的计算方法为:税额=车辆购置价×税率。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税率和计算方法可能有所不同,请按照当地相关法律法规来进行计算。
此外,还有其他类型的税款,如消费税、土地使用税等,其税率和计算方法也是不同的。
总之,税率是根据国家法律规定的对所得或支出征收的税款比例,常用的税率有个人所得税、营业税、增值税、房产税和车辆购置税等。
根据不同的税种,税率和计算方法也有所区别。
因此,在进行具体的税收计算时,需要根据当地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操作。
18个税种计算公式
![18个税种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e4a4e413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d6.png)
18个税种计算公式1. 增值税(VAT):增值税是对商品和劳务的增值部分征收的一种消费税。
计算公式为:增值税额 = 销售额× 税率 - 进项税额。
2. 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所得进行征收的一种税种。
计算公式根据不同的税率阶段而有所不同。
3. 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是对企业利润进行征收的一种税种。
计算公式为:企业所得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 减免额。
4. 资源税:资源税是对矿产资源开采等活动征收的一种税种。
计算公式为:资源税额 = 产量× 税率。
5. 印花税:印花税是对特定的交易行为进行征收的一种税种。
计算公式为:印花税额 = 交易金额× 税率。
6. 财产税:财产税是对个人或企业的财产进行征收的一种税种。
计算公式根据不同的财产种类和估值方式而有所不同。
7. 城市维护建设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是对城市建设和维护进行征收的一种税种。
计算公式为:城市维护建设税额 = 应税项目× 税率。
8. 土地增值税:土地增值税是对土地增值部分征收的一种税种。
计算公式为:土地增值税额 = 土地增值额× 税率。
9. 关税:关税是对进出口商品进行征收的一种税种。
计算公式为:关税额 = 进口(或出口)商品的完税价格× 税率。
10. 城镇土地使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是对城镇土地使用权进行征收的一种税种。
计算公式为:城镇土地使用税额 = 土地面积× 土地使用税单价。
11. 城市房地产税:城市房地产税是对城市房地产进行征收的一种税种。
计算公式为:城市房地产税额 = 房地产评估值× 税率。
12. 车辆购置税:车辆购置税是对购置机动车辆进行征收的一种税种。
计算公式为:车辆购置税额 = 车辆价格× 税率。
13. 文化事业建设费:文化事业建设费是对文化事业进行征收的一种税种。
计算公式为:文化事业建设费额 = 应税项目× 税率。
税法所有税种计算公式大全47999
![税法所有税种计算公式大全47999](https://img.taocdn.com/s3/m/27bbe40a77232f60dccca128.png)
各种税的计算公式一、增值税1、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此处税率为17%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2、进口货物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3、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二、消费税1、一般情况:应纳税额=销售额×税率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2、从量计征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单位税额三、关税1、从价计征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适用税率2、从量计征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3、复合计征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格×适用税率四、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月预缴额=月应纳税所得额×25%月应纳税所得额=上年应纳税所得额×1/12五、个人所得税:1、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稿酬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1—30%)3、其他各项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六、其他税收1、城镇土地使用税年应纳税额=计税土地面积(平方米)×使用税率2、房地产税年应纳税额=应税房产原值×(1—扣除比例)×1.2% 或年应纳税额=租金收入×12%3、资源税年应纳税额=课税数量×单位税额4、土地增值税增值税=转让房地产取得的收入—扣除项目应纳税额=∑(每级距的土地增值额×适用税率)5、契税应纳税额计税依据×税率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一、增值税计算方法1、直接计税法应纳增值税额:=增值额×增值税税率增值额=工资+利息+租金+利润+其他增值项目-货物销售额的全值-法定扣除项目购入货物金额2、间接计税法扣除税额=扣除项目的扣除金额×扣除税率(1)购进扣税法扣除税额=本期购入扣除项目金额×扣除税率+已由受托方代收代缴的税额(2)实耗扣税法扣除税额=本期实际耗用扣除项目金额×扣除税率+已由受托方代收代交的税额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1、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2、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当月全部进项税额×当月免税项目销售额、非应税项目营业额合计/当月全部销售额、营业额合计小规模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小规模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销售额×征收率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销售额=含税收入(1+增值税征收率)进口货物应纳增值税额进口货物应纳增值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免税价格+关税+消费税二、消费税额1、从价定率的计算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算的应纳消费税额=销售额×税率(1)、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含增值税的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 (2)、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率)(3)、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率)(4)、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应纳消费税税额(5)、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2、从量定额的计算实行从量定额办法计算的应纳消费税额=销售数量×单位数额三、企业所得税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利润总额=收入总额-成本、费用、损失1、工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公式工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产品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其他销售税金及附加本期完工产品成本=期初在产品自制半成品成本余额+本期产品成本会计-期末在产品自制半成品成本余额本期产品成本会计=材料+工资+制造费用2、商品流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公式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汇兑损失主营业务利润=商品销售利润+代购代销收入商品销售利润=商品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成本-经营费用-商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商品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折扣与折让3、饮服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公式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经营利润+附营业务收入-附营业务成本经营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成本=期初库存材料、半成品产成(商)品盘存余额+本期购进材料、商品金额金额-期末库存材料、半成品、产成(商)品盘存余额五、个人所得税额1、工资、薪金所得工资、薪金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额=应纳水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纳税所得额=每月收入额-800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所得额-速算扣除数)/(1-税率)2、个体工商户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1)、将当月累计应纳税所得额换算成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当月累计应纳税所得额×12/当月累计经营月份数(2)、计算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3)、计算当月累计应纳所得税额当月应纳所得税额=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当月累计经营月份数/12 (4)、计算本月应纳所得税额本月应纳所得税额=当月累计应纳所得税额-累计已缴所得税额3、稿酬所得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1-30%)=应纳税所得额×20%×70%4、劳务报酬所得(1)、一次收入在20000元以下时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2)、一次收入20000~50000时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应纳税所得额×20%×50%=应纳税所得额×(20%+10%)(3)、一次收入超过50000时应纳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应纳税所得额×20%×100%=应纳税所得额×(20%+20%)5、财产转让财产转让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应纳税所得额=转让财产收入额-财产原值-合理费用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7、境外个人所得税款扣除限额境外个人所得税税款扣除限额=境内、境外所得按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总额×来源于某外国的所得额/境内、外所得总额8、支付给扣缴义务人手续费的计算手续费金额=扣缴的个人所得税额×2%六、土地增值税额1、一般计算方法应纳税总额=∑各级距土地增值额×适用税率某级距土地增值额×适用税率土地增值率=土地增值额×100%/扣除项目金额土地增值额=转让房地产收入-扣除项目金额2、简便计税方法(1)、土地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金额50%的应纳税额=土地增值额×30%(2)、土地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50%,未超过100%的应纳税额=土地增值额×40%-扣除项目金额×0.05 (3)、土地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100%、未超过200%的应纳税额=土地增值额×50%-扣除项目金额×0.15 (4)、土地增值额超过项目金额200%应纳税额=土地增值额×60%-扣除项目金额×0.35六、城市建设维护税应纳城市维护建设税额=(产品销售收入额+营业收入额+其他经营收入额)×地区适用税率应补交税额=实际营业收入额×地区适用税率-已纳税额应退税额=已交税额-核实后的应纳税额七、资源税额应纳税额=课税数量×单位税额八、车船税1、乘人车、二轮摩托车、三轮摩托车、畜力车、人力车、自行车等车辆的年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年应纳税额=车辆拥有量×适用的年税额2、载货车年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年应纳税额=载货汽车净吨位×适用的年税额3、客货两用的车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年应纳税额=载人部分年应纳税额+载货部分年应纳税额载人部分年应纳税额=载人车适用年税额×50%载货部分年应纳税额=载货部分的净吨位数×适用的年税额4、机动船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机动船年应纳税额=机动船的净吨位×适用的年税额5、非机动船应纳税额=非机动船的载重吨位×适用的年税额6、新购买的车辆按购期年内的余月数比例征收车船税,其计算公式为:新购买车船应纳车船税额=各种车船的吨位(或辆数)×购进起始月至征期终了的余月数/征期月数补交本期漏报漏缴税额=漏报漏缴车船税的数量(或净吨位、载重吨位)×适用税额/按规定缴库的次数补交本期少交的税款=[应缴车船税的数量(或净吨位、载重吨位)×适用税额/按规定缴库的次数]-已缴税款退还误交的税款=已缴的误交税款退还应计算错误而多交的税款=已入库的税款-重新核实后的应纳税额房产税额年应纳房产税税额=房产评估值×税率月应纳房产税税额=年应纳房产税额/12季应纳房产税税额=年应纳房产税额/4九、土地使用税额年应纳土地使用税税额=使用土地的平方米总数×每平方米土地年税额月或季应纳土地使用税税额=年应纳土地使用税额/12(或)4十、印花税额1、购销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购销金额×3/10002、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收取的费用×5/100003、加工承揽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加工及承揽收入×5/100004、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承包金额×3/100005、财产租赁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租赁金额×1/10006、仓储保管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仓储保管费用×1/10007、借款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借款金额×0.5/100008、财产保险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保险费收入×1/10009、产权转移书据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书据所载金额×6/1000010、技术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合同所载金额×3/1000011、货物运输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运输费用×5/1000012、营业账簿应纳印花税的计算(1)记载资金账簿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固定资产原值年初数-上年已计算缴纳印花税固定资产原值)+(自有流动资金年初数-上年已计算缴纳印花税自有流动资金总额)]×5/10000 (2)其他账簿应纳税额的计算。
常用税率及计算方法
![常用税率及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83bd739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b2.png)
常用税率及计算方法税率是指政府对纳税人的税收征收比例。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税率不同,主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国家财政需求等因素来确定。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税率及其计算方法的介绍。
1. 增值税(Value Added Tax,VAT):增值税是按照商品和劳务的增值额来征收的一种消费税。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增值税率各不相同,通常在10%~25%之间。
增值税的计算方法是,销售额乘以增值税率减去进项税额,得到应纳增值税额。
例如,一些国家的增值税率是20%,公司今年的销售额是100,000美元,进项税额为20,000美元。
则应纳增值税额为(100,000*20%-20,000)=20,000美元。
2.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的收入征收的一种税收。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个人所得税率各不相同,通常根据收入水平分为不同的税率档次,税率逐级递增。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是,根据所得额在相应的税率档次上进行计算。
例如,一些国家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分为3个档次:-第一档:5%,适用于收入在0~10,000$的人群;-第二档:10%,适用于收入在10,000$~30,000$的人群;-第三档:15%,适用于收入超过30,000$的人群。
如果一些人的收入是40,000$,则他应缴纳个人所得税的金额为:(10,000*5%)+(30,000-10,000)*10%+(40,000-30,000)*15%=5,000+2,000+1,500=8,500$。
3.营业税:营业税是对企业营业收入征收的一种税收。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营业税率各不相同,通常在0.5%~5%之间。
营业税的计算方法是,根据企业的营业收入乘以营业税的税率。
例如,企业的年营业收入为1,000,000美元,营业税率为2%。
则应缴纳的营业税金额为1,000,000*2%=20,000美元。
4.关税:关税是指对进口货物征收的一种税收。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关税率各不相同,通常在1%~30%之间。
关税的计算方法是,根据进口货物的货值乘以关税率。
18种税率及计算公式
![18种税率及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97485ee8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89.png)
18种税率及计算公式税率是指政府对纳税人征收的税金所采用的比率。
税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纳税人的负担和国家的财政收入。
不同的税种有不同的税率,下面我们将介绍18种常见的税率及其计算公式。
1. 增值税。
增值税是按照货物和劳务的增值额计算的一种税收。
计算公式为,增值税额 = 销售额×税率进项税额。
2. 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是指个人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所得,按照一定的税率缴纳的税金。
计算公式为,个人所得税 = 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3. 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是企业按照其所得额缴纳的税金,税率一般是15%。
计算公式为,企业所得税 = 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4. 资产税。
资产税是对个人和企业的资产征收的一种税收,税率一般是按照资产的评估价值计算。
计算公式为,资产税 = 资产评估价值×税率。
5. 房产税。
房产税是对个人和企业的房产征收的一种税收,税率一般是按照房产的评估价值计算。
计算公式为,房产税 = 房产评估价值×税率。
6. 车辆购置税。
车辆购置税是对购买车辆的个人和企业征收的一种税收,税率一般是按照车辆的购买价格计算。
计算公式为,车辆购置税 = 车辆购买价格×税率。
7. 营业税。
营业税是对企业从事营业活动所得的一种税收,税率一般是按照营业收入计算。
计算公式为,营业税 = 营业收入×税率。
8. 印花税。
印花税是对各种证券、合同等文件征收的一种税收,税率一般是按照文件的金额计算。
计算公式为,印花税 = 文件金额×税率。
9. 土地增值税。
土地增值税是对土地增值所得征收的一种税收,税率一般是按照土地的增值额计算。
计算公式为,土地增值税 = 土地增值额×税率。
10. 资本利得税。
资本利得税是对个人和企业从资本市场获得的利得征收的一种税收,税率一般是按照利得额计算。
计算公式为,资本利得税 = 利得额×税率。
11. 关税。
各种税率及计算方法
![各种税率及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1470f19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02.png)
各种税率及计算方法税率是指政府对特定税项所征收的税额与被征税基数之比率。
不同国家、地区和税种的税率可能存在差异,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税种和计算方法。
1. 增值税(Value Added Tax,VAT):增值税是一种按照商品或服务的增值额计征的税种。
它按照不同的税率级别对商品和服务的交易额进行征税。
计算方法为:增值税额=销售额×税率。
一般来说,增值税是由企业向消费者征收,企业可以在购买原材料和生产设备时抵扣之前支付的增值税。
个人所得税是针对个人收入征收的一种税种。
它可以根据不同收入水平分为多个档次,每个档次有相应的税率和起征点。
计算方法为:应纳税额=应纳税收入×税率-速算扣除数。
速算扣除数是为了简化计算而设定的一个数值,起征点是免税额,低于该数值的部分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公司所得税是对企业利润所征收的税种。
不同国家、地区对企业所得税的税率和计算方法均有差异。
一般情况下,税率是以企业所得额为基础,计算方法为:应纳税额=企业所得额×税率。
4. 财产税(Property Tax):财产税是对个人和企业的固定资产征收的税种。
征税方式和税率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而有所不同。
计算方法一般为:应纳税额=资产评估价值×税率。
资产评估价值可以根据市场价格、折旧值或者其他相关规定来确定。
5. 销售税(Sales Tax):销售税是针对商品和服务销售额征收的一种税种。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销售税的税率和征收方式有所不同。
有些国家对销售税采取前置税制,即在生产和流通环节征收税款,有些国家则采取后置税制,即在最终消费环节征收税款。
总之,税率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国家和地区的财政状况、税收需求和公共服务需求不同所造成的。
在实际应用中,税务机构会制定相应的征税政策和计算方法,以确保税款的合理征收和公平分配。
各种税率及计算方法
![各种税率及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c05c1fbc8d376eeaeaa3133.png)
各种税的税率及计算方法一、增值税:基本税率为17%;低税率为13%(粮、油、水、汽、煤气、液化气、民用煤炭制品、图书、报纸、杂志、农用物资、农产品);零税率只适用于出口物资;小规模纳税人税率为3%。
计算方法:以不含增值税税金的价格为计税依据。
1、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①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②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所支付或负担的增值税额。
2、小规模纳税人:应缴税额=销售额×税率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3、进口税率: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4、免税项目:①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业产品;②避孕药品和用具;③古旧图书。
二、消费税:税率为:烟30-45%、酒及酒精5-25%、黄酒240元/吨、啤酒220元/吨、化装品30%、护肤护发品17%、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10%、鞭炮、焰火15%、汽油0.2元/升、柴油0.1元/升、汽车轮胎10%、摩托车10%、小汽车3-8%。
1、一般情况:应纳税额=销售额×税率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2、从量计征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单位税额三、营业税:税率: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为3%; 金融保险业、服务业、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为5%; 娱乐业为5-20%。
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免税项目:①托儿所、幼儿园、养老院、残疾人福利机构提供的养育服务、婚姻介绍、殡葬服务;②残疾人个人提供的劳务;③医院、诊所和其它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④学校和其它教育机构提供的教育劳务、学生勤工俭学提供的劳务;⑤农业机耕、排灌、病虫害防治、植保、农牧保险、以及相关的技术培训业务,家禽、牲畜、水生动物的配种和疾病防治。
各个税种计算公式和计税方法
![各个税种计算公式和计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e469477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cb.png)
各个税种计算公式和计税方法1.增值税:增值税是按照商品和劳务的增值额征收的一种消费税,适用于商品的生产、流通和进口环节。
增值税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增值税税额=销售额×征收率-进项税额,其中销售额是指商品或劳务的售价,征收率是根据不同的商品或劳务确定的税率,进项税额是纳税人在购买原材料、设备等过程中支付的增值税。
2.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取得的各类收入征收的一种税种。
个人所得税一般按年度计算,税额的计算公式为: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其中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个人一年内取得的各项收入减去费用、捐赠等可以抵扣的部分,税率是根据税法规定确定的不同档次的税率,速算扣除数是为了简化计算而设立的固定数额。
3.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是对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企业所得征收的一种税种。
企业所得税税额的计算公式根据企业的类型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为:企业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其中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企业一年内实际取得的税前利润减去各项费用、捐赠等可抵扣的部分,税率是根据税法规定确定的不同档次的税率,速算扣除数是为了简化计算而设立的固定数额。
4.营业税:营业税是对企事业单位的营业收入征收的一种税种。
营业税税额的计算公式为:营业税税额=营业收入×征收率,其中征收率是根据不同的行业确定的税率,营业收入是指企业从事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收入。
5.印花税:印花税是对合同、票据等行为、凭证的发生征收的一种税种。
印花税税额的计算方法根据不同的行为、凭证有所不同,通常为一定比例乘以交易金额。
例如,合同印花税的计算公式为:印花税税额=合同金额×税率,其中税率是根据不同的合同类型确定的不同税率。
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税种外,还有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等其他税种,每种税种的计算公式和计税方法都有相应的规定。
同时,不同地区和不同的政策也会对税种的计算方式进行一定的调整和规定。
18个税种的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18个税种的应纳税额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52931c44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f8.png)
18个税种的应纳税额计算公式随着税收制度的不断完善,税种的数量不断增加,而对于纳税人来说,如何准确计算应纳税额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18个税种的应纳税额计算公式,帮助纳税人更好地了解税收制度。
1. 增值税增值税的应纳税额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 = 销售额×税率 - 进项税额。
其中,销售额是指纳税人从销售货物、提供劳务中取得的收入;税率根据不同的行业和产品,一般为13%、9%、6%;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为生产、经营所购买的货物、接受的服务中支付的增值税。
2. 营业税营业税的应纳税额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 = 计税销售额×税率。
计税销售额是指纳税人从销售货物、提供劳务中取得的收入,税率根据不同的行业和产品,一般为5%、3%、2%。
3. 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额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 = 应纳所得额×税率 - 速算扣除数。
应纳所得额是指纳税人在一定期间内所得收入减去相关费用、损失、折旧等,税率为25%;速算扣除数是根据应纳所得额的大小,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扣除的。
4. 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额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 = 应纳所得额×税率 - 速算扣除数。
应纳所得额是指纳税人在一定期间内所得收入减去相关费用、损失、专项扣除等,税率根据不同的收入水平而定,范围从3%到45%不等;速算扣除数是根据应纳所得额的大小,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扣除的。
5. 印花税印花税的应纳税额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 = 合同金额×税率。
合同金额是指纳税人与其他单位或个人签订的合同中规定的支付金额,税率根据不同的合同类型而定,一般为0.1%、0.03%、0.05%。
6. 房产税房产税的应纳税额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 = 房产的评估价值×税率。
房产的评估价值是指国家规定的房产估价标准,税率根据不同的房产类型和使用情况而定,一般为1.2%、0.6%、0.4%。
7. 城镇土地使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应纳税额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 = 土地面积×税率×土地评估价格。
税法所有税种计算公式大全完整版
![税法所有税种计算公式大全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c704237a58f5f61fb63666a9.png)
税法所有税种计算公式大全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税法所有税种计算公式大全一、各种税的计算公式一、增值税1、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此处税率为17%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2、进口货物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3、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二、消费税1、一般情况:应纳税额=销售额×税率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2、从量计征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单位税额三、关税1、从价计征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适用税率2、从量计征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3、复合计征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格×适用税率四、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月预缴额=月应纳税所得额×25%月应纳税所得额=上年应纳税所得额×1/12五、个人所得税:1、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稿酬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1-30%)3、其他各项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六、其他税收1、城镇土地使用税年应纳税额=计税土地面积(平方米)×适用税率2、房地产税年应纳税额=应税房产原值×(1-扣除比例)×%或年应纳税额=租金收入×12%3、资源税年应纳税额=课税数量×单位税额4、土地增值税增值税=转让房地产取得的收入-扣除项目应纳税额=∑(每级距的土地增值额×适用税率)5、契税应纳税额计税依据×税率二、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一)增值税计算方法1、直接计税法应纳增值税额:=增值额×增值税税率增值额=工资+利息+租金+利润+其他增值项目-货物销售额的全值-法定扣除项目购入货物金额2、间接计税法扣除税额=扣除项目的扣除金额×扣除税率(1)购进扣税法扣除税额=本期购入扣除项目金额×扣除税率+已由受托方代收代缴的税额(2)实耗扣税法扣除税额=本期实际耗用扣除项目金额×扣除税率+已由受托方代收代交的税额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1、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2、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当月全部进项税额×当月免税项目销售额、非应税项目营业额合计/当月全部销售额、营业额合计小规模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小规模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销售额×征收率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销售额=含税收入(1+增值税征收率)进口货物应纳增值税额进口货物应纳增值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免税价格+关税+消费税?二、消费税额1、从价定率的计算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算的应纳消费税额=销售额×税率(1)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含增值税的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2)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率)(3)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率)(4)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应纳消费税税额(5)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2、从量定额的计算实行从量定额办法计算的应纳消费税额=销售数量×单位数额三、企业所得税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利润总额=收入总额-成本、费用、损失1、工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公式工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产品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其他销售税金及附加本期完工产品成本=期初在产品自制半成品成本余额+本期产品成本会计-期末在产品自制半成品成本余额本期产品成本会计=材料+工资+制造费用2、商品流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公式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汇兑损失主营业务利润=商品销售利润+代购代销收入商品销售利润=商品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成本-经营费用-商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商品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折扣与折让?3、饮服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公式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经营利润+附营业务收入-附营业务成本经营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成本=期初库存材料、半成品产成(商)品盘存余额+本期购进材料、商品金额金额-期末库存材料、半成品、产成(商)品盘存余额四、个人所得税额1、工资、薪金所得工资、薪金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额=应纳水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纳税所得额=每月收入额-3500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所得额-速算扣除数)/(1-税率)2、个体工商户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1)将当月累计应纳税所得额换算成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当月累计应纳税所得额×12/当月累计经营月份数(2)计算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3)计算当月累计应纳所得税额当月应纳所得税额=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当月累计经营月份数/12(4)计算本月应纳所得税额?本月应纳所得税额=当月累计应纳所得税额-累计已缴所得税额?3、稿酬所得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1-30%)=应纳税所得额×20%×70%4、劳务报酬所得(1)一次收入在20000元以下时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2)一次收入20000~50000时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应纳税所得额×20%×50%=应纳税所得额×(20%+10%)(3)一次收入超过50000时应纳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应纳税所得额×20%×100%=应纳税所得额×(20%+20%)5、财产转让财产转让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应纳税所得额=转让财产收入额-财产原值-合理费用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7、境外个人所得税款扣除限额境外个人所得税税款扣除限额=境内、境外所得按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总额×来源于某外国的所得额/境内、外所得总额8、支付给扣缴义务人手续费的计算手续费金额=扣缴的个人所得税额×2%五、土地增值税额1、一般计算方法应纳税总额=∑各级距土地增值额×适用税率某级距土地增值额×适用税率土地增值率=土地增值额×100%/扣除项目金额土地增值额=转让房地产收入-扣除项目金额2、简便计税方法(1)土地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金额50%的应纳税额=土地增值额×30%(2)土地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50%,未超过100%的应纳税额=土地增值额×40%-扣除项目金额×(3)土地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100%、未超过200%的应纳税额=土地增值额×50%-扣除项目金额×(4)土地增值额超过项目金额200%的应纳税额=土地增值额×60%-扣除项目金额×六、城市建设维护税应纳城市维护建设税额=(产品销售收入额+营业收入额+其他经营收入额)×地区适用税率应补交税额=实际营业收入额×地区适用税率-已纳税额应退税额=已交税额-核实后的应纳税额七、资源税额应纳税额=课税数量×单位税额八、车船税1、乘人车、二轮摩托车、三轮摩托车、畜力车、人力车、自行车等车辆的年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年应纳税额=车辆拥有量×适用的年税额2、载货车年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年应纳税额=载货汽车净吨位×适用的年税额3、客货两用的车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年应纳税额=载人部分年应纳税额+载货部分年应纳税额载人部分年应纳税额=载人车适用年税额×50%载货部分年应纳税额=载货部分的净吨位数×适用的年税额4、机动船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机动船年应纳税额=机动船的净吨位×适用的年税额5、非机动船应纳税额=非机动船的载重吨位×适用的年税额6、新购买的车辆按购期年内的余月数比例征收车船税,其计算公式为:新购买车船应纳车船税额=各种车船的吨位(或辆数)×购进起始月至征期终了的余月数/征期月数补交本期漏报漏缴税额=漏报漏缴车船税的数量(或净吨位、载重吨位)×适用税额/按规定缴库的次数补交本期少交的税款=[应缴车船税的数量(或净吨位、载重吨位)×适用税额/按规定缴库的次数]-已缴税款退还误交的税款=已缴的误交税款退还应计算错误而多交的税款=已入库的税款-重新核实后的应纳税额房产税额年应纳房产税税额=房产评估值×税率月应纳房产税税额=年应纳房产税额/12季应纳房产税税额=年应纳房产税额/4九、土地使用税额年应纳土地使用税税额=使用土地的平方米总数×每平方米土地年税额月或季应纳土地使用税税额=年应纳土地使用税额/12(或)4十、印花税额1、购销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购销金额×3/10002、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收取的费用×5/100003、加工承揽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加工及承揽收入×5/100004、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承包金额×3/100005、财产租赁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租赁金额×1/10006、仓储保管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仓储保管费用×1/10007、借款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借款金额×/100008、财产保险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保险费收入×1/10009、产权转移书据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书据所载金额×6/1000010、技术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合同所载金额×3/1000011、货物运输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运输费用×5/1000012、营业账簿应纳印花税的计算(1)记载资金账簿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固定资产原值年初数-上年已计算缴纳印花税固定资产原值)+(自有流动资金年初数-上年已计算缴纳印花税自有流动资金总额)]×5/10000(2)其他账簿应纳税额的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税种、税率及计算方式增值税是对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现的增值额征收的一个税种。
增值税已经成为中国最主要的税种之一,增值税的收入占中国全部税收的60%以上,是最大的税种。
增值税由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税收收入中75%为中央财政收入,25%为地方收入。
进口环节的增值税由海关负责征收,税收收入全部为中央财政收入。
税率一般纳税人适用的税率有:17%、13%、11%、6%、0%等。
适用6%税率:提供现代服务业服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除外)适用11%税率:提供交通运输业服务适用17%税率: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
提供有形动产租赁服务一般纳税人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销项税额:是指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按照销售额和增值税税率计算的增值税额。
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接受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应税服务,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税额。
基本示例:A公司4月份购买甲产品支付货款10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销售甲产品含税销售额为23400元。
进项税额=1700元销项税额=23400/(1+17%)×17%=3400元应纳税额=3400-1700=1700小规模纳税人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个人提供应税服务的销售额未达到增值税起征点的,免征增值税;达到起征点的,全额计算缴纳增值税。
增值税起征点不适用于认定为一般纳税人的个体工商户。
按期纳税的,为月应税销售额5000-20000元(含本数)。
按次纳税的,为每次(日)销售额300-500元(含本数)。
起征点。
个人提供应税服务的销售额未达到增值税起征点的,免征增值税;达到起征点的,全额计算缴纳增值税。
增值税起征点不适用于认定为一般纳税人的个体工商户。
按期纳税的,为月应税销售额5000-20000元(含本数)。
按次纳税的,为每次(日)销售额300-500元(含本数)。
由于增值税实行凭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税款的制度,因此对纳税人的会计核算水平要求较高,要求能够准确核算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和应纳税额。
但实际情况是有众多的纳税人达不到这一要求,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将纳税人按其经营规模大小以及会计核算是否健全划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一般纳税人(1)生产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以及以生产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即纳税人的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年销售额占应税销售额的比重在50%以上)并兼营货物批发或者零售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超过50万的;(2)从事货物批发或者零售经营,年应税销售额超过80万元的。
小规模纳税人(1)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以及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即纳税人的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劳务的年销售额占年应税销售额的比重在50%以上),并兼营货物批发或者零售的纳税人,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简称应税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下(含本数)的。
(2)除上述规定以外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80万元以下(含本数)。
营业税(Business tax),是对在中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就其所取得的营业额征收的一种税。
营业税属于流转税制中的一个主要税种。
2011年11月17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正式公布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
所谓应税劳务是指,建筑业、文化体育业、金融保险业、娱乐业、服务业。
从事上述业务就应该缴纳营业税,不同的税目税率会有差异,税率在3%——20%不等。
营业税的征税范围可以概括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的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
对营业税的征税范围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是指:(1)提供或者接受应税劳务的单位或者个人在境内;(2)所转让无形资产(不含土地使用权)的接受单位或个人在境内;(3)所转让或者出租土地使用权的土地在境内;(4)所销售或出租的不动产在境内。
但是,根据财税[2009]111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金融商品买卖等营业税若干免税政策的通知》有关规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以下简称境内)单位或者个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以下简称境外)提供建筑业、文化体育业(除播映)劳务暂免征收营业税。
第二、应税劳务是指属于建筑业、金融保险业、文化体育业、娱乐业、服务业税目征收范围的劳务。
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属于增值税范围,不属于营业税应税劳务。
单位或者个体经营者应聘的员工为本单位或者雇主提供的劳务,也不属于营业税的应税劳务。
第三、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是指有偿提供应税劳务、有偿转让无形资产、有偿销售不动产的行为。
有偿是指通过提供、转让、销售行为取得货币、货物、其他经济利益。
营业税应纳税额=计税营业额×适用税率营业额是指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出售或出租无形资产及销售不动产向对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
价外费用包括向对方收取的手续费、基金、集资费、代收款项及其他各种性质的价外收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条例实施细则》(2009年1月1日起施行)第23条规定营业税起征点,是指纳税人营业额合计达到起征点。
营业税起征点的适用范围限于个人。
营业税起征点的幅度规定如下:(一)按期纳税的,为月营业额1000-5000元;(二)按次纳税的,为每次(日)营业额100元。
税率:建筑工程业,税率:3%。
征收范围:建筑、安装、修缮、装饰及其他工程作业金融保险业,税率:5%。
征收范围:金融、保险。
常见征税业务:金融:贷款业务、融资租赁业务、金融商品转让业务(包括转让外汇、有价证券、非货物期货的所有权的业务)、金融经纪业务、其他金融业务(包括银行结算和票据贴现业务)。
保险:人身保险业务、责任保险业务。
文化体育业,税率:3%。
征收范围:文化业:表演、播映、其他文化业、经营游览场所。
体育业:举办各种比赛和为体育比赛或体育活动提供场所的业务。
娱乐休闲业,税率:20%。
征收范围:歌厅、舞厅、卡拉OK歌舞厅(包括夜总会、练歌房)、音乐茶座(包括酒吧)、网吧、高尔夫球、游艺(如射击、狩猎、跑马、游戏机、蹦极、卡丁车、热气球、动力伞、射箭、飞镖)转让无形资产,税率:5%。
征收范围:转让土地使用权、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商誉销售不动产,税率:5%。
营业税应纳税额=计税营业额×适用税率以旅游企业为例:某旅游公司2005年2月取得旅游经营收入200万元,支付其他旅游企业接团费15万元,替旅游者支付餐费20万元,宿费25万元,门票费20万元,交通费60万元,为旅游购买赠品支付5万元。
该单位计税营业额=全部收入-税法规定允许扣除项目=200-(15+40+25+60)=60(万元)营业税应纳税额=计税营业额×适用税率=60万元×5%=3万元营改增: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自2012年8月1日起至年底,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范围。
试点地区从事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的纳税人自新旧税制转换之日起,由缴纳营业税改为缴纳增值税;在现行增值税17%和13%两档税率的基础上,新增11%和6%两档低税率,交通运输业适用11%税率,部分现代服务业中的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物流辅助服务、鉴证咨询服务适用6%税率,部分现代服务业中的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适用17%税率。
企业所得税是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居民企业及非居民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以其生产经营所得为课税对象所征收的一种所得税。
作为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缴纳企业所得税。
但个人独资企业及合伙企业除外。
居民企业是指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
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非居民企业是指,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
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应当就其所设机构、场所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以及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的比例税率。
(原“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企业所得税税率是33%,另有两档优惠税率,全年应纳税所得额3-10万元的,税率为27%,应纳税所得额3万元以下的,税率为18%;特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企业的税率为15%。
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0%,另有3%的地方所得税。
新所得税法规定法定税率为25%,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一致,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为15%,小型微利企业为20%,非居民企业为20%。
)企业应纳所得税额=当期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个人所得税(personal income tax )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既包括居民纳税义务人,也包括非居民纳税义务人。
居民纳税义务人负有完全纳税的义务,必须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没有在中国境内居住,或者在中国境内居住不满1年的外籍人员、华侨或香港、澳门、台湾同胞)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征税内容: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其他所得。
其中,偶然所得,是指个人取得的所得是非经常性的,属于各种机遇性所得,包括得奖、中奖、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质的所得(含奖金、实物和有价证券)。
个人购买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奖券、中国体育彩票,一次中奖收入不超过10000元的,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10000元的,应以全额按偶然所得项目计税(截止至2011年4月21日的税率为20%)。
适用税率个人所得税根据不同的征税项目,分别规定了三种不同的税率:2011年9月1日起,中国内地个税免征额调至3500元。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7级超额累进税率,按月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税。
该税率按个人月工资、薪金应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高一级为45%,最低一级为3%,共7级。
企业所得税税率表类别适用范围税率(%)法律法规依据 基本税率25《企业所得税法》第4条 低税率⑴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⑵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20 《企业所得税法》第4条、《企业所得税法》第28条优惠税率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15 《企业所得税法》第28条优惠税率非居民企业取得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七条第(五)项规定的所得,亦即企业所得税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所得,亦即: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10《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91条计算方法,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扣除标准3500元/月(2011年9月1日起正式执行)(工资、薪金所得适用)应纳税所得额=扣除三险一金后月收入-扣除标准公式=(工资- 起征点)×对应税率3% - 速算扣除数。